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微生物概述_第1頁
醫學微生物概述_第2頁
醫學微生物概述_第3頁
醫學微生物概述_第4頁
醫學微生物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學微生物概述現在是1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概念及種類自然界的一大群體形微小、結構簡單、肉眼直接看不見,必須借助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放大數百倍、數千倍,甚至數萬倍才能觀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的特點:1.個體微小,但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和功能。2.種類多,數量大,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3.適宜環境中繁殖迅速,易變異。現在是2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微生物的特點體積微小結構簡單繁殖迅速容易變異分布廣泛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現在是3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

體積微小:以微米(μm)或納米(nm)來衡量現在是4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

結構簡單由單細胞、簡單多細胞或非細胞生命物質所構成現在是5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

培養4-5天所形成的大腸桿菌的重量將和地球相仿繁殖迅速:在生物界以微生物繁殖最快,細菌僅需20分鐘即可分裂繁殖一次數量多:每克泥土中微生物可達數億至數十億個,人的腸道內正常菌群含100~400種微生物,數量達100萬億個之多現在是6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容易變異微生物的形態結構,營養代謝,抗原性,耐藥性及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等,均可發生變異,變異率10-5-10-10。微生物與外界環境直接緊密接觸,易受環境因素的影響,發生突變——獲得很強的外環境適應力。

起源早:地球形成于46億年前,微生物產生于35億年前,人類的形成僅在300萬年前。現在是7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分布廣泛在地球上地殼內、大氣層、水和動植物內,微生物無處不在人體的皮膚、口腔、腸胃道等都有許多微生物85公里的高空、11公里深的海底、2000米深的地層有微生物近100℃的溫泉、零下250℃的環境有微生物在地球上幾乎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同學們要牢固地樹立無菌的觀念現在是8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

種類繁多生物分為原核生物界(細菌)原生生物界(藻類,原生動物)、真菌界(酵母、霉菌)植物界、動物界和病毒界

微生物至少有10萬多種,在六界中占有三界,顯示了微生物在自然界的重要地位現在是9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二.微生物的種類和分布

種類(3種)微生物種類繁多,根據其結構、化學組成等差異,可分為三種類型1.非細胞型微生物: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缺乏酶系統,只能在活細胞內增殖——DNA或RNA,如病毒、朊粒

capsid現在是10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

2.原核細胞型微生物:細胞的分化程度較低,是一類僅有原始的核質,無核膜核仁,缺乏完整細胞器的微生物——細菌(細菌、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和放線菌)現在是11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3.真核細胞型微生物:一類細胞核分化程度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胞質內有完整細胞器的微生物——真菌(fungus)。現在是12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想想:上述三大類微生物中,哪一類的結構最簡單?哪一類的體積最小?最簡單:非細胞型最小:原核細胞型現在是13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微生物的種類

非細胞型微生物原核細胞型微生物真核細胞型微生物區別無細胞結構,無產生能量酶,一種核酸擬核,無核仁、核膜只有核糖體細胞核,有核仁、核膜,細胞器完整種類病毒朊病毒細菌(狹義)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立克次體放線菌(廣義)真菌現在是14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微生物的分布

分布很廣泛

水、土壤、空氣、礦層、物體表面、生物體的體表及與外界相通的腔道,均有種類不同、數量不等的微生物存在。

85公里的高空、11公里深的海底、2000米深的地層有微生物近100℃的溫泉、零下250℃的環境有微生物

在地球上幾乎無處不在,無孔不入100m300m1400m2100m3150m4050m6000m二、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現在是15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自然界中的絕大多數的微生物對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是無害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在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中,微生物的作用已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與人類關系密切現在是16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自然界中N、C、S等元素循環農業,以菌造肥,以菌催長,以菌防病,以菌治病,如:根瘤菌工業,微生物應用于食品(酒、醋、醬油、味精)、皮革、紡織、石油、化工、冶金等醫藥工業,利用微生物制造抗生素、維生素、輔酶、ATP等藥物污水處理,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機磷、氰化物等基因工程技術中提供多種工具酶和載體系統,創建有益的工程菌新品種

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微生物有少數微生物能引起人類和動、植物的病害,稱為致病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現在是17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泡泡男孩”:重癥聯合免疫缺陷病(簡稱SCID)

現在是18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泡泡男孩》這部電影呢,亞當?山德勒斯前幾年演了一部喜劇片「泡泡男孩」,說的是一個沒有免疫力的男孩,從小住在無菌泡泡世界的故事。電影的結局倒是皆大歡喜,因為原來只是他母親不愿意讓他接觸外面的世界,明知他已經有免疫力,還騙他說他不能離開泡泡而生活。后來他毅然決然的割開泡泡,卻發現他還是可以健康的活下去。現實社會中最著名的泡泡男孩(Bubbleboy),也就是片中取材的真人真事,卻沒有這么幸運。那個男孩叫戴維。嚴重聯合免疫缺陷(SCID)是人類最嚴重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又稱“泡泡男孩”病,得名于美國患兒戴維·維特爾。維特爾1971年出生后不足10秒鐘就進入無菌透明的塑料隔離罩,在那里度過12年人生的大部分時光,死于骨髓移植術后病毒感染。電影《泡泡男孩》以他為原型拍攝。這種病是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有缺陷的遺傳性疾病,因患者體內19號染色體基因變異造成,主要特征是分別提供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胸腺依賴淋巴細胞(T細胞)和囊依賴淋巴細胞(B細胞)缺損。因匱乏抵御細菌和病毒的能力,患者出生后容易反復感染病菌而死亡。泡泡男孩的直接死因是什么?----因為感染了致命病毒。現在是19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三、醫學微生物學及其學習目的

