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九年級下冊《《家》的序和跋》ppt課件4_第1頁
語文版九年級下冊《《家》的序和跋》ppt課件4_第2頁
語文版九年級下冊《《家》的序和跋》ppt課件4_第3頁
語文版九年級下冊《《家》的序和跋》ppt課件4_第4頁
語文版九年級下冊《《家》的序和跋》ppt課件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家》的序和跋巴金

序:

放在書的正文之前的是“序”,主要是說明書的內容以及與之有關的問題。請別人寫的稱“代序”,作者自寫的稱“自序”。

跋:

放在書的正文后面的是“跋”,主要敘述書的內容或作補充說明。“跋”實際上就是“后序”,一般都由該書作者自己撰寫。

知識積累

巴金(1904--2005)現、當代作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夢》、《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中長篇小說,出版了《復仇》、《將軍》,《神·鬼·人》等短篇小說集和《海行集記》、《憶》以及隨筆集《隨想錄》五集。小說《家》的寫作年代是1931年,寫的是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小說寫了覺新、覺民、覺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寫了幾對年輕人——覺新與錢梅芬、李瑞玨,覺民與琴,覺慧與鳴鳳之間的戀愛、婚姻糾葛,寫了他們不同的遭遇;寫了學生請愿,覺慧被關禁閉,兵變驚亂,鳴鳳、梅芬、瑞玨相繼慘死,覺民逃婚,覺慧出走……

通過這些故事,作家批判的鋒芒不僅指向舊禮教,更指向封建統治核心的專制主義,所描述的戀愛婚姻悲劇的真正意義,也不只是主張自由戀愛,而是喚醒青年“人”的意識,啟迪與號召他們與封建家庭決裂。在作者看來,覺慧與婢女鳴鳳的戀愛悲劇,覺新與錢梅芬、李瑞玨之間的婚姻悲劇,其根源都在于他們追求幸福愛情、婚姻的愿望與封建禮教以及封建專制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是舊的家族所代表的專制制度,扼殺了他們的幸福和生命。巴金寫這部小說,目的在于他要以筆為武器,對這個“垂死的制度”,喊出“我控訴”:zhǎolù

shuōtuǒ殘憐飾贅基礎梳理2.詞語積累(1)扉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詛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周到而細密。(4)________:(事物)多余、麻煩。答案:(1)書刊封面之內印著書名、著者、出版者等項內容的一頁。(2)原指祈禱鬼神加禍于所恨的人,今指咒罵。(3)周密(4)累贅3.結構梳理《家》的序和跋

對生活的態度和理解青年時期的思想對生活的搏斗、前途的迷茫《家》的創作動機《家》的不足放棄重寫的原因對青春的贊美

《家》的“序”是作為〈激流三部曲〉的總序發表的,聯系文中有關“激流”的語句,說說作者是怎樣理解和對待生活的。動腦動口

作者認為,生活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止的;是充滿力量、無可阻擋的;是有愛,有恨,有歡樂,也有痛苦的。對待生活的態度應該是“搏斗”,是“征服”。動腦動口請找出《序》的中心句

“在這里我所需要展開給讀者看的乃是過去十多年的一幅圖畫。”

作者用文學展示生活的圖畫,讓讀者看生活的激流如何在動蕩。

引用羅曼.羅蘭的“為的是來征服它。”這句話在文中反復出現有什么作用

?動腦動口

表明作者自己的生活態度,這句話在文中反復出現,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作者不是一個生活的悲觀論者,也不是一個旁觀者,他是在生活激流中搏斗的戰士。動腦動口“事實并不是這樣。”這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過渡

“這樣”指上文幾年前我對生活的悲觀認識,下文寫“事實”,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生活的認識態度。

作者在《家》的“跋”里說:“我不是為了要做作家才寫小說:是過去的生活逼著我拿起筆來。從文中找出最能夠詮釋這句話的語句,并結合“《家》已經盡了它的歷史任務了”這句話,說說作者創作《家》的意圖。動腦動口最能詮釋這句話的句子:我要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訴’。《家》的創作意圖:

揭露、控訴舊制度舊社會的。作者寫“跋”正是新中國成立第5個年頭,所以“《家》已經經歷了它的歷史的任務了。”動腦動口中心句:“像這樣的作品當然有許多缺點。”

作者22年后,再為作品寫“跋”,經過“冷靜思考”認識到了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不足,這是作者思想提高的表現。

“跋”的中心句是哪句?動腦動口

“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而且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為什么作者始終記住這句話呢?

青春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充滿著激情與活力,而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擊的激情,一往無前的精神正是作者創作的源泉。動腦動口

“我知道我是在挖開我的回憶的墳墓。”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把過去的生活內容比作墳墓,生動、奇特,一方面寫出了這些東西已埋葬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另一方面也寫出了這多是一些慘痛的記憶。

“這次人民文學出版社重印《家》的時候,我本想重寫這本小說。”談談你的看法?暢所欲言

1:可以重寫,因為隨著作者思想認識的提高,新的作品會有一個更為明確的主題,回憶年輕時的生活會多一份冷靜的思考和懷戀的韻味。總之,如果重寫,或許會有一篇內容更充實、結構更完整的《家》來。

2:不能重寫,巴金先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