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遼寧省阜新市第四高級中學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遼寧省阜新市第四高級中學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遼寧省阜新市第四高級中學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遼寧省阜新市第四高級中學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遼寧省阜新市第四高級中學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遼寧省阜新市第四高級中學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有資料表明,英國輸華貨值,鴉片戰爭前為數十萬英鎊,戰后增至二百多萬英鎊,但道光二十六年以后開始下降,到咸豐四年為一百萬英鎊多一點,僅略超過戰前的水平。對此解讀合理的是A.鴉片戰爭極大地促進了中英貿易B.中國自然經濟的抵抗力相當頑強C.咸豐比道光更加反對中英貿易D.英國工業革命擴展到了大清國參考答案:B咸豐四年英國對華貿易下降主要是由于中國自然經濟對外來商品有自然的抵制作用,B正確;材料反映的是鴉片戰爭前后英國對華貿易發展情況,能夠看出鴉片戰爭使英國對華貿易量增加,但后來又有所下降,所以,選項A表述是片面的,排除;材料是以咸豐和道光為時間標志,并不能體現出咸豐和道光皇帝的對外政策,C錯誤;材料體現的是英國對華貿易變化的情況,無法體現英國工業革命擴展到了大清國,排除D。點睛:本題主要考查鴉片戰爭以后列強對華侵略,根據中國自然經濟自給自足的特點分析材料。2.如果給下面三幅圖片配上一個共同的主題,最合適的應是A.抵御外國侵略的清朝官員

B.推動近代工業發展的重要人物C.實業救國的倡議者

D.洋務派的代表參考答案:B3.基辛格說:“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舊秩序,就是因為它不由超級大國主宰,而是由多權力中心,每一個都獨立活動。美國既是超級大國,也不是超級大國”這句話在表達A.當今世界,美國是唯一超級大國

B.國家新秩序與舊秩序完全不同C.當今世界政治呈現多極化的趨勢,美國難以獨霸天下

D.美國的國際地位非常矛盾參考答案:C4.五四愛國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到上海,運動的新特點有①先進知識分子起領導作用②無產階級成為運動主力③提出民主與科學的口號④工商業者相繼罷市A.①②④B.①②C.②④D.②③④參考答案:C五四愛國運動的中心在北京時先進知識分子起領導作用,排除①,新文化運動提出民主與科學的口號,排除③,五四愛國運動的中心轉到上海后,無產階級成為運動主力,工商業者相繼罷市,②④是五四愛國運動的中心轉到上海后的新特點,故選C。點睛:注意把握題目要求“新特點”,應該是前面不具備,五四愛國運動的中心轉到上海后才擁有的特點,聯系所學,五四愛國運動的中心轉到上海后發展為“三罷”斗爭分析解答。5.辛亥革命爆發時,孫中山本人并不在國內,但后來中華民國成立,大家一致推舉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主要是因為A、孫中山直接領導革命并取得初步勝利

B、孫中山是革命派的代表C、孫中山起了思想引領和實踐奠基的核心作用D、孫中山主持制定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

參考答案:C6.民國十年某人立了一份過繼文書:“立恩養書字人鐘學濤,情因次兄學江年已五旬有余,尚無后嗣,于是同妻楊氏奉母命,愿將第二子名英暄,繼與學江為子,以承宗祀?!趾鬅o憑,立恩養書字為據。”,這一現象主要反映A.嫡長子繼承制的觀念

B.傳統的宗族觀念C.三綱五常的倫理觀

D.傳統的家庭等級觀念參考答案:B7.電影《鴉片戰爭》中有這樣一組鏡頭:英國議會上,外交大臣巴麥尊提出出兵進攻中國,議會以271票對262票的微弱多數通過了侵華戰爭撥款,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最終同意對華宣戰。對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確的A.英王是虛位元首,議會掌握實際權力

