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期中 優秀獎_第1頁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期中 優秀獎_第2頁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期中 優秀獎_第3頁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期中 優秀獎_第4頁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期中 優秀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七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總分40分)1.生活地點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帶的遠古人類有()A.元謀人、藍田人 B.元謀人、北京人C.藍田人、山頂洞人 D.北京人、山頂洞人2.黃河和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它們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聰穎的中國人。6000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居民是()A.元謀人 B.半坡聚落 C.北京人 D.河姆渡聚落3.相傳堯年老后,部落聯盟推舉舜為繼承人。后來,舜又以同樣的方式傳位給禹。這種通過推舉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后人稱之為()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4.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曾為“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贈書法作品:“華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黃一脈,共拜神農”。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A.堯和舜 B.舜和禹C.黃帝和炎帝 D.周文王和周武王5.“半部《論語》治天下”(如圖),這表明哪家思想被我國封建統治者大力推崇?()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6.人們往往通過研究文物來了解歷史。下列歷史信息能幫助我們了解商朝的歷史的是()①甲骨文②四羊方尊③秦陵兵馬俑④曾侯乙編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C.可燒炭火的青銅器 D.三星堆青銅立人象8.漢武帝時期即加強了中央集權,又削弱了諸侯王室勢力的非常巧妙的()A.評定七國之亂 B.分封劉姓子弟為王C.頒布“推恩令” D.派刺史監督地方官員9.CCTVl2法制頻道要招聘《法制空間》欄目主持人,假如時光倒流到兩千多年前,你認為最有可能應聘的是()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韓非子10.電影《英雄》中刺客無名對秦王說“劍字有18種寫法,互不相同”,秦王說“統一以后這些雜七雜八的文字一律廢掉,只留下一種寫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有()①秦始皇完成國家統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區統一了文字②秦統一以后,把小篆作為通行全國的標準字體③文字的統一促進了各地區的經濟、文化的交流④文字的統一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一。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1.為了紀念祖沖之,月球上有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環形山“祖沖之山”,他最突出的成就是()A.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B.制造地動儀C.寫下我國第一部農業著作D.割圓術12.我國歷史上有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李白曾稱贊他說:“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稱贊他的功績是()A.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完成統一B.推行郡縣制C.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D.統一了貨幣、度量衡和文字13.你如果是漢武帝統治時期的一位丞相,可能會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發生?()①焚書坑儒②書同文,車同軌③頒布“推恩令”④張騫出使西域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14.西漢初年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漢武帝時期對匈奴采取攻勢,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漢武帝態度比漢初皇帝強硬B.漢武帝時期經濟繁榮國力強盛C.漢武帝時,“和親”政策不起作用D.漢武帝時匈奴勢力衰弱15.它是我國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學著作,它以“紀”、“傳”等體例進行編寫,史料翔實,文筆生動,是后世編寫史書的典范;魯迅先生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部史書是()A.《尚書》 B.《春秋》 C.《史記》 D.《道德經》16.下列幾位歷史人物,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化的發展,對人類文化傳播貢獻最大的是()A.張衡 B.張騫 C.蔡倫 D.祖沖之17.西域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始于()A.張騫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C.西域都護的設置 D.“絲綢之路”的開辟18.“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幾句詩表達了()A.揭露了曹操的奸詐與狡猾B.批評了袁紹的剛愎自用C.表達了對諸葛亮的敬意與惋惜D.贊揚了劉備的知人善任19.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南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北方的戰亂 B.南方的安定C.統治者的要求 D.北方人到南方打工的需要20.油價的漲跌關系到有車一族的利益。下列哪本著作能夠證明中國是歷史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的國家()A.《水經注》 B.《齊民要術》 C.《漢書》 D.《史記》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慧眼識金,下列歷史信息中有一處錯誤,請把它找出來并改正。①有一幅畫是這樣描繪北京人生活的:在山洞里,一個北京人正忙著人工取火準備燒烤獸肉。把改為:②“神醫”張仲景,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他研制的全身麻醉的藥劑“麻醉散”,使患者減輕了病痛。把改為: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思想方面的措施。把改為:④東晉書法家顧愷之。他的字有“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美稱。