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李俊梅主講審計
AUDITING教學計劃
n
課程簡介
教學目標
預修課程課程結構
教材及參考資料
成績與考試基本要求課程簡介
審計學課程立足于注冊會計師審計,主要討論審計學的基本理論與實務,包括審計與注冊會計師職業、審計程序與技術、交易循環審計、其他類型的審計與鑒證業務等內容。本教材的內容很豐富,有的內容適合于研究生教學。本課件主要針對本科生,因此對書中的有些內容將做適當的刪減,那些適用于研究生和在本科教學中不擬詳細講解的內容,在本課件中將一帶而過。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教與學,要使學生掌握審計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為從事審計理論研究和實務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預修課程
審計學是會計學(審計學)專業的一門主要專業課,通常應在學習了基礎會計、財務會計(中級、高級)、成本會計等課程之后學習。
教材及參考資料1.主要教材:劉明輝主編:《審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第八版。2.參考資料:余玉苗主編:《審計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2版。張繼勛主編:《審計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版注冊會計師考試指定教材《審計》審計準則、會計準則碩博論文其它相關資料基本要求保證出勤率,不無故曠課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參加討論獨立完成個人作業;協作完成小組作業誠實、嚴謹,考試不作弊。
課程要求分組自學(主動性、自覺性)思考審計學框架結構審計與注冊會計師職業其它類型審計與鑒證業務審計程序與技術交易循環審計審計學框架結構審計與注會職業審計與鑒證概論職責和法律責任注冊會計師管理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審計與注冊會計師職業審計程序與技術審計目標與審計過程風險評估審計證據與審計工作底稿計劃審計工作風險應對審計抽樣和選擇性測試法審計報告審計程序與技術交易循環審計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籌資與投資循環審計購貨與付款循環審計生產與服務循環審計貨幣資金審計特殊項目和終結審計交易循環審計其它類型審計與鑒證業務特殊審計領域財務報表審閱、其它鑒證業務和相關服務其它類型審計其它類型審計與鑒證業務初會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中會亂我心好煩憂高會永遠念不懂成會讀也讀不通審計這一科更難懂新鴛鴦蝴蝶夢(會計版)由來只有老師笑有誰聽到學生哭會計這條路好辛苦是要快快來轉系還是繼續念下去下錯了決定很傷心第一章審計與鑒證概論審計與鑒證的產生與發展鑒證業務的含義和類別審計的概念與種類審計的對象、職能和作用審計的動因和社會角色審計的基本假設第一節審計與鑒證業務的產生與發展審計的產生與發展審計的概念與種類鑒證業務的產生與發展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與鑒證的發展審計的產生與發展一、審計產生的基礎
兩權分離受托經濟責任社會基礎經濟監督間接監督直接監督直接原因前提條件審計產生充分條件二、國家審計的發展
(一)我國國家家審計的發展1.古代審計——公元前11世紀至1840年①國家審計產生于西周,標志為宰夫一職出現②秦漢時期會審分離,秦代實行御史制度,漢代完善了上計制度③隋、唐“比部”審計④南宋改“諸軍諸司專勾司”為“審計院”(公元992),“審計”一詞從此出現。⑤明、清財審合一。元由戶部兼管,明清改設都察院,重心轉到對財政的評價。2.近代審計——1840年至1949年
(1)民國審計①民國初年(1912),國務院下設“中央審計處”,各省“審計分處”,并頒布了有關審計法規。②民國三年改為“審計院”,并于是1914年頒布了“審計法”,1928年國民政府頒布審計法及實施規則。③民國1929年公布審計院組織法④民國二十年改為審計部,隸屬監察院民國時期審計特點:審計法規完備,形成了完整的體系。3.現代審計——1949年至今
(1)解放后學習蘇聯財審合一制度
(2)82年12月第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中規定我國建立審計機構,實行審計監督制度(3)83年9月15日在國務院設立了審計署,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相繼成立了審計局(4)84年12月17日,中國審計學會成立(5)85年8月公布了《國務院關于審計工作的暫行規定》,10月公布了《審計工作試行程序》(6)88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條例》(7)94年八屆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95年元月1日實施。(8)97年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9)2000年1月28日、2001年8月7日、2001年8月1日、2003年3月4日、2003年12月15日、2004年2月10日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基本準則》以及若干通用準則(10)2006年2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二)國外國家審計的發展1.奴隸制度下2.封建制度下3.近現代資本制度下績效審計經營審計管理審計三E審計五E審計三、內部審計的發展(一)國外內部審計的發展1、傳統內部審計2、20世紀前后出現了大量的規模龐大的公司(大型聯合公司、連鎖公司等),總公司的管理權很難實現。3、20世紀40年代末,內部審計同外部審計一樣,進入現代發展時期。其主要標志一是審計的方法從過去的詳細審計改變為以評價內部控制系統為基礎的抽樣檢查;二是審計的領域從財務審計擴大到效益審計。
