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第一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四川省眉山市第一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四川省眉山市第一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四川省眉山市第一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四川省眉山市第一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眉山市第一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國民黨愛國將領張治中先生,一生為和平而奔走,被譽“和平將軍”。1945年以后,他曾代表國民黨當局先后與中共進行兩次和平談判。你認為這兩次談判應該是①1945年重慶談判②1945年重慶政協會議③1945年北平談判④1945年北平政協會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參考答案:B解放戰爭。本題考查知識的再認再現能力。張治中參加了國共雙方的重慶談判和北平談判,故選B項。1946年重慶政協會議、1949年北平政協會議不是國共談判,排除②④。因此選B。2.下列圖片反映了中國古代經濟文明的部分成果,關于這些成果表述正確的是A.①是元代王禎在《農書》中有所記載的冶鐵裝置,以水為動力,東漢時期發明B.②為禮器的象征,代表權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鑄造工藝達到很高的水平C.③反映了唐宋時期官窯的水平,出現在河南D.④反映了我國漢代北方絲織技術相當發達參考答案:A①屬于東漢時期杜詩發明的冶鐵工具水排,元代王禎在《農書》中有所記載,以水為動力,故A項正確;②司母戊大方鼎為禮器的象征,代表權力和秩序,反映商朝的鑄造工藝達到很高的水平,故B項錯誤;③定窯白瓷反映了唐宋時期官窯的水平,主要出現在河北,故C項錯誤;④長沙馬王堆素紗單衣,反映了我國漢代南方絲織技術相當發達,故D項錯誤。3.馬克思指出:“在梭倫改革后的80年間,……以前的時代盛行的農村高利貸,以及地產的無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節制。商業以及靠奴隸勞動日益大規模發展起來的手工業和工藝,都成了流行的職業?!边@主要得益于梭倫改革A.依財產多寡劃分公民等級B.建立公民陪審法庭C.成立十將軍委員會D.為公民發放觀劇津貼參考答案:A4.“中國加入世貿,就像一個昏庸短見的守財奴,把自己的清白閨女嫁給了土匪。結果,土匪根本就沒有把岳父當人看……還要賠上23000億美元的嫁妝?!睂Υ苏J識正確的是(

)A.對外開放政策在今天應當重新審視

B.過分夸大了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C.中國給“世貿”帶來了壓力和挑戰

D.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強之路參考答案:B5.某地邊疆危機,消息上報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盡速調兵迎敵,另一方面責成戶部盡速調度糧草,備部隊急用。幕僚根據皇帝之意,寫成詔書,經皇帝確認無誤后,直接送至兵部、戶部等單執行。這位皇帝有可能是()A.秦始皇

B.唐玄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參考答案:D6.農耕技術的發明與改進,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圖1所示的耕作技術始見于A.戰國 B.秦朝C.西漢 D.東漢參考答案:D7.聞一多的《七子之歌》寫道:“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母親!我要回來,母親!”與“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被割占有關的條約是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參考答案:B8.監察體制的建立,旨在監督官員規范執政,防止貪污腐敗。漢武帝時期,設立監督郡國長官的專職官員是A.丞相B.內閣大臣C.刺史D.軍機大臣參考答案:C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點在于要明白監督郡國長官的是刺史。9.《馬關條約》簽定后,列強對華經濟侵略進入一個新階段,這主要體現在(

)A.列強強迫清政府承擔巨額賠款

B.列強開始爭奪在華路礦權C.列強從以商品輸出為主轉為以資本輸出為主

D.列強勢力由沿海深入到內地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馬關條約》簽訂以后,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取得了開場設礦的權利,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方式由之前的商品輸出為主轉變為資本輸出為主,故選C項。ABD項中的內容是列強在《馬關條約》簽訂以前就已經取得的特權??键c: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間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馬關條約》10.“語錄糧票”是時代的產物,他們產生于“紅色海洋”年代,每個票上都印有毛主席語錄,它不僅是憑證,而且是一種政治宣傳品。這說明A.中國已經實現全面小康社會B.中國糧食產量躍居世界首位C.糧票成為當時主要的宣傳品D.我國政府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參考答案:D【詳解】現在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故A錯誤;材料中沒有提到糧食產量,排除B;雖然糧票是一種政治宣傳,但是無法判斷是“主要”手段,故C錯誤;糧票等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故D正確。11.“介石先生慧鑒:恩來諸同志回延安稱述先生盛德,欽佩無余。先生領導全國民族進行空前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凡我國人無不敬仰?!珴蓶|謹啟。民國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據材料判斷,這封信的背景應該是A.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B.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堅持抵抗C.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形成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國共合作。依據所學可知,“民國二十七年”指的是1938年,正是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所說的“領導全國民族進行空前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即是指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堅持抵抗。A發生在1926年前,不合題意,排除;B發生在1941年,排除;C項是1937年9月,排除。所以答案選B。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抗日戰爭·全民族的抗戰12.明末曾出現繩索牽引的代耕架,其將用于轆轤的絞關用于犁的牽引,可“坐而用力,往來自如”地進行墾耕。這期間中國北方出現了漏(露)鋤,南方則出現了塍鏟、蟲梳和除蟲滑車等,還有用鹿角制成的農具。這實質表明A.明政府重視農具的更新B.傳統農業重視精耕細作C.中國南北方農具差異大D.明末農用動力發生了質的改變參考答案:B【詳解】依據材料中的繩索牽引的代耕架、漏(露)鋤、塍鏟、蟲梳和除蟲滑車、用鹿角制成的農具可知,說明古代農業工具得到改進,有利于農業耕作效率的提高,這是精耕細作的特點,故B項正確。明政府重視農具的更新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A。材料并不是說明中國南北方農具差異大,排除C項;明末農用動力并沒有發生了質的改變,D錯誤。13.春秋時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拋荒,“私田”增加

