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一通三防”技術與管理_第1頁
礦井“一通三防”技術與管理_第2頁
礦井“一通三防”技術與管理_第3頁
礦井“一通三防”技術與管理_第4頁
礦井“一通三防”技術與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礦井“一通三防”技術與管理

培訓提綱第一章

礦井通風

第1節

為什么要進行礦井通風

1、井下空氣成分規定;O2

≥20%,CO2≤0.5%;2、礦井環境條件要求;

2-1礦井氣溫:

井下進風溫度≥2oc;

采掘工作面溫度≤26oc,>30oc停止作業;

機電洞室溫度≤30oc,>34oc停止作業;

2-2采、掘工作面和人行巷道0.15-6m/s;

3、礦井有害氣體最高允許濃度:

3-1CO≤0.0024%;

No2≤0.00025%

So2≤0.0005%

H2s≤0.00066%

NH3≤0.004%

3-2井下有毒有害氣體的危害:

CO2:比重1.52,易溶于水。3%呼吸困難;4-5%耳鳴、喘息、身體極度虛弱;>10%失去知覺,停止呼吸,昏迷;20-25%窒息死亡。

規程規定:進風0.5%,回風1.5%

CO:瓦斯、煤塵爆炸、爆破和煤層自燃發火產生;無色、無味、無臭,比重0.97,在空氣中可燃燒,13-75%具有爆炸性,

對人體有劇毒。中毒者兩頰、嘴唇呈桃紅色。

0.048%1h輕微中毒,耳鳴、頭昏痛;

0.128%0.5-1h嚴重中毒,失去行動能力,感覺遲鈍;

0.4%瞬間,致命中毒,死亡;

SO2:無色、強烈的硫磺味和酸味,比空氣重,易溶于水;含硫煤層氧化,爆破產生;

0.0003%,嗅覺感覺,

0.002%,強烈刺激,喉痛、頭痛等;

0.05%,肺水腫,短時死亡;

H2S:無色,帶嗅雞蛋味,比重1.19,易溶于水,又易分離出來。有機物氧化,硫化物遇水分解,硫化礦物爆炸,黃鉄礦與氫氣化合產生;

0.0001%,嗅到,0.01—0.015%,呼吸困難;

0.02%,頭昏痛,嘔吐無力;

0.05%,失去知覺,搶救不及時死亡;

0.1%,立即死亡。

NH3:無色,劇毒;比空氣輕,易溶于水;0.01%時特殊嗅味,對人體眼和呼吸系統有刺激和腐蝕作用;

火災及爆炸事故產生;

NO2:紅褐色,有特殊刺激味,比重1.57,極易溶于水生成硝酸,人吸入后延期反應致死。中毒者指尖、頭發呈黃色。主要是放炮產生。

0.006%,喉、肺痛,咳嗽;

0.01%,劇烈咳嗽,神經麻木;

0.025%,短時間死亡。

“規程規定”最高0.00025%;

4、礦井通風的作用;

4-1供給井下足夠的新鮮空氣:

人休息時,需氧0.25升/min,工作或走路時1-3升/min;

按公司風量計算細則計算(見文件);

4-2保持井下適宜的氣候條件:風流新鮮、清潔,氧氣20%以上,;風速不大于8m/s;溫度20C-260C;濕度50-70%,小于30%干燥,大于80%悶熱i。

4-3稀釋和排出井有毒有害氣體及礦塵;

第2節

怎樣進行礦井通風?

1、礦井通風系統;風流由進風井口進入礦井后,經過井下各用風地點,然后從回風井排出礦井,風流所經過的整個線路及其配套的通風設施稱為礦井通風系統。

礦井通風系統包括礦井通風方法、通風方式、通風網路和通風設施。2、通風方法2-1機械通風;軸流式、離心式;局扇通風;

2-2自然通風;進、回風井高差;空氣柱溫差形成壓差;2-3全風壓通風:利用空氣中分子的自然擴散作用通風;

2-4專用名詞:循環風:局扇的回風部分或全部再進入同一臺局扇;串聯風:回風再進入其它地點的通風;分區通風:用風地點的回風直接進入采區回風道或總回風道;3、通風方式:礦井進風井和出風井的布置方式;3-1中央并列式:進風井與回風井均大致并列于井田走向、傾斜中央,兩井底可掘至同一水平或回風井掘至回風水平。

