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九單元溶液必解析試題(含詳細解析)_第1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九單元溶液必解析試題(含詳細解析)_第2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九單元溶液必解析試題(含詳細解析)_第3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九單元溶液必解析試題(含詳細解析)_第4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九單元溶液必解析試題(含詳細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九單元溶液必考點解析

考試時間:90分鐘;命題人:化學教研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填寫在試卷規定位置上

3、答案必須寫在試卷各個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

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第I卷(選擇題30分)

一、單選題(10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30分)

1、粗鹽提純實驗中,圖示操作錯誤的是

2、某實驗小組進行“配制117gl0%的氯化鈉溶液”實驗活動時出現了以下錯誤操作,其中不影響所配

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是

A.氯化鈉放在右盤

F,

C.俯視讀數寸/D.配好溶液裝瓶時濺出

1Al

3、能與水混合形成溶液的是

A.冰B.蔗糖C.植物油D.粉筆灰

4、水是生活中常見的重要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必須:溶劑一定是水

B.生活常識:油鍋著火用水來撲滅

C.人體必需:水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

D.實驗認識:電解水說明了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5、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蒸發溶劑的方法提純甲

C.40℃時等質量的甲、乙飽和溶液降溫到20℃時,析出晶體的質量甲一定大于乙

D.20C時,甲、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6、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B.酒精C.汽油D.氯化鈉

7、花生油、鹽、面醬、醋是廚房中常用的調味品,將它們分別與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屬

于溶液的是

①花生油②食鹽③面醬④白醋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溶液在我們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列物質不屬于溶液的是

A.食鹽水B.冰水C.碘酒D.白醋

9、下列物質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B.蔗糖C.食鹽D.味精

10、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t」C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順序為:甲>乙>丙

B.七七時,甲、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C.分別將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13c降溫至t2℃時,溶液仍然是飽和溶液

D.采取向溶液中加入適量甲物質的方法,可將組成在N點的甲溶液轉變為M點的甲溶液

第n卷(非選擇題70分)

二、填空題(5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20分)

1、請根據圖1甲、乙、丙三中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在C時,甲、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在t3℃時,向盛有50.0g甲物質的燒杯中加入50.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g

(3)t」C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各100.0g,所含溶劑的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是o

(4)在某溫度下,分別向盛有等質量蒸儲水的兩燒杯中逐漸加入固體溶質乙或丙,圖2中x表示所加

固體的質量,y表示溶液中溶質與水的質量比。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o

A.a點之前,該溫度下兩溶液均為不飽和溶液

B.該溫度時乙物質的溶解度比丙物質的溶解度大

C.該溫度時,乙物質的溶解度為50g

D.該溫度時,丙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5%

E.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乙物質的溶液,若量取水時俯視讀數,其他操作均正確,則配制的乙溶液

中溶質質量分數將偏高

2、完成下表并回答下列問題。

(1)完成下表

實驗現象(填“溶解”“幾乎不溶解”或

試管編號溶劑加入物質

“不溶解”)

110mL水一滴植物油—

210mL汽油一滴植物油—

310mL水幾小粒碘—

410mL酒精幾小粒碘

(2)上述實驗說明同一物質在的溶劑中溶解性o

(3)除去衣服上的油漬,用汽油洗和用洗滌劑洗其原理是否相同?為什么?.

3、化學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廚房中用洗潔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時,利用了作用。

(2)生鐵和鋼性能不同的原因:o

(3)鐵生銹是鐵與空氣中發生了一系列的反應。

4、用化學用語填空:

(1)高鎰酸鉀中的陰離子;

(2)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

(3)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質是;

(4)硫酸亞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5、閱讀下列溶解度曲線,并回答有關問題: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溶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102030405060708090100

溫度也

(a)大部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

溫度t

(C)個別固體的溶解度曲線

0.050

0.045

0.040

0.035

0.030

0.025

0.020

0.015

0.010

0.005

051015202530354045505560

溫度,0c

(d)某壓強下,氣體的溶解度曲線

(1)10C時,硝酸鈉的溶解度為。“氫氧化鈣的溶解的曲線”未呈現在“a圖”中的原因是

(2)20c時,11g硝酸鉀投入到10g水中,形成的是______(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隨著溫度的升高,硝酸鉀不斷溶解,當溫度升高到℃以上時,固體全部溶解。

