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大連市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生態學基礎自考真題(含答案)_第1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大連市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生態學基礎自考真題(含答案)_第2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大連市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生態學基礎自考真題(含答案)_第3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大連市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生態學基礎自考真題(含答案)_第4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大連市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生態學基礎自考真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遼寧省大連市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生態學基礎自考真題(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50題)1.引起植物群落隨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現垂直地帶性分布的主要生態因子是()

A.溫度B.二氧化碳C.氧氣D.風

2.種群呈指數增長的條件之一是()。A.環境資源有限B.多個物種共存C.環境資源無限D.K-對策生物

3.種群的個體數量在短期內異常迅速增長(如蝗蟲大發生),這種現象稱為()。A.種群平衡B.種群大爆發C.種群衰退D.周期性波動

4.下述四種生物構成的生態系統中,哪種營養結構的生態系統最穩定()

5.判斷下列生物中屬于一個種群的是()

A.校園里的所有植物B.校園里的所有樹木C.校園里的所有松樹D.校園里的所有草本

6.光補償點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與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相等時的()

A.光照時數B.光照強度C.光譜成分D.溫度

7.公元前200年以前,記載江淮平原沼澤植物的帶狀分布與水文土質的生態關系的我國古籍是()

A.《管子·地員篇》B.《齊民要術》C.《本草綱目》D.《爾雅》

8.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種組成最簡單的是()。A.常綠闊葉林B.落葉闊葉林C.熱帶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

9.種群的生態出生率是指()。A.生理出生率B.最大出生率C.實際出生率D.理論出生率

10.下列關于優勢種和稀有種的論述正確的是()

A.稀有種的存在決定了群落物種的多樣性,從而有利于群落的穩定

B.稀有種由于其數量少,在群落中不重要

C.群落中優勢種的數量占絕對優勢

D.稀有種在群落中的物種數少,個體也少

11.生態系統一詞首先是誰提出的

A.埃爾頓B.林德曼C.奧德姆D.坦斯利()

12.土壤真菌與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體稱為

A.菌根B.根瘤C.菌絲D.子實體

13.時間短、范圍小、開放式的循環是()。A.地球化學循環B.生物循環C.沉積型循環D.氣相型循環

14.下列關于衰退型種群年齡結構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幼齡個體少,老齡個體多B.年齡錐體呈金字塔形C.老齡個體少,幼齡個體多D.幼齡與老齡的個體數大致相等

15.有效積溫法則公式K=N(T-C)中,N為()。A.發育歷期B.生物學零度C.有效積溫D.平均溫度

16.貓和老鼠的關系是()

A.競爭B.捕食C.共生D.寄生

17.單元頂極學說中的“頂極”是指()。A.氣候頂極B.偏途頂極C.地形頂極D.土壤頂極

18.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草原生態系統()。A.結構簡單B.組成復雜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鏈占優勢

19.邏輯斯諦方程中的r是()

A.內稟自然增長率B.周限增長率C.瞬時增長率D.相對增長率

20.水生群落主要取決于()。

A.水的深度和水流的速度B.陽光進入水的深度C.水中氧氣的含量D.水生植物的數量

21.種群的生境比較穩定,種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齡錐體呈()。A.金字塔形B.鐘形C.壺形D.以上三者都不是

22.我國內蒙古草原農田棄耕后,最后恢復的群落是()。A.雜草群落B.黃蒿群落C.禾草群落D.貝加爾針茅群落

23.隊群落角度看,多樣性的含義是()。

A.一個群落或生境中物種數目的多少,說明了種的數目或豐富度

B.一個群落或生境中物種數目的多少,說明了種的均勻度

C.一個群落或生境中物種數目的多少,可以反映各個物種數目分配的均勻程度

D.一個群落或生境中物種數目的多少,可以反映各個物種需要的面積

24.當用網將留種用的草地罩上后,卻發現草的葉子被害蟲吃了很多,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環境污染B.食物鏈被破壞C.缺少光照D.植被被破壞

25.與r對策物相比,K對策生物一般出生率________,壽命()

A.低,長B.低,短C.高,長D.高,短

26.光照不足將導致光合作用下降,這時增加C02濃度可減輕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這種現象是生態因子的()。A.綜合作用B.限制作用C.補償作用D.替代作用