3-2中央分列式:進風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中央,回風井大致位于井田淺部邊界走向的中央,傾斜上兩井相隔一定距離;回風井高于進風井標高。

3-3對角式:進風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中央,回風井分別布置在上部邊界沿走向的兩翼上。分雙翼對角式和單翼對角式(一個進風井和一個回風井分別位于井田兩翼)及分區對角式(分區設回風井)。

3-4混合式通風系統:

井田中央和兩翼均有進出風井的通風方式;

3-5分區式通風系統:分區設獨立的進、回風井。4、地奧礦業能源公司所屬礦井通風概況;

4-1礦井通風方式及通風方法

南川宏能煤業公司:兩翼對角式通風方式,機械抽出式通風方法;主立井、人車斜井、軌道斜井進風,東、西風井回風;

大竹縣堡子礦:南北兩翼對角式通風方式,機械抽出式通風方法;運輸斜井、行人平洞進風,南北風井回風;

箭竹坪煤礦:礦井采用分區式通風方式,抽出式通風方法,礦井設兩個進風井+1100m主立井、+885m東進風斜井;兩個回風井。+1110m西風井、+890m東風井。

金鵝池煤礦:

礦井采用對角式通風方式,機械抽出式通風方法。礦井一水平由主、副斜井、矸石斜井進風,東、西翼回風斜井回風。

大旗煤礦:采用對角式通風方式,機械抽出式通風方法。

從+693m主平硐和+977m進風平硐進風,+1022m回風平硐。

芙蓉煤礦:分區式通風方式,機械抽出式通風方法;。

中平洞、下平洞、回龍灣進風井進風,回龍灣中平洞風井和下平洞風井回風;

其余礦井尚在設計中。

4-2采面通風系統:主要采用

U型(前進式或后退式)、Y型(兩進一回或一進兩回),對拉面采用W型(兩進一回或兩回一進);

4-3掘進工作面采用局扇壓入式通風。

4-4礦井通風系統設備及能力(見附表);

5、地奧礦業能源公司礦井風量計算實施細則

5-1按井下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計算,每人每分鐘不小于4m3/min。

5-2按采煤、掘進、硐室及其它地點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計算。

Q礦總=(∑Q采+∑Q掘+∑Q硐+∑Q其它)×K礦通

m3/min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m3/min。

∑掘—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m3/min。

∑Q硐—硐室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m3/min。

∑Q其它—其它需要風量總和,m3/min。

K礦通—風量備用系數,取1.15~1.25。瓦斯礦井取小值,高瓦斯、突出礦井取大值。

1.礦井采煤實際需要風量的計算標準

各個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應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工作面的氣溫和風速等因素分別進行計算后,取其最大值。

5-3傾斜、緩傾斜中厚煤層炮采工作面配風,按瓦斯涌出量計算標準:Q炮采i=100×q瓦采i×K采通im3/min

式中:

Q炮采i—工作面實際需風量m3/min

q瓦采i—工作面絕對瓦斯量,m3/min(由實測得出)

K采通i—炮采工作面風量備用系數(包括瓦斯涌出不均衡和備用風量等系數)K=1.4~2.0;

機采工作面風量備用系數(包括瓦斯涌出不均衡和備用風量等系數)K=1.2~1.6

保護層機采或炮采工作面風量備用系數(包括瓦斯涌出不均衡和備用風量等系數)K=1.4~2.0

專用排瓦斯巷需要風量計算標準

a.按瓦斯涌出量計算標準:

Q排I=40×q瓦排Im3/min

q瓦排I—專用排瓦斯巷絕對瓦斯涌出量,m3/min(由實測得出)

b.專用排瓦斯巷按風速進行驗算標準

Q排I>30×S排Im3/min

式中:S排I—專用排瓦斯巷斷面積,m2

5-4礦井采煤工作面按二氧化碳涌出量的計算,可參照按瓦斯涌出量計算的方法執行。

(五)備用回采工作面所需風量(Q備)為與其條件相似的回采工作面(Q采)所需風量的一半配風。即:

Q備=1/2×Q采m3/min

煤巷、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配風,按瓦斯涌出量計算標準:

