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測試題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測試時間9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開始起步。據此回答1~3題。1.下列對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表述,錯誤的是()A.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B.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C.暫時不發展交通運輸、輕工業和農業D.有步驟地促進三大改造2.1953年開始的社會主義改造偏重于()A.思想改造B.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的改造C.發展生產D.生產方式的改造3.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萬人冒雨集會,副市長興奮地宣告:“我國資本主義最集中的城市,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了!這一偉大勝利是我們人民的勝利?!彼绱思邮且驗樯虾M瓿闪?)A.土地改革 B.手工業合作化C.“一五”計劃D.工商業改造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開始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時期。據此回答4~9題。4.葉永烈在《寫在爐邊的幾頁日記》中寫道:“路邊,土爐林立,爐火映紅半邊天。在一個煉鐵廠門口,寫著這樣一首詩:天上多少星,小孩數不清;全民蓋土爐,神仙數不清。”文中反映的現象應該出現在下列哪一時期()A.新中國成立初期B.三大改造時期C.“一五”計劃時期D.“大躍進”時期5.1958年山東的一些農村吹哨上工,農民聽到后,“頭遍哨子不買賬,二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這一順口溜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農村的生產關系中已經出現了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環節B.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C.這是由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最好形式D.經濟建設的速度超越了客觀規律6.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的總路線的主要教訓是()A.經濟指導方針需要符合客觀經濟規律B.生產關系變革要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C.廣大人民群眾具有不可限量的創造性D.一定的經濟基礎決定一定的上層建筑7.下列關于“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造成了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破壞B.經工農業生產帶來了嚴重后果C.與八大二次會議的總路線無關D.屬于“左”傾錯誤的主要表現8.(2022·廣東廣州文綜)1962年3月,周恩來在中央財經工作會議上針對當時我國的經濟形勢即興作了一副對聯,上聯是“先抓吃穿用”,下聯是“實現農輕重”,橫批應是()A.一化三改 B.綜合平衡C.多快好省 D.以糧為綱9.1957~1966年是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其歷史階段特征是()A.正確與失誤,成就與挫折錯綜交織B.社會主義經濟持續和穩定發展C.遭受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D.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10.中國農村在人民公社制度下度過了整整26年。在這一時期中,中國農村的發展或停滯,中國農民的希望或苦難,都與人民公社制度有直接聯系。這26年是指()A.1951年~1976年B.1953年~1978年C.1958年~1983年D.1960年~1985年農民問題、農業問題始終是現代中國社會的重要問題。據此回答11~15題。11.下列對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土地所有制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全國土地改革完成,農村土地歸農民個人所有B.三大改造完成,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C.人民公社化運動,進一步強化了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使農民擁有了土地所有權12.(2022·濰坊質檢)到1962年底,國民經濟形勢開始好轉,農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農村甚至開始了包產到戶。上述現象的出現主要得益于()A.“左”傾錯誤得以根本糾正B.經濟體制改革的開始C.國家對國民經濟的調整D.農村土地關系的根本變化13.(2022·膠州模擬)在1984年的國慶游行隊伍中,農民開著拖拉機,載著“聯產承包好”的牌子通過天安門廣場。農民從聯產承包中得到的實惠是()A.獲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權B.獲得了生產和經營的自主權C.獲得了一切勞動產品的支配權D.獲得了一切生產資料所有權14.春聯是我國獨創的一種文學形式。貼春聯,是我國民間過春節的一項重要內容,常用以抒發人們對生活的贊美和對未來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員葉旗衡的一副春聯寫道:“借新賬還舊賬賬賬不清,吃一斤買一斤斤斤不斷。橫批:已經過去”這副對聯說明了()A.農民對過去豐衣足食生活的懷念B.舊中國農民悲慘的生活已成過去C.農民獲得土地所有權后的喜悅心情D.農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深得人心15.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進行的最主要原因是()A.農業的發展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前提B.農村社會秩序安定C.廣大農民對舊體制最為不滿D.農村人民生活水平低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據此回答16~17題。16.“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這里拉開序幕,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從這里開始形成……社會主義在遭受嚴重挫折之后開始在這里重新煥發生機。”材料中的“這里”是指()A.小崗村農民實行包干到戶B.人民公社體制被撤銷C.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D.深圳等經濟特區建立17.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八大()①都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確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任務③都提出要實行改革開放④這兩個會議有一定的繼承性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隨著改革開放逐步深入,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據此回答18~21題。18.在建國后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城市居民購買糧、布、油都要憑票。1983年12月1日,商業部通告全國:敞開供應棉布,取消布票。從此,自1954年9月9日開始使用的布票成為歷史文物。這些政策說明()①中國經濟的發展與國家政策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②政府不再單純以行政手段調配資源③中國逐漸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④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19.(2022·北京海淀一模)改革開放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我國在經濟體制改革上出現了根本性突破,其表現是()A.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B.創建經濟特區發展外向型經濟C.在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擴大企業自主權,實行政企分開20.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目的是()A.超越西方發達國家經濟水平B.解決商品不足的問題C.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調動人們的生產積極性2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A.使我國實現了共同富裕B.使人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C.