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抗戰英雄的故事范文(通用5篇)【篇1】抗戰英雄的故事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活躍著一支以回民兄弟為主組成的抗日部隊——回民支隊。這支部隊屢建戰功,威震敵膽,給日本侵略軍以沉重打擊,被八路軍冀中軍區譽為“無攻不克,無堅不摧,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毛澤東同志稱其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馬本齋就是這支英雄的回民支隊的司令員。馬本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獻縣的一個回族農民家庭。早年投身奉軍當兵,逐級升至團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面對國土淪喪,報國無門,因不滿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的對日不抵抗政策,毅然棄官卸甲,到了故鄉河北省獻縣東辛莊。1937年7月,全國抗戰爆發后,馬本齋在家鄉組織回民抗日義勇隊,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1938年4月率隊參加八路軍,所部改編為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任總隊長。1939年,回民教導總隊改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任司令員。1942年8月,回民支隊奉命到達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馬本齋被任命為冀魯豫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隊和廣大群眾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編后的回民支隊,在馬本齋的率領下,戰斗力不斷提高,隊伍發展到2000多人,成為一支能征善戰的抗日勁旅。從1937年至1944年,馬本齋率領回民支隊,不懼犧牲,浴血作戰,奮勇殺敵,經歷大小戰斗870余次,殲滅日偽軍3.6萬余人,在廣闊的冀中平原和冀魯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屢建戰功,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在黨組織幫助下,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和抗日戰爭烽火硝煙的考驗中,馬本齋的政治覺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黨的偉大,決心加入中國,為黨的事業,為打敗日本侵略軍,為祖國和民族的解放而奮斗。他在入黨中寫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獻給偉大的中國,獻給為回族解放和整個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斗的偉業。”1938年10月,馬本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1943年底,馬本齋在率部參加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反蠶食戰斗中,頸后長了毒瘡。由于戰事繁忙,加之缺醫少藥,未能及時治療,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隊奉命開赴延安。出發前,他抱病為部隊作了最后一次動員,叮囑同志們“要跟著黨,跟著毛澤東同志,抗戰到底!”同年2月7日,馬本齋在山東莘縣不幸病逝,時年42歲。【篇2】抗戰英雄的故事“守好一扇門,溫暖布依寨”。病魔來襲,她挺身在前,帶領群眾抗疫情、戰春耕一步不停歇。她用行動踐行了初心使命,展示了人大代表的擔當與風采,她就是安龍縣萬峰湖鎮永和居委會安龍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查連敏。“大叔,您忘戴口罩了,請把口罩戴上。”“老太,您的出入證帶了嗎?”“大姐,您有什么,我幫您拿。”“不要慌走,來量個體溫。”這是查連敏在村寨的疫情防控監測點上的一張笑臉、一句貼心的話讓村民們感動不已。歲末年初,病魔來襲,萬峰湖鎮組織全民開展疫情防控阻擊戰。1月25日,(大年初一),查連敏第一個主動請纓加入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當起了布依村寨疫情防控檢測服務“守門人”。她和堅守一線疫情防控的干部一樣,沒有什么防護服,一個口罩就是她全部的防護“家當”。白天,她積極配合鎮村干部深入108戶500多人挨家挨戶宣傳疫情防控小知識。深夜,她到疫情監測點參加體溫監測、人員來往登記、值班值守等相關事宜。個子矮小,干事扎實,待人熱情的查連敏,心里總是裝著村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當疫情防控阻擊戰進入了關鍵時刻,她每天都要擠出時間用84消毒液與水對好比例,然后背著一個笨重的噴霧器沿著村寨每家每戶的房前屋后進行消毒消殺兩次。同時,她又想到24小時頂著寒風堅守一線的干部,又從家中帶去了開水、水果、飲料、方便面、豬肉等物資。“為了群眾的健康和安危,大家很辛苦,喝點開水暖暖身子吧,”她一句暖心的話涌上了干部們的心頭。疫情阻擊戰期間,她大家不顧小家,一頭扎進防控工作之中。繼續帶頭逐戶逐人逐項摸排外來人口動態、值守體溫監測點、嚴格檢查過往的車輛,勸返進出群眾。在給每戶村民排查人口信息的同時,便留心部分年齡大、行動不便的老人們老弱病殘困的老人,逐個登記造冊,并在村民小組里建立了一支黨員志愿者“跑腿小分隊”,幫助老人們購買生活用品、白菜、蔥蔥、藥品等物資。她又多了一個“快遞員”的身份。她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負責的工作態度,為村民的疫情防控做好每件小事。她守護的是一扇門卻溫暖了布衣寨的村民,相信這場疫情在無數個如查連敏一樣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會戰勝病魔。