B.英王形式上有對外宣戰的權力C.英王是國家元首,議會對英王負責

D.議會主權至上,英王要遵從議會通過的決議參考答案:C8.16世紀的一位英國人曾說過,以前的農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廚房里僅有一兩口鍋;而到16世紀末,一位農夫可能擁有“在櫥柜里擺有一套精致的錫鉛合金餐具,三四張羽絨床,好幾套床罩和掛毯,一個印制的鹽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边@一現象說明A.工業化推動了農業的商品化B.世界性的貿易體系開始形成C.商貿中心轉移推動了英國經濟快速發展D.英國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獲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16世紀以后英國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這說明16世紀以后英國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故C項正確;A、B、D三項與題干時間16世紀不符,故排除。考點: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荷蘭、英國等國的殖民擴張·英國的崛起9.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貴族組成的羅馬考察團前往希臘,經過近一年的考察,認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觀的民主,實質的獨裁”。這種說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種直接民主制B.城邦的實權掌握在少數奴隸主手中C.向雅典城邦納稅的外邦人無選舉權D.廣大的婦女不能參加城邦的公民大會參考答案:考點:48: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實質.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內容.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解答: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是一種直接民主制,雅典民主的局限主要是廣大婦女不能參加城邦的公民大會和向雅典城邦納稅的外邦人無選舉權.雅典民主制的實質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是少數人的民主.因此可以看出,B項更符合題意.故選B.10.毛澤東說:“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睂O中山領導的是A.太平天國運動B.戊戌變法C.義和團運動D.辛亥革命參考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選D。A是農民起義,不符合“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要求,排除A。B是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不是孫中山領導的,排除B。C是農民起義,不符合“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要求,排除C。11.《天朝田畝制度》中規定生產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則歸國庫”,由國家統一支配,甚至連雞狗等禽畜也不例外。這實質上表明太平天國

A.試圖保持社會的公正無差

B.實行絕對平均主義

C.安排一切經濟和社會生產活動

D.徹底消滅人們的私有觀念參考答案:B12.《析津志》所載,元大都城內外商業行市即達30余種。其中,米市、面市、緞子市、皮帽市、鵝鴨市、珠子市、柴炭市、鐵器市,皆在今北京積水潭北的鐘、鼓樓一帶,這是因為南方來的漕運船只皆停泊在積水潭上的緣故。這一商業布局體現出()A.南北方物資交流頻繁 B.政府嚴格監管商品貿易 C.北京水資源非常豐富 D.元朝對外貿易十分廣泛參考答案:【解答】材料“元大都城內外商業行市即達30余種……這是因為南方來的漕運船只皆停泊在積水潭上的緣故”體現的是南北方物資交流頻繁,主要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有關,A選項符合題意;宋以后政府就不在直接監管商業活動了,B選項排除;水資源豐富的說法與材料無關,C選項排除;材料未涉及對外貿易,D選項排除;故選:A。13.繼昌隆繅絲廠與江南制造總局的共同點是(