(二)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1、古代的皇室審計與寺院審計
2、民國時期鐵路、銀行系統的內部稽核
3、解放初期大、中型企業中的內審部門與專職內審人員
4、社會主義內部審計1983年才開始建立,1985年12月公布了《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若干規定》,1995年7月14日頒布了《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后來又作了修改,于2003年3月發布,2000年至2003年4月,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組織了對內部審計基本準則、職業道德規范及十五個具體準則進行制訂,并予發布。
四、社會審計的發展(一)西方國家社會審計的發展萌芽時期可追溯到16世紀的意大利,合伙企業出現以后。誕生與確立英國工業革命以后,股份公司出現。“南海事件”誕生了首位民間審計人員,出現了第一份“會計師查賬報告”,英國公司法確立了會計師的法律地位(1844《公司法》)。職業的形成
1853年愛丁堡會計師協會的成立。政治家忘記了政治、律師忘記了法庭,貿易商放棄了買賣,醫生丟棄了病人,店主關閉了鋪子,教父離開了圣壇,甚至高貴的夫人也忘了高貴和虛榮。按審計對象劃分的發展階段會計賬目審計階段(19th中葉-20th初)資產負債表審計階段(20th30年代)財務報表審計階段(20th30年代至今)審計對象、審計方法、審計目的、審計報告使用人按審計模式劃分的發展階段賬項導向審計(19th中葉-20th40年代)內控導向審計(20th40年代后)風險導向審計(20th70年代后)
(二)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發展
1.解放前的注冊會計師審計
(1)北洋政府1918年頒布了《會計師暫行章程》(2)1921年開始在上海設立會計師事務所,先后頒布了《會計師注冊章程》對社會審計的執業范圍、內容和規則作了一些規定(3)1925年上海成立了會計師公會
謝霖正則會計師事務所2.解放后的注冊會計師審計(1)建國后很長時間取消了注冊會計師審計(2)1979年開始陸續設立會計顧問處,1980年財政部頒布了《關于成立會計顧問處的暫行規定》,標志恢復,同年五月開始籌備上海公證會計師事物所(3)1985年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4)1986年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師條例》.1988年11月中注協成立,中國社會審計進入政府監管行業自律。1995年6月與中國注冊審計協會合并,還加入亞太、國際會計師聯合會,進行法制化、規范化和國際化。
(5)1993年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次年元月1日實施,標志規范發展,1997年進行行業的清理整頓,1998年進行事務所的脫夠改制(6)1995年財政部批準發布了《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基本準則》等。(7)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48項《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等五、鑒證業務的產生與發展(略)鑒證業務的含義職業組織研究與開發鑒證業務的努力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指出審計的未來發展方向是鑒證業務。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CICA)澳大利亞注冊會計師協會(ASCPA)和澳大利亞特許會計師協會(ICAA)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六、研究審計產生與發展的有益啟示1.審計歷史表明,實行審計監督制度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2.審計歷史表明,一個國家實行嚴格的國家審計制度,必須切實加強對財政的審計監督,保證政府財政預算的正確執行,從而推進政權建設,鞏固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3.審計歷史表明,開展審計監督,必須設立專門的審計機構,配備稱職的審計人員,而且由國家法律賦予他們獨立行使審計職責的權力;這也是審計機構和人員履行審計職責、完成審計任務的必要保證。4.審計歷史表明,任何國家實行審計監督制度,必須加強法制建設5.審計歷史表明,一個國家發展審計事業,應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使更多的人樹立起審計觀念,增強審計意識,創造良好的審計環境,這也是順利開展審計工作的基本前提。6.審計歷史表明,審計人員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遵守職業道德,積極勤奮工作,只有為促進國家經濟健康發展和政府廉政建設做出成績,才能贏得社會對審計的認可。第二節審計的概念與種類本節主要內容:審計的概念審計的種類審計人員的種類一.審計的定義
(一)傳統審計的含義——審查會計帳目
(二)美國會計學會1972年定義——審計是為了查明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的表現與所定目標之間的一致程度與客觀地收集和評價有關證據,并將其結果傳達給有利害關系使用者的有組織過程。1.審計目的——查明經濟活動和經濟現象的表現與所定標準之間的一致程度。2.行為方式——收集和評價證據;傳達審計結果。審計的概念(三)美國審計總局的定義——審計一語,包括審查會計記錄、賬務事項和財務報表,但就審計總局的全部工作來說,還包括:
①審核各項工作是否遵守有關的法律和規章制度②查核各項工作是否經濟有效率③查核各項工作的結果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包括立法機構規定的目標)1.審計對象——會計記錄、財務事項和財務報表。
2.審計目的——合規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四)日本三澤一教授認為——審計是具有公正立場的第三者就一定的對象的必須查明的事項進行批評性的調查行為,還包括報告調查結果。
1.審計主體——獨立的第三者
2.審計客體——必須查明的事項
3.行為過程——調查與報告
4.審計性質——批評性的調查行為(五)美國會計學會1973年的定義審計是一個客觀地獲取和評價與經濟活動和經濟事項的認定有關的證據,以確認這些認定與既定標準之間的符合程度,并把審計結果傳達給有利害關系的用戶的系統過程。注冊會計師收集評價證據確認兩者相符程度傳達結果具有利害關系報告使用人有關經濟數據的認定有關經濟數據的既定標準
審計系統化過程(1)審計的主體是獨立的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2)審計的性質是法定的,必須依法授權或接受委托才能審計。(3)審計的對象是會計報表及其相關資料所反映的經濟活動和經濟事項。(4)審計的標準是國家頒布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5)發表審計意見,是指審計人員根據會計報表認定同審計標準的接近程度,表達合法性、公允性的審計意見。
我國理論界對審計定義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過,最具代表性的定義的有:1989年中國審計學會提出“審計是由專職機構和人員,依法對被審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檢查,評價經濟責任,用以維護財經法紀,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宏觀經濟調控的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1995年我國審計學會將前述定義簡明概括為:“審計是獨立檢查會計賬目,監督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指出“審計是審計機關依法獨立檢查被審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其他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產,監督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六)我國審計定義:審計是由專職機構和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及其他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審查和評價的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
1.審計本質2.審計基本職能3.審計主體4.審計客體5.審計方式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監督(經濟監督、第三者監督)獨立的第三者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活動及其他審查、評價、報告和傳達。6.審計目標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查明事實(收集證據)作出判斷(對照標準)引出結論(撰寫報告)會計資料財政財務收支真實性合法性有關經濟活動效益性二.審計的本質(一)審計與會計的聯系:1.都借助于會計方法、技巧2.工作對象都有會計資料3.工作范圍都涉及企業內部控制4.都是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5.都是提高經濟效益(二)審計與會計的區別1.產生的前提不同會計:經濟管理需要。審計:兩權分離需要。2.兩者性質不同會計:經營管理組成部分,對經營管理反映與監督
審計:經濟監督組成部分,管理過程外的獨立監督(二)審計與會計的區別3.兩者對象不同會計——資金運動過程,經濟活動的價值方面審計——會計資料、其他經濟信息;財政財務收支活動、其他經濟活動4.職能不同會計基本職能——核算與監督審計基本職能——監督、鑒證和評價
(二)審計與會計的區別5.方法不同會計方法:設置會計科目、復式記賬、填制審核憑證會計、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審計方法:檢查、審閱、監盤、觀察、查詢及函證、復算、分析性復核。6.程序不同會計程序:填制審核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審計程序: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報告階段審計與會計檢查的區別
會計檢查審計檢查帳目針對業務本身既包含檢查會計帳目又包括審核稽查計算財會部門的附帶職能獨立的專職監督檢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證實財務財政收支活動及其他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有效檢查范圍、深度、方式有限檢查會計資料是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審計委托人(第一簽約人)注冊會計師(第三簽約人)被審計人(第二簽約人)委托代理關系受托經濟責任
關系審計與被審計關系(三)審計三要素委托代理關系(四)審計本質是一項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