B、各國推行稅制改革C、鐵器牛耕的使用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D、貴族爭奪土地參考答案:C14.央視二套《詠樂匯》節目中,國際巨星成龍在回答一現場觀眾有關其子房祖名為何姓“房”卻不隨父姓這一問題時,解釋說: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親原來姓“房”,祖名成年后要求認祖歸宗才改姓“房”。這一“改姓”現象的產生,可能源于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察舉制參考答案:A15.1958年法國戴高樂上臺后立即向美國鬧獨立,要求平起平坐,提出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并且主張單獨與蘇聯建立“緩和、諒解和合作關系”。其歷史背景是

A.蘇聯對西歐的威脅減弱,美國的滲透控制加劇

B.二戰后西歐經濟凋敝,政治危機、社會動亂

C.歐洲共同體建立,西歐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

D.西歐經濟恢復,各國間加強了聯系參考答案:D16.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帶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主要表現在【

】①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

②外國資本仍然超過本國資本③重工業基礎超過輕工業

④自然經濟仍然超過民族資本主義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B17.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的標志是A.《十二銅表法》的發表B.公民法的形成C.公民法演變成萬民法D.《民法大全》的編纂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歷史基本知識的掌握,依據教材知識即可。題中四個選項實際是羅馬法的發展歷程,《十二銅表法》是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公民法的形成是在《十二銅表法》之后隨著共和國的發展,公民法演變為萬民法是在羅馬帝國,最后在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時代,《民法大全》的編纂標志著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故選D項??键c: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法·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18.蘇聯工業化資金的重要來源是農業。蘇聯采取的與工業化相配合的重大舉措是A.余糧收集制

B.征收糧食稅

C.農業集體化

D.農產品自由貿易參考答案:C19.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引發了農民們的不滿,出現了不愿種糧或盡可能少種糧、故意縮減耕地等不合作行為,蘇俄農業急劇萎縮,1920年的谷物總產量比戰前減少了一半,棉花產量僅為戰前的6%。該現象從根本上影響了A.俄國農業生產的恢復B.打敗國內外反動勢力C.社會主義政權的鞏固D.國內社會秩序的穩定參考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俄國農民對余糧征集制的不滿,這種不滿會影響農民階級對社會主義政權的信任,從而影響工農聯盟的鞏固,由此造成的經濟下滑則危害社會主義政權的經濟基礎,這都不利于社會主義政權的鞏固,故C項正確。余糧征集制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及國內社會秩序的穩定,最終影響社會主義政權的鞏固,故排除AD兩項。B項,余糧征集制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應和軍事斗爭的勝利,排除。20.有一碑文記載:“(清前期)蘇城機戶類多雇人工織。機戶出資經營,機匠計工受值,原屬相需,各無異議?!边@種情況說明了A.蘇州失業人數較多B.清朝對人身的控制較為嚴格C.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D.江南地區手工業發展速度下降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由材料“機戶出資經營,機匠計工受值”這反映了資本主義性質的雇傭關系,說明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所以選C。A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由材料來看,恰好說明江南地區手工業發展較好,排除D??键c:中國古代的經濟﹒中國古代的手工業經濟﹒資本主義萌芽21.歷史發展證明,提高官員文化素質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執政能力,下列我國古代的選官標準中能體現這一認識的是A.按軍功選官B.按門第選官

