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_第1頁
復習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_第2頁
復習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_第3頁
復習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_第4頁
復習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全書基本框架圖】第一單元第二、三、四單元第二、三、單元第四單元4、56

7、8、9、10

11

12核心問題:世界是怎么樣的: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聯系、發展、矛盾的。總特征:聯系、發展的觀點(七、八課)實質和核心:矛盾規律(第九課)根本要求:創新(第十課)唯物辯證法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綜合探究)形而上學對立孤立靜止片面第三單元

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矛盾聯系發展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矛盾的表現形式是矛盾運動的結果是聯系的根本內容是發展的根本動力兩大基本特征或總特征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聯系是發展的條件

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辯證唯物主義:唯物辯證法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1、矛盾含義: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關系的哲學范疇,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應注意的問題:(1)不能把哲學上講的辯證矛盾與邏輯矛盾混為一談注意:(1)不能把哲學矛盾與邏輯矛盾混為一談從外延說,哲學矛盾無處不在,邏輯矛盾可以避免。邏輯矛盾——人們在敘述問題、回答問題時出現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現象;哲學矛盾——指客觀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關系及其運動過程。如:空間上:上下、左右、高低、長短、遠近;人的屬性:男女、老幼、長短、胖瘦、高矮;物質屬性:冷熱、軟硬、黑白、明暗;認識領域:好壞、是非、善惡、美丑、禍福、難易;正與負,教和學,生產和消費,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人與自然,經濟與資源、環境,教育與經濟,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民主和專政等等。

“每個同學既有優點又有缺點。”“每個同學都是三好學生又都不是三好學生”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1、矛盾含義: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關系的哲學范疇,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應注意的問題:(1)不能把哲學上講的辯證矛盾與邏輯矛盾混為一談(2)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關系,既指事物內部

存在這種關系也指事物之間存在這種關系。

當一事物和另一個事物構成矛盾,對于這個事物來說是外部矛盾,對于更大范圍的新的統一體來說則是它的內部矛盾。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1、矛盾含義:2、矛盾的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統一屬性)(對立屬性)(1)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兩方面含義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1、矛盾含義:2、矛盾的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統一屬性)(對立屬性)(1)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兩方面含義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老子.《道德經》

“沒有那些非正義的事情,人們也就不知道正義的名字”。——赫拉克利特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1、矛盾含義:2、矛盾的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統一屬性)(對立屬性)(1)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兩方面含義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②矛盾雙方相互貫通,A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B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有條件的、相對的

“失敗是成功之母”“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1、矛盾含義:2、矛盾的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統一屬性)(對立屬性)(1)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兩方面含義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②矛盾雙方相互貫通,A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B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有條件的、相對的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唉;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1、矛盾含義:2、矛盾的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統一屬性)(對立屬性)(1)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兩方面含義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②矛盾雙方相互貫通,A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B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有條件的、相對的

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1、矛盾含義:2、矛盾的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統一屬性)(對立屬性)(1)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體現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形式相互差異(區別)男生女生、美丑、善惡相互排斥磁鐵的NS、同化異化相互克服你死我活(消滅)極端形式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1、矛盾含義:2、矛盾的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統一屬性)(對立屬性)(1)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思考:哲學上講的斗爭與我們現實生活中所講的斗爭及政治斗爭是一回事嗎?哲學所講的“斗爭性”生活中所說的“斗爭”包括一切差異和對立(共性)僅僅是矛盾斗爭性的一種具體形式(個性)凡是矛盾,必有斗爭,否則,就不成其為對立面,就不成其為矛盾了(斗爭是絕對的,無條件的)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1、矛盾含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2、矛盾的基本屬性:(1)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2)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區別①同一性與斗爭性含義的不同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斗爭性是絕對的,無條件的。聯系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1、矛盾含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2、矛盾的基本屬性:(1)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2)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區別聯系始終不可分割①同一性離不開斗爭性: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沒有斗爭性,就沒有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史伯說:“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不同的事物結合才能生成萬物,否則就不能存在和發展。強調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統一體。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諧相處卻不盲目茍同;小人盲目茍同卻不和諧相處。強調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1、矛盾含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2、矛盾的基本屬性:(1)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2)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區別聯系始終不可分割①同一性離不開斗爭性: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沒有斗爭性,就沒有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②斗爭性離不開同一性: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沒有同一性,就沒有矛盾統一體的存在,事物同樣不能存在和發展。統一是對立面的統一,對立是統一中的對立

