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物質構成的奧秘1、中國古代《莊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說明了一個什么思想?化學史1:公元前5世紀,春秋末年的《墨子·經下》中,提出物質最小單位是“端”。化學史2: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曾指出,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他們認為,萬物都是由間斷的、不可分的微粒即原子構成的,原子的結合和分離是萬物變化的根本原因。
2、生活中的哪些現象能夠說明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呢?又體現了微粒的那些性質?1、微粒很小(體積小、質量小),是肉眼看不見的。
2、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
八月桂花遍地開,桂花開放幸福來。每年中秋月明,天清露冷,庭前屋后、廣場、公園綠地的片片桂花盛開了,在空氣中浸潤著甜甜的桂花香味,給人以無窮的遐想。人為什么能聞到花香?實驗a燒杯A:①蒸餾水+酚酞不變色②蒸餾水+酚酞+濃氨水變紅色實驗b燒杯B:濃氨水(無色)罩在一起酚酞變紅色蒸餾水+酚酞(無色)水不能使酚酞變紅色(a)氨水能使酚酞變紅色(a)構成濃氨水的微粒運動到了蒸餾水和酚酞中去了(b)我們沒有看見氨是如何到了蒸餾水和酚酞中去的(b)微粒是不斷運動的這說明,各種微粒運動的情況是不同的,有的容易擴散,有的不容易甚至很難。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有些物質容易揮發,而有些物質卻不易揮發;有些物質容易溶解,而有些物質卻不易溶解。我們為了加快物質的溶解,我們一般可以用加熱的方法。我們發現相同質量的白糖在熱水中溶解要比在同樣多的冷水中快,這是為什么?這又能說明什么問題?溫度高,構成白糖的微粒更快地擴散到水中。說明微粒的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速率越大。1、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微粒都在永不停息地運動。2、固體、液體和氣體中的微粒都在運動。固體、液體和氣體中的微粒,它們的運動在形式上是有差異的。3、微粒的運動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微粒的運動速度越快。[實驗1]取一根長約30㎝一端封口的細玻璃管,先加入玻璃管容積1/2的紅墨水,再滴加無水酒精,使其充滿玻璃管。用手指堵住開口的一端,顛倒數次。預測結果:測量結果:
結論:混合后液體體積小于原來紅墨水與酒精的體積之和微粒間有一定的空隙[實驗2]用注射器分別吸相同體積的水和空氣,再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將栓塞慢慢推入。現象:裝空氣的注射器容易推入結論:氣體的微粒間間隙比液體的微粒間間隙大所有物質都是由肉眼看不見的、極小的微粒構成的;微粒是在不斷地運動的,溫度越高,微粒的運動速度越快;微粒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隙,氣體的微粒間間隙比液體、固體大。1.用構成物質的微粒的特性解釋夏天空氣潮濕,而冬天空氣干燥的原因。2.裝開水的保溫瓶的瓶塞有時候會跳出來,為什么?3.“春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試從微粒的角度解釋這一現象。4.為什么大多數物質都有熱脹冷縮現象?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的安全教育計劃
- 串串店店面轉讓合同樣本
- 農資聘用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 主管的職業發展路徑規劃計劃
- 債權繼承合同樣本
- 2025廣州企業員工標準勞動合同范本
- 入駐經營合同標準文本
- 班級工作計劃完善技巧
- 農村安裝果園合同樣本
- 10kv變壓器安裝施工方案
- 《外科護理學》課件- 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預防和護理
- 2025年沈陽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含聽力9英一模】合肥市蜀山區2024年中考一模英語
- 2025至2031年中國蝴蝶蘭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大咯血的護理與急救
- 玩具出口貿易分析-洞察分析
- 房地產投資項目不確定性因素分析
- 《中匯稅務師事務所》課件
- 2024年1月廣東省自學考試06270技術經濟學試卷答案
- 2025屆東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聯考語文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