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教案四篇_第1頁
《三峽》教案四篇_第2頁
《三峽》教案四篇_第3頁
《三峽》教案四篇_第4頁
《三峽》教案四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峽》教案四篇《三峽》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文中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2、學習古人敘事抒情的方法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4、積累文言詞匯

二、教學預備

同學預備:1、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查找有關三峽的資料或圖片,要求同學對三峽有些了解

2、收集有關長江或三峽的詩句

老師預備:1、網上搜集有關三峽的圖片,各個角度的精選一副

2、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和詩句

三、教學過程:

1、導入:熟悉酈道元,是在《中國石拱橋》,它提到了《水經注》,回憶書的內容,《水經注》是記敘我國江河分布的專著,提到我國的江河,長江與黃河最具代表性,關于黃河的詩句我們學了不少,那么關于長江呢?(師生共同吟誦有關長江的詩句)

2、長江的確壯麗,尤以三峽為甚,讓我們目睹一下三峽的美景。(多媒體展現三峽的美景)三峽指上游自重慶白帝城至湖北宜昌之間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都說瞿塘雄、巫峽絢、西陵險,下面的幾句詩各是寫哪個峽的?是否驗證古人的說法?

多媒體展現:有關三峽的詩句

1.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云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月明中

3.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

白浪橫江起,槎牙似雪城

4.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5.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6.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7.峽盡天開朝日出,山平水闊大城浮

8.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注】此設計讓同學從總體上了解三峽的特征,并能理論聯系實際,培育他們觀看力量和推斷力量。

3、看著現代的畫面,讀著古人的詩篇,我們知道,長江不僅壯美于現在,更壯美于過去,你覺得三峽最美在什么地方?這個問題還是朗讀過后再來解決。(同學齊讀)

4、復習生字詞,再次齊讀課文。

多媒體展現:本文的生字、讀音

quēxiāngyǎnzhǔ

闕處襄陵絕巘囑引

sùshùxītuān

沿溯飛漱曦月急湍

xiàozhàng

長嘯重巖疊嶂

【注】此項環節設計意在強化同學的誦讀力量,切實抓好基礎。

5、師生帶著尋美的眼光找尋三峽最美的所在,老師引導:在山水

(同學回答一有沾邊,便準時鼓舞:你們跟酈道元真是心有靈犀,他也覺得三峽美在山水)

6、好的詩文不需要也不要求每個字都會翻譯,由于美需要的是體會而不是肢解,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文中三峽的美景。(各組一名同學限時1分鐘描繪)

【注】此項環節設計意在熬煉同學的口語表達力量和概括力量

7、老師點評:這幾位同學描繪的重點應當在哪些方面?(在山水)點出較好的同學賜予鼓舞

8、山是雄奇、險峻的山,水是清幽、優美的水,山美水美,面對美景,你總不能說好美妙美,古人可沒照相機,他如何傳達目睹的美景,一是仔細觀看,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二是運用恰當的語言。聯系你所見過的山,運用你腦中描寫山的詞庫,你能說出哪些?

多媒體展現:總結描寫山的詞庫

險峻磅礴嶙峋峻峭突兀

雄偉崢嶸連綿逶迤

千山萬壑峰回路轉峰巒疊嶂

懸崖峭壁深山幽谷冰峰雪嶺

文中如何寫山?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注】此項環節設計意在引導同學積累詞匯

9、老師點評:我覺得是酈道元描繪的山美,他是針對山的高這個特點進行描繪,而你們還談不上描繪,只是詞語的堆砌,由于你們腦中并無一副完整的圖畫。現在,試想著有一副水的圖畫(瀑布、泉水、小溪),你能說出哪些詞語來描繪?

(小組競爭進行想象積累性的描繪)

【注】利用學校生好勝的心理,有意給他們一個下馬威,激起他們思索的激情

10這次是你描繪的水美還是酈道元描繪的水美?先看一下酈道元的水,萬物因水而有靈性,水因季節不同而呈不同景象,酈道元在描繪水時是分季節來寫的。

多媒體展現:水因不同季節呈現不同景象

夏之景:沿溯阻絕

春冬之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

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

秋之景:林寒澗肅,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多媒體展現:總結描寫各類水的詞庫:

潺潺淙淙涓涓汩汩

奔騰咆哮澄清(澈)

洶涌澎湃浩浩蕩蕩波瀾壯闊

驚濤駭浪萬丈狂瀾煙波浩渺

碧波蕩漾飛瀑濺玉

【注】此環節把文本和課外積累相結合,牽著他們帶著好勝的心進入下一環節

11、老師點評:我覺得還是酈道元描繪的水美,水不行能脫離其他事物而單獨存在,若是溪水,它有細沙、鵝卵石相伴;若是泉水,它有青松、綠柳相依;若是瀑布,它必與懸崖、巖石同時消失,沒有只看到單純的水,而是把水與周邊的景物緊密相連,這樣,有共性的水,三峽的水便活生生地消失在面前,而且,他多用四字對偶句,句勢略有變化,這樣讀起來很有節奏感,語言顯得精煉,布滿生氣。

