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持證上崗理論考核土壤底質采樣題庫一、單項選擇題1.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區域環境背景土壤采樣適宜的野外點是:。()A.坡腳、洼地等具有從屬景觀特性地點B.地形相對平坦、穩定、植被良好地點C.城鄉、住宅、道路及溝渠附近D.水土流失嚴重地答案:B2.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背景采樣點離鐵路、公路至少m以上。()A.50B.100C.200D.300答案:D3.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建設項目土壤環境影響評價監測采樣中,非機械干擾土樣的柱狀樣采樣深度一般為cm。()A.20B.60C.100D.120答案:C4.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測試項目需要新鮮土壤樣品時,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瓶容器盛裝,并且保存。()‘A.室溫避光B.在20℃以下C.在4℃以下D.常溫答案:C5.對土壤的監測應以事故地點為中心,按一定間隔的采樣,并根據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深度采樣,同時采集對照樣品,必要時在事故地附近采集作物樣品。()A.網格法布點B.圓形布點C.扇形布點D.線性布點答案:B6.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事故土壤監測要設定2~3個背景對照點,各點(層)取kg土樣裝入樣品袋,有腐蝕性或要測定揮發性化合物,改用廣口瓶裝樣。含易分解有機物的待測定樣品,采集后置于低溫(冰箱)中,直至運送、移交到分析室。()A.0.5B.1C.1.5D.2答案:B7.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混合樣是在農田耕作層采集若干點的等量耕作層土壤并經混合均勻后的土壤樣品,組成混合樣的分點數不少于個。()A.2B.3C.4D.5答案:D8.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的土壤樣品,一般須研磨到所有過孔徑為目的篩。()A.20B.60C.80D.100答案:D9.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常規監測項目監測頻次一般年一次,也可按本地實際適當減少監測頻次,但不可低于年一次。()A.1,3B.2,3C.3,5D.4,5答案:C10.《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589-2023)規定,事故土壤監測要設定個背景對照點,各點(層)取1kg土樣裝入樣品袋,有腐蝕性或要測定揮發性化合物,改用裝樣。()A.2~3,細口瓶B.2~3,廣口瓶C.3~5,細口瓶D.3~5,廣口瓶答案:B11.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在進行農田土壤混合樣的采集時,蛇形法適宜于面積較大、土壤不夠均勻且地勢不平坦的地塊,設分點約個左右。()A.5B.10C.15D.20答案:C12.根據《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底質采樣量通常不少于kg。()A.1~2B.4~5C.8D.10答案:Al3.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分析土壤中揮發性和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時,采集的樣品應儲存在,且樣品要樣品瓶。()A.透明玻璃瓶,裝滿B.棕色玻璃瓶,不裝滿C.透明玻璃瓶,不裝滿D.棕色玻璃瓶,裝滿答案:D14.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一般農田土壤環境監測采樣時,采集耕作層土樣,種植果林類農作物的采cm土樣。()A.0~20B.5~20C.0~60D.20~60答案:C15.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監測誤差可分為采樣誤差(SE)、制樣誤差(PE)和分析誤差(AE)三類,通常情況下,。()A.SE>PE<AEB.SE<PE>AEC.SE>PE>AED.都不是答案:C16.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進行建設項目土壤環境評價監測時,每100公頃占地應設立不少于個的采樣點。()A.3B.4C.5D.6答案:C17.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城市土壤采樣時,監測點以網距m的網格布設為主,每個網格布設一個采樣點。()A.1000B.1500C.2023D.2500答案:C18.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城市土壤采樣時,一般分層采樣。()A.兩B.三C.四D、五答案:A19.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在進行農田土壤環境監測時,灌溉水污染監測單元采用按水流方向帶狀布點,采樣點自納污口起布設。()A.由密漸疏B.均勻C.由疏漸密D.隨機布點答案:A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土壤樣品采集后用四分法縮分,取樣量一般不少于g,縮分后的樣品應經風干干燥或冷凍干燥后所有粗磨。()A.300B.400C.500D.1000答案:C21.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對于污染事故監測土壤的采樣,假如是固體污染物拋灑污染型,等打掃后采集表層cm土樣。()A.5B.10C.15D.20答案:A22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樣品制作過程中,用于細磨的樣品再用四分法提成兩份,一份研磨到所有過孔徑篩,用于土壤農藥、有機質或全氮量等項目分析。()A.40目B.60目C.80目D.100目答案:B23.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在進行土壤樣品保存時,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樣品一般保存年。()A.0.5B.1C.1.5D.2答案:A24.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的規定,土壤監測中常規項目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減少監測頻次,但不得低于年一次。