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期末統考質量分析_第1頁
小學數學期末統考質量分析_第2頁
小學數學期末統考質量分析_第3頁
小學數學期末統考質量分析_第4頁
小學數學期末統考質量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數學期末統考質量分析一、試題分析本次期末統考所采用的數學試題,緊扣教材,難易適中,題型全面,以應知應會為重點,以檢測基本技能為目的,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試卷從整體上看,抓住了重難點、關鍵點,注重了基礎知識的訓練,體現了“數學在生活中”的理念,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各種數學問題。主要體現在:.難易適中,緊扣教材。各年級試題從難易程度上看,屬中等試題,沒有偏題、難題、怪題,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立足課本,關注過程,重視方法,注重了趣味性、實踐性,較好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水平,對今后的教學工作具有很好的引導作用。.題型全面,注重“雙基”。小學數學各年級的試題均由三大塊組成。第一部分基礎知識,包括填空、判斷、選擇;第二部分基本技能,包括口算、估算、筆算、列式計算、簡算、解方程,實踐操作等;第三部分思維訓練,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題型全面,形式豐富,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從考察容上看,各年級試題密切聯系實際,全面考查了本學期所學的數的認識、數的組成、相關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點。試題靈活性強,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開放性,體現數學的人文化。總體來說,這次期末考試題有利于引導教師和學生扎扎實實學好“雙基”容,夯實基礎,為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保證,但也有部分年級試題略有不足。一是五年級試題頁面較多,雖然題量適中,但頁面大大多于平時的訓練試題,給學生答題帶來思想壓力。二是四年級試題的五道應用題,有三道就是行程問題,缺乏對統計知識的考察。二、考試質量分析(一)成績分析(以什字中心小學為例)(1)總體情況什字中心小學各年級數學期末統考成績匯總表年級參考人數合格人數合格率平均分優秀人數優秀率六年級22819685.9680.816371.49五年級20516681.074.710651.7四年級18817794.184.013270.2三年級19517187.774.89146.7二年級16214589.582.711168.5一年級20920598.191.719392.3總計1187106089.379667.06從成績來看,總體情況較好,各年級合格率均在80%以上,多數年級優秀率在50%以上,人均分均在70分以上。三年級優秀率偏低,不足50%。(2)與中期考試比較什字中心小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中期期末數學考試成績比較年級參考人數中期考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合格人數合格率平均分優秀人數優秀率合格人數合格率平均分優秀人數優秀率六年級22818279.1772.110043.4719685.9680.816371.49五年級20515676.1371.79445.991668174.710651.7四年級18815179.9868.73518.5617794.18413270.2三年級19518795.985.515478.9417187.774.89146.7二年級16214388.2778.89961.1114589.582.711168.5一年級20919793.8578.113564.3820598.191.719392.3總計1187101685.5961756.76106089.379667.06從中期期末兩次成績比較來看,多數年級成績有較大進步。(3)從學生成績來看,學生之間差距很大。各年級的最高分達到了100分,甚至有些年級的100分為數不少,但最低分不足10分。如六年級10分以下的有6人,100分的有13人,五年級100分的1人,6分的2人,9分1人,10.5分1人。四年級100分的2人,0分1人。(4)從同級同科成績來看,質量發展不均衡。個別班級的教學成績,與同級其他班相比,差距過大,直接影響力班級的合格率、優秀率。(二)主要特點:.基礎知識掌握好。從1—6年的試題數據統計及各科任教師參與評卷掌握的情況,及各科任教師對本班學生大卷情況的調研分析了解到,各級學生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得分率較高。這部分容較全面的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及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情況。學生的得分率在85%左右。由此可見,學生對所學數學概念記憶、理解、應用等方面的是比較扎實的。.計算能力普遍強。對各級數學試卷的分析、調研中發現學生在答卷中計算得分率較高,90%的學生計算題得滿分,這說明學生計算基本能力普遍強,尤其是列式計算,多數學生分析理解能力較好,列示正確,計算正確。.創新思維能力強。在各年級的試題中都有一定數量的靈活性較大的試題。比如:一年試卷中“口+口=12”一題,孩子們就寫出了不同的答案:像9+3=12,10+2=12,8+4=12,7+5=12,6+6=12,1+11=12等等。二年級試卷中的五題,學生在答卷時,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了多種問題:“電腦和電視一共有多少個?電腦比電視多多少個?計算器和鉛筆一共有

