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下冊有機合成材料課件講課教案_第1頁
初三化學下冊有機合成材料課件講課教案_第2頁
初三化學下冊有機合成材料課件講課教案_第3頁
初三化學下冊有機合成材料課件講課教案_第4頁
初三化學下冊有機合成材料課件講課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有機合成(yǒujīhéchéng)材料第一頁,共34頁。課題(kètí)3有機合成材料自主活動算一算、填一填(用5分種的時間(shíjiān)完成課本99面表格)第二頁,共34頁。討論交流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在組成元素上有什么共同點?2、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對(xiāngduì)分子質量和淀粉、蛋白質的相對(xiāngduì)分子質量相比有什么不同?第三頁,共34頁。化合物化學式組成元素相對分子質量甲烷CH4CH16乙醇C2H5OHCHO46葡萄糖C6H12O6CHO180淀粉(C6H10O5)nCHO162n蛋白質硫酸H2SO4HSO98氫氧化鈉NaOHNaOH40氯化鈉NaClNaCl58.5第四頁,共34頁。有機化合物:一般組成中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稱為有機化合物。走出誤區:少數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鈣、碳酸等)具有(jùyǒu)無機化合物的特點,把它們看成無機化合物。第五頁,共34頁。有機(yǒujī)化合物的一般性質1、多數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2、多數不耐熱,熔點較低,一般在400oC以下;3、多數可以燃燒;4、多數不能發生電離(diànlí);5、發生化學反應一般比較復雜,反應速度較慢。第六頁,共34頁。小結歸納

相對(xiāngduì)分子質量比較小的有機化合物稱它們為小分子,相對(xiāngduì)分子質量比較大的有機化合物稱它們為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第七頁,共34頁。了解生活仔細觀察你身邊的材料(羊毛線、棉花、一次性水杯、、電線開關、垃圾袋、汽車輪胎),你知道這些制品是用什么(shénme)做成的嗎?都是天然的嗎?第八頁,共34頁。用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cáiliào)就是有機高分子材料(cáiliào)。(1)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cáiliào)——棉花、羊毛、木材、和草類(天然纖維)和天然橡膠等。(2)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cáiliào)——塑料、合成纖維(滌綸、腈綸、錦綸)和合成橡膠等——三大有機合成材料(cáiliào)。第九頁,共34頁。信息: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所以高分子化合物也被稱為(chēnɡwéi)聚合物,當小分子連接構成高分子時,有的形成很長的鏈狀,有的由鏈狀結成網狀。有機合成材料之一——塑料動手試一試:在兩種不同的方向撕開塑料布、有什么不同的感覺?第十頁,共34頁。活動(huódòng)探究將一次性水杯剪成碎片,然后放在試管中加熱,觀察現象。等熔化后停止(tíngzhǐ)加熱,待冷卻固化后再加熱,觀察現象。第十一頁,共34頁。結論:這類高分子材料可以反復加工,多次使用,能制成薄膜、拉成絲或壓制(yāzhì)成所需要的各種形狀,這種材料具有熱塑性?,F象:塑料碎片(suìpiàn)加熱后變成液態,冷卻后變成白色固體。第十二頁,共34頁。討論交流:電源插座、電視機外殼能用熱塑性塑料嗎?你知道(zhīdào)這類產品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嗎?第十三頁,共34頁。你有下列生活常識(chángshí)嗎?1、媽媽從市場上買回一件漂亮的“羊毛衫”,回家后懷疑自己上當受騙,你會幫媽媽鑒別一下真假嗎?2、你知道自己穿的校服是用什么布料做的嗎?你認為這種布料有什么優點、有什么缺點?有機合成材料(cáiliào)之二——合成纖維第十四頁,共34頁。3、小芳穿了一件全棉的秋衣,感覺很暖活、吸水性和透氣性良好,很舒適,但沒過多長時間袖口就爛了,小剛穿了一件滌綸的秋衣,感覺到這種秋衣彈性好、但透氣性和吸水性差,耐磨,穿了很長時間都不會爛,你知道小明和小剛買的秋衣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嗎?你能幫小明和小剛在市場(shìchǎng)上挑選一件穿起來比較舒適、彈性又好,又耐磨的秋衣嗎?第十五頁,共34頁。閱讀下列信息(xìnxī),談談你的看法:塑料是由石油煉制的產品制成的,塑料的制造成本低,而且耐用、防水,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蝕能力強,不與酸堿反應,一般不導熱、不導電,是電的絕緣體,塑料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狀的日常用品。有些塑料容易燃燒,并且產生有毒氣體,大部分塑料不會腐爛,也不能被細菌分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回收利用廢棄塑料時,分類十分困難,而且經濟上不合理。第十六頁,共34頁。談談(tántán)你的高見(1)使用塑料好處多還是壞處多?(2)如何解決(jiějué)“白色污染”問題?第十七頁,共34頁。第十八頁,共34頁。多謝(duōxiè)指導!第十九頁,共34頁。義務教育(yìwùjiàoyù)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十二單元課題3有機合成材料中山紀念中學三鑫雙語學校李逢寶二00五年十月十九日第二十頁,共34頁。一、說教材本課題是初中化學教材的最后一個單元的最后一個課題,本單元是一個涉及面很寬的單元,涉及到初中化學教材中許多的內容,前面兩個課題主要介紹了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和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本單元重點(zhòngdiǎn)介紹有機合成材料,按知識內容看,它不是初中化學教學的核心內容,屬于知識的擴展和運用的范疇。因此,在課程標準里,對它的教學要求并不高,多屬于知道、了解的內容。但是本課題的知識有利于聯系社會實際,豐富學生的生活常識,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第二十一頁,共34頁。