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_第1頁
第五章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_第2頁
第五章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_第3頁
第五章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_第4頁
第五章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

考試大綱要求(一)掌握各稅種的納稅人和征稅范圍(二)掌握各稅種的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的計算(三)熟悉各稅種的稅率和稅收減免(四)熟悉資源稅的稅目和課稅數量(五)了解各稅種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地點和納稅期限本章近三年試題分值考點分析年份題型考點08年11分單選題5分各稅種的計稅方式;房產稅的計算;車船稅的計算依據;印花稅的納稅人;契稅的計算多選題4分印花稅的計稅依據;資源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判斷題2分房產稅的納稅人;契稅的納稅人09年8分單選題3分房產稅的計算;契稅的征稅范圍;資源稅的計算多選題4分車船稅的納稅人;印花稅的征稅范圍判斷題1分房產稅的計稅依據10年9分單選題3分房產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契稅的計算;城鎮土地使用稅的計算;多選題6分車船稅的免征范圍;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時間;土地增值稅清算;第一節房產稅法律制度一、房產稅的納稅人(★★★)房產稅的納稅人是指在我國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不包括農村)內擁有房屋產權的單位和個人,具體包括產權所有人、承典人、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1、產權屬于國家的,其經營管理的單位為納稅人。2、產權屬于集體和個人的,集體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3、產權出典的,承典人為納稅人。【解釋】出典是指產權所有人為了某種需要將自己的房屋在一定的期限內轉讓給他人使用,以押金形式換取一定數額的現金(或者實物),并立有某種合同(契約)的行為。在此,房屋所有人稱為房屋“出典人”,支付現金的人稱為房屋的“承典人”。第一節房產稅法律制度一、房產稅的概述1、房產稅的概念2、房產稅暫行條例

二、房產稅的納稅人(★★★)房產稅的納稅人是指在我國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不包括農村)內擁有房屋產權的單位和個人,具體包括產權所有人、承典人、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1、產權屬于國家的,其經營管理的單位為納稅人。2、產權屬于集體和個人的,集體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3、產權出典的,承典人為納稅人。

【例題】張某將個人擁有產權的房屋出典給李某,則李某為該房屋房產稅的納稅人。()【答案】√承典人為房產稅的納稅人。【解釋】出典是指產權所有人為了某種需要將自己的房屋在一定的期限內轉讓給他人使用,以押金形式換取一定數額的現金(或者實物),并立有某種合同(契約)的行為。在此,房屋所有人稱為房屋“出典人”,支付現金的人稱為房屋的“承典人”。

4、產權所有人、承典人均不在房產所在地的,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為納稅人。5、產權未確定以及租典(租賃、出典)糾紛未解決的,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為納稅人。6、納稅單位和個人無租使用房產管理部門、免稅單位及納稅單位的房產,由使用人代為繳納房產稅。7、房地產開發企業建造的商品房,在出售前,不征收房產稅,但對出售前房地產開發企業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應按規定征收房產稅。

【例題】根據房產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有關房產稅納稅人的表述中,正確的有()。A、產權屬于國家所有的房屋,其經營管理單位為納稅人B、產權屬于集體所有的房屋,該集體單位為納稅人C、產權屬于個人所有的營業用的房屋,該個人為納稅人D、產權出典的房屋,出典人為納稅人【答案】ABC承典人”為納稅人。

三、房產稅的征稅范圍(★)1、房產稅的征稅范圍是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內的房屋,不包括農村。2、獨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圍墻、煙囪、水塔、室外游泳池等)不屬于房產,不是房產稅的征稅對象。【例題】農民王某于2009年將其在本村價值20萬元的樓房出租,取得租金收入3000元。按照房產稅從租計征的規定計算,王某當年應繳納房產稅360元。()【答案】×【解析】房產稅的征稅范圍不包括農村。

【例題2】根據房產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應繳納房產稅的是()。A、某賓館的圍墻B、某賓館的室外游泳池C、某企業的辦公樓D、某房地產公司出租的寫字樓【答案】CD【解析】選項D:房地產開發企業建造的商品房,在出售前,不征收房產稅,但對出售前房地產開發企業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應按規定征收房產稅。