12、讓我們再次觀賞本文的山美,水美和語言美。(同學齊讀)

13、多媒體觀賞圖片:找出與之相符的詩句,體會文中簡練的語言。

①深溪橫古樹,空巖臥幽石。

②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③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④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

⑤黃昏半在下山路,卻聽泉聲巒翠微。

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注】此環節為課外拓展,在觀賞放松的同時積累學問,增加文化底蘊。

14、詩句再好,意境再美,終究是別人的,還好現在引用不用付專利。我們能否學著用美麗簡練的語言進行描繪。選定你想描繪的一副山水畫,結合文中的句勢,等下同學們一起對號入座,能對得上號,說明你觀看認真,對得上號,又能贏得同學的掌聲的,證明你已學到本課的精髓了。

【注】此環節為課內兼課外的習作,訓練同學的觀看、書面表達力量。

15、小結:點評同學習作,道出本節課重點,學習短小美麗的文章,講究手、腦、口、眼并用,讓我們再次用自己奇妙的嗓音詮釋一下美。

【注】在朗朗書聲中結束本文的學習,意猶未盡。

《三峽》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學問和力量

(1)、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2)、品析課文,引導同學領會三峽景色之美。

(3)、體會的思想感情。

(4)、觀賞課文,揣摩筆法之妙。

2、過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三峽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激發喜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2、品讀課文,感受三峽的獨特美。

教學難點

1、體會的思想感情。2、觀賞課文,揣摩筆法之妙。

教法學法

1、教法:誦讀法、爭論點撥法、拓展法。

2、學法:誦讀、爭論、探究。

幫助教具

小黑板、錄音機、卡片等

課時支配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導語

在波瀾壯闊、一瀉千里的長江上,有一處無比壯麗的景觀,它仿佛是一串串燦爛的明珠,鑲嵌在我們的母親河上,它就是著名世界的長江--三峽。人們都說,三峽美,三峽奇。那它美在哪里,有奇在何處呢?這節課我們就跟隨北魏的酈道元,一起去領會三峽的魅力!

2、請同學介紹、作品等

生A:三峽,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

生B: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撰有《水經注》。

二、出示目標

1、感受三峽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激發喜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

2、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3、品析課文,領會三峽景色之美。

4、體會的思想感情。

5、觀賞課文,揣摩筆法之妙。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伴樂(高山流水)范讀課文(要求同學聽讀,留意字音、節奏、韻律及情調),同學初步領會三峽之美。

2、同學自讀(伴樂),自由觀賞三峽之美

老師指導朗讀:讀準字音、讀順節奏、讀出感情。

其次段讀快,讀出氣概;第三段讀慢,讀出清幽;第四段略慢,讀出凄美。

3、伴樂朗讀競賽(小組推舉或自薦4人,每人一段,評價、鼓舞)

4、同學齊讀(美讀)

5、自讀課文,理解句意(分小組疏通,老師巡察)

6、集體解決疑難

四、品讀課文,合作探究

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理解了文意。下面讓我們再一次進入課文,邊讀課文邊透過文字去領會三峽的美。

1、小組自學,爭論問題,老師巡察、點撥。

問題:

(1):從那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

(2):抓住這些景物的什么特點來寫的?歸納其特點并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描述。

(3):課文表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4):學完這篇課文后,你覺得的哪些寫作技巧是值得你學習(可從結構、語言、描寫角度等方面入手)

2、合作探究(小組代表競答,師生評議、鼓舞、)

(1)三峽之美,美在那里?

生A:美在山,美在水。

(2)三峽的山水各有什么特點?歸納其特點并描。

師:如,三峽的水四季有不同的特點。三峽春冬之水是清幽、激蕩、秀麗的。你看:水流湍急如白練,潭水碧綠如翡翠。怪柏、小草欣欣向榮,懸泉瀑布飛流直下。(從素湍綠譚,回清倒影可以看出來。)

生B:三峽的山是連綿的、高峻的。你看:它們高聳入云,連綿不絕,隱天蔽日(從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還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可以看出來。

生C:夏水是湍急的。你看:湍急的水流,阻絕了上行下行的船只,從白帝城到江陵,1200余里,一天就到達了。(從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有時朝發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可以看出來。)

生D:秋天的水是凄清的。你看:樹林山澗凄清安靜,高處有哀囀的猿鳴,江上有凄婉的吟唱,讓人動情。(從林寒澗肅、高猿長嘯等可以看出來。)

(3)寫景是為了抒情,這篇文章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呢

生E:表達了喜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4)你覺得的哪些寫作技巧是值得你學習的?(答出一點即鼓舞)

