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教學目標Photoshop軟件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圖像處理和編輯軟件,被廣泛應用于平面設計、圖像編輯、網頁設計與多媒體制作等領域,具有功能強大、操作簡捷、實用易學等特點。本講從初次接觸Photoshop軟件開始,介紹有關Photoshop軟件的基礎知識和使用計算機處理圖像的基本概念與方法。本講概述二、教學重點
數字圖像處理的特點
矢量圖與位圖的區別數字圖像處理
中的色彩模式
數字圖像處理
中的文件格式本講概述1990年,美國ADOBE公司推出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從此風靡全球。PhotoshopCS2是其2005年5月推出的最新版本,更進一步的提升了軟件的功能。Photoshop軟件的功能強大,足以使被修改的圖片效果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
1.1認識Photoshop1.1.1軟件簡介
安裝了PhotoshopCS2軟件后,在桌面上雙擊羽毛狀程序圖標,即可啟動Photoshop程序,它的界面主要由菜單欄、工具選項欄、圖像窗口標題欄、工具箱、圖像窗口、浮動面板和文件狀態欄所組成,如圖所示。1.1認識Photoshop1.1.2軟件界面1.1認識Photoshop1.1.2軟件界面菜單欄工具選項欄圖像窗口標題欄工具箱圖像窗口浮動面板文件狀態欄
圖PhotoshopCS2界面組成
【操作目的】
色彩讓我們分辯這個世界,同時也是圖像處理最有魅力的根源之一。每一個學習圖像處理的人都應該去關心色彩,它是運用Photoshop的重要基礎。本例將通過改變圖像的色彩模式,而得到新的圖像風格,并從中體會不同的視覺效果。1.1認識Photoshop1.1.3課堂實訓——改變圖像色調【實例效果】1.1.3課堂實訓——改變圖像色調
1.1認識Photoshop【操作步驟】
(1)在桌面上雙擊程序圖標,啟動Photoshop。(2)首先打開一張已有的圖像。在Photoshop程序的菜單欄中,單擊【文件】>【打開】命令,在彈出的【打開】對話框中,選擇一張圖像。1.1.3課堂實訓——改變圖像色調1.1認識Photoshop
(3)單擊【打開】按鈕,此時Photoshop界面里出現了該圖像的內容,它被放置在一個圖像窗口中。每一個打開的圖像窗口,對應一個圖像文件。以后對不同圖像的操作,都要注意哪個是當前操作的圖像窗口。(4)在菜單欄中單擊【圖像】>【模式】>【灰度】命令,將圖像顏色轉為灰度。1.1認識Photoshop1.1.3課堂實訓——改變圖像色調
(5)單擊菜單欄中的【圖像】>【模式】>【雙色調】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單色調】選項,并給油墨命名為“#49dff1”。(6)單擊【油墨1】后面的顏色方塊,打開【拾色器】對話框。在打開的【拾色器】對話框中,用鼠標單擊【顏色選擇區】或【色相區】即可方便地設置顏色,也可在【顏色定義區】直接輸入數值。1.1認識Photoshop1.1.3課堂實訓——改變圖像色調
(7)設置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這樣就完成了一張新上色的圖像。(8)最后,可以將處理好的圖像文件保存起來,成為第一個作品。單擊菜單欄中的【文件】>【存儲】命令,在打開的【存儲為】對話框中輸入文件名為“雙色調模式”,并選擇存儲格式為JPEG文件格式,單擊【保存】按鈕即可。1.1認識Photoshop1.1.3課堂實訓——改變圖像色調
在本章的實訓中我們看到了色彩對圖像的影響。在計算機中存儲的圖像,其顏色是通過不同的配色方式配制出來的,這些配色方式稱為顏色模式。不同的顏色模式往往使用在不同的場合,它們有自己的特點,并能產生獨特的效果。1.2.1顏色模式1.2計算機圖像的基礎知識常用的顏色模式及用途有以下幾種:
1.RGB模式
RGB模式使用Red(紅)、Green(綠)、Blue(藍)三種基本色彩來配置圖像中的色彩,共可配制出1670萬種顏色。RGB模式常用于彩色電視機和計算機CRT顯示器的屏幕平面顯示,是最常見的圖像顏色模式。1.2計算機圖像的基礎知識1.2.1顏色模式2.CYMK模式
CYMK模式是采用青(Cyan)、品紅(Magenta)、黃(Yellow)、黑(Black)四種基本色彩來配制顏色,由于它的混色原理是顏色減法,所以可表示的顏色區域比RGB模式少。CYMK模式常用于彩色印刷和打印的分色處理輸出方案。1.2.1顏色模式1.2計算機圖像的基礎知識
3.Lab模式
Lab模式是用一個亮度分量(Lightness)及兩個顏色分量a與b來表示顏色。a分量是由綠色演變到紅色,而b則是由藍色演變到黃色。Lab模式的顏色區域最為廣泛。
4.HSB模式
HSB模式是根據人類對顏色分辨的直觀方法,將自然界的顏色用色相(Hue)、飽和度(Saturation)、明亮度(Brightness)組成三個基本向量來表示。1.2.1顏色模式1.2計算機圖像的基礎知識5.位圖模式位圖模式是單色模式,用它表示的圖像不是黑色就是白色。
6.灰度模式灰度模式是只有黑白過渡,沒有彩色的顏色模式。它把從黑到白的過程劃分為0~256個灰度級別。
7.索引模式索引模式將原圖像中色彩種類替換到256種顏色以內,因此能有效減少圖片的字節數。但對原圖像中色彩過渡豐富的部分,會產生顏色不連續的邊緣。1.2計算機圖像的基礎知識1.2.1顏色模式8.雙色模式雙色模式是一種為打印而制定的色彩模式,主要用于輸出適合專業印刷的圖像。一般工業上以CMYK四種油墨來印刷彩色出版物,但有時像名片之類的印刷品,只需要兩種油墨即可,這樣可以減少兩次用墨,節約成本。1.2計算機圖像的基礎知識1.2.1顏色模式
在本例中,我們對操作的圖像進行了保存,此時需要選擇一個文件格式。文件格式對文件而言非常重要,就象現實生活中的身份證件一樣,它代表著文件的規格和特點,初學圖像處理的朋友一定要加以注意。文件格式主要通過文件的擴展名來區分,由于圖像處理運用的場合不同,產生了不少的圖像文件格式,Photoshop支持多種圖像文件格式,其中常用的文件格式有:1.2計算機圖像的基礎知識1.2.2文件格式1.PSD文件格式它是Photoshop獨有的文件格式,能保存Photoshop中多種操作的信息,以便于下次修改和調用。但很少有其他圖像軟件能識別這種格式,因此不方便通用。
