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三第13課_第1頁
歷史必修三第13課_第2頁
歷史必修三第13課_第3頁
歷史必修三第13課_第4頁
歷史必修三第13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354687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第13課從蒸汽機到互聯網一、“蒸汽時代”的到來17世紀末,英國取得勝利。

為生產提供許多發明和發現隨著的發展使機器應用及其生產成為可能。條件(背景):1.政治:2.經濟:3.技術:資產階級革命工場手工業科學技術早期使用蒸汽機的煤礦萬能蒸汽機探究1:早期蒸汽機主要用于哪方面?促使瓦特改良蒸汽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早期蒸汽機只能用于礦井排水工業革命開始后,社會生產對于動力的需求問題探究過程1、18世紀初紐可門蒸汽機2、18世紀60年代瓦特的單動式蒸汽機3、18世紀80年代瓦特的聯動式蒸汽機

——“萬能蒸汽機”(可適應不同工廠需要)探究2:請結合課本和圖片、材料分析,蒸汽機的改進給人類社會帶來什么變化?問題探究生產方式發生了什么改變?工廠手工業轉變為機器大工業材料:

1760年,英國5~10萬人的城市只有1個,1851年達到13個;1851年、1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經有7個。特別是新興工業城市的發展迅速,如曼徹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國的英格蘭和威爾士,城市人口比重達到50.2%。蒸汽機的使用,英國到處建起大工廠.1820年法國蒸汽機只有39臺,1869年猛增到32000臺.社會和國家面貌發生了什么改變?形成許多工業城市和工業國家

1807年,這艘汽船在內河試航成功,揭開了水上交通運輸工具的新篇章。航行時蒸汽機推動船兩側的明輪,所以這種船就被稱為輪船。“克萊蒙特”號蒸汽船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第一臺蒸汽機車,這臺機車在前進時不斷從煙囪里冒出火來,因此被稱為“火車”。火車的發明,使陸上交通工具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世界面貌發生了什么變化?世界貿易圖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1、19世紀三四十年代,蒸汽機在歐美廣泛使用,人類進入“蒸汽時代”。2、解決了工業發展中的動力問題,工場手工業轉變為機器大工業工廠,社會化大生產逐漸形成。3、形成了許多工業化城市和工業國家。4、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蒸汽交通運輸工具)。意義一、“蒸汽時代”的到來工業革命探究3:瓦特蒸汽機與工業革命有什么關系?瓦特蒸汽機動力需求促進加快問題探究

用煤作燃料的蒸汽機是否能完全滿足工業發展的需要呢?它有沒有弊端?

陳列在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內的瓦特制成的第一臺蒸汽機體積過于龐大,噪音污染和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19世紀的歐洲霧都倫敦

倫敦大煙霧。素有世界“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每當春秋之交,這里經常被濃霧所籠罩,像是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據統計,倫敦的霧天,每年可高達七八十次,平均5天之中就有一個“霧日”。每當大霧降臨,彌漫的大霧不僅影響交通,釀成事故,還直接危害人們的健康,甚至威脅人們的生命。1952年12月4日,倫敦城發生了一次世界上最為嚴重的“煙霧”事件:連續的濃霧將近一周不散,工廠和住戶排出的煙塵和氣體大量在低空聚積,整個城市為濃霧所籠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期間,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霧散以后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霧都劫難”。二、電氣革命的出現條件:過程:1.

和的發明和使用使電力成為新的能源2.長距離的日趨成熟;1831年,英國科學家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法拉第發電機電動機輸變電技術“電氣時代”18世紀,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造出避雷針。19世紀初,意大利科學家伏特發明電池。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為發電機研制奠定理論基礎。1837年,美國人莫爾斯發明有線電報。1866年,德意志科學家西門子制成發電機,1873年,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了電動機——電力成為新能源。長距離輸變電技術日趨成熟——不同地方人使用電。電力新發明:電燈、電車、電梯、電話、電冰箱、洗衣機、電熨斗、電影、電視等。

出生在英國一個鐵匠的貧困家庭,只上過兩年小學,14歲當裝訂書籍的學徒。在七年的學徒期間,利用訂書的空閑時間,如饑似渴、廢寢忘食地閱讀了許多自然科學的書籍。后來,他毛遂自薦,在22歲時當了大化學家戴維的實驗助手。1831年,法拉第經過7年反復試驗,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研究電磁感應現象實驗示意圖法拉第(1791—1867)1866年,德意志科學家西門子研制成發電機電動機1866年,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了電動機蒸汽機發電機同異

蒸汽機和發電機發明過程有何異同?都是社會生產需要直接的結果都是經過長期的科學實驗而創制成功的主要是在英國一國且由瓦特一人完成在多國由多個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完成主要在早期蒸汽機的基礎上改良而成在科學理論基礎上發明而成(科學與技術真正結合)