Q掘I=100q瓦掘i×K掘通im3/min

式中:Q掘I—掘進工作面需要的風量m3/min

q瓦掘i—掘進工作面的絕對瓦斯涌出量,m3/min

K掘通i—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數(包括瓦斯涌出不均衡和備用風量等系數)K掘通i=1.5~2.0

按二氧化碳涌出量的計算,可參照按瓦斯涌出量計算的方法執行。

全巖(包括全巖上、下山)掘進工作面風量計算按局部通風機吸風量(Q掘i)計算:

巖巷掘進:Q掘i=Q局機+60×0.15Sm3/min

煤巷掘進:Q掘i=Q局機i+60×0.25Sm3/min

式中:Q局機i—局部通風機的需要風量,m3/min

充電硐室按其回風流中氫氣濃度小于0.5%計算,但不得小于100m3/min,或按經驗值配100~200m3/min,其空氣溫度不超過30℃。

絞車硐室或變電硐室按經驗值配60~80m3/min其空氣溫度不超過30℃。

其它巷道需風量可根據絕對瓦斯涌出量和巷道允許最低風速計算配風

在計算各個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它巷道的需風量時,必須使各地點風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氫氣和其它有害氣體稀釋到規定允許的濃度,風速和溫度都符合《規程》的有關規定。

綜采面,在采取煤層注水和采煤機噴霧降塵等措施后,其最大風速可高于4m/s,但不得超過5m/s。

備用工作面不得低于其采煤時實際需要風量的50%。

安設局部通風機巷道中的風量,除了滿足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外,還應保證局部通風機吸入口至掘進工作面回風巷口之間的風速巖巷不得低于0.15m/s、煤巷和半煤巷不小于0.25m/s,以防止局部通風機吸循環風和這段距離內風流停滯,造成瓦斯積聚。

用最低風速(巖巷0.15m/s,煤巷

0.25m/s)和最高風速(6m/s)進行驗算。

獨立通風硐室按實際需要風量(Q硐)計算。

機電設備發熱量大的水泵房、空氣壓縮機房等按機電設備運轉的發熱量計算;

井下爆破材料庫實際需要風量(Q爆破材料庫i)應按每小時4次換氣量計算:

第3節

怎樣搞好礦井通風管理

1、風機性能測定及工況調節;2、礦井通風能力核算與核定;3、礦井通風阻力測定及降阻措施;;4、礦井風量計算、分配及測定與調節;5、礦井通風設施設計、建造及通風系統檢查管理;5、局部通風管理;第4節

礦井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1、標準內容;(11個大項,100小項)1-1通風系統9小項;1-2局部通風8小項;1-3瓦斯管理6小項;1-4井下爆破管理8小項;1-5通風安全監控10小項;1-6防突7小項;1-7瓦斯抽放9小項;1-8防治自然發火8小項;1-9通風設施15小項,其中永久設施5小項;臨時設施5小項,永久風橋5小項;1-10綜合防塵9小項;1-11管理制度11小項;2、評級條件:通風系統合理可靠,機械通風,建監測系統;3、評級辦法:各大項均達90分及以上一級,達80分及以上二級,達70分及以上三級;檢查期內發生通風事故死1人降一級扣5分;死亡3人取消資格。第二章

煤礦瓦斯

第1節

正確認識煤礦瓦斯

1、什么叫瓦斯?廣義瓦斯:是指礦井中以甲烷為主的氣體總稱。狹義的瓦斯:主要指甲烷。瓦斯是無色、無味、無嗅的氣體;密度小,僅為0.716Kg/m3,比重為空氣的0.554倍;擴散性強,微溶于水,具有可燃性,5-16%范圍具有爆炸性。2、瓦斯基本參數

瓦斯含量---煤層或巖層單位重量或單位體積所含有的瓦斯量;m3/tm3/m3;瓦斯壓力---煤層或巖層中所含瓦斯的壓力。MPa

煤層透氣性系數---表征瓦斯沿煤層流動難易程度的系數;達西=1000毫達西;

鉆孔瓦斯流量衰減系數---鉆孔瓦斯流量隨時間延長呈衰減變化的系數;(d-1);

瓦斯放散初速度---煤吸附瓦斯的能力和煤初始暴露時放散瓦斯的速度;ΔP;

煤的堅固性系數---煤的堅硬及堅固程度系數;f

瓦斯濃度----瓦斯在混合氣體中的成分或比值;%;