2.BMP文件格式它是Windows平臺下的標準圖像文件格式,幾乎能被所有圖像軟件識別。1.2計算機圖像的基礎知識1.2.2文件格式3.JPEG文件格式它是一個目前最有效、最基本的有損壓縮格式,被極大多數的圖形處理軟件所支持。JPEG格式主要用于對圖像質量要求不太高,但又要求存儲大量圖片的場合。目前,它被廣泛用于計算機數字圖像的輸出,象網頁制作、多媒體展示等等。1.2計算機圖像的基礎知識1.2.2文件格式4.TIFF文件格式
TIFF文件格式是應用軟件交換的文件格式,它支持LZW無損壓縮方式,這種壓縮方式造成的圖像損失很小,能夠保持較好的圖像質量,因此常用于保存掃描的圖像和源素材圖像。
5.GIF文件格式
GIF文件格式是目前網頁制作中常用的圖像格式,特點是圖像文件很小,但是不能處理256色以上的色彩。1.2計算機圖像的基礎知識1.2.2文件格式6.EPS文件格式它是一種通用的行業標準格式,可同時包含圖像的像素信息和矢量信息。它主要用于打印輸出。幾乎每個繪畫程序及大多數頁面布局程序都允許保存EPS文檔。
7.DCS文件格式
DCS是一個EPS格式的變種,它便于分色打印輸出。在Photoshop中使用DCS格式時,必須轉換成CMYK四色模式。1.2計算機圖像的基礎知識1.2.2文件格式
凡計算機能夠識別的圖像,其內部都是由0和1的數字組成的,我們都可稱之為數字圖像。借助計算機這一輔助工具,對數字圖像的處理可謂是靈活多變、效果萬千,已經到了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境界。按數字圖像處理的特點,可以把它劃分成多個方面,動態方面以動畫和視頻處理為主,靜態方面以平面圖像處理為主。Photoshop軟件是典型的平面圖像處理軟件,目前的使用也是最為廣泛。1.3Photoshop的基本操作1.3.1數字圖像處理簡介1.工具箱
Photoshop中的工具箱,它集合了大多數的常用工具,因此也是Photoshop使用最頻繁的區域。工具箱的內容,讀者可以了解一下工具的名稱,關于它們的使用在后續章節會進一步敘述。1.3Photoshop的基本操作1.3.2Photoshop的基本工具與操作
有些工具按鈕右下角帶有一個小的黑三角形符號,代表該工具還有彈出式的隱含工具,用鼠標按住該工具,會出現隱含的工具組。將鼠標移到工具圖標上稍停片刻時,會顯示該工具名稱及快捷鍵提示。當選擇工具后,圖像上的光標將變為相應工具的形狀。1.3.2Photoshop的基本工具與操作1.3Photoshop的基本操作2.重設圖像大小在對圖像處理時,經常需要對圖像的大小進行重設,常見的操作方式是直接改變圖像,它會帶來一個缺陷,就是會對原圖像的像素產生影響,因而降低了圖像清晰度。還有一種對圖像大小的調整方法,是直接改變圖像的畫布大小。改變圖像畫布大小,圖像本身大小不變,只是圖像工作區域進行放大或者縮小。它通常用于當前圖像周圍需要有更多的工作空間,而又不愿縮小圖像的情況。計算機圖像的色彩模式1.3Photoshop的基本操作1.3.2Photoshop的基本工具與操作
單擊【圖像】>【畫布大小】命令,打開【畫布大小】對話框。它與前面介紹的【圖像大小】對話框相似,通過輸入數字,選擇單位來改變畫布的尺寸大小。
3.旋轉圖像為了更方便地操作圖像,還可以直接旋轉畫布。單擊【圖像】>【旋轉畫布】命令。計算機圖像的色彩模式1.3Photoshop的基本操作1.3.2Photoshop的基本工具與操作
如果不想按固定角度旋轉畫布,可以單擊菜單中的【任意角度】命令。在對話框中輸入要旋轉的角度值,并可以選擇和來確定旋轉的方向,單擊按鈕完成。計算機圖像的色彩模式1.3Photoshop的基本操作1.3.2Photoshop的基本工具與操作1.3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操作目的】
現實中常見的單張照片,其效果往往顯得普通,如果將兩張或兩張以上的圖像合放到一起,則會產生更豐富的效果。這種將兩張或兩張以上圖像組成一個新圖像的操作,稱之為圖像合成,它是圖像處理的最常見操作。本例借助為一張普通照片加像框的過程,來切實體會什么是圖像的合成,同時,也學習如何修飾和調整常見的圖像缺陷。1.3.3課堂實訓——合成照片【操作步驟】
(1)啟動Photoshop,在菜單欄中選擇【文件】>【打開】命令,打開一幅人物圖像。觀察到這幅圖像的人物位置偏向了左上角,且帶有一定的傾斜角度,顯然是一幅失敗的照片。不過這并沒什么關系,初始圖像就符合理想效果的情況是很少的,使用Photoshop能夠很好的處理這類問題。(2)現在首先將這幅圖像進行修整。選擇工具箱中的【裁剪工具】,移動到圖像的左上角位置,按下鼠標不放并向右下角拖拉,松開鼠標即可形成裁剪區域。此時,觀察到人物的周圍出現了8個控制點。1.3Photoshop的基本操作1.3.3課堂實訓——合成照片
(3)將鼠標放在任意一個控制點外,可以看到鼠標變成了弧形雙箭頭形狀,它表示可以進行旋轉操作。這時,按住鼠標向目標方向轉動,即可旋轉裁剪區域的圖像。(4)用鼠標拖動控制點,人物的大小會隨之發生變化,從而縮放被裁剪的圖像,得到的效果。1.3Photoshop的基本操作1.3.3課堂實訓——合成照片
(5)調整滿意后,按下鍵盤上的Enter鍵,結束裁剪。這樣就將一幅原本往左上角偏的、傾斜的人物圖像調整為處于圖像的中心位置了。
(6)打開一幅像框素材。它的中間區域是透明的。接著我們要將處理好的人物圖像放在這個像框里。1.3Photoshop的基本操作1.3.3課堂實訓——合成照片
(7)觀察一下兩幅圖像的大小,看看其是否合適。選擇人物圖像窗口,選擇【圖像】>【圖像大小】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查看人物圖像的大小為,寬度198像素,高度264像素。(8)選擇像框圖像窗口,然后選擇【圖像】>【圖像大小】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查看像框圖像的大小為,寬度180像素,高度228像素。1.3Photoshop的基本操作1.3.3課堂實訓——合成照片
(8)觀察到人物圖像的大小大于像框圖像,這時,可以勾選【重定圖像像素】和【約束比例】復選框,然后調整圖像寬度與高度的像素值。因為像框有一定的邊緣,可以適當將人物圖像的大小設置的比像框圖像要小些即可,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9)然后選擇工具箱左上角的【移動工具】,按住鼠標左鍵將人物圖像素材拖放到像框素材里。拖動過程中鼠標變成了圖標。1.3Photoshop的基本操作1.3.3課堂實訓——合成照片
