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四川省眉山市第一實驗學校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四川省眉山市第一實驗學校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四川省眉山市第一實驗學校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四川省眉山市第一實驗學校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四川省眉山市第一實驗學校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四川省眉山市第一實驗學校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題。老房子與蒲公英永新人

春節前大弟回了一趟老家。一個族弟的小孩結婚,找到了他,他回去隨禮,順便喝杯喜酒。

說是族弟,其實早在五服之外了,因為我家自曾祖至父親一輩都是單傳。在這個村上沒有血緣親近的人了,遠房的鄰居也就當族親來往。

大弟回來說,我家的老房子不行了,長期沒人住,年久失修,還多處漏雨,怕是要坍塌了。說著說著,大弟臉色凝重,神情戚然。

我又何嘗不是。這棟兩層二十間大瓦房,是父母帶著幾個姐姐像燕子壘窩一樣,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用雙手壘起來的。這當中他們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只有星星知道,月亮知道。

記得那時候,我只有十歲左右,早上起來,經常見不到大人。他們天沒亮就走了,去五十里開外的深山扛木頭。回來的時候,我們多半已經睡了,只依稀聽到卸下木頭的咣當聲,然后就是他們像牛一樣飲水的咕嚕聲。

房子建成了,沒幾年我們姐弟也長大了,一個個像小鳥一樣飛走了,只留下年邁的父母守著這偌大的房子。長期繁重的勞作損壞了他們的健康。父親老了之后經常腰痛,母親的一個大關節變了形,最后幾年無法正常行走。即使這樣,他們也不愿意離開老屋。兩位老人,守看空蕩蕩的大房子,嘆息著說早知道建這個房子沒人住,就不吃這個苦了。父母離世之后,這房子就真的沒人住了,空了。

這是父輩用血汗換來的一個家,我們沒有理由拋棄她。我們兄弟商量著繼續請人維修,請人看護。

大弟說,到我們這一輩,房子還在,我們走了,房子可能也就沒了。

他說得很凄然。

歲月無情,會將一切帶走,我們又能做什么呢?

我想起小時候經常拔豬草的一個地方,就在我們村莊后山的背面。早年這里也是一個村莊,叫老背村,有幾十戶人家。母親說,在我們出生前的幾年,這個村子的最后一位老人死了,整個村莊就沒人了。房屋坍塌之后,宅基地陸續被我們村莊的人開墾出來,成了肥沃的菜地。我們在菜地里拔豬草的時候,還經常可以撿到一些錢幣、瓷片什么的。而倒塌房屋的墻基,還都規規矩矩地圍著,似乎在證明著這里曾經有人生活過。破敗的墻基邊上,到處是蒲公英花絮,飄飄灑灑。夕照的余暉里,漫天飛舞的蒲公英花絮一路追逐著,漸漸離了這宅基地,越飛越遠。

小時候懵懂,不知滄海桑田的無情,只是看到那些黑乎乎的墻磚有些害怕,不敢一個人到那個地方去。只遠遠看著,蒲公英花絮如毛茸茸的薄云的碎片,在墻基邊,在菜地里,散散漫漫,飛向不知哪里的遠方。后來長大了,離開了那個山村,加入到滾滾紅塵當中,就再沒想起過這個消失了的村莊。

今日兄弟倆說到自家房子不可避免地敗落,我不由心生悲哀。多年以后,我家的房子必定也會像老背村的房子一樣,坍塌,然后由鄰居們開墾那些房屋,種上辣椒、茄子、南瓜和玉米。墻基邊上,也會有大片大片的蒲公英,也會有漫天飛舞的蒲公英花絮。

就這樣,一年一年,宅基地坍塌的墻基漸漸矮下去,直至消失。唯一不變的,或許就是土地上那自生自滅的蒲公英,仍舊在曉風中啟航,開始未知的旅程。

只是,不知后來的鄉親們會怎么跟他們的子孫說起這個房子的主人。

我們小時候以為村座沒了,人也就沒了。后來知道,村莊沒了,這里的人可能還在,這些人的后代可能還在,只是不知道遷徙到哪里去了。一個家族,真的可以像蒲公英,隨風飄揚,飄到哪兒哪兒就是家,然后落地生根,在一個新的地方繁衍生息。多少年之后,他鄉就是故鄉,而故鄉卻是他鄉了。

我們這一家,就像蒲公英,如今飄散到許多地方了。

花語說,蒲公英的飄灑不是孤獨的流浪,而是生命的延續。我們的老屋可以坍塌,宅基地也可以讓鄉親們耕種,只愿未來的鄉親們知道,從這里走出去的子孫,正在更廣闊的天地里繁衍生息,茁壯成長。11.(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文章回憶了白家老屋的建成,敘寫父母的辛勞付出和積勞成疾,對父母離世之后白家老房子的日漸敗落,作者既傷感又無奈。

B.如作者一樣遠離家鄉的游子,就像蒲公英一樣,在新的地方繁衍生息,將他鄉當成故鄉。

C.作者回憶了“老背村”的命運,由此聯想到我家老房子可能也會像“老背村”一樣,漸漸坍塌,以致消失。

D.“多年以后,我家的房子必定也會像老背村的房子一樣,坍塌,然后由鄰居們開墾那些房屋,種上辣椒、茄子、南瓜和玉米?!边@句話寫jLIJ了鄰居們對別人坍塌房子的再次利用,衷達了作者對他們做法的不滿。

