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部隊管理系心理教研室
《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二、個體心理疏導技術三、個體心理疏導理論流派及其方法四、官兵成長進步中的心理疏導《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主要內容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事情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一1二2《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程序:指辦事情的步驟及其次序。程序問題《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一定要講規矩,一環扣一環,嚴格按程序操作。在進行心理疏導中,必須遵守基本程序&隨意顛倒或簡化個別心理疏導的程序,會影響效果。心理疏導的關鍵環節!《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1.收集資料2.分析判斷3.確立目標4.擬定方案5.實施方案6.跟蹤問效《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1.收集資料深入收集與來訪問者有關的資料。一般來說,收集的資料越多,對于下一階段所要進行的心理診斷就越有利。來訪者
個人基本情況、家庭背景、心理問題、童年經歷、人際交往、個性特長、生活事件等等。一是來訪者自我情況介紹《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1.收集資料二是疏導者對來訪者的觀察所得疏導者
來訪者的外表行為、認知情況、情緒狀態、言語狀態、言語特點和能力結構等等?!缎睦硎鑼Х椒ㄅc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1.收集資料三是心理測驗的結果《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1.收集資料四是特殊檢查《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2.分析判斷資料的分析對來訪問者問題的判斷a.確定材料的真實性b.材料的歸納和整理c.診斷和結論1.收集資料《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1.收集資料2.分析判斷3.確立目標要改變的是來訪者自己!雙方深入探討有關信息,發揮來訪者的主觀能動性,疏導者再結合自己的分析,最終確定方案。切忌:
疏導者一廂情愿,自己說了算,把來訪者丟到一邊?!缎睦硎鑼Х椒ㄅc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1.收集資料2.分析判斷3.確立目標4.擬定方案基本原則:通過心理疏導,改變來訪者原來的認知結構和行為模式,建立新的認知結構的行為模式。要求:要充分考慮各方面因素,抓住主要相關因素,對疏導的結果要有充分準備,同時要隨時了解來訪者的看法,及時調整疏導對策,防止心理疏導一般化和模式化?!缎睦硎鑼Х椒ㄅc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1.收集資料2.分析判斷3.確立目標4.擬定方案5.實施方案實際解決問題心理疏導的重要階段《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5.實施方案實際解決問題心理疏導的重要階段《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1.收集資料2.分析判斷3.確立目標4.擬定方案5.實施方案6.跟蹤問效根據不斷變化的反饋信息,輸出新的心理疏導方案?!缎睦硎鑼Х椒ㄅc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K1.(信息加工)K2.(校正)疏導者工作來訪者信息信息輸入診斷參數《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問題思考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有哪些?你怎樣在實際工作中遵守?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二、個體心理疏導技術三、個體心理疏導理論流派及其方法四、官兵成長進步中的心理疏導《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主要內容二、個體心理疏導技術心理疏導的基本原則保密原則時間限定原則“來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則感情限定的原則重大決定延期的原則基本原則(一)保密原則1.保密的內容2.注意的事項3.是否有例外內心秘密個人信息來往信件測試資料2.實施保密原則的五條注意事項來訪者的資料絕不能當作社會閑談的話題避免自己有意無意間將個案舉例,來炫耀自己的能力和經驗不應將個案記錄檔案帶離服務機構若有必需,資料傳閱之前,必須經當事人同意所作的記錄不能視之為公開的記錄而隨便任人查閱閑談傳閱舉例保管記錄3.打破保密的例外例外一:危及生命例外二:工作研究如果來訪者可能危及他人或危及自己的生命(自殺、他殺等),必須與有關人員聯系,采取保護措施。如因工作等特殊需要不得不引用咨詢事例時,須對材料進行適當處理,不得公開來訪者的真實姓名、單位或住址。(二)時間限定的原則50分鐘/每次,1次/每周產生分離的體驗反映咨詢者對咨詢過程的監控和調節咨詢者咨詢技能的體現時間限定原則產生一種安定感促進成長的需要進行現實原則學習1.限定的意義2.遵守時間限定原則中易出現的問題第一,因感受到來訪者所施加的壓力而使咨詢的時間長達3、4個小時。第二,咨詢者應避免出現“我必須幫你解決所有問題”的錯誤認識和想法。3.打破時間限定的例外夫婦咨詢例外一例外二例外三例外四原則上以30分鐘為限,應急情況除外可能需要一次一個小時以上才能滿足雙方的需要咨詢時間50分鐘就太長,以每次二三十分鐘,一周兩三次比較合適電話咨詢分裂癥患者咨詢者(三)“來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則到心理咨詢室求詢的來訪者必須出于完全自愿,這是確立咨訪關系的先決條件。沒有咨詢愿望和要求的人,咨詢者不應主動去找他(她)并為其心理咨詢,只有自己感到心理不適,為此而煩惱并愿意找咨詢人員訴說煩惱以尋求咨詢者的心理援助的人,才能夠獲得問題的解決。
心理咨詢室的大門永遠向任何人敞開來者不拒去者不追迫于外界壓力01迫于父母或老師、上司的催促前來心理咨詢的來訪者也大有人在。陪同本人咨詢03某些智力低下、重度的精神病患者因為無法自訴或缺乏自控能力替代他人咨詢02代替他人(孩子、學生、父母、愛人等)前來咨詢室咨詢的情況也較多。(四)感情限定的原則“老師,我們一起吃飯好嗎?”“到我這里來玩吧!”“我們去一個清靜地方談好嗎?”私下關系會阻礙來訪者的自我表現,也易使咨詢者該說的不能說,從而失去客觀公正判斷的能力。因此,心理咨詢的場面設定原則上禁止與來訪者除咨詢室之外的任何接觸和交往。不能將自己的情緒帶進咨詢過程,不對來訪者在感情上產生愛憎和依戀,不能在咨詢過程中尋求在愛憎、欲求等方面的滿足和實現。(五)重大決定延期的原則心理咨詢期間,由于來訪者情緒過于不穩和動搖,原則上應規勸其不作重大決定。離婚轉學退學自殺退伍調換工作轉業退休在咨詢結束后,來訪者的情緒得以安定、心境得以整理之后作出的決定,往往不容易后悔或反悔的比率較小。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二、個體心理疏導技術三、個體心理疏導理論流派及其方法四、官兵成長進步中的心理疏導《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主要內容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二、個體心理疏導的技術(一)關系技術(態度技能)(二)參與技術
(傾聽技能)(三)影響技術(干預技能)
心理疏導的過程建立咨詢關系制定個體咨詢方案個體心理咨詢方案的實施331咨詢關系(咨訪關系?):心理咨詢師與求助者之間(在疏導過程中所形成)的相互關系。建立關系是心理咨詢的核心真題分享2007.5單68、心理咨詢的核心內容是(
).(A)做出準確的問題診斷
(B)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C)選擇恰當的會談方式
(D)使用正確的測量手段B
咨詢關系的建立受咨詢師和求助者的雙重影響。咨詢師求助者咨詢動機、合作態度、期望程度、自我察覺水平、行為方式、對咨詢師的反應。咨詢態度《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二、個體心理疏導的技術(一)關系技術(態度技能)1.心理疏導的反應維度
①共情②積極關注③尊重和熱情④真誠可信
2.心理疏導的行動維度
①具體化②即時化③對峙尊重:意味著把求助者作為有思想感情、內心體驗、生活追求和獨特性與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對待尊重尊重意味著完整接納1尊重意味著一視同仁2尊重意味著以禮待人3尊重意味著信任對方456尊重意味著保護隱私尊重應以真誠為基礎真題分享2006.11多114、“完整地接納”的含義是(
)。
(A)與持不同價值觀的求助者平等交流(B)欣賞求助者的全部優點和缺點(C)對求助者的錯誤見解持不批判態度(D)接受求助者的光明面和消極面AD真題分享2007.5多114、咨詢中恰當地表達尊重應該做到(
).
