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物理真題與答案解析_第1頁
2018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物理真題與答案解析_第2頁
2018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物理真題與答案解析_第3頁
2018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物理真題與答案解析_第4頁
2018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物理真題與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及答案:初中物理學科一、單項選擇題<8>1、……初中物理某教科書中"聲音的特性"<5分>正確答案:B.音調2、……物理學史在物理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5分>正確答案:A.赫茲通過實驗發現電磁波3、……"嫦娥四號"是我國探月工程計劃中的一顆人造衛星<5分>正確答案:C.衛星的繞行速度為4、……空間某靜電場的電勢<5分>正確答案:B.5、……可以固定點電荷P為圓心作兩個同心圓<5分>正確答案:選項缺失6、……題目缺失<5分>正確答案:題目缺失7、……題目缺失<5分>正確答案:題目缺失8、……題目缺失<5分>正確答案:題目缺失二、簡答題<2>暫缺三、案例分析題<2>11、……〔1什么是比熱容〔4分正確答案:〔1什么是比熱容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2指出學生解答的錯誤并給出正確答案。①質量;③受熱均勻;④使水或者煤油受熱均勻;⑤溫度;煤油;煤油升高溫度比水的高,表明水的比熱容比煤油大。〔3根據以上存在的問題設計教學片斷。師:同學們,先來回憶一下物質的比熱容是怎么定義的呢?生: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師:很好,那么我們要想比較水和煤油的比熱容大小,根據,可以有幾種方法呢?生:保證質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溫度,看誰吸收熱量多,誰的比熱容就大。師:吸收熱量多少怎么來判斷呢?生:看加熱時間,加熱時間越長,吸收熱量越多。師:沒錯,我們可以通過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溫度,看誰加熱時間長,誰的比熱容大,同樣的,也可以加熱相同時間來保證吸收熱量相同,比較他們的溫度變化,溫度變化大的,比熱容小。為了觀察方便,我們選擇第二種方式來進行。那在其中為什么要用攪拌器來緩慢攪拌呢?生:讓物質受熱均勻。師:回答的很準確,為了讓液體上下受熱均勻,我們可以緩慢的用攪拌器進行攪拌。同時呢,我在使用酒精燈加熱燒杯時,石棉網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生:使其受熱均勻。12、……下面是教師在初中物理"大氣壓強"〔1闡述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6分〔2對上述課堂實錄中老師存在的〔12分〔3設計一個教學方案〔12分正確答案:〔1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地球周圍包裹著厚厚的大氣層,這些空氣同樣受重力的作用,同時空氣又具有流動性,因此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換句話說,由于地球對空氣的吸引作用,空氣壓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體來支持它,這些支持著大氣的物體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氣壓力的作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大氣壓力,就是大氣壓強。〔2①教師角色的把握:新課改要求,教師應該由"傳授者"轉變為"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該教師不能轉變自己的角色,過分依賴教材,也沒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這與新課標的要求是相悖的。②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師依然把教材當做圣經來對待,課程內容改革之后,教師要做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一味地讓學生結合教材不僅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方式的發展,而且教學內容的安排不具有科學性,在授課過程中也不注意物理思想方法的合理滲透。