四、房產稅的計算(★★★)【解釋】房產稅按“年度”計算。1、從價計征以房產余值(按房產原值一次減除10%-30%)為計稅依據。應納稅額=房產原值×(1-扣除比例)×1.2%

【解釋1】具體扣減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試題中肯定會明確給出。【解釋2】自2009年1月1日起,對依照房產原值計稅的房產,不論是否記載在會計賬簿固定資產科目中,均應按照房屋原價計算繳納房產稅。【解釋3】房產原值應包括與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種附屬設備或一般不單獨計算價值的配套設施。主要包括:暖氣、衛生、通風、照明、煤氣等設備;各種管線,如蒸汽、壓縮空氣、石油、給水排水等管道及電力、電訊、電纜導線;電梯、升降機、過道、曬臺等。【解釋4】凡以房屋為載體,不可隨意移動的附屬設備和配套設施,如給排水、采暖、消防、中央空調、電氣及智能化樓宇設備等,無論在會計核算中是否單獨記賬與核算,都應計入房產原值,計征房產稅。

2、從租計征按房產租金收入的12%計征。應納稅額=租金收入×12%【解釋】自2001年1月1日起,對個人按市場價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可暫減按4%的稅率征收房產稅。【相關鏈接】出租居民住房適用10%的個人所得稅稅率。

3、特殊規定(P160)(1)以房產投資聯營,投資者參與投資利潤分紅、共擔風險的,按照“房產余值”作為計稅依據計征房產稅。(2)以房產投資收取固定收入、不承擔經營風險的,視同出租,按照“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計征房產稅。(3)對于融資租賃的房屋,以“房產余值”作為計稅依據計征房產稅。(4)自2007年1月1日起,對居民住宅區內業主共有的經營性房產,由實際經營(包括自營和出租)的代管人或使用人繳納房產稅。其中,自營的按照房產原值減除10%-30%后的余值計征;出租房產的,按照租金收入計征。

【例題1】凡以房屋為載體,不可隨意移動的附屬設備和配套設施,無論在會計核算中是否單獨記賬與核算,都應計入房產原值,計征房產稅。()【答案】√【例題2】某企業一幢房產原值600000元,已知房產稅稅率為1.2%,當地規定的房產稅扣除比例為30%,該房產年度應繳納的房產稅稅額為()元。A、9360B、7200C、5040D、2160【答案】C【解析】應納房產稅稅額=600000×(1-30%)×1.2%=5040(元)。

【例題3】某企業2008年度自有生產用房原值5000萬元,賬面已提折舊1000萬元。已知房產稅稅率為1.2%,當地政府規定計算房產余值的扣除比例為30%。該企業2008年度應繳納的房產稅稅額為()萬元。A、18B、33.6C、42D、48【答案】C【解析】應納房產稅=5000×(1-30%)×1.2%=42(萬元)。

【例題4】某企業有原值為2500萬元的房產,2009年1月1日將其中的30%用于對外投資聯營,投資期限為10年,每年固定利潤分紅50萬元,不承擔投資風險。已知當地政府規定的扣除比例為20%,該企業2009年度應納房產稅()。A、24萬元B、22.80萬元C、30萬元D、16.80萬元【答案】B【解析】(1)用于對外投資聯營的部分,由于其不承擔投資風險,只收取固定收入,視同出租,其計稅依據為租金收入,即每年的固定利潤分紅50萬元,應納稅額=50萬元×12%=6萬元;(2)剩余部分以房屋余值為計稅依據,應納稅額=2500×70%×(1-20%)×1.2%=16.80萬元。兩項合計,該企業應納房產稅22.80萬元。

五、房產稅的稅收減免(★★★)1、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不包括出租)的房產免征房產稅。2、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全額或差額)的單位(學校、醫療衛生單位、托兒所、幼兒園、敬老院以及文化、體育、藝術類單位)所有的、本身業務范圍內使用的房產免征房產稅。【解釋】上述單位所屬的附屬工廠、商店、招待所等不屬于單位公務、業務的用房,應照章納稅。

3、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房產免征房產稅。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中附設的營業單位,如影劇院、飲食部、茶社、照相館等所使用的房產及出租的房產,不屬于免稅范圍,應照章征稅。、4、個人所有非營業用的房產(居民住房)免征房產稅。對個人擁有的營業用房或者出租的房產,不屬于免稅房產,應照章征稅。5、納稅人因房屋大修導致連續停用半年以上的,在房屋大修期間免征房產稅。6、對高校后勤實體免征房產稅。