(3)氣體溶解度變化規律是,若將CO,通入海水中吸收,應通入(選填“深”或

“淺”)海中。

(4)實驗室回收的硝酸鉀溶液,若要得到硝酸鉀固體,操作的方法是o

三、計算題(5小題,每小題5分,共計25分)

1、實驗室有一瓶含有雜質并且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樣品(其中雜質不含鈉元素也不溶于水)。實驗小

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不溶性物質2.6g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實驗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根據已知條件列出樣品中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X)的比例式o

(3)此樣品中未變質的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o

(4)將反應后溶液蒸發21.8g水,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o

(5)將最終所得溶液加水進行稀釋,需要的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2、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過氧乙酸溶液是殺死細菌和病毒的一種有效藥劑,某商店出售一種

過氧乙酸消毒液,其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說明如圖所示。

過氧乙酸消毒液

質量:500g

化學式:C2H4O3

含量:40%

使用方法:浸泡、噴霧、熏蒸等方法,

用水稀擇后使用

(1)過氧乙酸中碳、氫、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o

(2)若將100g40%過氧乙酸消毒液稀釋為2%的過氧乙酸溶液用于教室噴霧消毒,需要加入水的質量是

?(寫出計算過程)

3、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精煉銅生產國,隨之而來也伴隨著一定環境污染。某小組同學在實驗室

模擬沉淀法除去水環境中的銅離子,并測定硫酸銅的含量。取128g的CuSO,溶液于燒杯中,逐滴滴加

氫氧化鈉溶液,燒杯中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表所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為2NaOH+CuSO4=Na2SO4+Cu(OH)2J。

次數1234

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

4080160200

量合計/g

生成的沉淀質量/g4.99.819.619.6

(1)充分反應后生成沉淀的質量為go

(2)在第次反應后NaOH仍然不足;

(3)計算CuSOi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4、向100克16%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請計算:

(1)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2)反應結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5、“黃銅”是銅鋅合金,具有較機械性能,比純銅耐腐蝕。現將20g黃銅投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

完全反應,剩余的溶液和殘余固體總質量為119.8g。

已知:Zn+H2SOi=ZnSO.t+H2t?

請計算:

(1)產生氫氣的質量為go

(2)這種黃銅中鋅的質量為多少?

(3)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

四、實驗探究(5小題,每小題5分,共計25分)

1、在20C環境中,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并驗證二氧化碳氣體與氫氧化鈉溶液可以發生化學反

應,設計如下探究實驗。

(查閱資料)

(1)碳酸鈉、水、二氧化碳可以化合生成碳酸氫鈉(NaHCOs)。

(2)20℃,氫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物質氫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

溶解度/g11021.89.6

(定性探究)

(1)裝置F中除導管外的玻璃儀器名稱是。

(2)裝置B中盛有碳酸氫鈉溶液,目的是吸收裝置A中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

(3)裝置C的作用是,選擇(選填E、F)裝置達到實驗目的。

(4)在實驗過程中裝置D中觀察到,說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能發生化學反應。

(定量計算)

(5)裝置D中氫氧化鈉全部轉化成碳酸鈉時,理論上最多可以生成碳酸鈉多少克?

(6)當向裝置D中通入足量的CO?時,可以將氫氧化鈉全部轉化為碳酸氫鈉,實驗過程中會析出的碳

酸氫鈉質量________g(不考慮結晶水)。

2、科學探究

在老師的帶領下,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對“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進行了實驗探究,充分溶解后結果

如下。

SOgNaOH50gNa2cO350gNa2cO350gNa2cO3

100g酒精100g水100g酒精100g水

ABCD

(1)A中溶液的溶質質量為—g.

