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易錯點18 歷史唯物主義(原卷版)_第1頁
高考政治易錯點18 歷史唯物主義(原卷版)_第2頁
高考政治易錯點18 歷史唯物主義(原卷版)_第3頁
高考政治易錯點18 歷史唯物主義(原卷版)_第4頁
高考政治易錯點18 歷史唯物主義(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易錯點18歷史唯物主義易錯題【01】矛盾1.改革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有利于推動我國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黨和國家制定政策應堅持以人民群眾的意愿作為出發點。[矯正]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在社會主義社會,改革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根本變革廣大勞動群眾的生產活動(即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黨和國家制定政策應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易錯題【02】發展2.只有正確的價值觀才對社會發展起導向作用。價值判斷因具有主體性差異性而沒有客觀的評價標準。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矯正]價值觀對社會發展具有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觀促進社會的發展,錯誤的價值觀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人而異,具有主體差異性,但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客觀標準,不因人而異。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01(2021·河北·高考真題)馬克思指出:“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現存沖突中去解釋。”這體現了()①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依賴性②思想變革是時代變革的先導③生產方式對整個社會生活具有決定作用④社會歷史是由有意識的人的活動構成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①:馬克思指出要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釋意識,而不是以意識為依據,表明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依賴性,①符合題意。②:思想變革是時代變革的先導,與馬克思強調的“判斷一個變革時代不能以它的意識為依據”相悖,②不符合題意。③: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馬克思指出要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沖突中去解釋意識,而不是以意識為依據去判斷一個變革時代,表明生產方式對整個社會生活具有決定作用,③符合題意。④:材料強調社會意識離不開社會存在以及生產方式對社會生活的作用,不涉及社會歷史的構成,④排除。故本題選B。1.(2021·浙江·高考真題)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電視劇《石頭開花》用10個故事向觀眾展示:各族干部群眾以及社會扶貧力量齊心協力,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戰勝貧困,并形成了“就算是石頭,也要讓它開出花來”的脫貧攻堅精神。這生動地說明,人民群眾是()①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②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③變革生產關系的主力軍④變革社會制度的決定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1·浙江·天略外國語學校模擬預測)《管子·牧民》中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孔子主張先使民“富之”,然后才能“教之”。這些觀點的合理之處在于()①正確回答了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②巧妙揭示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③意識到了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④敏銳看到了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02(2021·天津·高考真題)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數百萬扶貧干部傾力奉獻、苦干實干,同貧困群眾想在一起、過在一起、干在一起,將最美的年華獻給了脫貧事業,涌現出許多感人事跡。35年堅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國,扎根脫貧一線、鞠躬盡瘁的黃詩燕等同志,就是他們中的杰出代表。這體現了()①價值判斷是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上作出的②要在個人和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③實現人生價值需要腳踏實地、頑強拼搏④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詳解】①: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①錯誤。②③:傾力奉獻、苦干實干,同貧困群眾想在一起、過在一起、干在一起,將最美的年華獻給了脫貧事業,這說明要在個人和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也說明實現人生價值需要腳踏實地、頑強拼搏,②③正確切題。④:材料不涉及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④排除。故本題選C。1.(2021·遼寧·高考真題)1950年,沈陽第一機器廠承擔了鑄造新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的任務。當時條件艱苦,工人們刻苦攻關,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這項光榮的任務。這枚重達487公斤的國徽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這告訴我們()①勞動者在勞動中確證并實現自身的價值②勞動是人類改造自然維持自身生存的活動③勞動是主體克服客體,為自然立法的活動④勞動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又是歷史的劇作者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1·湖北·高考真題)中共一大代表、黨的創始入之一陳潭秋早年在枚學習時接受了馬克思主義,隨后以極大熱情投身革命,為黨的事業四處奔波,即使困難重重,也從未停止奮斗的步伐,直至壯烈犧牲。