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軍人心理工作實務】
智力與智力測驗授課教員:張丹丹2011.04.智力的有關問題通常所說的智慧指的是什么?是不是有些人天生就比別人聰明?我們能不能測量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并且運用測量到的結果來預測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孩子能否做到像大人一樣成功地處理問題?我們如何理解男女兩性間以及不同種族間智力的差異?“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不同形式的智力,構成了一個人的本質。”
——詹姆斯·H·羅賓遜普通人區分“聰明”與“愚蠢”直覺14位科學家對“智力”的定義【1921】解決問題的能力共同點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把“智力”簡單定義為“智力測驗得分”的弊端a.究竟智力測驗測量了什么?
——
對這一問題沒有統一的說法。b.有循環論證的嫌疑。
——智力測驗是用來測量智力的,因此,智力測驗似乎就是測量智力的最佳方法,而這樣的定義沒有揭示任何智力的本質問題。一個多世紀的探索,仍有一些關于智力本質的問題未得到解答。智力究竟是一種使人們能夠順利應付各種任務的單一能力,還是由幾種不同能力構成的東西?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提高智力嗎?智力水平是否從一出生就是固定的,而無法更改?聰明的人有哪些特點?Stage1
斯皮爾曼的智力理論英國心理學家斯皮爾曼【1863~1945】“一般智力”之父。斯皮爾曼的智力測驗&“因素分析”統計方法1904年,斯皮爾曼給一組英國男生做了一套測驗,觀察到學生們在各個分測驗上的表現呈高度相關。“相關”概念反映了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系有多么密切。斯皮爾曼發現,如果某個學生在一個測驗上得分高,那么他在其他測驗上的得分也高。同樣地,如果某個學生在一個測驗上得分低,那么他在其他測驗上的得分也低。為了尋找“相關”背后的原因斯皮爾曼發明了“因素分析”的統計方法因素分析是一種統計學技術,基于不同變量的內在聯系,它可以將一大組變量縮減為一小組變量。實驗中涉及的變量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自變量也叫獨立變量,是實驗者安排的刺激情景和實驗情景,是實驗者主動操縱借以引起被試反應發生變化的因素或條件。因變量是隨自變量的變化而產生的現象或變化結果,是實驗者預定要觀察、測量和記錄的被試的各種反應的變化。無關變量指自變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e.g.被試的個別差異、被試對實驗結果的期待、實驗者的偏好、被試的性別、疲勞程度、饑渴狀態、氣質和性格特點、對實驗的態度,etc.因素分析的原理——“烹調”如果你烤了一個蛋糕,你會發現,每一小塊蛋糕的味道和其他小塊蛋糕的味道是高度相同的。解釋:每一塊蛋糕之間之所以彼此高度相關,是因為它們都含有相同的成分和原料。“蛋糕相關性”對學生測驗結果的啟示各項測驗所蘊含及想要獲知的智力因素并不一樣,對于在一項和多項分測驗上均獲得高分的學生來說,用來應對各項測驗的智力因素各有不同,高度一致的結果提示我們——可能確實存在某些“通用”的“優勢”智力因素;得分均較低的學生也是如此。斯皮爾曼根據因素分析,確定了2個因素來解釋這些測驗中出現的個體差異,即一般因素與特殊因素。也即一般智力,它代表一般的認知能力。這些測驗之所以彼此相關,就是因為它們都涉及到一個人的一般智力.。也即特殊智力,特殊智力僅指某一領域的思考能力,例如數學或語言的推理能力。大多數研究智力的科學家都傾向于關注一般智力。得到認可的研究結論:a.一般智力和測量大腦神經聯系的效率有關。b.在加工信息或對刺激作出反應時,一般智力高的人的速度比一般智力低的人要快。斯皮爾曼的批評者反對將智力簡化為一個數字的做法。他們運用不同的因素分析方法確定了多個特殊智力,而并非單一的特殊智力;他們發現,不同的特殊智力因素之間存在的“相關”也有差異。e.g.言語理解與言語推理的測量可能相關,但它們并不與空間認知能力的測量相關。Stage2