7、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疾病控制機構和婦幼保健機構等衛生機構自用的房產,免征房產稅。8、老年服務機構自用的房產免征房產稅。9、自2001年1月1日起,對按政府規定價格出租的公有住房和廉租住房,暫免征收房產稅。10、向居民供熱并向居民收取采暖費的供熱企業暫免征收房產稅,但不包括從事熱力生產但不直接向居民供熱的企業。

【例題1】根據房產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應當征收房產稅的有()。A、城市居民出租的房產B、城市居民投資聯營的房產C、城市居民所有的自住用房D、城市居民擁有的營業用房【答案】ABD【解析】個人擁有的非營業用房免征房產稅,即居民住房免房產稅,營業用房或出租用房照章征稅。

【例題】王某自有一處平房,共16間,其中用于個人開餐館的7間(房屋原值為20萬元)。2008年1月1日,王某將4間出典給李某,取得出典價款收入12萬元,將剩余的5間出租給某公司,每月收取租金1萬元。已知該地區規定按照房產原值一次扣除20%后的余值計稅,則王某2008年應納房產稅額為()萬元。A、1.632B、0.816C、0.516D、1.652【答案】A【解析】(1)開餐館的房產應納房產稅=20×(1-20%)×1.2%=0.192(萬元);(2)房屋產權出典的,承典人為納稅人,王某作為出典人無需繳納房產稅;(3)出租房屋應納房產稅=12×12%=1.44(萬元);(4)三項合計,應納房產稅=0.192+1.44=1.632(萬元)。

六、房產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1、納稅人將原有房產用于生產經營,從生產經營之月起,繳納房產稅。2、納稅人自行新建房屋用于生產經營,從建成之次月起,繳納房產稅。3、納稅人委托施工企業建設的房屋,從辦理驗收手續之次月起,繳納房產稅。4、納稅人購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繳納房產稅。5、納稅人購置存量房,自辦理房屋權屬轉移、變更登記手續,房地產權屬登記機關簽發房屋權屬證書之次月起,繳納房產稅。

6、納稅人出租、出借房產,自交付出租、出借房產之次月起,繳納房產稅。7、房地產開發企業自用、出租、出借本企業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繳納房產稅。【解釋】只有第一種情形從生產經營之月起繳納房產稅,其他均從“次月”。8、自2009年1月1日起,納稅人因房產的實物或權利狀態發生變化而依法終止房產稅納稅義務的,其應納稅款的計算截止到房產的實物或權利狀態發生變化的當月末。

【例題】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符合房產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規定的是()。A、納稅人將原有房產用于生產經營,從生產經營之次月起,繳納房產稅B、納稅人自行新建房屋用于生產經營,從建成之次月起,繳納房產稅C、納稅人委托施工企業建設的房屋,從辦理驗收手續之次月起,繳納房產稅D、納稅人購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繳納房產稅【答案】BCD【解析】納稅人將原有房產用于生產經營,從生產經營之月(而非次月)起,繳納房產稅。

七、納稅地點和納稅期限1、納稅地點----房產所在地2、納稅期限----按年計征

【例題5】某企業2009年1月1日的房產原值為3000萬元,3月31日將其中原值為1000萬元的臨街房出租給某連鎖商店,月租金5萬元。當地政府規定允許按房產原值減除20%后的余值計稅。該企業當年應繳納房產稅()萬元。A、4.8B、24C、27D、28.8【答案】C【解析】(1)從價部分:2000×(1-20%)×1.2%+1000×(1-20%)×1.2%×3/12=21.6(萬元);(2)從租部分:5×9×12%=5.4(萬元);(3)當年應納房產稅=21.6+5.4=27(萬元)。第二節契稅法律制度一、契稅的概述1、契稅的概念2、契稅暫行條例

二、契稅的納稅人和征稅范圍(★★★)1、納稅人在我國境內“承受”(獲得)“土地、房屋權屬”(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單位和個人。【例題】契稅的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轉讓土地、房屋權屬的單位和個人。()【答案】×