絕對瓦斯涌出量---單位時間涌出的瓦斯量;m3/min;

相對瓦斯涌出量---單位重量或單位體積涌出的瓦斯量;m3/t;m3/m3;

3、煤礦瓦斯事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4、煤礦瓦斯是潔凈能源,也是可供開發利用的寶貴資源。

礦井瓦斯可用作發電燃料、工業燃料和居民生活燃料;還可液化作汽車燃料,也可用于生產合成氨、甲醛、甲醇、炭黑等,是一種熱值高的潔凈能源和重要原料。

礦井瓦斯高效的潔凈能源;1m3瓦斯燃燒可產生熱能8100大卡,相當于1.13升汽油或1.22KG標煤燃燒產生的熱能。1m3瓦斯可發電3.3-3.6度。

第2節

煤礦瓦斯事故及防治措施

1、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內容見附件)1-1什么是煤與瓦斯突出事故;1-2為什么會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1-3怎樣防治煤與瓦斯突出事故;

1-3-1防治煤與瓦斯突出技術方案;1-3-2區域性“四為一體”綜合防突措施;1-3-3局部“四為一體”綜合防突措施;1-3-4兩個“四為一體”綜合防突措施實施程序;1-4發生了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怎樣處理。

2、瓦斯燃燒及爆炸事故

2-1發生瓦斯燃燒及爆炸事故的條件;空氣中瓦斯的濃度一般要達到5%~16%。當空氣中瓦斯濃度小于5%時,瓦斯只燃燒不爆炸,當空氣中瓦斯濃度大于16%時,不燃燒也不爆炸,但是當遇到新鮮空氣時會燃燒。當空氣中瓦斯濃度達到9.5%時,爆炸威辦最大。點燃瓦斯爆炸的溫度要達到650~750℃,且能滿足瓦斯爆炸的感應期。空氣中氧濃度必須大于12%。以上3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瓦斯才會發生爆炸。2-2瓦斯爆炸的危害

(1)產生高溫、高壓。井下發生瓦斯爆炸,產生的高溫,瞬間高達2000℃以上,產生的瞬間壓力高達1000kPa。這樣高的溫度和壓力,不僅會燒傷人、燒壞設備,還能引起礦井火災,揚起大量煤塵,引起煤塵爆炸,使災害進一步擴大。

(2)產生沖擊波及反向沖擊波。在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作用下,形成威力巨大的沖擊波,瞬間波速高達1000m/s以上,可破壞井下一切設施、設備。但是反向沖擊波以極快的速度沿著原沖擊波破壞過的區域反沖,其破壞性更大。如果反向沖擊波帶有大量的瓦斯、煤塵、氧氣回到爆炸源,且火源尚未熄滅,就能引起連續爆炸。

3)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瓦斯爆炸可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其中一氧化碳濃度高達2%~5%,這是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統計資料表明,直接死于瓦斯爆炸的人員占總死亡人數的20%左右,而絕大多數人員死于一氧化碳中毒,他們要占總人數80%左右。所以《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入井人員必須佩戴自救器。

2-3-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

根據對瓦斯爆炸事故的統計分析,造成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違章作業。井下爆破作業不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要求做,違章放炮,造成瓦斯爆炸。另外有的人違章操作機電設備、帶電作業、線路不按規定要求吊掛、擅自打開礦燈等,還有的人將煙火帶入井下,在井下吸煙,引起瓦斯爆炸。

(2)違章指揮。有些領導只重生產,不重安全。當生產任務受到安全制約時,強令職工冒險作業。象瓦斯噴出或煤與瓦斯突出的工作面,瓦斯一大,工作面就斷電、停工,可有的領導命令工人將瓦斯監控探頭挪移放進風筒內或用塑料袋包住等,這些都是引爆瓦斯的原因。

(3)管理混亂,引起瓦斯積聚,是引起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局部通風機不按規定要求管理,隨便停、開,造成瓦斯積聚;風筒不按規定要求吊掛維修,造成風筒漏風嚴重,阻力大,甚至脫節,工作面風量不足,造成瓦斯積聚;井下通風設施質量差、管理不善引起瓦斯積聚;排放瓦斯不按《煤礦安全規程》措施要求做,任意排放,容易引起瓦斯事故。