1.審計是一種經濟監督活動,經濟監督是審計的基本職能2.審計具有獨立性,獨立性是其本質特征三.審計特征(一)獨立性特征——本質特征機構獨立人員獨立工作獨立經濟獨立
形式與精神獨立性
是一種內心狀態,要求注冊會計師在提出結論時不受有損于職業判斷的影響,能夠誠實公正行事,并保持客觀和職業懷疑態度。要求注冊會計師避免出現這樣重大的事實和情況,即使得一個理性且掌握充分信任的每三方在權衡這些事實和情況后,很可能推定會計師事務所或項目組成員的誠信、客觀或職業懷疑態度已經受到損害。審計監督與其它經濟監督比較項目審計監督其它經濟監督職能超脫性附帶監督內容廣泛性與管理范圍一致性質強制性、再監督管理性(二)權威性特征——有效行使審計權的必要條件
1.審計組織具有法律的權威性
2.審計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受法保護,不得打擊報復,不得隨意撤換。
3.審計機關有要求報送資料權,檢查權,調查取證權,采取臨時強制措施權,建議糾正權,通報、公布審計結果權,處理、處罰權,處分建議權等。
4.審計人員應具備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應當執行回避制度和負有保密義務,應當保證執業的獨立性、準確性和科學性。
5.被審計單位應當堅決執行審計決定,否則應責令執行,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6.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對外具有法律效力。
7.內審機構是根據法律規定設置的,應具一定的權威性。(三)公正性特征
沒有公正性,就沒有權威性,反映了審計工作的基本要求審計人員站在第三者立場上,實事求是檢查,客觀判斷,公正評價和公正處理。
審計的分類審計的分類審計主體性質審計內容和目標內部審計審計執行主體與被審計單位關系內部審計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外部審計財經法紀審計財政財務審計經濟效益審計財務報表審計合規審計經營審計審計主體是注冊會計師審計依據是有關法規和會計準則審計客體是財務報表和相關信息審計目的是查明財務報表是否符合既定標準審計報告外發布以確定被審計單位財務活動是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合同和有關控制標準為目的由審計機關或其委托的審計組織或人員實施審計依據是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合約等審計報告的使用范圍有限以評價經營業績、尋找改善途徑并提出建議為目的注冊會計師、政府審計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都可以成為審計主體沒有固定的審計依據,建立評價標準是審計工作內容的一部分審計報告往往僅限于委托人使用
審計的分類(續)審計的分類審計實施時間按審計是否定期進行期未審計按被審計單位會計報告期事中審計事前審計事后審計期中審計定期審計不定期審計預告審計按是否預告突擊審計審計人員的種類注冊會計師政府審計人員內部審計人員審計人員的資格要求:考試和考評制度審計人員的素質1.政治素質2.業務素質:
學識;能力;技能和經驗;文化素質;生理、心理素質(一)審計職業道德的涵義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是為指導審計人員在從事審計工作中保持獨立的地位、公正的態度和約束自己行為而制訂的一整套職業道德規范。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二)國家審計人員職業道德: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應當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廉潔奉公,保守秘密。(三)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依法審計、忠于職
守、堅持原則、客觀公正、廉潔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濫用職權、徇私舞弊,不得泄露秘密、玩忽職守。(四)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注冊會計師應遵循獨立、客觀、公正、廉潔等基本原則;注冊會計師應具有教強的業務能力;注冊會計師應遵守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方面的技術守則;注冊會計師既要對社會公眾負責,也要對委托單位負責;業務承接中的職業道德。審計人員的權利和義務(一)審計人員的權利:工作權、報酬權、身份保障權(二)審計人員的義務: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應遵循對國家承擔義務的法定要求: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廉潔奉公、保守秘密。
1.履行審計監督義務
2.遵守法律、忠于職守義務
3.保守秘密的義務
4.遵循回避的義務審計組織(審計機構)一、國家審計機關(一)國家審計機關的隸屬模式國家審計機關是現代各國審計機構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代表國家依法行使審計監督權的行政機關,它具有國家法律賦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隸屬關系及法律地位行政型獨立型司法型立法型立法型的國家最高審計機關隸屬于立法部門,依照國家法律賦予的權利行使審計監督權。立法型審計機關地位高、獨立性強,不受行政當局的控制和干預司法型的國家最高審計機關隸屬于司法部門,擁有很強的司法權。司法型審計機關可以直接行使司法權利,具有司法地位,具有很高的權威性行政型的國家最高審計機關隸屬于政府行政部門,根據國家賦予的權限,對政府所屬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活動進行審計。其獨立性低,基本上不具備法律約束力這類審計機關只受法律約束,而不受國家機關的直接干預(二)我國的審計機關1.職責:
(1)財政收支審計職責
(2)
財務收支審計職責
(3)
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審計事項
(4)
專項審計調查職責
(5)
審計管轄范圍確定的職責
(6)
管理審計工作的職責
(7)
指導和監督內部審計的職責
(8)檢查社會中介審計質量的職責2.我國審計機關的權限(1)監督檢查權(2)采取臨時強制措施權(3)通報或公布審計結果權(4)處理處罰權
(a)對被審計單位拒絕、阻礙審計工作的處理、處罰權
(b)對被審計單位違反預算或其他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行為的處理權
(c)對被審計單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務收支行為的處理處罰權(5)建議糾正處理權三、內部審計機構(一)權限(1)要求報送資料權(2)審核檢查權(3)參加會議權(4)調查取證權(5)臨時制止權(6)臨時措施權(7)建議意見權(8)建議反映權此外,部門、單位還可以在其管理權限范圍內,授予內部審計機構一定的經濟處理、處罰的權限三、注冊會計師審計組織(一)西方國家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1、獨資2、普通合伙3、職業公司制4、有限責任公司制5、有限責任合伙制
事務所組織的優缺點組織形式優點缺點獨資責權利明確,經營靈活,能較好滿足小型客戶對代理服務需求。獨立性和穩定性差,業務承受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弱普通合伙制增強風險意識和業務拓展能力不利于公司規模的進一步擴大,職業公司制提高決策效率和加強經營管理能力負無限連帶責任有限責任公司制籌集資本,擴大規模,負有限責任不利強化對不當行為的約束,淡化風險意識和職業責任感有限責任合伙制結合合伙制與有限責任公司制的優點,是未來事務所組織形式的發展趨勢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選擇遵循原則:一是有利于組建大規模的會計師事務所;二是有利于增強注冊會計師的風險意識和法律責任意識(二)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1、合伙會計師事務所2、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3、國際會計事務所按現行《注冊會計師法》的規定,我國注冊會計師目前只能設立合伙和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不能以個人名義承辦業務,必須由所在的事務所統一承接和管理。三、會計師事務所規模1、“四大”2、全國性會計公司3、區域性會計公司4、地域性會計公司5、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公司名稱收入(億元)高有辦事處的國家數專業人員數在中國的收入(萬無)普華永道220149140000180296安永華明18414011400097166畢馬威振華16914811300091478德勤華永20014013500090876排名事務民名稱收入(萬無)注冊人數1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2037624992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1598333823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1385644824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1237473085立信會計師事務所219833616岳華會計師事務所210494407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202523568中審會計師事務所185513249中瑞華恒信會計師事務所1688833810萬隆會計師事務所15232303資料來源: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網站事務所收入排名情況表(2006)事務所綜合排名收入(萬無)審計收入注冊人數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1257843243884678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2237025165595715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3222110150726648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4196064186111866中瑞岳華會計師事務所587205725441228立信會計師事務所66626649094674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751860439081016天健會計師事務所85026638517705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95322543352864大信會計師事務所105167639385527立信大華會計師事務所115108639706644事務所收入排名情況表(2009)咨詢業務(三)注冊會計師的業務鑒證業務注冊會計師業務相關服務審計業務其他鑒證會計咨詢稅務咨詢管理咨詢其他服務商定程序代編業務1.審查企業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2.