E.本文對“老背村”坍塌的墻基邊的蒲公英進行了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老家的老房子敗落的傷感以及對蒲公英的喜愛。

(2)文中交代“老背村”的命運,有何深刻含義?(6分)(3)蒲公英在文中有何含義和作用?結合文本進行分析。(6分)(4)文章最后說“多少年之后,他鄉就是故鄉,而故鄉就是他鄉了”,請結合原文并聯系現實加以探究。(8分)參考答案:(1)DE(選D'3分,選E2分)

D項作者并未對他們的做法不滿,此處只是表達作者對滄桑的感慨;E項此處不是表達對蒲公英的喜愛,而是以蒲公英隱喻背井離鄉的游子。

(2)文中寫到“老背村”的消失,暗示著“我”的老家也可能像“老背村”一樣,消失在歲月的河流中。(3分)

“老背村”的村莊雖沒了,但村里人的后代,或許就像“我”一樣,如同蒲公英一樣遷徙到別的地方去了。(3分)

(3)蒲公英在文中象征著我們這些遠離家鄉的游子。(2分)

內容上,表達了作者對老屋的日益敗落的傷感,對像蒲公英一樣的“我們”頑強的生命力的禮贊。(2分)

結構上,蒲公英是作者抒情的載體,串聯起作者有關“老背村”和自家老屋的回憶,托物言情。(2分)

(4)如作者和他的兄弟姐妹們以及“老背村”的后代們一樣的游子們走m家鄉,在更廣闊的天地里扎下根來,繁衍生息,將他鄉當成故鄉。(2分)

走出家鄉的游子們漸漸遠離了故鄉,與故鄉的聯系日益減少,故鄉的房屋坍塌,親人消失在歲月中,熟悉的故鄉漸漸變成丁不熟悉的他鄉。(2分)

本句意為時過境遷,故鄉的落腳點可能會因為許多情與事發生改變,然唯一不變的是對故鄉情永不消失的堅守,折射出作者內心的傷感與失落。(2分)

