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及其歷史性轉折》設計 省賽一等獎_第1頁
《政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及其歷史性轉折》設計 省賽一等獎_第2頁
《政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及其歷史性轉折》設計 省賽一等獎_第3頁
《政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及其歷史性轉折》設計 省賽一等獎_第4頁
《政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及其歷史性轉折》設計 省賽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政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及其歷史性轉折》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1)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我國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踐踏的史實。(2)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認識其在民主政治建設上的轉折意義。(3)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過程,理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會主義政治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從而認識實行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2、過程與方法(1)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時期有關踐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重大挫折的表現;學會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2)訪問或調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主和法制建設的過程和成就。學習歷史調查的一般方式。(3)教學方法:講授法為主,探究法兼之。2、情感目標(1)通過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認識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2)通過感受當代中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偉大成就,加深對黨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熱愛之情。二、重點和難點重點:“文化大革命”后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全面發展。難點:“文化大革命”期間民主法制遭到嚴重踐踏的原因。三、教學課時:一課時四、教學過程:新課導入1954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國家性質和根本制度是什么?1956年我國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初步建立起來了,中國的社會主義政治建設怎樣發展,這是擺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本節課我們共同來了解一下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情況。講授新課正確探索----中國共產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1、時間、地點:2、主要內容:①正確分析了當時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②加強國內各民族的團結;③重申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④健全國家法制,使黨和政府的活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⑤強調在全黨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發揚黨內民主,反對個人崇拜。3、評價:中國共產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黨在全國執政后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一個良好的開端,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及社會主義建設有正確的指導作用。過渡:由于黨內“左”的錯誤不斷發展,中共八大的方針政策并沒有得到貫徹。相反,隨著1957年反右斗爭的擴大,使黨內“左”的錯誤思想進一步發展,最終釀成“文化大革命”。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1、“文化大革命”十年大動亂思考分析:“文化大革命’是怎樣發動起來的?教師概括:1965年11月,上?!段膮R報》發表了姚文元《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文章,公開點名批判北京市政府負責人;這件事成為“文化大革命”發動的導火線。1966年5月和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了“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發動的標志。思考分析:“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的表現有哪些?答:(1)革命委員會成立,集黨、政、軍和立法、司法大權于一身,形成黨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領導體制;(2)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遭到嚴重破壞;(3)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受到摧殘。性質:“文化大革命”是一場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和國家帶來了深重災難的內亂。影響:使國家的民主與法制被肆意踐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遭到嚴重破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遭受摧殘;同時,國民經濟和文化教育等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也因此而停滯或遭到破壞。2、“文化大革命”的教訓“文化大革命”釀成了一場歷史的悲劇,導致這場悲劇發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這種悲劇的重演呢?民主法制建設應從哪些方面加強?教師引導:直接原因:是黨內指導思想上“左”傾錯誤發展,毛澤東對形勢判斷錯誤,林彪、江青一伙支持和助長毛澤東的錯誤。要“避免這種悲劇的重演”就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要做到以下幾點:①必須要形成完善的法律體系約束人們的行為,保障公民的民主權利;②國家決策必須遵守法律的規定,避免因決策失誤給國家、人民帶來損失;③應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法守法、自覺維護法律的意識。過渡:正是由于這些深刻的教訓,“文革”結束后,黨和國家大力加強了民主法制的建設,使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逐步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偉大的歷史轉折1、在徘徊中前進:“文化大革命”結束后,由于沒有能夠及時地在根本思想上清理“左”的錯誤,黨和家的政治工作一度處于徘徊中前進的局面。鄧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成為中國共產黨開辟新時期新道路的宣言書。實際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2、偉大的歷史轉折------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時間、地點:(2)主要內容:①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②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全黨全國的工作重點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③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④會議決定實行改革開放。(3)歷史意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糾正了黨內長期以來的“左”的錯誤,把黨的工作中心由階級斗爭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軌道上來。此后,①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②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道路;③國家的政治建設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過渡:改革開放以后,中國進入了政治建設的新時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要目標: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1、背景:改革開放以后,中國進入政治建設的新時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目標。2、主要成就:(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主要成就有哪些?第一,確立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①1980年,鄧小平的《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重要講話,體現了黨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初步構想;②1982年11月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全面修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它成為中國在歷史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④1999年,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正式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下采。第二,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與法律有關的規章,形成了一個以憲法為核心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框架。課后探究題:我國應該在依法治國方面進上步采取哪些措施?①建立體現人民意志、反映社會發展規律的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做到“有法可依”;②建立健全人民民主制度和監督制度,實現民主法制化、法制民主化;③嚴格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