把改為:。22.史海拾貝讀史可以明智,以下兩組材料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警示,請回答史料提出的問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福國強兵,對本國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戰國策》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著。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史記商君列傳》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請指出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么?(2)變法的主要內容是什么?(3)它的歷史作用如何?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沁園春?雪》里寫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還看今朝。”﹣﹣﹣﹣毛澤東(1)詞中提到的”秦皇漢武”分別指哪兩位著名帝王?(2)這兩位帝王為加強中央集權,在思想方面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3)有人說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說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個什么樣的人?(注意評價人物要全面!)(4)你認為作為一個統治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24.閱讀下列材料:皇帝說:“如果名不正、言不順,那么各種制度就不能確立。現在要禁用鮮卑語,統一使用漢語。那些年齡在30歲以上的人,使用鮮卑語已成為習慣,可以允許他們不立即改變。但是30歲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鮮卑語,明知故犯,就要降職或罷官。”(1)上文中“皇帝”指誰?他進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除上文內容外,他還有哪些改革措施?(3)請站在中華民族立場上對這位皇帝的改革進行評價。25.古代中國與世界的貿易交往與文化往來頻繁,請讀材料,探尋遠去的歷史。材料一:公元前1世紀的某一天,古羅馬的執政官凱撒大帝穿著燦若朝霞的絲綢長袍進入劇場,在場的百官及婦人都驚嘆不已,認為凱撒大帝的長袍美輪美奐,于是穿中國的錦衣繡服成為當時男女貴族的時尚。材料二:下面是古代的中西陸上交通圖:(1)材料一中當時中國所處的朝代可能是哪朝?對開通這條路線貢獻最大的人物是?(2)請回答:凱撒大帝的絲綢長袍是通過“”得到的,這條路線的起點是即今天的市,最遠可到達。(3)公元前60年,為了管理我國西北部地區,西漢政府設置的機構是。(4)這條路開通后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你知道當時有哪些先進技術相繼西傳和東來?想一想,由史及今,今天看來我們應該樹立什么樣的民族意識進行經濟文化交流?

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七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總分40分)1.生活地點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帶的遠古人類有()A.元謀人、藍田人 B.元謀人、北京人C.藍田人、山頂洞人 D.北京人、山頂洞人【考點】13:北京人;14:山頂洞人.【分析】本題考查生活地點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帶的遠古人類.【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山頂洞人生活在距今約三萬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頂洞穴里,他們的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似.故選D.2.黃河和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它們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聰穎的中國人。6000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居民是()A.元謀人 B.半坡聚落 C.北京人 D.河姆渡聚落【考點】16: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分析】本題以6000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居民為切入點,考查半坡原始居民.【解答】由題干關鍵詞“6000年前”“黃河流域”結合所學,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人是我國黃河流域農耕時代的代表,他們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是粟,為適應北方寒冷、干燥的環境,他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故選B.3.相傳堯年老后,部落聯盟推舉舜為繼承人。后來,舜又以同樣的方式傳位給禹。這種通過推舉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后人稱之為()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考點】19:堯舜禹的“禪讓”.【分析】本題考查堯舜禹的禪讓,知道通過民主推舉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后人稱之為禪讓制.【解答】在繼黃帝之后,我國黃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聯盟首領還有堯、舜、禹.堯生活儉樸、克己愛民;舜寬厚待人、以身作則;禹領導人民治理洪水,與群眾同甘共苦,三次路過家門而不入.堯在年老時推舉舜為繼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他們之間采用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制”.故選A.4.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曾為“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贈書法作品:“華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黃一脈,共拜神農”。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A.堯和舜 B.舜和禹C.黃帝和炎帝 D.周文王和周武王【考點】18:華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黃帝.【分析】本題考查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解答】距今約四五千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聯合在涿鹿一戰中打敗蚩尤部落.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中華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與黃帝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故選C.5.“半部《論語》治天下”(如圖),這表明哪家思想被我國封建統治者大力推崇?()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考點】2O:老子和孔子.