2、征稅范圍(P165-P166)(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2)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交換)(3)房屋買賣、贈與、交換【解釋1】土地使用權的轉讓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解釋2】土地、房屋權屬的典當、繼承、分割、出租、抵押,不屬于契稅的征稅范圍。【解釋3】視同轉移應當繳納契稅的特殊情況:(1)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投資、入股;(2)以土地、房屋權屬抵債;(3)以獲獎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4)以預購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例題】根據契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應繳納契稅的是()A、承包者獲得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B、企業受讓土地使用權C、企業將廠房抵押給銀行D、個人承租居民住宅【答案】B【解析】(1)選項A:土地使用權的轉讓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2)選項CD:土地、房屋權屬的典當、繼承、出租、抵押,不屬于契稅的征稅范圍。【例題】根據契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應征收契稅的有()。A、某人將其擁有產權的一幢樓抵押B、某人在抽獎活動中獲得一套住房C、某人將其擁有產權的房屋出租D、某人購置一套住房【答案】BD

三、契稅的計稅依據(★★★)1、只有一個價格的情況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以成交價格作為計稅依據。2、無價格的情況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征稅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確定。3、有兩個價格的情況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差額”;交換價格不相等的,由多交付貨幣的一方繳納契稅;交換價格相等的,免征契稅。4、補繳契稅的情況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經批準轉讓房地產時,以補交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為計稅依據。

【例題】甲企業以價值300萬元的辦公用房與乙企業互換一處廠房,并向乙企業支付差價款100萬元。在這次互換中,乙企業不需繳納契稅,應由甲企業繳納。(

)【答案】√【例題2】林某有面積為140平方米的住宅一套,價值96萬元。黃某有面積為120平方米的住宅一套,價值72萬元。兩人進行房屋交換,差價部分黃某以現金補償林某。已知契稅適用稅率為3%,黃某應繳納的契稅稅額為()萬元。A、4.8B、2.88C、2.16D、0.72【答案】D【解析】房屋交換,以所交換房屋的價格差額為計稅依據。黃某應繳納的契稅稅額=(96-72)×3%=0.72(萬元)。

【例題】某省體育器材公司于2008年10月向本省某運動員獎勵住宅一套,市場價格80萬元。該運動員隨后以70萬元的價格將獎勵住宅出售,當地契稅適用稅率為3%,該運動員應繳納的契稅為()萬元。A、2.4B.2.1C.4.5D.0【答案】A【解析】(1)以獲獎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應當征收契稅;(2)只有在取得住房時才繳納契稅,出售住房時不繳納契稅,應納稅額=80×3%=2.4(萬元)。

四、契稅的稅收減免(★★)1、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于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免征契稅。2、城鎮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免征契稅。3、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酌情準予減征或者免征契稅。4、納稅人承受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土地使用權,用于農、林、牧、漁業生產的,免征契稅。第三節車船稅法律制度一、車船稅的納稅人和征稅范圍(★★)1、納稅人(1)車船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擁有或者管理”車船的單位和個人。(2)由于租賃關系,致使擁有人與使用人不一致時,如車輛擁有人未繳納車船稅的,“使用人”應當代為繳納車船稅。

(3)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華僑、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屬于車船稅的納稅人。【例題】下列納稅主體中,屬于車船稅納稅人的有()A、在中國境內擁有并使用船舶的國有企業B、在中國境內擁有并使用車輛的外籍個人C、在中國境內擁有并使用船舶的內地居民D、在中國境內擁有并使用車輛的外國企業【答案】ABCD【解析】(1)車船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擁有或者管理車船的單位和個人;(2)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華僑、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屬于車船稅的納稅人。【例題】由于租賃關系,致使擁有人與使用人不一致時,如車輛擁有人未繳納車船稅的,使用人應當代為繳納車船稅。()【答案】√

3、征稅范圍(1)車輛①載客汽車(包括電車)②載貨汽車(包括半掛牽引車、掛車)③三輪汽車、低速貨車、摩托車、專業作業車和輪式專用機械車、拖拉機、無軌電車等(2)船舶(包括機動船舶和非機動駁船)

4、免征車船稅的項目(1)非機動車船(不包括非機動駁船),如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2)在農業(農業機械)部門登記為“拖拉機”的車輛(3)捕撈、養殖漁船(4)軍隊、武警專用的車船(5)警用車船【例題】根據車船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屬于車船稅征收范圍的有()。A、警用車船B、養殖漁船C、摩托車D、非機動駁船【答案】CD