()A.2B.3C.4D.5答案:D25.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在進行土壤環境監測布點時,一般規定每個監測單元最少設個采樣點。()A.2B.3C.4D.5答案:B26.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在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調查采樣時,一般采集表層樣,采樣深度為cm。()A.0~10B.10~20C.0~20D.0~60答案:C27.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在對草甸土區域進行土壤環境背景調查采樣時,若需采集剖面樣,則一般在A層5~20cm、B層cm、C2層100~120cm處采樣。()A.30B.50C.60D.80答案:B28.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在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調查采樣時,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樣,則應先采剖面的樣品。()A.上層B.中層C.底層D.三分之一處答案:C29.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23),在場地殘余危險廢物和具有危險廢物特性土壤的清理作業結束后,對清理界面的土壤進行布點采樣。根據界面的特性和大小將其提成面積相等的若干地塊,單塊面積不應超過。()
A.50m2B.100m2C.200m2D.500m2答案:B30.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23),在場地殘余危險廢物和具有危險廢物特性土壤的清理作業結束后,對清理界面的土壤進行布點采樣。可在每個地塊中均勻分布地采集個表層土壤樣品制成混合樣(測定揮發性有機物項目的樣品除外)。()
A.3B.5C.9D.10答案:C31.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23),治理修復過程中的監測點位或監測頻率,應根據工程設計中規定的原位治理修復工藝技術規定擬定,每個樣品代表的土壤體積應不超過。()
A.100m3B.400m3C.500m3D.1000m3答案:C32.根據《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23),若對場地信息了解局限性,難以合理判斷采樣深度,可按等間距設立采樣位置。()
A.0.2-0.5米B.0.4-0.8米C.0.5-1米D.0.5-2米答案:C33.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23),場地環境調查具體采樣監測點位的布設對于面積較小的場地,應不少于個監測地塊。()
A.3B.5C.8D.10答案:B二、多選題1.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根據土壤監測目的,土壤環境監測涉及等重要類型。()A.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B.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C.建設項目土壤環境評價監測D.土壤污染事故監測答案:ABCD2.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下列哪些指標屬于土壤環境監測重點項目?()A.銅B.陽離子互換量C.滴滴涕D.有機質答案:AC3.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環境監測調查時,有哪幾種布點方法?()A.簡樸隨機B.分塊隨機C.抽簽隨機D.系統隨機答案:ABD4.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樣品采集分為哪幾個階段?()A.預備采樣B.前期采樣C.正式采樣D.補充采樣答案:5.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下列哪些情況可以直接采樣?()A.面積較小的土壤污染調查B.面積較大的土壤污染調查C.突發性土壤污染事故調查D.連續性土壤污染事故調查答案:AC6.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調查采樣時,監測點位應符合下列哪些原則?()A.采樣點選在地形相對平坦、穩定、植被良好的地點B.城鄉、住宅、道路、溝渠、糞坑、墳墓附近等處不宜設采樣點C.采樣點離鐵路、公路至少200m以上D.在水土流失嚴重處設采樣點答案:AB7.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在進行土壤環境監測調查時,樣品標簽應注明哪些內容?()A.采樣時間B.采樣地點C.監測項目D.采樣深度答案:ABCD8.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根據我國土壤質地分類標準,土壤質地分為()。A.砂土B.礦土C.壤土D.粘土答案:ACD9.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對于農田土壤監測單元的點位布設情況,下列說法對的的是()。A.大氣污染型土壤監測單元采用均勻布點B.固體廢物堆污染型土壤監測單元以污染源為中心放射狀布點C.農用化學物質污染型土壤監測單元以污染源為中心放射狀布點D.綜合污染型土壤監測單元布點采用綜合放射狀、均勻、帶狀布點法答案:BD10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一般農田土壤環境監測采集耕作層土樣,采樣深度說法對的的是()。A.種植一般農作物采0~20cmB.種植果林類農作物采0~60cmC.種植一般農作物采0~60cmD.種植果林類農作物采0~20cm答案:AB11.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建設項目土壤環境評價監測采樣時,點位布設情況為()。A.小型建設項目設1個柱狀樣采樣點B.大中型建設項目不少于3個柱狀樣采樣點C.特大性建設項目不少于4個柱狀樣采樣點D.對土壤環境影響敏感的建設項目不少于5個柱狀樣采樣點答案:ABD12.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對于非機械干擾土,每個柱狀樣分層取土樣,對的的是()A.表層樣(0~20cm)B.表層樣(5~20cm)C.中層樣(20~100cm)D.深層樣(60~100cm)答案:ACD13.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關于城市土壤的監測采樣,說法對的的是()A.