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與綠色消費_第1頁
環境保護與綠色消費_第2頁
環境保護與綠色消費_第3頁
環境保護與綠色消費_第4頁
環境保護與綠色消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環境保護與綠色消費保護環境保護家園

地球上每一秒發生了什么事?2.4個新生命出生生產出28.6噸金屬、4臺電視機、1.3輛汽車……交易總額US$240,000排放762噸CO2減少0.6公頃森林中國又增加了78m2沙漠2100年需要有四個地球一、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形勢

我們主要環境問題的表現大氣污染十分嚴重水環境污染日益突出……水土流失日趨嚴重,荒漠化土地不斷擴大大面積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壞;草地退化、沙化和堿化面積逐年增加。生物多樣化受到嚴重破壞1、大氣污染十分嚴重

環境大氣污染四大問題令人窒息的霧霾——PM2.5空中的死神——酸雨迅速擴大的“臭氧層空洞”“溫室效應”下的地球

霧霾令人窒息今年以來,全國中東部地區陷入嚴重的霧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氣象臺將大霧藍色預警升級至黃色預警,環保部門數據顯示,從東北到到西北,從華北到中部導致黃淮、江南地區,都出現了大范圍的重度和嚴重污染。在這場遍及全國的霧霾中,北京污染尤甚。2月11日上午8時北京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顯示,無論城區、郊區還是交通環境評價點,其代表的全部區域被意味著最嚴重污染的“深褐色”覆蓋,pm2.5指數達到340到446之間,屬六級嚴重污染。不僅北京的空氣質量被稱為“史上最臟”,小半個中國都臟兮兮的。在全國74個監測城市中,有33個城市的部分檢測站點檢測數據超過300,即空氣質量達到了嚴重污染,北京甚至口罩兜售一空;多地的PM2.5瀕臨“爆表”,山東、湖北等省份的高速公路封閉,北京至武漢的動車被霧霾“攔停”……對此,外媒稱這是“最嚴重霧霾”,“霧情令人窒息”;壞消息還上了新聞聯播頭條,罕見地就霧霾說了8分鐘。霧霾令人窒息來源自然源:土壤揚塵、植物花粉、孢子、細菌等。自然界中的災害事件,如火山爆發、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塵暴事件都會將大量細顆粒物輸送到大氣層中。人為源:各種燃料燃燒源,如發電、冶金、石油、化學、紡織印染等各種工業過程、供熱、烹調過程中燃煤與燃氣或燃油排放的煙塵;各類交通工具在運行過程中使用燃料時向大氣中排放的尾氣。危害2013年10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認定PM2.5致癌。傷害器官影響氣候全球每年約210萬人死于PM2.5等顆粒物濃度上升201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公布的《全球環境展望5》指出,每年有70萬人死于因臭氧導致的呼吸系統疾病,有近200萬的過早死亡病例與顆粒物污染有關。“空中的死神”——酸雨酸雨是怎樣形成的?由于工業生產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硫等被煙塵中的金屬離子催化氧化后,與大氣中的水汽結合成為霧狀的酸,隨雨水降下,就形成了酸雨。

酸雨是一個嚴重的世界性問題,全世界酸雨污染的范圍日漸擴大。在中國,大部分城市都出現酸雨,到了長江以南酸雨已非常普遍。一般認為,酸雨是由于燃燒高硫煤排放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進入大氣后,造成局部地區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富集,在水凝結過程中,溶解于水形成亞硫酸,然后經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化劑的的氧化作用生成硫酸,隨雨水降下形成酸雨.

酸雨的pH值一般少于5.6.酸雨1.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危害,硫酸霧和硫酸鹽霧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得多,可以侵入肺的深部組織,引起肺水腫等疾病而使人致死.2.引起河流、湖泊的水體酸化,嚴重影響水生動植物的生長.3.破壞土壤、植被、森林.4.腐蝕金屬、油漆、皮革、紡織品及建筑材料.5.滲入地下,使水中鋁、銅、鋅、鎘的含量比中性地下水中高很多倍.酸雨的危害受酸雨污染的水稻二氧化硫污染大氣的罪魁——煤,平均含硫量約為2.5%-3%。為治理煤燃燒時造成的二氧化硫污染,