使市場克服了盲目性、破壞性D.始終以宏觀調控為資源的主要配置形式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逐漸形成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據此回答22~25題。22.之所以選擇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為經濟特區,原因不包括()A.交通便利B.是著名的僑鄉C.經濟基礎好D.歷史上與海外交往密切23.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中,位于最北端和最南端的分別是()A.大連、北海 B.秦皇島、湛江C.天津、珠海 D.大連、湛江24.我國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沿海開放城市的相同之處不包括()A.大力引進外資B.屬于外向型經濟C.勞動密集型產業D.引進外國先進技術25.按時間順序排列下列事件()①深圳經濟特區的設立②海南經濟特區的設立③沿海經濟開放地帶的形成④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題18分,第27題14分,第28題18分,共50分)26.(2022·廣州)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從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第一天起,應該說就擔負起100多年來受到嚴重阻礙的工業化重任。但是從1953年我國完成經濟恢復,轉入大規模經濟建設以后,資本(包括人力資本)和資源嚴重缺乏就開始困擾著中國共產黨。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采取了集中有限資本和資源來加快建設重工業和完整工業體系的發展戰略。材料二:經過對建國50多年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總結和對世界經濟發展認識的深化,以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為標志,中國共產黨形成了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針政策,完成了關于工業化認識上的轉變。2022年9月,中共十六大將“新型工業化”道路正式概括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薄淞Α吨袊伯a黨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認識與實踐》請回答:(1)材料中“中國共產黨采取了集中有限資本和資源來加快建設重工業和完整工業體系的發展戰略”具體是指什么?(2分)(2)20世紀50年代后期,為了盡快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中國共產黨在工業建設方面采取了什么重要舉措?結果如何?(6分)(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工業建設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4分)(4)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共產黨關于工業化道路的認識有何變化?(不得照抄原文)分別概括這兩個時期影響中共關于工業化道路認識的主要國際因素。(6分)2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下面是反映20世紀50年代中國社會的兩幅圖片材料二:三年困難時期的糧食生產狀況材料三:過去我們經常把缺點、錯誤和成績,比之于一個指頭和九個指頭的關系,現在恐怕不能到處這樣套。……有些地區,缺點和錯誤不止是三個指頭。如果說這些地方的缺點和錯誤只是三個指頭,成績還有七個指頭,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是不能說服人的?!珖幸徊糠值貐^可以說缺點和錯誤是主要的,成績不是主要的。——劉少奇在七千人大會上的講話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兩場運動?有什么教訓?(6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問題?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是什么?(4分)(3)材料三反映出劉少奇怎樣的認識和指導思想?(4分)28.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986年,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來華訪問,送給鄧小平的禮物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證章和證券樣本。這位董事長心中十分忐忑不安,不知鄧小平會如何看待他的禮物。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鄧小平回贈了他中國剛剛上市的上海飛樂音響公司的股票。股票被人們看作市場經濟的標志,鄧小平回贈“飛樂股票”這一行動被人們認為寓意深刻。材料二:美國資深政治家基辛格曾與鄧小平討論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他說,如果你們成功,那將會給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共同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他的意思是,人類的認識規律將由此改變。——新華網2022年《國際社會關注面向新世紀的中國共產黨》請回答:(1)你認為鄧小平回贈“飛樂股票”這一行動的深刻寓意是什么?(6分)(2)為什么基辛格說“如果你們成功”,“人類的認識規律將由此改變”?(12分)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2.B3.D4.D5.A6.A7.C8.【解析】1958年,由于“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針對這種情況,中共中央對國民經濟進行整頓,“先抓吃穿用”“實現農輕重”,以達到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的發展。周恩來的對聯就說明了這一指導思想?!敬鸢浮緽9.A10.C11.D12.【解析】1960年冬,國家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故到1962年底,國民經濟形勢開始好轉。【答案】C13.【解析】本題考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之后,農民享有土地的經營權,所有權仍屬集體,A、D兩項錯誤;C項包含于B項之中,表述片面,B項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后給農民帶來的實惠?!敬鸢浮緽14.D15.【解析】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是由農村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決定的?!敬鸢浮緼16.C17.A18.B19【解析】1992年鄧小平南方視察后,根據鄧小平的論述,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而實現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性突破?!敬鸢浮緼20.C21.【解析】A項還沒有實現;市場經濟有一定的盲目性,C項不正確;市場經濟是以市場為主要配置資源的經濟,D項不正確。【答案】B22.C23.【解析】從地理緯度上看,秦皇島位于14個對外開放城市的最北端,湛江位于最南端。【答案】B二、非選擇題26.【答案】(1)第一個五年計劃或過渡時期總路線。(2分)(2)大辦工業或大煉鋼鐵。結果:導致了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國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造成環境破壞。(6分)(答出兩點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3)措施: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4分)(答出三點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4)變化:由注重工業化的速度和數量轉變為注重工業化的效益和質量。(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國際因素:20世紀50年代“冷戰”及兩極格局的影響,尤其是美國的威脅;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影響。(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20世紀90年代以來,和平、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第三次科技革命及知識經濟的發展;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影響。(6分)(答出兩點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27.【答案】(1)反映的是“大躍進”運動、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