③教學方式的選擇:該教師看似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教學任務,但過多的使用多媒體,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幫助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重結論輕過程,不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對于學生而言,這是一種純灌輸式的學習,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④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新課程下,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要定位于教學目標的達成。該教師未能達成教學目標,學生沒有學會,也不會學,而且學的沒有情趣。所以,該教師追求的教學效果非常狹隘,對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效果的定義過于簡單。⑤教學提問:該教師對于學生的問題簡單的進行否定,評價也過于單一,沒有充分起到激勵和甄別的功能,沒有對學生的疑問做出解答,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不會的知識依然沒有理解,會降低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3教學片段如下:教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知道了液體內部處處都有壓強,這是因為液體能夠流動。那空氣也可以流動,是不是空氣中也有壓強呢?學生:可能有吧。教師:這個大氣其實是同樣具有壓強的。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老師這兒有一杯牛奶和一個吸管,誰能過來試一下看能不能將牛奶喝到嘴里。學生嘗試之后回答。學生1:老師,我發現吸不上來,吸管上面有個洞。教師:那為什么有個洞就吸不上來呢?學生討論并嘗試解釋。教師:當我們喝牛奶時,用力一吸,使管內液面上方的空氣壓強減小,而外界大氣壓強不變,這樣外界大氣壓強大于管內上方氣體壓強,于是液體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被"壓"入嘴中;而我們將吸管上挖一個洞時,液面上方的氣體壓強和外界的大氣壓強始終相等,不存在"壓強差",所以液體不會被壓入嘴中。大家還能舉出類似的例子嗎?學生2:吸盤、拔火罐等。教師:那同學們觀看多媒體上的這個動畫,也就是課本上的實驗,同時思考鐵皮罐有怎樣的變化?學生討論后小組派代表回答。學生3:不蓋蓋子的時候不會發生變化,蓋上蓋子可能會變癟。教師播放動畫結果,引導學生思考原因。教師:那誰能試著說一下原因呢?學生:因為大氣壓強的存在。教師:大家回答的很準確。其實,如果蓋上蓋子,水蒸氣無法對外擴散致使罐內壓強大于外界大氣壓強。當用冷水澆罐子時,罐內熱氣遇冷重新液化為水,那么由于密封外界大氣進不去,即此時外界壓強大于里面壓強。這樣罐子就會被外界大氣壓"擠"癟。而如果打開蓋子,澆冷水的時候,因為外界空氣可以進入罐內,鐵皮罐就不會被"擠"癟了。大家理解了嗎?學生:理解了。四、教學設計題<2>13、……〔1簡述光的折射規律〔4分〔2設計一個教學片段,作出光的折射規律示意圖正確答案:〔1簡述光的折射規律。答:光折射時,折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同在一個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隨入射角的減小而減小;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傳播方向不變。〔2設計一個教學片段,作出光的折射規律示意圖,并解釋圖9的光現象。教師:同學們,上課前老師給大家表演一個關于鉛筆的魔術,大家注意觀察一下這只鉛筆發生了什么現象〔教師演示"水折斷鉛筆"實驗學生:發現鉛筆在水中被折斷了。教師:那鉛筆是真的被水折斷了嗎,大家在看看剛才這只鉛筆。〔教師把鉛筆從水中拿出來學生:鉛筆沒有被折斷。教師:那為什么鉛筆在水中會出現"折斷"現象,而在空氣中卻沒有變化呢?學生:〔陷入沉默教師:其實這是因為光在水和空氣中傳播時發生了一種光現象。為了觀察這種光現象我們可以用激光筆發出光線通過水中,大家觀察一下光會在水中顯示什么現象。為了使現象更加明顯,我們在水中加上一些牛奶或肥皂水。〔教師演示用激光筆發出光線射入水中的實驗學生1: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了空氣中。學生2:還有一部分光在水中發生了偏折教師:大家觀察的非常仔細,基本上發現了它的規律,為了能更加清晰地分析這個現象,大家試著在草稿紙上畫出這個光路。