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下62非洲2課時_第1頁
湘教版地理七下62非洲2課時_第2頁
湘教版地理七下62非洲2課時_第3頁
湘教版地理七下62非洲2課時_第4頁
湘教版地理七下62非洲2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非洲第二節學習目標運用地圖說明非洲的地理位置、輪廓特征。非洲的國家運用非洲地形圖,歸納出非洲的地形特征,及特有地形區的分布。一地理概況非洲名稱的由來非洲的地理位置?非洲政治地圖的演變1、非洲名稱的由來2、非洲的地理位置經緯度位置讀圖6-16,觀察非洲境內有哪幾條重要的經緯線穿過?請描出來。

海陸位置從圖6-16中圈畫出來時間:1分鐘非洲的經緯度位置22.50N

22.50S200W500E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非洲南非洲的海陸位置紅海地中海2、非洲的地理位置經緯度位置

海陸位置位于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東:印度洋西:大西洋北:(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歐洲東北:(紅海、蘇伊士運河)亞洲3、非洲政治地圖的演變二戰前非洲獨立的國家有哪幾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紅海埃及埃塞俄比亞利比里亞非洲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19世紀以來,考古學者在非洲陸續發現了許多上古人類化石,其中1974年在肯尼亞與埃塞俄比亞交界地區發現的距今320萬年前的女性猿人化石,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走出熱帶森林、開始直立行走的女人的遺骸。一些人類學者利用遺傳學技術對人類的基因進行研究,認為全世界的民族共同起源于4-20萬年前的一個非洲原始部落。他們認為:400-600萬年前從猿分化出來的原始人類大都沒有留下后代,只有非洲的一個部落生存下來,在10萬前,這個部落開始走出非洲,遷到西亞,然后從西亞遷到世界各地,6萬年前進入亞洲內地,4-6萬年到達大洋洲,3.5萬年前到達歐洲,最后在3.5萬前跨越白令海峽抵達美洲。這些遷徙到世界各地的非洲部落的后裔最終形成了現代人類。

非洲是最早跨入文明社會的地區之一。公元前5000年,尼羅河下游的古埃及居民就掌握了谷物栽培、修建水利工程的技術。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又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公元前3200年,古埃及出現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在此后近3000年的時間里,古埃及人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建筑了古代七大奇跡之一的金字塔。許多古埃及的國王(法老)東征西討,擴大古埃及的疆域,最盛時的埃及疆土,南到蘇丹,西到利比亞,北至小亞細亞,東及兩河上游。擴張的同時,古埃及文化也向四周傳播。埃及的象形文字傳入古希臘,衍變為希臘字母。希臘字母后來又衍變為現代西方拉丁文。強大的古埃及存在了近3000年,在此期間,埃及多次向外擴張,也受到四周強大民族的多次入侵。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征服了埃及。從此,埃及失去了獨立的地位,相繼被馬其頓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奧斯曼土耳其人長期統治。

二戰后,非洲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殖民統治土崩瓦解。大洲名稱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國家數目484460241316非洲是世界上國家和地區最多的大洲二、高原為主的地形平均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狀況主要地形類型地形分布格局特色地形還記得地形特征從幾個方面歸納?三分鐘時間,小組內討論并總結規律。提示:有的特征不突出,簡單描述即可。高原大陸海陸輪廓?高原為主的地形非洲主要地形:地勢特點:特色地形:海陸輪廓特征東南高、西北低東非裂谷帶,剛果盆地、撒哈拉沙漠等請同學們翻到P12在圖6-15中描畫一下歐洲的海陸輪廓再在圖6-16中描畫一下非洲的海陸輪廓有什么感受?完成P15活動1、2海岸線平直,少半島、島嶼、海灣為什么非洲是一個高原大陸?地形特征高原為主的地形東南高、西北低東非裂谷帶,剛果盆地、撒哈拉沙漠等高原為主的地形東南高、西北低海岸線平直,少半島、島嶼、海灣東非裂谷帶,剛果盆地、撒哈拉沙漠等高原為主的地形東南高、西北低東非大裂谷——大地的傷疤(由于地殼運動造成斷裂而成。)大裂谷東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東部,向北縱貫東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亞高原,總長達6400多千米。裂谷兩側多峭壁,谷底湖泊成串,是世界陸地上最大的裂谷帶,被成為“大地的傷疤”。南起贊比西河口,向北穿過東非高原,經紅海一直延伸到西亞的死海附近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死火山),海拔5895米。在裂谷帶的底部有許多狹長深邃的湖泊,坦噶尼喀湖是非洲最深而狹長的湖泊東非高原西部有著名的維多利亞湖,它是盆地凹陷而成,為非洲最大的湖泊。