二、車船稅的計算(★★)(P169-P170)1、計稅依據(1)載客汽車、摩托車:以每輛為計稅依據(2)載貨汽車、三輪汽車、低速貨車:按自重每噸為計稅依據(3)船舶:按凈噸位每噸為計稅依據【例題】根據車船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載貨汽車計稅依據的是(

)。A、排氣量B、自重噸位C、凈噸位D、購置價格【答案】B

2、稅率(P170)車船稅采用定額稅率(固定稅額)。3、車船稅的計算(1)載客汽車和摩托車的應納稅額=輛數×適用年稅額(2)載貨汽車、三輪汽車、低速貨車的應納稅額=自重噸位數×適用年稅額(3)船舶的應納稅額=凈噸位數×適用年稅額(4)拖船和非機動駁船的應納稅額=凈噸位數×適用年稅額×50%【計算題】某運輸公司擁有并使用以下車輛:從事運輸用的凈噸位為2噸的拖拉機掛車5輛,5噸的載貨卡車10輛,4噸的汽車掛車5輛。當地政府規定,載貨汽車的車船稅稅額為60元/噸。試計算公司應繳納的車船稅。【解析】(1)拖拉機掛車的車船使用稅=2×5×60=600(元);(2)載貨卡車的車船使用稅=5×10×60=3000(元);(3)汽車掛車的車船使用稅=4×5×60=1200(元);(4)合計應納車船稅=600+3000+1200=4800(元)。

三、車船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P171)1、車船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車船管理部門核發的車船登記證書或者行駛證中記載日期的“當月”(而非次月)。2、納稅人未按照規定到車船管理部門辦理應稅車船登記手續的,以車船購置發票所載開具時間的當月作為車船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例題】車船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車船管理部門核發的車船登記證書或者行駛證中記載日期的次月。()【答案】×第四節城鎮土地使用稅

一、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和征稅范圍(★★)1、納稅人(1)城鎮土地使用稅由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或者個人繳納。(2)擁有土地使用權的納稅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者實際使用人繳納。(3)土地使用權未確定或者權屬糾紛未解決的,由實際使用人繳納。(4)土地使用權共有的,由共有各方分別繳納。【解釋】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同樣征收。

【例題】根據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的規定,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范圍內,下列單位中,屬于城鎮土地使用稅納稅人的有()。A、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國有企業B、擁有土地使用權的私營企業C、使用土地的外商投資企業D、使用土地的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答案】ABCD

2、征稅范圍(1)凡是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范圍內的土地,不論是國家所有的土地,還是集體所有的土地,都是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征稅范圍。(2)建制鎮的征稅范圍為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地區,但不包括鎮政府所在地所轄行政村。【解釋1】建立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以外的工礦企業則不需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解釋2】自2009年1月1日起,公園、名勝古跡內的索道公司經營用地,應按規定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

【例題】根據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的有關規定,下列各項中,應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有()。A、某市證券交易所用地B、某建制鎮所轄的行政村委會辦公用地C、某大型鋼鐵企業生產車間用地D、某市一大型超市用地【答案】ACD【解析】建制鎮的征稅范圍為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地區,但不包括鎮政府所在地所轄行政村。

二、城鎮土地使用稅的計算(★★)1、計稅依據城鎮土地使用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1)凡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的單位組織測定土地面積的,以測定的土地面積為準。(2)尚未組織測定,但納稅人持有政府部門核發的土地使用權證書的,以證書確定的土地面積為準。(3)尚未核發土地使用權證書的,應當由納稅人據實申報土地面積,待核發土地使用權證書后再作調整。

【例題】根據我國稅收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稅種中,實行從量計征的是()。A、契稅B、車輛購置稅C、房產稅D、城鎮土地使用稅【答案】D【解析】城鎮土地使用稅的計稅依據是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屬于從量計征。【例題】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在尚未取得土地使用證書之前,不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答案】×

