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辨識與控制201311-哈爾濱_第1頁
危害辨識與控制201311-哈爾濱_第2頁
危害辨識與控制201311-哈爾濱_第3頁
危害辨識與控制201311-哈爾濱_第4頁
危害辨識與控制201311-哈爾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危害因素識別、風險評價與控制2013.11.211洗衣機洗衣服衣服洗錯……出現過的“事故”下水道阻塞錢、物被洗檢查不認真共性原因缺乏良好習慣風險意識不強2洗衣服完整流程有臟衣服需要清洗輔助系統檢查是否有電是否有水排水是否通暢設備及物料檢查洗衣機是否完好衣物是否適合機洗衣物是否內外混雜衣物是否帶有異物操作參數確定選擇合適水位選擇相應洗滌程序放入適量洗滌劑蓋上機蓋、開始作業投用前安全檢查PSSR3★安全習慣在生活中養成。★生活中的習慣一定會帶入到工作當中。★八小時之外的安全同等甚至更為重要。安全經驗把安全變為習慣4二、危害因素辨識的主體責任四、風險控制策劃目錄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5什么是安全?

安全——無危則安,無損則全。(漢字的智慧)

HSE-MS標準的定義:安全Safety—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風險Risk——某一特定危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嚴重性的組合。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6風險源于變化

《易經》——最早的風險管理研究之作。變卦:關注變化。履霜堅冰至。四易:風險管理原則。變易、不易、簡易、交易。錯綜復雜:風險研究方法。澤火革。七日來復:風險管理無止境。火水未濟。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7生產主要風險

主動變化:新改擴建、工藝與設施變更、預知維修、人員變更、操作變動……被動變化:設備故障、泄漏、凍凝、工藝波動、緊急搶修、應急處置……

其他變化:管理與制度變化、身心條件變化……

風險類別:安全風險、環境風險、健康風險

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8中西文化差異與安全管理

農業文明(陸權)

游牧/商業文明(海權)

穩定/集體/面子

不穩定/個體/利益誠信/承諾/道德(刑名)契約/合同/法律(程序)

靈活/走捷徑

僵化/守制度

普度眾生/和諧包容

信者得救/排他開除

中醫/治人/養生/控制

西醫/治病/衛生/除掉

安全:結果管理

過程管理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9重傷輕傷急救箱包扎1303003,00030,000死亡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況事故事件風險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被動主動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

扁鵲/菩薩畏因、凡夫畏果10隱患和風險事故和事件屏蔽或控制措施危害識別過程控制

應急處置

颶風起于萍末/防微杜漸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11成本產量/進度安全質量管工作必管安全環保優先、安全第一成在全體、敗在一人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生命比財產更重要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12技術體系PSM技術體系技術制度技術經驗石油石化行業HSE發展歷程技術體系PSM安全文化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13問題思維,缺陷管理;系統思維,持續改進。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審核14傷害發生率自然本能

嚴格監管自主管理團隊互助

靠經驗

被動監督

自我約束

形成文化事故下降文化進步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15領導層:用心意愿知識技能管理層:動腦意愿知識技能操作層:努力意愿知識技能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內圣外王/元帥與士兵16對管理者和HSE專職人員的要求正確的理念觀念(仁)恩生于害扎實的知識技能(行)知行合一科學的管理判斷(易)錯綜復雜負責的工作態度(友)推己及人健康的身心條件(生)心物一元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17現代人健康面臨的問題生理:三高、慢性病、亞健康心理:浮躁、急躁、焦躁、暴躁、欲望生活:作息、飲食、久坐、手機電腦環境:霧霾、水質、食品、社會風氣職業與壽命(做個小實驗)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18健康、快樂、和諧的工作生活三理養生(生理、心理、哲理)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

處事斷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歌舞宣泄、書畫凝神、讀書明理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起居有常、飲食有節(子午流注圖)19五常五藏五官五行五味五色季節正面反面仁肝目木酸綠春仁愛怒/倔強義肺鼻金辣白秋責任悲/過激禮心舌火苦紅夏秩序恨/教條智腎耳水咸黑冬謙虛恐/虛偽信脾口土甜黃長夏執行怨/蠻干養生(心物一元)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中庸之道修身養性(儒釋道止觀)20第21

頁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危害因素(危險源與環境因素)