非洲大陸西南端有著名的好望角。好望角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繞道好望角的航線是溝通東西方的要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通道之一,在海上交通運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周末作業周末回家練習畫非洲輪廓,并能默畫出來。標記處重要的地理名稱:尼羅河、剛果河、索馬里半島、馬達加斯加島、幾內亞灣、地中海、紅海、大西洋、印度洋、東非高原、南非高原、南回歸線、北回歸線、西經20度、赤道。整理知識點三、炎熱的氣候氣候特征氣候與農業生產學看氣溫和年降水量分布圖1、氣候特征——“熱帶大陸”為什么說非洲大陸是熱帶大陸?干旱大陸

非洲約3/5的面積為干旱和半干旱區,因此有“干旱大陸”之稱。為什么說非洲大陸是干旱大陸?氣候帶南北對稱分布1.非洲大有哪些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

2.非洲氣候帶的分布有什么特點?以赤道為對稱軸,南北大致對稱分布。非洲地形特點非洲氣候的特征地理位置你來總結位于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東:印度洋西:大西洋北:(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歐洲東北:(紅海、蘇伊士運河)亞洲海岸線平直,少半島、島嶼、海灣東非裂谷帶,剛果盆地、撒哈拉沙漠等高原為主的地形-----高原大陸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氣候類型呈南北對稱分布。熱帶大陸干旱大陸主要氣候類型和景觀

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等。

熱帶雨林氣候森林茂密,四季開花結果,是一片常綠的熱帶“王國”。森林中有種類繁多的鳥類和猿猴類動物。

熱帶草原有明顯的干濕季節。農業季節性強。動物有遷徙的特征。氣溫圖的閱讀:1、看不同等溫線的讀數。2、看等溫線的疏密。3、看等溫線的走向。等降水量線的判讀看課本18頁閱讀,一分鐘閱讀完成課本第18頁“活動”第2題完成課本第19頁“活動”第3題剛果河、尼羅河對比河流名稱流向注入水域流經的主要地形區流經的主要氣候區支流流量水位變化河口年平均流量尼羅河剛果河(2)白尼羅河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區,青尼羅河流經高山高原氣候區和熱帶草原氣候區。尼羅河上游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區,下游流經非常干旱的熱帶沙漠氣候區,河水主要來自于上游地區的降水補給。熱帶草原氣候降水的季節變化明顯,濕季降水多,干季降水少,因此在降水多的濕季形成汛期,造成歷史上尼羅河的定期泛濫。(3)尼羅河下游流經撒哈拉沙漠,該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降水量少,蒸發量大,也幾乎無水源補給,因而河口年平均流量小。剛果河流經剛果盆地,該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降水豐沛,流域面積廣,匯水多,因而河口年平均流量巨大。豐饒的資源——“富饒大陸”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這是位于非洲贊比亞

的科盧齊銅礦豐富多樣的礦產資源1、礦產資源豐富,不僅礦產種類多,而且有許多礦產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2、黃金、金剛石的儲量和產量都占世界第一位。在世界上,南非是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幾內亞是出產鋁土最多的國家,剛果(金)的金剛石、贊比亞的銅礦、南非的鈾礦等均居世界前列。