特殊智力的研究1938年,美國心理學家瑟斯頓提出:智力并非是一個單一的統一體,而是由幾種基本的思維能力構成的。為了驗證該理論,瑟斯頓對240名大學生實施了一套由56個分測驗組成的測驗;并運用新的因素分析方法,確定了7個基本因素,即瑟斯頓所說的“主要的能力”。瑟斯頓認為,自己的研究結論也許可以證明斯皮爾曼的關于單一智力的理論是錯的。主要能力語言理解能力使語言流暢的能力數字能力空間能力聯想記憶能力知覺速度能力推理能力瑟斯頓的智力分類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他只選用了大學生作為被試。大學生的測驗得分往往比一般人群要高,他們不能反映人類整體的能力水平。給同學們的啟示:不論是專題研究還是單一問題的提出,都應當具有代普遍意義;樣本的選取應體現代表性,隨機選取樣本是一個好辦法。Stage3
等級模型到了1941年,瑟斯頓意識到自己的理論根本無法推翻斯皮爾曼的一般智力的理論,但他仍然堅持對能力差異較大的人群進行測驗,可依舊無法找到7種特殊智力背后的“一般因素”。同年,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1905~1998】找到了解決斯皮爾曼和瑟斯頓理論分歧的方法。基于一種新的因素分析方法,卡特爾認為,人們確實具有一種可以決定所有測驗表現的一般智力。這種一般智力影響著特殊智力,而特殊智力又影響著人們在特定測驗上的表現。數學測試言語測試數字能力言語能力一般智力智力的等級模型智力的等級模型告訴我們,一般智力在頂端,它影響所有測驗的成績,但數學智力只會影響數學測驗的成績,也就是說,一個人完全有可能在沒有出眾的數字能力和言語能力的情況下,卻在數學和言語測試中表現良好。卡特爾的“文化平等”
晶體智力卡特爾把一般智力分為兩類
流體智力從經驗中獲得的知識近乎天生的能力晶體智力與流體智力的區別晶體智力測驗,如言語記憶和一般知識測驗,反映了文化和學校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晶體智力受生物因素影響,具體指的是人們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流體智力測驗,如推理的速度、空間推理、歸納推理,反映了一種不受學習影響的智力。卡特爾設計了一套“文化平等”測驗,用來測量流體智力。任何人都可以解答這些問題,而不論他們在背景、教育和一般知識上有什么差異。文化平等測驗從理論上來說,生物方面的變化會影響到流體智力,而不是晶體智力。大腦損壞、營養不良、胎兒時期中毒等情況只影響流體智力。流體智力隨著年齡的變化而退化;晶體智力不隨年齡的變化而改變。教育質量的改善可以影響晶體智力,無法影響流體智力。要區別哪些東西是學來的,而哪些東西是影響學習的生物學基礎其實很難。卡特爾認為,要想獲得知識(晶體智力),一個人首先必須具備一定量的能力(流體智力)。大多數認知能力測驗會同時測量兩種智力,因此,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彼此存在相關。如果
□相當于△,那么∣∣∣∣相當于:□∣∣∣∧≡類比:從右邊的四個圖形中選出一個來完成左邊的類比問題。序列:在6個圖形中選出一個圖形填在方框中。矩陣:從6個圖形中選出一個填空。1883年,哈佛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指出,傳統的智力定義無法反應人類智慧的各個方面。每個人在智力的每一個類型上都有獨特的強項和弱項。加德納提出7種獨特的智力,并為每一種智力找出一位名人作代表。a.語言智力運用口語和書面語言的技能。典型代表人物詩人艾略特【1888-1965】b.邏輯數學能力抽象推理和解決數學與邏輯問題的能力。典型代表人物物理學家愛因斯坦【1879-1955】c.空間智力感知視覺信息的能力。典型代表人物立體派藝術家畢加索【1881-1973】d.內省智力理解自己感情和內心渴望的能力。典型代表人物印度領袖甘地【1869-1948】e.人際智力理解他人情感和動機并以此為依據指導行為的能力。典型代表人物弗洛伊德f.軀體運動智力運用自己身體或身體的某一部分的能力,此能力往往表現在各種各樣的身體活動中,例如舞蹈、運動、表演、手術、魔術等等。典型代表人物著名舞蹈家、舞蹈編排家瑪莎·葛萊姆【1894-1991】g.音樂智力表演和理解音樂的能力。典型代表人物俄裔美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h.自然科學智力【第8種,1990年添加】對植物、動物、金屬等進行識別和分類的能力。典型代表人物達爾文【1809-1882】Stage4
