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與饑荒讀書報告_第1頁
貧困與饑荒讀書報告_第2頁
貧困與饑荒讀書報告_第3頁
貧困與饑荒讀書報告_第4頁
貧困與饑荒讀書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PT模板下載:/moban/

行業PPT模板:/hangye/

節日PPT模板:/jieri/PPT素材下載:/sucai/PPT背景圖片:/beijing/PPT圖表下載:/tubiao/

優秀PPT下載:/xiazai/PPT教程:/powerpoint/

Word教程:/word/Excel教程:/excel/

資料下載:/ziliao/PPT課件下載:/kejian/

范文下載:/fanwen/

試卷下載:/shiti/

教案下載:/jiaoan/

貧困與饑荒作者:阿瑪蒂亞·森組員:王美麗、朱敏、廖珊珊、地里那爾關于作者的介紹:1933年出生于印度孟加拉灣。1959年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98年離開哈弗大學到英國建橋學院擔任三一學院院長。他的貢獻與成就:1998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寫過人類發展報告。當過聯合國前秘書長加利的經濟顧問。內容簡介:本書的內容是關于饑餓的一般原因和饑荒的具體原因。第一章從一般意義上引入了基本方法,包括對“權利體系”分析。之所以在詳細論述貧困概念之前就進行這一分析,是因為“權利體系”是這本著作的核心。第二章和第三章研究了關于貧困的概念和度量問題。第四章從一般意義上論述了饑餓這一特殊問題。第五章分析“權利方法”。隨后幾章分析了發生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一些案例:1943年的孟加拉大饑荒——第六章1973—1975年的埃塞俄比亞大饑荒——第七章70年代時期薩赫勒地區的干旱與饑荒——第八章1974年的孟加拉國饑荒——第九章第十章是關于“權利方法”的總結。這本是主要介紹“權利體系”在貧困與饑荒中的應用模式。在了解“權利體系”之前,我們先解決這樣一個問題:

饑荒是怎樣與貧困聯系在一起的?貧困的一般“識別”方法:1)生物學方法:總收入不足以獲得維持體能所需要的最低數量的生活必需品。

——亞當·斯密2)不平等方法3)相對貧困:與社會的期望、對公平的看法,以及社會對誰有權享受什么的判斷有關。4)一個價值判斷:貧困成了主觀的事情:在貧困的統計中,完全解除了對一個人道德的約束。5)一個政策性定義:對貧困的亮度可能建立在特定的標準之上。但在以上定義中未涉及到:兩個社會的貧困比較標準用什么方法把不同的人的貧困綜合成一個總指標。“權力關系”的提出:1)基礎:生物學方法:聯系到絕對貧困這已無法回避的內核,并保持了饑餓問題在貧困概念中的核心地位。無法回避的內核:把饑餓,營養不良以及其他可以看得見的貧困,統統轉換成關于貧困的判斷,而非事先確認收入分配的相對性。2)貧困的識別識別貧困的最普通做法是確立一個“基本”或“最低”生活必需品集合,把缺乏滿足這些基本需求的能力作為貧困的檢驗標準。3)權力關系:貧困意味著饑餓饑餓即指未能得到食物,而非沒有食物而未能得到食物即是指沒有擁有食物的所有權與貧困有關的權利:以貿易為基礎的權利以生產為基礎的權利自己勞動的權利繼承和轉移的權利交換權利:市場交換國家提供的社會保障資源總量社會經濟等級結構中的地位該經濟中的生產方式“交換權利”映射也稱為“E—映射”“饑餓集合”:導致饑餓的所有權組合生活必需品集合:是具體商品,還是某種特性?某種特性!考量方法:直接方法:考察消費組合是否滿足基本需求收入方法:計算滿足維持體能所需的最低生活必須品集合的最低水平,再考察實際收入。消費行為的單位是家庭而非個人原因:家庭成員消費行為方式隨家庭總規模和年齡構成而變化。方法:用某種“等價尺度”把每一個家庭轉換成一定數量的“等價成人”或把家庭轉化為“等價家庭”。“等價尺度”:給予每一個人以同樣的權重,無論他所屬的家庭規模的大小。貧困率的常見計算方式:1)貧困率=窮人人數/社會總人數缺陷:1.未考慮窮人的收入低于“貧困線的程度”2.對窮人之間的收入分配不敏感。2)收入缺口比率:窮人的平均收入與貧困線的差距的百分比收入缺口:一個人的收入與貧困線收入的差距缺陷:對收入轉移不敏感,只關注總的收入差距,不關注貧困線一下的人口數量成比例。新的貧困度量PP=H[I+〔1-I〕G]其中:I:與貧困線相比絕對收入貧困比率

