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經濟學期末復習資料說明:(1)此復習資料是結合中央電大《西方經濟學期末復習指導》的考核說明對本課程考核的知識點作總結。(2)希望同學們將這些知識點掌握清楚,靈活運用于各類題型中。第一章1、稀缺性(1)相對于人類社會的無窮欲望而言,經濟物品,或者說生產這些物品所需要的資源總是局限性的。這種資源的相對有限性就是稀缺性。它決定了每一個社會和個人必須作出選擇。(2)稀缺性的相對性是指相對于無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資源也是稀缺的。(3)稀缺性的絕對性是指它存在于人類歷史的各個時期和一切社會。稀缺性是人類社會永恒的問題,只要有人類社會,就會有稀缺性。2、選擇:(1)選擇就是用有限的資源去滿足什么欲望的決策。(2)選擇之所以重要就是由于相對于人類社會的無窮欲望而言,生產物品所需要的資源總是局限性的。選擇涉及“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也就是資源配置問題。(3)經濟學是為了解決稀缺性問題而產生的,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正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選擇問題,即資源配置問題。3、機會成本: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放棄的另一種東西就是作出決策的機會成本。4、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1)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含義。微觀經濟學以單個經濟單位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和相應的經濟變量單項數值的決定來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的資源配置問題。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經濟中各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化,來說明資源如何才干得到充足運用。(2)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關系①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的區別:第一,研究的對象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整個經濟。第二,解決的問題不同。微觀經濟學解決的問題是資源配置,宏觀經濟學解決的問題是資源運用。第三,中心理論不同。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第四,研究方法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總量分析。②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聯系:第一,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是互相補充的;第二,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都是實證分析;第三,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5、實證方法與規范方法(1)實證方法與規范方法的定義。實證方法研究經濟問題時超脫價值判斷,只研究經濟自身的內在規律,并根據這些規律,分析和預測人們經濟行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問題。規范方法研究經濟問題時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基礎,提出某些標準作為分析解決經濟問題的標準,并研究如何才干符合這些標準。它要回答“應當是什么”的問題。(2)實證方法與規范方法的區別與聯系。第一,是否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依據,是實證方法與規范方法的重要區別之一。第二,實證方法與規范方法要解決的問題不同。實證方法要解決“是什么”的問題,規范方法要解決“應當是什么”的問題。第三,實證方法研究經濟問題所得出的結論具有客觀性,可以根據事實來進行檢查,也不會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規范方法研究經濟問題所得出的結論要受到不同價值觀的影響,沒有客觀性。第四,實證方法與規范方法研究經濟問題盡管有上述三點差異,但它們也并不是絕對互相排斥的。規范方法要以實證方法為基礎,而實證方法也離不開規范方法的指導。一般來說,越是具體的問題,實證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層次、帶有決策性的問題,越具有規范性。6、生產也許曲線(1)生產也許性曲線是在資源既定的條件下所能達成的兩種物品最大產量的組合。(2)生產也許性曲線說明了稀缺性、選擇和機會成本這三個概念,它凹向原點說明了為了多生產一種物品所放棄的另一種物品是遞增的。7、經濟制度(1)經濟制度是一個社會做出選擇的方式,或者說解決資源配置與資源運用的方式。