(A)完整接納,(B)一視同仁
(C)愛憎分明(D)充滿好奇AB實景演練
來訪者:“你知道嗎?我今天本來不想來見你,所以我遲到了。以前我跟你說過,我沒有把握男朋友是否真的愛我,還是只因為我長得漂亮。對你,我也有一樣的不確定的感覺,我覺得你之所以關心我,是因為你的職業習慣。我覺得孤獨,感覺自己只不過就是坐在你面前的一個心理上有問題的人而已。咨詢師:對于你這種不確定我是否真的關心你,和猶豫著要不要來見我的掙扎,我都是非常的關心的。我想我也能感受到你害怕我簡單地把你當成一個我的職業對象來對待,而不是出自內心的真正的關懷。今天你能那么真實地說出你對我的不確信態度和來與不來的掙扎,一定是鼓足了勇氣吧!我真的很高興也感謝你能對我分享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同時也想讓你知道,我對你的關懷是真實的。點評:這個回答顯示了咨詢師意識到來訪者的“勇氣”并給予肯定,并且能將心比心地接受對方的掙扎和痛苦,使來訪者覺得被尊重。這種回答能減少說話人的緊張、擔心和焦慮,而且有很強的自尊和價值感。熱情熱情尊重與求助者的距離更近些以禮待人,平等交流,富有理性的色彩充滿了濃厚的感情色彩僅有尊重而沒有熱情,咨訪之間會顯得有些公事公辦,兩者結合,才能情理交融,感人至深熱情:熱情應該體現在心理疏導的整個過程,熱情、耐心、細致、周到的態度能使來訪者感受到咨詢師的關心、溫暖。熱情在初診接待階段打好熱情的基礎1通過傾聽和非言語行為表達熱情2疏導中認真、耐心、不厭其煩,是熱情的最好表達3尊重意味著信任對方4真題分享2008.5單69、僅有尊重而沒有熱情的心理咨詢師會使咨詢關系顯得()。(A)情理交融(B)輕松愉快(C)公事公辦(D)親切友好C真題分享2009.5多121、熱情與尊重相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尊重具有感情色彩
(B)熱情與求助者的距離更近些(C)熱情具有理性色彩
(D)熱情要體現在咨詢全過程BD實景演練
請你接待一位初次來訪的求助者,做到體現熱情。咨詢師以真正的我出現,沒有防御式偽裝,不把自己藏在專業角色后面,不帶面具,表里一致、真實可信地置身于二者的關系中。真誠真誠在咨詢活動中的意義:
一方面為求助者提供一個安全自由的氛圍,無所顧忌,感到被接納被保護;
另一方面為求助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榜樣,使其發現和認識真正的自己,促進改變。咨詢師以真正的我出現,沒有防御式偽裝,不把自己藏在專業角色后面,不帶面具,表里一致、真實可信地置身于二者的關系中。真誠真誠不等于說實話01真誠不是自我發泄02真誠應實事求是03真誠應適度04有人認為,真誠就是實話實說,想怎么說就怎么說,而不應該去可以修飾,這是對真誠的誤解,是對真誠絕對化、僵化的理解。真誠與實話實說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對真誠的正確理解,恰恰不是實話實說。咨詢過程中雙方通過語言進行交流,話如何說,既是理念的問題,也是技巧的問題。咨詢師表達真誠應該遵循既對求助者負責,又有利于求助者成長的原則,而且這一原則應該貫穿咨詢的始終。
因此,咨詢師的真誠不等于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的實話實說,那些可能傷害求助者或者破壞咨詢關系的話,雖不能實話實說,但應該以真誠表達。案例某位三十多歲的女性求助者,因沒有男朋友無法結婚而苦惱,談到原因時,該求助者自己總結出其中一條原因是自己的外貌,她認為自己不漂亮,此時她很真誠地問咨詢師:我很少和異性探討自己的長相問題,您能否坦率地告訴我,您對我的長相如何評價?要是打分,您給我打多少分?某咨詢師很認真地端詳了以下求助者,告訴他:我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你的長相,但我可以告訴我我的感覺,我要是沒有結婚,打死我都不會娶你。咨詢師可能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說的,但這樣的實話實說可能使求助者想到:常言道,兩害相交取其輕,再娶我和被打死的問題上,你選擇了后者,那我在異性眼中得多丑啊。我對你的長相如何評價意義不大,關鍵是你的男友如何評價。我自己和其他男人在擇偶上都喜歡漂亮的女孩子,但漂亮不是唯一的因素,我承認你是全校最漂亮的,但你好吃懶做,無事生非,我不會娶你。我承認你是全省最漂亮的,但你胡攪蠻纏,道德敗壞,我也不會娶你。哪個是實話實說?哪個是真誠?實話實說的做法一位存在不良人際關系但把原因都歸結于他人的求助者問咨詢師:您說,這能怪我嗎?咨詢師:你把原因都歸結于他人,我看不到你在你自己身上找原因,實際上別人都看不起你為人處世的方式,尤其是你得理不饒人的做法真誠的做法一位存在不良人際關系但把原因都歸結于他人的求助者問咨詢師:您說,這能怪我嗎?咨詢師:你更多的尋找了他人的原因,也許你忽略了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實際上別人可能只是對你為人處世的方式有些不同的意見而已,你可以思考在你有理時是怎樣做的。咨詢師以真正的我出現,沒有防御式偽裝,不把自己藏在專業角色后面,不帶面具,表里一致、真實可信地置身于二者的關系中。第三單元真誠真誠應該實事求是02情景再現一位身高1.62米的男性,為自己的身高自卑。你作為咨詢師,應如何反應?咨詢師1:別聽別人的,你哪里矮了,我看你比我還高咨詢師2:按照國人的標準,你的身高確實矮了一些,我能理解你因為自己的身高而自卑。情景再現一位求助者看了一本催眠的書,似懂非懂,要求咨詢師使用催眠療法幫助自己解決某方面的問題,一位專注于認知行為療法,但不擅長催眠療法的咨詢師接待了這位求助者。如果你是這位咨詢師,你將如何處理?咨詢師1:催眠療法太玄乎,某些無意識的東西很難確定,不如認知行為療法直接、實在,我就用認知行為療法來幫助你吧。咨詢師2:我對催眠療法了解不多,恐怕難以對你有實質性的幫助,我在認知行為療法上有很多成功的經驗,不知你是否愿意讓我用他來幫助你解決問題。咨詢師以真正的我出現,沒有防御式偽裝,不把自己藏在專業角色后面,不帶面具,表里一致、真實可信地置身于二者的關系中。第三單元真誠真誠不是自我發泄03咨詢師以真正的我出現,沒有防御式偽裝,不把自己藏在專業角色后面,不帶面具,表里一致、真實可信地置身于二者的關系中。第三單元真誠真誠應該適度04真題分享2010.5單60、對“真誠不等于說實話”的正確理解是(
)。
(A)實話實說有利于表達真誠
(B)表達真誠不能通過言語
(C)表達真誠應有助于求助者成長
(D)真誠與說實話之間沒有聯系
C實景演練假如你的來訪者未婚先孕想要墮胎,但又怕會讓自己的男友不高興,因此想要了解咨詢師本人的想法?;卮?:
“我覺得這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我自己曾經也反復掙扎了許久,一方面我覺得胎兒也是生命,也有權利活下來,但我也認為女人也應有自由來決定要留此胎兒與否。我是在很難說那一方面才是最好的,但是我覺得每一個人在做此決定的過程中,都要慎重,不能輕率。要衡量多方面的得失利害,以免將來后悔。你似乎很在乎我的立場,是嗎?你的看法又是如何呢?”點評:不僅真實誠意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也考慮到了對方的立場,并卻給對方一個機會來探討及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種考慮雙方的說法,是雙贏的表達,既不委屈自己的真實性,又尊重了對方,這種就叫真誠的溝通態度。
共情同感心神入同理心共情通情達理設身處地投情被人本主義心理咨詢家認為是影響咨詢進程和效果的最關鍵的咨詢特質羅杰斯—共情包括三方面的含義:1、咨詢師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對方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思維。2、咨詢師借助于知識和經驗,把握求助者的體驗與他的經歷和人格之間的聯系,更好地理解問題的實質。3、咨詢師運用技巧把共情傳達給對方,以影響對方并取得反饋。真題分享2006.5單68、關于共情,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共情就是體驗求助者的內心世界(B)共情就是把握求助者的情感、思維(C)共情是最關鍵的咨詢特質(D)共情就是必須與求助者擁有同樣的情感D真題分享2009.5單80、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A)共情是最為關鍵的咨詢特質(B)共情就是體驗求助者的內心世界(C)共情就是把握求助者的情感與思維(D)共情就是必須與求助者擁有同樣的情感D缺乏共情后果案例一位發現自己丈夫有婚外情的妻子,自己內心很苦惱。對咨詢師說:我發現丈夫有婚外情后,很想離婚,但想到孩子還小,一旦離婚,孩子缺爹少娘的,就下不了離婚的決定,我為此非??鄲?。咨詢師1現在社會風氣江河日下,出現這種情況也在所難免求助者會覺得咨詢師完全忽視了自己的問題,根本不理解自己的內心感受咨詢師2這種事被你趕上了,苦惱也沒有辦法。求助者可能覺得咨詢師無法理解自己,可能動搖繼續求助的決心咨詢師3這種事情被你趕上了,只能選擇其一了,哪里還有什么兩全其美的事情?沒有體現求助者的內心沖突所在,明顯缺乏共情,也可能使求助者感到咨詢師根本沒有理解自己,甚至懷疑咨詢師是否愿意幫助自己。咨詢師4你就是離婚了,自己也能過好日子的。表面看是鼓勵求助者,但顯然還是沒能理解求助者的苦惱所在,這種鼓勵是蒼白無力的。咨詢師5無論誰遇到這種情況,都要經歷痛苦的抉擇,這是難免的。這是空洞的判斷,完全否認了求助者的情緒。咨詢師6要做出選擇確實是苦難的,但你總要選擇其一吧?咨詢師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求助者的內心體驗,但理解的并不深刻。咨詢師7每一位妻子遇到這種情況都可能會在如何解決上苦惱,就像人們在遇到需要抉擇的時候不知道如何抉擇一樣,你再得到的時候可能要失去,而你想很圓滿地解決這個問題又不失去,但實在找不出好的辦法,因此非常痛苦,我非常理解你此時此刻的心情。咨詢師完全從求助者的內心去體驗,求助者會覺得咨詢師完全理解了自己的內心世界,自己是被理解、尊重和接納的,她也因此愿意向咨詢師敞開自己的心扉去表達自己,從而與咨詢師建立了良好的咨訪關系,并推動咨詢向前發展,這時咨詢師就找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共情。共情的五個水平舉例:求助者:(皺著眉頭、聲音很大)我與妻子的關系很糟糕,根本無法交流。水平一對求助者的信息沒有理解和指導,只有安慰或提出問題。咨詢師:(微笑著擺擺手)你先不要下定論嘛,什么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水平二只對求助者認知層面的信息表達了理解,忽視了情感層面的信息。咨詢師:(面部很平靜,語氣平和)你們夫妻關系很不好,難以交流。第四單元共情共情的五個水平舉例:來訪者:(皺著眉頭、聲音很大)我與妻子的關系很糟糕,根本無法交流。水平三對來訪者的信息從認知、情感兩方面來理解,但是沒有指導。咨詢師:(點著頭,皺著眉)你們夫妻關系不好,難以交流,這一定使你很苦惱。水平四對來訪者的信息表達了全面的理解并提出指導性建議。咨詢師:(點著頭,皺著眉,聲音很柔和)你們夫妻關系不好,難以交流,這一定使你很苦惱,你看我們是否可以想出什么辦法改善這種狀況呢?第四單元共情共情的五個水平舉例:求助者:(皺著眉頭、聲音很大)我與妻子的關系很糟糕,根本無法交流。水平五對求助者的信息表達了全面的理解并提出指導性建議和具體措施。咨詢師:(點著頭,皺著眉,聲音很柔和)你們夫妻關系不好,難以交流,這一定使你很苦惱,你看我們是否可以想出什么辦法改善這種狀況呢?比如是否可以通過書面交流?第四單元共情做好共情六法出入參照框架:求助者角度設身處地地理解表達因人而異善用軀體語言善于把握角色驗證共情如何使用共情把握時機,應適度考慮來訪者背景真題分享2006.5單69、正確理解和使用共情時,應注意避免(
)。(A)心理咨詢師走出自己的參照框架(B)心理咨詢師驗證自己的共情程度(C)表達共情因人而異(D)表達共情不考慮對方的特點和文化背景D真題分享2009.5單60、不屬于共情的含義是(
)。(A)咨詢師要以自己的參照框架去剖析求助者的問題(B)咨詢師借助求助者的言行,體驗對方的內心世界(C)咨詢師借助知識經驗,把握對方體驗與其人格之間的聯系(D)咨詢師要運用技巧將自己的共情傳達給求助者A積極關注基本理念:心理咨詢是助人工作,咨詢師首先必須抱有一種信念,即求助者盡管表現出各種問題和癥狀,但其自身仍會有這樣那樣的優點和長處,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定的潛力、潛能存在,都存在著積極向上的成長動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幫助,求助者是可以改變的,可以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可以生活的比現在更美好。積極關注:咨詢師對求助者言語和行為的積極、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關注,從而使求助者擁有積極地價值觀,擁有改變自己的內在動力。通俗地說,積極關注就是辯證、客觀地看待求助者。積極關注不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促進溝通,而且本身就具有咨詢效果。積極關注應注意的要點辯證客觀地看待求助者積極關注應注意的要點辯證客觀地看待求助者幫助求助者辯證、客觀地看待自己積極關注應注意的要點辯證客觀地看待求助者幫助求助者辯證、客觀地看待自己避免盲目樂觀