學生:〔開始畫出光路圖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光路圖:教師:根據上一節我們學習的光反射的示意圖,大家試著總結一下光折射的規律。學生:光折射時,折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同在一個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隨入射角的減小而減小。教師:很不錯,這就是光的折射規律。那大家能利用這個規律給剛才老師表演的"水折斷鉛筆"的小魔術揭一下謎底嗎?學生:當把鉛筆放入水中后,鉛筆分為了兩端,一段在空氣中,我們能直接看到,而另一段在水中,當水中鉛筆反射的光出來時會先通過水,再通過空氣傳到我們的眼睛中,所以這部分光線會發生折射,我們看到的水中的鉛筆僅僅是鉛筆的虛像,所以從整體上看就感覺鉛筆被折斷了。老師:大家解釋的非常好,看來已經明白了光的折射規律。14、……題目缺失正確答案:〔1題目缺失〔2《電荷在導體棒的定向移動》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生認識物體的導電性能是不同的,建立起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過程與方法]通過演示電荷的定向移動的實驗中,學生能夠區分導體和絕緣體的以及初步了解導體導電和絕緣體不導電的原因。[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向學生進行用電安全的教育。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學生能夠鑒別導體和絕緣體。[難點]了解導體導電和絕緣體不導電的微觀解釋。三、教學用具兩個相同的驗電器A和B;橡膠棒;金屬棒等。四、教學過程環節一:新課導入電工在安裝設備的時候,如果導線不夠長,往往需要接一段。而電工在接導線的時候時會把導線外面的皮扒掉,接好導線芯之后在纏上黑膠布。師:電工為什么要扒掉導線外面的皮呢?生:因為直接接在一起并不起作用,只有導線里面的銅線連在一起才有效。師:為什么接好導線之后還要纏上黑膠布呢?生:因為這樣能防止漏電傷人。為什么銅線接到一起才能導電,為什么纏上的黑膠布就能防止電傷人呢?這就是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導體和絕緣體。[設計意圖]利用生活情境引入新課,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思考進入新課,更有利于新課教學。環節二:新課教學〔一演示實驗——電荷在金屬棒中的定向移動取兩個相同的驗電器A和B,使A帶電,B不帶電。可以看到A的金屬箔是張開的,B的金屬箔是閉合的。〔1如下圖所示,用橡膠棒把A和B連接起來,觀察A和B的金屬箔張開有什么不同?生:用橡膠棒相連,A、B的張角沒有變化。[設計意圖]用絕緣體連接,發現A、B的張角沒有變化,則電荷不會在絕緣體中流動。〔2如下圖所示,再次使A帶電,B不帶電,用帶有絕緣柄的金屬棒將A和B連接在一起,觀察A和B的張角有什么變化?和橡膠棒的現象一樣嗎?生:用金屬棒相連兩個驗電器,現象與橡膠棒的不同,此時A的驗電器的張角變小了,B的金屬箔由閉合變為張開。師:這說明什么?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同桌兩人為一組進行討論,時間為3分鐘生:這說明了驗電器B也帶電了,由于有一部分電荷通過金屬棒從A移動到了B,電荷發生了移動。教師總結:上面實驗說明了,電荷在金屬中可以定向移動,在橡膠棒中沒喲發生移動。[設計意圖]兩個實驗實現對比,現象更加直觀。〔二導體和絕緣體上面實驗也說明了金屬能夠導電,有的物體容易導電,這樣的物體叫做導體。師:還能舉出其他導體的例子嗎?生:人體、大地、石墨、食鹽水溶液等。相反有的物體不容易導電,這樣的物體叫做絕緣體,例如:橡膠棒。師:還能舉出其他絕緣體的例子嗎?生:玻璃、塑料、紙張等。[設計意圖]將所學知識與生活聯系在一起,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教師多媒體出示金屬導電的模擬圖,學生觀察,教師引導指出:在金屬中,有部分電子可以脫離電子核的束縛,在金屬內部自由的移動,這樣的電子是自由電子,金屬導電靠的就是自由電子。環節三:鞏固提高關于絕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它上面沒有電子B.絕緣體不容易導電,但能夠帶電C.絕緣體不容易導電,也不能帶電D.當條件改變時,絕緣體也不容易導電[設計意圖]利用習題,鞏固所學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環節四:小結作業小結:本節課主要通過演示實驗——電荷在金屬棒中的定向移動,能夠認識什么是導體,什么是絕緣體,以及金屬導電的原因。作業:把酒精燈的火焰靠近帶電的驗電器金屬球,發現驗電器的金屬箔片稍微合攏些,這說明驗電器的電荷減少了?