(2)B中得到的溶液為一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

(3)通過B、D對比,可得出的結論是;通過;(填字母)對比,可

得出的結論是溶質的種類影響物質溶解度。

3、請從A或B兩題中任選1個作答。如圖在三只試管中進行實驗。

AB

1小粒碘

1小單高鏡酸鉀1

11小粒高鎰酸鉀

nFHgS

-co:-co:

115mL汽油

干燥紫色噴水紫色噴水紫色

1-石蕊小花1-石蕊小花

色石蕊小花9

昌一5mL汽油③固體溶解,

①固體溶解形形成紫紅色溶①紫色石蕊小②紫色石蕊小③紫色石蕊小

成紫色溶液②固體幾乎不溶解液花不變紅花不變紅花變紅

(1)對比實驗①、②的現象,可得出的結論(1)設計實驗①的目的是________?.

是。

(2)對比實驗①、②、③的現象,可得出的結論

(2)設計實驗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是一O

A_______,oB

4、碳酸氫鈉(NaHCOj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對碳酸氫鈉的性質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

①碳酸氫鈉的溶解度如下:

溫度10℃20℃30℃40℃

溶解

8.1g9.6g11.1g12.7g

②碳酸氫鈉固體在潮濕的空氣中久置或受熱分解均生成Na2c0:,、乩0和COZ

(實驗探究)

探究1:NaHCQ;溶液與鹽酸反應的熱效應

室溫下(20℃),邊攪拌邊向盛有0.5gNaHCC)3固體的燒杯中加入10mL水,測得溫度為18.5℃;恢復

至室溫后,向燒杯中加入過量10mL質量分數為2096的鹽酸(20℃),攪拌,測得溫度為20.8℃。

⑴實驗中配制的NaHCO:,溶液(填''是"或“不是”)飽和溶液。

⑵由上述實驗可知:NaHCQ;固體溶于水(填“放熱”或“吸熱”)。有同學認為由上述實

驗得出NaHCCh溶液與鹽酸反應放熱的結論并不可靠,理由是0

探究2:NaHCOs溶液與CaCL溶液的反應。

分別向10mL0.5%和5%NaHCCh溶液中滴加10%的CaCL溶液,發現均有白色渾濁出現,通過傳感器測得

CO?濃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CO冰度ppm

⑶由上圖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4)該條件下,NaHCOa溶液和CaCl?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CaCl2=2NaCI+CaCO,J+CO2T

________+H,Oo

探究3:久置的NaHCO:,樣品中NaHCO:,含量的測定:

將一瓶在潮濕空氣中久置的NaHCOs樣品(假設只有NaHCCh和N&COJ混合均勻后,稱取19.0g混合物,

加熱至恒重,稱其質量為15.9g。

⑸①計算樣品中NaHCOs的質量分數(結果精確至0.01%)。

②若上述測定過程中未加熱至恒重,則測得NaHCO?的質量分數將(填“偏大”、“偏小”

或“無影響”)。

5、據統計,我國每年報廢的手機超過1億部,若不進行有效回收利用,會造成巨大的浪費和污染。同

學們對廢舊手機中的金屬回收產生興趣。

(提出問題)

從廢舊手機中可以回收到哪些有價值的金屬?如何回收?

(查閱資料)

I.手機電路板中的金屬及其價格如下表所示:

種類FeCuAlNiAuAgPd(鈿)

市場價格/($/t)3657175.51710.5142354.7X1077.6X1052.7X107

礦石中含量72.40.8729.11.0241200.4

手機電路板中含量51310/p>

說明:Fe、Cu、ARNi的含量用質量分數(%)表示,Au、Ag、Pd的含量的單位為"g/t"。

H.Ni的金屬活動性位于氫前;Pd的金屬活動性位于氫后;NiCk溶液為綠色。

(實驗方案)