27.下列哪種關系屬于互利共生關系()。A.鳥與樹的關系B.豆科植物與根瘤菌C.豆科植物與禾本科植物D.青蛙與水稻的關系

28.下列不屬于森林群落物種組成成分的是()。A.動物B.植物C.微生物D.落葉

29.在一個氣候和環境多變的生態系統中,一般說有利于生存和發展的種群是()。

A.個體最大的B.個體最小的C.個體差異最小的D.個體差異最大的

30.生理有效輻射是()。A.紅光、橙光、藍紫光B.紅光、綠光、青光C.紅光、橙光、綠光D.綠光、青光、藍紫光

31.下列環境問題中,由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引起的是()。A.溫室效應加劇B.臭氧層破壞C.重金屬污染D.水體富營養化

32.下列屬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冬小麥B.油菜C.菠菜D.晚稻

33.生態系統的功能是()。A.物質循環B.能量流動C.信息傳遞D.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

34.首次提出“生態系統”這一概念的是()

A.林德曼B.海克爾C.奧德姆D.坦斯利

35.頂極群落與非頂極群落的區別在于()。

A.生物體積的大小和生活史的長短不同,生物的適應特性不相似

B.群落生產和群落呼吸量相同,生物的適應特性不相似

C.群落生產和群落呼吸量不同,生物的適應特性相似

D.生物體積的大小和生活史的長短不同,生物的適應特性相似

36.某一種群的年齡錐體呈上窄下寬的金字塔形狀,該種群年齡結構屬于()。A.衰退型B.增長型C.穩定型D.混合型

37.常綠闊葉林的分布區域是()

A.溫帶

B、熱帶

C、亞熱帶

D、寒溫帶

38.物種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單位和繁殖單位是()。A.種類B.個體C.種群D.群落

39.旱生植物的特點是()

A.根系發達、葉表面積較小B.根系發達、葉表面積較大C.根系不發達、葉表面積較小D.根系不發達、葉表面積較大

40.下列不屬于土壤動物生態效應的是()。A.改善土壤營養狀況B.改善土壤的通透性C.增加土壤濕度D.促進有機物的降解轉化

41.按瑙基耶爾的生活型分類,當年完成生活史并以種子的形式度過不利時期的植物是()。A.一年生植物B.地面芽植物C.地上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42.白蟻消化道內的鞭毛蟲與白蟻的關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擬寄生D.偏利共生

43.演替的方向性是指()。

A.大多數群落的演替都有著共同的趨向,而且是不可逆的,演替的趨向一般是從低等生物逐漸發展到高等生物

B.大多數群落的演替都有著共同的趨向,而且是可逆的,演替的趨向一般是從低等生物逐漸發展到高等生物

C.從小型生物發展到大型生物,生活史從短到長

D.從小型生物發展到大型生物,生活史從長到短

44.雄性動物總是奮力攻擊和趕走同類雄性進入其所在的動物群,這是()

A.競爭B.種內斗爭C.捕食D.他感作用

45.2007年我國太湖出現藍藻大發生的現象,從種群數量變動的角度來看這屬于()。A.年間波動B.種群大爆發C.生物入侵D.季節性消長

46.下面關于動物婚配制度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單配偶制B.群婚制C.一雌多雄制D.一雄多雌制

4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南坡較北坡有溫度高、濕度小、蒸發量大的特點

B.南坡較北坡土壤有機質積累少,也較干燥和貧瘠

C.南坡的植被多喜暖、喜光、耐旱

D.在水分經常缺乏的地方,南坡樹木的生長較北坡好

48.熱帶雨林中,動植物種類繁多,這是因為()

A.雨量充沛B.溫度適宜C.陽光充足D.食物豐富

49.在典型的旱生演替中,蕨類開始生長時處于()。A.地衣群落階段B.苔蘚群落階段C.草本群落階段D.木本群落階段

50.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A.森林生態系統B.海洋生態系統C.農業生態系統D.生物圈

