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傳統文化存在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摘要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而中華民族歷經5000多年積淀出來的傳統文化,更是象征文明的結晶??墒牵诳萍硷w速發展的今天,有許多學者把中國的落后歸咎于傳統文化的迂腐,同時,也有不少國人盲目追求傳統文化的復興潮。這些現象都把傳統文化存在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的問題推到風口浪尖上。中國的優秀的傳統文化固然對民族的發展、社會的和諧以及個人的成長都有不少幫助,但不能否定的是,其中也有與時代前進相悖的成分存在。我們需要理智的看待和繼承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任務。關鍵詞:傳統文化;國學熱;中華民族復興;文化交融;一、關于論題的討論價值(為什么研究此話題)1傳統文化是由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梢哉f,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所在。1.1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家為內核,還有道家、佛教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后語等,具有特色鮮明、歷史悠久、內含博大精深的優勢,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1.2中國的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的興衰緊密相聯。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本質上以儒家為核心,而儒家思想的根本在于“仁”,在經過歷史的發展和先賢們思想的碰撞與融合后,最終發展出對中國社會影響深遠的道德觀。1.2.1中國落后已不是一兩年了,至今我們仍不是發達國家。很多學者把中國落后的原因歸于傳統文化不好,很多百姓也接受了這一觀點。鴉片戰爭后,國人漸漸發現要想先進就必須學習西方的技術、制度、思想。但中國社會上的人文環境卻和先進的西方思想格格不入,這使得當時一群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把矛頭對準儒家傳統思想,對儒家文化進行了深刻的批判。1.2.2在新中國成立后,由于一批文學大儒歸附臺灣,造成大陸上中國傳統文化并未能夠得到很好的復興和發展。而隨后的文革,更是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在1966年,興起了“興法批儒”運動。毛澤東的威望空前高漲,任何修正主義傾向都會受到批評和批判,全國盛行“造反有理”的口號,法律完全受到漠視。全國大量文物受砸毀,古跡被破壞,對中國,以至人類文化遺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出身成分論在文革中十分流行。工人農民等勞動群眾成為文藝歌頌的主角,但是勞動人民除外的資本主義家,或者那些學者,都遭到了抄家,批判,他們的孩子上學都會遭到歧視,辱罵。提出了“破四舊'、“開門搞科研”、“人民代表以工農兵為主體”等眾多新觀點,提倡“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大民主。很多歷史文物、私人古玩,甚至祖輩遺物在“破四舊”的口號下被紅衛兵砸爛;大量的科學工作者、藝術家、文學家被迫下鄉,甚至在文革期間受迫害而死。文革后期的“批林批孔”,直接對準了中華文化自漢朝后的主流儒家文化。1.2.3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特別是最近十幾年,西方文化越來越滲透到國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從肯德基、可口可樂這些快餐文化,到好萊塢、走秀這些精神文化,再到圣誕節、情人節這些西方節日,我們無時無刻不生活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中。甚至一些音譯的詞語如“摩登”等,已被寫入字典,造成一種文化入侵現象。1.3在二十一世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似乎越來越重視文化的發展,對傳統文化,更是重拾熱情。“當今儒學進入了復興期,這幾乎是不爭的事實。但所謂儒學進人復興期,絕不意味著儒學完全復興了,相反,甚至于像復興儒學應當通過怎樣的途徑、采取怎樣的形式之類的問題,都仍舊在艱難的探索之中?!?1.3.1現如今,各種被描述為“國學熱”、“儒學復興”的社會現象,目不暇接。既有學院中競設國學院所、爭開國學班之狀)兄,也有社會上遍是文化講壇、兒童讀經班,乃至出現國學辣妹、漢服運動之類。各地又或祭孔、祭三皇、祭五帝,或大講姓氏文化、尊祖報本,或抬出鄉賢名儒,號召儒商。凡此等等,無法殫述,形成新時代最特殊的文化景觀。1.3.2對于傳統文化受到人們空前重視,這現象自然是好的。但問題在于儒學復興或許又來得太快太輕易了。學術界還沒準備好、社會條件也不足,以致所謂儒學復興不僅頗見亂象,真實內涵亦頗堪疑。例如學界到處辦國學院、國學班,可是國學中斷或停滯了幾十年,如今通曉國學的人有多少?師資何在?教材又在哪?過去批判孔子的人,如今俯徇時尚,轉來講儒學,當然沒什么不好,但真正的研究又如何?80年代,通過對港臺新儒家的介紹與對話,并整理章太炎、熊十力等早期儒者的文集,儒學研究確實奠定了點基礎,也培養了若干人才。但新時代儒風大盛,儒學研究卻其實并無進展。沒有新學派,也無新理論。從前留下來的學術問題,看來也沒人在意。這些也間接說明了儒學研究目前甚是蕭條,新意無多,學術社群也沒什么活力。二、論傳統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影響2.1.1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伴隨著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除了要有強大的物質基礎之外,還必須要有與之相稱的“軟實力”存在,而中國浩浩蕩蕩的5000年傳統文化,顯然是最好的選擇。中國的優秀的傳統文化會使得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加徹底和完整,因為優秀的傳統文化關乎到一國國民的信念、信仰、精神面貌、道德風尚和價值觀、世界觀等核心問題。2.1.2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有利于個人的修身養,性。宋朝大儒張載有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強調了個人對社會的積極意義。同時,就中國主流的傳統文化而言,其表達的“出世”一說,不僅勸導人們要為社會、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還教會我們謹言慎行、放低姿態做人,謙卑、忍辱的處世道理。2.2中國的傳統文化其實也有不少糟粕部分,給中華民族的發展帶來了阻礙。例如“三綱三從”一說,一定范圍內使得婦女的地位不如男子,造成了中國很多地區重男輕女現象嚴重,男女比例失調的后果。