第一步:選擇值得回收的金屬。

依據資料I中的數據,廢舊手機中有回收價值的金屬有Au、Ag、Cu、Pd,

(1)原因是:①它們的市場價格較高;②

第二步:設計實驗分離、回收部分金屬。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

取一廢舊手機電路板,用電吹風機靠近電路焊接點的焊

I錫吹熱風,一段時間后,用鏡子將金屬電路從塑料板中焊錫熔化

拽出

II將金屬電路放入燒杯中,加入過量10%的稀鹽酸浸泡

取n中未溶解的金屬電路,用蒸儲水洗凈后,放入如上溶液逐漸變成藍色,仍有

III

圖所示裝置中,進行實驗。微量金屬固體未溶解

IV過濾in中燒杯中的物質,洗滌濾紙上的物質濾紙上仍有微量金屬固體

(問題討論)

(2)由步驟I中的現象,可推知的焊錫的物理性質是(填字母)。

a.熔點低b.硬度大c.抗腐蝕性強

(3)步驟H中實驗室用溶質質量分數為37%、密度是1.18g?mL'的濃鹽酸配制10%的鹽酸185g,需要

濃鹽酸_____mL;配制該稀鹽酸應選擇的量筒量程(水的密度為Ig/cmD為_____(填字母)。

a.10mLb.50mLc.100mLd.200mL

(4)步驟II所得溶液中,至少含有(填數字)種溶質,該步驟中對應的實驗現象是o

(5)請寫出步驟ni中,溶液變成藍色的化學方程式。

(6)步驟IV中過濾操作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和,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D

【詳解】

A、稱量固體藥品時可以將藥品放入燒杯內在電子天平上進行稱量,選項操作正確,不符合題意;

B、溶解時需要用玻璃棒進行攪拌,加速溶解,選項操作正確,不符合題意;

C、過濾時燒杯緊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緊靠三層濾紙一邊,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圖中操作

正確,不符合題意;

D、蒸發過程需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溫度過高,導致液體飛濺,圖中沒有用玻璃棒引流,

選項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o

2、D

【詳解】

A、使用托盤天平稱量物質質量時,應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且左盤質量=右盤質量+游碼質量,

根據操作圖可知,稱量過程中物質與祛碼放反,且使用了游碼,因此所稱量的氯化鈉質量偏小,所配

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小,選項不符合題意;

B、溶質灑出損失,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選項不符合題意;

C、俯視讀數偏大,實際量取的溶劑水的體積偏少,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大,選項不符合題意;

D、配好的溶液裝瓶時濺出,只會使溶液質量減少,并不影響溶質質量分數,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o

3、B

【詳解】

A、冰是固態的水,冰水混合物只由水一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題意;

B、蔗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溶液,符合題意;

C、植物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懸浮于液體里,形成乳濁液,不符合題意;

D、粉筆灰不溶于水,只能以固體小顆粒的形式懸浮于液體里,形成懸濁液,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4、C

【詳解】

A、實驗室溶劑一般選擇水,除了水之外還有乙醇等,故不符合題意;

B、油鍋著火用水滅火,油會浮在水面,燃燒的更旺,故不符合題意;

C、水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故符合題意;

D、電解水說明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5、C

【分析】

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甲、乙物質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甲的變化趨勢比乙大;20℃

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相交于一點,說明該溫度下,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詳解】

A.由于未指明溫度,所以甲、乙物質的溶解度無法進行比較,錯誤;

B.由上述分析可知,甲、乙物質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甲的變化趨勢比乙大,所以若甲

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錯誤;

C.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40c時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20C時,甲和乙的溶解度相

等,故等質量的甲、乙飽和溶液降溫到20C時?,析出晶體的質量甲一定大于乙,正確;

D.由上述分析可知,20C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相交于一點,說明該溫度下,甲、乙兩物質

的溶解度相等,由于未指明甲、乙溶液是否飽和,所以無法比較甲、乙兩物質的溶質質量分數,錯

誤;

故選Co

6、C

【分析】

【詳解】

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

B、酒精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B選項不符合題;

C、汽油不溶解于水,在水中易浮而分層,無法與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不能得到溶液,故C選

項符合題意;

D、氯化鈉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7、D

【詳解】

①花生油不能溶于水,將花生油與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是乳濁液,不是溶液;

②食鹽能溶于水,將食鹽與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可以形成氯化鈉溶液;

