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3宇宙的未來 高質作品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3宇宙的未來 高質作品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3宇宙的未來 高質作品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3宇宙的未來 高質作品_第4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3宇宙的未來 高質作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塊綜合測評本試題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第Ⅰ卷閱讀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為什么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著的柱子。從甲骨文可以看出,漢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漢字一字一方格的特點已經完全成形了。此后,春秋戰國時從篆書到隸書,漢字完成了一次飛躍,表現在字形上,就是從以前的圓潤瘦長變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塊字。這種方方正正的寫法,體現了中國古人所追求的客觀美——穩重、端莊、平衡對稱,有一種周正之美。雖然后來有了“龍飛鳳舞”的草書,但每個朝代的正體字,仍然沿襲著工整的書寫模樣。最早的金文,即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都寫得規規矩矩,在當時寫字是件極其莊重嚴肅的事。到了周朝后期,各國紛爭,文字異姓,但距離周最近的秦國,其正體字仍然是規正的篆體字。秦國滅六國,建立秦朝之后,正式立小篆為正體字。但在官方規定的正體字之外,秦簡上還出現了一種輔助性書體,即后來的隸書,到漢代漢武帝年間,隸書逐步取代篆書成為正體字。此后,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楷書盛行,成為官方認可的正體字,一直流傳至今。雖然書寫方式不同,但對平衡對稱、周正之美的追求卻一直沒變。唐朝時用科舉制選拔人才,開了各種考試科目,書法就是其中一科。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書字體,皆得正樣”,文字與書寫并重。因為文字書法的優劣關系到個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謂“升沉是系”,所以仕進者非常重視。當時顏元孫《干祿字書》的影響很大,這本字書是在顏師古的“顏氏字樣”的基礎上完成的,字分俗體、通體、正體三種寫法。科舉考試,官府文書,寫字必遵正體。后來顏元孫的侄子顏真卿在湖州做官,將《干祿字書》書寫上石。要想通過科舉求仕進,就必須學習這樣的干祿字。之后,端正秀麗的干祿字楷書成了一種程式化的寫法,千字雷同,明朝時,為皇帝書寫詔誥的宮廷書家,以沈度最著名,都擅長一筆這樣的字,人稱“臺閣體”,清朝叫“館閣體”。不過,這樣過分求統一的書寫方式卻破壞了書法的靈魂——對“勢”的追求。古人寫字,講求一個“勢”字,不僅指通篇的氣勢,更指每一筆的手勢動作。把字寫“活”,就是這個道理,有口氣頂著,才能透出字里的精氣神,這便是“見字如見人”的所指。書寫動作連貫,做到下筆不悔,一氣呵成,才能氣韻生動。而要達成這樣的功力,日積月累的訓練便不可缺少,使肌肉也形成記憶。這種日復一日的臨摹、書寫,培育了中國古人最早的美學情趣,甚至成為一種人格訓練。所謂“字如其人”,雖然后來多從道德層面解讀,但其本意仍是強調一種認真的精神,寫字如是,做人亦如是。(有刪改)1.下列對方塊字發展歷史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方塊字與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有關,因為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著的柱子。B.甲骨文中的漢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漢字一字一方格的特點已經完全成形,春秋戰國時,漢字完成了字形從圓潤瘦長到方方正正的一次轉變。C.秦朝時,小篆為正體字,到漢代漢武帝年間,隸書逐步取代篆書成為正體字,魏晉南北朝時期,楷書成為官方認可的正體字。D.