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貴州省遵義市播州中學高一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傳統經濟社會結構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隨著迷惘和陣痛。歷史學家陳旭麓認為,在這一過程中,“除了舊生產方式逐步解體所產生的苦難之外,還應有新生產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機和朝氣。”出現于這種新生產方式破土時期的中國民族企業是()A.黃道婆創造的新式紡車 B.張騫創辦的大生紗廠C.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 D.英商創辦的耶松船廠參考答案:考點:洋務運動.分析:本題考查洋務運動.考查洋務運動中的民用工業的性質.考查學生抓住關鍵信息、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洋務運動相關知識的掌握.解答:依據題干“除了舊生產方式逐步解體所產生的苦難之外,還應有新生產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機和朝氣”可知,該企業既帶有封建性質,又有資本主義性質.A項是手工工具,不符合題意,應排除.BD兩項是完全性質的近代企業,不符合題意,應排除.C項是洋務運動中的民用工業,是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近代企業,符合題意,故C項正確.故選C.2.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項結論,其中正確的是北宋賦稅結構變化表
農業稅(萬貫)非農業稅(萬貫)農業稅:非農業稅至道末年2408.11567.760:40天禧末年2641.23874.040:60熙寧十年2021.35117.228:72①農業稅的消長反映農業生產削弱的趨向
②非農業稅的增長反映工商業的發展
③政府財政收入越來越依賴于非農業稅
④重農抑商政策已經不再實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參考答案:C考點:北宋社會經濟。本題考查學生解讀表格材料的能力。農業稅的“消”有可能是農業生產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稅率降低引起的,①說法錯誤。我國古代自商鞅變法到清朝,長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④說法不符合史實。宋代隨著商業外貿的發展,非農業稅不斷增長,②符合題意。由表格中非農業稅所占比例可知,非農業稅已經成為政府財政的主要來源,③符合題意。故選C3.1933年2月,實業家方液仙(鎮海方家第五代傳人)聯合二百多家廠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陸商場開設了中國國貨股份有限公司,右圖為1949年1月1日該公司發行的壹仟萬元股票一枚。以下關于材料的表述,正確的是A.官僚資本主義企業壟斷國貨市場B.私人資本主義企業聯合經營自強C.私營工商業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D.國有企業的所有制改革不斷深入參考答案:B考察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依據所學,C、D明顯錯誤,因是解放后的事情。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企業的發展情況,沒有涉及官僚資本主義企業,故A不合題意。故應選B。4.“皇帝任命帝國首相”,“皇帝任命帝國官吏……某些方面可決定其免職”,“海陸軍高級軍官均由皇帝任命”,“皇帝有權召集、召開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以及使議會延期結束……”此規定最有可能出自于A.《權利法案》
B.《1875年憲法》C.《1787年憲法》
D.《德意志帝國憲法》參考答案:D5.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國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國五個民族自治區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B.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
D.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參考答案:A6.在美國歷史上,總統的彈劾程序共啟動過三次,即約翰遜案、尼克松案和克林頓案。第一位險遭彈劾的總統是安德魯·約翰遜;為避免遭到彈劾,唯一一位辭職而離任的總統是理查德·尼克松;由于彈劾動議未能在參議院獲得通過而免遭彈劾的是比爾·克林頓。如今,涉嫌“通俄門”事件的特朗普總統,又面臨著彈劾的風險。根據1787年美國憲法的規定,擁有對包括總統在內的文官提出彈劾權力的是A.聯邦法院B.政府C.國務院D.國會參考答案:D【詳解】根據美國1787年憲法的有關內容規定,國會擁有立法權,總統、國會及最高法院之間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美國國會有權對總統提出彈劾。故本題選擇D。ABC都沒有彈劾總統的權力,故ABC錯誤。7.“無論是圣西門、傅立葉或羅伯特?歐文,都根本沒有想到資本家和工人之間成為兩個在經濟上對立的階級,更沒有想到實現他們的計劃要牽涉到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大規模斗爭。”這從另一個角度表明,馬克思主義誕生的社會前提是
A.工業革命深入發展,資本主義的弊端日益暴露
B.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階級走上歷史舞臺
C.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D.進步的思想家善于理論總結參考答案:B8.為促進地區和平與穩定,21世紀初中國倡導成立的區域合作組織是……..….…….……(
)A.上海合作組織
B.亞太經合組織
C.華沙條約組織
D.經濟互助委員會參考答案:A9.1661年,鄭成功親率2.5萬名將士,分乘幾百艘戰船,浩浩蕩蕩從金門出發,從侵略者手中收復了臺灣。這里的侵略者是(
)A.荷蘭
B.法國
C.英國