“我是一名普通的員,一名農民代表,我在黨旗下宣誓過,所以,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此次疫情工作形勢嚴峻,作為黨員更要身先士卒,發揮模范先鋒作用,希望大家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取得疫情防控最后勝利,”她很坦然地說。人勤春來早,春耕農事忙。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的同時,查連敏想到村民們居家少出門的時間長了,在生活上、經濟上也受到了影響。于是,她便帶著10多個村民們戴上口罩在自己種植的水果產業基地里忙著給果樹澆水、施肥、除草、修枝等,現場勞作一派繁忙的景象。“我要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要讓我的水果產業得到穩定發展,村民們就近務工有經濟收入,大家的日子才過得更好”,查連敏滿懷信心地說道。據了解,種植沃柑100多畝、枇杷80多畝、櫻桃100多畝等近300多畝水果產業,解決了附近村民長期務工6人,臨時工100多人,每年發放工資18萬元,村民年人均工資工資收入8000至2萬以上,通過產業有效帶動了村民就近就業增收致富。【篇3】抗戰英雄的故事抗日戰爭時期,以冷云為首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在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斗中投江殉國,表現了中華民族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在人民群眾中廣為傳頌。她們是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的指導員冷云,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冷云,原名鄭志民,1915年生,黑龍江省樺川縣人。1931年入樺川縣立女子師范學校讀書。“九一八”事變后,她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1934年加入中國,在佳木斯從事秘密抗日活動。1936年,與具有愛國思想的吉乃臣(后改名周維仁)加入東北抗聯第5軍,后經組織批準倆人結為革命伴侶,志同道合,共同進行抗日斗爭。冷云先在軍部秘書處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調到5軍婦女團擔任小隊長和指導。1938年夏,冷云強忍丈夫英勇犧牲的巨大悲痛,告別剛剛出生兩個月的嬰兒,隨5軍1師部隊西征,任婦女團政治指導員。在西征隊伍中,婦女團的戰士們和男戰士一樣跋山涉水,英勇作戰。7月12日參加了攻打樓山鎮戰斗。10月上旬,該部在牡丹江地區烏斯渾河渡口與日偽軍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邊準備渡河的婦女團的上述8名成員,為掩護大部隊突圍,毅然放棄渡河,在冷云率領下,分成3個戰斗小組,與日偽軍展開激戰。她們主動吸引日偽軍火力,使部隊主力得以迅速擺脫敵人的攻擊,但是她們卻被敵圍困于河邊。在背水作戰至彈盡的情況下,面對日偽軍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堅定地對大家說:“同志們,我們是員、抗聯戰士,寧死也不做俘虜!為祖國的解放而戰死,是我們最大的光榮!”她們毀掉槍支,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高唱著《國際歌》:“……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斗爭……”集體沉江,壯烈殉國。犧牲時,她們年齡最大的冷云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為弘揚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舉行“八女投江紀念碑”奠基典禮。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主席的康克清為工程奠基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
冷云一家
冷云與吉乃臣一同到抗聯后,真的結為夫妻。1938年初夏,冷云生下個女孩,丈夫卻已在戰斗中犧牲。部隊西征前,她強忍悲痛,把僅兩個月的女兒送給依蘭縣土城子的一對朝鮮夫婦撫養。解放后,戰友們曾去尋找烈士遺孤,卻已不見那對夫婦,在戰亂的年代中也許已死,也許回到朝鮮,也許遷移他鄉了。今天如果那個女兒還活著,也會是__多歲的人了。【篇4】抗戰英雄的故事抗日兒童團是廣大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成立的兒童組織。盡管與敵人的斗爭非常艱苦,廣大抗日根據地仍處處成立了抗日兒童團,把兒童納入組織的關懷。毛澤東和朱德曾多次題詞勉勵兒童團員。兒童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生產,同時也擔負著“宣傳抗日”“偵察敵情捉漢奸”“站崗放哨送書信”等任務。在百團大戰中,王家峪兒童團幫助八路軍割草喂馬,為前線送干糧;晉察冀邊區兒童團破壞日軍的交通干線近百次,牽制了敵人的進攻和掃蕩,有力地支援了抗戰。兒童團的成立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帶去了樂趣和希望,同時壯大了抗日隊伍的力量,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革命接班人。【篇5】抗戰英雄的故事在“疫情”一線,她們沒有年齡,不分性別,忘記家庭,忽略常規,每天僅睡2、3小時,時時奔波。她們是逆行的勇士,家國的英雄。這場戰役中的核心女科學家們,采訪很難,她們很累,TOPHER依然試圖將她們的故事還原記錄下來,在3月8日這一天,讓每一位讀者在感受這份沉沉的責任與力量背后,認識到她們也是生動的女性。陳薇是誰?她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第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抗擊非典、埃博拉、炭疽等傳染病的杰出科學家,新冠疫情中的“逆行者”。