古人寫字講求一個“勢”字,要求書寫連貫,下筆不悔,一氣呵成。這是書法的靈魂,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氣韻生動的效果。【解析】D項,不屬于對方塊字發展歷史的表述。【答案】D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方塊字方方正正的寫法,體現了中國古人平衡對稱、周正之美的追求,這種審美追求并沒有因書寫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變。B.雖然草書是“龍飛鳳舞”的形態,但每個朝代的正體字仍然是工整的,即使是最早的金文,都寫得規規矩矩。C.因為文字書法的優劣關系到個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謂“升沉是系”,所以仕進者非常重視。如果學好端正秀麗的干祿字,就可以參加科舉考試謀求仕途發展。D.干祿字楷書在明朝時被稱為“臺閣體”,在清朝時被稱為“館閣體”,雖端莊秀麗,但寫法程式化,千字雷同,破壞了書法對“勢”的追求。【解析】C項,“如果學好端正秀麗的干祿字,就可以參加科舉考試謀求仕途發展”與原文不符。原文中說“要想通過科舉求仕進,就必須學習這樣的干祿字”。【答案】C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淮南子》中關于女媧補天的傳說是用來說明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的,我們可以從這種方式中了解“漢字是方塊字”的部分原因。B.唐朝時選拔人才重視書法,要求“楷書字體,皆得正樣”,文字與書寫并重。顏師古創立的干祿字幾經發展,成為科舉考試、官府文書必遵的書寫正體。C.古人寫字,不僅講求通篇的氣勢,而且講求每一筆的手勢動作,即把字寫“活”,透出字里的精氣神,這便是“見字如見人”的所指。D.在書寫上,要達成氣韻生動的功力,就必須進行日積月累的訓練,使肌肉也形成記憶。這種訓練也成為一種人格訓練,體現了一種認真的精神。【解析】B項,“顏師古創立的干祿字”于文無據。【答案】B(二)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造橋大師茅以升自近代以來,中國造橋史上從沒出現過中國人的名字,橫跨中國山河的鋼鐵大橋皆由西方人建造。直至造橋大師茅以升踏入橋梁工地以后,才改寫了這個歷史。茅以升,字唐臣,江蘇鎮江人。他早就立志為祖國的橋梁事業建功立業。1920年,獲得加利基理工大學第一個工學博士后,他就毅然回來報效祖國。盡管國內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一片破敗景象,但這都沒有阻止他回歸的腳步。回國后,茅以升便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曾任五校教授,兩校校長。他繼續執教三十余年,開創了“學生考先生”式教學方法,倡導“先習后學,邊習邊學”式教育。他是我國工科教育的奠基人。1933年3月,茅以升辭去北洋大學教席,接受了籌建錢塘江大橋的任務。當時,浙贛鐵路正在興建,要與滬杭鐵路銜接,需在錢塘江上架設一座大橋。錢塘江乃著名險惡之江,民間有“錢塘江上架橋——辦不到”的諺語,外國人預言此處不可能建橋。但茅以升對祖國的鋼鐵大橋均為外國人所建頗為痛心,于是慨然受命,自任橋工處處長,并請同學羅英任總工程師。茅以升是個充滿創新精神的人。設計大橋時,日本侵略兇焰從東北燃及華北,大橋關系重大,完工越早越好。他們想出一個前所未有的施工方法:“上下并進,一氣呵成”。大橋沉箱下沉時,基礎工程與橋墩工程并進,江中進行橋墩工程時,岸上進行鋼梁裝配工程。有兩個相鄰橋墩完工時,岸上整個裝配好的鋼梁,即刻用船承載浮運,利用潮水漲落,安裝上橋墩,形成一個高效的“生產線”。大橋開工于1934年。為使橋基穩固,木樁需立于石層之上。沙層又厚又硬,茅以升從澆花壺水把土沖出小洞中受到啟發,采用抽江水在厚硬泥沙上沖出深洞再打樁的“射水法”,解決了打樁難題。江水水流湍急,難以施工,茅以升發明了“沉箱法”,將鋼筋混凝土做成的箱子口朝下沉入水中罩在江底,再用高壓氣擠走箱里的水,工人在箱里挖沙作業,使沉箱與木樁逐步結為一體。架設鋼梁時,茅以升采用了巧妙利用自然力的“浮運法”,潮漲時用船將鋼梁運至兩墩之間,潮落時鋼梁便落在兩墩之上。作為教育家的茅以升還把工地變成了一所臨時大學,指導許多工程技術人員在實踐中學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為以后中國的橋梁事業培養了一批橋梁建設的中堅力量。在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等重大橋梁建設中,擔任設計師或總工程師。錢塘江大橋注定“生不逢時”。