)A.使用機器生產

B.依賴外國資金

C.服務軍事需要

D.生產不計成本參考答案:A14.在《詩經》中,你可能在以下哪部分看到有關董仲舒為漢武帝祝壽奏樂的情景描述(

)A.風

B.雅

C.頌

D.ABC三項都不能參考答案:D15.十年“文革”在政治建設方面的最深刻教訓是

)A.堅決反對個人崇拜

B.高度重視民主法制C.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正確認識社會矛盾

參考答案:B16.居民身份結構的比例能夠反映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狀況。讀《明代蘇杭地區居民身份結構示意圖》(下圖),該圖反映了A.工場手工業占重要地位B.商人群體社會地位較低C.自然經濟逐漸解體D.租佃關系開始確立參考答案:A從圖中工場工人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工場手工業占有重要地位,A項正確。圖中只是反映了商人所占的比例較低,但并不能證明其社會地位較低,排除B。圖示信息體現自然經濟仍是當時社會的主導經濟,沒有解體趨勢,排除C。租佃關系是隨封建生產關系的產生而確立的,故租佃關系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產生,排除D。點睛:獲取圖示信息是解決本題的關鍵,務必清楚掌握“居民身份結構的比例”反映的是其社會狀況,結合所學明朝經濟發展的史實分析圖示即可知道答案。17.據《春秋》記載,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魯國時舉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禮,并由司空(官職)“授土”,司徒(官職)“授民”。對這一史實最恰當的解釋是A.周天子用最高禮節接待魯國國君B.魯國國君的權力來源于周天子C.魯國國君的地位與周天子相似D.周天子重視禮儀制度建設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西周時期,實行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給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諸侯國君的權力來源于周天子,對周天子定期朝貢并提供軍賦和力役,故選B。A理解錯誤,排除;C周王和魯公是等級關系,地位并不平等,故排除;D未從實質上看出分封制的等級性,理解錯誤,排除;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8.(明)景泰三年,皇帝想通過廷議(法定的議事程序)更換太子,由于懼怕朝臣反對,于是賜予陳循等人重金,收買人心,最終達到目的。該史實說明A.廷議制度提高了朝廷議決效率B.明代君主專制在不斷強化C.廷議制度確保了朝廷公正法治D.明代中央決策趨于制度化參考答案:D皇帝賜予陳循等人重金,是由于中央決策趨于制度化,皇帝的意見并不能起決定性作用。故答案為D項。材料不能反映朝廷議決效率的提高,排除A項;明朝君主專制是在不斷強化,但材料不是反映這一主題,排除B項;從最終結果來看,廷議制度未能確保公正法治,排除C項。點睛:教材認為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得到加強,這是總體趨勢,也有例外的情況。本題考查君主權力受到制約的情況,本題的回答需要根據材料內容分析得出。19.1851年與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國歷史上都發生了大規模的革命運動。這兩場革命運動的相似之處是

A.都是在西方啟蒙思想影響下發生的

B.都缺乏先進的領導階級和革命綱領C.發動者都曾用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國

D.都主張推翻清朝并變革封建土地制度參考答案:D20.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嚴重破壞了中國司法主權的是(

A.割占香港島

B.設立外務部

C.片面最惠國待遇

D.領事裁判權參考答案:D21.宋太宗曾對大臣們說:“今專以言辭刀筆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敗職,雖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边@句話意在強調()A.選官應注重品行 B.選官須注重才學C.官員失職會危害民生 D.應嚴刑處罰失職官員參考答案:考點:從漢到元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分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需要掌握宋朝的選官標準.解題的關鍵是讀懂題干材料的意思,分析理解即可.解答:題干材料的意思是現在(如果)僅僅靠會說冠冕堂皇的話和文筆(的標準)來選拔人才,而不了解他的德行,以后他不稱職,即使殺了他,但是百姓已經受苦了.因此是說選官德行比專業知識要重要,由此可知,選官應注重品行,故A項正確.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選A.22.第二次工業革命給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帶來了重大影響。下列不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新興行業的是A.機器制造業B.電力工業C.石化工業D.汽車工業參考答案:A23.著名學者錢乘旦認為:在現代化推進的過程中,在“抗拒”與“接受”之外,“還有第三種可能性,它接受現代化是為了控制現代化,讓它為維護傳統的價值取向服務”。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符合上述觀點的是 A.洋務運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參考答案:A本題主要考查洋務運動。根據材料“它接受現代化是為了控制現代化,讓它為維護傳統的價值取向服務”結合所學可知,這符合洋務派“中體西用”的思想,即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西方的目的是抵御西方的入侵,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故A項正確;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故排除。 24.從1689年的《權利法案》到1701年的《王位繼承法》,再到責任內閣制的形成這一進程反映了英國資產階級的政治訴求是A.發展資本主義B.完善憲政體制C.實行民主共和D.實現自由平等參考答案: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權利法案》限制的是國王的征稅權、財政權和軍權,《王位繼承法》規定了王位繼承人的問題,責任內閣制剝奪的是國王的行政權,因此體現的是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不斷發展完善,B選項符合題意。發展資本主義屬于經濟層面,A選項排除。英國實行的是君主立憲,而非民主共和制度,C選項排除。實現自由平等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強調的是英國的民主政治不斷完善,D選項排除。2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理論認識上經歷了“利用論”→“補充論”→“重要組成論”三個階段。這一認識的變化過程直接體現了A.經濟體制改革不斷走向深入B.市場經濟體制已經成熟C.經濟宏觀調控能力顯著增強D.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參考答案:A根據材料文字“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理論認識上經歷了‘利用論’→‘補充論’→‘重要組成論’三個階段”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認識的變化過程直接體現了經濟體制改革不斷走向深入,由計劃經濟體制向著市場經濟體制邁進。A項表述符合題意,正確;B、C、D三項表述都不符合題意,均排除。26.《新全球史》記載,公元前6世紀,鐵制農具在中國驟然增加,鐵犁、鐵鎬、鐵鍬、鐵鋤、鐵鐮刀和鐵耙在鄉村里成為日常用具。與這一現象直接相關的史料是A.“一人治之,十人食之”

