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星際激光通信_第1頁
第9章星際激光通信_第2頁
第9章星際激光通信_第3頁
第9章星際激光通信_第4頁
第9章星際激光通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光通信原理與技術第9章星間激光通信衛星激光通信——優勢的結合利用光載波極高的頻率可達成巨大的通信容量利用光器件體積小、重量輕的優點可顯著降低衛星質量利用光波波長短的優點可減小天線口徑,提高衛星有效載荷利用衛星通信的優點可方便地實現全球覆蓋和移動性衛星光通信鏈路分類星間鏈路ISLIOL星地鏈路9.3.1主要問題及對策主要問題共性問題損耗通信光束的對準、捕捉和跟蹤背景噪聲多譜勒頻移星地光通信面臨的問題大氣信道衰減/湍流損耗自由空間的傳輸損耗與距離的平方成正比,與波長的平方成反比星間距離通常在數千到數萬公里自由空間損耗在250dB以上光學天線----解決損耗問題天線的增益與其口徑的平方成正比,與工作波長的平方成反比光波波長在m數量級,小口徑天線即可獲得巨大增益工作波長為1550nm時,20cm口徑的天線即可實現110dB以上的增益發散角問題圓形口面的天線其波束主瓣半功率角寬度與工作波長成正比,與天線口徑成反比

20cm口徑的天線工作在1550nm波長時,其3dB光束發散角僅為7.9

rad

開環方式基本上不可能實現通信雙方光束的對準PAT子系統----解決對準問題瞄準、捕獲和跟蹤(PAT)子系統瞄準----天線指向捕獲----實現通信光束的對準跟蹤----吸收衛星機械振動引起的光束偏移廣譜宇宙噪聲幾種常用光電檢測器的波長響應特性光學濾波器----解決背噪問題光電檢測前,在光域對信號進行窄帶濾波,僅讓特定波段的信號光通過,從而大大減少背景光產生的噪聲光電流光學濾波技術成熟,大量應用于DWDM系統閃耀光柵多層介質薄膜陣列波導干涉型光纖光柵型多普勒頻移光載波頻移大小:IOL鏈路存在此問題影響GEO-LEO鏈路中,多普勒頻移量接近9GHz,對應的波長變化范圍約0.08nmvq光源觀察者光源運動方向光傳播方向大氣信道大氣效應大氣吸收大氣散射大氣湍流對光束的影響衰減多徑色散到達角起伏閃爍選擇工作波長避開大氣高損耗波長AO----部分解決大氣湍流問題自適應光學(AO)技術,在天文觀察領域提出,用于改善大氣湍流條件下的天體成像質量AO主要改善光束聚焦質量,在通信中可抑制光電檢測器上光斑的功率波動,提高接收性能9.3.2衛星光通信系統總體功能框圖調制器信號光源光電檢測誤差檢測誤差信號處理伺服機械合束器分束器精瞄跟蹤裝置光學收發天線粗瞄裝置信標信號信標光源接收機光學天線平臺發射光束接收光束信息數據輸入輸出控制計算機系統組成光學天線子系統PAT子系統光波調制解調子系統光學天線子系統星間激光通信中,光學天線的作用十分重要,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在發送端對激光束實現擴束,增大激光束的束腰半徑,可以有效的壓縮光束發散角,減少光束發散損耗,降低對光源的光發射功率要求在接收端增大接收面積,壓縮接收視野,減少背景光干擾,可充分提高光接收機的信噪比,延伸系統的通信距離光學天線類型常見類型折射式天線伽利略式開普勒式反射式天線單反射面雙(多)反射面折反射組合式天線幾種雙反射面光學天線牛頓式光學天線的副鏡面為平面鏡,成像于主鏡的側方卡塞格倫式光學天線的副鏡面為旋轉雙曲面,內側焦點與主鏡焦點重合,成像于主鏡后方的外側焦點處格雷果里式光學天線的副鏡面為旋轉橢圓面,近側焦點與主鏡焦點重合,成像于主鏡后方的遠側焦點處牛頓式卡塞格倫式格雷果里式卡塞格倫天線----常見選擇優點沒有實焦點重量輕光路設計方便MNF1F2饋源2b2aPAT子系統光學天線發送光束接收光束光發送機光束方向驅動功能單元光接收機開環瞄準功能單元跟蹤功能單元捕獲功能單元信標光源PAT工作流程開環瞄準捕獲掃描誤差檢測天線方向調整跟蹤誤差檢測光束方向微調掃描方式單方掃描(Stare—Scan)光束掃描FOV掃描雙方掃描(Scan—Scan)掃描過程主動方按完善的掃描策略計算出若干掃描點,確保在某掃描點上發送光束一定可以覆蓋被動方;主動方驅動天線逐一瞄準各個掃描點,并在每個掃描點作一定時間的駐留;在某掃描點上主動方發送光束出現在被動方的FOV中(因為被動方有足夠大的FOV,因此在其未實現天線精確對準的情況下,也能在FOV中捕獲到主動方投射來的發送光束);在主動方于該掃描點上駐留的時間內,被動方衛星根據FOV中主動方出現的位置計算出對準誤差,并進一步計算出糾正數據,驅動本方天線實現精確接收對準,同時也實現了本方發送光束到主動方的對準;被動方出現在主動方的接收FOV中,主動方計算出對準誤差和糾正數據并驅動天線實現精確對準,停止掃描。掃描過程完成。掃描策略誤差檢測部件4QD光束方向調整部件快速傾斜鏡(FSM)目前:快速調整跟蹤以吸收衛星振動IAIDIBICxyPAT典型光路二軸反射鏡天線方向驅動系統CCD信標光源半反鏡卡塞格倫光學天線誤差計算開環瞄準衛星狀態信息掃描控制跟蹤反射鏡跟蹤驅動誤差計算QD光學濾波片捕獲跟蹤控制APD光束準直LD跟蹤殘差0-2002000-30300-6080AO子系統波前探測器透鏡陣列CCD陣列單個透鏡成像H-S波前傳感器AO對接收性能的改善0.01.0時間(秒)0-10-20-30-40接收光功率(dBm)無AO0-10有AO調制/解調子系統光強調制/直接檢測(IM/DD)為提高傳輸通道抗干擾能力,可采用脈沖位置調制(PPM)單脈沖PPM差分PPM多脈沖PPM9.3.3典型系統簡介SILEXSILEX:Semiconductor-laserInter-satelliteLinkEXperiment,半導體激光星間鏈路實驗ESA于80年代后期確立的星間激光通信計劃1994年通過設備級方案評審1996年進行子系統的性能測試1998年3月22日LEO衛星發射2001年7月12日GEO衛星發射2001年11月22日實現星間激光通信SILEX示意圖ARTEMIS(GEO)GEOLEO(SPOT4)激光IOL上行50Mbps下行2Mbps激光ISL地球微波對地鏈路SILEX工作參數設計傳輸距離45000km,上行速率50Mbps,下行速率2Mbps通信子系統采用IM/DD方案發送端光源使用GaAlAs半導體激光器,GEO發送波長819nm,LEO發送波長847nm,平均輸出功率60mW接收端使用Si-APD作為光電檢測器,探測能力近100光子每bit光學天線為卡塞格倫式,口徑25cm,壓縮后光束發散角為8rad,接收端接收視場約75rad信標光源總功率超過8W,光束發散角為700rad開環瞄準精度8mrad,粗瞄時光學天線平臺整體轉動,精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