獨立性暗示在發展自己理論的過程中,加德納廣泛汲取實證資料,用以確定到底有多少種智力。e.g.對大腦損傷病人的研究他們大都失去了某一種能力,但其他能力完好無損。研究事實:不同的能力彼此獨立運行提示:可能存在著彼此獨立的、不同種類的智力。加德納還引用了大量神童與大器晚成者的例子來證明多種智力的存在。神童們很早就在某一特定領域展露出驚人的天才,但在其他領域卻成績平平;大器晚成的專家往往智商不高,但他們卻在某些特定領域具有出眾的能力,例如杰出的數學和繪畫能力。加德納認為,個體的某一種能力杰出而其他能力相對平庸這一事實,證明了多種智力的存在。對教育及對“人”的認知有什么啟發?教育學家們擁護加德納的理論,因為他對智力做了一個更加寬泛的定義。該理論提示我們:傳統的學校教育很可能忽略了人類智慧的許多方面;那些被傳統的學校標準衡量為“笨學生”的學生很可能在某些方面會有杰出的表現。Stage5
三因素理論20世紀90年代,耶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滕伯格批評傳統的智力定義范圍狹窄,而且很難對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成功作出預測。他提出:智力由3個相互關聯的部分構成,即創造性智力、分析性智力和實踐性智力;該理論被稱為智力三因素理論。因素1創造性智力把從過去經驗中學到的東西應用到新情境中的能力。創造性智力高的人善于將看似不相關的東西加以組合,形成新穎的理念。斯滕伯格認為,傳統的智力測驗沒能測量出創造性能力。一個人也許缺乏應付新情境的能力,但仍然可能在智力測驗上獲得高分。因素2分析性智力即推理、信息加工和問題解決的技能,包括評價、判斷、比較的能力。斯滕伯格的理論中,分析性智力是最接近傳統智力的一個部分。斯滕伯格與傳統的研究者有差別,傳統的研究者認為智力就是智力測驗中人們表現出來的技能,他認為這些技能只是智力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素3實踐性智力現實性智力這種智力與人們適應、選擇和塑造生活環境的能力有關。它包括人們應付現實生活中各種要求的技能及人們在現實生活情境中取得成功的能力。e.g.某員工熱愛自己的工作卻厭惡自己部門經理,但他并沒有試圖去找另一份工作,而是將部門經理的情況提供給了另一家公司的招聘人員,后來其部門經理被該公司聘用。這個員工做到了讓其厭惡的部門經理離開,而不是自己離開。“他”具有很好的適應現實生活的能力。實踐性智力高的人未必能在智力測驗上獲得高分。Stage6
信息加工過程智力理論的廣泛討論提出了智力的不同結構。1964年,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提出了一種智力理論,著重關注智力活動是如何運作的。他認為,一切智力活動都包括3個成分【維度】,即思維操作、內容和產品。吉爾福特的觀點:大腦可以進行5種基本操作。認知【獲得知識】記憶發散性思維【考慮其他辦法或可能性】匯聚性思維【得出結論】評估5種基本操作可以應用于5種內容聽覺的視覺的符號的語義的【涉及詞匯】行為的將這種基本操作應用于某種基本內容后,得到的結果就是產品,共有6種。單元種類【類別】關系系統轉換意義吉爾福特的立方體根據吉爾福特的理論,所有思維任務都包含以下3個維度中的任務——操作、內容、產品。每一個維度都包含5種操作,這5種操作可以通過5種感官來完成,每一個操作又包含6個產品。這樣一來,總共有120種思維任務,它們彼此之間相互關聯,有的甚至相互依賴。該理論可以用一個立方體來表達。吉爾福特的理論被質疑a.在某些測驗中,被試者的得分不一致;b.大多數被試者是美國航空軍官訓練班的學員,他們的智商較高,因此研究結論很難推廣至一般人群;c.吉爾福特的某些測驗沒有涉及到一般智力,尤其是與行為相關的測驗尤為不足。Stage7
智力測驗