④聯系現實如進城務T者,建設了城市,也留在了城市。(2分)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词澜?,東西方眼光迥異亞洲人和北美人看待世界的眼光實際上是不一樣的,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展示一張圖片,有歐洲血統的北美學生更多是關注前景中的物體,而中國學生則花較多的時間研究背景,并關注整幅畫面。理查德.尼斯比特領導的研究小組跟蹤了研究對象在觀看圖片時眼球轉動情況,以確定他們目光停留的位置和關注某一區域的時間長短。這些學生中25名是歐洲裔美國人,27名是中國人。尼斯比特說:“他們看世界的方式確實不同。”西方人關注目標物體,而亞洲人關注的內容更多,會比較全面地觀察一個場景。他認為這種差別是文化造成的。他在電話采訪中說:“亞洲人生活在相對比較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他們必須更多地關注別人。我們是個人主義者,我們可以魯莽行事,他們不行?!蹦崴贡忍卣f,中國文化的關鍵在于和諧,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而西方文化的關鍵則是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對別人的關注較少。他說,這種文化區別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的生態和經濟發展。尼斯比特說,在古代中國,農民發展了一套灌溉農業體系,即農民必須共用水源,確保無人受到欺騙。他說,這在水稻種植時代尤其明顯。可是,西方人的世界觀是在古希臘發展形成的,那里更多的是自耕農,他們各自管理各自的農場,種植葡萄和橄欖,像個體商人一樣從事經營活動。因此,觀察世界的不同方式其實可以追溯到至少2000年前。比如,亞里士多德認為,石塊之所以會沉入水底是因為重力,木頭浮在水面是因為浮力。他不會提到水。可是,中國人則思考與所有活動相關的媒介,因此他們早在西方人之前就理解了潮汐現象和磁場現象。他通過一項測試對此進行了說明:研究人員請日本人和美國人觀看水底景色,然后說說他們看到了什么。結果,美國人直截了當,看到的是最亮的物體或移動速度最快的物體,如三條游動的鮭魚。日本人則更有可能說他們看到了水流,水的顏色是綠色的,水底有巖石,然后才說看到了魚。日本人看到的背景情況要比美國人多60%,他們對背景和前景物體間關聯的觀察程度是美國人的兩倍。再拿前一項測試來說,美國人看到前景物體的速度更快一些,比如叢林中的一頭豹子,而且觀察的時間也比較長。中國人的眼球移動動作更多:“美國人是從客觀的角度觀察物體和解釋行為的,而中國人則對其中的聯系觀察得更多一些。”(選自2005年8月24日《參考消息》)6.為什么中國人觀察圖片時會比較全面地觀察一個場景?以下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中國文化的關鍵在于和諧,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B.中國人生活在相對和諧人文的社會環境中,所以他們應該更多地關注別人。C.中國數千年前的生態和經濟發展對中國文化中的整體協作意識有重要影響。D.中國人思考與所有活動相關的媒介,故對事物之間的聯系觀察得更多一些。7.為什么西方人看圖片時更關注前景中的物體?以下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西方人是個人主義者,相比較而言,他們可以魯莽行事。B.西方國家地域遼闊,人口稀少,平時很難看到別人,也不需要依靠別人。C.西方文化的關鍵是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對別人的關注較少。D.古希臘自耕農的生產、生活方式對西方人世界觀的形成起了決定性作用。8.以下對文章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尼斯比特認為,造成亞洲人與北美人以不同的方式看世界,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彼此德文化差異。B.觀察水底景色時,美國人直截了當,浮光掠影,所以,看到的是最亮的物體或移動速度最快的物體。C.日本人觀看水底景色時,一定會先說看到了水流,水的顏色是綠色的,水底有巖石,然后才說看到了魚。D.觀看圖片時,中國人花較多的時間研究背景,關注其中的聯系,所以比較而言,眼球移動的動作更多。9.根據文意,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根據研究對象觀看圖片時目光停留的位置和關注某一區域的時間長短,尼斯比特得出結論:亞洲人和北美人以不同的方式看世界。B.石塊之所以會沉入水底,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是因為石塊有重力,他眼中只有物體本身,而不會注意水的存在。C.由于日本人對背景和前景物體間關聯的觀察程度是美國人的兩倍,這說明日本人更注重團結協作。D.因為美國人是從客觀的角度觀察物體和解釋行為的,所以看圖片時他們看到前景物體的速度更快一些。參考答案:6.B(“中國人生活在相對和諧人文的社會環境中”錯,應該是“生活在相對比較復雜的社會環境中”。)(見原文第三段第三行)7.B(原文沒有依據,“也不需要依靠別人”太絕對。)8.D(A項,原文認為文化差異是唯一原因。B“浮光掠影”錯。C原文是“更有可能”。)9.C(不能由前一分句推出后一分句的結論,文中也沒有“日本人更注重團結協作”的相關信息。)3.文本閱讀(2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最精彩的表演梅蘭芳正伏在垂著淡青窗簾的南窗底下畫蘭竹。他這時已經完全把自己當做一位畫家來要求了,他畫畫不是為了收益,而是為了追求,說轉移也未嘗不可。一個藝術家,當被迫必須放棄他的藝術活動時,就必須以另一種藝術活動來填補他的空虛。當然,并沒有誰不讓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謝絕了舞臺,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來過這種淡泊的生活。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須,有什么比這更能表示他斷絕粉墨生涯的決心呢!他畫畫的另一個原因是,在他心中活著一些孤傲高潔的畫家形象,他需要以這些人做風范,堅定自甘淡泊、不慕榮利、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做人準則。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師與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筆下陡增豪氣。這是一種神來之勢,把幾莖勁竹畫得氣韻不凡,儀態萬方,似乎一陣風要把它刮倒,它卻搖了幾搖,挺立如初。然而夫人推開鏤花門走進來打斷了他,她極輕極慢地走到他的身邊,把不速之客請求見他的事說了出來。樓梯下出現了一個老人的傴僂身影,正步履艱難地走上樓來。這是梅蘭芳,又哪兒像梅蘭芳!川喜多暗暗吃驚,那彎拱的腰背,僵硬的腿腳,黧黑的面目,蓬亂的髭須,板滯的眼光,遲緩的行動,加上一開口就讓人感到力竭聲嘶的嗓音——這哪兒是千萬人心中那位藝術之神的風姿!具有銳利觀察力的川喜多驚訝之余,確有把握地認出這是先生。先生也認出了川喜多長政——從不計其數有一面之緣的形貌中辨出了這個人。一方是極道殷切的仰慕,一方是感謝盛情的邀請。那些經精心挑選的中西名菜正一道道搬上桌來。川喜多小心翼翼地問可否喝點酒,先生爽快地說:“嗓子到了這地步,還禁忌什么,再烈一點也可以!”川喜多誠懇地說:“我還有事向先生請教,烈性酒免了吧?!薄捌鋵嵪壬侵赖??!贝ㄏ捕嗾f,“我從來不拍為日本軍方宣傳的片子,總得讓中國朋友還有點欣賞的興趣。我們選定了林則徐禁煙的故事,起用的是貴國觀眾中有巨大影響的明星。這表明,藝術終歸是藝術,不該為政治的原因,讓明珠淪落在藩溷里。所以我想,先生難道無意讓久渴于先生藝術的貴國觀眾有一個再睹明珠的機會嗎?”先生等他說完,故意露出驚奇的樣子,然后大笑起來,接著一陣劇烈的咳嗽,又努力清了清嘶啞的嗓子,說:“實在感激先生美意。不過,您看我現在的樣子——生了幾年病,把腰腿都斷送了,別說登臺,就是走路也不能像常人一樣;更要命的是嗓子,怕發展下去連說話也成問題……一個演戲的人,到了這種山窮水盡的地步,自己就慚愧得要死,若到了觀眾面前,那簡直叫我無地自容了……”說到這里,已變成愴然的感慨和沉沉的嘆息。兩天以后,川喜多長政飛回上海,向日軍報道部報告說:“梅蘭芳已經衰老不堪,幾乎喪失了所有演出的條件,勉強把他搬上舞臺,只能成為笑料,貽羞軍部?!比毡拒姴坑谑谴蛳藦娭泼废壬莩龅挠媱?。兩年之后,梅先生在上海大劇場慶祝抗戰勝利紀念公演大會上演出,其靈活的身段,優美的舞姿,清越的歌喉和光彩照人的形象,再次讓興奮若狂的觀眾絕倒。

