土木工程規范閱讀讀書筆記_第1頁
土木工程規范閱讀讀書筆記_第2頁
土木工程規范閱讀讀書筆記_第3頁
土木工程規范閱讀讀書筆記_第4頁
土木工程規范閱讀讀書筆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土木工程規范閱讀讀書筆記.docx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典word整理文檔,僅參考,雙擊此處可刪除頁眉頁腳。本資料屬于網絡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規范閱讀課程讀書筆記學生姓名學生學號專業班級聯系方式指導教師:年月日12016年12月關于16G101圖集:16G101圖集》是覆蓋《11G101圖集》的一部新圖集,它是在老圖集的基礎上對鋼筋的施工工藝進一部規范了?!?6G101圖集》是為了規范使用建筑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保證按平法設計繪制的結構施工圖實現全國統一,確保設計、6~9-剪力墻和部分框支剪力結構施工圖的設計。本人自己總結的本圖集值得注意的幾點如下:1、寫明在何部位采用何種作法,例如非框架梁(板)的上部縱向鋼筋在端支座的錨固(須注明“設計按交接”或“分利用鋼筋的QZ縱筋構造方式等、剪力墻水平鋼筋是否計入約束邊緣構件體積配箍率計算等。2、設置后澆帶時,注明后澆帶的位置、澆筑時間和后澆筑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及其他特殊要求。3、HPB300級鋼筋末端應作180小于,但作受壓鋼筋時可不做彎鉤。24、當錨固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大于5d內應設置橫向構造鋼筋,其直徑不應小于(d為錨固鋼筋的最大,對板墻等構件間距不應大于,且不應大于100.5、混凝土的環境類別也比老圖集規定的更加詳細,如二a類地區的冰凍線以下與無侵蝕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觸的環境。6、剪力墻約束邊緣構件包括約束邊緣暗柱、約束邊緣端柱、柱、構造邊緣端柱、構造邊緣翼墻、構造邊緣轉角墻四種。7、剪力墻施工時應注意的問題:①當約束邊緣構件體積配箍另行注明。8、梁設計時應注意:①對于支座兩邊不同配筋值上部縱筋,部縱筋均在支座內錨固。②對于以邊柱和角柱為端支座的屋面框架3和影響混凝土質量。通過看16G101圖集使自己在某些方面對鋼筋施工工藝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指導自己以后施工中更加規范,但因圖集內容較復雜,不其要領。關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系列規范:1、系列規范主要內容規范監理行為,履行監理職責,不斷提高監理水平。1.1系列規范框架體系一標準》和與其配套的14本專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⑥屋面;⑦地下防水;⑧建筑地面;⑨建筑裝飾裝修;⑩建筑采暖與給水排水;⑾通風與空調;⑿建筑電氣;⒀建筑電梯;⒁智能建筑。編制統一標準貫徹了“驗評分離、強化驗收、完善手段、過程控制”45條、7個附錄,約4萬字,其中有6條作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文中以黑體字表示。強制性條文主要內容為:①施工質量的驗收要求,包括質量標準、內容、程序和驗收人員4的資格;②單位工程質量驗收的合格標準;③單位工程首先必須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④單位工程驗收由建設單位組織,施工、設計、監理單位負責人參加;⑤單位工程驗收合格后應及時報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備案;收。1.2統一標準修改的主要內容①增加了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程由6個減為4個,原地面、門窗分部并入裝飾裝修分部;驗收;⑤檢驗批只設2加了單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檢查;⑦落實了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建設、監理、施工、設計單位的處理辦法。2、允許偏差和允許偏差最大限值52.1允許偏差的兩種不同概念規范中一般項目允許偏差合格點率要求為80%秤量允許偏差等。兩者同為允許偏差,因列入“主控”或“一般”不同項目,而具有完全不同的概念:列入主控項目的允許偏差,對判定驗批就不符合質量要求。2.2允許偏差的最大限值原標準對允許偏差合格率檢驗未作限值規定,即使被評為優良,仍有10%以下的不合格點,甚至其中偏差值過大。這無疑是原標準評定辦法本身存在的缺陷。新標準規定,一般項目允許偏差最大值不應超過規定值的1.5倍鋼結構為1.2倍就應判為不合格。這樣,實測允許偏差值就將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對結構安全起到了保證作用。3、關于鋼筋連接問題3.1監理質量控制要掌握好寬嚴尺度監理工程師在鋼筋連接質量控制中,應嚴格依據設計圖紙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則按施工規范執行,如同一連接區內,縱向受力鋼筋的焊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受拉區不宜大于類構件不宜大于,對柱類構件不宜大于50%。