2、城鎮土地使用稅的計算年應納稅額=實際占用應稅土地面積(平方米)×適用稅額【案例】某企業實際占地面積為25000平方米,經稅務機關核定,該企業所在地段適用城鎮土地使用稅稅率每平方米稅額為2元。計算該企業全年應繳納的城鎮土地使用稅額。該企業全年應繳納的城鎮土地使用稅額=25000×2=50000(元)。

三、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稅收減免(★★)四、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地點(★★)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2、納稅地點第五節印花稅法律制度一、印花稅的概述1、印花稅的概念2、特點印花稅具有以下特點:(1)兼有憑證稅和行為稅性質;(2)征收范圍廣泛;(3)稅收負擔比較輕;(4)由納稅人自行完成納稅義務。3、印花稅暫行條例

二、印花稅的納稅人和征稅范圍(★★★)1、納稅人印花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書立、領受、使用”稅法所列憑證的單位和個人,主要包括:立合同人、立賬簿人、立據人、使用人和領受人。(1)簽訂合同的各方當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人,但不包括合同的擔保人、證人和鑒定人。(P182)(2)在國外書立、領受,但在國內使用的應稅憑證,其使用人為納稅人。

【例題】根據印花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印花稅納稅人的是()。A、合同的雙方當事人B、合同的擔保人C、合同的證人D、合同的鑒定人【答案】A2、征稅范圍(P182-185)(1)十類經濟合同:購銷合同、加工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財產租賃合同、貨物運輸合同、倉儲保管合同、借款合同(包括融資租賃合同)、財產保險合同、技術合同

【解釋1】技術合同包括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技術咨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其中,技術轉讓合同包括專利申請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所書立的合同,但不包括專利權轉讓、專利實施許可所書立的合同,后者適用于“產權轉移書據”。【解釋2】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應視同合同征稅。【解釋3】不論合同是否兌現或能否按期兌現,都應當繳納印花稅。【解釋4】辦理一項業務(如貨物運輸、倉儲保管、財產保險、銀行借款等),如果既書立合同,又開立單據,只就合同貼花;凡不書立合同,只開立單據,以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其使用的單據應按規定貼花。

(2)產權轉移書據產權轉移書據包括財產所有權、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共5項產權的轉移書據。【解釋1】財產所有權轉移書據,是指經政府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不動產的所有權轉移書據、動產轉移所書立的書據,包括股份制企業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因購買、繼承、贈與,所書立的產權轉移書據。【解釋2】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商品房銷售合同按照產權轉移書據征收印花稅。

(3)營業賬簿(4)權利、許可證照: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5)其他【例題】根據印花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印花稅征稅范圍的有()。A、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B、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C、商品房銷售合同D、房屋產權證【答案】ABCD【解析】(1)選項ABC屬于“產權轉移書據”;(2)選項D屬于“權利、許可證照”。

三、印花稅的計稅依據、稅率(★★★)1、稅率(P187)印花稅的稅率有兩種形式:比例稅率和定額稅率2、計稅依據(P186)(1)合同:以憑證所載金額作為計稅依據購銷合同:購銷金額-----萬分之五加工承攬合同:加工或者承攬收入(不包括委托方提供的主要原材料的價值)-----萬分之五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收取費用----萬分之五建筑安裝工程合同:承攬金額---萬分之三財產租賃合同:租賃金額----千分之一貨物運輸合同:運輸費用(運費收入,不包括裝卸費)----萬分之五

倉儲保管合同:倉儲保管費用---千分之一借款合同:借款金額(不包括利息)----萬分之零點五保險合同:保險費---千分之一【解釋】載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應適用不同稅率經濟事項的同一憑證,如分別記載金額的,應分別計算應納稅額,相加后按合計稅額貼花;如未分別記載金額的,按稅率高的計算貼花。

(2)營業賬簿中記載資金的賬簿:以“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兩項的合計金額作為計稅依據----萬分之五(4)產權轉移書據----萬分之五(3)不記載金額的營業賬簿、權利許可證照(房屋產權證、營業執照、專利證)和輔助性賬簿(企業的日記賬簿、各種明細分類賬簿):以件數作為計稅依據----每件5元

四、應納稅額的計算1、實行比例稅率的憑證,印花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稅憑證計稅金額*比例稅率2、實行定額稅率的憑證,印花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稅憑證件數*定額稅率3、營業賬薄中記載金額的賬薄,印花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實收資本+資本公積金)*萬分之五4、其他賬薄按件數貼花:每件5元