B.“除井田,民得賣買”C.“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D.“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參考答案:A27.1876年,在美國費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英國展出的是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的是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的是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則展出的是純銀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素有“三寸金蓮”美譽的小繡花鞋。這一比較最能說明的實質問題是A.中國人迎合西方人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嗜好B.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文化和手工業品C.中國還沒有真正跨過近代科學的門檻D.中國生產工藝落后參考答案:C根據材料“純銀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繡花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中國真正跨過近代科學的門檻,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反映出中國與西方人之間的關系,故A項排除;材料強調的是中國科技的落后,故BD項排除。28.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征集有關編纂法律的建議,以下主張不會被采納的是A.甲主張增加調節社會矛盾的條款

B.乙主張廢除一切身份的不平等C.丙建議法律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

D.丁提出增加處理經濟糾紛的條款參考答案:B29.楊寧一在《現代化理論》中提到現代化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原發型,主要是內部因素,積累、自發轉變;一種是傳導型,主要不是內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應和學習。以下國家的現代化途徑屬于同一類的是A.中國、日本B.美國、日本C.英國、中國D.法國、中國參考答案:A根據材料來看,作者認為現代化的途徑分兩種,一種是自發產生,代表的是西歐資本主義國家。而第二種則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代表是亞洲國家,所以本題選擇A選項。其余三項都是歐亞組合,故排除B、C、D。點睛:日本雖然屬于發達國家,但是他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時間是比較晚的。它的近代化是由于美國的入侵才引發的,借此機會日本開始向西方學習,完成了明治維新,在甲午中日戰爭和日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究其本質依然屬于外部刺激型。30.1978年12月15日下午4時,僅距中美兩國正式宣布建交18小時,鄧小平再次鄭重地對美國使節指出:“中美建交后,希望美國政府慎重地處理與臺灣的關系……如果美國繼續向臺出售武器,將會對中國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回歸袓國問題設置障礙。”鄧小平的談話明確地表達了中國外交的()A.靈活性原則 B.反霸原則C.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原則 D.維護世界和平的原則參考答案:考點:FP:中美關系正常化.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美關系的正?;@是高考的重要考點,學習時要注意其改善惡原因、影響等.解答:臺灣問題關系到中國的統一問題,屬于中國的內政問題.如果美國插手會影響到中國的統一,影響中國的國家利益.所以在僅距中美兩國正式宣布建交18小時,鄧小平再次鄭重指出:中美建交后,希望美國政府慎重地處理與臺灣的關系.所以鄧小平的談話明確地表達了中國外交的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原則.故選C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16分)材料一

徐州古豐縣,有村日朱陳?!碀局兴?,男采山上薪?!壹沂卮鍢I,頭白不出門。

——摘自白居易《朱陳村》材料二

施復是明朝小說《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們夫婦二人住在蘇州盛澤鎮上,靠養蠶織綢生活,本是小戶人家。由于他們織的絲綢光彩潤澤,在市場上賣得很好,賺了許多銀子。幾年后,他們增買了三四張織機,不到十年,積累了幾千兩金子,后來他們又買了兩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張織機。雇人織綢,成為機戶。材料三

1872年,僑商陳啟源在廣東南海創建了第一家機器繅絲廠——繼昌隆繅絲廠。該廠投產后,“出絲精美,行銷歐美兩洲,價值之高,倍于從前,遂獲厚利”。——摘自岳麓版教材材料四