(摘編自陳炳熙《梅蘭芳·最精彩的表演》,有刪改)(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A.移居香港時,梅蘭芳專心畫畫,一方面是因為他要以繪畫這種藝術活動填補自己的空虛,另一方面是因為,他要以孤傲高潔的畫家形象為風范,堅守自己的做人準則。B.川喜多長政是京劇藝術的行家,他目睹過老友梅蘭芳先生的風流神采,但與他相約聚會的梅蘭芳卻身形傴僂,聲音嘶啞,這巨大的反差不免讓他陷入深深失望之中。C.抗戰期間,山河破碎,國土淪喪,梅蘭芳移家香港后蓄須明志,自我斷絕粉墨生涯,甘于淡泊平靜的生活,以自己的誓不媚敵、潔身自好來報答祖國和人民。D.為了拒絕日本人的邀演,梅蘭芳巧妙打扮,極盡疲弱衰老之態,讓人覺得他已喪失演出條件,但在抗戰勝利公演大會上,他的表演卻異常精彩,讓觀眾如癡如醉。E.本文通過記述梅蘭芳謝絕舞臺、巧妙拒絕日本人邀演的過程,描寫了他在中國京劇藝術上的創新表演與突出成就,為我們展示了一位藝術家堅貞高潔的感人形象。(2)文章以“最精彩的表演”為題有什么好處?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3)梅蘭芳之所以為人稱道,不僅緣于他的精湛技藝,還緣于他的崇高品格,請聯系全文簡要分析,梅蘭芳的崇高品格表現在哪些方面?(6分)

(4)有人認為,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不能因為政治而干擾藝術。梅蘭芳因政治原因而放棄藝術表演的做法實不足取,對此你是如何看的?請聯系文本,談談你的看法。(8分)

參考答案:(1)A、D(B.川喜多長政與梅蘭芳不是老友關系,他們只是有一面之緣。C.“梅蘭芳移家香港后蓄須明志”錯誤,梅蘭芳早在移家香港之前就已蓄須明志。E.“創新表演與突出成就”錯誤,本文沒有描寫梅蘭芳的創新表演與突出成就,而是重在突出梅蘭芳的民族氣節。答D得3分,答A得2分,答B得1分;答C、E不得分)(2)①“最精彩的表演”,既指梅蘭芳為了拒演而采取的虛與委蛇的掩飾和應對,又指梅蘭芳以精湛的技藝為祖國和人民所做的精彩表演。(2分)②以“最精彩的表演”為題,有利于表現梅蘭芳崇高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增強文章的主旨。(2分)③以“最精彩的表演”為題,可謂內涵豐富,意蘊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與深度。(2分)(3)①崇高的民族氣節??箲鹌陂g,梅蘭芳謝絕舞臺,移家香港,甘于淡泊的生活,決不以精湛的技藝取媚敵人,表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2分)②高潔的做人品格。梅蘭芳以孤傲高潔的畫家為風范,堅定自甘淡泊,不慕榮利,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做人準則,表現出潔身自好的做人品格。(2分)③愛國愛民的情懷。抗戰勝利后,梅蘭芳以精湛的技藝為人民演出,以清越的歌喉為祖國的勝利歌唱,表現出奉獻人民、報答祖國的寶貴情懷。(2分)(4)觀點一:①梅蘭芳應該放棄藝術表演。藝術不能與政治分開。②藝術要摒棄政治分歧,不要和政治聯系,這是天真的想法。③抗戰期間,國土淪喪,人民生靈涂炭,日寇利用梅蘭芳的藝術影響,強誘他媚敵表演,梅蘭芳斷然蓄須明志,不為民族敵人演出。④他的這一行為表現了一代藝豪不屈不撓的剛強骨氣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極大鼓舞了中國人民奮勇抗戰的決心。觀點二:①梅蘭芳應繼續登臺表演,以自己的精湛技藝和優秀作品激勵人民克服時艱。②藝術只有進入社會才能對大眾產生影響,藝術家往往是無意識地承擔了政治重任。③任何藝術都具有觀念性,一旦將蘊含在藝術中的觀念強化,藝術的意識形態特征便凸現出來。正義或邪惡,藝術永遠是表達、承載的東西。④作為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不應放棄自己的舞臺,他應該以自己的藝術去召喚抗敵的摯誠,以優秀的作品去激勵人民,以他清圓的唱腔化為對正義的堅守,對丑惡的批判。

(觀點明確2分,結合文本2分,分析恰當4分,言之成理即可)略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

參考答案:16.(1)案宗(2)仔細(3)催促(同“促”)(4)堅持17.D(A是;B你,你的;C竟然,卻;D于是,就)18.B(被動句;A判斷句C介詞結構后置D賓語前置)19.(1)錄事曾經向(那位)富人借錢。(關鍵點:錄事,貸,于富民)