“我從你身上看到你愛學習,學習動機很強,很有毅力,這些都是你的長處,你有了這些資源,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積極關注應注意的要點辯證客觀地看待求助者幫助求助者辯證、客觀地看待自己避免盲目樂觀反對過分消極
一位咨詢師對一位與班長存在矛盾,彼此關系緊張而都不主動改善關系的求助者說:你所面臨的困難確實很大,你的處境也不樂觀,這樣下去你會越來越糟糕的。積極關注應注意的要點辯證客觀地看待求助者幫助求助者辯證、客觀地看待自己避免盲目樂觀反對過分消極立足實事求是真題分享2008.5多114、為了有效地積極關注,應該注意()。(A)避免盲目樂觀
(B)重視負性情緒(c)反對過分消極
(D)立足實事求是ACD真題分享2009.11單80、積極關注指的是()A、關注求助者的身體狀況B、關注求助者言行的積極面C、關注求助者的負性情緒D、關注求助者對咨詢師的態度B實景演練
求助者背景:小明,男,13歲,初一,180斤,喜歡上網,迷戀游戲,喜歡和女孩子玩,也挺受女孩子們的歡迎.學習成績永遠倒數第一。在父母和老師眼中一無是處。
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良好的咨詢關系積極關注尊重熱情真誠共情技術內容尊重完整接納,一視同仁,信任對方,保護隱私,真誠為基礎熱情初次來訪時適當詢問,表達關切;注意傾聽求助者的敘述;耐心,認真,不厭其煩真誠咨詢師以“真正的我”出現;沒有防御式偽裝共情體驗別人內心世界,不是必須與求助者擁有同樣的感情,缺乏共情容易使咨詢過程出現障礙,使用共情需要注意6個方面積極關注對求助者言語和行為的積極面予以關注,從而使求助者擁有正向價值觀,注意避免盲目樂觀、反對過分消極、立足實事求是《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二、個體心理疏導的技術開放式詢問2.封閉式詢問
3.鼓勵和重復語句4.說明語句5.對情感的反應6.總結(二)參與技術(傾聽技能)《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二、個體心理疏導的技術
1.解釋2.指導
3.忠告與信息
4.自我暴露
5.反饋
6.邏輯推論
(三)影響技術(干預技能)一、個體心理疏導的基本程序二、個體心理疏導技術三、個體心理疏導理論流派及其方法四、官兵成長進步中的心理疏導《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主要內容三、個體心理疏導理論流派及其方法《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三、個別心理疏導的理論流派及其方法(一)精神分析療法
(二)行為療法
(三)來訪者中心療法
(四)認知療法
(五)其他療法推薦書籍:少有人走的路推薦電影:危險方法推薦書籍:身體語言密碼推薦電影:吮手指的人推薦書籍:人性的迷失于復歸推薦電影:心靈捕手推薦書籍:思維改變生活推薦電影:叫我第一名推薦書籍:自覺與領悟之路
推薦電影:霍元甲(一)精神分析療法心理分析療法(PsychoanalyticTherapy),又名精神分析療法或心理動力學理論,由弗洛伊德(S.Freud)創立。精神分析理論強調心理因素對人體的影響,認為被壓抑的情緒和心理沖突可成為導致人體功能失調的致病因素,是引起心理失常、損害人體健康的動力性原因。1、弗洛伊德與精神分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奧地利醫生,精神病學家,心理學領域的新學派——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
19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維亞洲弗賴堡(現屬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是猶太人。
弗洛伊德三歲時全家遷居維也納。他于1873年進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
弗洛伊德于1886年春以神經病學家的身份私人開業行醫,并在同年九月結婚。他的婚姻十分美滿,共有六個孩子,三兒三女,最小的女兒安娜?弗洛伊德(AnnaFreud)后來也成了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
(一)精神分析療法2、主要理論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地形學本能論:自我本能、性本能焦慮論:早期性欲論夢論三部人格結構本能論:生的本能、死的本能焦慮論:后期(一)精神分析療法弗洛伊德的心理構造
人的心理構造分為意識、前意識、無意識三個層次本我(id)
、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個領域。
無意識是深層的心理活動,源于人的本能需要,具有強大的心理能量。
被壓抑到無意識中的心理沖突是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意識無意識意識只是露出水面冰山一角前意識本我超自我被壓抑自我意識現實原則:
心理的表面部分,是同外界解除直接感知到的一縱即逝的心理現象,事人的心理活動中比較小且非主要的部分。前意識中間環節:
潛意識中可召回的部分,人們能夠回憶起來的經驗。擔負一定的稽查作用。當前意識喪失警惕,被壓抑的欲望或本能也能偽裝的滲入意識。無意識快樂原則:
被壓抑的欲望、本能沖動。非理性等。是心理深層的基礎和人類活動的內驅力,決定著人的全部有意識的生活。超我super-ego:
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至善原則,指導自我限制本我。自我ego:
代表理性與機智。現實原則,充當仲裁者,監督本我,予以適當滿足。自我是本我與超我之間的過濾器。本我id:
最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潛意識結構部分??鞓吩瓌t。人性中最接近獸性的一些本能性沖動。3、心理治療的原理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認為,心理疾病者的異常行為表現以及他們所意識到的內心體驗僅僅是一個表面現象,其真正原因是來訪者無意識的矛盾沖突。精神分析療法的原理就是把來訪者無意識的心理過程轉變為意識的,破除壓抑作用,揭去心理防御機制的偽裝,使來訪者領悟到癥狀的真正原因。(一)精神分析療法精神分析案例精神分析理論強調透過認識人的潛意識中的情緒癥結,獲得所謂的病識,而改善自己的情緒,消除癥狀。讓我們舉例說明。一位年輕的母親,每次跟自己的小孩發過脾氣之后,就莫明其妙的緊張,經歷數日后才會消失。經精神分析后發現此病人年幼時,不知自己的母親患有心臟病,常因受不到母親的照顧而向母親發脾氣,并且內心希望母親死掉,剛巧有一天,小女孩正發脾氣時,母親的心臟病發作,突然死亡。從此小女孩在其幼小的心靈里很責備自己,總認為母親是自己害死的。對這樣的受助者,分析治療的目的是讓她去體會了解目前的癥狀與過去幼年遺留下來的情結有關。目前跟自己的親人,包括自己的小孩和丈夫發脾氣時,總以為會發生同樣的不幸而緊張。經由指點說明母親并非由她害死的,不用去自責,也不用害怕自己發脾氣就會發生什么災難,幼時的事故只是一種巧合,況且作為母親,偶爾對孩子發發脾氣也是一件極正常的事。假如受助者能意識到這些,自然而然的,就不會因自己向家人發脾氣而感到緊張了。這種病識感的獲得也是一種意識狀態的改變,由原來的不認識到在意識中認識了,面對舊的事故,經由新的眼光去檢驗與再探討,可改善受助者以較成熟的方式去面對過去無法招架的事故,以免陷入幼時的創傷而長年無法自拔。4、特點該方法重視探索無意識,試圖把無意識的內容變成意識的,一般常通過自由聯想、釋夢或對移情的分析等方法來揭示無意識的內容。該方法重視移情作用,認為這是咨詢核心和關鍵。咨詢的重點放在來訪者的感受上。咨詢中常使用解釋。使用自由聯想和釋夢的方法。5、簡評無意識概念的提出揭示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精神分析中的某些技術,如重視深層心理的分析,重視以往的創傷性體驗,重視領悟等在心理咨詢中是較常使用的。(一)精神分析療法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三、個別心理疏導的理論流派及其方法(二)行為療法“行為治療"一詞最早是由斯金納(Skinner)等人于1954年提出的。行為主義的研究早在弗洛伊德進行心理分析的研究時就已開始,但行為治療的發展卻是本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事情。不過,在較短時間內行為治療已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行為治療與心理分析不同,從一開始它就是植根于實驗的發現之中的。行為治療的基本理論主要來自行為主義的學習原理,主要包括下述3個部分:經典條件反射原理、操作條件反射原理和社會學習理論的原理。其理論及治療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早期有巴甫洛夫、華生(Watson)和斯金納,后來有沃爾樸(Wolpe)、艾森克(Eysenck)和班都拉(Bandura)等。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三、個別心理疏導的理論流派及其方法(二)行為療法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所謂反射是有機體通過神經系統實現的對一定的刺激所做的規律性的應答活動★反射按其形成過程可分為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餆o條件反射是動物和人先天具有的不學而能的一種反射。大體分為三類:一類是食物反射;一類是防御反射;一類是性的反射?!飾l件反射是在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后天訓練和學習建立起來的反射活動。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行為療法的理論基礎經典條件反射理論操作條件反射理論社會學習論112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經典條件反射的原理(A)beforeconditioning
食物(US)→分泌唾液(UR)
鈴聲(NS中性刺激)→漠然反應(B)conditioning(繼續配對呈現鈴聲與食物五、六次)
鈴聲(CS)+食物(US)→分泌唾液(UR)(C)afterconditioning
鈴聲(CS)→分泌唾液(CR)同時巴甫洛夫又發現:1.當提供的刺激與形成條件反射的條件刺激相似時,比如搖鈴時伴隨其它的與鈴聲不同的聲音,狗也會分泌唾液。(巴甫洛夫稱這一過程為泛化[generalization])2.如果他強化若干次只對狗給予鈴聲刺激,不予喂食,狗就會在鈴聲刺激下逐漸減少唾液分泌。(這一現象被巴甫洛夫稱為消退[extinction])。經典的條件作用原理的幾個基本現象:1.條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這是條件刺激取代無條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應關系的獲得過程。2.泛化,這是人或動物把學習得到的經驗擴展運用到其他類似的情境中去的傾向。3.消退,這是指條件反射建立之后,不再需要無條件刺激(如食物),僅由條件刺激物(如聲音)就可引起條件反應(狗流唾液),但繼續給予條件刺激物時,條件反應的強度就會逐漸下降,直至不再出現條件反應,這時消退即產生了。徐文長訓驢學習之前:鞭打——暴跳如雷作揖------漠然反映學習之中:作揖+鞭打——暴跳如雷學習之后:作揖——暴跳如雷經典條件反射與恐怖癥的形成鋼棒尖銳聲(US)→害怕(UR)白鼠→喜歡白鼠(CS)+鋼棒尖銳聲(US)→害怕(UR)白鼠(CS)→害怕(CR)華生的恐懼形成實驗:小艾伯特實驗(LittleAlbert)克服食物(US)→喜歡(UR)白兔→害怕白兔(CS)+食物(US)→喜歡(UR)白兔(CS)→喜歡(CR)華生的恐懼消退實驗:小艾伯特實驗(LittleAlbert)恐懼性條件反射的形成小艾伯特實驗(LittleAlbert)經典條件作用所建立的刺激—反應聯結,可以用以解釋教育上很多現象。如學??謶职Y和教室恐懼癥。原因都是在學校學習失敗或懲罰不當引起恐懼后,進而對整個學校情境也產生恐懼所致。廣告商利用經典條件反射廣告商利用經典條件反射
廣告商希望經典條件作用作為積極的力量起作用,如他們努力在他們的產品(例如,藍色牛仔褲,賽車和香水)和