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9月26日,錢塘江大橋的下層鐵路率先通車。通車當日,大批軍火物資通過,整個工地籠罩著戰爭的氣氛,沒有人再把造橋當作是一項工程。以后兩月,各種物資通過大橋源源不斷地送往上海。日軍在杭州灣登陸后,上海腹背受敵,茅以升疾呼:早一天造好橋,就多一份勝利的希望。正是茅以升的這種熾熱愛國情懷使他成為二十世紀橋梁界的一面旗幟。淞滬會戰以上海淪陷結束。杭州不保,大橋等于為日本人造。安放炸藥的那一天是茅以升一生中最長的一天,11月17日,錢塘江大橋全面竣工,這是茅以升渴望卻又沒敢指望的一天。12月23日,日軍攻打杭州,茅以升接到命令——炸橋。這座承載著國人科學精神的大橋僅存了89天,當天晚上,茅以升寫下了八個字,“抗戰必勝,此橋必復”。抗戰勝利以后,茅以升受命修復大橋,1948年3月,大橋修復通車。新中國成立后,茅以升擔任了鐵道科學研究院院長,主持建設了武漢長江大橋,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參與了人民大會堂設計。黨對他的信任遠非舊社會可以比擬。他以科技文化使者的身份訪問英、法等國家,向全世界介紹新中國的建設成就,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對居留國外的知識分子提出“報國有門”的召喚,為大洋彼岸的炎黃子孫架起了建國之橋。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成立,茅以升當選為副主席。他認為科普工作可以實現科技大眾化的起步。為此,他撰寫了大量影響廣泛的科普作品,《人民日報》上連載的《橋話》,就是科技與文學相結合的典范,他以《橋話》為媒介把橋的知識介紹給人民,《橋話》是以生動的文學語言來寫的,發表后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他還大辦科技報,通過科技報把科學知識送給勞動大眾。茅以升的一生都在“架橋”,直到1989年11月12日在京逝世。他雖然離我們而去,但那光輝的形象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共存。(有刪改)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A.茅以升從美國學成回來,開始并沒有機會參加橋梁工程建設,而是投身教育事業,為我國工科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B.茅以升是個充滿創新精神的人。設計了“上下并進,一氣呵成”的施工方法。形成一個高效的“生產線”。C.作為教育家的茅以升還把工地變成了一所臨時大學,利用橋梁建設工地,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工程人才。D.錢塘江大橋是茅以升設計、建造的,也是他決定炸掉、抗戰勝利后重修的,大橋承載著茅以升太多的悲歡。【解析】D項,是他奉命炸掉的。【答案】D5.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4分)A.茅以升是出現在中國造橋史上的第一位造橋大師,在他之前,橫跨中國山河的鋼鐵大橋都是由西方人建造的。B.他執教三十余年,開創了“學生考先生”式教學方法,倡導“先習后學,邊習邊學”式教育。他是我國工科教育的奠基人。C.茅以升為了抗戰大局,支援抗戰,運輸抗戰物資,開始設計建造錢塘江大橋,并在建設過程中克服了許多技術難題。D.茅以升雖然不愿讓自己設計建設的錢塘江大橋被炸毀,但他懂得在國家危急、民族災難的時刻,炸毀大橋是必要的。E.茅以升為了回報黨對他的信任,他不僅積極參與各種重大工程的設計與建設,還竭心盡智作科普宣傳,辦科技報。【解析】A.注意文中有“自近代以來”的限制。C.最初建橋不是為了抗戰。E.“各種重大工程”,范圍太大。【答案】BD6.為什么說茅以升的一生都在“架橋”?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5分)【解析】解答本題要注意“架橋”的表層和深層含義。如表層含義主要是茅以升的本職工作就是修建橋梁的,文中主要介紹他修建錢塘江大橋和武漢長江大橋。其深層含義就要從“建橋”的比喻義入手,如文章第二段主要寫他執教,由此可知他為學生架設了知識之橋;倒數第三段寫他“為大洋彼岸的炎黃子孫架起了建國之橋”;倒數第二段寫他“通過科技報把科學知識送給勞動大眾”,即在科技與人民之間架橋。【答案】①研究工科教育,為學生架設知識與人生之橋。②架設錢塘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為祖國山河架橋。③撰寫大量科普文章,興辦科技報,在科技與人民之間架橋。④向居留國外的知識分子宣傳新中國,在國家和知識分子之間架橋。