(2)(如果)沒有您的恩賜,那么我要被滅了全家了。(關鍵點:微,使君,滅族)20.公正、嚴謹、大度、清廉等(答3個,得3分)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陰人。衍總發苦志厲操,尤篤于學。擢進士甲科,知平遙縣,詔舉良吏,擢知乾州。(后)徙知鳳翔府。及罷歸,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奪我賢太守也?”點河東路刑獄,按行潞州,折冤獄。高繼升知石州,人告繼升連蕃族謀變,逮捕系治,久不決。衍辯其誣,抵告者罪。寧化軍守將鞫人死罪,不以實,衍覆正之。章獻太后遣使安撫淮南,使還,未及他語,問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狀對。太后嘆曰:“吾知之久矣?!毖転橹沃斆埽灰酝潭嚼?,然吏民亦憚其清整。兼判吏部流內銓①。選補科格②繁長,主判不能悉閱,吏多受賕③。衍既視事,即敕吏函銓法,問曰:“盡乎?”曰:“盡矣?!绷﹂喴?,具得本末曲折。明日,令諸吏無得升堂,各坐曹聽行文書,銓事悉自予奪,由是吏不能為奸利。數月,聲動京師。改知審官院,其裁制如判銓時。契丹與元昊戰黃河外,參知政事范仲淹宣撫河東,欲以兵自從。衍曰:“二國方交斗,勢必不來,我兵不可妄出?!敝傺蜖幾h帝前,詆衍,語甚切。仲淹嘗父行事衍,衍不以為恨。契丹婿劉三嘏避罪來歸,輔臣議厚館之,以詰契丹陰事。諫官歐陽修亦請留三嘏,帝以問衍。衍曰:“中國主忠信,若自違誓約,納叛亡,則不直在我。且三嘏為契丹近親,而逋逃來歸,”乃還三嘏。

衍好薦引賢士,而沮止僥幸,小人多不悅。慶歷七年,衍甫七十,上表請還印綬,乃以太子少師致仕④。卒,年八十。謚正獻。自作遺疏,其略曰:“無以久安而忽邊防,無以既其謀身若此,尚足與謀國乎!納之何益,不如還之。富而輕財用,宜早建儲副,以安人心?!闭Z不及私。

(選自《宋史》)[注]①銓:選授官職,量才授官。②科格:規章。③賕(qiú):賄賂。④致仕:官員退休。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衍總發苦志厲操,尤篤于學

篤:重視,專注B.后徙知鳳翔府。

知:主持、管理

C.衍既視事,即敕吏函銓法

函:用盒子裝

D.銓事悉自予奪

悉:熟悉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杜衍忠心輔國、凜然有大臣氣概的一組是(

①衍總發苦志厲操,尤篤于學

②寧化軍守將鞫人死罪,不以實,衍覆正之③令諸吏無得升堂,各坐曹聽行文書

④衍好薦引賢士,而沮止僥幸

⑤衍甫七十,上表請還印綬⑥自作遺疏……語不及私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衍受命巡察河東路獄訟,他巡視潞州,平反冤案,后來又為石州官員高繼升辯誣,深得章獻太后賞識。B.杜衍在兼任吏部事務時,認真研讀把握了官吏任命的各項條例,任免之事都自己裁決,斷了諸吏徇私舞弊的路子。C.杜衍與范仲淹為出兵黃河之事有爭執,仲淹攻擊杜衍,言辭激烈。因為范仲淹和父親一起侍奉過杜衍,所以杜衍也不惱恨。D.杜衍認為治國當以誠信為本。當契丹婿劉三嘏避罪投宋,諸大臣建議優厚的接納他時,杜衍力排眾議,終遣返三嘏。11.把第I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⑴章獻太后遣使安撫淮南,使還,未及他語,問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狀對。譯文:

⑵其謀身若此,尚足與謀國乎!納之何益,不如還之。譯文:

參考答案:8.D

9.D

10.C11.(1)章獻太后派使者安撫淮南,使者回來后還未來得及匯報,章獻太后就先問杜衍怎么樣,使者把杜衍治理地方的情況報告給了太后。(2)他為自身謀劃尚且如此,還值得和此人謀劃國家大事嗎!接納他有什么好處,還不如把他送回契丹?!緟⒖甲g文】杜衍,字叫世昌,是越州山陰人。杜衍從小刻苦磨礪品行節操,尤其重視學習。被選拔為進士甲科,任平遙縣縣令,皇上下詔舉薦良吏,被提拔為乾州知府。(后來)調任鳳翔知府。在(他)被免去知府返回京城時,(鳳翔、乾州)二府的百姓沿途迎候,說:“為什么奪去我們的好太守?”(后朝廷派杜衍)到河東路巡察刑獄,在巡行考察潞州時,判斷冤案。高繼升任石州知府,有人告發繼升串通蕃族圖謀叛亂,(高繼升)被捕關在獄中,長時間不能定案。杜衍搞清楚高繼升是受人誣陷,(為之糾正,并)把誣告者關押抵罪。寧化駐軍將領審訊逼供,定人死罪,沒有根據實情,杜衍審察后予以改正。章獻太后派使者安撫淮南,使者回來后還未來得及匯報,章獻太后就先問杜衍怎么樣,使者把杜衍治理地方的情況報告給了太后,章獻太后感嘆道:“杜衍治理地方的情況我早就知道了?!倍叛軓恼斏骷毭?,不用嚴厲的刑法督促屬下,而下屬、百姓還是敬畏他的清廉整肅。(后來杜衍)兼管吏部選授官職。(原先吏部)選授官職的規章繁雜冗長,主管官員不能盡閱,分管的下級官吏借機索要賄賂。杜衍上任之后,就讓下屬將吏部選授官職的規章全都呈送上來,問下屬:“選授官職的規章全都呈送上來了嗎?”屬下回答說:“全部呈送上來了?!倍叛芟鹿Ψ蛉孔x完,全部掌握了吏部選授官職的規定。第二天,(杜衍)命令下屬不必升堂,只在各自分管的部門聽候命令,官吏任免的事情都由他自己裁決,從此吏部下屬辦事的官員再也無法徇私舞弊、賣官自肥。幾個月后,杜衍的名聲震動京城。(后來杜衍)調任到審官院,管理的辦法和在吏部時一樣。契丹與元昊在黃河以北交戰,參知政事范仲淹安撫河東,打算帶兵防御。杜衍說:“二國剛剛交戰,(敵方自顧不暇,)勢必不會來侵犯我,我們不可隨便出兵。”范仲淹在皇帝面前力爭,詆毀(指責)杜衍,言辭很激烈。范仲曾經像對待父輩一樣侍奉杜衍,杜衍并不因此記恨。契丹皇帝的女婿劉三嘏因逃避罪責來歸順(大宋),輔政大臣主張好好地招待收留他,借以了解契丹的內幕。諫官歐陽修也主張收留三嘏,皇帝就此征求杜衍的意見。杜衍說:“中國與鄰國交往以誠信為根本,如果我們自己違背誓約,招降納叛,那樣我們就要背負理虧的責任。況且劉三嘏作為契丹皇帝的女婿,卻逃離契丹來投歸(大宋),他為自身謀劃尚且如此,還值得和此人謀劃國家大事嗎!接納他有什么好處,還不如把他送回(契丹)。”(皇帝最終聽從了杜衍的意見,)把劉三嘏送回到契丹。杜衍喜好引薦賢士,而阻止投機鉆營的小人,小人大都不喜歡他。慶歷七年,杜衍剛七十歲,上表請求退休,以太子少師的身份退休。八十歲時去世。去世前自立遺囑,大體意思是:“不要因為長時間天下太平就忽視邊防,不要因為國庫充裕就揮霍浪費,應該早立儲君,以安定人心。”遺囑(一點)不涉及自家私事。6.(12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趙韓王普①為相,太祖即位之初,數出微行,或過功臣之家,不可測。一日大雪,向夜,叩趙普門。普亟出,惶懼迎拜,問日:“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日:“吾睡不能著,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來見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時也,愿聞戍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逼漳痪弥?,曰:“非臣所知也?!钡蹎柶涔?,普曰:“太原當西北二邊,使一舉而下,則二邊之患.我獨當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钡坌υ唬骸拔嵋庹绱?,特試卿爾?!彼於ㄏ陆现h。太祖既得天下,召普問曰:“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建長久計,其道如何?”普曰:“鎮節太重,君弱臣強而已。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闭Z未畢,上曰:“卿勿復言,吾已諭矣?!鄙弦蛲沓?,與故人石守信、王審琦等飲,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駒之過隙,所為富貴,不過多積金帛,厚自娛樂,使子孫無貧乏爾。汝曹何不釋去兵權,擇好田宅,重為子孫久遠之業,多置歌兒舞女,日飲酒相歡,以終其天年。君臣之間,兩無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日:“陛下念臣及此,所謂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稱疾,請解兵權。上許之,皆以散官就第,賜賚甚厚,諸功臣皆以善終。趙韓王事太祖時,有臣立功,當遷官。上素嫌其人,不與。普堅以為請,曰:“刑以懲罪,賞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賞者,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豈得以喜怒專之?!鄙吓?,起,普亦隨之。上入宮,普立于宮門,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復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壞裂投地,普顏色自若,徐拾奏歸補綴,明日復進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稱職。趙韓王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議,才歸第,則亟合戶,啟篋取一書而讀之,有終日者,雖家人不測也。及翌日出,則是事決矣。后普薨,家人始開篋見之,則《論語》二十篇也。太宗②欲相普,或譖之曰:“普,山東學究,惟能讀《論語》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實不知書,但能讀《論語》佐藝祖③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輔陛下?!鄙弦忉屓?,卒相之。(選自《言行龜鑒》,有改動)[注①宋乾德二年,趙普被任命為宰相,晉封為韓王②太宗,指宋太宗趙光義,繼宋太祖趙匡胤后為帝。韓王趙普做宰相。③指一朝開國的皇帝。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向夜,叩趙普門

向:接近B.以俟削平請國

俟:等待C.皆以散官就第,賜賚甚厚

賚:賞賜的東西D.上意釋然,卒相之。

釋:放下10.下列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①上因晚朝,與故人石守信、王審琦等飲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B.①人生如自駒之過隙②不知東方之既白。C.①刑以懲罪,賞以酬功②卒以吾郡這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D.①家人始開篋見之,則《論語》二十篇也。②臣欲奉詔奔馳,