多少個?四樣東西一共有多少個?“三年級應用題的3小題,學生也有多種算法:(20+36)*2-36,20X2+36,算出結果,在和100米比較大小。四年級試卷中填空題7小題學生在答卷中寫出的符合要求的答案比較多,100011,101010,101001,110001可以說形式不一、不拘一格。由此我覺得,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是比較好的,我們應該多給他們提供這樣的機會,激發孩子的創造潛能,肯定他們的成績。.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較好。這部分容多數考查學生對空間觀念,比如,五年級第五大題,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學生正確率較高,四年級第五大題,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和垂線,二年級第四大題畫線段和角,這些題目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悟了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5.解決問題方法活。5.解決問題方法活。本次在各年級的試題中都編制了一些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在考試中,中等及以上學生解決問題的題目都得滿分,中等偏下的學生得分都在80%以上,學困生得分在60%左右,如五年級最后一道應用題,油漆廣告牌的正反面,這與學生平時訓練到的題型相比有一定的靈活性,但多數學生概念清晰、學習扎實,審題細致,解答正確。.學習習慣良好。評卷等分等工作中發現,90%字跡清晰、書寫規。說明大多數的學生日常學習習慣良好,學習態度認真仔細。可以說,這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基礎,提供了保證。但是并不能排除個別學校的、個別班級的學生,書寫潦草、卷面混亂的現象。.學生的思維受定勢的影響比較嚴重。具體反映在比較簡單的與例題類似的典型題目學生解答正確率高,對于比較陌生的題目解答則不太理想,正確率較低。比如:一年級填空題第五小題,在7,9,18,0,4,20這六個數中,最大的數是(),最小的數是(),將這六個數從小到大排列是(),這道題學生在排序過程中隨意加數或丟數,有些學生沒有弄懂題目要求從大到小排了,書中出現的排序題多數是連續自然數。.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形成。卷面的整潔雖然得到了各校的重視,但從答卷中發現,學生的字跡潦草,亂涂亂畫現象嚴重,也是造成部分計算錯誤的原因之一;部分試卷學生書寫不規、馬虎,失誤多。如低年級數學中把”0、6、9、1、7這些數字寫得模糊不清,給評卷帶來了麻煩。中高年級學生試卷中經常出現一些不該出現的問題,應用題不帶單位,不做答語或答錯,計算題挪錯數字等現象普遍存在;學生閱讀題意只求表面,不做深層思考。如,四年級填空題第3小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學多學生填成“有一組對邊平行”或“只有一組對邊”,第8小題中對速度的改寫,有的學生寫成“945/千米”或“954時/千米”這些錯誤的出現不是因為學生沒有記住概念或不理解概念,而多數屬學生馬虎所致,填完后沒有認真閱讀。.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及分析、判斷、推理能力較差。從試卷的不同角度可見,各級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及分析、判斷的能力較差。1)對問題缺乏思考、不求甚解。許多學生解決問題只憑感覺,不做深層思考,如五年級計算題“+-+”一道非常簡單的計算題,絕大多數學生不假思索地等“0”。學生對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清楚的,但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學生將此題算錯,除了定勢的干擾,對形似實不同的算式不能正確分辨外,面對問題思考不周密,不求甚解,只憑感覺是問題的主要原因。(2)讀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不強。有價值信息的獲得與加工對問題解決有著重要的價值,學生對信息獲得能力雖有提高,但加工信息的能力卻較差。如六年級“解決問題”第3題,部分學生不會靈活理解、分析信息,可直接用節約的度數除以九月份的度數。如五年級“解決問題”第3題,是一道逆向思維的題目,如果學生能靈活分析,選取恰當的算法,列方程解,就能減少錯誤率。四年級判斷第一小題,“一個五位數,四舍五入后約等于6萬,這個數最大是59999”,80%的學生都判對了,殊不知一個五位數,四舍五入后約等于6萬,這個數最大是64999,而最小是55000.(3)解決問題的方法單一,缺乏靈活性。有些試題學生只憑字面理解很難得出結論,如果能靈活地利用具體的數據進行推理,利用操作進行驗證,會使問題簡單化。如五年級“ax23xc”,得分率不足30%,學生訓練到的兩個數或字母相乘的形勢較多;六年級填空第10題得分率不足40%,如果學生能親自畫一畫分解計算,答案會直觀的展現。四年級選擇題,甲+乙=100,那么(甲+5)+乙=如果學生能靈活的用具體數字代替甲數和乙數,解決問題的難度便會降低。在教學過程中,可見,教學中,不能一味的死教知識,應注重解決問題策略的訓練,多角度考慮問題、解決問題,拓展思維空間。.教師對教材的理解與拓展能力不均衡。從試卷中發現,學生的許多問題根源在教師,表現為,知識點的疏漏,不能全面把握教材;解決問題策略單一,缺乏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培養;不能深層次理解教材、拓展知識,學生能力得不到充分發展。三、今后的建議學生方面:1.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從學生答卷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學生題目做錯并不是因為不會做,而是在答題過程中,粗心大意,不認真審題,沒有弄清題目要求,急于作答造成的。有些學生在做應用題時,忘記了帶單位、寫答語;有的在列式是,腦子里想的是除號,筆下卻寫成了乘號;有的學生書寫潦草,字跡模糊。針對這些情況,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一定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審題習慣、答卷習慣。讓學生不僅僅學會知識,更要學會根據所學知識答題、考試。2.加強學困生轉化。從各年級成績來看,每個年級均有一些成績非常滯后的學生,這些學生是班級中的弱勢群體,也是制約質量提高的瓶頸。