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3.辦理企業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報告4.辦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代理記賬、進行工資單處理等代理納稅申報、納稅籌劃、代理納稅糾紛訴訟等發展電子商務、經營戰略規劃、人力資源管理、供應鏈管理、風險評估、資本結構優化、內控設計、公司重組等審閱個人理財、資產評估、支持訟訟等1996年,美國“六大會計公司”的上市公司客戶有12016家,1999年增加了663家,年增長率不到2%,整個審計業務增長率為有9%,但管理咨詢服務收入年增長率卻高達40%。國際著名會計公司的管理咨詢服務收入比上一年增長了41%以上。Sarbanes-Oxley法案會計記錄和財務報表的編制;設計和實施財務信息系統;評估或估價、公證或出具實物捐贈報告書;精算業務;內部審計外包業務;代為行使管理或人力資源職能;充當客戶的經紀人或經銷商、投資顧問或提供投資銀行服務;提供與審計無關的法律服務或專家服務等。資料2000年5月,安永以其管理咨詢業務收入的2.78倍的高價,即124美元,將其管理咨詢部門賣給法國凱捷集團。2000年8月,安達信將其控股的公懷安達信咨詢公司安分柝,更名為埃森哲(Accentrue)公開上市。2001年2月,畢馬威通過公開募股方式將旗下畢馬威咨詢公司分柝上市,更名為畢博(BearingpointInc.)2002年10月,普華永道將其咨詢部門以3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IBM。德勤以管理層收購的形式對下屬咨詢子公司進行分離。保證性業務鑒證服務保證性服務審計服務逐步拓展業務拓展過程第三節審計的對象、職能與作用一、審計的對象審計對象或審計客體,即參與審計活動關系并享有審計權利和承擔審計義務的主體所作用的對象,它是對被審計單位和審計的范圍所作的理論概述。從其定義可知,審計對象包含兩層含義:其一是外延上的審計實體,即被審計單位;其二是內涵的審計內容或審計內容在范圍上的限定。
(一)審計的一般對象概括起來,審計的一般對象是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資料及有關資料所反映的財政、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經濟活動1、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資料及其有關經濟資料(1)會計報表(2)會計帳簿(3)會計憑證(4)其他相關經濟資料2、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活動1)財政收支
(1)本級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
(2)本級各部門和下級政府的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的審計
(3)預算外資金審計2)財務收支
(1)金融機構的財務收支審計
(2)事業組織財務收支審計
(3)企業財務收支審計
(4)國家建設項目的財務收支審計
(5)基金、資金的財務收支審計
(6)國外援款、貸款項目的財務收支審計(二)審計的具體對象1.國家審計對象:是被審單位的財政收支及其有關經濟活動2.注冊會計師審計對象:是委托人指定的被審單位的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經濟活動3.內部審計的對象是本部門、本單位及所屬單位的財務收支及有關經濟活動二.審計的職能經濟監督職能經濟鑒證職能經濟評價職能三、審計的作用(一)審計的制約作用
1.揭露背離社會主義方向的經營行為
2.揭露資料中錯誤和舞弊行為
3.揭露各種不正之風
4.打擊各種經濟犯罪(二)審計的促進作用
1.促進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高
2.促進內控完善
3.促進經濟秩序健康運行
4.促進經濟利益關系正確處理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作用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作用降低財務會計信息風險協調委托人與代理人的利益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和風險控制第四節鑒證業務的含義和類別鑒證對象與鑒證對象信息鑒證對象財務業績或狀況物理特征某種行為系統或過程非財務業績或狀況財務報表效果或效率指標說明文件有效性的認定遵守或執行效果聲明鑒證對象信息是指注冊會計師對鑒證對象信息提出結論,以增強除責任方之外的預期使用者對鑒證對象信息信任程度的業務。鑒證業務的類別區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作共建基地協議書
- 醫院客服外包協議書
- 員工失職賠償協議書
- 華為維修免責協議書
- 財務報告審計的主要內容試題及答案
- 分居財產分配協議書
- 2025年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技術標準與規范研究報告
- 合同部分收款協議書
- 印刷制作月結協議書
- 提高能力2025年財務管理考試試題與答案
- 外國文學史第二版馬工程課件 第六章 19世紀文學(上)
- chap02 機器視覺中的圖像采集技術
- GB/T 18742.1-2017冷熱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統第1部分:總則
- 工程施工停工令模板
- 征信報告樣本
- 盤扣支模架工程監理細則
- 轉動機械找對輪找中心(有圖、有公式)課件
- 天然氣管道陰極保護共66張課件
- 大學學院成績表模板
- 廚房知識考題切配答案
- 生物化學技術基本原理和應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