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穩態與環境第1章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第1章章末過關檢測(一)b卷_第1頁
高中生物人教版穩態與環境第1章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第1章章末過關檢測(一)b卷_第2頁
高中生物人教版穩態與環境第1章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第1章章末過關檢測(一)b卷_第3頁
高中生物人教版穩態與環境第1章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第1章章末過關檢測(一)b卷_第4頁
高中生物人教版穩態與環境第1章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第1章章末過關檢測(一)b卷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B卷(教師用書獨具)一、選擇題1.右圖為人體內環境三種主要組成成分之間的相互轉化模式圖,據圖分析正確的是()。A.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B.甲中含有血紅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C.與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質濃度較高D.組織細胞代謝廢物經細胞膜進入甲答案A解析題圖中的甲為血漿,乙為組織液。血漿中有無機鹽、蛋白質、各種營養物質(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各種代謝廢物、氣體、激素、抗體等,組織液和淋巴的成分及含量與血漿相近,但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質含量很少;注意血紅蛋白存在于紅細胞中;組織細胞代謝廢物透過細胞膜進入組織液(乙)。2.人體內環境必須保持相對穩定狀態,才能保證組織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下列各項生理活動中,與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無直接關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運輸養料和廢物D.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答案D解析消化道內的食物殘渣形成糞便不屬于內環境中發生的變化,因此與內環境穩態無直接關系。3.下圖表示三種海蟹在其他環境條件一定時,不斷改變海水鹽度,它們血液濃度的變化情況(已知海水的濃度約為mol/L),下列描述正確的是()。①在較低濃度的海水中才能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是甲②無法判斷甲、乙、丙調節內環境穩定能力的強弱③調節內環境相對穩定能力最弱的是乙④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能力最強的是丙A.①③④B.①③C.③④D.②答案A解析乙種海蟹隨著海水濃度的升高,血液濃度呈直線上升,調節內環境相對穩定能力最弱,甲在海水濃度低時還能維持血液濃度,但稍微高一點就不能調節穩定了,故其調節能力次之。丙在海水濃度低于正常海水濃度時,基本能夠維持平衡,說明丙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能力最強。4.通過研究發現,人的血漿pH通常在~之間,變化不大的原因是()。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對緩沖物質對血漿酸堿度起緩沖作用②通過呼吸系統可不斷排出CO2③血漿中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由腎臟隨尿排出體外④神經系統對呼吸運動強度的調節有利于維持血液pH的相對穩定⑤食物中的堿性物質與新陳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所構成的緩沖對調節了血漿pH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答案C解析血漿中含有許多對對酸堿度起緩沖作用的物質,每一對緩沖物質都是由一種弱酸和相應的一種強堿鹽組成的。血漿中的二氧化碳會刺激控制呼吸活動的神經中樞,促進呼吸運動增強,從而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使血漿pH變化不大。當碳酸鈉過多時,就與血漿中的碳酸發生作用,形成碳酸氫鹽,而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由腎臟排出,使血漿酸堿度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5.在人體內環境中可以發生的生化反應是()。A.組織液中某些蛋白質的合成B.碳酸氫鹽的形成C.麥芽糖的水解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答案B解析A、D項發生的場所為細胞內;C項發生的場所為消化道內;只有B項符合題意。6.有關人體細胞外液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人體內細胞外液構成了人體內環境B.人體的細胞外液主要包括組織液、血漿和淋巴C.人體的所有液體統稱為細胞外液D.人體內細胞通過細胞外液和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答案C解析人體的某些液體如:消化道中的液體、膽汁、淚液、汗液等屬于外界環境,不能稱為細胞外液。7.下圖是人體局部內環境的示意圖。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A.甲、乙、丙液構成了人體的內環境B.3中的有氧呼吸產物可參與體液調節C.人發生過敏反應,1結構的通透性會增大D.某人長期攝入蛋白質過少,會引起丙液減少答案D8.組織液生成增多,大量積累在組織細胞間隙就會導致組織水腫。下列各項中不能引起組織水腫的是()。A.營養不良,血漿蛋白含量減少B.花粉過敏,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大C.飲食過咸,導致血漿滲透壓過高D.淋巴結發炎,淋巴回流受阻答案C解析飲食過咸,導致血漿滲透壓過高,則組織液向血漿滲入量增多,組織液減少。9.在抗震救災中,發現有些在廢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擠壓導致局部組織壞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當移開重物被救出后,卻因肌肉大量釋放的肌紅素、鉀等物質迅速進入血液,結果救出來后最終因心腎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與之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A.