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雷常識》_第1頁
《安全防雷常識》_第2頁
《安全防雷常識》_第3頁
《安全防雷常識》_第4頁
《安全防雷常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雷電災害與預防安全防雷常識

電閃雷鳴是自然界里一種非常壯觀的天氣現象,一般是在雷雨較多的夏季出現。雷電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雷電不僅影響飛機的安全飛行與導彈的成功發射、干擾無線電通訊,而且還會擊毀建筑物和其他地面設施,甚至會擊中人和牲畜。有效采取預防措施是預防雷電傷害的唯一方法。活動主題雷電圖1雷電圖2雷電圖3雷電圖4雷電圖5雷電圖6雷電圖6雷電圖7雷電圖7雷電圖8雷電圖9雷電圖10雷電災害——火災雷電災害——火災重慶開縣雷擊案雷電災害——動物傷亡雷電災害——建筑受損雷電災害——財產受損雷電災害——財產受損安全防雷常識

一、雷電的危害

三、雷電的分類

四、雷電的預防

二、雷電的形成一、雷電的危害

灣里區是雷電高發區,但是卻可以通過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避免雷電對設備、設施和人員安全造成危害二、雷電的形成

雷電是大氣中的放電現象,多形成在積雨云中,積雨云隨著溫度和氣流的變化會不停地運動,運動中摩擦生電,就形成了帶電荷的云層,某些云層帶有正電荷,另一些云層帶有負電荷。另外,由于靜電感應常使云層下面的建筑物、樹木等帶有異性電荷。隨著電荷的積累,雷云的電壓逐漸升高,當帶有不同電荷的雷云與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程度時,其間的電場超過25~30kv/cm,將發生激烈的放電,同時出現強烈的閃光。由于放電時溫度高達2000℃,空氣受熱急劇膨脹,隨之發生爆炸的轟鳴聲,這就是閃電與雷鳴。雷電的大小和多少以及活動情況,與各個地區的地形、氣象條件及所處的緯度有關。一般山地雷電比平原多,沿海地區比大陸腹地要多,建筑越高,遭雷擊的機會越多。問題與討論

為什么每次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鳴聲啊?X

因為光的速度和聲音的速度不同,光的速度為340萬千米/秒;聲音的速度為340米/秒。三、雷電的分類

雷擊有極大的破壞力,其破壞作用是綜合的,包括電性質、熱性質和機械性質的破壞。根據雷電產生和危害特點的不同,雷電可分為以下四種:1、直擊雷直擊雷是云層與地面凸出物之間的放電形成的,直擊雷可在瞬間擊傷擊斃人畜。巨大的雷電流流入地下,令在雷擊點及其連接的金屬部分產生極高的對地電壓,可能直接導致接觸電壓或跨步電壓的觸電事故。

1970年7月27日中午1點,北京天安門廣場上一個直擊雷打倒10名游客,其中2人因電流通過身體搶救無效而身亡。直擊雷產生的數十萬至數百萬伏的沖擊電壓會毀壞發電機、電力變壓器等電氣設備絕緣,燒斷電線或劈裂電桿造成大規模的停電,絕緣損壞可能引起短路導致火災或爆炸事故。

案例另外,直擊雷的巨大的雷電流通過被雷擊物,在極短的時間內轉換成大量的熱能,造成易燃物品的燃燒或造成金屬熔化飛濺而引起火災。例如,1989年8月12日.青島市黃島油庫5號油罐遭雷擊爆炸,大火燒了60小時,火焰高300米,燒掉4萬噸原抽,燒毀10輛消防車,使19人喪生,74人受傷,還使630噸原油流入大海。避雷針避雷針的工作原理在雷雨天氣,高樓上空出現帶電云層時,迅雷針和高樓頂部都被感應上大量電荷,由于避雷針針頭是尖的,而靜電感應時,導體尖端總是聚集了最多的電荷.這樣,避雷針就聚集了大部分電荷.避雷針又與這些帶電云層形成了一個電容器,由于它較尖,即這個電容器的兩極板正對面積很小,電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說它所能容納的電荷很少.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電荷,所以,當云層上電荷較多時,避雷針與云層之間的空氣就很容易被擊穿,成為導體.這樣,帶電云層與避雷針形成通路,而避雷針又是接地的.避雷針就可以把云層上的電荷導人大地,使其不對高層建筑構成危險,保證了它的安全.2、球形雷

球形雷是一種球形。發紅光或極亮白光的火球,運動速度大約為2m/s。球形雷能從門、窗、煙囪等通道侵入室內,極其危險。例如,1978年8月17日晚上,原蘇聯登山隊在高加索山坡上宿營,5名隊員鉆在睡袋里熟睡,突然一個網球大的黃色的火球闖進帳蓬,在離地1米高處漂浮,唰地一聲鉆進睡袋,頓時傳來咝咝烤肉的焦臭味,此球在5個睡袋中輪番跳進跳出,最后消失,致使1人被活活燒死,4個嚴重燒傷。