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1、矛盾含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2、矛盾的基本屬性:(1)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2)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區別聯系始終不可分割①同一性離不開斗爭性: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沒有斗爭性,就沒有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②斗爭性離不開同一性: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沒有同一性,就沒有矛盾統一體的存在,事物同樣不能存在和發展。③二者的作用: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1、矛盾含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2、矛盾的基本屬性:(1)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2)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區別聯系始終不可分割矛盾的對立統一原理及方法論原理內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矛盾即對立統一方法論意義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對立統一的觀點、一分為二的觀點,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既要看到矛盾的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既要看到矛盾雙方的對立,又要看到雙方的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在對立中注重統一;堅持兩點論、兩分法,反對一點論。

運用矛盾對立統一原理,談談你對我國加強社會主義的民主與法制建設的看法。(1)矛盾就是對立和統一,要堅持一分為二,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既要看到對立,又要看到統一。(2)民主與法制是一對矛盾,因此二者也是對立統一的。首先要看到二者的對立,民主和法制是有區別的。其次要看到二者的統一: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民主,整個國家就會失去活力;法制是民主的確認和保障,沒有法制約束,就是一盤散沙,談不上民主,只有二著統一起來,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才能推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發展。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個性1、矛盾的普遍性(1)含義: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②矛盾貫穿于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每一事物從產生到滅亡都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即時時有矛盾。(橫向)(縱向)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矛盾.不能把“普遍性”理解為每一事物同周圍其他各種事物之間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才構成矛盾關系)矛盾不僅是普遍的,也是客觀的,是事物固有的,人們不能任意地制造和消滅矛盾。但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矛盾,通過改變矛盾的條件來改變矛盾的狀態甚至解決矛盾。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個性1、矛盾的普遍性(1)含義: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②矛盾貫穿于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每一事物從產生到滅亡都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即時時有矛盾。(橫向)(縱向)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2)方法論:①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②堅持一分為二,兩分法,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1)含義:(2)方法論: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論原理內容:矛盾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而且貫穿于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方法論:①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②堅持一分為二,兩分法,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1)含義:即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特點(2)表現: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構成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區別不同事物)各有解釋一學生提出:“打人與被打有何不同”,請教老師。歷史老師:打人是侵略者,被打是受害者。英語老師:打人是主動式,被打是被動式。物理老師:打人是施力,被打是受力。教導主任:各記大過一次。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上述事例告訴我們不同的學科研究的矛盾不同。猜猜他(她)是誰?

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

個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頭,頭發根根豎立,胡須像隸體“一”字,穿著長衫,常咬著煙嘴

(區別不同事物)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1)含義:即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特點(2)表現: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構成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區別不同事物)B、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區別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

B、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各有特點)斯芬克斯之迷

有一種動物,小時有四條腿,長大以后變成兩條腿,老了后又變成三條腿,這說的是什么?童年是一場夢,少年是一副畫,青年是一首詩,壯年是一部小說,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學。

(區別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1)含義:即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特點(2)表現: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構成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區別不同事物)B、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區別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區別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材料:學校內部有很多矛盾,其中教與學是主要矛盾。教是啟發與傳授,學是領悟與接受;教師是主導,教師在某學科的知識豐富,學生是主體,學生在某方面的知識欠缺。(區別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1)含義:即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特點(2)表現: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構成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區別不同事物)B、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區別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區別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的內在原因。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1)含義:(2)表現: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的內在原因。(3)方法論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①含義: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1)含義:(2)表現: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的內在原因。(3)方法論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①含義:②地位:這是馬克思主義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③重要性:a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1)含義:(2)表現: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的內在原因。(3)方法論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①含義:②地位:這是馬克思主義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③重要性:a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b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你能說出幾個蘊含這一哲理的成語、俗語嗎?

看萊吃飯、量體裁衣,對癥下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逢山開路,逢水搭橋,量入為出;量力而行;抽薪止沸;入鄉隨俗;張冠李戴,生吞活剝,生搬硬套,火上澆油不分青紅皂白,各打五十大板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雞蛋得雞蛋千篇一律,一刀切東施效顰邯鄲學步、你能舉出違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成語或者俗語嗎?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1)含義:(2)表現: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的內在原因。(3)方法論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①含義:②地位:這是馬克思主義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③重要性:a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b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區別與聯系區別:前者的理論依據是矛盾的特殊性,屬于唯物辯證法。后者的理論依據是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屬于辯證唯物論。聯系:二者在根本上是統一的。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1)含義:(2)表現: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的內在原因。(3)方法論要求: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論原理內容:矛盾具有特殊性,即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它主要有三種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論: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1)含義:①普遍性:即共性(一般),是指各種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點、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質”;②特殊性:即個性(個別),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特性,或叫“特殊本質”。

