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岳麓版文化史第二單元中國古代文藝長廊單元測試 省賽獲獎_第1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文化史第二單元中國古代文藝長廊單元測試 省賽獲獎_第2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文化史第二單元中國古代文藝長廊單元測試 省賽獲獎_第3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文化史第二單元中國古代文藝長廊單元測試 省賽獲獎_第4頁
高中歷史岳麓版文化史第二單元中國古代文藝長廊單元測試 省賽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中國古代文藝長廊單元復習學案【單元綜述】本單元主要包括三條線索(解讀引言):一、是中國古代的書畫發展歷程及特點;二、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及演變;三、是中國古代戲曲的發展歷程。學習本單元要注意把握古代文藝的發展過程及具體特征;同時注意對相關文藝作品的欣賞及理解其所反映的時代特征。古古代中國的文學藝術文學書畫戲曲《詩經》、楚辭宋詞、元曲漢賦、唐詩明清小說書法藝術中國畫元雜劇京劇【單元知識網絡】 【單元要點整合】一、概述漢字、繪畫的起源與演變的過程,了解中國書畫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脈絡。1、漢字與書法(1)文字的發展歷程:刻畫符號(新石器時代)——商甲骨文(最早的成熟文字)——商周金文(標準字體:籀文)——春秋戰國:混亂——秦:書同文(小篆、隸書)(2)書法:秦篆漢隸——魏晉:發展成為自覺的書法藝術(原因:主觀:士人表達情意;客觀:文具的改進)(王羲之“書圣“《蘭亭序》)——隋唐(風格多樣):草書――張旭、懷素;楷書――歐陽詢、柳公權、顏真卿——宋四家(追求個性忽略法度)——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個性化)(3)印章:秦漢篆刻——宋元入畫——明:成為藝術重要組成部分2、繪畫:①起源:新石器時代——戰國兩漢:帛畫——魏晉:文人畫出現(代表人物及繪畫特點)——唐:雍容華貴(代表人物及繪畫特點)——宋元:文人山水畫,獨立畫種,注重意境(原因:文人階層壯大,理學的興起)——明清:風格奇特(原因:時代的變化,社會動蕩)②民間繪畫:a興起原因:商業興盛、城市發展、文化普及b代表:張擇端(北宋)《清明上河圖》;明清――木刻版畫、年畫、剪紙、布貼畫③中國古代繪畫的基本特點:一方面盛行注重寫實的宮廷和民間繪畫;另一方面出現了非功利、主寫意的文人畫;不求形似,注重個人主觀性情的抒發,表現手法靈活、自由。二、了解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文學成就,了解中國古代不同時期文學的特色。1、詩經: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反映貴族平民的生活。2、楚辭:戰國時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華,采用楚國方言,創造出的一種新體詩歌,其特點為句式自由靈活;代表:屈原——《離騷》3、漢賦:特點是鋪陳詞藻、文采華麗,是一種帶韻散文。如西漢司馬相如《子虛賦》4、唐詩:(1)繁榮原因:①統一、強盛②中外、民族間交流頻繁③開明、兼容的文化政策④科舉制度的確立(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風格、代表作:李、杜、白見課本5、宋詞:(1)繁榮原因:①商業的繁榮、城市生活更加豐富,適應市井生活需要②山河的破碎、民眾的苦難使人們的感情更加豐富③“長短句”能靈活地表達情感(2)特點:句子長短參差,便于抒發感情,可配樂演奏(3)代表:(豪放派和婉約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見課本42頁)6、元散曲:(1)背景:漢族文人進取無望,用以抒發愁悶情懷。社會下層文人對社會黑暗、人民悲慘遭遇的不滿。(2)代表人物: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秋思》。7、明清小說;(1)社會背景:①商品經濟的發達,工商業城鎮興起,市民階層崛起,對文學的需求增多②社會識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層文人從事小說創作③印刷術不斷完善,書坊書肆迅速發展④社會上彌漫著拜金逐利的風氣,商人第一次作為被歌頌的對象⑤各種社會危機、社會矛盾逐漸加深,使一些文人對現實進行批判。(2)成就:①“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②“三言”“二拍”《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初刻拍案驚奇》《續刻拍案驚奇》③批判現實的作品《紅樓夢》《聊齋志異》《儒林外史》三、了解京劇等劇種產生和發展的歷程,說明藝術成就。(1)原始:儺——先秦:儺儀(古代戲曲萌芽)——兩宋之際:南戲——元:雜劇(戲曲成熟)(“元曲四大家”)——清末:京劇形成(背景、過程)(2)京劇①形成:乾隆末年,“四大徽班”進京。徽調受到歡迎。道光年間,湖北漢劇藝人進京參加徽班演出,徽劇漢劇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間曲調的唱腔、劇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個新劇種——京劇。(徽劇+漢劇+昆曲、秦腔、其他)②繁榮:清同治、光緒年間繁盛(同光十三絕)③地位:不僅在中華民族燦爛的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人類文化藝術殿堂上也放著奇光異彩。(3)除京劇外,我國還有秦腔、越劇、川劇、粵劇、黃梅戲等地方劇種【單元檢測】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1.《漢書·藝文志》記載:“是時始造隸書矣,起于官獄多事,茍趨省易,施之于徒隸也。”對以上材料認識正確的有()①隸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形成的②隸書的發明與抄錄公文獄事有關③隸書便于書寫④隸書由甲骨文直接發展演化而來A.②③ B.③④C.①② D.①④2.余秋雨說:“漢字是第一項中華文明長壽的秘密,……它是活著的圖騰,永恒的星辰。”體現中國古代書法注重形體嚴整和規范法度的是()3.唐代楷書最有成就的書法家是()①顏真卿②柳公權③懷素④張旭⑤歐陽詢⑥王羲之A.①②⑤ B.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⑥4.