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學習目標:1.記住孫中山為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捍衛民主共和所作出的斗爭。2.掌握同盟會的成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3.探討孫中山在20世紀中國社會巨變中的歷史作用。1.重點:孫中山的革命實踐活動及對中國革命的巨大貢獻與深遠影響。2.難點:孫中山思想的轉變歷程、對孫中山先生的評價。教材整理1早年職業生涯的轉變1.出身貧苦:孫中山,1866年出生在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2.求學經歷:孫中山早年接受傳統教育,后來接受了西方資本主義教育。3.棄醫從政: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使他認識到“醫國”比“醫人”更重要,開始從事政治活動。4.決定革命:上書李鴻章失敗,使他認識到通過上書請愿的辦法來改革中國的政治是行不通的。[課中思考]閱讀教材P58[學思之窗],思考:你怎樣看待孫中山對職業選擇的認識?【提示】孫中山棄醫從政,充分體現了個人職業選擇以國家前途、民族未來為重。只有國家獨立、富強,個人價值才能更好的實現。教材整理2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創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1)興中會①創建: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創立中國第—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②宗旨:“振興中華”;斗爭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2)同盟會①成立:1905年8月,孫中山以興中會、華興會為基礎,聯絡光復會部分會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這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②綱領: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作為同盟會政綱,后歸結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③意義:極大地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使中國的民主革命運動進入一個新階段。[課中思考]閱讀教材P60[資料回放],思考:在這段話中,可看出孫中山的理想是什么?你有何感想?【提示】追求民族獨立和富強。感想:作為青年學生應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2.領導辛亥革命,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1)準備工作①思想上:與以康有為為首的保皇派展開論戰。②軍事上:策劃、組織和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2)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清王朝土崩瓦解。(3)建立民國①成立: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組建臨時政府。②性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4)宣統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統皇帝宣布退位,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被推翻。(5)頒布臨時約法①頒布:1912年3月,孫中山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②性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成文法。③基本精神:按照西方資產階級“三權分立”原則,在中國建立一個實行議會制和責任內閣制的資產階級共和國。(6)意義①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②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余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課中思考]閱讀P61[學思之窗],思考:你認為上述表現是不是社會的進步?【提示】是。因為變革了舊社會中的等級觀念和社會丑惡現象。3.為捍衛民主共和而斗爭(1)致力于民生主義:發展實業,重點放在交通運輸業上,尤其是鐵路建設方面。(2)捍衛民主共和實踐背景時間結果“二次革命”宋教仁案、“善后大借款”合同1913年失敗護國運動袁世凱復辟帝制,簽訂“二十一條”1915年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兩次護法運動捍衛象征民主共和制度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國會1917年、1920年失敗[課中思考]閱讀教材P63[學思之窗],思考:在當時的國內外環境下,孫中山的這個計劃有沒有實施的可能?為什么?【提示】沒有。中國內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外部有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而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是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因素,不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制約,不擺脫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奴役,中國的國民經濟不可能正常發展。教材整理3晚年的偉大轉變1.背景(1)十月革命的成功,五四運動的爆發。(2)中國共產黨多次派李大釗等人與孫中山接觸。2.實現——國民黨一大的召開(1)召開: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2)內容①孫中山接受了中共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張。②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把舊三民主義發展成為新三民主義,奠定了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3.孫中山為國盡忠(1)北京政變: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后,電邀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共商國是。