(三)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小人物遇到大人物馬丁·蘇特在我們所有人的身上都發生過這樣的事:我們因為意外地遇見了某個重要人物而一下子手足無措。我們說話顛三倒四,找尋線索,結結巴巴或者迸不出一個字來。類似這樣的事霍力格就遇上過。一場關于目標管理之復興的報告結束之后,他在會議賓館的衣帽柜前排隊。他前面的那個頭發灰白、身材魁梧的先生取了大衣,正在找一枚硬幣給那個管衣帽的服務生。霍力格出于著急而不是為了搶先,就遞給了他兩瑞士法郎。這位先生吃驚地轉回頭——是馬海。馬海!兩次年度最佳經理人,這個國家最近幾個真正熱門的股份公司之一的董事長和總裁,經濟界的巨頭!而霍力格卻像塞給小廝一樣給了他兩個瑞士法郎,而他竟接受了!馬海把它遞給了管衣帽的服務生,將大衣和圍巾搭在手臂上,道了聲謝,走開了。霍力格讓人把他的大衣取出來遞給他,卻發現自己已經把身上最后的零錢都犧牲掉了,只好給了一臉驚訝的服務生十塊的票子,希望還能夠趕上馬海。他如了愿。馬海站在前廳,正在扣大衣,像是在等著霍力格。總之,他向他伸出手并介紹自己叫“馬海”,好像他不是每兩天就出現在一份霍力格看到的報紙上一樣。霍力格也介紹了他自己,然后他們就簡單地聊了聊,泛泛地談了談目標管理,特別講到了那場報告。霍力格并不是太專心,因為他一直在用一只眼睛注意著是否有認識他的人看見了他在和馬海說話。真的,那是誰一搖一擺地走過去了?是弗蘭肯貝克的左右手——路易特女士。如果他除了弗蘭肯貝克以外,還希望讓誰看見他與馬海這么無拘無束地聊天,那這個人當屬路易特女士。她會注意到這個場景的細枝末節:霍力格一邊講話一邊扣大衣的那種隨意的姿態,好像他天天都和經濟界巨頭聊天。馬海對他微笑著,仿佛霍力格剛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笑話。弗蘭肯貝克肯定會裝著沒看見。他才不會站在一旁看著他與馬海談天,讓霍力格得意呢。弗蘭肯貝克會扭轉頭去不看并且忽略所有的細節。但路易特女士不會這樣。她會牢牢記住這些細節,然后逐一地講給她的老板聽。她朝他們這邊看過來,愣了一下,然后微笑著點點頭。就在他腦子里想著路易特女士的時候出了事——馬海說:“好,再見,霍力格先生,再次非常感謝。”霍力格回答道:“這不算什么,馬海女士。”“這不算什么,馬海女士。”這可是肯定有一百公斤重,一百八十五公分高,六十三歲的國家經濟界的巨頭!馬海女士!命運的安排,使得這個兩次年度最佳經理人、這個國家最近幾個真正熱門的股份公司之一的董事長和總裁得知了一個叫斯蒂芬·霍力格的人的存在——甚至將他的姓記住了幾分鐘!他卻管他叫馬海女士!僅僅因為恰好在告別的當兒,路易特女士,他的最大的嫉妒者弗蘭肯貝克的左右手,一扭一扭地從他們身邊走過。“這不算什么,馬海女士。”馬海好像沒聽見,再次沖他友好地微笑了一下,然后向出口走去,他的穿制服的司機可能在那里等著他呢。霍力格像癱瘓了一樣立在原地。這癱軟至少使他沒有犯試圖改口的錯誤。“嗯,我當然是想說,先生。這不算什么,馬海先生。不是女士。先生。”霍力格的頭一個反應就像所有人在遇到大災難之后的反應:他希望這事沒有發生。也許他只是覺得自己說了“女士”。或者他只是在想象中遇見了馬海。當霍力格又能走動了之后,他立刻沖向出口。在那里他剛好還可以看見一輛轎車的尾燈從禁止停車區消失,他知道,這不是想象。他替馬海給了管衣帽的服務生小費,然后又稱他為“馬海女士”。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至幾個月中,霍力格平靜了下來。也許馬海并不是裝著沒聽見。霍力格沒把“女士”說得很重。他說得很急促。這個詞如此不經意地滑出他的嘴唇,這也完全可以是“先生”呵。在會議賓館喧鬧的大廳里一個Hr(先生)與一個Fr(女士)根本就聽不出差別。尤其不會被一個已經幾乎到了退休年齡的、據他所知曾是炮兵軍官的老者聽出來。他們都有輕微的聽覺……障礙。而且就算他以為聽見了“女士”,他也會因為這個想法的荒唐,即一個陌生人會在會議賓館的衣帽柜前稱他為“女士”,而將其歸為自己的聽覺錯誤。今天,兩年之后,他又在同一個會議賓館遇見了馬海,這次是在男廁所。洗手的時候霍力格鼓起勇氣說:“也許您還記得我,我是那個曾在衣帽間替您付了兩個瑞士法郎的,斯蒂芬·霍力格。”馬海一邊烘干手,一邊打量著霍力格。“啊,當然,”他高興地叫出聲來,“霍力格小姐!”(有刪改)7.下列各項中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4分)()A.小說題目是“小人物遇到大人物”,這里的小人物指的是霍力格,大人物是馬海。霍力格第一次遇到馬海就主動拿出兩瑞士法郎替他付小費,以此來討好他。B.霍力格追上馬海并和他攀談,是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價,臨別時一句“這不算什么,馬海女士”又讓他陷入不安之中。C.馬海是這個國家經濟界的巨頭,也是彬彬有禮的紳士,為了顧全霍力格的面子,才沒有為稱呼翻臉。D.小說運用動作、語言、肖像和大量的心理描寫,刻畫了霍力格這一典型的小人物形象。