總之,引爆瓦斯的原因很多,要加強培訓,提高認識,杜絕重大瓦斯災害事故。

2-4防治瓦斯爆炸的措施

防治瓦斯爆炸,要從瓦斯爆炸的3個條件著手。瓦斯爆炸的3個條件,氧濃度在井下總是能滿足瓦斯爆炸需求的;但其余的兩個條件是防止瓦斯爆炸的切入點,只要不讓這兩個條件同時存在,就能防止瓦斯爆炸。防止措施如下:

2-4-1.防止瓦斯積聚的措施

所謂瓦斯積聚是指體積超過0.5m3的空間,瓦斯濃度超過2%的現象。形成瓦斯積聚是瓦斯爆炸的根源。井下形成瓦斯積聚的地點,根本原因是通風不良、管理不善造成的。所以防止瓦斯積聚,必須做到:

(1)搞好通風管理工作,保證采掘工作面的風量能有效地稀釋瓦斯濃度,達到《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標準。各采、掘工作面應實行獨立通風。對于實行獨立通風有困難的采掘工作面,在制定安全措施后,可采用串聯通風,但串聯通風的次數不得超過1次,還必須在被串聯的工作面進風流中設置瓦斯探頭,監控的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對于開采有瓦斯噴出或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煤層時,嚴禁任何2個工作面之間串聯通風。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的采掘工作面不得采用下行通風。采掘工作面的進風和回風不得經過采空區或冒頂區。

(2)加強局部通風的管理,掘進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占60%以上,加強掘工作面通風管理,是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重點工作之一。掘進工作面通風需滿足以下要求:

掘進巷道必須采用礦井全風壓通風或局部通風機通風。瓦斯噴出區域和煤與瓦斯突出煤層的掘進通風方式必須采用壓入式。

局部通風機必須指定人員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壓入式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必須裝在進風巷道中,距回風口不得小于10m;全風壓供給該處的風量必須大于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

必須采用抗靜電、阻燃風筒。風筒吊掛平、穩、直;接頭嚴密,不漏風,不脫節,破洞及時修補,拐彎用彎頭,分岔用三通;風筒出口必須符合作業規程規定,出口的風量要大于40m3/min。

瓦斯噴出區域、高瓦斯礦井、煤與瓦斯突出的礦井,掘進工作面的局部通風機要實現“三專兩閉鎖”。

嚴禁使用3臺以上局部通風機同時向1個掘進工作面供風。不得使用1臺局部通風機同時向2個作業的掘進工作面供風。

4)加強瓦斯檢查和監測。檢查瓦斯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規定要求:礦井必須建立瓦斯、二氧化碳其他有害氣體檢查制度,配備相應的瓦斯檢查儀器儀表,以監測監控井下的瓦斯、低瓦斯礦井每班至少檢查2次,高瓦斯礦井每班至少檢查3次。對有煤與瓦斯突出或瓦斯涌出量較大的采掘工作面,應有專人負責檢查瓦斯。瓦斯檢查人員必須執行瓦斯巡回檢查制度和請示報告制度,并認真填寫瓦斯檢查班報,發現瓦斯超限,有權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并向相關人員匯報。嚴禁瓦斯檢查空班、漏檢、假檢、少檢、一旦發現,嚴肅處理。

高瓦斯礦井、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有高瓦斯區的低瓦斯礦井必須裝備礦井安全監控系統。沒有裝備礦井安全監控系統的礦井的煤巷、半煤巖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巖巷的掘進工作面,必須裝備風電閉鎖裝置和甲烷斷電儀。編制采區設計,采掘作業規程時,必須對安全監控設備的種類、數量和位置等做出明確的規定。

安全監測所使用的儀器儀表必須定期進行調試、校正,每月至少一次。甲烷傳感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等采用催化元件的設備,每隔7天必須使用校準氣群和空氣樣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調校1次,每隔7天必須對甲烷斷電功能進行測試。

(5)及時處理局部瓦斯積聚。及時封閉長期不用的盲巷、冒高處;未封閉的冒高區應安設導風板或同筒分支通風,以防止瓦斯積聚。

及時有效地處理好回采工作面的回風隅角的瓦斯積聚,主要的方法有引風沖淡,尾巷排放、增加風量、減少采空區漏風、上下隅角充填密封等。

臨時停工的工作面,不得停風;因停風造成大量高瓦斯濃度積存時,必須制定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進行排放瓦斯。排放瓦斯時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和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