③面醬不能溶于水,不能與水形成溶液;

④白醋能溶于水,能與水形成溶液;

四種物質中與水能形成溶液的是:②食鹽和④白醋。故選D。

8、B

【詳解】

A、食鹽水是食鹽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

B、冰是固態的水,冰水是由同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不屬于溶液;

C、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

D、白醋是醋酸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

故選Bo

9、A

【詳解】

A、花生油是一種不溶于水的液體,與水混合后形成乳濁液,不能形成溶液;

B、蔗糖能夠溶于水,與水混合后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

C、食鹽能夠溶于水,與水混合后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

D、味精能夠溶于水,與水混合后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

故選Ao

10、D

【詳解】

A、溶解度曲線上的點對應縱坐標的數值越大,溶解度越大,因此t」C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

度大小順序為:丙>乙>甲,選項A錯誤;

B、雖然t2℃時甲、丙的溶解度相等,但甲、丙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因此12c時,甲、丙溶液的溶

質質量分數不一定相同,選項B錯誤;

C、三種物質中,只有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升高,降低溫度后,丙溶液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

液,選項C錯誤;

D、N、M點對應的溫度相同,N點為該溫度時甲的不飽和溶液,M點為該溫度時甲的飽和溶液,增加溶

質可以將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即可將組成在N點的甲溶液轉變為M點的甲溶液,選項D正確。

故選Do

【點睛】

二、填空題

1、

(1)t2

(2)80

(3)甲>乙=丙

(4)BCE

【分析】

(1)

由圖可知,12c時,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線相交于一點,說明該溫度下,甲、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

時、甲的溶解度為60g,該溫度下,向盛有50g'甲物質的燒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只能溶

解30g,所得溶液的質量為:30g+50g=80g;

(3)

時,溶解度:乙=丙>甲,該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乙=丙>甲,等質量的飽和溶液的

溶質質量:乙=丙>甲,溶劑質量:甲>乙=丙;

(4)

A、由圖可知,b點時,丙溶液中溶質與水的質量比不再變化,說明b點時,丙溶液已經達到飽和,a

點時,乙溶液中溶質與水的質量比不再變化,說明a點時,乙溶液達到飽和,不符合題意;

B、由圖可知,該溫度下,等質量的蒸儲水中溶解的乙物質的質量大,說明該溫度時,乙物質的溶解度

比丙物質的溶解度大,符合題意;

C、由圖可知,乙溶液中溶質與水的質量比為0.5時,溶液達到飽和,故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

解乙物質的質量為:100gX0.5=50g,即該溫度下,乙物質的溶解度為50g,符合題意;

D、由圖可知,丙溶液中溶質與水的質量比為0.25時,溶液達到飽和,故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

溶解丙物質的質量為:100gX0.25=25g,即該溫度下,乙物質的溶解度為25g,故該溫度下,丙飽和溶

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八x100%=20%,不符合題意;

NDg十1UUg

E、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乙物質的溶液,若量取水時俯視讀數,俯視讀數,讀取數值大于實際數

值,會使量取水的體積偏小,溶液質量偏小,則配制的乙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將偏高,符合題意。

故選BCE?

2、

(1)不溶解溶解幾乎不溶解溶解

(2)不同不同

(3)不相同用汽油洗滌利用了溶解作用,用洗滌劑洗滌利用的是乳化作用

【解析】

(1)

植物油不溶于水,可以溶于汽油,故水中加入植物油后不溶解,汽油中加入植物油后溶解;碘在水中

能溶解,但溶解度很小,微溶于水,碘易溶于汽油、酒精等溶劑,故將碘加入水中碘幾乎不溶解,而

將碘加入酒精中,碘會溶解在酒精中。

(2)

對比試管1和2:試管1中溶劑為水、試管2中溶劑為汽油,把植物油加入水中不能溶解,但加入汽油

中可以溶解,說明同一物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性不同;試管3和4:試管3中溶劑為水、試管4中溶劑

為酒精,把碘加入水中幾乎不能溶解,但加入酒精中可以溶解,也說明了同一物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

性不同;

(3)