陳潭秋的事跡啟示我們()①個人的價值實現是自覺理論學習的結果②個人的價值選擇要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③個人的價值選擇根源于對社會歷史的認識④個人的價值實現必須通過實踐為社會服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021·北京·高考真題)平安大街是北京老城區核心干道,途經皇城根遺址、什剎海、北海公園等名勝古跡。近來,市民發現寬闊的大街變綠變靜了,兩側加了“綠帶”,中間加了國槐與時令花卉組成的3米寬隔離帶,機動車道“瘦身”,還添加了行人安全島,步行、騎行環境大大改善。平安大街的變化()①實現了“慢行優先”“靜下來”,促使矛盾的同一性轉化為斗爭性②是城市發展的縮影,反映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③更注重環境的安全與舒適,體現了意識活動的自覺性和直接現實性④協調了交通、綠化和城市風貌的關系,體現了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1·山東·高考真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山東省實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通過技能培訓幫助返鄉在鄉青年創新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截至2020年底,山東省已選培鄉村“好青年”12.8萬名,帶動一大批青年活躍在鄉村振興第一線。對此理解正確的有()①大量鄉村“好青年”的涌現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②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返鄉在鄉青年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③開展技能培訓推動了鄉村振興過程中生產關系的調整和變革④選培出的鄉村“好青年”作為關鍵部分統率鄉村振興的整體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1·廣東·高考真題)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曾說過:“每個人在他生活中都經歷過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難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觀、消極,發出絕望的哀號;有些人在苦難中還想到別人,想到集體,想到祖先和子孫,想到祖國和全人類,他就得到樂觀和自信。”其中蘊含的唯物史觀道理是()①價值觀源自于對個人生活遭遇和處境的反思②價值觀對社會與人生有重要的驅動和制約作用③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④基于個人利益形成的價值選擇是社會發展的動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1·浙江·高考真題)2020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只要心里始終裝著人民,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夠做出正確決策,確定最優路徑,并依靠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可見,做出正確決策的根本前提是()①熟悉民情,提高決策能力②依靠人民,集中群眾智慧③堅持正確的立場和出發點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目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1·湖南·高考真題)野生水稻長在水里,產量并不高。但是,我們的祖先發現,如果在水稻快成熟時突然把水放掉,水稻為了傳種接代,會拼命長種子(稻谷),而且一株水稻會長出好幾支稻穗。通過這種技術種植水稻,產量會提高,水稻因此成為人類的重要農作物。從水稻的這種生長特點,我們可以領悟出的人生道理有()①壓力是產生動力的根源和條件②壓力往往是人生成長的重要動力③挫折能成為人生成長的重要財富④人生價值是在應對挫折中實現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1·湖南·高考真題)某校學生深入到一家工廠進行勞動體驗。勞動結束后,甲同學說:“工人叔叔們教會了我們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乙同學說:“工廠的勞動讓我體會到生產工藝的魅力,今后要努力學好本領,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從同學們的感言中,我們認識到()①實踐活動獲得的知識總是高于書本知識②在勞動實踐中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③勞動是深化和拓展書本知識的重要途徑④勞動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1·浙江·模擬預測)2020年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鐘南山、張伯禮、陳薇、張定宇頒授勛章獎章,以褒獎他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作出的突出貢獻。這說明()①英雄人物創造歷史的核心價值得到充分體現②人民群眾推動社會變革的主體地位不斷增強③個人的人生價值在對社會的貢獻中實現④國家對個人的褒獎是勞動和奉獻的價值回報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2022·河北·模擬預測)王希季院士出生在積貧積弱的時代,青年時期便立志為祖國崛起而奮斗,他投身航天事業,懷揣熱血,不懈奮斗,最終成為“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是我國空間技術的創始者和組織者之一。王希季院士的事跡告訴我們()①實現人生價值離不開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②實現人生價值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價值導向③要在實現自我發展的過程中為社會作出獨特的貢獻④只有在勞動和奉獻中才能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1·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模擬預測)北大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國傳播馬克恩主義思想,在建黨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100年前,十多位青年在嘉興南湖小船上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由此可見,“從北大紅樓到南湖紅船”是一個()①發揮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過程②革命先驅決定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③改變生產關系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過程④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