一種辦法是事先從煤中除去硫。但是只有一部分煤中的硫主要以黃鐵礦(FeS2)的形態存在;這樣的煤以脫硫工藝處理后其含硫量可降低到約為1%。大部分的煤中還含有較多的有機硫化合物,這樣的煤以脫硫平均只能除去原含硫量的約40%。酸雨的治理(一)另一類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辦法是處理生成的二氧化硫。高濃度的SO2(如某些有色金屬治煉廠排放的)可直接用于生產硫酸。低濃度的SO2多用堿吸收法處理,已采用過的及還在采用的堿性吸收劑有石灰漿液、石灰石漿液、氫氧化鎂漿液、氨水、氫氧化鈉等。例如有石灰漿液吸收SO2,生成難溶于水的亞硫酸鈣:SO2+Ca(OH)2=CaSO3+H2O

還可進一步利用空氣中的氧氣將CaSO3氧化為石膏(CaSO4·2H2O)應用,反應方程式為:

2CaSO3+O2+4H2O=2[CaSO4·2H2O]

但是,至今還沒有找到令人完全滿意的治理SO2污染大氣的辦法。酸雨的治理(二)在距離地面約25Km處,有一層由太陽強輻射造成的臭氧層,它能吸收太陽紫外線,使大部分有害射線不能到達地球表面,保護地球生物免遭傷害,是地球的“保護傘”。

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們大量使用冰箱、空調,釋放出大量的氟氯烴化合物(氟利昂),上升到臭氧層,通過光化學反應大量消耗臭氧。1979-1990年,全球臭氧總量大致下降3%,南極附近臭氧量減少尤為嚴重,出現了全球臭氧量最低值,大約低于全球平均值的30%-40%,相對于其他地區來說,就象是一個洞,這就是“南極臭氧洞”。臭氧空洞迅速擴大的“臭氧層空洞”臭氧層被破壞,對地球有什么危害?1.農作物枯死2.動物免疫系統和DNA會受到破壞3.大海中的生物會大幅度減少4.人類皮膚病患者大幅增加保護臭氧層是人類義不容辭的責任.迅速擴大的“臭氧層空洞”

堪稱地球上蕓蕓眾生“保護傘”的臭氧層,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紫外線99%被它吸收。然而,正被它所保護的人類嚴重破壞。1985年南極地區發現臭氧層空洞以后,1988年發現北極上空也出現了一個臭氧層空洞。兩個空洞都一直以極其驚人的速度擴大。

科學家認為,臭氧層中的臭氧濃度減少10%,則地面紫外線的輻射將增加20%,導致皮膚癌的發病率增加15-25%,若臭氧層破壞,地球上2/3的生物將失去繁殖能力,最終危害人體免疫系統功能。大氣中的臭氧總量每減少1%,到達地面的太陽紫外線輻射就會增加2%。到達地面的太陽紫外線輻射增加,一方面直接危害人體健康,象皮膚癌、白內障、各種傳染病患者會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還對生態環境和農林牧漁業造成破壞,農產品減產、品質下降,漁業產量減少,森林覆蓋率減少……等等,給人類和地球上的生物帶來巨大災難。臭氧空洞的危害為了保護臭氧層,國際社會要求各國減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烴等消耗臭氧層的物質的排放,發達國家要求到2000年停止使用氟氯烴,發展中國家則在2016年凍結使用,2040年淘汰;并組織人力物力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統。臭氧層的保護“溫室效應”下的地球溫室,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為什么戶外冰天雪地,而溫室內卻溫暖如春?原來溫室頂棚和四周的玻璃(或塑料薄膜)能夠透進太陽光的短波輻射,而室內地面反向的長波輻射卻很少能穿透玻璃(或塑料薄膜),這樣熱量就被留在室內,因此溫室里的溫度比室外要高出許多。近幾十年來,由于人類消耗的能源急劇增加,森林遭到破壞,大氣中CO2的濃度不斷上升。CO2就像溫室的玻璃一樣,并不影響太陽對地球表面的輻射,但卻能阻礙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紅外輻射,這就像給地球罩上了一層保溫膜,使地球表面氣溫增高,產生“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溫室效應”下的地球大氣中的一些氣體,如二氧化碳等,具有對輻射的選擇吸收功能,它們近似于透明的讓太陽的短波通過大氣進入地球,卻把地球向外輻射的長波輻射部分吸收。吸收的熱量用于再加熱大氣和地球表面。

