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素質 造就創新_第1頁
提高素質 造就創新_第2頁
提高素質 造就創新_第3頁
提高素質 造就創新_第4頁
提高素質 造就創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提高素質

造就創新型人才

肅南縣委黨校于生林

一、實現跨越式發展需要創新型人才

1、創新人才推動人類文明進步2、造就創新人才是時代的需要3、我國的發展需要創新人才4、造就創新人才實現跨越式發展5、營造人才成長良好環境

6、塑造創新文化,倡導創新精神

什么是創新?“創新應是指創造、傳播和應用知識并獲取新的經濟、社會收益的過程,其核心是知識創新,包括科學、技術創新及其創造性應用,同時也涉及制度管理和文化創新等諸多要素”。建設創新型國家是中國的奮斗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創新型國家,使中國能夠獨立自主發展不受制于外國和確保國家安全,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高中國國際競爭力。二、創新能力的本質

第一,好奇心和興趣。(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一個人是否有好奇心和興趣,決定了這個人有沒有創新能力。第二,想象力。(靈動的創造性思維)想象力實際上是人類進化來的,是我們能夠生存的一種基本能力。第三,洞察力。(敏銳的洞察力)我們年齡大一點、生活經驗多一點的人都知道,在面對復雜情況時往往來不及思考、推理卻能很迅速地找到問題的關鍵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是洞察力強。創新型人才所應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和品格呢?胡錦濤同志2006年6月5日在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這樣表述:創新型人才的素質和品格:1.高尚理想,德才兼備;2.追求真理,勇于創新3.科學思維,辯證方法;4.扎實基礎,把握方向5.團結協作,團隊攻關;6.踏實認真,堅忍不拔要培養自己成為創新型人才,要努力作到四個學習,在四個方面打好基礎:1.學習做人;2.學習治學;3.學習處事;4.學習健身。首先要處理好做人與治學的關系。(一)熱愛祖國,奉獻精神解放前的民主革命時期,聞一多、朱自清、沈崇海等為爭取民族獨立解放而獻身。科學發現和創新,也同樣需要無私奉獻精神。因為創新過程是一個追求創新的動力驅使過程,而愛國情、事業心、責任感正是創造力的最重要的動力源泉。愛因斯坦曾這樣評價居里夫人:與其講其智慧和才華發生的偉大影響,毋寧講其人格與道德發出更偉大的影響。愛因斯坦認為:受個人名利激勵而從事科研的功利型科學家不會有太大成就,而最能開拓新領域獲得全新發現的是對科學事業有虔誠信念和獻身精神的人。(二)追求真理,勇于創新創新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要追求進步的、革命的真理。要追求科學的真理,要不唯師,不唯書,敢于挑戰權威。堅持真理的創新精神要在學生時就要培養,處理好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培養不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創新意識的品質是:堅持自強不息,追求卓越,敢為人先,求異求新;提倡勇于冒險、寬容失敗的精神;提倡自由探索,人文日新的精神。創新要有創新意識和正確的思想方法。正確的思想方法:要具有嚴謹的科學思維能力,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要不斷培養自己抽象思維與邏輯推理的能力。要成為創新型人才,就要在理論上和實踐中不斷的掌握辯證唯物論的思想方法才能與時俱進,解放思想、不斷創新。創新要具有國際的視野,從廣闊的國際創新資源中吸取營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因此創新型人才要進行開放式培養。要追求真理,勇于創新,就要堅持“不唯書、不唯師、不唯洋、不唯上、只唯實”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實事求是思想方法和路線。(三)嚴謹勤奮,知行合一從古至今,任何杰出人物的出現,都是經過勤奮刻苦的磨練。高爾基說過天才,就其本質而說,只不過是一種對事業、對工作過盛的熱愛而己。治學就要老老實實以誠信為本,來不得半點虛假。要有科學的實事求是精神。加強學術道德的培養也是培養正確治學態度的重要內容。要培養知行合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好學風。知行合一,行勝于言,重視實踐環節,不搞紙上談兵的脫離實際的教條主義研究和治學。創新型人才培養,不是靠天才和靈感,主要靠嚴謹、勤奮、刻苦的磨練和誠信為本,知行合一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四)實踐鍛煉,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創新型的人才需要:品德+素質+能力+創新品德=奉獻精神+敬業精神+責任心+職業道德素質=理論素養+業務素質+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能力=獲取知識能力+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能力+組織管理能力+領導決策能力+交際、表達能力創新=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意識:追求卓越、敢為人先、冒險精神、求異求新創新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預見能力、原創能力、總結能力等。

三、努力成為創新型人才

(一)、掌握廣博的知識1、學習自己領域和相關領域的基礎與專業知識2、學習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3、學習實踐技能和本領4、培養進入社會、與人共事、合作攻關的素質(二)培養科學思維1、人的思維、認識論來源于實踐2、在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形成過程中,人文思想的影響非常大3、培養辯證思維能力(三)塑造優良的素質人的素質不是天生的,是培養的,但是沒有刻苦的努力是培養不成的。

這些素質包括:強烈的求知欲望、好奇心、敢于懷疑、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歷史、不迷信理論,相信一切都能在一定的條件下轉化;堅忍不拔,有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尤其是要有絕對忠誠的科學道德。(四)實踐是成才的關鍵1、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2、要選擇既定方向中的前沿課題3、要在課題中選擇一個明確的問題4、充分認識自己,充分利用客觀條件,知己知彼,量力而行,還要留有余地,以應付突然的變化。

人才的綜合素質

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知識儲備-------一肚子學問專業知識1、推銷:2、時間管;3、人際關系學;4、職業規劃;5、理財;6、演講與口才;7、領導力;8、形象與禮儀;9、企業管理;10、創業;11、心理學;12、哲學。職業化素質(1)、職業資質(3)、職業心態(2)、職業意識(4)、職業道德(5)、職業行為(6)、職業技能強健的體魄從事任何職業,都是智力和體力的結合。從事腦力勞動,也必須有強健的體魄。在如此激烈競爭的年代,沒有強健的體魄,是和別人無法競爭的。要有一門干事創業的技能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一個人在單位要有一技之長,要有特殊的技能。如果有特殊技能,常常是你在挑選未來。要有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要有一表人才一表人才,不但指形象要好,而且主要指后天的努力的良好氣質。形象是具體的,有形的;氣質是無形的,抽象的。

養成高雅氣質

1.一個人的氣質是內部修養,外在的行為談吐待人接物的方式態度等的總和。2.氣質不是學來的,而是培養出來。3.品味決定氣質。4.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5.多看書,多思考。讀書是最基本的。6.練芭蕾舞瑜伽。8.要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好的心態。9..氣質確實有天生影響的,有后天教育培養的,最主要的就是要有自信。10.不一樣的環境會造就不一樣的人。

懂得如何去發揮自己的優點及克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