【解析】A項,霍力格替馬海付小費是出于著急,并非討好。C項,“為了顧全霍力格的面子,才沒有為稱呼翻臉”于文無據。D項,文中對于霍力格沒有肖像描寫。【答案】B8.霍力格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簡要分析。(4分)【解析】解答本題,應從文中關于霍力格的描寫中進行概括。如從文中描寫霍力格兩次看見馬海時極力討好的樣子可知,他的地位是卑微的,他也是勢利的。當他與馬海談話時,文中有“如果他除了弗蘭肯貝克以外,還希望讓誰看見他與馬海這么無拘無束地聊天,那這個人當屬路易特女士”的語句,由此可知,他的虛榮心是很強的,他極想通過這個引起別人的注意,提高自己的身價。根據倒數第三、四段的描寫來看,霍力格因為把馬海先生錯叫為馬海女士的自我安慰是逃避現實的表現。【答案】①卑微而又勢利。霍力格兩次看見馬海都表現出對他的盡力討好。②虛榮心強。霍力格非常希望別人注意到自己和這位大人物說話,并表現出“隨意的姿態”,以此提高自己的身價。③善于自我安慰(逃避現實)。明明因為不專心叫錯了,卻反復安慰自己馬海沒有聽到。9.霍力格在口誤之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動,反映了他怎樣的心理?請結合文本并聯系生活,談談你對這種心理的看法。(6分)【解析】倒數第三、四段中關于霍力格的心理描寫有“沒把‘女士’說得很重”“說得很急促”“這個詞如此不經意地滑出他的嘴唇,這也完全可以是‘先生’呵……”,根據這些心理描寫可知這是一種自我欺騙的表現。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心理也是存在的,這種心理的實質就是不敢面對現實,是一種逃避現實、自欺欺人的表現。所以,想要改變就要敢于面對現實。【答案】這是一種逃避現實、自我欺騙的心理。這種心理只是一種自我安慰,它是無法改變現實的。霍力格由于不專心而說錯了話,他擔心這樣做會影響自己在馬海心中的形象,所以反復暗示自己馬海沒有聽到,逃避現實。而事實證明霍力格這種心理只是自我安慰,是改變不了事實的。生活中,我們也會由于不敢承擔后果故意美化事實、自欺欺人,這不僅不能改變現實,還可能讓我們懈于改變。所以,我們要直面現實,積極行動。(概括心理2分,觀點2分,結合文本2分,現實2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舉進士甲科,知會稽縣。民田鏡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門,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學士知鄭州,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練文法,更踐久,習知朝廷臺閣典憲,首相韓琦每咨訪焉。仁宗末年,琦請建儲,與公亮等共定大議。密州民田產銀,或盜取之,大理當以強。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雖強,與盜物民家有間矣。”固爭之,遂下有司議,比劫禁物法,盜得不死。契丹縱人漁界河,又數通鹽舟,吏不敢禁,皆謂:與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將奈何?雄州趙滋勇而有謀,可任也。”使諭以指意,邊害訖息。英宗即位,加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尋加戶部尚書。帝不豫,遼使至不能見,命公亮宴于館,使者不肯赴。公亮質之曰:“錫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親臨,處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寧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陽三城節度使。明年,起判永興軍。居一歲,還京師。旋以太傅致仕。元豐元年卒,年八十。帝臨哭,輟朝三日。公亮方厚莊重,沉深周密,平居謹繩墨,蹈規矩;然性吝嗇,殖貨至巨萬。初薦王安石,及同輔政,知上方向之,陰為子孫計,凡更張庶事,一切聽順,而外若不與之者。嘗遣子孝寬參其謀,至上前略無所異,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寬至樞密以報之。蘇軾嘗從容責公亮不能救正,世譏其持祿固寵云。(節選自《宋史·曾公亮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的基礎在于對通篇文章的領會。首先,通讀選文,大致了解整個故事的內容。其次,根據畫波浪線句子中主語的變換初步斷句,如“為政有能聲”的主語是公亮,“悉竄他境”的主語是“盜”,“不閉”的主語是“戶”,“亡橐中物”的主語是“使客”,“報”的主語是公亮。