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奧海科技研究報告:聚焦充儲電主業,同心圓布局一體化平臺公司概況:品牌客戶覆蓋全面的充儲電能源生產商歷史沿革:深耕充儲電行業十余載,具備獨立研發設計+大規模生產能力奧海科技專注智能終端充儲電產品十余載,是國內手機充電器核心供應商,目前正多領域布局消費電子產品及新能源方向。公司前身是深圳奧海和中天電子兩家生產經營充儲電產品的公司,2012年奧海有限成立,隨后逐步收購深圳奧海和中天電子的資產,完成對其業務的承接。2020年,奧海科技于深交所上市。公司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五個階段:——(1)2006年以前:起家于頭線一體充電器,專注OEM模式。公司2006年以前以OEM經營模式為主,產品為2.5W(5V200mA)頭線一體的充電器,經營主體為中天電子,客戶主要為功能手機、組裝手機、數碼產品廠商。——(2)2006-2012年:逐漸過渡至ODM模式,拓展國產品牌手機客戶。公司逐步提升研發能力,陸續自主研發2.5W及5WUSB接口充電器,經營模式由OEM逐步過渡至ODM,客戶結構從功能手機客戶為主逐漸升級至國產品牌手機客戶(小米、TCL、中興、天語、金立、華勤和傳音等)為主,行業地位逐步提高。——(3)2013-2016年:逐步切入國內及國際大客戶快充業務,向產業鏈上游延伸。受益于智能手機快速發展、充電需求擴大、快充滲透提升,公司充電器產品實現新一輪增長。2014年,公司配合高通
15W快充芯片研發QC2.0快速充電器,批量供應小米,并通過開發亞馬遜、Belkin等數碼電子產品廠商客戶進入國際市場。此階段公司完成對生產膠殼的東莞海升和生產電容的東莞海州的收購,并成立了變壓器事業部,成功完成產業鏈向上延伸。2016年,公司營收超10億元,凈利潤達1.6億元,初步成為行業重量級玩家。——(4)2017-2021年:切入一線手機品牌廠商進一步擴大營收,以手機充電器為基積極拓展新業務領域。2017年,公司研發的有線充電器功率升至40W,同年切入vivo、LG等知名手機品牌客戶;2018年,公司成為華為Mate20系列40W標配充電器主力供應商之一,同年營收達16.6億元,同比+44.1%。2020年,公司建立東莞奧海、江西奧海、印度希海、印尼奧海四個制造基地,手機充電器產能超2.1億只。期間公司持續拓展無線充電、PC、IoT智能終端、動力工具、數據電源領域,產品線不斷豐富,盈利能力不斷提升。2021年,公司營收達42.5億元,同比+44.1%,凈利潤3.4億元,同比+4.3%,我們估算在全球手機充電市場份額提升至約15%。2017-2021年期間,公司營收CAGR達38.5%,凈利潤CAGR達61.0%。——(5)2021年至今:依托電源技術同心圓,向新能源汽車和光伏逆變器拓展。公司先后收購智新控制和飛優雀新能源,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并宣布進入光伏逆變器領域,未來新能源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2022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1.1億元,同比+29.8%,凈利潤1.0億元,同比+27.0%。整體看,公司深耕充儲電業務多年,技術實力深厚,具備獨立研發設計+大規模生產能力,處于充儲電行業領先地位。展望未來,公司依托電源技術同心圓和平臺化多重協同能力,有望持續鞏固手機領域龍頭地位。此外,公司拓展無線充電、PC、IoT、數據電源、動力工具、自主品牌市場,并重點向新能源汽車和光伏領域延伸,打開中長期成長空間。主營業務:聚焦智能終端充儲電產品,切入新能源領域營收結構:2021年實現總營收42.45億元,充電器及適配器營收占比超9成。公司主要為下游客戶提供充電器及移動電源等充儲電產品的設計及代工業務。2021年,公司實現總營收42.45億元,其中充電器及適配器/便攜儲能及其他業務分別實現營收39.13/3.33億元,占比分別為92.17%/7.83%。公司依托在手機電源領域多年技術積累,自2016年起逐漸圍繞電源技術拓展新業務,目前除手機電源外,產品已覆蓋包括無線充電、PC、IoT智能終端、動力工具、數據電源領域,并擁有自主品牌“AOHI”、“移速”。2021-2022年,公司陸續拓展新能源汽車和光伏逆變器業務。——(1)充電器及適配器:2021年營收39.13億元,同比+40.45%,毛利率達18.37%,同比-5.11pcts。公司充電器及適配器業務營收主要由手機充電器(約29億元,同比29.4%)、IoT智能終端(5.67億元,同比+69.8%)和PC領域(約1.9億元,同比+37.1%)產品貢獻,營收占比約74%/14%/5%。近年來,公司手機有線充電器產品功率逐漸從以10-20W為主過渡到以20-40W為主,60W+產品占比也有明顯提升;我們預計2022年公司20W以下/20-40W/40W+產品占比分別為35%/40%/25%,預計未來20W+產品占比將持續提升。——(2)便攜儲能及其他:2021年營收3.33億元,同比+108.64%,毛利率16.57%,同比-0.76pct。目前公司便攜儲能業務主要產品為移動電源,分為ODM(主要客戶為綠聯、墨菲、貝爾金、百思買等)和自主品牌(“AOHI”、“移速”和跨境電商)。