對于瓦斯涌出量大或異常的區域,采用通風的方法不能解決時,必須進行瓦斯抽放。

2-4-2.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

防止引燃瓦斯主要是杜絕火源,應嚴格執行以下措施

(1)杜絕明火。嚴禁攜帶煙火及其他引火物品入井,嚴格使用電焊;井口、瓦斯抽放泵站周圍20m內禁止使用一切明火;井下發現外因火災,應立即滅火,及時隔離;對內因火災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管理。

(2)加強放炮管理,嚴防爆破火花。爆破工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禁止放明炮、糊炮。不符合爆破作業規程的堅決不放炮。做到“一炮三檢”。使用合格的煤礦安全炸藥和放炮器材。禁止使用明接頭和裸露的放炮母線。

(3)加強電氣設備管理,防止電火花。瓦斯礦井必須采用礦用安全型、防爆型和安全火花型的的電器設備。對電器的防爆性能要定期檢查,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時更換和修理;否則不準使用。井口和井下電氣設備必須有防雷電和短路裝置;防治好井下雜散電流。電纜接頭杜絕“雞爪子”、“羊尾巴”和明接頭。嚴禁帶電作業;嚴禁在井下拆開、敲打和撞擊礦燈。局部通風機開關要設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檢漏裝置。

(4)防治好摩擦火花和撞擊火花。

(5)使用不燃性材料和制品。井下采用阻燃電纜、阻燃風筒、阻燃膠帶;減少可燃物;嚴禁穿化纖衣服下井等。

3、

發生了瓦斯燃燒及爆炸事故怎樣處理。

3-1、現場搶救預案

3-1-1、現場人員立即帶上自救器,利用現場條件搶救事故;重點是搶救傷員,撲滅火源。并立即利用附近電話向礦調度室匯報,說明事故地點、性質、波及范圍和人員傷亡等情況。

3-1.2、因現場條件惡劣,搶救事故無法實施,則在班、隊長或老工人的帶領下,沿避災路線撤到地面;并打開沿途巷道防塵水管閥門,實施噴霧降溫、隔離火源。

3-1.3、如避災路線受阻,無法撤離,則進入附近的避難所等待救護隊救援。

3-2、地面救援措施

3-2.1、礦調度室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通知礦長(總經理)、總工程師、副礦長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到礦調度室,由礦長(總經理)組織成立“搶險救災指揮部”總指揮,指揮事故搶救和組織事故處理。

3-2.2、根據事故波及范圍及嚴重程度,屬局部瓦斯、煤塵燃燒及爆炸事故,立即指揮撤出事故區域及可能波及區域的人員,并切斷電源。屬連續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全礦井立即撤出人員,并切斷電源。

3-2.3、派遣礦山救護隊帶機入井搶救傷員及遇難人員,偵察災區情況,。

3-2.4、總指揮、副總指揮(總工程師)、救護隊長根據災區偵察情況和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迅速制訂“搶險救災實施方案和措施”,救護隊長根據“搶險救災實施方案和措施”制訂作戰計劃,執行搶險救災命令救災實施方案和措施”,救護隊長根據“搶險救災實施方案和措施”制訂作戰計劃,執行搶險救災命令。

3-2.5、救護隊設立井下基地,救護隊長執行總指揮命令,指揮救護隊搶救傷員、撲滅火源、清除巷道阻塞物、恢復通風系統,并及時向總指揮匯報。

3-2.6、總指揮命令后勤負責人組織后勤部門,做好搶險救災設備、物資、材料的供應;準確清點出、入井人數;妥善安排傷員醫護,妥善處理遇難人員、親屬接待、遇難人員撫恤等善后工作和治安工作。

3-2.7、組織事故分析,指揮恢復通風系統,清理、支護事故巷道,組織恢復生產。

3-3、搶險救災注意事項

3-3.1、搶險救災過程中,災區情況不明時,必須首先斷電撤人。要特別注意防止發生連續爆炸,擴大災區范圍。

3-3.2、井下搶險救災,只允許救護隊帶機執行;發生連續爆炸時,救護隊不得進入災區;在緊急情況下,為了搶救傷員或封閉災區,救護隊可利用兩次爆炸的間隔時間進入;但間隔時間不允許時,不能進入災區。