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大量排入空氣,導致地球的“溫室效應”增強,地球升溫。在20世紀,地球升溫了整整0.7攝氏度。“溫室效應”的可怕后果是全方位的,農業減產、物種變遷、疾病流行。當然還包括海平面上升。計算機模擬實驗表明,當地球氣溫升高2攝氏度,局部地區會明顯變暖。增加4攝氏度以上時,萬年冰山融化,極地冰層融解,地球的沿海地區將被淹沒。全球變暖將可能導致兩極的冰川融化,使還海平面升高,淹沒許多城市。世界上大約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線60Km以內,世界上35座最大的城市中,有20座地處沿海。海平面升高無疑將是對人類的巨大威脅。地球表面氣溫升高,各地降水和干濕狀況也會發生變化。現在溫帶的農業發達地區,由于氣溫升高,蒸發加強,氣候會變得干旱,農業區會退化成草原;干旱區會變得更干旱,土地沙漠化,使農業減產。溫室效應的危害北極冰蓋冬季開始快速融化,災難將難以預料

2013年05月16日09:06

據英國《泰晤士報》近日報道,英國科學家的研究表明,現在北極冰蓋在冬季也像在夏季一樣快速消融,變薄,這給北極附近冰層的災難性融化增添了證據。該研究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地球物理學研究通訊》。研究人員發現,北極冰蓋在夏季縮小的過程在冬季仍在繼續。去年冬季,海冰的厚度收縮了創紀錄的19%。通常,北極冰蓋在夏季會縮小,然后在冬季又恢復原樣。而上述發現表明,海冰的恢復期大大縮短。北極如果沒有了冰,大量動、植物將滅絕,人類社會將更缺水,災難則難以預料。

北極冰蓋冬季開始快速融化,

災難將難以預料上帝呀,這是怎么啦,要讓我們骨肉分離?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人類應共同防止溫室效應的進一步增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節約能源、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等;限制并逐步停止氟氯烴的生產和使用;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等。溫室效應的治理“溫室效應”下的地球大氣中的一些氣體,如二氧化碳等,具有對輻射的選擇吸收功能,它們近似于透明的讓太陽的短波通過大氣進入地球,卻把地球向外輻射的長波輻射部分吸收。吸收的熱量用于再加熱大氣和地球表面。

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大量排入空氣,導致地球的“溫室效應”增強,地球升溫。在20世紀,地球升溫了整整0.7攝氏度。“溫室效應”的可怕后果是全方位的,農業減產、物種變遷、疾病流行。當然還包括海平面上升。計算機模擬實驗表明,當地球氣溫升高2攝氏度,局部地區會明顯變暖。增加4攝氏度以上時,萬年冰山融化,極地冰層融解,地球的沿海地區將被淹沒。一、水環境污染日益突出受污染的黃河受污染的長江淡水資源缺乏與水污染淡水資源在地球上分布的不均勻,導致許多地區缺水,又由于城市化和工業發展,需消耗大量的水,同時大量污染物的排放破壞了水體,更加加劇了水的供求矛盾。生活垃圾污染造紙廠污染的河流一、水體富營養化及其控制概念成因危害控制措施1.水體富營養化定義

是指大量的氮、磷等營養物質進入水體,使藻類等浮游生物異常增殖,從而破壞水體生態平衡,導致水質惡化的現象。

水體富營養化現象發生在湖泊等內陸水體被稱為水華(又叫水花);發生在海洋被稱為赤潮(又叫紅潮)。昆明滇池水華2、我國水體富營養化的發展趨勢及現狀(1)湖泊(水庫)A、富營養化呈急劇惡化趨勢。

70年代后期80年代后期90年代后期至今富營養27%富營養61%富營養85%中營養69%中營養35%中營養15%貧營養4%貧營養4%貧營養0%B、富營養化水體分布面積廣泛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湖泊富營養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北部呼倫湖南方深圳洪湖西部新疆博斯騰湖昆明滇池東部無錫太湖安徽巢湖A、赤潮發生的頻率越來越快(2)海洋