此外,公司也有少量戶外儲能產品,并計劃通過光伏業務協同延伸,拓展家用儲能產品。毛利率方面,近年來便攜儲能業務毛利率略低于充電器業務,且整體波動受原材料價格影響較大。——(3)新能源汽車/光伏領域:戰略收購智新控制和飛優雀新能源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光伏逆變器業務。新能源汽車方面,公司提供動力域控系統和充儲電能源交換業務,其中智新控制主營業務包括電機控制器(MCU)、電池管理系統(BMS)、整車控制器(VCU)等;飛優雀新能源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充電樁、充電模塊、OBC等。展望未來,公司將發揮產業協同優化能力,利用平臺優勢為子公司賦能,推動新能源汽車電源與“三電”業務進行更深入的整合,我們預計新能源汽車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績高增長動力。光伏方面,公司依托電源技術與光伏電源技術同源優勢(均屬于電力電子技術),通過外部引進技術團隊,未來計劃開發分布式光伏逆變器、逆變儲能、戶外儲能等產品,為客戶提供模塊化電源解決方案。客戶結構: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合計占比超7成,一線國產手機廠商貢獻主要營收。公司主要銷售模式有兩種:(1)品牌客戶直接向公司下達訂單,主要包括華為、vivo、小米等;(2)品牌客戶指定方案公司向公司下達訂單,主要包括亞馬遜、Reliance等。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占比合計達70.87%,集中度高,主要由一線國產手機廠商如小米、vivo等貢獻,公司在上述廠商充電器產品供應鏈中均為主供。展望未來,手機充電器作為公司傳統優勢業務,公司將繼續提升其在已有客戶中的份額,并積極拓展北美、韓國等新客戶;新業務方面,隨公司產品線不斷完備,預計客戶導入速度將加快。產能布局:公司共有東莞、江西、武漢、印度、印尼五大生產基地,2021年電源產能超3億只,手機充電器產能達2.2億只,電控系統產能超50萬套。消費電子方面,公司共有四個生產基地。公司廣東東莞產線覆蓋充電器、移動電源、電解電容、膠殼等產品;
江西遂川產線覆蓋充電器、膠殼;印度產線和印尼產線分別于2017年、2019年達產,主營充電器產品。公司位于東莞塘廈的智能終端配件建設項目總投入6.18億元,計劃年產充電器產品1.39億只,截至2021年末已累計投入3.86億元,公司預計全部達產將實現年收入14.8億元。公司無線充電器及智能快充生產線建設項目實施主體為江西奧海,計劃總投入3.10億元,擬新建無線充電器及智能快充生產線各5條,計劃年產無線充電器450萬只,智能快充1200萬只,截至2021年末已累計投入2.03億元,2022年逐漸釋放產能,預計全部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6.84億元。2022年4月,公司增發獲準,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20億元,其中14.1億元將投入快充及大功率電源智能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我們認為,公司募投項目和增發項目逐漸建設并達產,將有助于鞏固公司在智能手機快充領域的競爭地位;同時,項目建成有助于優化產品結構和利用平臺優勢向新業務領域拓展。新能源業務方面,公司2022年將智新控制所在地武漢作為第五個生產基地,電控系統年產能超50萬套。未來展望:以消費電子電源技術為基,重點拓展新能源領域,平臺化多重協同效應為新業務拓展持續賦能。手機充電器是公司核心產品,2021年貢獻營收約29億元,占總營收近70%;預計未來該業務將長期受益行業高功率升級和客戶拓展,仍有成長空間。此外,公司圍繞手機充電器加速戰略調整,進行橫縱向一體化布局:縱向繼續向上游布局電解電容、塑膠外殼等,下游開拓自主品牌,定位第三方通用協議充電器市場;橫向從1到N深度拓展,由手機向IoT、PC、動力工具等領域延伸,并依托電子電力技術同源戰略布局新能源領域。我們認為,公司未來將持續受益于橫縱向一體化布局帶來的紅利,打造全球領先的智能便攜能源平臺。具體來看:——手機充電器:持續鞏固手機充電器龍頭地位,未來看行業高功率升級和公司客戶拓展。手機充電器為公司消費電子充儲電業務基本盤,2021年產能超2.2億只,我們估算公司在全球市場份額達15%。當前手機充電器規格向大功率發展趨勢明顯,公司未來有望持續受益。我們預測2022年手機充電器20W以下/20-40W/40W以上產品占比分別為35%/40%/25%,預計公司未來20W+產品占比將加速提升,帶動ASP均價持續向上。客戶方面,預計公司將維持原主力客戶主供位置不變,繼續提升在新客戶如OPPO、榮耀、MOTO所占份額,向主供應商邁進;此外,在行業格局有所變化的趨勢下,公司抓住機會積極拓展新客戶,未來有望導入北美、韓國大客戶,接棒營收成長。我們預測2024年公司手機充電器營收有望超40億元。——IoT智能終端:基本完成對大客戶全導入,未來看產品線持續延伸。公司已導入
