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新課第一課經濟生活_第1頁
講新課第一課經濟生活_第2頁
講新課第一課經濟生活_第3頁
講新課第一課經濟生活_第4頁
講新課第一課經濟生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濟生活第一課神奇的貨幣什么是生活?

對于這個簡單而又復雜、平凡而又特殊的問題,每個人有著不同的解說:有人說,生活是不斷需求的過程,而非享樂的過程;有人說,生活像果盤中盛著的收獲與失落;有人說,生活就像洋蔥會讓你落淚;還有人說,生活是由無數煩惱組成的念珠……不同的人對生活有不同看法,不同的人生觀,對生活的感悟也不同。有個謎語: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這是什么?人們都猜:這是一面鏡子!但有一個人卻不動聲色地回了這么一句:這是生活。

所以說:愁眉苦臉的生活倒不如爽朗樂觀地看生活,這樣生活肯定陽光燦爛!消費交換分配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生產經濟活動經濟關系經濟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基礎(四環節)(生產關系)經濟就是指在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進行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活動,以及在這些活動中結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經濟的含義課程整合生活與消費勞動、生產經營收入與分配面對市場經濟生活主題生活的體驗生活的創造生活的保證生活的“舞臺”生活內容如何花錢如何掙錢如何分配如何發展學科知識消費的意義勞動的意義財政的意義經濟建設的意義價值觀消費者勞動者管理者建設者經濟生活框架設計思路教材按

“消費――生產――分配――市場”來設計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第一課神奇的貨幣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信用工具和外匯第二課多變的價格第三課多彩的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消費及其類型影響價格的因素價格變動的影響一、商品及其基本屬性1、商品的含義: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內涵)一是商品必須是勞動產品二是勞動產品必須用于交換商品

物品勞動產品過期的藥品賣不出去的鋼筆送朋友的鋼筆在柜臺里待售的鋼筆*判斷下列物品是否是商品練習:下列物品是商品的是():①糧農自產自用的糧食②賒購而來的東西③有償信息服務④菜農自產自銷的蔬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判斷:有使用價值的東西就一定有價值有價值的東西就一定有使用價值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價值有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使用價值(1)使用價值

①含義: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②性質:自然屬性,是人們需要交換的原因。通常表現為質量(服務)

(2)價值①含義: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②性質:本質屬性,是人們能夠交換的原因。現代通常表現為價格。*思考:在商品交換中,商品生產者應該怎么做才能順利的實現交換?

商品生產者的目的是在生產出產品后,通過讓渡給消費者商品的使用價值來獲得商品的價值。所以,生產者應為購買者著想,生產質量上乘、價格合理、適銷對路的商品。否則生產者就難以生存發展下去。(3)兩者關系:價值和使用價值共處于商品統一體中,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以使用價值為依托,價值和使用價值不能同時被占有(兼得)。這也就是書本在貨幣流通手段職能時所說的“商品——貨幣”是商品的驚險的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的原因所在。二、貨幣的本質及其基本職能1、貨幣的產生及本質(1)貨幣產生過程:

A、物物交換、

B、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商品交換

C、貨幣為媒介商品交換探究:為什么付出了錢,就能夠使你得到想要的商品?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是怎樣產生的?xW1=yW2xW1=△W=yW2xW1=G=yW2

物物交換階段一般等價物交換階段貨幣交換階段出現于原始社會末期;前提是交換雙方都需要對方的商品(使用價值)且對交換比例(交換價值)無異議。定義:能與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表現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特殊商品;定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是商品,具有使用價值與價值的兩個基本屬性;貨幣是固定的一般等價物,能固定地與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固定地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物金、銀金銀具有體積小、價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損、便于保存與攜帶等優點,從而固定地充當了一般等價物。結論:貨幣既不是神創造的,也不是圣賢發明的,而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討論:貨幣是不是商品?一般等價物就是貨幣嗎?*貨幣與商品的關系區別:A、商品出現在前,貨幣出現在后;B、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C、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貨幣具有五種職能,而其他一般商品不具備。聯系:A、兩者都是商品,都具有價值;B、貨幣能衡量商品價值的大小,是商品交換的媒介;C、兩者的實質上都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2)貨幣及其本質