你對這些產品的熱情之間建立聯結。他們期望廣告中的成分—“性感”人物或者場景—能夠作為UCS(無條件刺激)引發UCR(無條件反應)—性喚起反應/愉悅感。然后,他們希望產品本身成為條件刺激。這樣喚起反應將與他們的產品聯結在一起。例如“優樂美”奶茶的廣告,oppo音樂手機的廣告等。狗人無條件刺激肉性感人物/場景無條件反應唾液本能反應??無關刺激鈴聲產品條件刺激鈴聲(無條件刺激和條件刺激多次連接之后)產品條件反應唾液本能反應??行為主義(behaviorism)人物:華生;斯金納觀點:反對研究意識,主張研究行為;反對內省,主張用實驗方法。S-R(Stimulus-Response)
(二)行為療法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代表人物:桑代克(1874—1949)。試誤:把貓關在迷箱之中,它們可借助于拉繩圈、推動杠桿、轉動撳鈕而逃出來,關在迷箱之中的貓一開始擠柵門,抓、咬放在迷箱里的東西,把爪子伸出來等,進行了多種嘗試以逃出迷箱。最后偶然發現了打開迷箱的機關。以后貓的錯誤行為漸漸減少,只有成功的反應保存了下來。動物就這樣通過“嘗試與錯誤以及偶然的成功”,學會了如何逃出迷箱。效果律:一種行為過程的發生次數受該行為的后果的影響而改變。效果律所反映的是人或動物保持或消除先前反應與效果之間的關系。一種行為之后出現了好的效果,這種行為就趨向于保持下來;如果效果不好,則趨向于被消除。這也就是斯金納等人稱之為強化的一種關系。操作性條件反射實驗斯金納(1904-1990)。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是指強化生物的自發活動而形成的條件反射。斯金納在實驗箱內放一只處于饑餓狀態的老鼠,老鼠在箱內亂竄時,偶爾按壓了一下能掀動食物的橫竿獲得了食物,強化了幾次之后,條件作用就迅速形成了。踩竿反映是對環境“操作,"因此稱其為"操作條件反射"。白鼠學習實驗(操作性條件反射實驗):斯金納根據其在實驗中所得的觀點,認為包括心理疾病在內的大多數行為都是習得的。因此,心理咨詢和治療就是要以改變對來訪者起作用的強化物的方式來改變其行為。斯金納認為,操作條件反射與經典條件反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是一個反映-刺激過程,而后者則是一個刺激-反映過程。斯金納在人的被試中開展實驗研究證明,人的反映可以用語言、聲音或手勢代替具體的強化物。同時,在實際治療中,只要治療者對期望的某種行為予以獎勵,這種行為就會獲得強化,反之就會消退。若施以懲罰,則會加快消退的速度。129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130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有關攻擊行為觀察學習的實驗研究131
把兒童分為三組,觀看一段攻擊行為的錄像。錄像的結尾處:
第一組兒童看到攻擊行為的個體受到獎勵第二組兒童看到攻擊行為的個體受到懲罰第三組兒童看到攻擊行為的個體既沒有受到懲罰,也沒有受到獎勵。接下來給兒童提供一個表現攻擊行為的環境,觀察三組兒童的表現。132結果會如何呢?133實驗結果同人們預期的那樣,看到攻擊行為的個體受到懲罰的那一組兒童表現出最少的攻擊行為。實驗繼續進行,給兒童提供表現攻擊行為的誘因,會出現什么結果呢??????134結果三組兒童幾乎表現出同樣多和同樣質量的攻擊行為。社會學習原理代表人物:班杜拉(1925-?)。他的社會學習理論特別強調榜樣的示范作用,認為人的大量行為是通過對榜樣的學習而獲得的,不一定都要通過嘗試錯誤學習和進行反復強化。但是班杜拉并未置強化于不顧,他指出,雖然個體可通過簡單的觀察學會某些行為,但為使個體運用這些行為,就必須運用強化手段。班杜拉曾對社會模仿學習進行分析,將其分為下述4個過程:1.注意的過程人們要向某個模型學習,就必須集中注意力,準確地感知對方的行為。注意過程一方面與要模仿的對象有關,如其行為的有效性、特點、及行為的價值等;另一方面與觀察者本人的特點有關,如其感知的能力,喚醒水平,感知習慣和過去所受過的強化的情況等。
2.保持的過程人們為了有效地進行模仿學習,必須能記得所要模仿的行為。這包括了對象和信息的雙重存儲,通常要利用言語進行編碼。保持的目的是能夠重新提取出來并付諸于行動。
3.運動的再現過程在某些階段,對所要模仿的行為的言語信息的呈現需要有一個把它們翻譯為有效的行為的過程。影響這一過程的因素有:觀察者的生理能力,是否其反應已包括了必要的反應成分在內,以及在嘗試采用新的行為時,是否具有正確的調適能力。
4.動機建立過程學習的和操作性行為的一個重要的區別是在從事他們所學來的行為時,是否具有明顯的動機。觀察者在下列情況下更愿意采用他們通過模仿習得的行為:(1)可以得到內部的獎勵;(2)內心認為是值得的;(3)已經見到過這種行為給模型帶來過好處。一些影響模仿學習的因素:(1)被模仿人的特征:如相似性、能力、地位等。(2)觀察者的特征:如依賴性、從屬性、安全感等。(3)觀察者的參與程度:這與觀察者是主動的參與或是被動的觀察有關。主動的模仿更有利于行為改變的發生。1、行為主義咨詢觀行為理論認為,只有根據一個人的外顯行為才能決定此人是正常還是異常,如果某人行為不正常,則這個人就是異常的。所有的行為都是學習獲得的,并由于強化而得以鞏固,異常行為也是習得性行為,習得的方式跟正常行為一樣,與正常行為的區別在于它是非適應性的。2、行為療法的基本原理所有的行為都是學習的結果,行為是由一個人的強化歷史所決定的。(孩子是如何被寵壞的?)行為咨詢員就可以通過對個體的再訓練(再教育或重建條件反射)的方法(即教他對周圍環境中的刺激作新的適宜反應)和在某些方面改變他的環境的辦法把不正常的行為變為正常?!皩覒饘覕 迸c“屢敗屢戰”--習得性無助(二)行為療法3、簡評極端的行為主義派只重視刺激-反應間的關系,而完全忽視了人的理性、認知等因素的作用。行為療法只重視學習過程,只重視運用技巧、方法,卻忽視了目的的重要性,關注的是人的行為而非人本身。行為療法所帶來的改變可能是表面的,只治表不治本。比較而言,行為療法不重視咨訪關系。行為療法主要用于矯正,不適宜咨詢人生中較高層次的問題,比如人生的意義,生命質量等。(二)行為療法141行為治療的基本特點
行為治療的對象是個體的非適應性行為行為治療強調環境事件的重要性行為治療不對行為的潛在動因進行假設行為治療是一種系統的、可操作性很強的方法142行為治療的基本過程了解來訪者非適應性行為或疾病產生的原因確定需要矯治的目標行為(或稱靶行為)向來訪者說明行為治療的目的、意義和方法采用專門的行為治療技術或配合必要的藥物或治療器具進行治療