3.2柱筋綁扎搭接接頭原規范對受力鋼筋綁扎接頭位置有強制性條文規定,如受拉區不得超過,受壓區不得超過。因此,一6度,同時又增加了箍筋用量。規范規定: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于50%;對其他構件,則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據此,理解為柱筋連接允許設B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中的相應數值乘1.35系數取用。這大大簡化了柱子鋼筋,而且又節約了鋼筋用量。4、預制樁的樁位偏差和樁頂標高4.1樁位偏差列入主控項目《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在樁基礎的一般規定中,樁位偏差屬于強制性條文,列入主控項目。監理人員在樁基質量控制中必須嚴格掌握,如有計人員認可。4.2控制樁頂標高宜高勿低規范把樁頂標高列為一般項目,允許偏差值±。建議沉樁時控制樁頂標高宜高勿低,因為正偏差可偏差,則處理起來比較麻煩,甚至會影響樁基質量和工程進度。5、施工質量不符合要求的處理5.1可能出現質量不符合要求,主要有下列幾種情況①主控項目不能滿足要求,或允許偏差超值;80%值超過1.5倍鋼結構超過1.2倍;③質量控制資料不完整,或測試項目未通過;7④安全和功能檢查項目未通過;⑤結構實體檢驗用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不合格;⑥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不合格。5.2質量不符合要求的處理辦法如下①采取翻修、返工或更換器具設備等相應措施后,重新驗收;求時,仍應認為可通過驗收;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可以予以驗收;行驗收。關于結構設計系列規范:1、荷載規范1.1第4.1.1等效荷載,僅可用于樓面板設計計算,用于樓面梁、柱、墻及基礎計算時應按第4.1.26mx6m時1.2活荷載的折減與荷載類型、從屬面積和構件類型有關。承擔8手算。當程序取用表4.1.2的活荷載折減系數時,應特別注意裙房與2、抗震規范2.1“三水準的設防目標”和“兩階段設計步驟”筑結構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滿足承載力極限狀態驗算要求和建筑的彈構具有足夠的變形能力,其彈塑性變形不超過規定的彈塑性變形限2.2建筑結構可以分區段、分部位、分構件進行抗震設防分類,但抗震設防分類應避免出線頭重腳輕”的結果。2.3規范第3.1.3條確定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時不是對本地區設的是本地區設防烈度而非按3.1.3條調整過的烈度數值。2.4框剪結構中框架部分地震力調整系數(抗規6.2.13與高規8.1.49進行框架設計,則在剪力墻開裂后很不安全。因此,規范要求當框剪結構中各層框架總剪力(即第i層框架柱剪力之和)小于0.2Vo時,取0.2Vo與1.5Vfmax的較小值。注意:非抗震設計時,框架剪力不調整。對框架梁彎矩、剪力以及對框架柱的彎矩調整,取用與剪力調整相同的系數,不調整軸力。2.5梁端彎矩調幅系數:目的是降低梁端彎矩設計值,減輕強柱弱梁的壓力。梁端鋼筋配大不一定有利,還加大了(強)柱鋼筋的壓力;梁跨中鋼筋配大百利而無一害。當跨中彎矩較大時,可將第二、意長短跨的情況,可能支座彎矩起控制作用。梁設計彎矩放大系數:上下都放大。2.6周期比:如果結構扭轉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與平動為主的第一振動周期之比不滿足規范要求(高規4.3.5果最大層間位移角θE≈[θE]樣扭轉周期Tt降低,平動周期T1稍有降低;若θE[θE],可以減Tt不變,平動周期T1增大;優先考慮后一種方案。2.7軸壓比:一般剪力墻及短肢剪力墻的軸壓比是在重力荷載代比(砼規6.3.7和高規6.4.210荷載代表值的;不計算地震作用時,取無地震組合的軸力設計值。2.8抗震墻的約束邊緣構件包括暗柱、端柱和翼墻(抗規6.4.7端柱,應適當加強。陰影區“”可理解為“”,應優先考“箍筋或拉筋可理解為外圈由封閉箍筋組成,內部可采用拉筋。2.9砌體:剛度大延性差,抗壓好抗拉差,通過構造措施改善其抗震性能;砼:抗壓好抗拉差,加入鋼筋改善其延性。對砌體結構,通過設置約束邊緣構件(圈梁,構造柱)形成約束砌體,但不能任意加抗震墻或構造柱。對墻中部的范圍,建議按墻長中間的區域考慮,作為抗剪需要的構造柱,宜配置在上述中部區域內。墻中部設置墻;此外不應在砌體墻中設置截面很大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柱。3、高層規范3.1縱向剪力墻不能布置在邊緣,會引起溫度應力。施工后澆帶它對溫度應力的耐受能力,后澆帶的作用在于減少混凝土的收縮應力,通過后澆帶的板、墻鋼筋應斷開搭接,以便兩部分的混凝土各自11加強帶的寬度約2m,帶之間適當增加水平鋼筋15%—20%(高規4.3.133.2少量剪力墻的框架結構(高規的在于滿足規范對框架結構的位移限值要求。設計原則:I.全包絡設計:對剪力墻按框架—剪力墻協同工作計算,取相應—剪力墻結構分別計算,取計算結果的較大值進行配筋設計。II.框架包絡設計、剪力墻構造:對框架按純框架結構及框架—剪構造配筋設計。計。參考文獻:[1]16G101-1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6.09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0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