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測設計12- 城市道路排水設計_第1頁
道路勘測設計12- 城市道路排水設計_第2頁
道路勘測設計12- 城市道路排水設計_第3頁
道路勘測設計12- 城市道路排水設計_第4頁
道路勘測設計12- 城市道路排水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1概述2雨水排水系統及其構造物的布設3雨水管道布置的基本原則

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1概述

城市排水系統的制度:

1)合流制:不發達情況,排量小

2)分流制:a)分別設置雨水和污水管道系統

b)雨水用明排

3)具體選用視自然條件、環保要求、原有設施、水質、水量、地形、氣候和水體,從全局出發而定。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統的類型

1)明式系統:主靠明溝,或增設蓋板、涵管

2)暗式系統:街溝、雨水口、連接支管、主干管、檢查井、出水口組成。見后圖

3)混合式系統:視具體地點、建筑物密度、與生活的便利與否、造價等因素,正確選擇明式或暗式以及兩者的協同設置。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雨水管道的布置

1)平行與道路中線或規劃紅線,在中間或一側,如過寬則做兩側雙線布置

2)設置在快車道以外,如綠帶、人行道下并注意與行道樹、桿柱、側石保持一定距離

3)盡量減少交叉,避免施工困難。必要交叉時應正交,且保持一定豎向間隙。見表12-1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雨水管道的布置

4)與其他管線平面交叉則其他管線采用倒虹吸方法

5)雨水管與污水交叉,雨水管在上;雨水管與給水管平交,則給水管向上彎頭用鐵管包住穿過雨水窨井,如圖。

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雨水管道的布置

6)雨水管縱坡盡可能與街道縱坡一致,可以節省土方量。

7)控制最小坡度0.3%達到自清目的,控制最大坡度4%控制壁壓,超過時候設置跌水井。

8)埋置深度過甚造價高,過淺承載力不夠,因此視上部荷載,冰凍深度因素而定。

9)管體對接按照“管頂平接”原則,防止回流。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雨水口布置形式: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雨水口構造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雨水口構造形式

1)平式雨水口:緣石平蓖式和地面平蓖式

2)立式雨水口:立孔式和立篦式,立孔式適用于容易被雜物堵塞的地方。

3)聯合式雨水口:適用于徑流集中且有雜物堵塞處。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檢查井設置地點:改變方向處、坡度處、高程處、斷面處、交匯處、跌水處以及直線管段上每隔一定距離。第12章城市道路排水設計雨水管道布置基本原則: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