(2)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差別表現在三個基本問題上:決策機制不同;協調機制不同;激勵機制不同。(3)西方經濟學是市場經濟的經濟學,它研究市場經濟制度下,資源配置與運用。第二章1、需求、需求曲線、需求定理(1)需求是居民戶在一定期期內,在一定價格水時樂意并且可以購買的商品量。(2)需求曲線:表達某種商品價格與需求量關系的曲線,向右下方傾斜。(3)需求定理是說明商品自身價格其需求量之間關系的理論,基本內容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與其自身價格之間反方向變動。2、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1)需求量的變動是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由商品自身價格變動引起居民購買量的變動。需求的變動是商品自身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需求的變動(2)需求量的變動是由于價格因素的變動,需求的變動是由于價格以外的因素的變動(3)需求量的變動表現為同一條需求線上的移動;需求的變動表現為需求曲線的平行移動3、均衡價格的決定與變動均衡價格:指一種商品需求與供應相等時的價格。4、供應定理是說明商品自身價格與其供應量之間關系的理論。其基本內容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供應量與價格之間成同方向變動。5.供求定理第一、需求的增長引起均衡價格上升,需求的減少引起均衡價格的下降。第二、需求的增長引起均衡數量增長,需求的減少引起均衡數量的減少。第三、供應的增長引起均衡價格下降,供應的養活引起均衡價格上升。第四、供應的增長引起均衡數量增長,供應的減少引起均衡數量減少。6、價格如何調節經濟(1)市場經濟就是一種用價格機制來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體制。一般而言,市場經濟應當具有這樣三個特點:決策機制是分散決策、協調機制是價格、激勵機制是個人物質利益。(2)價格機制又稱市場機制,是指價格調節社會經濟生活的方式與規律。價格機制涉及價格調節經濟的條件,價格在調節經濟中的作用,以及價格調節經濟的方式。(3)價格在經濟中的作用。第一,價格在經濟中的作用是傳遞情報、提供刺激,并決定收入分派。第二,作為指示器反映市場的供求狀況。第三,價格的變動可以調節需求。第四,價格的變動可以調節供應。第五,價格可以使資源配置達成最優狀態。(4)價格是調節經濟的“看不見的手”。市場經濟中價格的調節作用以三個重要的假設為前提條件。第一、人是理性的。第二,市場是完全競爭的。第三,信息是完全的。當市場上某種商品的供應大于需求時會使該商品的價格下降。這樣,一方面刺激了消費,增長了對該商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克制了生產,減少了對該商品的供應。價格的這種下降,最終必將使該商品的供求相等,從而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同理,當某種商品供應小于需求時,也會通過價格的上升而使供求相等。價格的這一調節過程,是在市場經濟中每日每時進行的。價格把各個獨立的消費者與生產者的活動聯系在一起,并協調他們的活動,從而使整個經濟和諧而正常地運營。7、價格上限和價格下限(1)價格上限又稱限制價格,是政府為了限制某種商品價格上升而規定的這種商品的最高價格。價格上限一定是低于均衡價格的。在實行價格上限時,價格起不到調節市場供求的作用。政府解決供應局限性重要有兩種方法:配給制和排隊。在實行價格上限時還必然出現黑市交易。(2)價格下限又稱支持價格,是政府為了扶植某種商品的生產而規定的這種商品的最低價格。價格下限一定是高于均衡價格的。許多國家實行的農產品支持價格和最低工資都屬于價格下限。就農產品支持價格而言,目的是穩定農業生產和農民的收入,有其積極意義,但這也增長了農產品過剩,不利于市場調節下的農業結構調整。第三章1.需求價格彈性的含義與計算(1)需求的價格彈性又稱需求彈性,指價格變動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的比率,即需求量變動對價格變動的反映限度。?(2)需求價格彈性的計算要注意兩個公式:a.一般公式:。b.用中點法計算弧彈性的公式:。例:某種商品在價格由8元下降為6元時,需求量由20單位增長為30單位。用中點法計算這種商品的需求彈性,并說明屬于哪一種需求彈性。答案:(1)已知P1=8,P2=6,Q1=20,Q2=30。將已知數據代入公式: (2)根據計算結果,需求量變動的比率大于價格變動的比率,故該商品的需求富有彈性。2、需求彈性的分類:根據各種商品需求彈性系數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價格彈性分為五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开区| 山阳县| 阿克苏市| 兴国县| 滦平县| 麻江县| 明溪县| 阳原县| 平邑县| 齐齐哈尔市| 连江县| 贡嘎县| 宝清县| 建平县| 齐齐哈尔市| 区。| 怀来县| 鹰潭市| 阜新市| 东丰县| 永登县| 丰县| 滕州市| 庄河市| 灌阳县| 汶上县| 洛隆县| 龙海市| 临颍县| 荔浦县| 昔阳县| 汉阴县| 哈尔滨市| 元氏县| 灵台县| 延安市| 襄樊市| 平遥县| 石家庄市| 察雅县|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