一個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可能導致人員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有害的環境影響或這些情況組合的要素,包括根源和狀態。根源--能量、能量的載體、有毒有害物質(Ⅰ)狀態--防護失效(Ⅱ)隱患?21第22

頁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危害因素辨識識別健康、安全與環境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特性--形成危害的途徑22第23

頁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風險控制“三原則”:·先考慮消除風險·再考慮降低風險·最后考慮采取個體防護設施安全意識(注意/身體)團隊建設(山上/山下)23第24

頁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風險評價

評估風險程度以及確定風險是否可容許的全過程。步驟對風險評估,確定其大小或嚴重程度;將風險與安全要求進行比較,判斷其是否可接受。可容許

對組織而言有明確的界限――法規要求;與組織的方針有關,達到可接受程度;

24二、危害因素辨識的主體責任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四、風險控制策劃目錄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25第26

頁二、危害因素辨識的主體責任

直線責任與屬地管理直線責任各級組織的負責人對HSE管理負全面責任職能部門在所管業務范圍內負直線職能責任每位員工對管理范圍內的設備、設施、工作環境、個人行為安全負管理責任26第27

頁二、危害因素辨識的主體責任屬地管理

屬地主管對屬地內的管理對象按標準和要求進行組織、協調、領導和控制。屬地主管、班組長、員工自身和其所轄工作范圍的其他人員的安全負責;所轄區域的危害因素辨識和風險控制;監控所轄區域設備的完整性。27第28

頁二、危害因素辨識的主體責任安全是領導的責任可能的危害都辨識出來了?危害都受控了?直線組織履行了主體責任?可能的危害都辨識出來了?危害都受控了?殘余風險可接受?28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二、危害因素辨識的主體責任四、風險控制策劃目錄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29第30

頁危害因素辨識思路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安全方面環境方面(一)工藝安全(硬件安全)(四)辦公室安全(二)工作安全(三)非生產性的活動和過程安全安全方面30第31

頁1、工藝危害分析(PHA)2、Ⅰ類危險源分析法3、后果分析法4、經驗法5、安全檢查表法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一)工藝安全(硬件安全)方法31第32

頁1、工藝危害分析(PHA)PHA分為四種方法:

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工藝安全(硬件安全)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HAZOP)故障假設/檢查表法(WHATIF/CHECKLIST)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FMEA)故障樹分析(FTA)32獨立保護層分析原因后果偏差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樹(事故)分析故障假設/檢查表分析后果分析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33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34第35

※適用于存在危險物料工藝的系統性分析,找出工藝生產過程中的危害及其原因,以尋求必要的對策。※從生產運行過程中的工藝(狀態)參數的變動入手,找出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現的偏差,通過分析偏差對系統的影響及可能導致的后果,以確定出現變動或偏差的原因,并針對變動與偏差的后果提出應采取的措施。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工藝安全(硬件安全)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HAZOP)35第36

※特點:由中間狀態參數的偏差,分別找出原因、判明后果,屬于從中間向兩頭分析的方法。※依據:在相信設計的基礎上進行。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工藝安全(硬件安全)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HAZOP)36第37

頭腦風暴:讓工作組對研究對象提出各種可能出現故障問題的假設,然后辨識現有的防護措施,判斷其完整性和可靠性,并根據需要提出建議措施。檢查表法:利用預先準備的檢查表,對研究對象進行逐項查對,如有漏項應進行判斷,需要時提出建議措施。該方法適用于工藝危害分析的各個階段。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工藝安全(硬件安全)故障假設/檢查表法(WHATIF/CHECKLIST)37第38

有條理地研究個別組件失效模式及其對整個系統的影響可用于辨識共因失效和單一組件失效導致的危害事件事故FMEA也是幫助辨識、研究防護措施、故障概率和風險的方法。該方法適用于關鍵設備的工藝危害分析。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工藝安全(硬件安全)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FMEA)38第39

是針對某一特定的結果,采用邏輯逆推的方式,借助“與門”和“或門”的邏輯運算,逐層反推出出現該結果之前的基本事件的過程。該分析方法是從結果找原因,為達到此目的,有些時候可淡化“與門”和“或門”的邏輯關系。