再次,抓住標志詞斷開比較明顯的地方,如文中的“殆”前面要斷開,虛詞“耳”后面要斷開。這樣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結合選項做出判斷即可。【答案】B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與當今某些國家內閣或政府首腦的含義并不相同。B.建儲義為確定儲君,也即確定皇位的繼承人,我國古代通常采用嫡長子繼承制。C.古代朝廷中分職設官,各有專司,所以可用“有司”來指稱朝廷中的各級官員。D.契丹是古國名,后來改國號為遼,先后與五代和北宋并立,與中原常發生爭端。【解析】本題考查古代文化常識。涉及古代官職、君主制度、古國情況等。“有司”在文中指有具體職務、做具體工作的官吏,而不是指朝廷中的各級官員。【答案】C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曾公亮初入仕途,為民興利除弊。他進士及第后任職會稽縣,當時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興修水利工程,將水引入曹娥江,民眾因此得益。B.曾公亮久經歷練,通曉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務,首相韓琦每每向他咨詢;密州有人偷盜民田產銀,他認為判處死刑過重,據理力爭,最終改判。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邊地事端。契丹違約在界河捕魚運鹽,他認為萌芽不禁終將釀成大禍,派使者偕同雄州趙滋前往調解,邊地雙方得以相安無事。D.曾公亮老謀深算,暗中為子孫計。他為人深沉,思慮周密,曾舉薦王安石,安石受到寵信,他考慮子孫前程,不露痕跡地處處隨順安石,終于得到回報。【解析】本題從張冠李戴和無中生有的角度設誤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把握。C項“派使者偕同雄州趙滋前往調解”表述不當。派趙滋前去的是皇上而不是曾公亮;另外,派使者去告訴趙滋,并沒說讓使者偕同。【答案】C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錫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親臨,處之安乎?譯文:(2)蘇軾嘗從容責公亮不能救正,世譏其持祿固寵云。譯文:【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涉及通假字、一詞多義、判斷句、省略句等。(1)“錫”是通假字,通“賜”,賜予。“虔”,恭敬。“必”,一定。“是不虔君命也”是判斷句,“而必使(之)親臨”是省略句。(2)“嘗”,曾,曾經。“救正”,指糾正弊病。“譏”,譏諷。“固寵”,加固寵幸。【答案】(1)賜宴不到場,這是對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卻一定要他親臨宴會,做這樣的事能心安嗎?(2)蘇軾曾從容地責備公亮不能糾正弊病,世人譏諷他保持祿位加固寵幸。【參考譯文】曾公亮,字明仲,是泉州晉江人。考中進士甲科,做了會稽縣的縣令。百姓的農田在鏡湖旁,常常擔心湖水泛溢。公亮立起閘門,將水排入曹娥江,百姓受益。以端明殿學士的身份管理鄭州,治政有能干的名聲,盜賊都流竄到外地,以至百姓都夜不閉戶。曾經有使者丟失袋中東西,下公文追問盜賊,公亮上報:“我們境內沒有窩藏盜賊,大概是隨從之人偷藏的。”(對隨從)進行搜查,果然如此。公亮清楚熟習公文法令,經歷處事久了,熟知朝廷臺閣的典章制度,位居首位的宰相韓琦常常咨詢他。仁宗末年,韓琦請求確立儲君,與公亮等一起共商大計。密州民田盛產銀子,有人偷取銀子,大理寺將其當強盜論處。公亮說:“這是禁物,獲得它雖是強行盜取,卻與盜竊民家有所不同了。”堅持爭論,于是(皇帝)交付給有司討論,依照劫取禁物的法令,盜賊得以不死。契丹聽任人在界河捕魚,又多次通行鹽船,官吏不敢制止,都說:與他們較量,將要生出事端。公亮說:“事情剛開始不加制止,以后將怎么辦?雄州趙滋勇猛有計謀,可以任用。”朝廷派人前去向趙滋傳達皇上的旨意,邊境的危害終于平息了。英宗即位,授予公亮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職位,不久又加封為戶部尚書。皇帝身體不適,遼使到了卻不能召見,命公亮在客館設宴,使者不肯赴宴。公亮質問他說:“賜宴不到場,這是對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卻一定要他親臨宴會,做這樣的事能心安嗎?”使者于是前來赴席。熙寧三年,被授職司空兼侍中、河陽三城節度使。第二年,被舉用管理永興軍。過了一年,返回京師。不久以太傅之職辭官歸居。