分兩層采樣B.分三層采樣C.監測點以網距2023m的網格布設為主D.各層單獨取樣監測答案:ACD14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對于固體污染物拋灑污染型的事故土壤監測,采樣點位需滿足()。A.打掃后采集表層5cm土樣B.打掃后采集表層20cm土樣C.采樣點數不少于3個D.采樣點數不少于5個答案:AC15.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粗磨樣可直接用于土壤中項目的分析。()A.pH值B.陽離子互換量C.元素有效態含量D.有機質答案:ABC16.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對于土壤細磨樣,所有過孔徑0.25mm篩的可用于項目的分析。()A.有機質B.農藥C.土壤全氮量D.土壤元素全量答案:ABC17.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下列關于土壤樣品保存時限的說法,對的的是。()A.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樣品保存半年B.預留樣品保存2年C.有爭議樣品保存5年D.仲裁樣品永久保存答案:ABD18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對于土壤樣品風干室,需滿足下列哪些規定?()A.方向朝南,保證陽光照射土壤B.通風良好C.無易揮發性化學物質D.整潔無塵污染答案:BCD19.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對于測定項目的土壤樣品應裝滿裝實采樣瓶并密封。()A.氰化物B.揮發性有機物C.半揮發性有機物D.硫化物答案:BC20.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可采用哪些方法?()A.內梅羅污染指數評價B.超標率評價C.背景值及標準偏差評價D.綜合污染指數評價答案:ABCD21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農田土壤環境監測中,混合樣的采集方法重要有。()A.對角線法B.棋盤式法C.蛇形法D.梅花點法答案:ABCD22.《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規定,新鮮土樣在<4℃的儲存環境條件下保存一周后還能用于項目的分析。()A.汞B.砷C.六價鉻D.氰化物答案:AB23.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監測常規項目中的重金屬涉及、鉻、汞、砷、、銅、鋅、鎳。()A.鉈B.烷基汞C.鎘D.鉛答案:CD24.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環境土壤監測的常規項目涉及。()A.基本項目B.有機項目C.重點項目D.重金屬項目答案:AC25.根據《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23),深層土的采樣深度應考慮等因素。()
A.污染物也許釋放和遷移的深度B.污染物性質C.土壤的質地和孔隙度D.地下水位和回填土答案:ABCD26.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23),污染場地土壤環境監測常用的監測點位布設方法涉及等。()
A.系統隨機布點法B.系統布點法C.分區布點法D.簡樸隨機布點法答案:ABC27.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23),系統隨機布點法是將監測區域提成面積相等的若干地塊,從中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地塊,隨機數的獲得可以運用的方法。()
A.擲骰子B.抽簽C.查隨機數表D.均勻分布答案:ABC28.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23),系統隨機布點法抽取的樣本數要根據、及擬定。()
A.場地面積B.監測目的C.污染物性質D.場地使用狀況答案:ABD29.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23),對于的場地,可根據場地的形狀采用系統隨機布點法。()
污染物種類分布較均勻B.污染限度較均勻C.拆遷性破壞D.歷史變更性破壞答案:ABCD30.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23),深層土壤樣品的采集可采用的方式進行。()
A.手工鉆B.槽探C.鍬、鏟D.機械鉆答案:ABD31.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23),采集現場質量控制樣是現場采樣和實驗室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質量控制樣一般包括。()
A.平行樣B.空白樣C.運送樣D.密碼樣答案:ABC32.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23),土壤的采樣,應采用無擾動式的采樣方法和工具。()
A.揮發性有機物污染B.重金屬污染C.易分解有機物污染D.惡臭污染答案:ACD33.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23),場地環境調查初步采樣監測采樣深度應扣除地表非土壤硬化層厚度,原則上建議,具體間隔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A.3m以內深層土壤的采樣間隔為0.5mB.3m~6m采樣間隔為1mC.6m至地下水采樣間隔為1.5mD.6m至地下水采樣間隔為2m答案:ABD三、判斷題1.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采樣的布點方法有簡樸隨機法、分塊隨機法和系統隨機法三種。()答案:√2.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采集區域環境背景土壤樣品時,一般采集0~30cm的表層土。()答案:×對的答案為:應采集0~20cm的表層土。3.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樣品風干室應具有如下條件:朝南(以方便陽光直射土壤樣品),通風良好,整潔,無塵,無易揮發性化學物質。()答案:×-對的答案為:應嚴防陽光直射土壤樣品。4.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樣品的風干操作為:在風干室將土樣放置于風干盤中,攤成2~3cm的薄層,適時地壓碎、翻動,揀出碎石、沙礫和植物殘體。()答案:√5.