石油比不上北非豐富,但幾內亞灣沿岸的石油也豐富。尼日利亞是本區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輸出地。動植物資源豐富非洲角馬斑馬長頸鹿鴕鳥犀牛大猩猩河馬鱷魚非洲象綠孔雀咖啡樹咖啡豆可可樹可可果可可花油棕油棕果油橄欖油橄欖果亟待發展的經濟非洲總人口及人口自然增長率黑人的故鄉該區有54個國家,有7.94億人口,80%是黑種人,所以又稱“黑非洲”。在歷史上,歐洲殖民主義者曾先后侵入非洲,掠奪黃金、香料、象牙等;后來又從事罪惡的奴隸貿易,把黑人運往美洲販賣。到了19世紀70年代,廣大的非洲大陸先后被英、法、葡、西、比等國強占和瓜分。二戰后,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到1990年3月,撒哈拉以南的由白人統治的最后一個殖民地納米比亞也宣告獨立。

此外,本區還有外來移民的阿拉伯人、歐洲人和亞洲人。

歷史上曾建立過一些文明國家,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文化。[非洲黑人的生活片段]貧困的非洲饑餓的非洲饑餓的非洲這張照片是凱文卡特贏得九四年普立茲新聞特寫攝影獎的作品。那是一個蘇丹女童,即將餓斃跪倒在地,而兀鷹正在女孩后方不遠處,虎視眈眈,等候獵食女孩的畫面。這張震撼世人的照片引來諸多批判與質疑。當人們紛紛打聽小女孩的下落,遺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聞專業者的角色,按下快門,然后,趕走兀鷹,看著小女孩離去。在他獲頒這一生最高的榮譽,兩個月之后,卡特自殺身亡。道德良心上的遣責,可能是卡特無奈結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饑餓的蘇丹非洲擁有如此多的資源,為什么會長期的陷入貧困和饑餓之中?原因何在?1.2.3.4.5.殖民主義在非洲的經營使得非洲形成了單一的經濟結構。人口的飛速增長。落后的糧食生產方式限制了非洲糧食的大規模發展。頻繁的戰亂和動蕩的政局使得政府無法安心發展經濟。不穩定的氣候加劇了環境的破壞。非洲的努力:努力減少人口,控制疾病蔓延增加國內產業結構,以增強對國際市場的抗風險能力1.2.3.4.大力發展本國的自主工業,以減少對國外工業制造品的依賴成立區域性國際合作組織——非洲國家聯盟——共同抵御國際風險。5.加強南南合作。例如坦贊鐵路的修建。坦贊鐵路坦贊鐵路

用過的客車非洲經濟發展現狀及形成原因:農業生產情況:(1)經濟的重要部門;(2)玉米種植面積廣,為居民主食;(3)小麥和水稻產量不能自給;(4)主要經濟作物:咖啡可可花生棉花棕櫚油劍麻BYEBYE非洲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19世紀以來,考古學者在非洲陸續發現了許多上古人類化石,其中1974年在肯尼亞與埃塞俄比亞交界地區發現的距今320萬年前的女性猿人化石,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走出熱帶森林、開始直立行走的女人的遺骸。一些人類學者利用遺傳學技術對人類的基因進行研究,認為全世界的民族共同起源于4-20萬年前的一個非洲原始部落。他們認為:400-600萬年前從猿分化出來的原始人類大都沒有留下后代,只有非洲的一個部落生存下來,在10萬前,這個部落開始走出非洲,遷到西亞,然后從西亞遷到世界各地,6萬年前進入亞洲內地,4-6萬年到達大洋洲,3.5萬年前到達歐洲,最后在3.5萬前跨越白令海峽抵達美洲。這些遷徙到世界各地的非洲部落的后裔最終形成了現代人類。

非洲是最早跨入文明社會的地區之一。公元前5000年,尼羅河下游的古埃及居民就掌握了谷物栽培、修建水利工程的技術。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又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公元前3200年,古埃及出現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在此后近3000年的時間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