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工藝安全(硬件安全)故障樹分析(FTA)39方法的選擇X=至少需要O=可選故障假設/檢查表分析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樹分析項目論證階段基礎數據X預批準XOO設計XOOO定期評估—現有工藝XOOO工藝變更XOOO退出運行X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40風險評估矩陣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I5風險矩陣事故發生概率等級54321I4I3I2I1III10II8II6I4I2IV1512345III12II9II6I3I4II8II5III12III10IV15IV20IV16IV20IV25事故后果嚴重程度等級風險評估風險=嚴重性(后果)×可能性(概率)41風險等級劃分標準風險等級分值描述需要的行動PHA改進建議Ⅳ15至25嚴重風險(絕對不能容忍)必須通過工程和/或管理上的專門措施,限期(不超過六個月內)把風險降低到級別Ⅱ或以下。需要并制定專門的管理方案予以削減Ⅲ10至14高度風險(難以容忍)應當通過工程和/或管理上的控制措施,在一個具體的時間段(12個月)內,把風險降低到級別Ⅱ或以下。需要并制定專門的管理方案予以削減Ⅱ15至9中度風險(在控制措施落實的條件下可以容忍)具體依據成本情況采取措施。需要確認程序和控制措施已經落實,強調對它們的維護工作。個案評估。評估現有控制措施是否均有效。Ⅰ1至5可以接受不需要采取進一步措施降低風險。不需要。可適當考慮提高安全水平的機會。(在工藝危害分析范圍之外)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42風險概率分級表頻率等級(L)典型的描述近似的相應量化頻率(F)/年1現實中預期不會發生(在國內行業內沒有先例)<10-42預期不會發生,但在特殊情況下有可能發生(國內同行業有過先例)10-3到10-43在某個特定裝置的生命周期里不太可能發生,但有多個類似裝置時,可能在其中的一個裝置發生(集團公司內有過先例)10-2到10-34在裝置的生命周期內可能至少發生一次(預期中會發生)10-1到10-25在裝置生命周期內經常發生>10-1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43事故后果嚴重程度分級表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44準備和計劃危害辨識后果分析危害分析與風險評估建議討論與匯總建議的回復編寫PHA報告建議的追蹤與關閉PHA報告的溝通車間指定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應根據研究對象所需的專業技能來選擇工作組成員,并確定PHA工作組組長,成立PHA工作小組后制定PHA責任書,并準備資料。使用指定方法找到所要分析單元的各種危害。通過定性的分析,對已知的各種危險源可能造成的意外工藝危害事故、事件的影響范圍和嚴重程度等進行預測。使用指定方法對所要分析單元存在的危害進行分析與風險評估。主要包括:工藝過程危害分析、裝置定點分析、本質安全分析、人為因素分析、公用工程失效狀況分析。由PHA小組對提出的建議進行討論,并匯總。車間直線領導對PHA建議給予回復。

PHA小組按照標準模板編寫PHA報告。

PHA直線組織領導或項目負責人對PHA建議的行情況進行跟蹤,確保其關閉。使用PHA報告,組織對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培訓和溝通。PHA流程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45不好的建議好的建議增加壓力表在儲罐V-101北側增加一個就地壓力表供操作人員監控確認安全閥的尺寸確認是否根據周圍著火條件計算儲罐V-102上安全閥PSV-11的尺寸檢查溢流罐的液位修改操作程序X-123,要求每天確認溢流罐T-105的液位在25%以內增加對工藝單元的維修修改維修計劃Q-50,將引擎QM350A/B的潤滑油更換周期從兩個月一次改為每月一次檢查確認該閥門為“故障關”現場確認掉電后ESD閥門V-5是否處于關閉狀態提出的建議措施舉例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46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2、Ⅰ類危險源分析法危險源可以劃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危險源第二類危險源第一類危險源: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可能發生意外的能量(能量或能量載體)或危險物。第二類危險源:導致能量或危險物質約束或限制措施破壞或失效的各種因素。第一類危險源是傷亡事故發生的能量主體,決定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47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2011年7月22日國家安監總局發布實施了《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明確提出了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分級、評估、備案和核銷,登記建檔、監測監控體系和安全監督檢查等要求。相比之下,2006年發布實施的集團公司《重大危險源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已不能滿足國家最新法規的要求。48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危險化學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會對人員、設施、環境造成傷害或損害的化學品。49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化學品,且危險化學品品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一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同屬一個生產經營單位的且邊緣距離小于500m的幾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單元:50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辨識依據: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及其數量。危險化學品臨界量的確定方法:《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中表1和表2*在表1范圍內的危險化學品,其臨界量按表1確定;*未在表1范圍內的危險化學品,依據其危險性,按表2確定臨界量。51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分級指標:單元內各種危險化學品實際存在(在線)量與其在GB18218中規定的臨界量比值,經校正系數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為分級指標。R的計算方法:q1,q2,…,qn—每種危險化學品實際存在(在線)量(單位:噸);Q1,Q2,…,Qn—與各危險化學品相對應的臨界量(單位:噸);β1,β2…,βn—與各危險化學品相對應的校正系數;α—該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廠區外暴露人員的校正系數。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分級:52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其中一級為最高級別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級別和R值的對應關系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級別R值一級R≥100二級100>R≥50三級50>R≥10四級R<10《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第九條重大危險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按照有關標準的規定采用定量風險評價方法進行安全評估,確定個人和社會風險值:(一)構成一級或者二級重大危險源,且毒性氣體實際存在(在線)量與其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中規定的臨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二)構成一級重大危險源,且爆炸品或液化易燃氣體實際存在(在線)量與其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中規定的臨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53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風險辨識步驟劃分單元或作業活動識別危害因素確定風險確定風險是否可接受制定風險控制措施計劃評審措施計劃的適宜性劃分風險等級54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單元劃分:按設計單元或業務活動或崗位操作區域劃分。對每一單元中以設備為主體,對存在的危害因素進行辨識充分考慮:電能、勢能、機械能、熱能對人體的傷害;(漏電\