(10)當人物圖像素材四周有較粗的黑線框提示出現時,松開鼠標左鍵,在像框素材上就會出現被拖動的圖像,該圖像會自動處在一個新圖層上,原圖不受影響,是松開鼠標后的效果及圖層面板。(11)此處不希望人像遮住了像框,可以利用上下圖層內容具有相互遮擋的關系,改變一下圖層次序來實現。可直接選擇需要移動的圖層,用鼠標拖動到目標位置,當高亮線出現時,釋放鼠標即可改變圖層次序。(12)選擇工具箱中的【移動工具】,調節一下圖像的位置,即得到最終效果。1.3Photoshop的基本操作1.3.3課堂實訓——合成照片
位圖與矢量圖是數字圖像的兩種具體表現形式。位圖常稱之為圖像,又稱為點陣圖、光柵圖。位圖由像素組成,用以描述圖像中各像素點的強度與顏色。當位圖被放大時,圖像質量會下降,并最終看到組成圖像的像素點。位圖來源廣泛,表現色彩層次豐富,是圖像處理的主要對象。為了便于位圖的存儲和交流,產生了種類繁多的文件格式,它們各有不同的特點。1.4.1位圖與矢量圖1.4圖像處理的重要概念
矢量圖常稱之為圖形,又稱為向量圖形、PostScript圖形。矢量圖是用一組計算機指令集合來描述圖形的內容,其基本組成單位是錨點和路徑。矢量圖形放大后依然清晰,并可以看到錨點和路徑。矢量圖可以非常方便的進行移動、縮放、旋轉和扭曲等變換,常用于插圖、文字和可以自由縮放的徽標等圖形。1.4圖像處理的重要概念1.4.1位圖與矢量圖位圖與矢量圖各有特點,在圖像處理中,正確運用它們相應的特點非常重要。其對比情況如表1-1所示。表1-1位圖與矢量圖特點對比位圖矢量圖1、由排列成圖樣的單個像素組成。1、由線條和錨點的集合體創建。2、編輯對象是像素,占用的存儲空間大。2、編輯對象是線條,占用的存儲空間小。3、來源廣,可通過數字相機、數字攝像機、掃描儀等設備獲得,也可以利用圖形或動畫軟件生成。3、來源窄,主要通過圖形軟件的矢量功能創建。4、善于表現陰影和色彩層次細節豐富的圖像。4、可以提供比較鮮明的線條,適用于繪制圖形和三維建設。5、放大或縮小位圖,會使圖像產生失真,質量下降。5、放大或縮小矢量圖,圖形不產生失真。1.4圖像處理的重要概念1.4.1位圖與矢量圖
分辨率用來衡量位圖圖像的精密度,是指圖像單位長度上的像素點數,習慣上用每英寸中的像素點數來表示。分辨率在數字圖像處理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作品的輸入輸出質量,應根據使用要求來運用。當源素材分辨率低于要求的精度時,可以通過圖像軟件插入新的像素點,以提高分辨率。但插入的像素是軟件根據現有像素的基礎上近似模擬的,因此存在偏差。一般插值分辨率會使圖像變的趨于模糊,其模糊程度由插值的程度所影響。插入的像素點越多,圖像越模糊,因此位圖不便于隨意的放大。1.4圖像處理的重要概念1.4.2分辨率
按圖像輸入輸出的過程,分辨率又分為多種形式,具體見表1-2所示。表1-2分辨率的形式類型含義單位圖像分辨率指位圖圖像中存儲的信息量,影響文件的輸出質量。PPI設備分辨率又稱輸出分辨率,指的是各類輸出設備每英寸上可產生的點數,如顯示器、打印機、繪圖儀的分辨率。DPI掃描分辨率指在掃描一幅圖像之前所設定的分辨率,它將影響所生成的圖像文件的質量和使用性能。DPI網屏分辨率又稱網幕頻率,指的是打印灰度級圖像或分色圖像所用的網屏上每英寸的點數。LPI顯示分辨率顯示分辨率用來描述當前屏幕的像素點數,一般以乘法的形式表現,常見的有640×480,800×600,1024×768等,是做數字媒體的重要參考。PPI1.4圖像處理的重要概念1.4.2分辨率
在打印圖像時,如果圖像分辨率過低,會導致輸出的效果非常粗糙。反之,如果分辨率過高,則圖像中會產生超過打印所需要的信息,不但減慢打印速度,而且在打印輸出時會使圖像色調的細微過渡丟失。一般情況下,圖像分辨率應該是輸出設備分辨率的2倍,這是目前中國大多數輸出中心和印刷廠都采用的標準。一般圖像分辨率在輸出分辨率的1.5~2倍之間,效果會比較理想,而具體到不同的圖像本身,情況也有所出入。常用的圖像分辨率見表1-3所示。1.4圖像處理的重要概念1.4.2分辨率表1-3常用圖像分辨率用途分辨率設置(單位:像素/英寸)光盤、網頁、顯示器屏幕輸出65~120報紙、灰度印刷120~150掛網印刷、彩色報刊150~200商業印刷200高檔彩色印刷、數碼照片打印300商業廣告素材大于3001.4圖像處理的重要概念1.4.2分辨率
圖像的色彩深度又稱為位深,是用來衡量每個像素儲存信息的位數。色彩深度決定了圖像可以標記為多少種色彩等級的可能性。一般常見的有8位、16位、24位或32位色彩。所謂“位”,是指“2”的平方次數,8位即是2的8次方,等于256,表示能夠描述256種顏色。圖像文件的字節數=圖像像素總量(長度方向像素×寬度方向像素)×色彩深度/8,因此,在像素相等情況下,一副8位色彩深度的圖像,所占字節數是24位色彩深度圖像的三分之一。1.4圖像處理的重要概念1.4.3顏色深度1.5擴展練習1.5.1選擇題(1)下列哪個是計算機圖像最基本的組成單元:______A.節點B.色彩空間C.像素D.路徑(2)圖像分辨率的單位是:______A.dpiB.ppiC.lpiD.pixel(3)色彩深度是指在一個圖像中什么的數量:______A.顏色B.飽和度C.亮度D.灰度1.5擴展練習(4)下面哪種色彩模式色域最廣:______A.灰度模式B.RGB模式C.CMYK模式D.Lab模式(5)不支持無損壓縮格式是:______A.PNGB.JPEGC.PSDD.GIF(6)當將CMYK模式的圖像轉換為多通道時,產生的通道名稱是什么:_____A.青色、洋紅和黃色;B.四個名稱都是Alpha通道;C.四個名稱為Black(黑色)的通道;D.青色、洋紅、黃色和黑色;1.5擴展練習1.5.2操作題
【轉換顏色模式效果】
通過轉換顏色模式,制作如圖圖像效果。
轉換顏色模式的效果1.5擴展練習【制作電影膠片效果】拼接圖像大小不一的多幅圖片,制作成圖的電影膠片效果。
電影膠片效果一、教學目標
在Photoshop中,要對圖像的某部分進行編輯,首先要通過各種途徑將其選中,也就是通常所講的創建選區。選區是一個封閉的區域,Photoshop的操作命令,一般都在選取范圍內才有效,而對選區以外的圖像區域則不起作用,因此,創建符合自己要求的選區,是Photoshop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操作。本講從最常見的選區創建工具入手,了解選區的創建和編輯操作。本講概述二、教學重點本講概述