3、感應雷

感應雷是由于雷擊后,巨大雷電流在周圍空間產生迅速變化的強大磁場所致。這種磁場能在附近的金屬導體上感應出很高的電壓,造成對人體的二次放電,從而損壞電氣設備。例如,1992年6月22日,一個落地雷砸在國家氣象中心大樓的頂上,雖然該大樓安裝了避雷針,但是巨大的感應雷卻把樓內6條國內同步線路和一條國際同步線路擊斷,使計算機系統中斷46小時,直接經濟損失數十萬元。4、雷電侵入波

雷電沖擊波是由于雷擊而在架空線路上或空中金屬管道上產生的沖擊電壓沿線或管道迅速傳播的雷電波。其傳播速度為3x108m/s。雷電侵入波可毀壞電氣設備的絕緣,使高壓竄人低壓,造成嚴重的觸電事故。屬于雷電侵人波造成的雷電事故很多,在低壓系統這類事故約占總雷害事故的70%。例如,雷雨天,室內電氣設備突然爆炸起火或損壞,人在屋內使用電器或打電話時突然遭電擊身亡都屬于這類事故。又如,1991年6月10日凌晨1時許。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上空電閃雷鳴,震耳欲聾的落地雷驚醒酣睡中的居民,全區電燈不開自亮又瞬間熄滅,當晚有160戶人家中有20多臺彩電損壞。在哪些地方容易遭雷擊

一般來說,雷擊容易發生在土壤電阻率較小和土壤電阻率變化明顯的地方。有金屬礦床的地區、河床、地下水出口處、山坡與稻田接壤處、山坡和山腳下、河邊、湖邊、海邊、低洼地區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是容易遭受雷擊的地方。一些孤立的鐵塔、煙囪等高大建(構)筑物,也容易遭受雷擊。當雷雨來臨時,由于樹木比較高大,容易受雷電襲擊。在雷雨天應遠離大樹,并盡可能下蹲,雙腳并攏。浴室為何成雷擊高發區?在家中,衛生間的水管多為金屬體,導電性強,所以雷雨天衛生間自然成為家中雷擊高發區。并且,市民在樓頂上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絕大多數沒有連接避雷設備。一些太陽能熱水器,安裝時為了采光好,甚至搭建了高的鐵架,萬一打雷,熱水器就有可能成為“引雷器”,造成雷擊事件。四、雷電的預防1、室內預防雷擊(1)雷雨閃電時,不要撥打、接聽電話,關閉手機。因電話線和手機的電磁波會引入雷電傷人

(2)雷雨閃電時,不要開電視機、VCD機等,應拔掉一切電源插頭,同時拔掉電視天線,以免傷人及毀壞電器。(3)雷雨天氣應關好門窗,防止球形雷竄入室內造成危害。(4)家庭內使用漏電開關。(5)雷雨天氣盡量不要在曠野里行走。如果有急事需要趕路時,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要走的慢些,步子小點;不要騎在牲畜上或自行車上行走;不要用金屬桿的雨傘,不要把帶有金屬桿的工具如鐵鍬、鋤頭扛在肩上。人在遭受雷擊前,會突然有頭發豎起或皮膚顫動的感覺,這時應立刻躺倒在地,或選擇低洼處蹲下,雙腳并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盡量縮小暴露面即可。四、雷電的預防2、室外預防雷擊(1)為了防止反擊事故和跨步電壓傷人,要遠離建筑物的避雷針及其接地引下線。(2)要遠離各種天線、電線桿、高塔。煙囪、旗桿,如有條件應進入有寬大金屬構架、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或金屬殼的汽車和船只,但是帆布蓬車和拖拉機、摩托車等在雷電發生時是比較危險的,應盡快離開。(3)應盡量離開山丘、海濱、河邊、池旁;應盡快離開鐵絲網、金屬曬衣繩,孤獨的樹木和沒有防雷裝置的孤立的小建筑等。五、怎樣搶救被雷擊傷的人

受雷擊被燒傷或嚴重休克的人,身體并不帶電。應馬上讓其躺下,撲滅身上的火,并對他進行搶救。若傷者雖失去意識,但仍有呼吸和心跳,則自行恢復的可能性很大,應讓傷者舒適平臥.安靜休息后,再送醫院治療。若傷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臟跳動,應迅速對其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注意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也不要中止心肺復蘇的急。禁止將被雷擊者埋入沙土中!六、雷擊前的征兆大家都知道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只不過光的傳播速度快,為30萬公里每秒,而雷聲的傳播速度僅為340米每秒。如果人們看見閃電在1秒后,也就是一眨眼的時間就聽見雷聲,說明雷擊位置就在附近300米處;如果看見閃電后聽雷聲的時間間隔5秒鐘,就表示雷擊發生在約1.6公里的位置。據雷擊生還者說,當時耳朵只有“滋滋”的撕爛布的聲音。當你站在一個空礦的地方,如果感覺到身上的毛發突然站起來,皮膚感到輕微的刺痛,甚或聽到輕微的爆裂聲,發出“嘰嘰”聲響,這就是雷電快要擊中你的征兆。遇到這種情況,你應馬上蹲下來,身體傾向前,把手放在膝蓋上,曲成一個球狀,千萬不要平躺在地上。七、雷雨天氣盡量不要打手機南京大學氣象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