生F:(1)條理清楚,層次分明。(2)語言精煉、貼切。(3)運用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手法。

五、拓展介紹

同學們,三峽的景色這樣秀美,你想去嗎?(想)現在能看到這樣的景色嗎?(不能)20xx年5月20日14時,雄偉的三峽大壩全線建成。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的幻想已經實現。到20xx年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將全面竣工,那時三峽將充分發揮其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作用。中國人讓三峽造福人類的幻想正在實現。

如今,酈道元筆下的山水畫卷已成為歷史的美妙回憶,今朝的三峽正放射著令世人矚目的光輝!遠去了,一個古老

而神奇的巨人;走近了,一個現代而又更加壯麗的三峽。雖然,漂亮不會永久,但是文明總要進步,當眷戀之手告辭千年的風彩,留下的依舊是永恒的贊美。

六、小結

酈道元抓住特征,僅用155字,就寫出了三峽的高峻美、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為我們呈現出三峽無窮無盡的美景,讀來令人神往。

酈道元用文筆裝飾三峽,科學家用才智改造三峽。同學們,你們現在也要發奮學習,努力把握科學文化學問,將來樂觀投身到祖國的建設和管理中去,把祖國裝扮得更加漂亮!

七、同學依據板書提綱試背課文。

八、作業

1、背誦課文。

2、課后練習一、二、三。

3、查閱有關資料,自辦一期以三峽為主題的手抄報。

板書設計:

山--綿長高峻(高峻美)

三峽(美)夏湍急(奔放美)喜愛祖國

酈道元水--春冬清幽(清幽美)大好河山

秋凄清(凄婉美)

《三峽》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積累實詞和理解文意。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品嘗語言。

4.感受的人格魅力、感受三峽的美,激發喜愛祖國山河之情。

教學重點

積累實詞、品嘗語言、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理解“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兩個句子。

2.品嘗語言。

教學預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支配: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長江,我國最長的河流,全長6300多公里,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沖開崇山峻嶺,奇路奔流形成雄奇壯美,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

觀賞“三峽風光”(多媒體展現),觀看山與水的特點,說說你的感受。今日,我們就隨著北魏的酈道元一起走進1500年前的三峽。

二、酈道元和《水經注》

酈道元是一個忠于國家/忠心耿耿的人。汝南王元悅趁雍州刺史蕭寶夤企圖反叛之機,慫恿朝廷派酈道元去做關右大使,被拒.途中,蕭寶夤派人把他和他弟弟道峻及兩個兒子一同殺害。

酈道元是一個治學求真的人。他收集大量資料引書437種,輯錄了碑刻350種左右,采錄了不少民間歌謠,諺語方言,傳奇故事等,并分析討論,實地考察,尋訪古跡,追根溯源。

(同學依據故事評價酈道元其人)

《水經注》:1.是對《水經》的解釋,注:解釋說明。

2.《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地理著作,還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游記。酈道元以飽滿的熱忱,深厚的文筆,形象生動地描繪了祖國的壯美山河。(以上內容幻燈展現。)

讓我們懷著對酈道元的崇敬之情來讀《三峽》。

三、朗讀訓練

1.依據多媒體上的字音提示,同學自讀課文,正音。

2.老師范讀,生聽、留意哪些地方的斷句和你讀得不同?

A.清/榮/峻/茂

(單音詞,一個字等于一個詞,甚至等于一個句子的含義)

B.沿/溯/阻絕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三峽》語言的特點,簡潔.語言簡潔,表意非常豐富,酈道元不愧為擅寫山水的大家。

3.同學練讀

規章:不讀破詞義,不讀斷韻味。

4.指名讀課文

四、同學自讀課文,結合解釋理解課文內容(小組合作)

1.不會譯的、拿不準的、有疑問的寫在黑板上,或請老師幫寫在黑板上。

2.全班爭論解疑。

實詞積累:闕、沿溯、襄陵、疾、絕讞、飛漱、屬引、傳響

難解詞義:峽:兩山這間從水澗:夾在兩山之間的水溝

懸泉:從山上流下的山泉,小的叫懸泉,大的叫瀑布。

(提示:借助解釋加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意)

重點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即“自非亭午,不見曦”“自非夜分,不見月”兩句合為一句,既精簡了字詞,又保持了情愿)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波,綠潭映倒影)

師總結:兩句均為合敘句。

五、思索題

“自三峽七百里中”,“其間千二百里”如何翻譯?這個問題可由同學提出,留意解釋3的提示。

其次課時

一、釋題導入

指名解釋“峽”字及“三峽”兩字的含義。

二、理清結構

1.指名讀課文,其它同學思索:本文寫了三峽的哪些景?(山、夏水、春冬景、秋景)

2.默讀課文,找出文中寫“山”、“水”、“春冬景”、“秋景”特點的詞?