熟悉選區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選區的變換操作掌握圖像的自由變換操作
熟練各種立體圖像的繪制掌握圖像的變形操作
選區用來表示圖像被選中的范圍,在Photoshop中用來決定操作的有效影響區域。缺省情況下圖像沒有建立選區,Photoshop會以整個圖像區域為操作對象。大部分情況下只有建立準確有效的選區,才能指定正確的編輯區域,以保證最終得到想要的效果。圖中虛線圍繞的區域,是Photoshop用以標示選區的范圍。2.1選區概念和規則選框工具2.1.1選區的概念
規則選框工具,用于創建標準幾何形狀的選區,它們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選區創建工具。在Photoshop中,規則選框工具具體包括【矩形選框工具】、【橢圓選框工具】、【單行選框工具】以及【單列選框工具】。在工具箱中用鼠標按住【矩形選框工具】,可彈出規則選區菜單。2.1選區概念和規則選框工具2.1.2規則選框工具2.1選區概念和規則選框工具2.1.2規則選框工具
Photoshop規則選框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情況參見表2-1所示。表2-1常用規則選區工具名稱使用方法實用頻度
矩形選框拖動鼠標可建長方形或正方形選區★★★★★
橢圓選框拖動鼠標可建立橢圓或正圓形選區★★★★☆
單行選擇單擊鼠標可建立橫向的單行像素選區★☆☆☆☆
單列選擇單擊鼠標可建立縱向的單列像素選區★☆☆☆☆
選擇任一選區工具,都會出現該工具的工具屬性欄,工具屬性欄包含了工具的細節選項,對工具執行的效果有較大影響。例如下一實例中調整了選區的羽化值,從而產生了邊緣逐漸遞減選擇的效果。2.1選區概念和規則選框工具2.1.2規則選框工具設定選擇范圍的長寬比輸入數值設置固定大小的選區使有曲線的選區邊緣平滑使選區邊緣產生過渡的選取圖【矩形選框工具】選項欄【操作目的】
本例將為一幅普通的照片制作出朦朧的效果。這種效果應用廣泛,其特點是能突出照片中的重點并增加美感。為了得到這一效果,我們將通過調整選區的屬性,從而影響選區的具體表現。2.1.3課堂實訓——照片朦朧效果
2.1選區概念和規則選框工具【實例效果】2.1.3課堂實訓——照片朦朧效果2.1選區概念和規則選框工具圖(1)
實例效果圖【操作步驟】
(1)啟動Photoshop程序,執行菜單欄中的【文件】>【打開】命令打開一幅需要處理為朦朧效果的圖像。(2)選擇工具箱中的【橢圓選框工具】,并在工具屬性欄中設置其羽化值為60。2.1選區概念和規則選框工具2.1.3課堂實訓——照片朦朧效果
(3)在圖像需要突出重點的地方拖拉出一個橢圓選區,如圖所示。2.1選區概念和規則選框工具2.1.3課堂實訓——照片朦朧效果
圖(2)
確定選取范圍圖(3)
反向選擇選區
(4)執行菜單欄中的【選擇】>【反向】命令(或按下鍵盤上的Shift+Ctrl+I組合鍵),對當前的選區進行反選操作,得到與當前選區完全相反的選區,如圖所示。(5)確認當前的背景色為白色,按下鍵盤上的Delete鍵刪除選區內容,即可得到圖像邊緣羽化的效果,如圖所示。2.1選區概念和規則選框工具2.1.3課堂實訓——照片朦朧效果
(6)最后,執行菜單欄中的【選擇】>【取消選擇】命令(或按下鍵盤上的Ctrl+D組合鍵)取消選區,即可得到如圖(1)右圖圖像所示的最終效果。2.1.3課堂實訓——照片朦朧效果2.2不規則選框工具圖(3)
按Delete鍵刪除選區內容不規則選框工具主要用來建立不規則的選擇區域,它們的使用情況往往是圖像中有一定的特征區域,或者要建立毫無規律的、需要通過手鋼筆或套索工具手動繪制選區。2.2不規則選框工具2.2.1應用簡介常用的不規則選區工具如表2-2所示:2.2.1應用簡介2.2不規則選框工具表2-2常用不規則選區工具名稱使用方法實用頻度
多邊形套索依次單擊鼠標形成多邊形選區★★★☆☆
自由套索用鼠標拖動的軌跡形成選區★★☆☆☆
磁性套索拖動鼠標,在色彩變化明顯的區域形成選區的輪廓★★☆☆☆
魔術棒單擊鼠標,在顏色相近的區域形成選區★★★☆☆
路徑它所勾畫的曲線、直線可以轉化為選區★★★★☆
轉化選區快速蒙版這兩個工具相互配合默契,可將繪圖工具或填充等描繪的區域轉化為選區★★★☆☆
【操作目的】
很多時候,創建選區的工作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例如在已有選擇區域的范圍內,還存在著一些需要被除去的不規則圖像。這時,就需要考慮選區操作的組合,使之產生相加、相減與相交的關系。本例就利用【魔棒工具】,并結合其工具屬性欄的設置,快捷有效地完成了不規則心形的選擇。2.2.2課堂實訓——選取不規則心形2.2不規則選框工具【實例效果】2.2不規則選框工具2.2.2課堂實訓——選取不規則心形圖2-10實例效果圖(1)實例效果【操作步驟】
(1)選擇工具箱中的【魔棒工具】,設置其工具選項欄中的容差為80,此參數控制選取顏色的相近程度,如圖所示。2.2不規則選框工具2.2.2課堂實訓——選取不規則心形添加到選區按鈕,可將新選區域添加到原選區中從選區減去按鈕,將在原選區范圍內減去與新選區相交的部分與選區相交按鈕,將只選擇原選區和新選區的相交區域圖(2)【魔棒工具】選項欄
(2)在需要選取的心形左下角位置單擊,得到如圖(3)所示的選擇效果。當前心形的邊緣和背景顏色有較明顯的反差,因此很容易被選取出來。但是心形的內部也有一些顏色偏差較大的文字,它們同樣沒有被選中。2.2不規則選框工具2.2.2課堂實訓——選取不規則心形圖(3)使用【魔棒工具】選取選區圖(4)選區相加操作
(3)按住Shift鍵,這時出現帶加號的【魔棒工具】,表示將新建選擇區域與原選區進行相加(也可以通過工具屬性來設定新選區與已有選區的聯系,如圖(5)所示的【魔棒工】屬性欄中,選擇【添加到選區】按鈕,同樣可以將新選區加入到原選區中),效果如圖(4)所示。在心形內部未選中的文字上單擊,直到全部被加選,最終得到如圖(1)所示的效果。2.2不規則選框工具2.2.2課堂實訓——選取不規則心形圖(5)選區屬性按鈕