2003年全海域共發現赤潮119次,其中,在赤潮監控區內發現赤潮36次。

B、赤潮發生的面積越來越大幾十平方公里幾百平方公里

幾千平方公里上萬平方公里2003年全海域赤潮累積面積達14550平方公里

C、赤潮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幾天幾個星期

幾個月1989年8月-10月黃驊發生嚴重赤潮,持續時間之長、致災面積之大是國內罕見的.使沿岸養蝦業遭受滅頂之災。1999年5月15日,上海外灘赤潮

1999年7月16日遼東灣夜光蟲赤潮

2005年6月9日浙江玉環海域發生條帶狀的赤潮3.水體富營養化的危害

產生毒素,威脅人畜生命安全

水質嚴重惡化,影響水廠供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經濟損失慘重

湖泊失去旅游觀光價值

1.產生毒素,威脅人畜生命安全

據報道,在富營養化的水體中主要有微囊藻、魚腥藻、束絲藻、裸甲藻、原甲藻等20多種藻類產生毒素。1986年,福建東山居民食用被裸甲藻污染的花蛤,造成136人中毒,1人死亡。

1995年,4月,菲律賓約2萬漁民食用了污染麻痹性貝毒的海產品,其中4名兒童死亡。

1996年,巴西某血透中心發生一起銅綠微囊藻毒素的水進行血透的醫療事故,使131名病人中毒,其中83人發生膽汁淤積性肝病,44人死于肺衰竭。

我國自20世紀60年代至今,據不完全統計,有600余人因誤食含有毒貝類而中毒,至少有29人死亡。2、水質嚴重惡化,影響水廠供水太湖曾因藍藻大規模的爆發,致使無錫水廠在1991、1997和2007年5月三度停止供水,引發水荒。市民大批搶購純凈水。

1972年,汕頭港赤潮,大量毛蚶死亡,鄰近的潮汕養殖場直接經濟損失36萬元。

1989年,河北黃驊縣海域因赤潮使貝蝦減產2000噸,損失過億元。

1998年,深圳、珠海海域發生赤潮,深圳網箱死魚150噸,損失達2000萬元;珠海萬山群島死魚120噸,黃花魚苗210萬尾,損失達1500多萬元。據統計,我國每年因赤潮帶來的經濟損失達幾億元之多。3、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經濟損失慘重4、湖泊失去旅游觀光價值

水體富營養化的形成和影響因素1.富營養化的形成——以湖泊為例富營養沼澤地湖泊消亡自然條件下:幾百年或幾千年不可逆貧營養人為條件下:貧營養幾十年可逆富營養沼澤地湖泊消亡4.水體富營養化的防治㈠外環境控制——限制氮磷等營養物質進入水體1.控制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中氮磷的排放(提高處理率,嚴控直排;對污廢水進行深度處理除氮磷)2.對污廢水進行深度處理除氮磷。3.提倡使用無磷洗滌劑4.加強對水產養殖業的管理<二>內環境控制(除內源)去除水體中的氮磷、去除水體中的藻類去除水體中的氮磷:工程轉移法、種植高等植物。2.去除水中藻類

生物除藻;化學藥劑除藻;機械除藻(2)水土流失發生地區:干旱、半干旱、和半濕潤地區。全世界有2500萬平方公里,占全球陸地的16.8%。白鰭豚因什么而死亡生物多樣性危機由于人類活動頻繁,人類的足跡差不多已經遍及至世界每個角落,破壞了生物的生存環境,由于生物物種生境的不可逆轉,生物正在以空前的速度滅絕。因此保護野生親屬的樣品代表作為進行遺傳選擇和改良的基礎是絕對必要的。無家可歸厄爾尼諾帶來的氣候異常在切爾諾貝利事故中受到核污染的患者曾發生爆炸的4號發電機組外砌上了厚厚的混凝土外殼,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石棺”日本核泄漏中國的環境正在惡化生態破壞風沙襲擊北京城-白晝如夜返回受污染的黃河受污染的長江浸泡于汪洋中的城市-1998中國長江洪水返海洋污染海底石油的開采和運輸過程中原油的泄漏以及地表徑流進入海洋的大量有機物造成海洋污染,近年來頻繁的赤潮是海洋污染的突出表現。被稱為“白色污染”的,我們目前常見常用并常說的一次性“塑料餐具”。當白色的、輕輕的但卻有相當厚度的塑料一次性餐具進入我們的生活時,我們著實為這方便又實用的小東西叫過好——它因不能重復使用而衛生,不需要洗滌而方便,等等。但很快,我們就認識到,這類塑料餐具,雖說在用后被我們扔掉了,但卻永遠成為這個地球上的無機物垃圾。用專業術語說就是,自然狀態下不能分解。于是,這給人類帶來方便的東西也給地球帶來麻煩。從農村到城市,從田野到山林,從小河溝到揚子江,到處可見廢棄的一次性塑料餐具。于是,人們開始呼吁治理這“白色污染”,消滅這“白色污染公害”。白色污染海邊