洗滌劑能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無數細小的油污,而不聚集,利用洗滌劑的乳化作用可以除去衣服上的

油污。而汽油可以將衣服上的油污溶解,從而除去。故:用汽油洗和用洗滌劑洗二者原理不同,因為

用汽油洗滌利用了溶解作用,用洗滌劑洗滌利用的是乳化作用。

3、

(1)乳化

(2)含碳量不同

(3)氧氣和水蒸氣

【解析】

(1)

廚房中用洗潔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時,利用了洗潔精的乳化作用,把大顆粒的油乳化成小顆粒的過

程,故填:乳化;

(2)

生鐵和鋼是常見的鐵合金,生鐵中的含碳量為2%-4.3%,鋼的含碳量為0.03%-2%,故填:含碳量不

同;

(3)

鐵生銹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蒸氣共同反應,故填:氧氣和水蒸氣;

4、

(1)MnO4

(2)H20

(3)Ca(OH)2

(4)FeSO4

【解析】

(1)

高錦酸鉀由K,、MnO;構成,高鎰酸鉀中的陰離子為MnOj;

(2)

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化學式為HQ;

(3)

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質是氫氧化鈣,化學式為Ca(OH)?;

(4)

硫酸亞鐵化學式為FeSO」,硫酸亞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表示為:FeSO4o

5、

(1)80g氫氧化鈣溶解度較小,用該圖不能明確呈現

(2)飽和60

(3)隨壓強增加而增大,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深

(4)降溫結晶

【分析】

(1)

根據a圖可看出,10C時、硝酸鈉的溶解度為80g,結合c圖氫氧化鈣溶解度,氫氧化鈣相對較小,用

a圖不能明確呈現其變化規律;

(2)

由a圖可看出20C時,硝酸鉀溶解度為30g,即是10g水中最多溶解3g硝酸鉀,所以此時形成的溶液

是飽和溶液;隨著溫度升高,固體不斷溶解,恰好完全溶解時,溶液剛好達到飽和,溶解度為110g,

結合圖示60c時硝酸鉀溶解度為110g,所以當溫度達到60c時,硝酸鉀完全溶解(忽略水分蒸發);

(3)

由圖b可看出,氣體溶解度隨壓強增大而增大,由圖d可看出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二氧化

碳通過海水吸收,通入位置越深,溫度越低壓強越大,所以應通入深海進行吸收;

(4)

由圖a可看出硝酸鉀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且變化幅度較大,所以回收硝酸鉀應用降溫結晶法進

行回收硝酸鉀晶體。

【點睛】

三、計算題

1、

(1)2Na0II+C02=Na2cO3+H2O

(2)

解: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24.4g-120g=4.4g,

設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為無

2NaOH+CO2=Na2CO3+H2O

8044

X4.4g

80_X

44-44g

(3)

解得:X=8g,則樣品中未變質的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xl00%=40%

(4)

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20g-8g-2.6g=9.4go

設反應生成碳酸鈉的質量為外

2NaOH+CO2=Na2CO3+H2O

44106

4.4gy

44_4.4g

y=10.6g

106y

10.6g+9.4g

將反應后溶液蒸發21.8g水,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x100%=20虬

124.4g-2.6g-21.8g

答: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虬

(5)量筒

【解析】

(1)

上述實驗過程中,通入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C0尸Na2c03+氏0

(2)

見答案

(3)

見答案

(4)

見答案

(5)

將最終所得溶液加水進行稀釋,需要量取液體的體積,然后在燒杯中進行稀釋,并用玻璃棒攪拌,所

以需要的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

2、

(1)2:4:3

(2)解:稀釋前后過氧乙酸的質量不變。設需要加入水的質量為x,

100gX40%=(100g+%)X2%

產1900g

答:需要加入水的質量是1900go

【解析】

(1)

過氧乙酸(化學式:C2H.,O3)中碳、氫、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2:4:3;

(2)