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除了特殊的污染糾紛調查或污染事故調查外,一般的土壤環境質量調查,樣點應盡量避開污染源,特別是工業污染源的影響。()答案:√6.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樣品加工過程中,不用挑除草根和石塊等非土部分,以使分析結果更符合實際組成。()答案:×對的答案為:土壤樣品加工過程中,應挑除非土部分,使分析結果更能代表土壤自身的組成。7.根據《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底質監測涉及工廠廢水沉積物及污水解決廠污泥的監測,還涉及工業廢水排污河(溝)道的底部表層沉積物。()答案:×對的答案為:底質監測不涉及工廠廢水沉積物及污水解決廠污泥的監測,但涉及工業廢水排污河(溝)道的底部表層沉積物。8.根據《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底質采樣點應盡量與水質采樣點一致,并且通常位于水質采樣點垂線的正下方。()答案:√9.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技術規范》(HJ589-2023),污染事故不可預料,接到舉報后應立即組織采樣。根據污染物及其對土壤的影響擬定監測項目,特別是污染事故的特性污染物是監測的重點,事故土壤監測要設定2~3個背景對照點。()答案:√10.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顏色可采用門塞爾比色卡比色,也可按土壤顏色三角表進行描述。()答案:√11.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為防止空氣中氨、二氧化碳及酸堿性氣體的影響,土壤樣品應貯存在密閉玻璃瓶中。()答案:√12.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土壤背景值是指很少受人類活動影響和不受或未明顯受現代工業污染與破壞時,土壤本來固有的化學組成的元素含量水平。()答案:√13.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對于城市土壤,一般分三層采樣:表層(0~20cm),中層(20~60cm),深層(60~100cm)。()答案:×對的答案為:對于城市土壤,一般分二層采樣:上層(0~30cm),另一層(30~60cm)。14.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調查時,采樣點應避開水土流失嚴重區域。()答案:√15.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技術規范》(HJ589-2023),對于突發性土壤污染事故調查,也需進行樣品的前期采集與現場調查,從而制定監測方案。()答案:×對的答案為:對于突發性土壤污染事故調查,要及時采樣,根據現場情況制定監測方案。16.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綜合污染型土壤監測單元布點采用綜合放射狀、均勻、帶狀布點法。()答案:√17.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區域環境背景土壤采樣過程中,取小塊土壤,加水潮潤,然后揉搓,能搓成完整的細條,彎曲成圓圈時容易斷裂的土壤稱為中壤土。()答案:×.對的答案為:區域環境背景土壤采樣過程中,取小塊土壤,加水潮潤,然后揉搓,能搓成完整的細條,彎曲成圓圈時容易斷裂的土壤稱為重壤土。18.根據《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底質樣品采集量視監測項目、目的而定,一般為1~2公斤(濕度),若樣品不易采集或測定項目少,可予酌減。()答案:√19.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污染事故監測土壤采樣時,假如是液體傾翻污染型,污染物向低洼處流動的同時向深度方向滲透并向兩側橫向方向擴散,每個點分層采樣,事故發生點樣品點較密,采樣深度較深,離事故發生點相對遠處樣品點較疏,采樣深度較淺。采樣點不少于5個。()答案:√20.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農田土壤環境監測時,一般采集土壤的剖面樣。()答案:×對的答案為:農田土壤環境監測時,一般采集耕作層土樣。21.土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壤剖面采樣順序是自上而下,先采剖面的上層樣品,最后采底層樣品。()答案:×對的答案為:土壤剖面采樣順序是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層樣品,最后采上層樣品。22.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特定的調查研究需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時采集土壤剖面樣。()答案:√23.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棋盤式法采集農田土壤混合樣時設分點5個左右。受污泥、垃圾污染的土壤分點應在10個以上。()答案:×對的答案為:棋盤式法采集農田土壤混合樣時設分點10個左右。受污泥、垃圾污染的土壤分點應在20個以上。24.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建設項目土壤環境評價監測采樣中,非機械干擾土的監測可采混合樣。()答案:×對的答案為:建設項目土壤環境評價監測采樣中,非機械干擾土的監測不可采混合樣。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25.城市土壤分兩層采樣,上層是回填土或受人為影響大的部分厚度為0~30cm。()答案:√26.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污染事故土壤監測的采樣點不得少于5個,同時要設定2~3個背景對照點。()答案:√27.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對于爆炸污染型的污染事故土壤監測,爆炸點周邊采0~30cm表層土。()答案:×對的答案為:對于爆炸污染型的污染事故土壤監測,爆炸點周邊采0~20cm表層土。28.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對于污染事故的土壤監測,應設立背景對照點。()答案:√29.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時,采樣點應選在地形相對平坦、穩定、植被良好的地點。()答案:√30.