【例題】根據印花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以所載金額作為計稅依據繳納印花稅的有()。A、產權轉移書據B、借款合同C、財產租賃合同D、工商營業執照【答案】ABC【解析】(1)選項ABC:產權轉移書據、財產租賃合同、借款合同以憑證所載金額作為計稅依據;(2)選項D:工商營業執照以憑證件數作為計稅依據。

【例題】2010年3月,甲企業與乙企業簽訂了一份合同,由甲向乙提供貨物并運輸到乙指定的地點,合同標的金額為300萬元,其中包括貨款和貨物運輸費用。貨物買賣合同適用的印花稅率為0.3‰,貨物運輸合同適用的印花稅率為0.5‰。根據印花稅法律制度的規定,甲企業應納印花稅額是()萬元。A、0.24B、0.15C、0.09D、0.06【答案】B【解析】載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應適用不同稅率經濟事項的同一憑證,如分別記載金額的,應分別計算應納稅額,相加后按合計稅額貼花;如未分別記載金額的,按稅率高的計算貼花。因此,甲企業應納印花稅額=300×0.5‰=0.15(萬元)。

五、印花稅的稅收減免(★★★)1、法定憑證免稅2、免稅額3、其他規定六、稅收征收管理1、納稅義務時間2、納稅地點3、納稅期限

【例題】某企業2007年度有關資料如下:1、實收資本比2004年增加100萬元;2、與銀行簽訂一年期借款合同,借款金額300萬元,年利率5%;3、與甲公司簽訂以貨換貨合同,本企業的貨物價值350萬元,甲公司的貨物價值450萬元;4、與乙公司簽訂受托加工合同,乙公司提供價值80萬元的原材料,本企業提供價值15萬元的輔助材料并收加工費20萬元;

5、與貨運公司簽訂運輸合同,載明運輸費用8萬元(其中含裝卸費0.5萬元);6、與鐵路部門簽訂運輸合同,載明運輸費及保管費共計20萬元;要求:逐項計算該企業2007年應繳納的印花稅。第六節資源稅法律制度一、資源稅的納稅人和征稅范圍1、納稅人(★)(1)資源稅的納稅人是指在我國境內開采應稅礦產品或者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2)中外合作開采石油、天然氣,按照現行規定只征收礦區使用費,暫不征收資源稅。因此,中外合作開采石油、天然氣的企業不是資源稅的納稅義務人。【解釋1】資源稅是對在我國“境內”生產或者開采應稅礦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征收,“進口”的礦產品和鹽不征收資源稅。

【解釋2】資源稅是對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礦產品進行銷售或者自用的單位和個人,在“銷售或者自用”時的一次性征收,而對“批發、零售”已稅礦產品的單位和個人不征收資源稅。【解釋3】資源稅的納稅人,不僅包括中國企業和個人,還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

2、征稅范圍(★★★)目前資源稅的征稅范圍僅包括礦產品和鹽類,具體包括:(1)原油:僅限于開采的天然原油,不包括人造石油【解釋】開采原油過程中用于加熱、修井的原油,免稅。(2)天然氣:專門開采或者與原油同時開采的天然氣,暫不包括“煤礦生產的天然氣”(3)煤炭:僅限于原煤,不包括洗煤、選煤及其他煤炭制品(4)其他非金屬礦原礦:包括寶石、金剛石、玉石、大理石、花崗石等(5)黑色金屬礦原礦:包括鐵礦石、錳礦石和鉻礦石(6)有色金屬礦原礦:包括銅礦石、鉛鋅礦石、鋁礦石、鎳礦石等(7)鹽:包括固體鹽(海鹽原鹽、湖鹽原鹽和井礦鹽)、液體鹽【解釋】征收資源稅的7個稅目僅限于“初級礦產品或者原礦”,而加工后的資源產品不屬于資源稅的征稅范圍。

【例題】根據資源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單位和個人的生產經營行為中,應繳納資源稅的有()。A、冶煉企業進口鐵礦石B、個體經營者開采煤礦C、軍事單位開采石油D、中外合作開采天然氣【答案】BC【解析】(1)選項A:在境內“開采”應稅礦產品的單位和個人征收資源稅,“進口”資源產品不征收資源稅;(2)選項D:中外合作開采石油、天然氣,按照現行規定只征收礦區使用費,暫不征收資源稅。