【分析】本題考查孔子.【解答】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仁”包含一切美德.孔子的言論記載在《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整理記錄的.故選A.6.人們往往通過研究文物來了解歷史。下列歷史信息能幫助我們了解商朝的歷史的是()①甲骨文②四羊方尊③秦陵兵馬俑④曾侯乙編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考點】2L:文字的演變;2I:青銅器.【分析】本題考查甲骨文和四羊方尊,知道甲骨文和四羊方尊都出現于商朝.【解答】商朝開始出現的甲骨文是我國比較成熟的文字,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銅器中的精品.秦陵兵馬俑修建于秦朝,曾侯乙編鐘出現于戰國時期.故選A.7.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C.可燒炭火的青銅器 D.三星堆青銅立人象【考點】2I:青銅器.【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青銅器的有關內容.【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故選A.8.漢武帝時期即加強了中央集權,又削弱了諸侯王室勢力的非常巧妙的()A.評定七國之亂 B.分封劉姓子弟為王C.頒布“推恩令” D.派刺史監督地方官員【考點】37:漢武帝推進大一統的措施.【分析】本題以加強了中央集權,又削弱了諸侯王室勢力為切入點,考查漢武帝的大一統措施.【解答】漢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議,頒布推恩令,規定諸侯王除了讓自己的嫡長子繼承王位外,還可以推私恩,把王國封地分給其他子弟,皇帝封這些子弟為侯,新封的侯國歸中央直接統轄的郡管理.原來的王是被分割成許多小侯國,實力大減,無力和中央抗衡,達到了削弱王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故選C.9.CCTVl2法制頻道要招聘《法制空間》欄目主持人,假如時光倒流到兩千多年前,你認為最有可能應聘的是()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韓非子【考點】2P:百家爭鳴.【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百家爭鳴.【解答】《法制空間》是一檔法制節日,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創始人韓非子主張法治,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用嚴酷的刑罰鎮壓反抗.因此最合適擔當《法制空間》欄目主持人的是韓非子.故選D.10.電影《英雄》中刺客無名對秦王說“劍字有18種寫法,互不相同”,秦王說“統一以后這些雜七雜八的文字一律廢掉,只留下一種寫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有()①秦始皇完成國家統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區統一了文字②秦統一以后,把小篆作為通行全國的標準字體③文字的統一促進了各地區的經濟、文化的交流④文字的統一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一。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考點】32: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分析】本題考查秦朝統一文字.【解答】秦統一以后,把小篆作為通行全國的標準字體,文字的統一促進了各地區的經濟、文化的交流,文字的統一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一.故選D.11.為了紀念祖沖之,月球上有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環形山“祖沖之山”,他最突出的成就是()A.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B.制造地動儀C.寫下我國第一部農業著作D.割圓術【考點】4A:祖沖之與圓周率.【分析】本題考查了祖沖之與圓周率.【解答】根據所學,南朝宋、齊時期我國偉大的科學家祖沖之,他在前人的基礎上,求出了圓周率在和之間,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準確數值推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人,比歐洲早近一千年.故選A.12.我國歷史上有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李白曾稱贊他說:“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稱贊他的功績是()A.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完成統一B.推行郡縣制C.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D.統一了貨幣、度量衡和文字【考點】31:秦統一中國及秦疆域圖.【分析】本題以李白的詩句為依托,考查的是秦始皇歷史功績的知識.【解答】秦始皇滅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完成統一,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材料“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反映的是正是秦始皇的這一歷史功績.故選A.13.你如果是漢武帝統治時期的一位丞相,可能會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發生?()①焚書坑儒②書同文,車同軌③頒布“推恩令”④張騫出使西域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考點】37:漢武帝推進大一統的措施;3H: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相關史實的掌握情況.【解答】根據所學史實可以知道:①②是秦始皇時期的史實,故排除.為了解決王國問題,漢武帝頒布“推恩令”,為了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為了加強思想控制,漢武帝在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故選C.14.西漢初年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漢武帝時期對匈奴采取攻勢,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漢武帝態度比漢初皇帝強硬B.漢武帝時期經濟繁榮國力強盛C.漢武帝時,“和親”政策不起作用D.漢武帝時匈奴勢力衰弱【考點】3F:衛青、霍去病破匈奴;35:西漢的建立.【分析】本題考查西漢和匈奴的關系,知道國力強盛是漢武帝反擊匈奴的主要原因.【解答】西漢初年,無力反擊匈奴,只好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漢武帝時,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對匈奴采取攻勢,多次大敗匈奴.國力強盛與否是西漢初年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到漢武帝時對匈奴采取攻勢變化的主要原因.故選B.15.它是我國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學著作,它以“紀”、“傳”等體例進行編寫,史料翔實,文筆生動,是后世編寫史書的典范;魯迅先生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部史書是()A.《尚書》 B.《春秋》 C.《史記》 D.《道德經》【考點】3R:司馬遷與《史記》.