當科學家談到智力時,他們往往指的是智力測驗得到的結果。通常,智力測驗既測量抽象的推理,也測量人們解決日常實際問題的能力。一個智力測驗,表面上可能測的是知識或者空間能力,而實際上它也許已經窺探到一個人應對實際生活的能力。作為資深的測驗設計者,韋克斯勒曾在1975年寫道:“智力測驗所測量的東西超過了智力測驗本身。”20世紀以前的智力測驗,要么測量反應時間,要么測量大腦的一些物理特點。塞繆爾·莫頓【1820年】和布洛卡【1860年】檢查了不同種族人類的頭骨和大腦。他們假設人的大腦越大越聰明,還得出結論說北歐人種擁有比其他種族更大的大腦。該結論帶有主觀色彩南非人類學家菲利普·托比亞斯證明這個“人類大腦體積和智力相關”的說法是錯誤的。F·高爾頓【1822-1911,達爾文的堂弟】認為智力受遺傳影響,且可以測量。他認為智商高的人比智商低的人對環境刺激的反應更快,且加工信息的速度也更快。1884年,高爾頓在英國建立了一個實驗室,稱該實驗室可以通過測量一系列感覺反應速度來測量智力。法國心理學家比奈批評了這個智力測量方法,他認為智力應該通過測量抽象推理的能力來加以評價。通過感覺測量來檢驗智力的方法漸漸被忽略了。科學家們開始通過測量人與人之間的可量化的個體差異來測量智力。他們假設高智商的人比低智商的人加工信息的速度快。智力測驗的先鋒——比奈【1857-1911】與他同時代的那些關注精神疾病的心理學家相比,比奈更注重對健康心智的機理進行研究。1905年,比奈設計了一個智力測驗,用以識別需要特殊教育的兒童。該測驗包含了一系列簡短但彼此相關的任務,這些任務都需要一定的推理過程來完成。測驗總分可以反映被試者的心理年齡。比奈并未指出這個測驗測量了不受學習影響的能力,他認為,不能憑借這個測驗來推斷一個人的一般能力。但比奈測驗一問世,即在全美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甚至還引發智力測驗的熱潮。斯坦福——比奈智力測驗斯坦福大學的推孟以比奈的測驗為基礎又設計了一套智力測驗,它可以測量人們天生的智力水平。該測驗通過計算兒童能正確完成的任務數來計算他的心理年齡。斯坦福——比奈測驗更強調抽象推理能力,與高爾頓測量的推理速度有區別。現代的斯坦福——比奈測驗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原始的版本。當今應用最廣泛的智力測驗用來測心理年齡的一些任務和說明3歲兒童可以看圖說出物體名字,比如椅子,能復述兩個單詞或兩個數字。4歲兒童能對諸如球和球棒這類的詞匯下定義,能復述由10個單詞構成的句子。6歲兒童能對同類事物做區分,如小鳥和小狗,能完成一些類比,如“1英寸是短的,1英里是
。”9歲兒童能夠解決一些語文問題,能夠倒著復述4位數字。12歲兒童能給部分詞匯下定義,能夠倒著復述5位數字。一戰期間【1914-1918】,葉克斯領導的一群心理學家運用智力測驗幫助軍隊招募新兵。葉克斯和他的同事設計了2套智力測驗。阿爾法軍事測驗貝塔軍事測驗測驗的適用人群阿爾法軍事測驗主要應用于受過文化教育的人。貝塔軍事測驗應用于母語不是英語的人群,以及沒有受過文化教育的人群。與以往心理測驗的差別在這之前的智力測驗都需要一個主試者和一個被試者一對一的合作來完成,這兩項測驗可以同時對大量的被試者施測。阿爾法軍事測驗包含數學問題、現實問題分析、一般知識考查、近義反義詞比較、數字序列問題和類比問題。貝塔測驗包含完成迷宮、補充圖中缺失的部分、從系列材料中總結出一般模式等。得分最高的為軍官候選人;得分最低的被排除在兵役名單之外。至一戰結束時,心理學家共對約1.7萬人進行了智力測驗。阿爾法軍用測試示例每句話后面有4個詞用來填空。選出最恰當的一個,使句子完整。1.美國是由
發現的。A.德克雷B.哈德森C.哥倫布D.凱比特2.皮納克爾游戲是用
來玩的。A.球拍B.紙牌C.大頭針D.骰子3.底特律最主要的產業是
。A.汽車B.縫紉C.面粉D.包裹4.懷恩多特是一種
。A.馬B.家禽C.牲畜D.花崗巖5.美國軍官學校位于
。A.安納波利斯B.西點C.紐黑文D.伊薩卡6.波羅門森是一種
。A.蛇B.魚C.蜥蜴D.蔬菜7.珊瑚從
中來。A.礦物質B.大象C.牡蠣D.懸崖8.羅莎·博納爾以
身份出名。A.詩人B.畫家C.作曲家D.雕塑家9.玉米是一種
。A.谷物B.干草C.橡樹D.大米10.威爾維特·喬在廣告中以
的形象出現。A.牙膏B.干貨C.煙草D.肥皂答案:1.C2.B3.A4.B5.B6.D7.D8.B9.A10.C
阿爾法軍事測驗在設計上存在缺陷:這套測驗受文化的影響太大,似乎不是智力測驗,而是考察一個人對美國知識了解多少或者掌握多少。美國軍方對智力測驗的應用提高了群體智力測驗的聲譽。一戰以后,智力測驗更加流行,尤其是類似于軍用測驗的簡短問題和斯坦福-比奈測驗最受人們歡迎。葉克斯和推孟在1920年間為在校兒童和青少年設計了一套“全國智力測驗”。1926年,學業潛能測驗【SAT】問世,發明這套多項選擇題測驗的目的是協助各所大學選拔新生。這些測驗多數將智力當做一個單一的概念進行測量,常常用一個單一的數字來表示一個人的智力狀況。如果把智力理解為多種要素組成的復合體,那這樣的通過標準考試的方法很難測量出智力的綜合水平。但也有例外。1990年,斯滕伯格和羅伯特·瓦格納設計了“管理能力測驗”,結果表明成功的管理者不一定能在一般的智力測驗上獲得高分,但能在這個測驗上得到高分。Stage8