貨幣: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本質:一般等價物(如何理解?)2、貨幣產生后,可以與一切商品相交換并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這表明()A.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B.貨幣的本質是商品C.貨幣的出現要比商品晚得多D.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A1、下列有關貨幣的說法正確的是()A.金銀作為貨幣,就不再是商品了B.金銀天然就是貨幣C.貨幣天然就是金銀D.金銀作為貨幣,其購買力是不變的C馬克思說:“金銀天生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3、黃金,這種古老的財富標志一度被用于制造華貴而精美的首飾、藝術品以供收藏。而2008年一股席卷全球的“黃金風暴”,讓人們再度感受到它作為原始貨幣等價物的巨大財富魔力,狂熱的投資者再度對它趨之若鶩。黃金作為原始貨幣等價物具有巨大財富魔力,是因為它()①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換②具有神秘的力量③也是商品,具有價值④是在商品交換中產生的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A2、貨幣的職能*討論:你認為貨幣有那些功能?其職能就是購買商品嗎?(1)價值尺度——基本職能①含義:貨幣所具有的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②原因:貨幣本身是商品,有價值;貨幣是固定的一般等價物(一切商品價值的固定的表現形式)③貨幣執行價值尺度時通常表現為價格*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商品的價值用貨幣表現出來,叫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要求,只是觀念貨幣,不需現實貨幣;上述圖示說明了貨幣具有什么職能?(2)流通手段——基本職能①流通手段含義: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強調貨幣在交換中的作用)

②商品流通含義: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強調交換的形式)③商品交換物物交換商品-商品即W-W(貨幣產生前)買賣同時進行商品流通商品-貨幣-商品即W-G-W(貨幣產生后)買賣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分離的④執行該職能,必須是現實貨幣,紙幣可以代行。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含義要求其他貨幣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觀念上的貨幣現實的貨幣貨幣之所以具有該職能,是因為貨幣也是商品,也有價值價值與價格的關系: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商品流通: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

其公式為:商品—貨幣—商品請你完成下列表格: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對比思考:(3)貨幣的其他職能-由基本職能派生①貯藏手段——退出流通領域,當作社會財富的代表被保存起來執行此職能時需足值的金屬貨幣②支付手段——隨商品賒帳買賣的產生而出現。執行此職能時需現實貨幣③世界貨幣——越出國內市場,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在國與國之間轉移執行此職能時需現實貨幣3、貨幣本質與職能的關系貨幣本質是貨幣職能的基礎,貨幣職能是貨幣本質的表現提示:

商品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受貨幣流通規律支配的,在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同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次數=待售商品數量×商品價格水平貨幣流通次數商品流通過程中實際所需的貨幣量是不是越多越好,或者是越少越好?思考:————是受客觀規律,即貨幣流通規律支配的。討論題:如果你是國家負責發行貨幣的國家官員,你將怎樣確定貨幣的發行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次數流通中所需貨幣量=—————————

現有商品100萬億元若每一元貨幣只流通一次,要使商品全部賣出去,需要發行多少人民幣?人民幣100萬億元=—————————1001=100如果每一元貨幣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流通4次,要使商品全部成交,還需要發行100萬億人民幣嗎?應該是多少?4=25人民幣25萬億元1.(05年文綜全國卷Ⅲ,甘肅、四川、云南、陜西、重慶各省考卷第24題)小張在商店里購買一件打折商品,原標價為人民幣50元,實際支付40元。在這購買活動中,貨幣執行的職能

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

C價值尺度D.貯藏手段√2、下圖所體現貨幣的基本職能是()