微生物學(microbiology)生命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類型、分布、形態、結構、代謝、生長繁殖、遺傳、進化,以及與人類、動物、植物等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現在是20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醫學微生物學(medicalmicrobiology)微生物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與醫學有關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致病和免疫機制,以及特異性診斷、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滅感染性疾病和與之有關的免疫損傷等疾病,達到保障和提高人類健康水平的目的.現在是21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拓展知識

微生物學的發展過程

微生物學經驗時期:十七世紀以前

實驗微生物學時期:七個里程碑現代微生物學時期

現在是22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

微生物學經驗時期古代人類雖然未能觀察到具體的微生物,但早已將微生物知識用于工農業生產和疾病防治之中。(一)日常生活應用1.公元前兩千多年的夏禹時代,就有儀狄作酒的記載;

2.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進行漚糞積肥。3.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一書中詳細的記載了制醋的方法;4.民間常用的鹽腌、糖漬、煙熏、風干等保存事物的方法,實際上都是防止微生物生長繁殖而腐爛變質的有效措施。現在是23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二)關于病原

1.北宋末年(11世紀)劉真人就有肺癆由蟲引起之說。

2.我國17世紀初,吳有性醫生在《瘟疫論》中認為傳染病是“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并且指出“氣即是物,物即是氣”,肯定地預見有某種實體是傳染病的病原體現在是24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三)關于流行環節

據洪稚存《北江詩話》說,18世紀清乾隆年間,有異才,年未三十卒。當時趙州有怪鼠,白日入人家,即伏地嘔血死。人染其氣,亦無不立殞者。

我國師道南在《天愚集》鼠死行篇中寫到:“東死鼠,西死鼠,人見死鼠如見虎,鼠死不幾日,人死如圻堵,晝死人莫問數,日色慘淡愁云護,三人行未十多步,忽死兩人橫截路……”生動地描述了當時鼠疫猖獗流行的可怕凄慘情景,同時也正確的指出了鼠疫的流行環節。現在是25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四)關于預防

1.在預防醫學方面,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將水煮沸后飲用的習慣。

2.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指出患者的衣服蒸過之后再穿就不會感染疾病,表明已有消毒的記載。

3.我國開創了天花的“人痘接種預防法”,并在明隆慶年間廣泛使用,而且流傳至俄國、日本、土耳其、英國、朝鮮等國家。現在是26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二)實驗微生物學時期(七個里程碑)

1、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微生物學的開山鼻祖2、巴斯德證實了微生物的作用,微生物學的奠基人3、李斯特創用了外科手術無菌術4、郭霍三大發明一法則,將微生物推入黃金時代,醫學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現在是27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5、發現新的微生物:

伊凡諾夫斯基發現病毒迪納發現類病毒普魯西納發現朊病毒6、人工自動免疫及人被動免疫:琴納發明牛痘菌,免疫學奠基人貝林發明白喉抗毒素7、傳染病的化學及抗生素治療:

歐立希合成砷凡納明,弗來明發現、弗勞里提純青霉素現在是28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

荷蘭人列文虎克于1676年創制了一架能放大266倍的原始顯微鏡,觀察了各種形態的微生物。正確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態,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科學依據。奠定微生物學發展基礎。▲列文.虎克(荷蘭)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723)現在是29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巴斯德(LouisPasteur

法國)微生物學的建立(LouisPasteur,1822~1895)現在是30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巴斯德在微生物學上的貢獻有機物發酵和腐敗由微生物引起解決葡萄酒和啤酒變酸問題——創立巴氏消毒法解決蠶繭的“微粒子病”的疾病,挽救了法國蠶絲業主張傳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可通過接觸、唾液及糞便傳播19世紀70年代,研究炭疽病,拯救了畜牧業1881年研制成功減毒活疫苗——開創人類戰勝傳染病的新世紀1885年,巴斯德第一次治好了被瘋狗咬傷的9歲男孩梅斯特——奠定了免疫學基礎現在是31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外科無菌技術的創立李斯特

(JosephLister,1827~1912,英國)首創用石炭酸噴灑手術室和煮沸手術用具以防術后感染,為防腐、消毒,以及無菌操作奠定了基礎。現在是32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細菌培養技術的創立郭霍創用固體培養基;創立細菌染色方法及實驗動物感染法,為發現多種傳染病的病原菌提供實驗手段。郭霍(科赫)法則:①特殊的病原菌應在同一疾病中查見,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該病原菌能被分離培養得純種;③該純培養物接種至易感動物,能產生同樣病癥;④自人工感染的實驗動物體內能重新分離得該病原菌純種。(RobertKoch,1843~1910,德國)現在是33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郭霍

1905年郭霍獲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這主要是為了表彰他在肺結核研究方面的發現。19世紀后期,LouisPasteur和RobertKoch共同將微生物學研究帶入生理學時代,開創了微生物學的分支-醫學微生物學。現在是34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病毒學的發展伊凡諾夫斯基(俄國)證明煙草花葉病病原體是病毒(1892)。斯坦利(美國)首次分離并提純了煙草花葉病病毒的結晶體,并以該項研究獲得了1964年諾貝爾化學獎,該項基礎研究,被譽為病毒學最重要的科學貢獻之一。許多動物、植物、細菌、人類病毒相繼發現。人類傳染病中約80%由病毒引起。現在是35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

EdwardJenner首創用牛痘預防天花,為預防醫學開辟了廣闊途徑。()▲琴納(英國)

EdwardJenner,1749-1823現在是36頁\一共有41頁\編輯于星期二▲弗來明

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1929年發現青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