為了選擇做燈絲用的物質,愛迪生共對1600種不同的材料進行試驗,僅植物類的炭化試驗就達6000多次。他的試驗筆記簿多達200多本,共計40000余頁,先后經過3年的時間。他每天工作十八、九個小時。甚至在1871年圣誕節他結婚的那一天,竟因工作忘記了新娘子,讓妻子在洞房中空等了一夜。最后發明了白熱電燈——竹絲電燈。直到1908年發明用鎢做燈絲后才代替它。愛迪生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步履堅實,用心維艱,的確花費了巨大的體力與心力。愛迪生被視為當代最多發明物的人,擁有1093項專利在他名下。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浪費時間了。”

“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愛迪生的發明:電燈電報電話電車電梯留聲機蓄電池打字機甚至與電力無關的橡皮、水泥

美國皮特先生的早晨

1898年12月10日早晨,皮特先生被電話叫醒,加拿大木材商已聯合發表再次提高出口到美國木材的價格的消息。電臺播放的是美西戰爭中美國勝利的新聞報道。美國同西班牙簽訂了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巴黎和約》。他考慮美孚石油公司是否會引起汽油漲價。天還沒有大亮,但窗外被路燈照得如同白晝。皮特駕駛汽車奔馳在寬闊的馬路上。

皮特先生在享受哪些以前沒有的新生活便利?探究4:請結合課本和材料分析,電力的廣泛應用給人類社會帶來什么影響?問題探究材料一:發電機的發明及其他電氣技術的應用,使機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業部門涌現出來,生產技術也更加先進。電力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力工業和電器制造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

材料二:工業生產力的迅猛發展改變著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資產階級掌握了先進的生產力,實力日益壯大,開始確立對世界的統治。企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生產和資本的集中促成了壟斷組織的形成。材料三:

19世紀巴黎路燈20世紀初的紐約街頭社會生產力大幅度提高改變了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增加了社會財富,豐富了人們生活人類進入“電氣時代”1、工業出現新的技術革命浪潮,進入電氣時代。2、生產力迅猛發展改變著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資產階級開始確立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市場最終形成。3、生產和資本集中促成壟斷組織形成。4、城市面貌和人們的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意義2016年11月11日,廣州的張先生被派往南京某公司出差。張先生買了火車票后,坐上了火車。在火車上,張先生先看了一會電視,然后又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上網通過電子銀行轉帳下定單。第一次工業革命:火車第二次工業革命:電視第三次科技革命:電腦三.信息技術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末,世界正處于冷戰時期,美國擔心蘇聯的人造衛星破壞其軍事通信系統,加緊了對信息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背景:美國出于“冷戰”的需要互聯網的誕生(1)________年,美國研制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奠定了_______________的基礎。

(2)誕生標志:1969年,美國國防部建立了包括四個站點的網絡,促進了________的產生。(3)發展:20世紀90年代后,互聯網進一步發展為_______________。全球信息網(WWW)現代信息技術互聯網1946世界第一臺計算機ENIAC發明人莫奇來和愛克特

探究5: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出現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新變化?問題探究今天是七月初七,終于又可以見織女啦~真不容易啊~帶來了社會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化

受雇于某跨國公司的雇員-SOHO一族

帶來了工作方式的變化學校計算機教室

帶來了教育方式的變化美國出生:1955.10學歷:哈佛大二供職機構:微軟職務:微軟公司主席和首席軟件設計師資產:900億美元,占了微軟的21%

微軟公司在個人計算和商業計算軟件、服務和互聯網技術方面都是全球范圍內的領導者。在78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全球的員工總數超過50,000人。

帶來了經濟增長方式的變化

發電機法國襟翼滑架

德國電氣配線西班牙加、散熱器奧地利下垂機頭英國

金屬部件

比利時

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別人都叫我“黑客”,但我長的可不一定黑哦。

病毒及網絡安全問題

對青少年會產生不良影響影響積極消極

1、信息化社會開始出現。2、信息經濟全面發展,加快經濟全球化的步伐。3、傳統產業借助互聯網提高管理水平,并通過全球營銷和采購擴大市場。4、互聯網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工作、學習、社會交往和思維方式。1、信息泛濫、垃圾信息、網絡安全和網絡犯罪等。2、各國之間圍繞互聯網的競爭加劇,造成世界更加動蕩不安。3、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虛擬世界、沉迷游戲等。【分析比較】

“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時期動力(能源)信息傳播方式工業革命前人力、畜力等馬車蒸汽時代蒸汽機蒸汽機車、輪船電氣時代電力、石油電話、飛機、汽車信息時代原子能(核能)互聯網探究6: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三次科技的進步會對人類社會帶來哪些共同影響?給我們什么啟示?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使社會結構發生變化;使世界形勢發生變化;影響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環境問題、網絡問題等啟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我們要發展低碳經濟,保護環境

問題探究

三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①初期中國與之失之交臂。(原因:惡劣的國際環境;“左”傾錯誤的干擾)②改革開放后,中國積極追趕第三次工業革命潮流,取得一系列成果。③推動了經濟發展,提高了綜合國力①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資本輸出,掀起瓜分狂潮,八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