(2)概況:孫中山抱病北上,在途中宣傳召集國民會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政治主張。(3)逝世: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知識網絡史論要旨1.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較為全面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矛盾,并試圖以革命手段解決這些矛盾。2.發展后的新三民主義包含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指導思想。3.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資產階級自身的局限性(兩面性與軟弱性)。探究點孫中山的革命功績及評價史料解讀史料一(1912年)國家一切大實業,如鐵道、電氣、水道等事物,皆歸國有。——《孫中山全集》第2卷關鍵詞:“大實業”“國有”體現了孫中山發展實業的主張。史料二1919年孫博士已經系統地制訂了他的發展中國經濟計劃的包羅萬象的大綱。這個大綱要求:鐵路十萬英里和碎石路一百萬英里;修浚現有運河和開挖新的運河;一個規模巨大的治河工程;開辟商港……具備公用設施的現代化城市的發展。——[美]韋慕庭《孫中山—壯志未酬的愛國者》第一句話是中心句,表明孫中山重視民生建設,關鍵詞“鐵路”“碎石路”“運河”“商港”等表明了民生建設的重點在交通運輸方面。史料三一、國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以建設中華民國。二、建設之首要在民生。政府當與人民協力,共謀農業發展,以足民食;共謀織造之發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樂民居;修治道路、運河,以利民行。——孫中山《國民政府建國大綱》(民國十三年四月)注意關鍵詞“首要”,說明孫中山把民生問題放在首要位置。【史料應用】(1)據史料一、二,概括孫中山民生思想的新主張。材料二中他認為建設的重點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它未能實現的主要原因。【提示】新主張:發展實業。重點:交通運輸。原因:社會性質沒有改變(或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2)據史料三,分析孫中山的民生主義有哪些新發展?形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新發展:將民生問題放在國家建設的首位;以發展經濟作為解決民生問題的途徑(或以發展經濟解決好人民的衣、食、住、行問題)。原因:孫中山接受了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革命運動是革命的堅定力量。【史論拓展】孫中山一生與時俱進的三次偉大轉變及功績評價(1)三次轉變次數三次轉變時代背景主要思想時代影響第一次醫人到醫國晚清腐敗、民族災難主張改良、革新政治第二次改良到革命幻想破滅、甲午戰爭慘敗三民主義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帝制第三次舊三民主義到新三民主義共和屢敗、十月革命新三民主義國共合作、反帝反封建(2)功績評價①孫中山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為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②他所領導的辛亥革命引發了20世紀中國社會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推翻了兩千余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捍衛了民主共和,促成了國共合作,對中國和世界革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③他是20世紀中國站在時代前列的第一位偉人,是亞洲覺醒的先驅。1923年孫中山這樣概述其創立“三民主義”的思想路徑:“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汲取)歐洲之學說事跡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獲者。”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族主義……觀中國歷史之所示,則知中國之民族,有獨立之性質與能力,其與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義,特就先民所遺留者,發揮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點,對于滿洲,不以復仇為事,而務與之平等共處于中國之內,此為以民族主義對國內之諸民族也。對于世界諸民族,務保持吾民族之獨立地位……以期與諸民族并驅于世界,以馴致于大同,此為以民族主義對世界之諸民族也。材料二民權主義……余游歐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選舉之弊,決不可無以救之。而中國相傳考試之制、糾察之制,實有其精義,足以濟歐美法律、政治之窮。故主張以考試、糾察二權,與立法、司法、行政之權并立,合為五權憲法;更采直接民權之制,以現主權在民之實,如是余之民權主義,遂圓滿而無憾。——以上材料見孫中山《中國革命史》(1)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孫中山分別因襲、規撫和創獲了哪些思想主張?請將答案填寫在下列表格中相應的位置。因襲規撫(汲取)創獲民族主義①__▲__②__▲__民權主義③__▲__④__▲__⑤__▲__(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從孫中山的成長和活動軌跡,說明上述思想路徑形成的原因。【規范解答】考查角度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思想路徑及其成因材料解讀材料一:孫中山“民族主義”的思想路徑材料二:孫中山“民權主義”的思想路徑解答思路第(1)問依據材料關鍵信息“中國之民族,有獨立之性質”“或和平而相安”“平等共處于中國之內”“保持吾民族之獨立地位”“合為五權憲法”“更采直接民權之制”等分析。第(2)問根據孫中山受教育的經歷和材料“余游歐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分析【答案】(1)主張:①民族獨立;和平共處。②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對民族壓迫;中國民族自求解放,反對帝國主義侵略。③考試、監察(糾察)二權。④三權分立原則。⑤五權憲法;實行直接民權制度。(2)原因:幼讀私塾,接受傳統教育;游歷歐美日等,受西方思想影響。1.以下孫中山建立和維護民主制度的活動,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發動二次革命②領導辛亥革命③建立中國同盟會④發起護國運動A.