在實際操作中,創建選區的過程往往并非一步到位,常需在現有選區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調整,制作出更加符合要求的選擇效果。在Photoshop中,用來調整選區的大部分命令均包括在【選擇】菜單中。例如擴展或收縮選區、平滑選區邊緣、變換選區等。其中變換選區命令是最為強大的靈活的,在實際運用中也最常見。2.3使用變換選區2.3.1應用簡介【操作目的】
本例制作一個太極標志圖案。通過操作本例,一應當掌握變換選區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并體會其靈活性;二要養成良好的作圖習慣,在作圖時應有意識的將不同內容分別用新圖層保存起來,這樣既方便以后的修改,也可以作為選區靈活的載入。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實例效果】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圖1太極標志【操作步驟】
(1)首先新建一個文檔。在菜單欄中單擊【文件】>【新建】命令,在打開的對話框中設置圖像為500×500像素大小,并給文檔命名,效果如圖2所示。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圖2【新建】對話框
(2)單擊工具箱中的【設置前景色】圖標,
如圖3所示。在彈出的【拾色器】對話框中設置顏色的色值為#4852BC,效果如圖4所示。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2.3使用變換選區計算機圖像的色彩模式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單擊此處設置前景色單擊此處設置背景色默認前景色和背景色圖標切換前景色和背景色圖標圖3前/背景色設置圖4【拾色器】對話框
(3)按下Alt+Delete組合鍵,使用前景色填充當前圖層,效果如圖5所示。計算機圖像的色彩模式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圖5填充前景色效果圖6創建新圖層
(4)單擊【圖層】面板底部的【創建新圖層】按鈕,新建一個圖層得到“圖層1”,如圖6所示。(5)在工具箱中選擇【橢圓選框工具】,按住Shift鍵在圖像上拖動,創建出一個正圓選區,得到如圖7所示的效果。計算機圖像的色彩模式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圖7創建正圓選區
(6)按下Ctrl+R組合鍵,調出標尺。Photoshop中的標尺可以為作圖提供很好的輔助,運用它可以輔助定位和構圖,并可創建參考線。(7)按下Ctrl+Delete組合鍵,使用背景色(當前為白色)填充正圓選區,效果如圖8所示。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圖像標尺
圖8填充正圓選區圖9拖拉出參考線
(8)將鼠標移到左側的標尺欄上,按住鼠標左鍵拖動,拖拉出一條參考線并置于正圓選區的中心位置。得到如圖9所示的效果。(9)單擊【圖層】面板底部的【創建新圖層】按鈕,新建一個圖層得到“圖層2”。(10)在工具箱中選擇【矩形選框工具】,選擇工具選項欄中的【與選區相交】按鈕。在正圓選區左側以外的地方向右拖拉,以建立一個與正圓參考線左側半圓相交的選區,效果如圖10所示。松開鼠標后,得到如圖11所示的選區效果。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圖10利用參考線建立與半圓相交選區圖11選區相交后的效果
(11)單擊【圖層】面板底部的【創建新圖層】按鈕,新建一個圖層得到“圖層3”。(12)單擊工具箱中的【默認前景色和背景色】圖標,將前景色設置為黑色。按下Alt+Delete組合鍵進行填充,效果如圖12所示。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圖12填充半圓區域為黑色圖13調出正圓選區
(13)按住Ctrl鍵單擊“圖層1”,調出“圖層1”的正圓形選擇區域,如圖13所示。然后單擊【圖層】面板底部的【創建新圖層】按鈕,新建一個圖層得到“圖層4”。(14)在圖像選區上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擇【變換選區】命令,如圖14所示。觀察到正圓選區周圍出現了帶有8個控制點的方框以及變換中心點,如圖15所示。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2.3使用變換選區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變換控制點變換中心點圖14選擇【變換選區】命令圖15【變換選區】控制框(15)將鼠標拖動處于選區中心的變換中心點,將其移動到正圓上部的中間位置,如圖2-31所示。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圖16調整變換中心點位置
(16)單擊變換工具選項欄中的【保持長寬比】鎖定按鈕,并設置變換的高度值為50%,調整參數值如圖17所示。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單擊上面的節點確定變換時中心點的基準位置精確改變對象的寬度和高度位置。單擊按鈕,將保持選區的長寬比來縮放選區設置放轉設置水平/垂直斜切圖17調整變換工具選項欄
(17)按下Enter鍵,得到如圖18所示的效果。此時,建立了一個半徑大小為原來正圓一半的圓形選區。再次按下Enter鍵確定當前變換。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圖18設置變換高度值后的效果圖19填充變換后的選擇區域
(18)按下Alt+Delete組合鍵,使用前景色填充,得到一個黑色圓,效果如圖19所示。(19)單擊【圖層】面板底部的【創建新圖層】按鈕,新建一個圖層得到“圖層5”。再次執行【變換選區】命令,將變換中心點移到小圓選區下部的中間位置,如圖20所示。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圖20移動變換中心點
(20)在圖像上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擇【旋轉180度】命令,按下Enter鍵確定當前變換。得到如圖21所示的效果。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圖21旋轉小圓角度為180度圖22填充白色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