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今毆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南畝,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賈誼《論積貯疏》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中國古代農業生產基本模式是什么?(2分)有何特點?(2分)(2)材料二中的明朝經濟領域出現了什么變化?(2分)這種變化出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比較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兩種生產方式的異同點。(4分)(4)材料四是怎樣看待商業與農業的關系的?由此中國古代社會政府傳統的政策是什么?(4分)參考答案:(1)模式:自然經濟,特點:男耕女織(以家庭為生產單位),農業和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兩點即可)(2)變化:反映出在明朝時期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生產關系萌芽。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3)相同點:都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不同點:前者是手工生產,后者是機器生產。(4)關系:農業是本,商業是末政策:重農抑商32.在全球化日漸加速的今天,公司影響著世界經濟的運行。自19世紀中期公司登陸中國以來,經過一次次試驗和修正,嶄新的中國公司終于找到了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辦大生紗廠,對于張謇而言……標志著他對一項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踐行……當然,推動公司制度發生與發展的更大動力,源于晚清時期的經濟民族主義思潮。面對外國經濟侵略的加劇,國內藉“公司”以衛利權的思想越來越強烈?!钣瘛吨袊局贫冉ㄔO的幾個面相》材料三1949年,中國經濟的發展,終于擁有了立足的基礎,一個主權完整的新國家。此時出現在舞臺中央的是國營工廠……計劃體制下的中國,就像是一個國家巨型公司,政府成了一應事務的總管……又一次公司熱到來了……1992年的中國南方,象征著激情、夢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個月2000家速度遞增。——央視專題片《公司的力量》解說詞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中企業和清政府的哪一運動有關?其中哪一航運企業推動了我國交通近代化的進程?(2)據材料二,指出大生紗廠的性質和創辦的主要動力。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造成近代中國企業曲折發展的社會根源。(3)材料三中“又一次公司熱”的出現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有何變化?試從全球化的角度指出這一變化對中國公司發展的主要意義。(4)公司的興起、發展與中國現代化進程緊密相連。綜合以上材料,概括影響中國近現代公司發展的主要因素。參考答案:(1)運動:洋務運動。企業:輪船招商局。(2)性質: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民族工業)。動力:實業救國(經濟民族主義)。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3)變化:從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意義:融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4)因素:民族獨立(國家主權);政府政策(社會制度)。(1)題目要求“”回答。運動:由材料一中的“天津機器局”、“江南制造總局”、“安慶軍械所”等企業名稱看,這一運動是清政府搞的洋務運動。企業:從圖片和所學知識得出,有關航運的企業是1872年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它推動了我國的交通近代化的進程。(2)性質:依據材料二“創辦大生紗廠,對于張謇而言……標志著他對一項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踐行”可知,大生紗廠屬于張謇私人投資,管理方式采用公司制,屬于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主要動力:依據材料二中的“更大動力,源于晚清時期的經濟民族主義思潮”,可分析得知是實業救國。根源:依據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社會環境等相關知識,可分析得知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3)變化:依據材料三中的“計劃體制下的中國,就像是一個國家巨型公司……又一次公司熱到來了……1992年的中國南方,象征著激情、夢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結合所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相關知識分析得知,變化是指從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主要意義:依據所學經濟全球化和新時期我國對外關系的相關知識可知,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迅速發展,絕大多數國家實行了市場經濟,經濟全球化的世界不能沒有中國,所以中國公司的發展體現了中國融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4)因素:綜合以上材料,從中國近現代經濟發展面臨的社會環境,分析概括出影響公司發展的國際、國內因素。具體來說,從國際因素來講,民族獨立(國家主權)是我國公司發展的必要前提;從國內因素講,政府政策(社會制度)是國內公司發展的必備條件。33.(17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變遷:從“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題詞摘要“一五”(1953-1957):工業增速超英趕美“二五”(1958-1962):“大躍進”大倒退“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開放“七五”(1986-1990):改革闖關治理整頓“八五”(1991-1995):小平南方視察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宏觀調控經濟軟著陸“十五”(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