智商測驗隨著時間的推移,測量智力的方法開始發生變化。比奈發明的對兒童年齡的測驗可以識別出需要特殊教育的兒童,但科學家們非常希望設計出可以比較人與人之間智商差異的智力測驗。最初的智商測驗是由德國心理學家斯騰【1871-1938】在1912年設計的。“智力商數”【IQ】的發明有推孟的功勞,他把從原來測驗中得到的心理年齡作為被除數,把被試者的實際年齡作為除數,再把所得的結果乘以100來消除小數點。
一個5歲小女孩的心理年齡是10,意思是說她在智力測驗的變現相當于一個普通10歲兒童的表現,她的智力商數【IQ】為200【10/5×100】.
一個12歲男孩的心理年齡是9,那么他的智力商數【IQ】為
【75】算算看如果一個40歲男性的心理年齡是20,能否表示他的智商為50【20/40×100】?對智力商數的計算僅適用于兒童,成人不適用。因為成人的智商水平彼此差異不大。智力商數【智力】分數現在,人們已經不再用以前那個智商公式了。科學家又發明了一個分數,它表明:一個人的得分與同齡人的平均水平差距有多大。高出平均水平越多,此人就越聰明。心理學家們的具體做法智商分數像其他測量生物特點或心理特征的分數一樣,也是呈正態分布的。如果把分數畫成圖表,會呈現一條正態曲線或鐘狀曲線。智商的正態曲線高
68%
頻率
95%低99.7%
456085IQ分數115130145在一個正態分布中,大多數值落在靠中間的地帶。一個正態分布是用它的平均數和標準差來定義的。表示某個分數距離平均數有多遠大多數智力測驗的平均數都被人為地規定為100,標準差為15.也就是說,如果要得出“某個分數高于或者低于平均數”的結論,那它必須低于85【100-15】或高于115【100+15】。應用智商測驗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將這個智商測驗標準化。常模的來歷所謂標準化,就是確定該測驗的平均分數。設計者首先給一群被試者施測。這個抽樣過程叫做常模抽樣,其目的在于決定人們在這個測驗上的平均水平。這樣,這群被試者的得分就用來提取、建立常模。當該測驗最終應用于更廣泛的人群時,這個常模就被用來評價每一個被試者的水平。被試者應當來自于該測驗將要應用的人群Stage
9應用最廣泛的測驗
目前,有3種智力測驗應用得最廣泛:a.斯坦福—比奈測驗b.韋氏兒童智力測驗【WISC】c.韋氏成人智力測驗【WAIS】■斯坦福—比奈測驗測量智力的4個方面,即言語推理、數量推理、抽象—視覺推理、短時記憶。WAIS較少依賴于言語推理,更加注重把言語和操作的成分結合在一起。每一個測驗至少包括10個分測驗,每一道題都有評分標準,施測者可以借助該標準決定被試者的得分。每一個分測驗的題目都按照難易程度由易到難進行排列,當被試者答不上一定數量的題目時,測驗停止。被試者在每一個分測驗上都有一個得分。各分測驗的得分加在一起即得到粗分,再將粗分轉換為智力測驗的分數。英國心理學家瑞文在1940年設計的瑞文推理測試中,被試者會面對一系列模型,而其中的某一個模型消失了。被試者必須總結出規律,并利用規律選出最合適的一個模型來填充缺失的部分。瑞文測試較少受文化或傳統知識的影響,主要依靠抽象推理。相似的測驗——成就測驗和傾向測驗成就測驗和傾向測驗的設計方法與智力測驗相似,但它們想要獲知的信息有所不同。成就測驗測量一個人“學到了什么”,不論這些知識來自于學校,還是來源于日常生活。傾向測試測量一個人未來取得成就的潛能。學業傾向測試【SAT】學業評估測驗學業傾向測試【SAT】,最初用于發現那些雖然具有天賦,但由于高中時成績不佳,在大學里也未能取得較好成績的學生。該測試在應用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如果將SAT看做傾向測試,那就等于承認在SAT上得高分的學生在大學里一定會有好的表現,但事實并非如此。教育測試服務機構【ETS】將SAT改名為學業評估測驗,目的是為了表明并不僅僅測量天生的能力。