(21)按下Ctrl+Delete組合鍵,填充背景色為白色。得到如圖2-37所示的效果。(22)單擊【圖層】面板底部的【創建新圖層】按鈕,新建一個圖層得到“圖層6”。再次執行【變換選區】命令,單擊變換工具選項欄中的【保持長寬比】鎖定按鈕,并設置變換的高度值為20%,將圓形選區縮小,效果如圖23所示。按下兩次Enter鍵確定當前變換。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圖23縮小圓形選區圖24填充前景色后的效果2.3使用變換選區
(23)按下Alt+Delete組合鍵,使用前景色填充,效果如圖24所示。(24)按住Ctrl鍵單擊“圖層4”,調出黑色圓的選區。單擊【圖層】面板底部的【創建新圖層】按鈕,新建一個圖層得到“圖層7”。繼續執行與步驟(22)相同的操作,得到如圖25所示的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2.3使用變換選區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圖25縮小圓形選區圖26最終效果2.3使用變換選區
(25)確定變換選區后,按下Ctrl+Delete組合鍵,填充背景色為白色。再按下Ctrl+D組合鍵取消當前選區,并使用【移動工具】將參考線移到圖像窗口以外,即可將其刪除。最終效果如圖26所示。2.3.2課堂實訓——制作太極標志2.4自由變換圖像
圖像的變換是圖像在空間位置上的變化,當把一幅圖片中的對象復制到另個一幅圖片中時,為了使兩者更加匹配,經常要把它放大或者縮小,或者調整角度。自由變換命令可以靈活調整圖像的位置變化,功能非常實用。在Photoshop中,用來變換圖像的主要命令均包括在【編輯】>【變換】命令的子菜單下面。其中旋轉、縮放、斜切、扭曲和透視等變換操作,完全與【編輯】菜單下面的【自由變換】命令一致,只是分解成單一的執行選項而已。2.4.1應用簡介2.4自由變換圖像2.4.2課堂實訓——繪制立方體【實例效果】圖1立方體效果2.4自由變換圖像【操作步驟】
(1)啟動Photoshop。單擊【文件】>【新建】命令,新建一個640×480像素大小的圖像文件。(2)單擊工具箱中的【設置背景色】圖標,在彈出的【拾色器】對話框中設置顏色的色值為#422FF9。按下Ctlr+Delete組合鍵,填充背景色。2.4.2課堂實訓——繪制立方體2.4自由變換圖像
(3)單擊【圖層】面板底部的【創建新圖層】按鈕,新建一個圖層得到“圖層1”。然后選擇工具箱中的【矩形選框工具】,按住鍵盤上的Shift鍵畫一個正方體。按下Alt+Delete組合鍵,填充前景色為黑色。并按下Ctlr+D組合鍵取消選區,效果如圖2所示。2.4.2課堂實訓——繪制立方體2.4自由變換圖像2.4.2課堂實訓——繪制立方體圖2建立正方形選區并填充2.4自由變換圖像
(4)按下Ctrl+R組合鍵,調出標尺(如果當前已顯示了標尺,就不必執行這個操作,否則此操作將會隱藏標尺的顯示)。選擇【移動工具】分別拖出水平方向面和垂直方向上的兩條輔助線并置于適當位置。(5)拖動“圖層1”到【創建新圖層】按鈕上,對“圖層1”進行復制,得到名為“圖層1副本”的圖層。按下
Ctrl+T組合鍵,對“圖層1副本”層進行自由變換(見圖3)。2.4.2課堂實訓——繪制立方體2.4自由變換圖像2.4.2課堂實訓——繪制立方體圖3自由變換操作2.4自由變換圖像
(6)拖動矩形左邊中間的控制點使其靠緊垂直方向上的輔助線,然后在變換區域內按下鼠標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透視】命令(見圖4)。移動右側最下方的控制點,使立方體產生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然后將右側的控制點向上移動到兩輔助線的交叉點處,效果如圖5所示。2.4.2課堂實訓——繪制立方體2.4自由變換圖像2.4.2課堂實訓——繪制立方體
圖4選擇【透視】命令圖5拖動控制點使之產生透視效果2.4自由變換圖像
(7)按下Enter鍵確定自由變換操作。拖動“圖層1副本”到【創建新圖層】按鈕上得到“圖層1副本2”層。按下
Ctrl+T組合鍵對“圖層1副本2”層進行自由變換。(8)按照步驟(6)的方法將“圖層1副本2”圖層的立方體進行向上調整,制作出立方體的頂面,得到如圖6所示效果。2.4.2課堂實訓——繪制立方體2.4自由變換圖像2.4.2課堂實訓——繪制立方體圖6制作立方體頂面圖7立方體的受光效果2.4自由變換圖像
(9)確定“圖層1副本2”為當前層。選擇菜單欄中的【圖像】>【調整】>【色相/飽和度】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調整參數如圖8所示。2.4.2課堂實訓——繪制立方體圖8調整立方體的亮面2.4自由變換圖像
(10)繼續利用【色相/飽和度】命令分別調整立方體的灰面和暗面,參數設置分別如圖9、10所示。2.4.2課堂實訓——繪制立方體圖9立方體灰面的調整圖10立方體暗面的調整2.4自由變換圖像2.4.2課堂實訓——繪制立方體
圖11立方體效果圖12上色后效果
(11)最后,使用【移動工具】將標尺輔助線移除,得到效果如圖11所示。還可以再使用【圖像】>【調整】>【色相/飽和度】命令,分別為立方體的各個面上色,效果如圖12所示。2.5變形圖像
包裝設計是在Photoshop圖像處理的常見應用領域,在Photoshop中可以輕松為方體、柱體和球體等,貼上商標或圖案。以往這類處理往往會使用自由變換命令來調整,而在PhotoshopCS2版本中,則在【編輯】>【變換】命令下面新增了一個【變形】命令,它的效果更加靈活方便。2.5.1應用簡介2.5變形圖像
當執行【編輯】>【變換】>【變形】命令時,將出現帶有12個控制點的網格形方框,類似于【自由變換】操作。但不同的是,【自由變換】時的控制點只能拖出直線變化。而【變形】命令的12個控制點中,有8個是平滑點,用鼠標拖動平滑點時可產生曲線變形,這使得變形后的效果更加豐富。另有4個角點位于邊角處,可以隨意拖動網格以形成彎曲變形的效果。現在要產生透視或翻頁效果變的格外輕松,如圖所示。2.5.1應用簡介2.4自由變換圖像2.4.2課堂實訓——繪制立方體