D.日本參考答案:A略10.近代以來,外來飲食文化的傳入對中國傳統食俗產生了重要影響,新的蔬菜、糧食品種大量進入百姓飯桌,其中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而由美洲帶到中國的是A.土豆(馬鈴薯)、玉米B.煙葉、甘蔗C.葡萄、土豆D.甘蔗、水稻參考答案:A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而由美洲帶到中國的是土豆和玉米,故答案為A項。甘蔗原產于亞洲,新航路開辟后傳入美洲,排除B項;葡萄由西域傳入中國,排除C項;水稻原產于中國,排除D項。11.明中葉,在江南地區的濮院鎮,“機杼為闔鎮恒產,男女賴此養育……若絲綢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貿易莫不仰給于是”。這說明當時江南一些市鎮A.地域性商人活動比較活躍B.對外絲綢貿易較為興盛C.絲織業處于全國領先地位D.傳統經濟結構發生變化參考答案:D“機杼為闔鎮恒產,男女賴此養育……若絲綢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貿易莫不仰給于是”說明該地區依靠紡織業貿易獲得生存資本,傳統農業種植不再受到重視,即傳統經濟結構發生變化,故D項正確;地域性商人活動指的是商幫,故A項錯誤;材料未涉及對外貿易,故B項錯誤;材料體現不出領先地位,故C項錯誤。12.導致圖1中B-C段數量激增的主要歷史因素包括①農村的“圈地運動”②新型工廠制度的確立③新興城市涌現④傳統農業轉化為現代農業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B13.1942年初,中國軍隊開辟國外戰場,進入緬甸作戰。中國軍隊開辟國外戰場的直接目的是
(
)A.配合英美軍隊反攻日軍
B.對日軍形成包圍C.確保滇緬公路這條國際交通線
D.營救被困英軍參考答案:C14.聯合利華高級副總裁加文·尼斯說:“我們的員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因此他們與公司休戚相關。……這是我們從一家私人公司轉變為一家公眾公司的標志之一。”A.公司變成工人所有
B.公司所有權的某種轉變C.公司由職業經理人經營
D.公司變為國有企業參考答案:B15.科舉制是隋朝創立的以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并成為后世歷朝主要選官制度。下列比較適合用于形容科舉制的說法是(
)。A、“龍生龍,鳳生鳳”
B、“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C、“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D、“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參考答案:D16.《大國崛起》中一位西班牙教授說:“哥倫布的航行以及后來葡萄牙人進行的一系列航海活動,帶來了重大的成果,那就是人們得到了整個世界的完整概念,自此開始了所謂的世界歷史。”材料的觀點主要是指新航路開辟()A.引起了全球范圍的殖民擴張 B.促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C.打破了人類彼此隔絕的狀態 D.確立了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是在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影響。促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的是資產階級革命和資產階級改革,而非新航路開辟,不能選B。確立了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的是工業革命而非新航路開辟,不能選D。新航路開辟的確引起了全球范圍的殖民擴張,但本題人們得到了整個“世界”的完整概念、開始了所謂的“世界”歷史等字眼均足以證明本題只是考查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人類彼此隔絕的狀態,開始把世界連成一個整體,不能選A而只能選C。考點: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的意義【名師點睛】這類試題往往以相關的知識作為干擾題肢,這類題目不難,不過考生如果記憶模糊就會失誤,所以這就要求考生們在平常的復習中,一定要注意對相關知識進行歸納和整理,把歷史學“寬”,對重要的事實、重要的史實,一定要盡可能的弄懂來龍去脈,防止混淆不清而遺憾丟分。17.我國早期的民族工業主要分布在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城市,這主要是因為(
)A.該地區人們的思想比較開放
B.外國資本主義侵略促使封建自然經濟瓦解較早C.清政府扶持沿海企業
D.康有為維新派宣傳推動參考答案:B18.《世界知識畫報》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樹和一座古城──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圖:馬六甲河口兀立著一艘西歐人首次遠航至馬六甲附近時的巨大木船,盡管經歷滄桑依然保存完好。結合所學知識推測出這艘船最有可能是屬于誰的?(
)A.迪亞士
B.哥倫布
C.達·伽馬
D.麥哲倫參考答案:D19.中英《南京條約》規定,無論英國人在華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國領事按照英國法律審理,中國官員無權過問。上述條約內容表明A.清政府熟諳近代的領事制度
B.列強已掌握中國司法大權C.中國司法主權遭到嚴重破壞
D.中西間法律思想相互滲透參考答案:C20.有學者認為,18世紀中后期的西方“選擇了海洋”,中國“選擇了陸地”。“選擇了陸地”是指中國
A.重視塞防忽視海防
B.積接培育國內市場
C.奉行“閉關鎖國”政策
D.加強發展陸路交通參考答案:C略21.《中印兩國總理聯合聲明》指出:“最近中國和印度曾達成一項協議。在這一協議中,他們規定了指導兩國之間關系的某些原則。”這個由周恩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則”是指(