A.價值尺度B.流通手段

C.貯藏手段D.世界貨幣B3、張華采用銀行按揭貸款的方式買了價格30萬的新房,首付現金6萬元,然后在15年內付清銀行貸款24萬元及利息9萬元。其中9萬元利息、30萬元房價、6萬元首付金分別體現了貨幣的__、__、__職能。

A.貯藏手段流通手段價值尺度B.價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貯藏手段D.支付手段價值尺度流通手段D①1臺彩電標價3000元

②企業財務向工人發工資

③張三用10元錢在市場上買了1只雞

④李四到銀行取回1萬元存款的利息

⑤王剛把藏了多年的10塊銀圓留給兒子

⑥《馬關條約》規定,清政府向日本賠償軍費2億兩白銀

價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4.(2004年文綜全國卷Ⅳ第25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貨幣的使用越來越普遍,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決定于①待售商品的數量②商品的價格水平③貨幣的流通速度④居民貨幣持有量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第一課神奇的貨幣紙幣討論:在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之后,為什么紙幣被普遍使用而金銀被取而代之?(一)紙幣的產生金銀條塊(足值)足值的鑄幣不足值的鑄幣紙幣2、紙幣的含義: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1、紙幣的產生優點發行權歸國家,由國家委托其中央銀行(央行)負責;維護本國法定貨幣權威,統一國內貿易貨幣單位;面值/面額實際購買力紙幣量與金屬貨幣量的比例關系紙幣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攜帶/運輸,可避免貴金屬在流通中的磨損。2、紙幣的職能:價值符號(金屬貨幣的代表)流通手段(商品交換的媒介)紙幣發行太多,會引起物價上漲,紙幣貶值,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紙幣發行太少,使商品銷售困難,阻礙商品流通。通貨膨脹通貨緊縮*思考:國家有權發行紙幣,但不能任意發行,為什么?

國家有權發行紙幣,但不可以任意發行紙幣。紙幣的發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發改委:目前物價上漲不是全面通貨膨脹前兆

新民網8月20日報道8月20日,新民網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針對我國價格總水平出現明顯上漲,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上漲5.6%等問題,發展改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回答公眾質疑,稱發改認為目前物價上漲不是全面通貨膨脹前兆,而是結構性上漲。前7月食品價格上漲8.6%,是導致今年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受此影響,全國居民每人每月增加食品支出12元左右,但據統計,大多數居民家庭可以承受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此外,針對有報道說成品油批發價格有所上漲,發改委稱已要求中石油開足馬力生產,保持油價基本穩定,目前全國成品油供應有保障。(二)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1、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含義、實質及表現(1)通貨膨脹A、含義:是指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的現象。

B、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

C、表現:紙幣貶值、物價上漲、購買力下降。(2)通貨緊縮A、含義:是指經濟運行中出現物價總水平在較長的時間內持續下降的經濟現象。

B、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

C、表現:有效需求不足,物價持續下降,購買力持續提高。3、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危害2、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產生的原因(1)通貨膨脹: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主要原因)經濟結構(產業、產品)不合理、生產資料(原材料、能源)價格大幅調整,需求膨脹。(2)通貨緊縮:主要是由實際流通中的貨幣量不足引起的;貨幣供應增長乏力;金融危機,國際需求增長乏力與國內需求不足。(2)通貨緊縮其出現直接引起紙幣貶值,如果實際收入沒有增加,生活水平下降、購買力弱,經濟發展水平倒退。(1)通貨膨脹短期內利于生活、經濟水平的恢復與提高;長期內不利于生活、經濟水平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與提高。兩者共同的原因: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不平衡造成的(1)抑制通貨膨脹的方法采用適度從緊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控制紙幣發行量和信貸規模

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增加有效供給,發展工農業生產(2)抑制通貨緊縮的方法綜合運用投資消費出口等拉動經濟增長加大財政支出,擴大內需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4、解決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措施1、某國去年的商品總額為16萬億元,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2萬億元。假如今年該國商品價格總額增長10%,其它條件不變,理論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A、1.8萬億元