平滑點角點調節手柄
圖用變形命令制作翻頁2.5變形圖像【操作目的】
本例將合成包裝貼圖效果,從而熟練地掌握其變形操作,理解與自由變換的不同之處,并在實際應用中具有在兩者中作出適當選擇能力。2.5.2課堂實訓——包裝貼圖2.5變形圖像2.5.1應用簡介【實例效果】
圖1實例效果2.5變形圖像【操作步驟】
(1)分別打開名為“人物標志”和“紙盒”的兩幅素材圖像,并使用【移動工具】將人物圖像拖拉入“紙盒”圖像放置標志的位置,執行【編輯】>【變換】>【變形】命令后得到如圖2所示的效果。2.5.1應用簡介2.5變形圖像2.5.1應用簡介
圖2對商標進行變形圖3調整變形效果2.5變形圖像
(2)用鼠標拖動變形控制點及移動網格中心位置,調整過程如圖3所示,效果滿意后按Enter鍵確定當前變形操作。然后改變圖層混合模式為【疊加】,得到最終效果如圖4所示。2.5.1應用簡介
圖4包裝貼圖效果2.6擴展練習2.5.1選擇題(1)下列哪種方式可生成浮動的選區:______A.使用矩形選框工具B.使用【色彩范圍】命令C.使用【取出】命令D.使用魔棒工具(2)下面是使用橢圓選框工具創建選區時常用到的功能,正確的是:______A.按住Alt鍵的同時拖拉鼠標可得到正圓形的選區;B.按住Shift鍵的同時拖拉鼠標可得到正圓形的選區;C.按住Alt鍵可形成以鼠標的落點為中心的橢圓形選區;D.按住Shift鍵使選擇區域以鼠標的落點為中心向四周擴散;2.6擴展練習
(3)下面是創建選區時常用的功能,哪些是正確的:______A.按住alt鍵的同時單擊工具箱的選擇工具,就會切換不同的選擇工具;B.按住alt鍵的同時拖拉鼠標可得到正方形的選區;C.按住alt和shift鍵可以形成以鼠標落點為中心的正方形和正圓形的選區;D.按住shift鍵使選擇區域以鼠標的落點為中心向四周擴散;(4)要增加選區范圍,下面哪個操作是正確的:______A.在選取一個范圍后,選擇矩形選框工具,并按下Alt鍵進行選取B.在選取一個范圍后,選擇矩形選框工具,并在工具欄中選擇【與選區交叉】按鈕,最后在圖像窗口中拖動選取C.在選取一個范圍后,選擇矩形選框工具,并按住Shift鍵進行選取D.以上都不對2.6擴展練習(5)下面關于變換選區命令,說明正確的是:______A.變換選區命令用于調整當前的選區,它能影響選區中的圖像內容;B.變換選區命令用于調整當前的選區,它不能影響選區中的圖像內容;C.變換選區命令在進行選區變換時,其變換的參照點保持不變;D.變換選區命令在進行選區變換時,其變換的參照點可以根據需要調整;2.6擴展練習2.5.2操作題【制作五環疊加效果】
使用選區和填充等操作,制作如圖所示的五環疊加圖像效果。
五環疊加效果2.6擴展練習【制作商品包裝盒效果】使用選區和自由變換等操作,制作如圖所示的商品包裝盒效果。商品包裝盒效果一、教學目標
本講我們將圍繞PhotoshopCS2的工具箱,重點介紹其中各類繪圖與修飾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用途。這些工具使用起來靈活方便,并且彼此有一定的聯系,是我們學習PhotoshopCS2的重點之一,也是我們進行圖像繪制和圖像修飾的基礎。本講概述二、教學重點本講概述
了解繪圖與修飾工具的用途
掌握繪圖筆刷形狀的調整掌握自定義畫筆的操作過程
熟悉圖章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修飾工具的使用方法
繪圖工具可以在空白的圖像中應用,也可以在已有的圖像中對圖像進行再創作。Photoshop為用戶提供了許多繪圖工具,如畫筆工具、鉛筆工具、橡皮工具等(見圖3-1)。利用這些工具,再結合其他的工具就可以制作出各效果的圖像,可以得到常規圖像達不到的效果。3.1調整繪圖筆刷3.1.1應用簡介圖3-1各種繪圖工具
如下表3-1所示,列舉了常用繪圖工具的用途和實用頻度。雖然這些工具數目不多,但通過設置它們的顏色與筆刷形狀屬性,能產生豐富的效果,從而能夠滿足大多數繪圖環境的需要。3.1.1應用簡介3.1調整繪圖筆刷3.1.1應用簡介表3-1常用繪圖工具名稱用途實用頻度
畫筆模擬毛筆的效果在圖像或選區中進行繪制,繪出的線條是柔和的★★★★★
鉛筆模擬鉛筆的效果在圖像和選區中進行繪畫,繪出的線條較硬,棱角分明★★☆☆☆
顏色替換能夠簡化圖像中特定顏色的替換★★★☆☆
橡皮擦它的功能就是擦除顏色★★★★☆
背景色橡皮擦用來擦除指定的顏色,并將其顯示為背景色★★☆☆☆
魔術橡皮擦自動擦除顏色相近的區域★★☆☆☆
漸變工具用來填充漸變色的★★★★☆
油漆桶色彩填充工具★★★★★3.1調整繪圖筆刷1.畫筆工具
【畫筆工具】可以模擬毛筆的效果在圖像或選區中進行繪制,繪制出來的線條是柔和的。選擇畫筆工具,其工具選項欄顯示如圖3-2所示的狀態。3.1.1應用簡介圖3-2畫筆工具選項欄3.1調整繪圖筆刷
畫筆工具選項欄的參數解釋如下:畫筆:在其下拉列表框中可以選擇畫筆和設置畫筆大小。模式:用于設置畫筆工具混合顏色模式,共有24種混合模式。不透明度:用于設置畫筆顏色的透明度。用戶可直接輸入數值,也可單擊箭頭圖標按鈕,在打開的滑桿中拖動滑塊來調節數值,值越大,畫筆顏色的不透明度越高。流量:用于設置圖像顏色的壓力程度,該值越大,繪制效果越濃。3.1.1應用簡介3.1調整繪圖筆刷
噴槍:單擊此圖標,可啟動噴槍效果。當選中噴槍效果時,如果在繪制線條的過程中有所停頓時,噴筆中的顏料仍會不停地噴射出來,而在停頓處出現一個顏料堆積出的色點。停頓的時間越長,色點的顏色也就越深,所占的面積也越大??梢酝ㄟ^兩種途徑設置當前所使用的畫筆:一種是通過【窗口】>【畫筆】命令調出的畫筆調板;另一種是通過單擊其工具選項欄中的【切換畫筆調板】按鈕,再在打開的畫筆調板中選擇相應的選項設置,如圖3-3所示。這兩種設置方法都是相同的,只是后者的功能比較強大,應用的靈活性上也有所提高。3.1.1應用簡介3.1調整繪圖筆刷3.1.1應用簡介只列出畫筆的名字畫筆的圖標顯示畫筆的圖標連同名稱的列表畫筆繪制線條的效果顯示圖3-3畫筆預設調板3.1調整繪圖筆刷2.鉛筆工具
【鉛筆工具】可以模擬鉛筆效果在圖像和選區中進行繪畫,用此工具畫出的線條較硬,棱角分明。如果是斜線,會帶有明顯的鋸齒。繪制的線條顏色為工具箱中的前景色。選中鉛筆工具,其工具選項欄如圖3-4所示,大部分參數與畫筆工具相同。3.1.1應用簡介圖3-4鉛筆工具選項欄3.1調整繪圖筆刷
其中的【自動抹掉】復選框用于實現擦除功能,選中該項后,當用戶在與前景色顏色相同的圖像區域內描繪時,會自動擦除前景色顏色而填充背景顏色。3.1.1應用簡介3.1調整繪圖筆刷3.顏色替換工具