首先,政府參與,嚴令禁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再者,盡快尋找并生成理想的替代產品:

一次性紙餐具首先被考慮,無毒無害、易回收、可再生利用,可降解或半可降解等優點,但是,紙的生產過程本身就是對大自然的破壞,一方面砍伐林木導致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制漿帶來水浪費與水污染。換句話說,與塑料一次性餐具比,紙制品對環境的污染及破壞只是提前了時間,改變了方式而已;在老區沂蒙,有一個叫李玉忠的農民,從用秸稈做家用器皿的傳統中得到啟發,大膽地試制“秸稈碗”,在一次性使用后,入土是肥料,入水可自動“化”解為魚飼料;棄之路邊,幾天后就化為烏有,實現了自然狀態下的分解。白色污染的治理

環境污染每年損失2830億

日前,記者從全國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了解到,由于環境污染,使國內每年的損失約為2830億元。專家呼吁,增強公眾每一個人的環保意識是當務之急。據《光明日報》報道,在由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中,水質污染帶來的損失為500億元。自60年代到現在,全國監測的432條大小河流中,80%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全國2800多個湖泊,凡能接納城鎮污水的,大多水質受到污染。同時,大氣污染帶來的損失為200億元,這主要有城市燃煤、工業企業排放廢氣及機動車尾氣污染。此外,生態環境破壞和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為2000億元。其他污染如固體廢物排放、噪聲污染等造成的損失也高達130億元。(摘自中國環境網)綠以前,那滿目的綠色啊,就像一把把綠色的巨傘,遮住了夏日的嬌陽,擋住了冬日的寒風……如今,一切已經不在了,那活潑的綠色被五顏六色的高樓取代,旁邊是隨處可見的垃圾,還不時的發出腥臭味……以前,河邊的早晨是迷人的,平靜的河面被一層薄薄的細紗籠罩,這時的河面像一個害羞的姑娘,充滿了神秘感。工業廢水不合理的排放,使這潔凈的河面變成了臭氣沖天的臭水溝,不再是魚兒的天堂,藻類的圣地……曾經生機盎然的山林,處處是鳥語花香,綠茵茵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在悠閑地吃草……當年那美麗的山林,如今變成了沒有生命的顏色—夕陽給森林披上了一件奇異的紅衣裳。林中,處處闖蕩著母親喚兒歸巢的聲音。這是一個美麗而祥和的地方。動物哭泣了,人類破壞了原始森林,驚跑了飛禽走獸,使得許多原來稀有的物種已經滅絕。人類破壞了環境,環境也無情的回報人類如果當人類不那么自私,不那么貪婪。把一點點新生和寬容給予其他生物,與自然和平共處,那么也許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上,人類所走的將是漂亮、美好的道路。綠色化學

傳統的化學工業給環境帶來的污染已十分嚴重,目前世界每年產生的有害廢物達3億噸~4億噸,給環境造成危害,并威脅著人類的生存。有識之士提出了綠色化學的號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積極響應。綠色化學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減少和消除工業生產對環境的污染。綠色化學提倡原子經濟性,最理想的“原子經濟”就是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原子利用率為100%綠色化學又稱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環境無害化學,它的主要特點是:

1.充分利用資源和能源,采用無毒、無害的原料;

2.在無毒、無害的條件下進行反應,以減少廢物向環境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圖使所有作為原料的原子都被產品所消納,實現“零排放”;

4.生產出有利于環境保護、社區安全和人體健康的環境友好的產品。綠色化學給化學家提出了一項新的挑戰,國際上對此很重視。1996年,美國設立了“綠色化學挑戰獎”,以表彰那些在綠色化學領域中做出杰出成就的企業和科學家。綠色化學將使化學工業改變面貌,為子孫后代造福。納米技術——綠色世界顯身手

納米技術的崛起,人類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能力得到拓展。為徹底改善環境和從源頭上根本控制新的污染源產生,創造了條件,為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環境保障。如把銀納米微粒加入到襪子中能夠清除腳臭味。采取了納米材料新設計的冰箱、洗衣機既可以抗菌,又可以除味,增強其防污性能。納米材料還可以降解有機磷農藥、城市垃圾等。可以預見,具有科技含量的綠色產品將成為未來世界主要商品市場的主導產品。

