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控工安全操作規程1.目的和適用范圍1.1規范中控工段的日常操作,確保安全生產。1.2本操作規程適用于xx有限公司備煤車間中控工段崗位。2.崗位職責2.1在車間及值班長領導下認真執行標準化作業,遵守各項制度,完成本崗各項任務。2.2負責指揮調度本班生產操作安全管理工作,日常生產受廠調度指揮。2.3負責各崗位的聯系,檢查核對配煤比,水份、煤種、煤塔存量。2.4做到勤聯系、勤檢查,保證不配錯煤,不備錯煤種。2.5熟悉掌握中控室帳的填寫計算,所有設備性能以及備煤生產工藝。2.6按計劃作業做到合理安排。2.7負責中控室設備維護清掃。2.8發生事故應立即向車間、廠調匯報,不得隱瞞事故,并做好本崗位信息傳遞。3.相關工藝原理單種煤配煤量Qi=Q×(1-ΣWi)×i÷(1-Wi)i:單種煤配比wi:單種煤含水量Σwi:混合煤含水量Q:0.5m皮帶集合量每0.5m皮帶集合量=[4#皮帶機處理能力(t/h)×1000]÷[皮帶速度(m/s)×3600×2]4.涉及化學品危險特性本工段不涉及化學品使用和生產5.危險預知與安全控制措施5.1對各單種煤配煤量的在線觀測時,根據配煤量調節頻率,確保各項工藝指標在可控范圍之內。5.2在通知各個系統開機之前,必須進行二次確認后,確?,F場無人檢修后,方可開機。5.3設備檢修時,必須確認辦理停電票、動火票后,掛檢修牌后方可進行作業。5.4現場出現停電等緊急情況,應立即通知崗位手動停機,待在原位確保本身安全。5.5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操作,嚴禁用濕布擦拭顯示屏、插板等。5.6拖完地之后,等晾干之后再進去。5.7接班時勤檢查凳子使用情況,發現異常立即處理。6.交接班注意事項6.1交班者必須給下一班打下良好的基礎,本班問題在交班前未處理完不得交班。6.2交班者應向接班者詳細介紹煤罐、煤塔中煤位情況,配合煤配比情況以及工藝指標情況。6.3交班前所有機器設備及環境清掃干凈,所有工具材料應完整。6.4交接班應雙方共同到崗全交接,如在交接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應先處理再交接。6.5詳細填寫交接班記錄。7.其他注意事項7.1操作工要熟悉車間的工藝流程、所有設備的正常操作和事故處理、應急處置方案等。7.2所屬崗位的周圍環境,做到清潔衛生。7.3進入中控室的所有外來人員都必須進行記錄。7.4對中控的各種記錄進行整理、保存。7.5設備運行時,嚴禁打掃衛生。8.安全與環保措施8.1加強“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意識教育,提高員工對安全生產的重要性的認識。積極貫徹執行相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加強自身的保護意識,不違章操作,不違反勞動紀律,做到“四不傷害”。8.2加強環保教育,貫徹環保法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遵義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材料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服裝工業版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非織造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南大學《英語教材教法與課程標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搪瓷制品相關日用品生產設備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大學生寢室安全教育
- 室內設計師的設計理念
- 中醫特色規培課件
- 2025年安徽阜陽潁東區東興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財政學教學課件
- 季節性防雷防汛防臺風安全檢查表
- 歸檔文件目錄
- 2022年四川省綿陽市中考英語試題及參考答案
- 防疫小組人員名單
- 眼部健康檢測與分析課件
- 偏心塊振動式土壤夯實機的結構設計說明
- 蘇州市建設工程造價計價解釋
- 主題班會《堅定信念--放飛理想》
- 煤礦機電設備春季預防性檢修計劃
- S771(一) 水力循環澄清池
- 高密度電法探測及數據處理解釋--答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