信度和效度心理測驗都需要建立信度和效度。信度指一個測驗的穩定性或可靠性。效度指一個測試在多大程度上測出了它想要測量的東西。關于信度——重測信度項目信度如果一個測驗的信度高,任何人在類似情境下完成該測量,得分都應該是基本相同的;或者,以不同形式呈現的測試也應該得到相同的結果。有了這些標準,智力測驗才具有了信度。重測信度→調換測試題目的順序項目信度→同一個分測驗上的某一試題在多次測驗時得分均相同關于效度——預測效度結構效度如果某項測試測量的僅僅是學校習得的知識或者動機,那它不能算是有效的智力測驗。判斷一個智力測驗是否具有效度,要看它是否真的測量了智力。效度的種類預測效度指一項測試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預測出它該預測的東西。例如,在被試者來自于同一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智力測驗應該能預測一個人未來的學業成就。結構效度它反映了一項測驗在多大程度上測出了它想要測量的某個品質。一項測驗的結構效度越高,越能反映出被試對象的多樣的智力水平。一個重要的問題:測驗誤差從測量學的角度來說,誤差是指與測量內容無關的系統性的分數差異。有批評者認為,智力測驗的某些測量誤差對個別群體非常不利。例如,在一個關于羅馬史的考試中,一個寫作能力強但歷史知識有限的學生可能比一個寫作能力不強但歷史知識豐富的學生獲得更高的分數;然而,考試的目的在于考察羅馬史知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個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應該影響他的得分。1990年,哈佛大學社會學家克里斯多夫·杰克斯提出了可能導致智力測驗產生誤差的3種方式:亂貼標簽內容誤差方法學上的誤差亂貼標簽指的是一項測驗聲稱所測的東西和它實際測的東西不符。e.g.學業傾向測試——學業評估測驗【SAT】“亂貼標簽”往往與結構效度有關。e.g.向非洲某個村落的孩子們詢問“高速公路與普通收費公路的差別”是沒有意義的。內容誤差指問題的設置使某些群體容易回答,而另一些群體則很難回答。e.g.讓美國兒童和西班牙裔兒童共同完成某項英語詞匯測試,如果測試結果顯示美國兒童成績優異,那也并不能說明美國兒童的智商更高或詞匯量更豐富。方法學上的誤差指測驗過程中的具體實施方法使某些群體的知識和能力被低估。不斷上升的智商分數人類智力在增長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在全世界范圍內,智商分數正在穩步增長。新西蘭的政治科學家吉姆弗林第一個系統記錄了這種現象。吉姆弗林認為,智商分數的增長迫使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智力測驗。研究表明,智商分數平均每10年增長3分,1940年至2000年間,智商分數持續增長超過15分,而在某些國家的增長則十分驚人,例如挪威從1952年至1982年,智商分數增長了20分。但是,智商分數的增長似乎并不能反映人類智力真實的增長情況。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像挪威這樣的國家將經歷怎樣的文化復興?吉姆弗林認為,智商測驗與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藥品分成協議書
- 茶館合伙協議書
- 簽訂貿易協議書
- 夫妻吵架解決好協議書
- 王楠離婚協議書
- 聯合應急協議書
- 服裝店員工聘用協議書
- 在職研究生定向協議書
- 房產代理人合同協議書
- 村環境衛生保潔協議書
- 液化天然氣汽車加氣站技術規范
- (正式版)SHT 3158-2024 石油化工管殼式余熱鍋爐
- 加油站百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 供電企業輿情的預防及處置
- GB/T 41666.4-2024地下無壓排水管網非開挖修復用塑料管道系統第4部分:原位固化內襯法
- 4、《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
- 大學生職業素養(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涉密內網分級保護設計方案
- 木地板培訓資料大全
- 康養旅游概念及市場現狀分析
- 99版-干部履歷表-A4打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