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時,采樣點離鐵路、公路至少200m以上。()答案:×對的答案為: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時,采樣點離鐵路、公路至少300m以上。31.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時,一般采集柱狀樣品。()答案:×對的答案為: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時,一般采集表層土。32.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時,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樣,則每個剖面采集三層土樣。()答案:√33.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時,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樣,應自上而下采集樣品。()答案:×對的答案為:進行區域土壤環境背景監測時,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樣,應自下而上采集樣品。34.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對于城市土壤,一般分三層采樣:表層(0~20cm),中層(20~60cm),深層(60~100cm)。()答案:×對的答案為:對于城市土壤,一般分二層采樣:上層(0~30cm),另一層(30~60cm)。35.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農田土壤采樣時,固體廢物堆污染型土壤監測單元以污染源為中心均勻布點。()答案:×對的答案為:農田土壤采樣時,固體廢物堆污染型土壤監測單元以污染源為中心放射狀布點。36.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農田土壤采樣時,農用固體廢物污染型土壤監測單元采用均勻布點。()答案:√37.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對于種植一般農作物的農田,進行土壤環境監測時應采集耕作層0~20cm土樣。()答案:√38.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梅花點法合用于面積較小、地勢平坦、土壤不夠均勻的地塊。()答案:×對的答案為:棋盤式法合用于面積較小、地勢平坦、土壤不夠均勻的地塊。39.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棋盤式法合用于污灌農田土壤。()答案:×對的答案為:對角線法合用于污灌農田土壤。40.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蛇形法適宜于面積較大、土壤不夠均勻且地勢不平坦的地塊,多用于農業污染型土壤。()答案:√41.根據《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23),對于建設項目土壤環境評價監測采樣,對土壤環境影響敏感的建設項目應設立不少于5個柱狀樣的采樣點位。()答案:√42.《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將土壤環境質量劃分為三類。()答案:√43.《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規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許濃度指標值及相應的監測方法。()答案:√44.《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規定的重金屬項目二級標準值與土壤pH值無關。()答案:×對的答案為:《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規定的重金屬項目二級標準值與土壤pH值有關45.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23),在場地殘余危險廢物和具有危險廢物特性土壤的清理作業結束后,應對清理界面的土壤進行布點采樣。根據界面的特性和大小將其提成面積相等的若干地塊,單塊面積不應超過100m2。()答案:√46.根據《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23),對原地異位治理修復工程措施效果的監測,解決后土壤應布設一定數量監測點位,每個樣品代表的土壤體積應不超過100m3。()答案:×對的答案為:對原地異位治理修復工程措施效果的監測,解決后土壤應布設一定數量監測點位,每個樣品代表的土壤體積應不超過500m3。47.根據《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23),采樣點垂直方向的土壤采樣深度可根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民爆行業2024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總結:民爆利潤穩定增長西部地區景氣依舊122mb
- 湖南省湘一名校聯盟大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化學試題(原卷版)
-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
- 初中教師個人述職報告總結模版
- 六年級家長會英語老師發言稿模版
- 臨終關懷及護理實務體系
- 濕疣的臨床護理
- 36.《海底世界》課件
- 江蘇省邗江實驗學校2025年七下數學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短視頻營銷和直播帶貨
- 50項護理技術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
- 2017年高考數學試卷(文)(北京)(空白卷)
- 酒店用電安全知識培訓
- 數字化管理師復習測試卷附答案
- 2025年軟件資格考試電子商務設計師(中級)(基礎知識、應用技術)合卷試卷與參考答案
- 【MOOC】大學生健康教育與自衛防身-山東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新能源高效節能家電開發
- 地鐵與輕軌復習提綱
- 學校食堂用餐信息公開制度
- 《人格權法》課程教學大綱
- 【語文課件】徐霞客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記》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