二、說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通過本課題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有機化合物的概念和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特點(2)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和教師的引導使學生知道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的一些性能和常見的用途2、技能目標:學生在不斷(bùduàn)實驗中完成本單元的學習,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和不斷(bùduàn)提出探究任務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掌握探究問題的方法第二十二頁,共34頁。3、情感目標:化學來源于生活、化學也在不斷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但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有機合成材料的廣泛使用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這些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所以(suǒyǐ),培養學生關注社會和人類生存環境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價值。第二十三頁,共34頁。三、說學法:1、由于本課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并且很多內容都可以通過學生親手做實驗(shíyàn)來完成。為此實驗(shíyàn)探究學習法是本課題的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2、本課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讓學生通過身邊的材料,查閱相關資料等學會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

第二十四頁,共34頁。四、說教法: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知識特點,我主要(zhǔyào)會采用情憬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和實驗指導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相互補充來完成本課題的教學第二十五頁,共34頁。六、說教學程序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我主要通過以下程序來完成本單元的教學1、創設4個教學情景(1)在本課題的引入時,我會用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得生活日常用品:衣服、塑料杯、藥匙、筆筒、電腦外殼等引入。讓學生對這些材料進行簡單歸類,從而得出生活中得很多用品都是用有機材料制成的。(2)在對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概念的形成的教學中,我采取讓學生填寫課本99面的活動與探究,通過在填表的過程中認識什么叫有機物,什么叫無機物,同時給學生一個交流的機會,指導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對(xiāngduì)分子質量比較小,而淀粉和蛋白質的的相對(xiāngduì)分子質量很大,從而自然引出有機物中:小分子、和有機高分子的概念。第二十六頁,共34頁。五、說教材的重點和難點1、重點:使學生充分認識化學與生活、生產的密切聯系,以及材料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sùyǎng)是本課題的重點2、難點:認識部分有機合成材料的結構特點和其性能,從而知道物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第二十七頁,共34頁。(3)為培養學生進一步學好化學的興趣、了解更多的有機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現代工業、農業、科技、醫療等方面的廣泛運用,我將播放一段錄相,在一次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學習熱情、了解更多的有機合成材料(4)為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化學服務與生活、我會用自己事先(shìxiān)收集的服裝標簽讓學生辨認服裝的號型、面料的種類及含量、及洗滌說明等內容。第二十八頁,共34頁。2、安排四次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第一次探究:親筆填寫課本99面的活動與探究,形成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概念,從計算中體會有機物中的小分子和有機高分子第二次探究:讓學生親手撕扯塑料布感受鏈狀高分子材料的結構第三次探究:學生動手(dòngshǒu)實驗加熱聚乙烯塑料并冷卻,然后再加熱,體會這類塑料的特性——熱塑性,從而了解其特殊的用途第四次探究:通過灼燒合成纖維、天然纖維學會區別合成纖維和天然纖維第二十九頁,共34頁。3、穿插三次(sāncì)討論交流第一次:在學生探究出熱塑性塑料的特性后,讓學生展開討論:能否用這類塑料制做:電視機的外殼、電腦外殼和電源的插座?在討論中了解熱固性塑料的特點和用途第二次:在學生探究了合成纖維和天然纖維的鑒別方法,知道合成纖維和天然纖維的優缺點后,討論:為什么通常把合成纖維和棉纖維或羊毛纖維混合紡織來制成各種面料第三次(sāncì):在學生比較全面的學習了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廣泛用途后,討論塑料制品的廣泛使用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的例與弊第三十頁,共34頁。4、組織一次自學給3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看課本103面,了解合成橡膠的性能和廣泛用途,并簡單(jiǎndān)介紹課本沒有介紹的內容——天然橡膠第三十一頁,共34頁。5、配套(pèitào)4道練習鞏固本節課的重點知識1)三大合成材料是什么?2)電線外面的塑料層是由聚氯乙烯(PVC)制作的,其化學式可表示為(CH2CHCl)n(n為正整數)。下列關于聚氯乙烯的說法錯誤的是:1)該物質是有碳、氫、氯元素組成的純凈物2)該物質燃燒(ránshāo)時,有刺激性氣味生成3)該物質有較好的絕緣性能4)該物質的薄膜可用于包裝食品第三十二頁,共34頁。3)下列產品所用的塑料,具有熱固性的是1)防水塑料套2)帽子3)炒菜鍋的手柄4)雨衣4)科技文獻中經常出現的下列詞匯,其中與有關物質的顏色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