山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用簡練的字概括:連、高、峻、奇。

師:山高峽窄,這就是聞名的景觀“一線天”。有感情地齊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山的高峻與雄奇。

水:急語速略快,讀出水的雄渾急速。

春冬:趣音色富于變化,讀出山水之美,山水動靜之趣。

秋:凄語調哀婉低沉,突出其凄厲。

情由境生,秋的清幽,猿鳴使人備感難過。

同學總結出一條,我就趁熱打鐵,讓他們把自己的理解變成聲音。

讀出來,邊思邊讀,加深體會,升華主旨。當然,同學讀不到位的,老師示范,指導同學去休會,尤其是春冬之趣一段,較難)

三、品嘗語言

多媒體提示:1.從描寫角度:正面與側面動態與靜態。從聲、色方面等到多角度品析寫山水的高超。

例如寫山的正面: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巖疊障隱天蔽日

側面: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也可以說從哪個詞或哪一處景能打動你?例如“飛漱”飛流沖刷,具有動態美。

小結:三峽四季之景,了解如此全面,描寫卻又如此細膩,可見酈道元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才給我們留下一個1500年前漂亮而又奇妙的三峽。讓我們和酈道元一樣懷著一顆愛國之心,沉醉在祖國河山的美之中。

四、拓展:多媒體:讓同學們下課到網上了解“三峽懸棺”“三峽工程”和“今日三峽的景色”等內容,把課堂的余趣延長到課外。

教學反思:

一、朗讀

朗讀是易于記住字形和字音,默讀易于理解,記住字的義,讀的多了,一些經典的散文、詩歌、片斷也會背了。每拿到一篇課文,我總會先大聲朗讀幾遍,每次上語文課我都會或多或少讀上一段;我的同學都很喜愛朗讀,也能大聲大膽地朗讀。讀是有魅力的,或布滿感情,或清楚流利,或有激情和震撼力,讀得多了,即使最枯燥的談論文和說明文,也能讓最淘氣的同學經常目不轉睛的沉醉于我的朗讀中。

我在語文課上讀的特殊多,我特殊講究讀出韻味,我經常設計出不同形式的讀、設計不同的情境,引導同學嘗試讀不同風格的作品,讀關心我提高了文素養,也使我在語文課上牢牢的抓住了同學的眼、口、心。

二、討論和時代背景

語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文人文,文亦離不開人,究竟是人的文吧!許多作家都具有高尚的人格,他們的故事和經受本身人格的感召,可獲得精神的升華。借助的資料和時代背景來解讀文本,我在《聽潮》,《右溪記》,《小石潭記》,《家鄉》等課文中得到勝利的嘗試,同學對主旨的理解更深刻,古人高尚的人格漸漸滲入到他們的靈魂中,“知世論人”,“知人論文”這種解讀文本的方法,激發了同學學習語文的愛好,也使他們對文學有了更深的熟悉,對文學作品的解讀,有了正確的方向。

三、課上生成的一個問題

“自三峽七百里中”

“其間千二百里”如何翻譯?

課文解釋3告知我們,古代“里”這個單位比現在的“公里”和“里”小得多。“自三峽七百里”其實相當于現在的兩百公里左右。我們是按現在的“里”或“公里”來翻譯,還是按古代的“里”的單位來翻譯呢?

有的同學認為要換算,也有的同學認為不換算,在全文翻譯結尾做一個解釋就可以了。例注1:當時的七百里,相當于現在的兩百公里左右。

原來,我是贊同翻譯時,換算成現在“里”的單位的。聽同學做解釋一說,覺得妙極,真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呀!

《三峽》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2、品析課文,引導同學領會三峽景色之美。

3、綻開想象,體會文章意境。

【教學重點】品讀課文,感受三峽的獨特美。

【教學難點】體會文章意境。

【幫助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聞名學者余秋雨說過這么一件事,一個外國伴侶曾經問他說:“中國有意思的地方許多,你能告知我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嗎?請只說一個。”同學們猜是哪個地方?(三峽)那么,三峽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請看:

(播放三峽風光片)

看來,三峽的確魅力無窮。這節課就讓我們追隨著酈道元,一起走進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峽,去領會三峽的無限風光吧。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老師范讀課文。

2、請同學配樂朗讀課文。(多媒體課件)

3、請大家齊讀課文。(多媒體課件)

4、同學們自讀課文,理解句意,自由觀賞三峽風光。(如對課文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可與同學或老師溝通解決)。

剛才我們初步領會了三峽風光,你能說說你的感受嗎?(同學自由發言)

三、賞讀課文,理解文意。

過渡:

聽這些同學一說,我們腦海里有了一些對三峽的印象了,但還有點兒模糊,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課文邊透過文字領會三峽的美,四人小組合作,任選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