這些學生往往學習基礎差,缺乏學習熱情,智力低下、學習習慣差。在學校得不到老師的肯定,不受同學歡迎,在家中無人輔導功課,缺乏關愛,心理自卑。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在平時教學中,在在這些學生身上傾注更多的愛心和耐心,努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通過結對幫扶等方式,消除他們的厭學情緒,讓他們能夠享受學校生活,健康成長。每天取得一點點進步,長期堅持,總會有收獲。3.加強學生計算能力培養。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一些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即使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完全理解掌握,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也會逐步理解。但計算能力是個硬功夫,必須讓學生在小學階段練出來。學生在小學六年的數學學習中,要學習整數、小數、分數的加、減、乘、除四種運算,計算涉及的容很多,計算量也比較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讓學生掌握這種基本技能,為學生后續學習打好基礎。教師方面:.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效率。一是每位老師要樹立“以學定教”的理念。備課時從學生需要出發,把教師教什么、為什么教和怎樣教逐步轉化為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讓學生知道學什么、為什么學和怎么學,力求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方向,激發學習的動機,掌握學習的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二是樹立正確的評價觀,運用科學的評價手段,實施分層教學。及時發現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和優秀生的浮躁情緒,鼓勵學困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讓優秀生明確自身不足,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三是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充分地感知、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讓學生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活用”知識,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目的。.嚴實教學過程,落實“雙基”訓練。一是突出一個“細”字。全體老師要認真落實精細化管理,實施精細化教學,力爭把每一個步驟、每一項環節、每一本作業、每一次教案都做精做細,把每堂課都上成精品。二是把握一個“準”字。

要認真研讀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把準教學的方向,摸準考試的動向,弄清難點、明確重點、突出考點、注重易錯易混點。三是落實一個“實”字。備課要要有操作性和實用性,堅決反對和杜絕備而無用、備而不用、勞民傷財、費時費力,備教脫離的現象發生。上課要根據學生實際、教材實際、考試實際,使每一節課都有實效,每一名學生都有收獲。作業訓練要有針對性,突出基礎性,體現發展性和層次性,做有用的作業,能提高成績的作業。四要突出一個“嚴”字。的作業,能提高成績的作業。四要突出一個“嚴”字。學生既要關心愛護,又要嚴格要求。基礎知識、基本概念要求當堂消化,作業有布置、有檢查,必須獨立認真完成。作圖題操作要規,應用題解題過程要完整。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檢測,發現疏漏之處,要及時補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沒有掌握的學生,要及時補課,要求其必須掌握。.加強學生管理,調動學習積極性。一要全面摸清情況。老師要摸清優秀生、臨界生、學困生情況,以便工作的有的放矢。采用任課教師和優秀學生包臨界生、學困生的“雙包機制,建立幫扶小組,做好臨界生的推進和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二要全面創設氛作。二要全面創設氛要從每一名學生身上找到教育的生長點和提高質量的增長點,特別要注重創設輿論氛圍,增強學生的拼搏意識。采用主題班會、個別談心、家訪、座談會、教室文化等形式,引發學生的驅力,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三要嚴與愛相結合。正面引導與批評教育相結合,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要充分走近學生,了解他們的世界,關心和熱愛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孩子的點滴成長,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滿足孩子發展的需求,樹立起“一切為孩子”的崇高思想。在教書時育人,在育人中教書,在“潤物細無聲”中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方面:.加強校本研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從各年級各班的成績來看,同級同科的教學成績也有一定差距,個別老師的教學質量過低,影響了班級的合格率、優秀率。為了提高學校總體質量,學校要切實落實縣局安排的“1+2”幫扶活動、“六個一”活動等校本研訓活動。要根據學校實際,加強對質量后進老師的指導。要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給老師創造學習的機會,提供學習的資料;讓教學成績突出、教育管理學生方法靈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