元豐元年去世,終年八十歲。皇帝親臨悼哭,罷朝三天。公亮端莊忠厚,深沉周密,平時謹守法度,循規蹈矩;但天性吝嗇,家產增至巨萬。當初推薦王安石,等到一起輔政,知道皇上正偏向他,暗中為子孫考慮,凡是政革各事,一概聽從,但表面上裝作不親附。曾經派兒子孝寬參與謀劃,在皇上面前幾乎沒有什么異議,于是皇帝更信任安石。安石感激他幫助自己,所以提拔孝寬至樞密來報答他。蘇軾曾從容地責備公亮不能糾正弊病,世人譏諷他保持祿位加固寵幸。(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初授官題高冠①草堂岑參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闌。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只緣五斗米,辜負一漁竿②。【注】①高冠:山谷名,岑參終南山隱居地。②一漁竿:古代許多隱士垂釣水濱,因而漁竿成為了隱士或者隱逸生活的一種標志。14.下列對這首唐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A.“三十始一命”,“一命”是說官職來之不易,這讓隱居耕讀十載的岑參深感懊喪,感到“宦情多欲闌”,做官的念頭因此消磨殆盡。B.頷聯流露出對其初授官職的厭倦,官職卑微,本不屑為之,為生活所迫,卻不敢以此為恥,其無可奈何的心態,躍然紙上。C.這首詩的頸聯描寫了河水漲起淹沒采樵小路,山花怒放醉倚藥欄的充滿生機、秀麗清幽的山野景象。D.詩中的“吞”字寫出了澗水淹沒山間小路、恣肆無拘的情態;“醉”字則寫出了山花裝點藥欄、旁若無人怒放的情態。E.全詩抒發了詩人做官赴任時對原來的隱居之地的留戀之情,表現了詩人不屑擔任卑微的官職的憤激之情。【解析】A項,“一命”是指“官階最低等”,這也讓岑參感到大失所望;E項,“憤激之情”有誤,應是“為生計所迫而不敢以此為恥的矛盾心情”。【答案】AE15.尾聯運用了那些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6分)【解析】結合注釋,不難找出“五斗米”這一典故和“一漁竿”的借代,注意分析時要結合全詩,準確把握作者的心情。【答案】用典和借代。“五斗米”運用典故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一漁竿”代指古代隱士。這兩句詩表現了詩人為微官薄祿不得不割舍閑適自得的隱逸生活的矛盾心情。(三)名篇名句默寫(5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歸去來兮辭并序》中集中概括陶潛內心不得自由、深感悵惘悲傷的做官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滕王閣序》中寫遍地官宦人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莊子在《逍遙游》中以“朝菌”為例說明“小大之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對名句名篇的默寫能力。第(1)句中的“奚”易混,第(2)句中的“閭閻”和第(3)句中的“晦”容易寫錯。【答案】(1)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2)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3)朝菌不知晦朔第Ⅱ卷表達題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不恰當的兩項是(3分)()A第二展廳的文物如同一部濃縮的史書,舉重若輕地展示了先民們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頑強抗爭、繁衍生息的漫長歷史。B這部翻譯小說雖然是以家庭生活為題材的,卻多側面、多視角地展現出那個時代光怪陸離的社會生活畫卷。C畢業后他的同學大都順理成章地走上了音樂創作之路,而他卻改換門庭,另有所愛,一頭扎進中國古代文化研究中。D在那幾年的工作學習中,楊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他的教導在我聽來如同空谷足音,給我啟示,帶我走出困惑。E我國繪畫史上有一個時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為圭臬,凡是學畫,都以他們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解析】A舉重若輕:舉重東西就像舉輕東西那樣。形容做繁難的事或處理棘手的問題輕松而不費力。修飾對象一般為人,用在此處不合適。B光怪陸離:形容現象奇異、色彩繁雜。這里用來修飾“社會生活畫卷”,使用正確。