嚴禁其它任何人下井進入災區。,

3-3.3、搶救遇難人員時,必須堅持有巷必入,本著先活人后死人,先重傷后輕傷,先易后難的原則。

3-3.4、救護隊進入災區偵察時,發現火源要及時撲滅。確認災區沒有火源,不會引起再次爆炸時,即可恢復災區巷道通風,排出瓦斯、煙霧及有毒有害氣體。發現巷道堵塞時,要采取措施,清除堵塞物。

3-3.5、搶險救災過程中,不得輕易改變災區通風系統,調整風量。在緊急搶救遇難人員的特殊情況下,爆炸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嚴重威脅回風方向搶險救災人員時,在確認進風方向人員已全部撤離的條件下,可制訂方案措施,經總指揮批準,采用反風或零點通風;但必須十分謹慎。

3、瓦斯窒息事故

3-1什么條件下會發生瓦斯窒息事故;停風盲巷瓦斯濃度升高,造成氧氣下降到12%及以下;停風盲巷,雖瓦斯不高,但氧氣消耗到12%及以下;其它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達到窒息濃度;3-2能源公司礦井防治瓦斯窒息事故的措施;(同防治瓦斯爆炸措施)

3-3發生了瓦斯窒息事故怎樣處理。

1、在場人員立即戴上自救器,將被窒息人員搬運到新鮮風流中,施行人工急救。

2、礦井發生瓦斯窒息傷亡事故時,第一發現人必須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并針對事故發生的原因,發生窒息處的巷道條件、氣體成份,被窒息人員位置、人數、相鄰巷道的通風情況及通行條件等,立即采取措施救援被窒息人員。

3、救護隊戴機進入,將被窒息人員搬運到新鮮風流中,施行人工急救。

4、利用相鄰巷道通風條件,調整通風系統,對窒息處通風;用風筒或壓風管向窒息處送風;將窒息處的有毒有害氣體稀釋后,再將被窒息人員搬運到新鮮風流中,施行人工急救。

第3節

怎樣搞好煤礦瓦斯管理

1、礦井瓦斯基礎參數測試及技術指標考察;2、礦井瓦斯涌出量測算及瓦斯等級鑒定;3、礦井瓦斯檢查制度;4、礦井瓦斯監測監控制度;;5、礦井瓦斯排放制度;6、杜絕礦井瓦斯超限、積聚的措施和發生瓦斯超限、積聚的處理方法。第4節

煤礦瓦斯抽采

1

、利用機械設備(真空泵)和專用管道造成的負壓,將煤層中存在或釋放出來的瓦斯通過管路、鉆孔抽出來,輸送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地點的方法

2、瓦斯抽采是煤礦瓦斯治理的根本措施,是指為了減少和解除礦井瓦斯對煤礦安全生產的威脅,,它對煤礦的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開發潔凈能源的有效途徑;

2-1預抽煤層瓦斯防治突出,無保護層可采的礦井,預抽瓦斯可作為區域性或局部防突措施來使用。

2-2預防瓦斯超限、確保礦井安全生產。

2-3開采保護層并具有抽放瓦斯系統的礦井,應抽放被保護層的卸壓瓦斯。抽放近距離保護層的瓦斯,可減少卸壓瓦斯涌入保護層工作面和采空區,保證保護層安全順利地回采。抽放遠距離被保護層的瓦斯,可以擴大保護范圍與程度,并于事后在被保護層內進行掘進和回采時,瓦斯涌出量會顯著減少。

2-4開發利用瓦斯資源,變害為利。

3、煤礦瓦斯抽采方法;

3-1按抽采瓦斯源分:本煤層抽放方法、鄰近層抽放方法;

3-2按抽采與采掘時間分:預抽、邊掘邊抽、邊采邊抽、采空區抽;

3-3按抽采工藝手段分:鉆孔抽采、巷道抽采、采空區密閉抽

采;地面鉆孔抽采;

3-4抽采瓦斯新方法:井下定向長鉆孔抽采瓦斯方法、梳狀鉆孔抽采瓦斯方法;地面定向鉆孔抽采瓦斯方法;

4、瓦斯抽采系統

瓦斯抽放系統主要有管道、瓦斯泵、流量計、安全裝置等組成。

地奧能源公司瓦斯抽采系統能力(見附表)