【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史記》.【解答】《史記》因為文筆簡潔,語言生動,刻畫人物栩栩如生,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故選C.16.下列幾位歷史人物,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化的發展,對人類文化傳播貢獻最大的是()A.張衡 B.張騫 C.蔡倫 D.祖沖之【考點】3K:紙的發明和改進.【分析】本題考查我國造紙術的傳播.【解答】造紙術,尤其是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幾個世紀后,造紙術傳到朝鮮、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來又經北非傳到歐洲,造紙術的發明是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于攜帶,取材廣泛不拘泥,推動了中國、阿拉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所以說是人類文化傳播貢獻最大的科技成就是造紙術.故選C.17.西域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始于()A.張騫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C.西域都護的設置 D.“絲綢之路”的開辟【考點】3H: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分析】本題考查漢朝西域都護的設置.【解答】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加強對西域的管轄,這是西域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的開始.故選C.18.“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幾句詩表達了()A.揭露了曹操的奸詐與狡猾B.批評了袁紹的剛愎自用C.表達了對諸葛亮的敬意與惋惜D.贊揚了劉備的知人善任【考點】PC:歷史文化常識.【分析】本題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其表達的感情.【解答】據“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可知,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故題干這幾句詩表達了對諸葛亮的敬意與惋惜.故選C.19.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南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北方的戰亂 B.南方的安定C.統治者的要求 D.北方人到南方打工的需要【考點】46:人口的南遷和江南地區的開發.【分析】本題是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人南遷的主要原因.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為躲避北方的戰亂,北方人口大量南遷.【解答】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為躲避北方的戰亂,北方人口大量南遷.他們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工具、技術和生活方式,促進了江南地區的發展.故選A.20.油價的漲跌關系到有車一族的利益。下列哪本著作能夠證明中國是歷史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的國家()A.《水經注》 B.《齊民要術》 C.《漢書》 D.《史記》【考點】4C:酈道元和《水經注》.【分析】本題考查了《水經注》.北魏的酈道元是我國古代杰出的地理學家.【解答】能夠證明中國是歷史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的國家是《水經注》.《水經注》是我國古代一部重要的綜合性地理著作.全書以注錄水道系統為綱,詳細地介紹了江南流經地區的山川城鎮、地形物產、風土人情、歷史古跡等,書中有使用石油的記載.《水經注》中,曾有用石油“膏車及水碓釘甚佳”的記載(注:車轂中鐵也,即車軸.)故選A.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慧眼識金,下列歷史信息中有一處錯誤,請把它找出來并改正。①有一幅畫是這樣描繪北京人生活的:在山洞里,一個北京人正忙著人工取火準備燒烤獸肉。把人工取火改為:使用天然火②“神醫”張仲景,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他研制的全身麻醉的藥劑“麻醉散”,使患者減輕了病痛。把張仲景改為:華佗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思想方面的措施。把秦始皇改為:漢武帝④東晉書法家顧愷之。他的字有“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美稱。把顧愷之改為:王羲之。【考點】14:山頂洞人;37:漢武帝推進大一統的措施;3O:秦漢時期的醫學成就—華佗和張仲景;4D:魏晉南北朝的書法與石窟藝術.【分析】①本題以北京人為依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識.②本題以華佗的成就為依托,考查的是秦漢時期醫學發展的知識.③本題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依托,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知識.④本題以對《蘭亭序》的評價為依托,考查的是王羲之成就的知識.【解答】①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頂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因此錯誤是人工取火,應改為使用天然火.②東漢時期著名的醫學家華佗,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他研制的全身麻醉的藥劑“麻醉散”,使患者減輕了病痛.“醫圣”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故錯誤為張仲景,應改為華佗.③漢武帝時期,為加強思想控制,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故錯誤是秦始皇,應改為漢武帝.④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他的字有“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美稱,其代表作是《蘭亭序》.故錯誤為顧愷之,應改為王羲之.故答案為:①人工取火改為使用天然火.②張仲景改為華佗.③秦始皇改為漢武帝.④顧愷之改為王羲之.22.史海拾貝讀史可以明智,以下兩組材料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警示,請回答史料提出的問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福國強兵,對本國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戰國策》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著。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史記商君列傳》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請指出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么?(2)變法的主要內容是什么?(3)它的歷史作用如何?【考點】2F:商鞅變法.