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及答案:高中物理學科一、單項選擇題<8>1、……圖1所示為某高中物理教科書的一個實驗<5分>正確答案:D.液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2、……貓突然把桌布從魚缸下拉出<5分>正確答案:B.魚缸在桌布上和在桌面上的滑動時間相等3、……P、Q兩輛汽車在同一條平直公路<5分>正確答案:B.Q的加速度先變小后變大4、……電吉他中電拾音器的基本結構<5分>正確答案:A.選用了銅制金屬弦5、……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由初態<5分>正確答案:D.②過程先吸熱后放熱6、……除中央亮紋的中心位置不變外<5分>正確答案:B.對應的衍射角變大7、……關于原子核<5分>正確答案:C.衰變成要經過6次β衰變與8次α衰變8、……空間某靜電場的電勢<5分>正確答案:B.二、計算題<1>三、案例分析題<2>10、……OACO為置水平面內光滑閉合金屬導軌〔1指出此道試題檢測了學生所學的哪些知識點。〔4分〔2給出正確解題過程。〔6分〔3針對學生解題過程存在的問題,設計一個教學片段,幫助學生解決此類問題。〔10分正確答案:〔1檢測學生的知識點,三角函數、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歐姆定律、安培力公式綜合應用。11、……下面為某實習教師在"力的合成"一課上的教學片段。〔1簡述平行四邊形定則。〔6分〔2對教師教學行為的錯誤和不足之處進行評述。〔12分〔3設計指導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教學片段或思路。〔12分正確答案:〔1兩個力合成時,以表示這兩個力的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這兩個鄰邊之間的對角線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這個法則叫做平行四邊形定則。〔2該教師雖然能夠采用較為生動的導入方式進行導入,但是在教學環境的營造上,語言過于嚴苛,沒有把握好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①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直接要求學生根據實驗器材對照PPT和教材機械式的進行實驗,并未考慮學生是否真的明白這個實驗的原理和意義,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在這節課中無法學會學習,體會到實驗的樂趣;②在學生實驗結束后,沒有考慮學生是否還存有疑惑,以及提問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發現,而是直接給出了平行四邊形定則;③學生未真正的理解知識點的時候,教師直接讓學生機械式的進行習題的練習和對知識的應用,沒有體現出新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學生為主體理念。〔3設計指導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教學片斷或思路師:同學們根據剛才我們的活動和生活中的例子,試著猜一猜分力和合力可能有著有什么關系?生:他們的作用效果相同,分力的大小之和等于合力。師:到底是不是呢,我們接下來通過實驗來驗證一下。大家看我們實驗臺上的器材,誰能試著設計一下實驗,來驗證分力和合力的關系?生:分別用一只手拉動橡皮條和同時用兩只手同時拉動橡皮條,讓橡皮條拉伸相同的距離,比較這兩次手的拉力。師:那怎么才能準確的知道手的拉力多大呢?需要用什么儀器?生:彈簧測力計。師:對,用彈簧測力計,通過上面的示數我們就能知道兩次合力和分力的大小。但是力是矢量,既有大小還有方向,方向怎么判斷呢?生:就是橡皮條拉伸的方向。師:非常好,大家的想法非常多。為了實驗的準確性,我們要多測量幾組數據,用不同根數的橡皮條多測幾組數據,每次要記錄好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和方向,即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現在呢,老師將完整的實驗操作步驟呈現在PPT中,同學們根據教材和PPT來進行實驗,看看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四、教學設計題<2>12、……閱讀材料,根據要求完成教學設計任務。〔1這個演示實驗可用于什么物理知識的教學?〔4分〔2用此實驗設計一個教學片段,幫助學生理解與該現象相關的物理知識。〔8分正確答案:〔1答:可用于分子動理論中的擴散現象的教學。〔2答:師:同學們請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兩種不同的液體放在一個試管中會發生怎么樣的現象呢?