高處作業\轉動設備、高低溫設備灼傷)能量載體的泄漏、破損等(容器及管線泄漏\電線破損等)有毒有害物質的意外釋放(容器\管線\連接點泄漏)以往的事故事件現行設計規范和法規要求常規作業和非常規作業

55第56

頁1、生產過程的員工操作--以操作規程控制風險2、非屬地人員和承包商作業--工作安全分析JSA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二)工作安全56第57

頁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1、生產過程的員工操作2.檢實尺操作:2.1按技術要求檢查量油尺,不合格的禁用。2.2輕質油品及滑油檢實尺,液面穩定時間分別不少于15分、30分。2.3用拿尺的手扶欄桿,沿罐梯而上,使手、尺、欄桿充分接觸,消除靜電。2.4上罐過程中步伐穩健,避免滑倒摔傷。2.4人站上風頭,輕輕打開檢尺口蓋。2.5將量油尺沿檢尺口壁連續下尺,直到尺錘輕輕觸及檢尺板時,迅速提尺,按最靠近刻度值的油痕,讀出量油尺浸油高度。2.6將尺油痕擦凈。重復上步操作。如果第二次測量值與第一次相差大于1毫米時,重新測量,直到兩次連續測量值相差不大于1毫米為止,記錄第一次測量值為油高。2.7對于粘度較大的滑油,在尺錘輕輕觸及檢尺板時,應保持接觸3--5秒,使得量油尺表面達到正確的水平位置。2.8檢尺完畢,輕輕蓋好檢尺口蓋。(下罐應扶扶手并注意安全)2.9下罐后,對照該尺的校正表,即得到實際油高。57第58

頁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操作卡舉例--堿罐收堿操作[I]-注意觀察D-9002液位[P]-倒好收堿流程[P]-貫通收堿流程

[P]-打開D-9002收堿閥,通知內操(收堿閥處空間小,易擠傷手)[I]-聯系動力車間送堿[I]-接動力車間通知送堿完畢,動力車間用風掃線,通知外操10分鐘去現場[P]-收堿線已用風掃通,聯系動力車間停風(未掃線導致管線結晶堵塞)[P]-加入所需的磺化酞氰酤(選擇液體助劑替代磺化酞氰酤;未加劑導致汽油質量不合格)[P]-打通補軟化水流程,通知內操觀察D-9002液位58第59

頁2、工作安全分析JSA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工作安全分析應用于下列作業活動:評估現有的作業新的作業 改變現有的作業非常規性的作業承包商作業培訓或再培訓的工具什么情況使用JSA?59第60

頁JSA工作的實用性(越簡單的越難掌握)序號步驟內容材料/工具風險PPE規程/方案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60第61

頁2、工作安全分析JSA——流程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初步審查工作任務1工作任務分解成具體步驟2識別關鍵步驟的危害3評價可能的風險4制定控制措施作業許可和風險溝通現場監控總結與反饋567861第62