)A《共同綱領》中宣布的原則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求同存異”方針D關于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參考答案:B22.宋初,民戶需輪流充當州縣差役。后改由州縣官府自行出錢雇人應役,由民戶按戶等高低分攤相應的雇人費用。這一政策的調整A.改變了服役主體資格B.催生了新型生產關系C.改善了國富民窮狀況D.保證了小農生產穩定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據材料提到,宋初,民戶需輪流充當州縣差役。后改由……民戶按戶等高低分攤相應的雇人費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政策的調整有利于保證農業生產時間,保證小農生產穩定,故D正確。服役主體資格仍然是民戶,故A排除。新型生產關系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宋代沒有產生,故B排除。這一政策的調整與改善國富民窮狀況之間沒有因果關系,故C排除。考點: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古代的經濟政策·宋代賦役制度23.嘉慶皇帝曾詳細敘述他剛即位時的一種情況:許多人沒事就往軍機處跑,辦公室和走廊里,吵吵嚷嚷,人來人往,大都是外單位的。如果問他來軍機處做什么,回答有兩種,一是來匯報工作的,二是來找領導簽字的。實際上都是來打探消息,甚至做交易的!材料表明(
)A.軍機處的嚴肅性下降
B.軍機大臣位高權重C.權利重組引發的動蕩
D.朝廷結黨營私盛行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根據材料可知,嘉慶皇帝即位時,軍機處存在的亂象問題:到處是外單位的打探消息、做交易的人,這表明軍機處的保密性已明顯削弱、嚴肅性明顯下降,A項正確;軍機大臣是皇帝委任的“秘書”,與位高權重不符,排除B;材料沒有體現權利重組、結黨營私,排除CD。所以選A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軍機處24.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頒布了《大明律》,它規定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內亂等為“十惡”重罪,屬于“常赦所不原”;“大臣專擅選官”、“交結朋黨紊亂朝政”、“交結近侍官員”、“擅為更改變亂成法”等列罪條款又為明律所特有。這些規定(
)A.表明皇權專制的繼續強化 B.規范內閣機構的運作程序C.協調了君權與相權的關系
D.解決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參考答案:A25.“丁克”“空巢”“閃婚”“宅男宅女”等新時代形成的這些新詞語,總體反映出現代人A.生活節奏加快B.生活負擔沉重C.生活方式多樣D.生活壓力巨大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材料中的新詞語“宅男宅女”,反映不出生活節奏加快,故A項錯誤;“丁克”“空巢”“閃婚”“宅男宅女”等新詞語體現不出生活負擔沉重,故B項錯誤;材料中新詞語反映的是與傳統生活不同的新的生活方式,故C項正確;材料中新詞語反映不出生活壓力過大,故D項錯誤。考點: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大眾傳媒的發展.網絡26.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進入繁榮時期是在(
)A、新石器時代
B、夏朝
C、商周時期
D、春秋戰國時期參考答案:C27.“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所設計的模范社會的原則和明確的活動方式上。但是,這些模范社會將如何取代現存社會的問題,他們從未認真地考慮過。他們對于從富裕的或有權勢的資助人那里得到幫助這一點抱有模糊的期望。”材料中的“他們”是指A.啟蒙思想家
B.自由主義者C.空想社會主義者
D.馬克思主義者參考答案:C28.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對古代中國經濟形態的主要影響是導致()A.自然經濟的產生 B.小農經濟的產生和發展C.商品經濟的活躍 D.集體耕作方式的出現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認知,并作出準確判斷的能力。本題實際上考查自然經濟與小農經濟的差別。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相對,在中國產生的時間最早,涵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小農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出現,產生的是小農經濟。據此,可知,B項符合史實和題意,正確。CD兩項明顯屬于無關項,排除。故,本題正確答案選B。考點:古代中國的經濟·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鐵犁牛耕的出現及其影響29.鴉片戰爭前夕,清政府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的含義是A.禁絕中國對外貿易
B.嚴格限制對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閉邊界固守疆域參考答案:答案:B考點:古代中國的經濟·古代經濟政策·閉關鎖國【名師點睛】“海禁”與“閉關鎖國”的區別“海禁”不等于“閉關鎖國”。“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國人來華貿易,只是要求必須在官方的主持下進行,即所謂“朝貢貿易”。閉關鎖國政策既禁止國人出海貿易,也限制外商來華貿易。如清朝中外貿易被限制在固定貿易場所——廣州十三行。“閉關鎖國”是“嚴格限制”對外交往,不等同于“絕對禁止”一切對外交往。30.“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糟的時代,這是理性的時代,這是困惑的時代,這是迷信的時代,這是懷疑的時代。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擁有一切,人們一無所有。由此將墜入地獄,由此將升上天堂。”(狄更斯《雙城記》)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經濟危機B.工人運動C.黑死病D.工業革命參考答案:D考點: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文學的主要成就·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時代背景。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國早期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地點創辦人企業名稱上海方舉贊發昌機器廠南海陳啟源繼昌隆繅絲廠天津朱其昂貽來牟機器磨坊材料二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變化曲線圖材料三