③①②④ 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 D.②④①③【解析】二次革命發生于1913年,辛亥革命發生于1911年,中國同盟會建立于1905年,護國運動發生于1915~1916年,所以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③②①④,故C項正確,A、B、D三項錯誤。【答案】C2.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以下關于孫中山先生奮斗的業績,敘述正確的是()A.為推翻清王朝統治,率革命黨發動武昌起義B.為防止袁世凱獨裁,頒布《中華民國約法》C.為推動民主革命發展,重新解釋三民主義D.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務,領導進行北伐戰爭【解析】武昌起義時,孫中山并沒有在國內,沒有直接領導,A項排除;B項中的《中華民國約法》說法錯誤,應是臨時約法;辛亥革命失敗后,孫中山重新解釋三民主義,推動民主革命發展,C項正確;D項“領導進行北伐戰爭”說法錯誤,北伐戰爭時,孫中山已去世。【答案】C3.下列有關孫中山的革命言論,按出現時間先后,其中最晚的是()A.“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B.“今后之革命非以俄為師斷無成就”C.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D.“我今只說要定一條: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解析】通過仔細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我今只說要定一條: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是在辛亥革命之前,“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今后之革命非以俄為師斷無成就”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是在孫中山偉大轉變之后,是最晚的。【答案】C4.同盟會成立初期,孫中山指出:“現代文明國家最難解決者,即為社會問題,實較種族政治兩大問題同一重要。我國雖因工商業尚未發達,而社會糾紛不多,但為未雨綢繆,不可不杜漸防微,以謀人民全體之福利。欲解決社會問題,則平均地權之方法,乃實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見孫中山認為()A.中國工商業不發達難以實現民生主義B.民族民主革命比實現民生主義更主要C.民生主義的目標是為人民全體謀福利D.實現民生主義先要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析】根據題干材料關鍵信息“社會問題”“以謀人民全體之福利”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判斷選項可知,A項“難以實現”具有片面性,材料內容無從體現;B項屬于無關項;D項只能夠體現材料的某一個方面,不能體現材料核心意思。C項符合史實和題意,正確。【答案】C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們要解決民生問題,保護本國工業,便先要有政治力量,自己能夠來保護工業。中國現在受(不平等)條約的束縛……不但是不能保護本國工業,反要保護外國工業。……我們要解決民生問題,如果專從經濟范圍來著手,一定是解決不通的。要民生問題能夠解決的通,便要先從政治上來著手,打破一切不平等的條約。——孫中山《民生主義第四講》材料二民生主義是孫中山三民主義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孫中山自始至終都看得最為重要的思想。……民生主義之所以占有如此突出的位置,首先是因為它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矛盾和要求。——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材料三孫中山總是把自己的活動置于世界范圍,從宏觀角度去認識中國問題的“真解決”,適乎世界潮流的大趨勢,摒棄“荒島孤人”式的封閉,吸取國外的先進思想,而又立足于中國的國情——走自己的路。……孫中山的革新開放主張和經濟社會發展方案,今天依然具有借鑒作用。……孫中山研究具有持久普遍的社會意義。他的思想和實踐獲得了廣泛的認同,涵蓋了海峽兩岸,成為振興中華、統一祖國的旗幟。——張磊、張蘋《孫中山傳》(1)孫中山民生主義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后來有什么新發展?根據材料一,指出孫中山為實現民生主義所要采取的政治主張。(2)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說明孫中山為什么最看重“民生主義”?(3)據材料三,指出孫中山三民主義的理論特征。(4)孫中山研究一直是學術界的熱點,今天我們研究孫中山的思想理論,有哪些重要的現實意義?【解析】第(1)問內容及其發展根據舊三民主義在民生主義方面提出平均地權,新三民主義在民生主義方面提出節制資本,實現耕者有其田回答;從信息“要民生問題能夠解決的通,便要先從政治上來著手,打破一切不平等的條約”中提煉回答。第(2)問從信息“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矛盾和要求”中提煉回答。第(3)問,注意從材料三中的第一個句號前的內容中提煉歸納即可,即孫中山從宏觀角度去認識中國問題的“真解決”,要吸取國外的先進思想,而又立足于中國的國情——走自己的路。第(4)問“以史為鑒”,孫中山思想理論的研究為當今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借鑒,同時也有助于推動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增強民族凝聚力。【答案】(1)內容:平均地權。發展:節制資本,實現耕者有其田。主張:廢除不平等條約,實現民族獨立。(2)原因:民生主義能緩和社會矛盾,改善人民生活。(3)特征:從宏觀視角認識中國,順應世界潮流;立足國情。(4)意義:有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借鑒。學業分層測評(十)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建議用時:40分鐘)[學業達標]1.孫中山說:“倫敦脫險后,則暫留歐洲……兩年之中,所見所聞,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國家富強,民權發達如歐洲列強者,猶未能登斯民于極樂之鄉也;是以歐洲志士,猶有社會革命之運動也。予欲為一勞永逸之計……”以下言論能夠體現孫中山“一勞永逸之計”思想主旨的是()A.“敢有壟斷以制國民之生命者,與眾棄之”B.“要去這政體,不是專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C.“就算漢人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D.