根據行為治療技術的性質及來訪者行為的改變情況給予正負強化根據治療的轉變情況,調整治療方法將治療效果遷移到非治療情境中主要內容有3項:1)確認來訪者的不良行為,據此可制定治療目標、選擇治療技術和方法;2)以適當的技術方法對不良行為進行矯正,幫助來訪者建立起新的行為方式;3)記錄靶行為的基線水平及變化過程,以評價治療過程。行為主義治療案例
傳唐代孫思邈,翌日被一富裕員外請治。員外之女平素嬌寵,事事順意,因小事被父親呵斥后,高舉雙臂不下,已經數日,躺立一個姿勢,問話不答,無論家人如何勸說,均不睬之。鎮上醫者均束手無策。孫至曰:按吾法,恐有辱小姐顏面。其父但求治療。孫要求找來鎮上名聲甚差的惡棍,穿沾染了糞便的衣服,請諸多人圍觀,在縱目睽睽之下該人著勢去解患者的衣物,在其人探手一霎,女孩的雙臂便放下來了。對治療過程的評價:該女所患乃癔證,多見于女性,表演性格,依賴性強者,發病者之前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刺激,所呈現癥狀和刺激因子有時間關聯,該女子平素甚得沖愛,表現的癥狀實則是內心抱屈后外化為軀體性癥狀(實質神經系統沒有受損),古代的女子是男女授受不親的,如果被一個這樣骯臟的家伙碰一下,恥辱肯定比父親責罵來得更強,因此在更強的恥感驅動下癥狀自愈。
彼得病癥的治療
瑪麗·瓊斯,美國發展心理學家,行為療法的先驅。癥狀:被試是個名叫彼得的小男孩,他特別怕兔子、白鼠等,甚至皮毛和棉絨也非常害怕。行為主義的治療方案:首先創造一個能使小彼得與其他三個小孩兒一起玩的環境,并給他食物。當他玩得高興時,瓊斯就給他們看一只兔子,她天天堅持這樣做。開始時,彼得對兔子仍然害怕,但隨著這一過程的進行,他的恐懼開始減弱。慢慢地,他能夠容忍兔子跟自己越來越靠近,到了第45次時,他可以將兔子抱在懷里撫摸,并讓它輕輕地咬自己的手指頭。這就是傳統的行為療法。彼得病癥的治療以其1924年的論文《恐懼的實驗室研究》而告結束。
4、行為主義的咨詢方法放松療法系統脫敏法、強化的方法(二)行為療法147
放松訓練1.深呼吸放松2.音樂放松3.想象放松4.肌肉放松148呼吸放松訓練呼吸放松訓練常采用的是腹式呼吸,也稱深呼吸或放松呼吸。(嘆氣)應激的最重要癥狀之一就是過度換氣。(淺、焦慮)禁忌:肌肉受傷、心臟病、低血壓、孕婦、吸煙者1492.音樂放松訓練可選的音樂有:
《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雨打芭蕉》、《藍色的多瑙河》、《少女的祈禱》、《田園交響曲》、《水上音樂》等。
特別提醒:“純粹音樂”、音量要低試聽《藍色的多瑙河》1503.意念放松訓練又叫注意集中訓練、想象放松訓練等。主要是通過讓來訪者直接注意一個中性的或愉快的刺激,而轉移他對產生焦慮刺激的注意。151肌肉放松訓練緊握拳頭、然后放松。夾緊手臂(手腕關節向上彎),然后放松。舉起雙手臂,將手指觸及雙肩,然后放松。肩膀往上頂,越高越好,然后放松。緊閉雙眼、額頭和鼻子,用力揪成一起,然后放松。張開嘴巴,越開越好,然后放松。向后仰起頭部,然后放松。向前低頭,下巴盡量靠近胸部,然后放松。挺胸,離開椅背,雙肩向后推,然后放松。收緊腹部的肌肉,然后放松。伸直雙腿,雙腳趾向上彎曲,然后放松。伸直雙腿,雙腳趾向外彎曲,然后放松。二、系統脫敏法(systematicdesensitization)
系統脫敏法是最早應用的行為治療技術之一,是由沃爾樸最先發明及應用的。應用:來訪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產生的超出一般緊張的焦慮或恐怖狀態。原理:交互抑制或反條件作用的原理。即在引發焦慮的刺激物出現的同時讓病人作出抑制焦慮的反應,這種反應就會削弱、最終切斷刺激物同焦慮反應間的聯系。系統脫敏法(systematicdesensitizationtherapy)
基本思想:教給個體某種放松技術,然后從最輕的相關焦慮事件開始,并逐級遞增,向個體呈現他所感到威協的客體。同時指導個體放松,從而使個體不再對客體感到恐懼,直至最后使個體完全“脫敏”。由于這種技術包括了脫敏程序的連續積累,所以稱系統脫敏法。三個步驟:學會放松建立焦慮事件層級實施脫敏多用于治療各種恐怖癥、焦慮癥、強迫癥及其他某些不良行為。每次脫敏的時間不能過長,一般為30分鐘左右。每次脫敏的事件也不能過多,最多不超過4個。同時,為鞏固療效,還需來訪者做一些家庭作業。一例學習焦慮求助者的系統脫敏疏導方案1傳授放松技能訓練求助者使其能基本掌握放松技巧2建立焦慮事件層級表(1)講課內容無法理解(100分)(2)老師提問(80分)(3)老師要求朗誦英文課文(60分)(4)上課鈴聲響起(40分)(5)同學翻書的聲音(20分)3實施脫敏
先讓求助者靠在沙發上,進入放松狀態。在求助者完全放松時由咨詢師做口頭描述,并要求求助者開始想象等級表中最弱的焦慮情景,即讓求助者想象聽見同學翻書聲音的場景。在求助者表示已進入想象場景后大約30秒,令其停止想象,全身放松。放松完之后讓求助者報告當前的焦慮狀態。指導求助者再次想象剛才的場景,如此反復地進行第一個焦慮等級的放松訓練,直到焦慮程度能被放松訓練拮抗,求助者如此想象不再感到緊張焦慮為止,此時算一級脫敏。按照同樣的方式完成了另外4個等級的系統脫敏練習。厭惡療法(aversiontherapy)做法是在來訪者出現問題行為時,施加某種厭惡性的或懲罰性的刺激,使來訪者產生一種厭惡的生理或心理反應,如疼痛、惡心、嘔吐等。如此反復實施,就可使問題行為與厭惡反應建立起條件反射。當來訪者試圖進行這種問題行為時,厭惡體驗即可產生。為避免厭惡體驗,來訪者不得不終止或放棄問題行為。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煙酒或藥物成癮、財博、貪食癥、強迫癥、咬指甲、拔毛癖、同性戀及各種性變態等。刺激——問題行為——愉快反應——趨進行為(治療前)(毒品)(吸毒)(快感)(吸毒成癮)刺激——厭惡刺激——厭惡反應——回避行為(治療中)(毒品)(催吐劑)(嘔吐)(戒毒)刺激——厭惡反應——回避行為(治療后)(毒品)(嘔吐)(戒毒)厭惡療法原理示意圖常用的厭惡刺激有物理性致痛刺激和生理性厭惡刺激兩大類。前者如電擊、彈橡皮圈等;后者如催吐劑、惡臭、巨聲等。此外,強烈的光線、尖銳的噪音以及針刺等,有時也可用作厭惡刺激。前提必須安全。它們共同的作用在于,使來訪者做出較強烈的退縮反應。刺激——問題行為——愉快反應——趨進行為(治療前)(毒品)(吸毒)(快感)(吸毒成癮)刺激——厭惡刺激——厭惡反應——回避行為(治療中)(毒品)(催吐劑)(嘔吐)(戒毒)刺激——厭惡反應——回避行為(治療后)(毒品)(嘔吐)(戒毒)厭惡療法原理示意圖案例女,26歲,某公司職員.自訴一年來,每當看到雞蛋時,腦中就會反復思考這樣的問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雞和蛋兩者之者到底孰先孰后?”而當看到周圍來來往往的人時,他則會不停地想:“人為什么不能倒著走路?”諸如此類的想法,常常攪得他寢食不安,百思不解。雖然明知毫無意義,但腦子還是反復思考不已,無法控制,以致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他曾竭力擺脫這些奇怪的想法。但仍無濟于事。矛盾和沖突折磨得他苦不堪言。于是,前來求助心理咨詢。經診斷,來訪者患的是強迫癥(強迫觀念)。采用厭惡療法中的橡皮圈療法來治療來訪者的強迫癥。本案例的治療結果如下:第1周每天出現上述強迫觀念3-6次,前3天需每次拉彈橡皮圈30-50才消失,后3天拉彈3-5下即可消失;第2周平均每天出現強迫觀念2次,拉彈橡皮圈2-5次即可消失;第3-6周,平均每天約出現1次強迫觀念,拉彈橡皮圈5-10下即可消失。從第9周起強迫觀念不再出現,橡皮圈亦被取下,偶有輕微想法,也能很快控制而消失。以后隨訪3個月,強迫癥狀無復發。注意:
(1)拉彈必須用力,以達到一定程度的疼痛為準;(2)拉彈時必須集中注意力,并逐一計數,直到強迫觀念和沖動消失為止。(3)拉彈如果在300次以上,強迫觀念和沖動仍不消失,必須考慮拉彈方面是否有問題。如方法正確無誤,則可能此法對來訪者無效,須改用其他治療方法。(4)每天必須作治療日志記錄。記錄內容為每次拉彈的次數,來訪者當時的想法,每天出現強迫觀念的次數等。《心理疏導方法與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三、個別心理疏導的理論流派及其方法(三)來訪者中心療法創始人:卡爾·羅杰斯對人性的看法:人性是本善的,都有自我實現的發展潛力,被稱為理想主義的人本心理學?!缎睦硎鑼Х椒ㄅc技術》第三講個體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術(三)來訪者中心療法
“來訪者中心療法”是羅杰斯1942年所倡導,其基本思想不是治療病人的行為,而是依靠患者進行自我探索、內省、發現和判斷自我的價值,調動自己的潛能,認識自己的問題,改變自己的癥狀。
基本假設:人在本質上是可信賴的。人有不需要治療者直接干預就能了解自己以及解決自己困擾的極大潛能,只要提供適宜的環境氣氛,建立有治療功能的良好關系,使當事人體驗到那些以前被自己否定和扭曲的感覺,學習接納自己,增進自我覺察,他們就能朝著自我導引的方向成長?;镜睦砟睿褐匾晛碓L者情緒側面的作用,認為來訪者內心所具有的對成長、適應的愿望或沖動,是問題解決的根本所在。“來訪者中心”強調咨詢者和來訪者之間的共感和理解。(三)來訪者中心療法
“來訪者中心療法”是羅杰斯1942年所倡導,其基本思想不是治療病人的行為,而是依靠患者進行自我探索、內省、發現和判斷自我的價值,調動自己的潛能,認識自己的問題,改變自己的癥狀。
(三)來訪者中心療法1、心理失調的實質1.心理失調產生的原因機體的經驗和自我概念之間的不一致、不協調。經驗與自我概念之間:(1)經驗符合需要,與自我概念相結合,融為一體;(2)經驗和自我感覺不一致而被忽略,自我對其不加理睬;(3)經驗與自我概念相矛盾,產生歪曲的反應。(三)來訪者中心療法1、心理失調的實質例:一個小孩打了他的弟弟感到很快活,但不符合父母的價值觀而受到了懲罰,因而得出經驗“這種行為不是令人滿意的”。這個經驗便使他自己的經驗受到歪曲。如果不被完全內化為自己的,他就可能在得到快活和避免痛苦這兩個欲望之間陷入沖突。在解決這些沖突時,他必須改變自己的態度和相應的價值觀。這樣,他的真實經驗就被扭曲了,這個扭曲的經驗雖然不一定能清楚地被意識到,但它仍以不同方式在影響著人的行為。
(三)來訪者中心療法1、心理失調的實質由于自己的真實經驗被否認而接受符合別人價值的經驗,人們的自身結構中就加進了虛假的成分,這些成分并不基于他的本來面目。在虛假的可意識到的價值和真實的意識不到的價值之間,就存在著沖突,然而,自身應當具有整體性和一致性,如果一個人的真實價值越來越多地被從別人借來的價值所取代,而本人又感覺好像是自己的價值,自身內部就出現了分裂,這個人就會感到緊張、不舒適。(三)來訪者中心療法1、心理失調的實質為阻止這些使自己感到威脅的經驗形成意識,就建立防御機制來維持自身造成的假象,好象戴著假面具生活。這時,人就越來越不能與環境適應,并出現煩惱、焦慮和各種異常行為。以上就是來訪者中心療法的心理病理學。
2、治療條件和特色治療條件治療者的態度、個人特質、治療關系的性質是治療過程中首要的決定因素。而治療者的理論知識與技術則是第二位的。治療者的態度和治療關系建立的核心條件主要有三條:即坦誠一致、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和同理心。坦誠咨詢師在咨詢中的表現如同現實生活中的表現一樣坦率,不必隱藏在自己專業角色的背后(無防御式偽裝)。一致
咨詢師的所思、所感和所信與其實際表現之間差異很?。ǘ┬袨榀煼?、治療條件和特色治療條件治療者的態度、個人特質、治療關系的性質是治療過程中首要的決定因素。而治療者的理論知識與技術則是第二位的。治療者的態度和治療關系建立的核心條件主要有三條:即坦誠和諧、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和同理心。無條件積極關注對來訪者不加任何評價判斷,全面接納對方積極和消極情感的表達,充分信賴、毫無懷疑地表示關切,喚起對方的充分信賴,促進自我探索和封閉心態的開放。(二)行為療法2、治療條件和特色治療條件治療者的態度、個人特質、治療關系的性質是治療過程中首要的決定因素。而治療者的理論知識與技術則是第二位的。治療者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會計準則存貨處理探析
- 隧道施工自營協議書
- 道路清掃管理協議書
- 項目臨時用工協議書
- 飛機技術質量協議書
- 船舶出售委托協議書
- 補償違約交房協議書
- 車輛保險服務協議書
- 衣服保管合同協議書
- 集體合同轉讓協議書
- 2025中考英語解題技巧專題10.閱讀表達解題技巧(學生版+解析)
- 青少年體重健康管理
- 23G409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 防洪防汛監理實施標準細則
- [安徽]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交通組織方案(155頁)
- 張齊華:《平均數》課件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復習教案設計
- 《鐵路線路里程斷鏈設置和管理規定》
- 21世紀音樂教育發展趨勢——問題與對策2004年音樂教育國際學術會議在上海音樂學院召開
- 中國字-中國人-歌詞
- 客戶信用等級評定表(超實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