亞馬遜、谷歌、小米、華為等IoT產業鏈,其他客戶還包括大疆、飛科等。未來公司將堅持產品從1到N戰略,產品線深度拓展,出貨量有望持續提升。我們預測2024年公司IoT相關產品營收將接近20億元,2022-2024年CAGR可達50%。——品牌端:包括第三方品牌和自主品牌,2025年營收有望接近10億元。第三方品牌方面,公司為其提供ODM服務,客戶包括墨菲、貝爾金、百思買等,為品牌端貢獻主要營收;自主品牌方面,公司大力推廣自主品牌“AOHI”和“移速”,發揮跨境電商沁澤通達的協同能力,通過差異化布局提升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未來有望成為營收增長新動力。——新能源汽車業務:平臺化賦能助力公司成長,長期規模有望和消費電子相當。公司利用平臺化和技術同源優勢,持續賦能智新控制和飛優雀新能源,以域控制器、充電樁、光伏逆變器為主要產品拓展業務,提供動力域多合一解決方案和充電樁解決方案,一站式滿足客戶需求。隨新產品持續推出以及客戶持續拓展,我們預測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營收有望突破10億元。長期來看,預計新能源汽車、光伏領域將與手機和消費電子并列為三大業務領域,協同驅動公司業績成長。股權結構:實控人持股超62%,股權結構集中實控人合計持股超62%,股權結構較為集中。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劉昊和劉蕾夫婦,實控人合計(含間接方式)持有公司62.33%的股份,控制權較為集中。其中,劉昊先生通過深圳市奧海科技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公司46.46%的股份;劉蕾女士直接持有公司13.27%的股份,通過深圳市奧鑫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間接持有公司0.46%的股份,通過深圳市奧悅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間接持有公司2.15%的股份,合計持有公司15.88%的股份。公司股東、董事、副總經理劉旭持股6.64%,為劉昊先生胞兄。公司實控人劉昊先生系理工業務出身,深耕電源行業17年,具備豐富的實業背景。財務分析:大客戶拓展驅動收入增長,規模化優勢帶動盈利能力改善收入端: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42.45億元,同比+44.14%,歸母凈利潤3.44億元,同比+4.40%,2016-2021年營收CAGR達33.21%;2022年一季度營收11.07億元,同比+29.78%,歸母凈利潤1.05億元,同比+26.99%。公司深耕手機充電器領域近20年,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與大客戶開發能力,產品持續創新升級,生產工藝改良精益。公司整體經歷兩輪增長:(1)2017年以前:主營10W以下功能機充電器,小功率代工的高需求驅動業務發展。公司2014年研發QC2.0充電器后開啟營收增長,開發亞馬遜、PNY、Belkin等數碼電子產品國際廠商客戶,2017年手機充電器全球市占率達7.38%(公司公告數據),同年營收11.53億元,同比增長13.93%。(2)2018年至今:低功率業務進展良好,逐步向快充領域發展,大客戶拓展驅動下手機充電器業務營收增速加速。2018年以來,公司保持原有10W以下功率業務基本盤,開拓10W以上快充市場,并快速切入華為、OV、LG等品牌廠商,維持小米充電器的核心供應商地位,帶動整體營收更上一個臺階。2018年,公司成為華為Mate20系列40W標配充電器主力供應商之一,帶動同年營收達到16.61億元,同比+44.06%。2020年,公司在全球手機充電市場份額上升至14.50%
(公司公告數據)。2021年,公司充電器及適配器業務收入達39.13億元,同比+40.45%,主要系安卓手機等大客戶訂單驅動以及快充滲透率提升;便攜儲能及其他業務收入達3.33億元。展望未來,隨著公司圍繞電源技術在無線充電、數據電源、動力電源、IoT等多領域持續拓展,大力發展自主品牌,并戰略布局新能源相關業務,我們認為公司營收有望持續高增長。毛利率:2021年銷售毛利率18.22%,同比-4.92pcts,充電器及適配器/便攜儲能及其他分別18.37%/16.57%。整體來看,公司毛利潤主要來源為充電器及適配器業務(2021年毛利潤占比為92.88%),銷售毛利率近5年在18%-24%區間波動。橫向來看,公司毛利率處于行業平均水平(安克創新為品牌模式,且線上B2C模式下銷售占比較高,該模式下公司直接承擔較高的平臺費用率,因此表現為高毛利率和高費用率)。縱向來看,由于公司產品為ODM和代工模式,原材料成本占比較高(2019年主要原材料占成本比重達55.54%),因此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當年毛利率影響較大。2016-2018年毛利率由31.50%下降至16.93%,主要系原材料價格上升、原材料占比提升的疊加效應所致。2019年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