則劉病日篤。11.《續資治通鑒·宋紀》中評價趙普“以天下事為己任”,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體現這一點的是()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

②稍奪其權,制其錢谷③君臣之間,兩無猜嫌

④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⑤徐拾奏歸補綴,明日復進之

⑥及翌日出,則是事決矣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宋太祖剛剛即位之時經常微服私訪,有時經過功臣的家門但不進去。不過有一次卻雪夜訪趙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來試探他。B.趙普指出將領的權力太大導致君弱臣強,這是戰爭不斷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終。C.趙普向太祖推薦人選,并不受太祖好惡的影響。他認為懲罪賞功是古今公理,事實證明他推薦的人選果然是合格的。D.面對別人的誣陷,趙普承認自己讀書不多,僅憑半部《論語》輔佐先帝。宋太宗明白這是他的自謙,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終繼續任他為相。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君臣之間,兩無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3分)

(2)陛下念臣及此,所謂生死肉骨也。(3分)

(3)才歸第,則亟合戶,啟篋取一書而讀之,有終日者,雖家人不測也。

(4分)

參考答案:9.D(釋:消除)10.B(B均為助詞,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實意A①介詞,趁著②介詞,由于C①連詞,表目的關系,譯為“用來”②介詞:表示原因,譯為“由于”D①副詞:表對己然或發現的強調??勺g為“原來是”②連詞: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譯為“但”“可是”。)11.A(③是宋太祖勸解兵權的委婉之詞⑥是說趙普善用《論語》治政)12.A(錯在“經過功臣的家門但不進去”,應為“探訪功臣的家,無法預料”。)

13.(10分)(1)君臣之間,雙方沒有猜忌隔閡,上下彼此和睦,不是很好嗎?(3分,“猜嫌”,“安”,“不亦……乎”,每處1分)(2)陛下顧念我們到如此地步,這就是所說的使死者復生、白骨長肉啊!(“及”“生”或“肉”、判斷句各1分)(3)剛剛回到家,就急忙關上門,打開箱子拿出一本書讀,有一整天,即使家人也不能猜出(他讀的是什么)。(4分,“才”“第”“亟”“雖”各1分)【文言文譯文】太祖剛剛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訪,有時探訪功臣的家,不可預測。一天下起大雪,接近深夜,皇上敲趙普的家門,趙普趕忙出來,慌忙叩拜迎接,問:“夜深寒冷,陛下為什么出來?”皇上說:“我睡不著,一張床之外,都是別人的家,所以來看看你?!壁w普說:“陛下認為天下狹小嗎?南征北伐,現在正是時候,希望能聽聽您以后的打算?!被实壅f:“我想攻打太原?!壁w普很長時間沒有說話,說:“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被实蹎柶渲械木壒?,趙普說:“太原阻擋著西、北兩面,假使一舉攻下太原,那么兩邊的禍患就要由我們來獨擋了,為什么不暫且留著等待平定各國(之后再攻打太原呢)。”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這樣,只是試探一下你罷了?!庇谑嵌ㄏ鹿ゴ蚪系臎Q議。

太祖取得天下以后,召見趙普問道:“自從唐朝末年以來,數十年問,帝王總共換了十個姓氏,戰爭不斷,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停止天下戰爭,替國家建立長治久安之計,有什么方法呢?”趙普說:“藩鎮節度使的權力太重,君弱臣強罷了。只有漸漸地削奪他們的權力,控制他們的錢糧,收回他們的軍隊,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話未說完,皇上說:“你不要再說了,我已經明白了。”皇上趁著晚朝,和老將石守信、王審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暢快的時候,宋太祖開口道:“人生在世,好像駿馬掠過縫隙一樣快,所求的富貴,不過多積聚些金銀:多一些自我娛樂,讓子孫沒有貧乏罷了。你們為什么不解去兵權,選擇好田產房屋作為子抓長久之業,多養些歌兒舞女每天飲酒相歡,來度過一生。君臣之間,無所猜嫌,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嗎?”石守信等都拜了兩拜說:“陛下顧念我們到如此地步,這就是所說的使死者復生、白骨長肉啊!”第二日,都托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權。宋太祖答應了,都讓他們以散官的身份回家養老,賞賜的物品也特別優厚,眾多功臣都因此善終。趙普輔佐太祖時,有一名大臣立功應當升官,太祖一向討厭他的為人,不贊成升他的官。趙普堅決地為他請求’說:“刑法是用來懲治罪惡的,賞賜是用來酬謝有功之人的,這是古往今來共同的道理。況且刑賞是天下的刑賞,不是陛下個人的刑賞,怎能憑自己的喜怒而獨斷專行呢?”太祖更加憤怒,起身就走,趙普也緊跟在他身后,太祖入宮,趙普立在宮門口,過了很長時間也不離去。太祖醒悟了,才認可他的上奏。趙普想任命某人為某官,不合太祖的意愿,太祖不采納。第二天,趙普又上奏,太祖又不采納。第二天又上奏,太祖大怒,拿過奏折撕裂扔到地上,趙普臉色不變,慢慢拾起奏折回家后修補連綴,第二天又呈上去,太祖才醒悟過來,采納了他的意見,后來那個人果然稱職。