“滌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復四千年之祖國”【解析】抓住題干中“是以歐洲志士,猶有社會革命之運動也。予欲為一勞永逸之計”的信息,聯系所學知識,這里的“社會革命”“一勞永逸之計”指的是民生主義,A項是節制資本,屬于民生主義的范疇,故答案為A項;B、C兩項是民權主義,D項是民族主義,排除。【答案】A2.(2023·泉州實驗中學高二期中)“改造中國、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孫中山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之后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時,你應該這樣回答他:()A.“暫時放棄政治革命,先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壯大資產階級力量后卷土重來”B.“繼續承認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在華利益,以尋求其更大更廣泛的幫助”C.“采取更靈活的革命策略,爭取更多的軍閥倒向革命陣營,建立和鞏固政權”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廣大群眾之中,要聯合中國共產黨,廣泛地發動人民群眾”【解析】注意時間“1923年前后”,聯系孫中山晚年接受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1924年國共兩黨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展“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國民大革命。因此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與史實不符;排除。【答案】D3.孫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聯祭奠:“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挽聯所肯定的孫中山的主要功績是()A.創建中國同盟會B.推翻統治中國兩千余年的君主專制制度C.組織發動“二次革命”D.積極領導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斗爭【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余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符合史實和題干要求,故B項正確;A、C、D三項,均不符合題干“主要功績”要求。【答案】B4.1925年孫中山病逝,北洋軍閥將領徐樹錚送了一副挽聯: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興,一言而喪;十稔以還,使無公在,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對該聯的理解適當的是()A.該聯反映出北洋軍閥對國民大革命的恐懼B.北洋軍閥統治獨裁專制,所謂“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是言不由衷C.該聯肯定了孫中山在反對軍閥割據、維護國家統一中的重要作用D.該聯肯定了孫中山在維護民主共和中的重要作用【解析】挽聯是紀念孫中山先生的,A項無法體現,錯誤;“百年之政,孰若民先”贊揚的是孫中山重視“民心”“民意”,與北洋軍閥統治無關,故B項錯誤;上聯贊揚孫中山以建立平民政治為目標,創立的思想、政黨都帶有“民”字,下聯稱贊中山先生的偉大,真正做到了“大公無私”,也可理解為孫中山結束了封建帝制的偉大功績,C項沒有體現,錯誤;結合以上分析可知D項符合題意。【答案】D5.右圖是宋慶齡為孫中山守靈照片。右側挽聯上書寫:“功高華盛頓,識邁馬克思,行易知難,并有史言傳海內。”若為此聯進行注釋,可選的事例有()①提出“三民主義”②制定“實業計劃”③進行國共合作④發動北伐戰爭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三民主義”提出是1905年,故①正確;中華民國成立后,南京臨時政府制定“實業計劃”,故②正確;孫中山于1924年提出新三民主義,倡導國共合作,故③正確;北伐戰爭是從1926年開始,孫中山于1925年逝世,故④錯誤;所以A項符合題意。【答案】A6.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中說:“孫文之幸運和偉大之處,便是他居然能兩度掌握主題。”最能代表孫中山兩度掌握時代主題的革命活動分別是()A.辛亥革命、二次革命 B.護國運動、護法運動C.二次革命、護法運動 D.辛亥革命、國共合作【解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要求開辟獨立發展道路,孫中山順應中國社會發展要求,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20世紀初期,反帝反封建成為時代潮流,孫中山順應這一趨勢,重新解釋三民主義,促成國共合作。所以選D項。【答案】D[能力提升]7.孫中山民生主義思想的形成受到亨利·喬治的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亨利·喬治)的學說,深合于社會主義之主張,而欲求生產分配之平均,亦必先將土地收回公有,而后始可謀社會永遠之幸福也。……欲解決土地問題,我國今日正一極佳時期也。趁此資本未發達,地價未加增之時,先行解決,較之歐美其難易有未可同日以語。——孫中山《社會主義之派別與方法》材料二孫中山提出了“平均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滬教版英語七下期中復習練習題
- 2025屆江西省部分學校高三下學期5月聯考政治試題
- 出納會計實務
- 2025年二級建造師《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試題(網友回憶版)
- 2025年初級會計師《初級會計實務》模擬試卷二
- 重點復習計算機二級試題及答案篩選
- 財務成本管理流程的優化試題及答案
- 試析現代作家的創作主題試題及答案
- 必考VFP知識點總結試題及答案
- 最佳策略2025年計算機二級ACCESS試題及答案
- 故都的秋課文原文
- 【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審計失敗原因及應對措施探究:以立信所審計風華高科公司為例(論文)10000字】
- 《長征勝利萬歲》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
- 2024年上海高考數學真題試題(原卷版+含解析)
- 2024年個人勞務承包合同書
- 人工智能原理及MATLAB實現 課件 第2章 機器學習
- 宣傳費用結算合同
- 蘋果行業競爭對手分析分析
- 公安局指揮中心工作總結
- 林業創業計劃書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