在移開重物前,應先為傷者靜脈滴注生理鹽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質隨尿液排出B.有些剛被救出的傷者,其內環境穩態已經遭到破壞,影響正常的生命活動C.幸存者體內因嚴重缺水,體內滲透壓升高D.心腎功能衰竭是由于傷者血漿滲透壓過低所致答案D解析本題是信息題,考查機體內環境穩態方面的知識。被困者由于長時間沒有飲水,機體缺水,內環境滲透壓升高,尿量減少,進而導致體內的毒素不能及時排出,使內環境穩態遭到破壞,影響機體的正常代謝。對于獲救人員,應該及時靜脈注射生理鹽水,使內環境滲透壓降低,這有助于毒素等有害物質隨尿液排出。10.癌癥患者腹部積水后,為了利尿排水應靜脈輸送的主要成分是()。A.復合氨基酸 B.葡萄糖和維生素C.無機鹽 D.血漿蛋白答案D解析腹部組織積水,要使此處的水分排出體外,則應提高血漿滲透壓,吸收此處水分,然后隨血液運輸到腎臟排出體外。能夠提高血漿滲透壓的方法為加入血漿蛋白這種大分子物質,而無機鹽、葡萄糖、維生素、氨基酸全為小分子物質,可以在組織液和血漿中相互交流,故不能單獨提高血漿滲透壓。11.人體小腸中的氨基酸進入骨骼肌細胞的正確途徑是()。A.血液→組織液→肌細胞B.淋巴→血液→組織液→肌細胞C.血液→淋巴→組織液→肌細胞D.淋巴→組織液→肌細胞答案A解析血漿中的氨基酸經血液循環到達組織細胞周圍,由毛細血管經主動運輸進入組織液,再由組織液經主動運輸進入肌肉細胞。12.下列關于內環境的說法,正確的是()。A.肝臟細胞生活的環境是組織液和細胞內液,其都屬于內環境B.任何生物的細胞只有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C.人體表皮細胞直接與外界接觸,但不能直接從外界獲取營養物質D.口服藥物進入胃就進入了內環境答案C解析肝臟細胞生活在組織液中,細胞內液是肝臟細胞內的成分,不屬于內環境。單細胞生物可直接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多細胞生物的細胞必須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即使是人表皮細胞,也不能直接從外界獲取營養物質。胃通過口腔和肛門與外界直接連通,因而胃內環境屬于外環境。13.下列關于細胞或生物體完成正常生命活動所處環境的描述,錯誤的是()。A.艾滋病病毒只要侵入人體內環境就能進行旺盛的新陳代謝,增殖后代B.單細胞的原生動物、細菌等往往直接生存于水環境等外界環境中,可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C.魚的心肌細胞處于內環境中D.SARS病毒只有侵入宿主細胞才能完成增殖答案A解析艾滋病病毒是不具有獨立代謝能力的一種生物,只有寄生在細胞內才能夠增殖,內環境只是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14.下表為人體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的物質組成和含量的測定數據,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成分/(mol·L-1)Na+K+Ca2+Mg2+Cl-有機酸蛋白質①②142③147④1014025-47A.②屬于血漿,其滲透壓大小主要與血漿中無機鹽及蛋白質的含量有關B.③屬于組織液,②的蛋白質含量減少將導致③增多C.④屬于細胞內液,因為其含有較多的蛋白質、K+等D.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①的理化性質是穩定不變的答案D解析Na+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中,K+主要存在于細胞內液中。血漿中蛋白質含量比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含量高很多。可以判斷出②和③屬于細胞外液,②中蛋白質含量較高,屬于血漿。④含有較多的K+,并且有較多蛋白質,因此屬于細胞內液。二、非選擇題15.有一類疾病屬于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呼吸道阻塞,肺膨脹不全或肺炎等導致體內CO2排出受阻。請運用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血液的pH通常在____________之間,當血液中CO2大量積累時,它就與水反應形成________,該物質在血液中的積累會使血液pH低于________,但總的影響不會太大,因為該物質又會很快被分解成____________。(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細胞中會產生大量的乳酸,乳酸進入血液后,會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與血液中的________發生反應,生成__________________,這樣,血液pH就相對穩定。(3)病人從水果中攝入的碳酸鈉進入血液后,與碳酸反應,生成____________,該物質通過________排出體外,因此血液pH不會升高。(4)由上述看出,血液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一對重要的緩沖物質,它對于維持血液__________的相對穩定有重要作用。答案(1)~H2CO3水和CO2(2)下降NaHCO3乳酸鈉、水和CO2(3)NaHCO3腎臟(4)H2CO3NaHCO3pH16.英國老年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腦梗死病人腦中有新生神經元存在,這為治療包括腦梗死在內的腦猝死提供了可能。(1)腦部神經元的直接生活環境是________,血管阻塞使相關部位的內環境中化學組成和________________等理化性質發生改變,從而導致神經元代謝________,最終導致細胞壞死,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2)大腦中的興奮產生與傳遞與體液中K+、Na+有關。嘗試構建人體內Na+、K+的動態平衡模型(在圖中用箭頭表示,不考慮紅細胞、毛細血管壁等特殊細胞)。(3)除圖中所示的系統外,Na+、K+的動態平衡還有____________系統參與調節,還可能有__________系統直接參與Na+、K+的排出,由此可知__________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答案(1)組織液酸堿度、滲透壓紊亂內環境穩態(2)如圖所示(3)內分泌泌尿內環境解析(1)腦部神經元是組織細胞的一種,生活在組織液中,血管阻塞是一種病理反應,會影響內環境的穩定,會使內環境的化學成分和酸堿度、滲透壓等理化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