趙普做了宰相,每當朝廷遇到大事,商定重要決議,剛一回到家,就馬上關起門,開箱取書,整天閱讀,即使家人也猜不出他讀的是什么。等第二天處理政務,得心應手。后來他去世后,家里人才打開箱子看,原來是《論語》二十篇。太宗想任他為相,有人誣陷說:“趙普,山東學究,只是能讀《論語》罷了!”太宗懷疑,把這件事告訴趙普。趙普說:“我確實不懂得讀書,只是能讀一本《論語》輔佐先帝安定天下,才用了半部還有一半可以輔佐陛下。”太宗疑慮消釋,最終任命他為相。

略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右圖是語言現象的圖示框架,請根據圖示概述語言現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50個字。參考答案:①聽說是前提,讀寫是基礎;②聽和讀是接受信息,說和寫是發表信息;③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圖文轉換能力。圖文轉換,要求考生將圖表中的信息轉換成語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許我們進行想象甚至虛構。這類題答題思路是:先看標題,再看畫面,不放過圖中的文字,然后看圖中內容,明確圖中寓意指向,最后聯想現實,概括答題。本題概述時要表述清楚“聽說讀寫”與“前提”“基礎”“接受”“發表”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8.下列各項中加線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近幾年政府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棚戶區改造。居住條件艱苦的群眾,都興奮地搬進新居,告別了長達數十年萍飄蓬轉的窘迫生活。B.專家指出,到2025年,中國將因肺癌病人達100萬人而成為世界第一癌癥大國,這個消息讓人噤若寒蟬。C.各級政府的救助基金、專項扶持資金種類繁多,而一些企業對這些資金的發放政策不甚了了,代辦中介服務便應運而生。D.科學治理霧霾關鍵是要“標本兼治,長期治理,區域聯動”,還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這樣才能真正矯枉過正,使中國藍天白云的日子越來越多。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萍飄蓬轉:比喻遠離家鄉,在外漂泊。不合語境。“噤若寒蟬”形容不敢做聲。不合語境。不甚了了: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俺C枉過正”指糾正偏差做的過了頭。望文生義。9.閱讀下面的兩則材料,回答問題。(6分)

材料1:教育學者熊丙奇談北京市民戴著口罩燃放煙花時說:“很難想象,一個戴著口罩燃放煙花者說自己有高度的環保意識。而遺憾的是,現實之中,有太多這樣的人。他們其實渴望一個空氣清新的環境,也在關注PM2.5,可是,卻不認為減少污染,自己也有責任。”

材料2:富裕的瑞士人把“我們沒有資源,只有一雙手”作為口頭禪。廢水要集中處理后才能排放;飯店不用一次性餐具,不管招待誰,不超過三道菜;洗滌用品買簡裝的,回家后往舊瓶子里灌;家庭垃圾按玻璃瓶、塑料品、舊報紙和無用廢品分類裝入扎口的塑料袋中。某報擬開辦一個專題欄目,你認為這兩則材料可歸入哪個專題?請你以報紙編輯的身份針對上述材料寫一段編后話,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不少于80字。(6分)擬定的欄目名稱:

編后話:參考答案:答案:環保。(1分)示例:環境保護要說在口上,記在心上,落實在手上。我們不少人雖知道環保的重大意義,卻不愿付諸實施,對照瑞士人的做法,真該好好反思。愿大家別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扣住主題1分,修辭手法1分,語言流暢2分)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一定要審清答題要求,本題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專題欄目,二是編輯編后話。同時有字數和修辭的要求。材料1中抓住關鍵句子“他們其實渴望一個空氣清新的環境……卻不認為減少污染,自己也有責任。”這就是說不少人雖知道環保的重大意義,卻不愿付諸實施。材料2是說瑞士人的環保行為,然后通過中外環保行為的對比,我們大家真該好好反思。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網絡并不是文學經典遭遇尷尬的

,但網絡的

癖性,確實將文學經典本來就脆弱的存在又推到了一個更加感傷的歷史時空。文學經典名著在各種符號紛爭的網絡版圖上、在精神需求多元化的現代社會中還有沒有統領群雄的權威性呢?這個問題本應該交給厚重的文學史去裁決,(

)文學原來固有的對象(客觀世界)和功能(審美教化)已經退化,文學經典名著的價值取向也不再顯得那么冷艷而高傲了。“高處不勝寒”的姿態在百草叢生的網絡文學社區里只剩下了沒落后的哀怨和嘆息,

的世界正在數字化媒介的包圍中變成一個眾聲喧嘩的群歡空間。文學經典名著,在平民起義般的網絡革命中,露出無奈的眼神。文學已不再是文學大師們的專屬品,而且已成為平民大眾的指尖玩意。專職作家大量“死亡”,網絡寫手

。一個高傲,一個時髦,文學經典名著遭遇時尚網絡:一聲嘆息……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A.元兇巨惡無所不至孤芳自賞水到渠成B.罪魁禍首無孔不入孤芳自賞應運而生C.元兇巨惡無所不至顧影自憐水到渠成D.罪魁禍首無孔不入顧影自憐應運而生18.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