解:稀釋前后過氧乙酸的質量不變。設需要加入水的質量為X,

100gX40%=(100g+%)X2%

A=1900g

答:需要加入水的質量是1900go

3、

(1)19.6

(2)1和2

(3)設:CuSO”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x

2NaOH+CuSO4=CU(OH)2J+Na2so4

16098

x19.6g

160x

而一19.6g

x=32g

^?X100%=25%

128g

答:CuSO,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5%

【解析】

(1)

由數據可知,第三次實驗就已經將硫酸銅反應結束了,所以生成沉淀的質量為19.6g

(2)

由數據可知,第三次實驗沉淀的量就不會改變了,所以說明在第1和2次反應后NaOH仍然不足。

(3)

詳解見答案

4、

(1)設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2?40

100g?JC100g?16%

98_100g?A:

20100g?16%

產19.6%

答: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9.6虬

(2)設硫酸鈉的質量為y

H2SO4+2NaOH=Na2SO4+2H2O

30142

100g?16%y

100g?

-I42y-

片28.4g故硫酸鈉的質量為28.4go

反應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就篇;xl00%=14.2%

答:反應結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4.2%。

【解析】

(1)

稀硫酸溶液中的溶質為硫酸,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可求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2)

反應結束后溶液中的溶質為Na2S04,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可求硫酸鈉的質量;

溶液質量為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溶液的質量之和;

溶質質量分數礴鬻?。

溶液質度:

5、

(1)0.2

(2)解:設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為x,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為y

Zn+H,SO4=ZnSO4+HJ

65982

xy0.2g

65_x98_y

T~02gI"―訪

解得:x=6.5g,y=9.8g

為答:黃銅中鋅的質量為6.5g。

(3)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鬻xl00%=9.8%

100g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是9.8機

【解析】

(1)

由質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產生氫氣的質量為:20.0g+100g-119.8g=0.2g;

(2)

見答案;

(3)

見答案。

四、實驗探究

1、球型干燥管干燥二氧化碳E有晶體析出20c時,210g飽和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

110g

質量為:210gxxl00%=l10g

110g+100g

解:設理論上最多可以生成碳酸鈉的質量是x

CO2+2NaOH=Na,CO,+H2O

80106

110gx

黑=11壁廠145.75g;解:設氫氧化鈉完全反應生成碳酸氫鈉的質量是y

106x

CO2+NaOH=NaHCO3

4084

110gy

40110g

正=下片231g

20℃時,碳酸氫鈉的溶解度是9.6g,故析出碳酸氫鈉的質量是231g-9.6g=221.4g。

【詳解】

定性探究:(1)裝置F中除導管外的玻璃儀器名稱是:球型干燥管;

(3)要想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應用C裝置進行干燥,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與二氧化碳不反應,故

應用濃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故選擇E裝置達到實驗目的;

(4)20C,碳酸鈉的溶解度小于氫氧化鈉,故在實驗過程中裝置D中觀察到有晶體析出,說明氫氧化

鈉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反應;

定量計算:

(5)見答案;

(6)見答案。

2、17.3g飽和溫度影響物質的溶解性A、C

【詳解】

(1)A中加入了50gNa0H固體,燒杯中剩余32.7g,故溶解的NaOH固體質量為50g-32.7g=17.3g,故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17.3g;

(2)50gNa2C03固體加入B中,Na2c。3固體未完全溶解,說明該溶液是飽和溶液;

(3)通過B、D對比,B、D的溶劑一樣,加入的溶質也一樣,只有溫度不一樣,而溶質被溶解的質量

卻不一樣,可得出的結論是溫度影響物質的溶解性;

最后得出的結論是溶質的種類影響物質溶解度,則除了溶質種類,其他條件都應該一樣,可知通過A、

C對比得出該結論。

3、高鑄酸鉀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的強比較高鎰酸鉀和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強弱證明

CO?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變色Ha和C02反應生成了新的物質,能使紫色石蕊變色

【詳解】

A:(1)①、②的溶質種類相同,溶劑的種類不同,①固體溶解形成紫色溶液,②固體幾乎不溶解,對

比實驗①、②的現象,可得出的結論是高鎰酸鉀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的強;

(2)②、③中溶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