1966年,陳薇出生在浙江蘭溪,被親切地稱為“蘭江女兒”。1984年,陳薇從蘭溪一中畢業,1988年從浙江大學本科畢業,1991年于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軍事醫學科學院博士畢業,2002年被破格評為教授。2015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2023年11月,陳薇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是現任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不少朋友和同事問過陳薇,“怎么總喜歡搞些魔鬼性的課題研究”,陳薇回答說:“穿上這身軍裝就意味著這一切都是你該做的,我愿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為受困疫區的生命打開希望之門”。1月25日大年初一,陳薇院士帶領軍隊專家組馳援武漢,至今仍奮戰在武漢救治一線,開展疫情傳播流行規律調查研究,為疫情防控提供應對策略和科學依據。1月30日上午,移動檢測實驗室開始運行后,陳薇和她的同事們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大大縮短核酸檢測時間,加快了確診速度,有力推進了疫情防控工作。這是軍事醫學科學院專家組深入疫區進行科研攻關取得的一項重要應用成果。在缺乏疫苗和特效藥的前提下,康復患者的血漿是臨床特異性治療最可及的資源。陳薇說:“由于中國傳統文化提倡大病之后重在休養,過去很多康復者不愿意捐獻自己的血漿。”1月31日,拿著科技部下發的《關于請協助采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者血液樣本的函》,22名康復患者表示愿意讓專家檢測血液標本是否符合獻漿標準。其中有的人身體依舊十分虛弱,連采血都很困難。感動之余,陳薇表示,應當從立法層面要求康復者在知情同意、符合倫理、身體情況允許的前提下捐獻寶貴的血漿,用于他人的急救。“我是一個母親、一個女兒、一個妻子,我希望我的家人健康,同樣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健康。”
陳薇曾在1月30日在金銀潭醫院,見到了張定宇院長。張院長本身是一個漸凍癥患者,自己的妻子也感染了新冠病毒,但還夜以繼日奮戰在一線。陳薇對他說:“你的事跡讓我非常感動。”張定宇回答:“彼此彼此。”榮譽推薦
2003年榮獲第14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第二屆“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人物”、全軍“非典防治工作先進個人”、總后“優秀地方大學生干部”、“中華英才”提名獎及年度“青年科學家”提名;
2005年被評為全軍“優秀地方大學生干部”;
2006年當選總后勤部“科技銀星”;
200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9年獲“求是”杰出青年獎;
2010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2011年12月2日,榮獲第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2014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2015年11月入選“中央電視臺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候選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西職業技術學院《中級財務會計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遙感原理與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水利類專業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平職業大學《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九江理工職業學院《書寫技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黃埔區2025年初三5月仿真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鄆城第一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第18周物理試題考試試題含解析
- 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環境資源保護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方醫科大學《植物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版租賃合同補充協議書范例
-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云量和雨量
- 淺談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畢業論文設計
- 工程項目工作聯系單
- 中國優秀傳統家訓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安康學院
- GB/T 4927-2008啤酒
- GB/T 16955-1997聲學農林拖拉機和機械操作者位置處噪聲的測量簡易法
- GB/T 15593-2020輸血(液)器具用聚氯乙烯塑料
- 新概念英語第二冊Lesson37課件
- GB 16410-2007家用燃氣灶具
- FZ/T 54098-2017聚乳酸牽伸絲
- 2023年復旦大學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專家推薦信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