【分析】(1)本題以戰國時期改革的材料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目的知識.(2)本題以商鞅變法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變法內容的知識.(3)本題以商鞅變法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變法影響的知識.【解答】(1)由材料“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富國強兵,對本國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可知商鞅變法的目的是富國強兵,使秦國走上富強的道路.(2)商鞅變法的法令規定,編制戶口,加強刑罰;獎勵生產,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獎勵軍功,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推行縣制;統一度量衡等.(3)通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的戰斗力不斷增強,齊國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后來秦兼并六國奠定了基礎.故答案為:(1)使秦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2)編制戶口,加強刑罰;獎勵生產;獎勵軍功;承認土地私有;推行縣制;統一度量衡等.(3)使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以后兼并六國打下堅實的基礎.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沁園春?雪》里寫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還看今朝。”﹣﹣﹣﹣毛澤東(1)詞中提到的”秦皇漢武”分別指哪兩位著名帝王?(2)這兩位帝王為加強中央集權,在思想方面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3)有人說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說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個什么樣的人?(注意評價人物要全面!)(4)你認為作為一個統治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考點】32: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33:秦始皇的評價;37:漢武帝推進大一統的措施;PD:歷史開放性問題.【分析】(1)本題考查詞中提到的”秦皇漢武”所指的帝王姓名.(2)本題考查秦始皇漢武帝加強思想控制的措施.(3)本題考查對秦始皇的評價.(4)本題考查作為一個統治者應該具備的素質.【解答】(1)據所學知,“秦皇漢武”指的是秦始皇和漢武帝,他們都是中國歷史上很有作為的皇帝.(2)據所學知,秦始皇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思想上實行了“焚書坑儒”,壓制了人們的思想,摧殘了文化.漢武帝則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獲得了獨尊的地位,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3)本題主要涉及到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我們在評價歷史人物的時候要堅持一分為二的原則,把歷史人物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評價.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因為他統一六國,結束戰亂;他制定一套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推行郡縣制,影響深遠;他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有利經濟文化發展和國家統一;北御匈奴,修建長城;(修建靈渠,開發南疆).說他是個暴君,是因為他下令“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他修建阿房宮和長城等,給人民帶來繁重的勞役負擔;統治時期,賦稅沉重,刑罰嚴酷.所以,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有名的暴君.(4)本題是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身為統治者,必須要勵精圖治、關心人民疾苦,還要勇于創新,不斷改革.這樣國家才會發展等等.故答案為:(1)秦始皇、漢武帝.(2)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3)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有名的暴君.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因為:他統一六國,結束戰亂;他制定一套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推行郡縣制,影響深遠;他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有利經濟文化發展和國家統一;.北御匈奴,修建長城;(修建靈渠,開發南疆).說他是個暴君,是因為:他下令“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他修建阿房宮和長城等,給人民帶來繁重的勞役負擔;統治時期,賦稅沉重,刑罰嚴酷.所以,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有名的暴君.(4)身為統治者,必須要勵精圖治、關心人民疾苦,還要勇于創新,不斷改革.這樣國家才會發展等等.24.閱讀下列材料:皇帝說:“如果名不正、言不順,那么各種制度就不能確立。現在要禁用鮮卑語,統一使用漢語。那些年齡在30歲以上的人,使用鮮卑語已成為習慣,可以允許他們不立即改變。但是30歲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鮮卑語,明知故犯,就要降職或罷官。”(1)上文中“皇帝”指誰?他進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除上文內容外,他還有哪些改革措施?(3)請站在中華民族立場上對這位皇帝的改革進行評價。【考點】49:北魏孝文帝改革;PD:歷史開放性問題.【分析】(1)本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材料為依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知識.(2)本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材料為依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內容的知識.(3)本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材料為依托,考查的是評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知識.【解答】(1)由材料“要禁用鮮卑語,統一使用漢語…”可知材料中的“皇帝”指的是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吸收漢族地區的先進文化.(2)材料“要禁用鮮卑語,統一使用漢語…”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說漢話的措施.除此以外,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還有遷都洛陽;官員和家屬必須穿戴漢字服飾;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