再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認識論在某些方面對民族創造力的培養和發揮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自然界未1論“儒學復興運動”說,《當代儒學》,2012年01期被當作獨立的認識對象嚴重影響了民族創造力的發揮;內斂式的認識方法削弱了思維力;認識來源的局限性導致缺乏創造所需的探索精神;對物質利益的否定導致創造動力的缺乏四個方面.為了提高民族的創造力,要在深刻反思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揚棄并求得發展?!?2.3對于我們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大國來講,13億的人口,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怎么才能達到社會秩序不紊亂,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期望呢?文化建設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因為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文化入侵現象屢見不鮮。我們要結合中國的當前國情,理智且正確看待這一現象。傳統文化不能一成不變,它必須有選擇性的融入時代的一股新鮮血液,這樣順應了歷史發展趨勢的傳統文化,才能為中華民族帶來繁榮和昌盛,同時也能為世界輸送正能量。三、論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3.1.1對那些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優秀價值原則,可以轉化為時代精神來繼承。例如《周易大傳》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健有為精神,《論語》中所提倡的舍生取義、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三軍可多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品質,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歷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獨立人格以及“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意識,《春秋公羊傳》中強調的天下統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轉化為新的時代的。尤其是強調統一的思想傳統,更具有現實意義。3.1.2對有些內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內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為今天新文化建設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從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民本思想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內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們剔除其封建內核,則可以從人民當家作主的角度來轉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將其發展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會主義觀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題,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當代仍需要提倡自身修養和為社會主義而獻身的精神。3.2.1正視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普及推廣不力的問題。政府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夠,宣傳、教育等投資力度欠缺,普及方式和師資力量都不盡人意。這需要有關政府認真總結反思,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重視并且普及傳統文化知識,糾正一些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同時,傳統節日的氣氛、休假問題,也急需列入考慮行列。3.2.2理性看待“國學熱”和“漢語熱”現象?!皣鴮W熱”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傳統文化在中國的復興,它只是人們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后,盲目的對傳統文化進行追捧的結果,其實際研究成果寥寥無幾;同樣,“漢語熱”并不意味著我國的傳統文化在國外得到了認可和發展,這可能只是我國綜合國力增長,外國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才學習漢語,了解中國。面對這兩種情況,我們要做的,是支持并推廣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使傳統文化研究能真正出成果,使外國人能真正發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并且愛上中國傳統文化。結論在這個物質生活相對富足的年代,人們開始追尋心靈上的依托??匆娫浺欢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認識論對中華民族創造力的負面影響,《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10期國人忽視的傳統文化再次出現并且興起的時候,感覺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組織生命周期與戰略選擇考核試卷
- 電機制造中的電機運行監測技術考核試卷
- 棉麻企業人力資源激勵制度與績效管理體系優化實踐考核試卷
- 十年后的家鄉初一語文作文
- 前方初二語文作文
- 描寫風景的初二語文作文大全
- 皮革制品的環保標準與國際認證考核試卷
- 電路分析與儀器設計考核試卷
- 電視機制造業的企業文化塑造與傳承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質量管理規范與標準考核試卷
- 脫碳塔CO2脫氣塔設計計算
- 2022年四川省阿壩州中考物理真題及答案
- 香港匯豐銀行大廈結構選型
- 房屋硬裝裝修合同范本
- 2023年東莞市人民醫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招生(放射科)考試參考題庫含答案
- 2022年甘肅省張掖市輔警協警筆試筆試模擬考試(含答案)
- 勾頭作業施工方案
- 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 創傷性網胃炎
- LY/T 1556-2000公益林與商品林分類技術指標
- GB/T 3522-1983優質碳素結構鋼冷軋鋼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