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堪稱絕世珍品的古畫,專家對它的評價是“以形寫神,注重描繪對象的精神氣質。”這幅畫應是()A.顧愷之的《女史箴圖》B.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C.馬遠的《山徑春行圖》D.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5.仔細觀察圖中的“騷”指()A.《詩經》 B.楚辭C.漢賦 D.唐詩6.說到人生追求,我們也許會吟誦“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別屬于()A.楚辭、漢賦、唐詩 B.楚辭、唐詩、宋詞C.宋詞、唐詩、楚辭 D.唐詩、宋詞、元曲7.促使唐詩空前繁榮的社會原因是()①繁榮、開放、文化多元的背景②科舉制度的確立使中下層文人自信樂觀、積極進取③唐朝詩人富有想像力④太平盛世為人們提供了閑適的生活環境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8.關于宋詞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起源于民間,適合于配樂演唱B.其描述的內容自始至終都體現了太平氣象下的歌舞升平C.宋詞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生活的繁榮發展D.南宋時期的詩詞大都反映了嚴峻的社會現實和憂國憂民的情感9.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主流表達形式從詩、詞轉變到散曲、小說。這反映了()A.自然經濟緩慢解體 B.城市經濟逐漸繁榮C.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10.從宋代的詞到元代的雜劇再到明清的小說,說明我國古代文學()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適應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要求C.有利于白話文的推廣D.在發展中,高雅文化消失11.明末文人袁宏道說,江南地區出版業繁榮,不少書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與這一現象直接相關的因素是當時()①商品經濟繁榮②市民文學興盛③印刷工藝提高④專制政治強化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2.假如你是某電視劇的編導,要布置一個三國初年曹植書房的場景,你應選用()①好看的毛筆、紙張②一疊印刷精美的書籍③臨摹的《清明上河圖》④王羲之的《蘭亭序》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③ D.①13.城市商品經濟繁榮的影響下出現的文藝成就不包括()A.楚辭詩歌體裁的出現B.元雜劇《竇娥冤》的創作成功C.《水滸傳》的創作成功D.《清明上河圖》的創作成功14.梅蘭芳先生是我國向海外傳播京劇藝術的先驅。他曾于1919年起多次訪問日本,1930年訪問美國,1935年訪問蘇聯并進行演出,展示了中國京劇的神奇魅力,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以上材料可以說明()A.我國京劇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走向成熟B.梅蘭芳是晚清時期最著名的京劇藝術大師之一C.民國時期梅蘭芳為中國京劇走向世界作出巨大貢獻D.藝術交流可以調和國際矛盾加深世界各國人民友誼15.(2023年廣州階段測試)下列關于京劇的敘述正確的是()A.乾隆年間京劇正式形成B.京劇的形成博采我國北方各地戲曲之長C.京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戲曲的成熟D.它的形成和發展與統治者的推動有關二、非選擇題(16、17題各20分,共40分)1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離騷》詩句摘錄與譯文: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難道我還害怕什么災禍嗎?我擔心的是祖國遭殃。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長聲嘆息淚流滿面,是為百姓的多災多難而傷悲。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我心中總是牽掛著祖國的安危,即使九死一生也不后悔。材料2:愛國詩人屈原為了紀念世界各國對人類文化作出過巨大貢獻的歷史人物,世界和平理事會從1952年開始,每年都推出幾位文化巨人作為世界名人加以紀念。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將屈原、何塞·馬蒂、哥白尼、拉伯雷列入當年的紀念名單。“屈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說法由此得來。請回答:(1)材料1所選詩句主要表達了屈原怎樣的情懷?(6分)(2)許多人都喜歡用屈原《離騷》中的哪一句詩來激勵自己?這又表達了屈原怎樣的精神?(8分)(3)我國有在端午節劃龍舟、吃粽子紀念屈原的習俗。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把屈原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你認為出現上述歷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17.2023年是徽班進京221周年,京劇于2010年11月16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此已有昆曲、粵劇、京劇三劇種被列入,中國古代戲曲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東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貨藥、賣卦、唱故衣、探搏、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二材料2:梨園演戲……兩淮鹽務中尤為絕出。例蓄花、雅兩部,以備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為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簧調,統謂之亂彈班。——(清)錢泳《履園叢話》卷十二材料3:金閭(今蘇州城西北)商賈云集,宴會無時,戲館數十處,每日演劇。——(清)顧公燮《消夏閑記摘抄》卷上材料4:豆棚茅舍,鄰里聚談,父誡其子,兄勉其弟,多舉戲曲上之言詞事實,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