4-1

抽放瓦斯的管道

瓦斯抽放管路由總管、分管及支管等組成,管材一般選用無縫鋼管、焊接管等。

瓦斯抽放管路系統的鋪設應根據礦井的開拓系統、巷道狀況、鉆場位置、瓦斯流量等因素而定。應盡量做到:井下抽放管路出氣系統設于回風巷道內;抽放管路在鋪設時必須吊掛平直,離地高度不小于300mm;必須保證抽放系統中所有管路的接頭嚴密、不漏氣,正式抽放前,必須對所有抽放管路進行試通、試漏;管路鋪設在有提升運輸的巷道內時,抽放管路與礦車最外緣的間隙必須大于700mm;嚴禁瓦斯管路與電纜同側吊掛及與帶電物體接觸及砸壞瓦斯管路,設有抽放管路的巷道需要進行維修時,必須制定保護抽放管路的措施;瓦斯抽放管路要每隔一定距離或在高度起伏變化處留有放水三通,以便在管路發生積水及有雜物堵塞時采取措施處理。

4-2

地面固定式瓦斯抽放泵房

地面固定式瓦斯抽放泵房設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1)地面泵房必須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并必須有防雷電裝置。其距進風井口和主要建筑物不得小于50m,并用柵欄或圍墻保護。

(2)地面泵房和泵房周圍20m范圍內,禁止堆積易燃物和有明火。

(3)抽放瓦斯泵及其附屬設備,至少應有1套備用。

(4)地面泵房內電氣設備、照明和其他電氣儀表都應采用礦用防爆型,否則必須采取安全措施。

(5)泵房必須有直通礦調度室的電話和檢測管道瓦斯濃度、流量、壓力等參數的儀表或自動監測系統。

(6)干式抽放瓦斯泵吸氣側管路系統中,必須裝設有防回火、防回氣和防爆炸作用的安全裝置,并定期檢查,保持性能良好。抽放瓦斯泵站放空管的高度應超過泵房房頂3m。

泵房必須有專人值班,經常檢測各參數,做好記錄。當抽放瓦斯泵停止運轉時,必須立即向調度室報告。如果利用瓦斯,在瓦斯泵停止運轉后和恢復運轉前,必須通知使用瓦斯的單位,取得同意后,方可供應瓦斯。

4-3

井下臨時抽放瓦斯泵站

設置井下臨時抽放瓦斯泵站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臨時抽放瓦斯泵站應安設在抽放瓦斯地點附近的新鮮風流中。

4)抽出的瓦斯排入回風巷時,在抽放瓦斯管路出口處必須設置柵欄、懸掛警戒牌等。柵欄設置的位置是上風側距管路出口5m,下風側距管路出口30m,兩柵欄間禁止任何作業。

(5)在下風側柵欄外必須設甲烷檢測報警儀,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限報警時,應斷電、停止抽放瓦斯,進行處理。

瓦斯抽放管路的連接

抽放瓦斯管路與鉆孔可用高壓膠皮軟管通過抽放多通連接,高壓膠皮軟管的尺寸可根據封孔套管的直徑來選擇,煤層鉆孔一般選用2英寸半的高壓膠管,巖石鉆孔一般選用3英寸或4英寸的高壓膠管。抽放瓦斯管與瓦斯管路的連接。

5、南川宏能公司瓦斯抽采介紹;

基建礦井瓦斯抽采設計介紹;

國家《煤礦瓦斯抽采達標暫行規定》

公司《瓦斯抽采達標體系》

6、礦井瓦斯抽采管理

6-1礦井瓦斯抽采技術管理;

6-2礦井瓦斯抽采部署、計劃管理;

6-3礦井瓦斯抽采現場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

6-4礦井瓦斯抽采系統參數檢測、計算及調節;

6-5礦井瓦斯抽采文件、圖紙、報表、資料管理。

第5節瓦斯綜合利用

1、國內煤礦瓦斯綜合利用的現狀及途徑

隨著國家和社會發展,能源的需求持續增加,環保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煤礦瓦斯作為污染廢棄物能源具有持續穩定和不可限制性,不利用既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費又對環境造成很大污染。

煤礦瓦斯按產生方式主要分為通風瓦斯(俗稱乏風)和抽排瓦斯兩種,其中通風瓦斯的甲烷含量極低,一般在0.2~0.6%。抽排瓦斯按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