C改換門庭:改變門第出身,提高社會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勢力,以圖維持、發展。用在這里不合語境,可改為“改弦易轍”。D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聽到人的腳步聲。比喻難得的音信、言論或事物。這里指難得的言論,使用正確。E奉為圭臬:把某些言論或事物當作準則。使用正確。此題可在確認某些選項的基礎上采用排除法。【答案】AC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A.自從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把衛星送上天的國家以來,我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巨大的突破。B.國務院近日發布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準新增食鹽定點生產批發企業,取消食鹽批發企業只能在指定范圍內銷售,允許它們開展跨區域經營。C.職業教育的意義不僅在于傳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識地把工匠精神滲透進日常的技能教學中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D.面對突然發生的災難,一個地方抗災能力的強弱既取決于當地經濟實力的雄厚,更取決于政府的應急機制和領導人的智慧。【解析】A項,結構混亂,可將“成功發射”提到“自從我國”后。B項,成分殘缺,可在“提出不再核準新增食鹽定點生產批發企業”后加“的要求”,在“取消食鹽批發企業只能在指定范圍內銷售”后加“的規定”。D項,結構混亂,一面對兩面,可將“的雄厚”去掉,并在“當地”后加“的”。【答案】C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比爾·布萊森在他的《萬物簡史》里介紹了超級火山的巨大破壞性。以美國為例,__①__境內有一座超級火山噴發,__②__其產生的巨大能量將摧毀數千公里范圍內的所有東西,無數人會因此喪命,__③__會導致整個國家被深達6~20米的火山灰覆蓋,隨后__④__會出現其他許多可怕后果。__⑤__目前人類還無法預測美國超級火山會在何時噴發,__⑥__了解了它的殺傷力有利于我們制訂各種減損預案。①②③④⑤⑥A一旦則/也即使然而B倘若那么進而/由于所以C假如則甚至更/那么D只要/而且還雖然但【解析】本題以正確使用關聯詞語的形式考查語言表達連貫。我們可以首先確定邏輯關系相對清楚明確的幾項。④前后句之間應為并列關系,排除B、C兩項。⑤⑥所在句子句間為轉折關系,A項“即使”與“然而”搭配不當,應排除。故應選D項。【答案】D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植物不同于動物的地方就在于每種植物都具有全能性,整個植物體就是個松散的聯合體,不像動物那樣①________________。所以,即使植物失去了大多數組織后,②________________,所謂“枯木逢春”就是這個道理。理論上,只要有一個植物細胞存活,③________________,但這對環境條件要求非常高,必須讓這個細胞在試管里慢慢分裂,直到可以分化出根莖葉。【解析】由①處上下句可知,此處是把植物和動物進行對比,由文中“植物體……聯合體”可知,植物體松散,是個聯合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動物的器官是有嚴格分工的;②處前面說“即使植物失去了大多數組織”,后面又舉“枯木逢春”的事例,可知,植物在這種情況下是仍可生存的,②處結合分析即可得出答案;③處前面有“枯木逢春”的事例,又說“只要有一個植物細胞存活”,后面又有“可以分化出根莖葉”,由此可知,③處應填入這個細胞是可以變為一株植物的。【答案】①每個器官都有嚴格的分工②遇到合適的條件仍可再生③這個細胞就能變成一株植物(6分;答出一句給2分,意思對即可)21.看下面的漫畫,根據要求答題。(5分)(1)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漫畫內容。(不超過50個字)(3分)(2)這則漫畫意在提醒人們:(2分)【解析】這則漫畫反映的正是當今信息時代所呈現的一個普遍場景。通過觀察,畫面內容不難理解。第一問,概括時注意,只需要闡述畫面中所表現出的內容即可,不需要作評述,不需要闡釋深層內涵。第二問,審題時要抓住“提醒”二字,可知其內涵是批判性的。主要抓住現代網絡社交模式對于親情的影響即可,不必過于拔高到對于整個人際交往方面的影響。【答案】(1)圍坐在一起的家人,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