華商在上海創辦了六家絲廠,資本總額120萬元,而同一時期,法國商人在上海開辦的寶昌絲廠一家就有資本110萬元,接近上海六家華商絲廠資本的總和。
發昌機器廠制造小火輪船時雖然“俱用華人”,但是自身的技術力量還很薄弱,“發動機系英國制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業的排擠,發昌機器廠日趨衰落。后來,它被英商在上海開辦的耶松船廠吞并。
——《中國近代現代史資料選編》
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產生于什么時間?(2分)其分布具有什么特點?(2分)(2)材料二中,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出現的最高峰處于什么時期?(2分)產生這一高峰的外部原因是什么?(2分)此后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根據材料三,概括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具有哪些特點?(2分)導致其發展困難的社會根源是什么?(3分)參考答案:(1)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2分)分布特點:多分布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2分)(2)時期:一戰期間。(2分)外部原因:一戰期間,歐洲列強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華經濟侵略。(2分)衰落原因:一戰結束后,歐洲列強卷土重來,加大對華經濟侵略。(2分)(3)特點: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2分)社會根源: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決定。(3分)32.今年是世界博覽會在中國上海的舉辦之年,也是鴉片戰爭爆發170周年。鴉片戰爭使中國面臨“千古未有的變局”,上海成為近現代中國與世界聯系的橋頭堡。請回答下列問題:(1)鴉片戰爭前中國傳統經濟結構的基本特點是什么?(2)上海市鴉片戰爭后最早被迫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也見證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請寫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并舉出當時上海的一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3)民國初期,民族工業獲得了一次發展的良機,出現了“短暫的春天”。促成此次發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這一時期發展最快的兩個行業是什么?(4)概括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我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發展狀況。導致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國民政府的哪一舉措?(5)20世紀90年代,上海迎來了怎樣的發展機遇?世博會在上海舉辦,你認為會對江蘇帶來什么積極的影響?參考答案:(1)特點:男耕女織、自給自足。(2)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上海發昌機器廠。(3)原因: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中國的經濟侵略。行業:面粉業、紡織業。(4)較快發展。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5)上海浦東開發。帶動江蘇省經濟的發展。【詳解】(1)鴉片戰爭前中國傳統經濟結構的基本特點是男耕女織,精耕細作,自給自足。依據所學內容進行作答即可。(2)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是在外商和洋務運動的刺激下產生的,時間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上海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是發昌機器廠。(3)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出現“短暫春天”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西方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由此得到了迅速發展,尤其以面粉也和紡織業發展最為迅速。(4)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實行“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推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出現了較快發展。(5)為了進一步深化改革改革開放,20世紀90年代我國做出了開放上海浦東的決策。上海毗鄰江蘇,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將顯著帶動江蘇省經濟的發展。33.(13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長期以來,很多學者將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概括為“兩個過程”,即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過程,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