C.科舉考試選官D.按品德選官參考答案:C22.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主要成就有: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剛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長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等。這些成就反映了A.中國的工業化基本實現B.新中國經濟發展受蘇聯的影響C.國民經濟將迎來快速增長D.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參考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后,受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影響,同時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黨和政府1953年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通過“一五”計劃,我國集中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這反映了新中國經濟發展受蘇聯的影響,故B選項正確;通過“一五”計劃,我國重工業薄弱的局面開始得到改變,但不能說中國的工業化基本實現,故A選項錯誤;“一五”計劃的完成,推動了我國重工業的發展,農業和輕工業沒有顯著的發展,因此不能說國民經濟將迎來快速增長,故C選項錯誤;“一五”計劃主要集中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輕工業沒有得到長足的發展,因此人民的生活水平沒有得到提高,故D選項錯誤。23.《太平洋時代》:“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時機太早,那時中國剛剛正處于上升期,再有5年的建設國力足以戰而勝之。”這主要表明(

)A.1937年的中日兩國實力接近 B.中國已經有強大國防軍事實力C.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成效顯著 D.中國已經成為亞洲第二工業強國參考答案: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南京國民政府“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及其影響知識點,旨在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選項:A項說法明顯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說法具有片面性,屬于對材料信息的過度解讀,排除;僅從題干材料信息無從得出“中國已經成為亞洲第二工業強國”的結論,排除D;“國民經濟建設運動”開始于1935年,對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C項表述客觀,符合材料主旨和題意,正確。故選C。考點: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南京國民政府“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及其影響24.“代議制度只是實現民主的一種形式,代議制卻不一定等于民主制。某些國家在某些歷史發展階段,代議制只是他們粉飾民主的一塊幌子而已?!毕铝形墨I符合這一論斷的是A.《權利法案》

B.1787年憲法C.《德意志帝國憲法》

D.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參考答案:C1871年憲法。從材料“代議制只是他們粉飾民主的一塊幌子而已”可以想到1871年憲法,即《德意志帝國憲法》雖然建立了議會,但是議會并無實權,皇帝掌握實權。故選C。ABD項都賦予了議會的獨立的立法權,而不是粉飾民主的幌子。25.宋代通判“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簽書施行。”通判還有一個職責:“所部官有善否及職事修廢,得刺舉以聞?!庇纱丝梢?,通判A.單獨掌握地方行政權

B.掌握地方軍政財權C.行使對地方的監察權

D.兼有監察和行政權參考答案:D26.商代號稱“青銅時代”,下列哪一項不符合當時有關青銅器的歷史情況A.已廣泛用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

B.青銅器生產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C.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D.生產規模相當大參考答案:A27.在河南的二里頭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了一些青銅器,主要有小型青銅器,但也有青銅禮器——爵,這表明當時的中國…………(

)A.處于“公天下”時期

B.進入“家天下”階段C.確立了“封邦建國體制”

D.形成“內外服”制度參考答案:B28.易中天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中說,“秦,雖死猶存,它死得悲壯?!睆恼紊峡?,秦“雖死猶存”主要是指()A.統-度量衡、貨幣B.開創皇帝制度C.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統一的國家和中央集權制參考答案:D依據材料中的“秦,雖死猶存”這一信息可知,材料強調了秦朝對后世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BCD四個選項都是秦朝對后世的影響,但影響最大的是D項,D項的影響至今都在,故可排除ABC,選D。29.《荀子·儒效篇》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周王姓姬)獨居五十三?!痹搫t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的主體是(