B、2萬億元

C、2.2萬億元

D、2.4萬億元C2、假設在一年里全社會用現金支付的銷售商品總量為5000億件,平均價格為8元,在這一年里貨幣平均周轉5次。那么,這一年里紙幣發行量為

億元。而這一年實際發行了16000億元,這時的1元錢相當于

元,這會引起

。()A、80000.5 紙幣貶值 B、40000.5購買力降低C、80002通貨膨脹 D、40002購買力提高A3、下列關于紙幣說法,正確的是()A、紙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B、紙幣的實際購買力是由國家決定的C、紙幣本身有價值D、紙幣是在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過程中產生的D

一、商品交換經濟收支經濟結算現金結算轉帳結算紙幣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1.信用卡:①定義:②功能:③優點(作用):具有消費/轉帳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功能的電子支付卡;存款/取款/貸款/消費/結算/查詢等功能;有利于減少現金的使用;有利于簡化收款手續;有利于方便購物消費;有利于增強消費安全。2.支票:①定義:②類型:出票人委托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相應金額給受款人/持票人的票據/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現金支票、轉帳支票。(另外還有“個人支票”)銀行等見票時無條件地支付現金給持票人銀行等見票時無條件將相應金額轉入收款方的賬戶第一課神奇的貨幣信用工具和外匯討論:若你去國外,你如何才能購買到你所需要的商品?1.外匯: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2.匯率:①定義:②類型③變動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外幣匯率(簡稱為“匯率”);本幣匯率。1$=7.5478¥1¥=1/7.5478$外幣匯率本幣匯率升高降低升高降低1$=6.730¥(2010.09.16)1¥=1/7.5726$(2007.08.21)1$=6.865¥(2010.05.16)1¥=1/8.2765$(2005.05.16)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升高,外幣升值,人民幣貶值100美元=679人民幣100美元=671人民幣

說明: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美元()人民幣()。降低貶值升值

12

12匯率之爭背后隱藏國家競爭戰略

3、我國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的意義:①外匯匯率升高本幣匯率跌落②外匯匯率跌落本幣匯率升高出口增加,進口減少,物價穩定,儲備減少,就業、收入增加,利于外資引入;出口減少,進口增加,物價上漲,儲備增加,就業、收入減少,不利于外資引入。有利于國人出過留學、旅游。(2)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措施: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本幣匯率)穩定。(3)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

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1)匯率變動的影響總之,外匯變動的影響表現:進出口、國際資本流向和數量、國內物價水平、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二、易混淆的知識點物品產品商品聯系隸屬關系商品真包含于產品,產品真包含于物品職能/作用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都能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相互轉化滿足條件之后,物品與產品都有可能成為商品,具有價值滿足條件之后,商品也能再次成為產品/物品區別含義工作/學習/生活中所有用品的總稱經人類勞動加工/制造的物品用于交換的勞動的勞動產品基本屬性使用價值使用價值使用價值、價值職能及其方式直接滿足人的需要在人進行加工/制造后滿足人的需要用于交換,間接滿足人的需要范圍/外延最大其次最小1.物品,產品,商品:(返回)《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第一課神奇的貨幣2.一般等價物,貨幣,紙幣:聯系一般等價物貨幣紙幣性質都屬于歷史范疇,都是人類社會產生的經濟現象職能/作用都是流通手段(都能充當商品交換的中間媒介)與人的關系都具有一定使用價值,都能一定程度滿足人的需要區別固定性不固定固定固定買賣分離不能可以(時空分離)可以(時空分離)性質/充當物商品/普通商品商品/金銀不是商品/紙基本屬性使用價值/價值使用價值/價值使用價值職能流通手段價值尺度全部職能部分職能(流通/支付手段)經濟水平低高最高價值表現形式交換價值/與該商品相交換另一商品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