H:窮人人數

G:窮人之間收入分配的吉尼系數當所有貧困者有相同的收入時,吉尼系數G=0則:P=HI權利分析方法:——合法的控制食物的手段重視的是每個人控制包括食物在內的商品組合的權利,并把饑餓看作是未被賦予取得一個包含足夠食物消費組合權利的結果。假設Ei,Ei為社會中第i個人的權利集合Ei取決于:資源稟賦:所有權組合交換權利映射:是個人的每一資源稟賦組合規定他可以支配的商品組合集合的函數

“E—映射”取決于一個社會中的法律、政治、經濟和社會特征以及人們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Ei——滿足第i個人對事物的最低需求的商品組合所構成的集合。Si(饑餓資源稟賦集),對應于這些資源稟賦組合的交換權利集合不包括滿足他對食物最低需要商品集合。饑餓發生原因資源稟賦組合下降交換權利映射變化也就是說當Ea¢EiEa≤Si時,饑餓就可能發生。直接權利失敗與貿易權利失敗Fj=(Qj·Pj)/PfFj:職業組j中每個人的最大食物權利Qj:商品數Pj:商品的價格Pf:視頻的價格的每單位Fj的下降原因:可供自己消費的糧食產量減少直接權利失敗一個人可以通過貿易獲得的糧食減少了貿易權利失敗饑餓:是由體內缺乏食物或營養引起的—種生理不平衡狀態。

饑荒:由饑餓所造成的大量死亡的惡性現象從時間上:食物消費水平的突然大幅度下降從社會階層上:不同社會階層對事物的控制能力降低案例1943年的孟加拉大饑荒1973—1975年的埃塞俄比亞大饑荒70年代時期薩赫勒地區的干旱與饑荒1974年的孟加拉國饑荒FDA方法:發生饑荒的原因是食物供給下降作者認為FAD方法有很大的缺陷,他提供用權利方法分析這些饑荒的具體原因。即饑荒產生是因為直接權利失敗和貿易權利失敗。權利方法的缺陷:第一:權利不容易被具體界定第二:權力關系所重視的是一個社會既定法律框架中的權利第三:人們的實際實務消費水平低于他們的權利所允許的水平可能還有其他原因第四:權利方法著重分析的是饑餓,我們必須把饑餓與饑荒中的死亡區別開來總結:權利方法提供了一個分析饑荒的一般框架,而不是一個關于饑荒原因的特殊假說。無論是在經濟繁榮時期(1943年的孟加拉邦饑荒)還是經濟衰退時期(1947年的埃塞俄比亞饑荒),饑荒都有可能發生。糧食供給與對糧食的直接權利之間的區別非常重要。對權力的重視具有強調合法權利的后果。饑荒的權力分析對當代的啟示:森沒有進一步討論是什么導致權力分配不公,以及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但很明顯,這是我們在今天閱讀這本書時,不得不反思的一個問題。今天,資本的全球擴張導致越來越明顯的貧富兩極分化現象,貧困問題不但是國際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也是許多發展中國家需要解決的國內問題。眾多的政府、經濟學家以及社會活動者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想消除貧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