二、填空題(20題)51.橡膠植物、樹脂植物、糖料植物、蛋白質植物、飼料植物和綠肥植物是______種類植物。

52.旱生演替從裸巖開始。裸巖表現的生態環境異常惡劣:沒有______,光照強,溫差大,沒有水分,十分干燥。

53.大多數群落都有垂直的分化,這種情況稱為______現象。

54.綠色植物處在生態系統食物鏈中的第___________營養級。

55.生物量是指在任一時間里實際測得的單位面積內有機物總量,一般用______來表示。

56.食肉性動物種類的領域面積較同樣體重的食草性種類。

57.低溫促進植物開花的作用,稱為______。

58.組成生物群落的結構主要包括形態結構、______和營養結構。

59.群落垂直結構,主要表現為群落__________現象。

60.K對策生物與r對策生物有許多不同點,______對策生物通常繁殖率低、壽命長。

61.高等動物常見的婚配制度是__________。

62.某一物種進入新的棲息地,其種群快速增長,對當地原有物種的生存造成威脅,這種現象稱為______。

63.生態學的發展簡史分生態學的萌芽、生態學的建立、生態學的鞏固、__________四個時期。

64.不同坡度的溫度差異主要是由______引起的。

65.從沙丘開始的演替,從基質的性質可稱為______。

66.按干擾的來源,可分為______和______兩種。

67.能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的自養生物是______。

68.在演替過程中,隨著物種多樣性的增加,各物種之間在數量上的差異逐漸______。

69.根據植物對土壤酸堿度的反應,可將植物分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種類型。

70.土壤有機質可粗略地分為兩類: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三、判斷題(10題)71.由于群落交錯區生境條件的特殊性、異質性和不穩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樣化。()

72.浮游生物增長形成“赤潮”的種群動態是不規則波動。()

A.否B.是

73.生態系統的發展趨勢是營養物質循環變慢。()

74.一種植物通過向體外分泌代謝物質影響其他植物生長的現象稱為他感作用。()

75.群落鑲嵌性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鑲嵌分布格局。()

76.全球生態學的研究對象是全球陸地和全球海洋。()

77.生活型相同的植物對環境有相似的適應特征。()

A.正確B.錯誤

78.不管外來干擾有多大,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總能通過自我調控機制來維持其穩定。()

79.老虎種群的個體分布屬于隨機分布。[]

A.正確B.錯誤

80.r對策生物種群的基本增長型通常是S型。

A.正確B.錯誤

四、簡答題(5題)81.簡述風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及植物對風的適應。

82.主要種群空間格局有哪幾種類型?

83.簡述植物密度效應的最后產量恒值法則,并解釋最后產量恒值的原因。

84.簡述各年齡結構類型種群特征。

85.從不同的角度,環境可分為哪幾類?

五、論述題(2題)86.論述生態位的主要特征。

87.簡述生物群落發生的進程。

六、單選題(0題)88.地形是通過影響光、溫、水和土壤等環境要素而影響植物生長、發育和分布的,因此屬于()。A.間接因子B.生物因子C.直接因子D.限制因子

參考答案

1.A

2.C

3.B種群大爆發是指動物密度比平常顯著增加的現象。

4.B

5.C

6.B

7.A

8.D

9.C

10.A

11.D

12.A

13.B生物循環是指環境中的元素經生物體吸收,在生態系統中被相繼利用,然后經過分解者的作用,再為生產者吸收、利用。生物循環的時間短、范圍小,是開放的循環。

14.A

15.A

16.B

17.A

18.A

19.C

20.A

21.A增長型種群:錐體成典型的金字塔,基部寬,頂部窄,表示種群中有大量幼體,而老年個體較少,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長的種群。

22.D

23.A

24.B

25.A

26.C

27.B

28.D

29.D

30.A生理有效輻射一般指波長在380~760nm的可見光。尤以波長在620~760nm的紅光和波長在490~435nm的藍光對光合作用最重要,紅橙光為葉綠樹最容易吸收的部分。

31.A

32.D

33.D

34.D

35.A

36.B

37.D

38.C

39.A

40.C土壤動物的生態效應主要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營養狀況以及促進有機物的降解轉化。

41.A

42.B雙方在共生中都能得到益處,并且完全相互依賴,不能分開。

43.A

44.B

45.B

46.B動物的婚配制度存在單配偶制、一雌多雄制、一雄多雌制。

47.D

48.A

49.C

50.D

51.經濟經濟

52.土壤土壤

53.成層

54.【正確答案】:

55.干物質重

56.群落交錯區群落交錯區

57.春化作用

58.生態結構生態結構

59.成層

60.K

61.植物、動物和微生物

62.生態入侵(或生物入侵)生態入侵(或生物入侵)