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1)含義:(2)關系:區別含義不同聯系①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是互相聯結的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共性個性個性普遍性離不開特殊性葡萄蘋果梨草莓香蕉水果含有果酸、多汁、味甜等特點植物果實(共性)(個性)

水果的共性是從葡萄、蘋果、香蕉等各種不同水果中概括總結出來的。

體現:普遍性離不開特殊性,它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1)含義:(2)關系:區別含義不同聯系①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是互相聯結的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普遍性離不開特殊性B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葡萄蘋果梨草莓香蕉具有水果的共性:含有果酸、多汁、味甜等特點(個性)個性個性共性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判斷:1、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2、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3、普遍性離不開特殊性4、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5、特殊性包含普遍性6、普遍性包含特殊性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1)含義:(2)關系:區別含義不同聯系①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是互相聯結的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普遍性離不開特殊性B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例:同化與異化的矛盾,對于生物界來說是矛盾的普遍性,但對于整個自然界來說,則是矛盾的特殊性。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1)含義:(2)關系:(3)地位:A、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B、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哲學基礎,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依據。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1)含義:(2)關系:(3)地位:(4)方法論要求:觀察處理問題要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結合①要遵循從特殊──普遍──特殊的認識秩序。(個別-------一般------個別)如:觸類旁通、舉一反三②要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

如:一般號召(普遍性)和個別指導(特殊性)相結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典型示范等。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1)含義:(2)關系:(3)地位:(4)方法論要求:〖原理內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系。①兩者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②兩者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方法論〗:觀察處理問題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結合,堅持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從特殊性中概括普遍性,在普遍性指導下研究特殊性。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特殊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1)含義:(2)關系:(3)地位:(4)方法論要求:議一議能不能說:普遍性與特殊性是多數與少數、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考點3: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1)含義: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②次要矛盾:其他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的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復雜事物主次矛盾關系示意圖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判斷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簡單事物

復雜事物矛盾個數≥2矛盾個數=1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存在的前提條件:

復雜事物中同時存在多個矛盾(矛盾個數≥2)。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考點3: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1)含義:(2)關系:區別聯系地位、作用不同

①二者相互依賴、相互影響。A主要矛盾決定次要矛盾的存在和發展。主要矛盾的解決有利于次要矛盾的解決。B次要矛盾也會影響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變化會促進或延緩主要矛盾的解決。在遼沈戰役中,我軍集中了優勢兵力攻打錦州,但同時也派出了一部分兵力對長春、沈陽之敵進行包圍,對黑山、大虎山之敵進行阻擊。我軍為什么這樣做?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

在學校工作中,主要有三項工作任務,一是教學,二是后勤供應,三是行政管理。思考:(1)以上三個矛盾中,哪個矛盾是主要矛盾?為什么?(2)學校工作能否只注重教學,忽視其他問題?為什么?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考點3: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1)含義:(2)關系:區別聯系地位、作用不同

①二者相互依賴、相互影響。②兩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抗戰時期: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解放戰爭時期:主要矛盾是;次要矛盾

。民族矛盾階級矛盾階級矛盾民族矛盾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考點3: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打蛇要打七寸;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牽牛要牽牛鼻子;善于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一個籬笆三根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荷花好看也要綠葉扶持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次要矛盾學會“談鋼琴”的工作方法既要抓住重點,又要統籌兼顧眉毛胡子一把抓;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十個指頭按跳蚤反對不分主次、顛倒主次、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考點3: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1)含義: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矛盾)內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②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矛盾)內部處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注: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

復雜事物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思考:(1)三峽工程有利有弊,誰是矛盾主要方面?(2)三峽工程的勝利實施在哲學上說明什么問題?

三峽工程的利:可以使長江荊江大堤的防洪標準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是1500萬人免受洪災威脅;它的發電量相當于6.5個葛洲壩工程。三峽工程的弊:是移民問題和生態問題,三峽水庫要淹沒11個縣和2個城市,遷移人口可達百萬以上;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會對生態和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一些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會被淹沒,這都是不可逆轉的影響。三峽工程應不應該建???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矛盾次要方面不可輕視一趾之疾,喪七尺之軀:螻蟻之穴,潰千里之堤。成語說明什么?1.不可忽視矛盾次要方面。支流也能阻礙主流的發展。如果任其發展不加控制,就有可以影響和改變事物性質和發展方向。2.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考點3: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1)含義: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矛盾)內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②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矛盾)內部處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注: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考點1: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考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考點3: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