)A.同姓親族

B.異姓諸侯

C.殷商降族

D.先代貴族參考答案:A30.1895年前,上海已建立了少數近代企業,但總體規模不大。1895年之后,上海就出現了制造企業紛紛開張的局面,工業發展變得生機勃勃。這主要是由于A.洋務運動的發展 B.自然經濟的逐步瓦解C.政府調整經濟政策 D.實業救國思潮的興起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之后為了支付巨額的戰爭賠款,清政府調整了經濟政策,允許民間辦廠,從而能夠征稅支付戰爭的賠款,所以也就造成了1895年之后中國工業發展變得生機勃勃,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能是C,而非其他的三個選項。考點: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晚清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民族工業的興起?民族工業的興起的原因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首先是“權利法案”(1689),規定非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停止實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稅……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規定每三年必須召開一次議會,每屆議會的任期不得超過三年……英國的王權還從來沒有被套上這么多的“緊箍咒”。這個以往一直自以為只受制于上帝的權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議會了,其神圣的光環已蕩然無存。至此,國王的專權在英國已了無可能?!妒澜缥拿魇贰凡牧隙?、從美利堅合眾國形成的過程和背景來看,美國的立國經驗是獨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數國家不一樣,美利堅合眾國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國家體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國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變,一直是這個國家形成過程中的關鍵,州先由殖民地上升為獨立之“邦”,后又降格為從屬于聯邦的成員,不管其地位如何演變,但始終都保持著相當的獨立性。再次,由于合眾國直接脫胎于“聯合殖民地”,因此這種聯合的程度和方式作為一種標志,不僅劃分了這個國家形成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國家組織和結構的形式,而與其他任何國家不同?!雾樄睹绹吠ㄕ摗凡牧先⒎▏砸帽┝Ω锩鼇砜朔V仆鯔啵蚓驮谟诜▏鴮V浦髁x過于強大,王權與責族堅決捍衛舊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協,對立雙方只好兵戎相見。然而,大革命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此后近百年中,法國一直處于革命與復辟的輪回中,社會持續動蕩,經濟發展速度受到影響,工業化進程緩慢。直到1870年后,法國模式突然發生轉折,由對抗轉為妥協。此后法國就確立起議會制度,不再發生革命了,法國人開始用協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錢乘旦《世界現代化進程》(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權利法案》使英國的王權發生了什么變化?18世紀,英國王權是如何被進一步限制的?(4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獨立后的美國實行“聯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該制度的特點。(6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試述法國代議制建立的特點及成因。(6分)(4)如果將上述材料作為研究性學習的素材,請你為該組材料確定恰當的研究主題。(2分)參考答案:參考答案:(1)變化:王權受到法律和議會的制約。限制:逐漸形成責任內閣制,內閣掌握行政權。(2)原因:美國脫胎于“聯合殖民地”,州有相當大的獨立性;松散的邦聯難以應對危機;啟蒙思想的影響。(3)特點:曲折反復。成因:封建力量非常頑固,而民主力量也非常的強大;兩者的矛盾沖突總是以暴力斗爭的形式來解決。(4)主題: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與發展(近代西方代議制政體的確立與完善)。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英美法的代議制民主。第(1)問,由材料關鍵信息“規定非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停止實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稅……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規定每三年必須召開一次議會,每屆議會的任期不得超過三年……”“英國的王權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議會了”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出王權受到法律和議會制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責任內閣制的形成進一步限制國王的行政權。第(2)問,由材料關鍵信息“和西方大多數國家不一樣,美利堅合眾國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國家體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國家”“‘州’的地位始終都保持著相當的獨立性”“由于合眾國直接脫胎于‘聯合殖民地’”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出獨立后的美國實行聯邦制的原因。第(3)問,由材料關鍵信息“此后近百年中,法國一直處于革命與復辟的輪回中,社會持續動蕩,經濟發展速度受到影響,工業化進程緩慢”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出法國代議制建立的特點是曲折反復。由材料關鍵信息“法國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來克服專制王權,原因就在于法國專制主義過于強大,王權與責族堅決捍衛舊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協,對立雙方只好兵戎相見”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出法國代議制建立曲折反復的成因。第(4)問,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出近代“近代西方代議制政體的確立與完善”的主題。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不管叫什么名稱,中國的制度確實和歐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樣。整個國家只有一個封建主,即皇帝統治,而由一個極其龐大的機構掌握管理;這個機構就是從“文士貴族”中任用的非世襲的文官系統,或官僚系統,或官史階層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貴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一一李約瑟《現代中國的古代傳統》請回答:(1)假如你是秦始皇統治時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員,當時你能夠耳聞目睹秦始皇加強專制集權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分)(2)決定對外戰爭是國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假如中國唐朝時對高麗用兵,其運作程序如何?這種體制有何作用?(5分)(3)假如你生活在北宋初期,有意從政,你將會通過什么方式達到目的?假如你有幸考中并在中書門下擔任最高長宮,你將會面臨怎樣的局面。(3分)(4)假如你有幸穿越歷史時空,對明太祖做一個加強皇權的訪談,你認為明太祖會談到他的哪些措施?(2分)(5)軍機處是哪朝哪位皇帝設置的?設置的原因有哪些?其設置有何影響?體現了明清時期的什么時代特征?(8分)參考答案:(l)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制定嚴酷的法律。(2分)(2)程序:中書省一門下省一尚書省一兵部。(2分)作用: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三省分工明確,相互牽制和監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完整的相權被分割,有利于加強皇權;(3分)(3)科舉考試。(1分)局面:雖行使宰相職權,但被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割了行政權、軍極和財權。(2分)(4)廢除丞相、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恃從顧問。(2分)(5)精、雍正皇帝。(2分)原因:議政王大臣嘗議制約了皇權;直接原因是為了處理西北的緊急軍務。(2分)影響: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時使君主專制選到頂峰。(2分)時代特征:封建制度衰落。(2分)33.海上絲綢之路與新航路開辟都是人類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唐代與外界交通最重要的路線共七條,“一曰營州入安東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入回鶻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廣州通海夷道”。其中,五條為陸路,只有兩條為海路。這種情況在宋代發生了根本轉變。政權割據與戰火連綿使陸上的交通受到阻塞,而且,全國經濟中心向南遷移,海上絲綢之路成為對外交往的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