綠色消費什么是

綠色消費?今天,在我們心中,綠色不僅是由樹木花草構成的風景,而且是安全、健康、清潔和環保等美好事物的象征。在商店里,消費者可選購綠色產品和綠色食品。在各種媒體中,以綠為冠的新名詞不時撲入眼簾。就連廣告用詞中,商家也常常大談“綠色”。很多公司和企業的標志,也設計成雙手緊握著綠葉。轉眼間,“綠色”充溢于我們的生活,我們似乎進入了一個“綠色時代”。“綠色消費”這一概念離我們的生活似乎越來越貼近了。但是,同學們對“綠色消費”了解多少呢?你們心中的綠色消費是什么樣的呢?什么是真正的“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關于什么是綠色消費,有的認為是天然消費、有的認為是減少消費、有的認為是無污染消費,等等。大家說的是不是“綠色消費”呢?我們還是看看人們基于什么原因要提出綠色消費吧!

綠色消費什么是

綠色消費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于全球經濟的快速增長,經濟和技術的發展,使我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其負面影響也越來越嚴重。人們在反思中,逐步樹立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隨著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理解的深入和對人類消費方式的反思,逐步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消費觀。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認可并采取這一消費方式,從而發展成一種被廣泛認同的消費理念。所以,綠色消費是指消費行為不僅滿足我們這一代人的消費需要、安全和健康需要,還要滿足后代的消費需求、安全和健康需要。

綠色消費簡單地說,一是要有益于人的健康,二是有益于環境保護。綠色消費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潮流,它從食物消費開始,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消費的諸多方面。然后,從消費領域到人類的生產活動,從人類的生活消費一直延伸到對消費品廢棄物的處理。其主要內容包括:倡導消費者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健康的綠色產品;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的處理,不造成環境污染;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在崇尚自然、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消費的時候,要選擇那些沒有被污染的綠色食品,此外,在消費過程中還要注意節約資源。因為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有限。總之,我們應轉變消費觀念,就是把消費觀念轉變到崇尚自然,崇尚健康這方面上來。

綠色消費國際上一些環保專家把綠色消費概括為5R:reduce;節約資源,減少污染;reevaluate;綠色生活,環保選購;reuse;重復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分類回收,循環再生;rescue;保護自然,萬物共存。

?問題一:我們常見商品過度包裝問題,例如父母給奶奶送一盒幾百塊錢的“冬蟲夏草”。可偌大的包裝盒內,只有區區20余根纖細的藥草。那只裹紅綢、襯金緞的空盒子是那么顯眼。請問這符合綠色消費嗎?問題二:追求“時髦”是綠色消費嗎?問題三:樸素的生活等于綠色消費嗎?吃西式快餐是不是“綠色消費?現在很多商品的廣告詞和產品介紹,常常見“綠”:“企業充分滿足群眾綠的需求”、“對用戶實行綠的承諾”、“競爭的關鍵是綠色的競爭”、“敢于迎接全球綠色浪潮的挑戰”、“實現綠色終極目標”、“共建綠色家園”。廣告中提到的“綠色消費”是真的嗎

?《我國實施國際標準指導綠色消費禁用8種廣告語》中新網2003年11月30日電中國政府今天宣布:將從今天起實施國際標準化組織制訂的《ISO14020系列標準》,以指導公眾的綠色消費。根據央視國際的報道,在14020國際標準中,有8種被絕對禁止使用的術語,不能在產品包裝和說明書中使用。新標準指出,流行在市場上容易誤導消費者的8種說法是:對環境安全、對環境友善、對地球無害、沒有污染、綠色、自然之友、不會破壞臭氧層以及所謂的“可持續性”。專家指出,如果企業使用這些禁止使用的術語,有關部門可以參照《廣告法》的有關規定,對這類做法按照虛假廣告和綠色誤導廣告進行打擊。

所以:我們意識到對環境不負責任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應該選擇對健康有益的、與環境友好的綠色消費方式。綠色消費是一種權益,它保障后代人的生存和當代人的安全與健康;綠色消費是一種義務,它提醒我們環保是每個消費者的責任;綠色消費是一種良知,它表達了我們對地球母親的孝愛之心和萬物生靈的博愛之懷;綠色消費是一種時尚,它體現著消費者的文明與教育,也標志著高品質的生活質量。我們每個人都是市場上的綠色選民。讓我們把手中的鈔票變成綠色選票,選擇可持續的消費模式,選擇綠色的生活,從而推動發展我國綠色的技術和綠色的經濟。為了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