63.現代生態學

64.太陽的輻射

65.旱生演替旱生演替

66.自然干擾;人為干擾

67.生產者

68.減小減小

69.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堿性土植物

70.腐殖質;非腐殖質

71.Y

72.N

73.Y

74.Y

75.N層片在二維空間的不均勻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現為斑塊相同,稱為鑲嵌性,具有這種特性的植物群落叫做鑲嵌群落。

76.N生態學研究的具體情況視研究目的而定,有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等。

77.A

78.N生態系統穩定的條件:系統的多樣性、干擾、生態系統的演化階段、環境影響。

79.B

80.B

81.(1)風對植物生長的影響①強風能造成植物矮化降低植物的生長量;②強風能形成旗形樹冠;臺風、龍卷風等能毀壞農田作物、樹林等;③風能傳播花粉、果實和種子。(2)植物對風的適應①形態結構上的適應:葉小而堅硬、樹皮厚、根系發達;②適應于風媒特征:花小數目多、花絲長、柱頭發達、花粉粒小而輕有的先花后葉;③適應風力傳播的種子一般小而輕常有翅和毛等;風滾型傳播體隨風滾動傳播種子。(1)風對植物生長的影響①強風能造成植物矮化,降低植物的生長量;②強風能形成旗形樹冠;臺風、龍卷風等能毀壞農田作物、樹林等;③風能傳播花粉、果實和種子。(2)植物對風的適應①形態結構上的適應:葉小而堅硬、樹皮厚、根系發達;②適應于風媒特征:花小數目多、花絲長、柱頭發達、花粉粒小而輕,有的先花后葉;③適應風力傳播的種子一般小而輕,常有翅和毛等;風滾型傳播體隨風滾動,傳播種子。

82.主要種群空間格局有:(1)均勻分布。(2)隨機分布。(3)成群分布。主要種群空間格局有:(1)均勻分布。(2)隨機分布。(3)成群分布。

83.植物的產量隨密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是當密度達到一定值時,密度繼續提高,最后產量基本是不變的。原因: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超過最適密度時,如果密度繼續提高,雖然個體數量增加,但植株間的競爭加劇,個體變小,因而總的產量不會再增加。

84.從生態學角度,可以把一個種群分成三個主要的年齡組(即繁殖前期、繁殖期和繁殖后期)和三種主要的年齡結構類型(即增長型、穩定型和衰退型)。

(1)增長型:其年齡錐體呈典型的金字塔形,基部寬闊而頂部狹窄,表示種群中有大量的幼年個律和較少的老年個體,后繼世代的種群數量總是比前一世代多,這樣的種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長的種群。

(2)穩定型:介于增長型和衰退型之間,其年齡錐體大致呈鐘形。說明種群中各個年齡級的個體數比例適中,其出生率與死亡率也大致相平衡,種群數量趨于穩定。

(3)衰退型:其年齡錐體呈甕形,基部比較狹窄而頂部較寬,表示種群中幼體所占比例很小,而老年個體的比例較大,種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是一種數量趨于下降的種群。

85.從環境的主體、環境的性質、環境的范圍等不同的角度可將環境進行分類。①按環境的主體可將環境分為人類環境和自然環境。②按環境的性質可將環境分成自然環境、半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③按環境的范圍大小可將環境分為宇宙環境、地球環境、區域環境、微環境和內環境。從環境的主體、環境的性質、環境的范圍等不同的角度可將環境進行分類。①按環境的主體可將環境分為人類環境和自然環境。②按環境的性質可將環境分成自然環境、半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③按環境的范圍大小可將環境分為宇宙環境、地球環境、區域環境、微環境和內環境。

86.生態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態位的維數。從理論上講影響生態位的因素很多生態位的維數應該是多維的。但一般把生態位的有效維數減少到3個即地點(空間)、食物(營養)和活動空間。(2)生態位的寬度。生態位寬度是一個生物利用的各種資源的總和。生態位越寬的物種其適應條件和范圍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態位的重疊與競爭。當兩個生物種利用同一資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環境變量時就會出現生態位重疊現象一般情況重疊只是部分的。從理論上講有重疊就有競爭但實際在自然界生態位常發生重疊但并不表生態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態位的維數。從理論上講,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