頁評價方法:作業場所危險性評價法LEC法作業危險性是三個因素的乘積: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人員出現在危險環境的時間--E;發生事故后可能產生的后果--C。作業風險值:D=L×E×C2、工作安全分析JSA--適用于無操作規程的非常規作業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62第63

頁工作安全分析(JSA)L---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評分標準表分數值事故發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預料(必然要發生的事件)6相當可能3可能、但不經常;1可能性極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能設想;0.2極不可能0.1實際不可能(基本認為發生概率為0)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63第64

頁工作安全分析(JSA)E----人員暴露在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評分標準表分數值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10連續暴露6每天工作時間內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幾次暴露0.5非常罕見的暴露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64第65

頁工作安全分析(JSA)C----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評分標準表分數值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100大災難許多人死亡40災難,數人死亡15非常嚴重,一人死亡7嚴重,重傷3重大,至殘1引人注目,需要救護;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65第66

頁工作安全分析(JSA)D---風險值風險分值級評定表分數值風險級別危險程度描述>320不可承受的風險極其危險,不能繼續作業160-320高度風險高度危險,要立即整改70-160中度風險顯著危險,需要整改20-70低度風險一般危險,需要注意<20可接受的風險稍有危險,可以接受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66第67

頁工作安全分析(JSA)--練習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67第68

頁工作安全分析(JSA)--控制措施按照優先順序制定控制措施消除--用其它安全的新的技術手段取代危險的操作;不在危險環境內作業替代--是否可用其它低危險的材料、設備等替代風險較高的材料、設備。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68第69

頁工作安全分析(JSA)--控制措施工程管理--是否使用設施降低風險用惰性氣體置換腳手架使用吊車照明密閉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69第70

頁工作安全分析(JSA)隔離--用距離/屏障/護欄防止員工接觸危險程序--可以用來規定安全工作系統,降低風險減少員工接觸時間--限制接觸風險的員工數目,控制接觸時間個人勞動保護設備(PPE)--適用充分的PPE,是否適合工作任務安全帶呼吸保護設備化學品防護服/手套護目鏡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70第71

頁工作安全分析(JSA)殘余風險--每個風險在控制措施到位后應重新評價殘余風險:如果可以接受則可進行作業不可以接受,則應制定附加控制措施。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71上下班途中的交通安全--活動安全去現場提供技術服務--工作安全門禁管理--過程安全人員的變更風險--過程安全日常活動中的安全--活動安全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三)非生產性的活動和過程安全72第73

頁辦公室安全--檢查表法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評價;對不可接受的風險進行控制策劃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四)辦公室安全73第74

頁危害因素識別思路--環境方面以裝置單元進行識別,應考慮:水、氣、聲、渣、能源資源、有毒有害化學品、放射。三種狀態:

·正常:日常連續運轉狀態,設備的正常運轉及生產。

·異常:可合理預期的非正常狀態:開機、停機、檢修。

·緊急:不可預期的突發性事件:火災、爆炸、環保設施的突然失效、危險化學品的泄漏等。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和將來)八個方面:向大氣排放、向水體排放、向土壤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資源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釋放、廢物和副產品、物理屬性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危害因素辨識思路--環境方面74第75

頁環境因素評價綜合打分法矩陣法環境影響評分法對比法是非判斷法專家判斷法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評價方法:75第76

頁三、危害因素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的方法環境因素評價--綜合打分法E=B+C+D≥10確定為重要環境因素;E=B+C+D<10確定為一般環境因素;A≥4確定為重要環境因素;A<4確定為一般環境因素。法規指數(A)頻率(B)控制狀況(C)影響程度(D)違反法規超標排放及能源消耗超標5分連續發生5分失控5分國家范圍5分法規要求限期治理4分每天〉1次4分較差4分本市范圍4分達標3分每周〉1次3分一般3分社區范圍3分達標0.5倍2分每月〉1次2分較好2分廠區界內2分達標0.5倍以下1分每月〈1次1分很好1分本車間界內1分76四、風險控制策劃二、危害因素辨識的主體責任一、風險管理理念與概念目錄三、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77第78

頁四、風險控制策劃風險控制策劃原則首先考慮硬件消除(本質安全)其次管理上的控制再次考慮個體防護停止使用該危害性物質,或以無害物代替改使用危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