二、資源稅的稅目與稅額(★1、資源稅稅目、稅額幅度的調整,由國務院確定。2、資源稅適用單位稅額的調整,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3、適用稅額的特殊規定

三、資源稅的征稅數量(★★★)1、一般規定(1)納稅人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銷售的,以“銷售數量”為課稅數量。(2)納稅人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自用的,以“自用數量”為課稅數量。

2、特殊規定(1)納稅人不能準確提供應稅產品銷售數量或移送使用數量的,以應稅產品的產量或按主管稅務機關確定的折算比換算成的數量為課稅數量。(2)納稅人的減稅、免稅項目,應當單獨核算課稅數量;未單獨核算或者不能準確提供課稅數量的,不予減稅或者免稅。(3)原油中的稠油、高凝油與稀油劃分不清或不易劃分的,一律按原油的數量課稅。(4)納稅人以自產的液體鹽加工固體鹽,按固體鹽稅額征稅,以加工的固體鹽數量為課稅數量。納稅人以外購的液體鹽加工成固體鹽,其加工固體鹽所耗用液體鹽的已納稅額準予抵扣。

【計算題】某鹽場2010年3月份以自產液體鹽3.6萬噸和外購液體鹽2萬噸(已按5元/噸繳納了資源稅)加工固體鹽1.8萬噸對外銷售,取得銷售收入1080萬元,已知:固體鹽稅額30元/噸。【答案】該鹽場3月份應納資源稅稅額=課稅數量×適用的單位稅額-外購液體鹽已納資源稅額=1.8×30-2×5=44(萬元)。四、資源稅的稅收減免(★★)第七節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一、土地增值稅的征稅范圍(★★★)1、一般規定(P203)(1)土地增值稅只對“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征稅,對“出讓”國有土地的行為不征稅。(2)土地增值稅既對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征稅,也對轉讓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著物產權的行為征稅。(3)土地增值稅只對“有償轉讓”的房地產征稅,對以“繼承、贈與”等方式無償轉讓的房地產,不予征稅。

【解釋】不征土地增值稅的房地產贈與行為包括兩種情況:(1)房產所有人、土地使用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土地使用權贈與“直系親屬或者承擔直接贍養義務人”;(2)房產所有人、土地使用權所有人通過中國境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將房屋產權、土地使用權贈與教育、民政和其他社會福利、公益事業。

二、土地增值稅的計算(★★★)(一)計稅依據土地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轉讓房地產取得的增值額,轉讓房地產的增值額是納稅人轉讓房地產的收入減除稅法規定的扣除項目金額后的余額。

1、應稅收入的確定納稅人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應稅收入,包括轉讓房地產的全部價款及有關的經濟利益。從收入的形式來看,包括貨幣收入、實物收入和其他收入。2、新建房地產的扣除項目金額(4+1)(1)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①納稅人為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地價款。②納稅人在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按國家統一規定繳納的有關登記、過戶手續費和契稅。

(2)房地產開發成本房地產開發成本是指納稅人開發房地產項目實際發生的成本,包括土地的征用及拆遷補償費、前期工程費、建筑安裝工程費、基礎設施費、公共配套設施費、開發間接費用等。(3)房地產開發費用①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凡能夠按轉讓房地產項目計算分攤并提供金融機構證明的,允許據實扣除,但最高不能超過按商業銀行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金額。其他房地產開發費用,按“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和房地產開發成本”之和的5%以內計算扣除。計算公式為:允許扣除的房地產開發費用=利息+(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房地產開發成本)×5%以內

【計算題】甲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某房地產項目支付的地價款為5200萬元,開發成本為2800萬元,利息支出為500萬元)。已知甲公司所在地的省政府規定的扣除比例為5%。(1)能夠按轉讓房地產項目計算分攤并提供金融機構證明;(2)不能夠按轉讓房地產項目計算分攤并提供金融機構證明。計算允許扣除的房地產開發費用。【解析】(1)則允許扣除的房地產開發費用=500+(5200+2800)×5%=900(萬元)(2)允許扣除的房地產開發費用=(5200+2800)×10%=800(萬元)。

(4)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