【顏色替換工具】能夠簡化圖像中特定顏色的替換??梢允褂眯U伾谀繕祟伾侠L畫。選擇顏色替換工具,其工具選項欄的很多參數與畫筆工具相同,如圖3-5所示。3.1.1應用簡介
圖3-5顏色替換工具選項欄3.1調整繪圖筆刷
顏色替換工具】選項欄的部分參數解釋如下:連續:選擇此項,在涂抹過程中將不斷以鼠標所在位置的像素顏色作為基準色,決定被替換的范圍。一次:選擇此項,將始終以涂抹開始時的基準像素為準,只替換鼠標點選的顏色。背景色板:選擇此項,將只替換與背景色相同的像素,而不去處理其他圖像顏色。3.1.1應用簡介3.1調整繪圖筆刷
限制:在其下拉菜單中,可以選擇使用紅眼畫筆工具替換的顏色范圍。【不連續】方式將替換鼠標所到之處的顏色。【連續】方式替換鼠標鄰近區域的顏色?!静檎疫吘墶糠绞綄⒅攸c替換位于色彩區域之間的邊緣部分。顏色替換工具的原理是用前景色替換圖像中指定的像素,因此使用時需選擇好前景色。選擇好前景色后,在圖像中需要更改顏色的地方涂抹,即可將其替換為前景色。使用時,選擇不同的繪圖模式會產生不同的替換效果,常用的模式為【顏色】。如圖3-6和圖3-7所示,是使用顏色替換工具將紅辣椒變為綠辣椒前后的效果。3.1.1應用簡介3.1調整繪圖筆刷3.1.1應用簡介
圖3-6原圖像圖3-7用【顏色替換工具】處理后
顏色替換工具不適用于“位圖”、“索引”或“多通道”顏色模式的圖像。3.1調整繪圖筆刷4.橡皮擦工具
【橡皮擦工具】的功能就是擦除顏色,可以用背景色擦除背景圖像,或用透明色擦除圖層中的圖像,擦除的效果會根據所在圖層不同而有所不同。選中橡皮擦工具,其工具選項欄和畫筆工具選項欄的參數大部分相同,如圖3-8所示。3.1.1應用簡介圖3-8橡皮擦工具選項欄3.1調整繪圖筆刷
抹到歷史記錄是指選中該復選框后,可以將指定的圖像區域恢復至快照或某一操作步驟下的狀態。使用橡皮擦工具,只需要選中橡皮工具后,按住鼠標左鍵在圖像上拖動即可(如圖3-9所示)。當作用圖層為背景層時,相當于使用背景色的畫筆,擦除的顏色是由工具箱中的背景色決定;當作用于普通圖層時,擦除后變為透明。3.1.1應用簡介3.1調整繪圖筆刷3.1.1應用簡介圖3-9應用【橡皮擦工具】擦除背景圖層和擦除普通圖層3.1調整繪圖筆刷5.背景色橡皮擦工具
【背景色橡皮擦工具】可以用來擦除指定的顏色,并將其顯示為背景色。背景色橡皮擦工具可以在去掉背景的同時,保留物體的邊緣。當圖像前景與需要被擦去的背景存在顏色上的明顯差異時,就可以考慮使用背景色橡皮擦。通過定義不同的取樣方式和設定不同的容差值,可以控制邊緣的透明度和銳利程度。3.1.1應用簡介3.1調整繪圖筆刷
單擊工具箱中的背景色橡皮擦工具,其工具選項欄如圖3-10所示。3.1.1應用簡介圖3-10背景色橡皮擦工具選項欄3.1調整繪圖筆刷【背景色橡皮擦工具】選項欄的參數解釋如下:連續:是指只擦除相鄰連接區域。它經常被用來擦去背景中顏色相近的區域。一次:將擦除與按下鼠標左鍵時所在位置顏色相近的區域。如果背景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物體,用使用【一次】參數的背景橡皮擦可以輕易地擦去它。背景色板:將僅僅擦除顏色與當前背景色相近的區域。3.1.1應用簡介3.1調整繪圖筆刷
限制:在限制彈出下拉菜單中,選擇【不連續】可以刪除所有的取樣顏色。選擇【臨近】時,只有取樣顏色相關聯的區域才會被擦除。若選擇【查找邊緣】選項,則擦除包含取樣顏色相關區域,并保留形狀邊緣的清晰和銳度。保護前景色:選中該復選框,可以防止具有前景色的圖像區域被擦除。3.1.1應用簡介3.1調整繪圖筆刷6.魔術橡皮擦工具
【魔術橡皮擦工具】可以自動擦除顏色相近的區域,其工具選項欄如圖3-11所示。3.1.1應用簡介圖3-11魔術橡皮擦工具選項欄3.1調整繪圖筆刷【魔術橡皮擦工具】選項欄的參數解釋如下:容差:用于設置被擦除的圖像顏色與取樣顏色之間差異的大小,其取值范圍在0%~100%之間。輸入的數值越小,被擦除的圖像顏色與取樣顏色越接近,如果輸入較大的數值,可以擦除較大的顏色范圍。消除鋸齒:選中該復選框,可以使被擦除區域的邊緣變得平滑而柔和。連續:選中該復選框,可以使擦除工具僅擦除與鼠標單擊處相連接的區域。3.1.1應用簡介3.1調整繪圖筆刷3.1.1應用簡介原圖像勾選了【連續】選項未勾選【連續】選項圖3-12使用魔術橡皮擦工具3.1調整繪圖筆刷7.漸變工具
【漸變工具】是用來填充漸變顏色的。如果不創建選區,漸變工具將作用于整個圖像,此工具的使用方法是按住鼠標進行拖拉,形成一條直線,直線的長度和方向決定了漸變填充的區域和方向。拖拉鼠標的同時,按住Shift鍵,可保證鼠標的方向是水平、垂直或45°。漸變工具不能用于位圖、索引顏色或16位/通道的圖像。3.1.1應用簡介3.1調整繪圖筆刷
單擊工具箱中的漸變工具,其工具選項欄如圖3-13所示。3.1.1應用簡介圖3-13漸變工具選項欄3.1調整繪圖筆刷【漸變工具】選項欄的參數解釋如下:顏色編輯框:用于選擇不同的顏色漸變模式。這些漸變工具用于在圖像或圖層中形成一種色彩漸變的圖像效果。漸變模式按鈕組:包括線性漸變、徑向漸變、角度漸變、對稱漸變、菱形漸變。單擊其右側的向下箭頭,在彈出的下拉列表中提供了5種顏色漸變模式。線性漸變:模式按從起點到終點的直線方向逐漸改變顏色。3.1.1應用簡介3.1調整繪圖筆刷
徑向漸變:模式圍繞起點按順時針方向環繞進行顏色的逐漸改變。角度漸變:模式從起點到終點以圓形圖案沿半徑方向進行顏色的逐漸改變。對稱漸變:模式在起點兩側進行對稱性的顏色逐漸改變。菱形漸變:模式從起點向外側以菱形圖案進行顏色的逐漸改變。3.1.1應用簡介3.1調整繪圖筆刷
模式:選擇其中的選項可以設置漸變顏色與底圖的混合模式。不透明度:用于設置漸變顏色填充的透明程度,數值越大,則漸變越不透明,反之越透明。反向:選中該復選框后,可以使當前的漸變反向填充。仿色:選中該復選框,可以對漸變中的過渡色進行平滑,以防止在輸出混合色時,顏色與顏色間有明顯的過渡區域,產生如圖3-14所示的有色帶效果,從而導致漸變過渡出現跳躍效果。3.1.1應用簡介3.1調整繪圖筆刷
透明區域:選中該復選框,可以產生通過單擊顏色編輯框設置的、不同顏色段的透明效果,反之即使此漸變具有透明效果,也無法顯示出來。3.1.1應用簡介圖3-14有明顯過渡區域的色彩3.1調整繪圖筆刷8.油漆桶工具
【油漆桶工具】也是色彩填充工具。但其填充方式和漸變填充工具不同。【油漆桶工具】可以在圖像或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