生甲:可能會按照倒入的順序在試管中分層。生乙:我認為會混合在一起。〔學生議論紛紛……師:同學們思考非常積極,都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那到底會怎么出現怎么樣的現象呢?下面我們就做一個具體的實驗來一探究竟。〔向學生展示課桌上的實驗儀器師:我先在桌子前的燒杯中放入半杯清水,老師右手邊還有半杯藍色的硫酸銅溶液,接下來老師導入其中我們一起來看看會怎么樣的現象發生?〔教師通過長頸漏斗慢慢地把藍色硫酸銅溶液注入杯底師:同學們看看現在燒杯中的兩種液體是怎么分布的?生:兩種液體分層在燒杯中,藍色硫酸銅溶液沉底分布。〔同學們異口同聲回答師:好的,同學們我們觀察一段時間看看有什么變化。生:藍色液體與清水漸漸融入一起了〔同學們驚訝的說了出來。一段時間后……師:現在同學們看看液體是如何分布的?生:整個燒杯的液體都變成了藍色,但是顏色比之前要淡一些。師: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確實燒杯中的兩種液體混合在一起了,顏色也變淡了很多。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所學過的知識,你們能解釋這種現象么?生: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師:這位同學的知識掌握的很扎實,但是為什么兩種液體會融合呢?生:因為分子間存在間隙。師:很好,這位同學對于物體把握的很清楚。確實因為分子間存在間隙,所以兩種溶液可以相互融合,相當于稀釋了溶液,顏色也與之前比淡了一些。師:同學們,不同物質能夠彼此進入對方,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現象稱為擴散。師:那同學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們能舉出生活中其他擴散現象的例子么?生甲:老家的煤球堆放在墻角,時間長了以后,拿走煤球發現煤會滲入墻體。師:非常好,生活體驗很豐富。同學們還能舉出別的例子么?生乙:家人燒的茶葉蛋,鹵了一段時間后,能發現醬油的色素會滲入雞蛋中。師:同學們舉出的例子都非常好,所以說擴散現象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同學們要仔細留意身邊的實驗現象,就會有很大的收獲。13、……閱讀材料,根據要求完成教學設計。〔1簡述左手定則的內容。〔4分〔2根據上述材料,完成"實驗:洛倫茲力的方向"學習內容的教學設計,其中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不少于300字。〔24分正確答案:〔1答:左手定則,主要判斷與力有關的定律。將左手平展,讓磁感線穿過手心,使大拇指與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個平面內,則四指指向電流所指方向,則大拇指的方向就是導體受力的方向。〔2答:《實驗:洛倫茲力的方向》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洛倫茲力的方向,能夠用左手定則判斷洛倫茲力的方向。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能夠對現象進行準確的描述,提高觀察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學習物理的熱情以及探索自然奧秘的欲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洛倫茲力的方向。難點:能夠在不同條件中準確判斷洛倫茲力的方向。三、教學準備實驗儀器:陰極射線管四、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利用左手定則判斷安培力的方向,誰能說說具體的內容?生:左手伸直,磁感線穿過手心,大拇指與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個平面內,則四指指向電流所指方向,則大拇指的方向就是導體受力的方向。師:描述的很準確,那么我們想一下,電流形成的原因其實就是自由電子在移動,那么我們來想想,如果是自由電子在磁場當中運動,是不是也會受到力的作用呢?這個力的方向向哪呢[設計意圖]通過問答法與學生復習上節課的知識,能夠對本節課的內容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從學生熟悉的知識入手,可以建立課程內容之間的必然聯系,讓學生迅速進入本節課狀態。〔二新課內容1.實驗猜想教師介紹實驗器材陰極射線管,并簡單說明其原理,讓學生們明確當接入高壓電源時,我們能看到電子束的徑跡。老師引導:想一想,如果在電子束的周圍加上向上勻強電場,會產生什么樣的情況?學生猜想:因為,電流從微觀來看就是自由移動的電子,所以射出的電子束可能會偏轉。教師追問:向哪個方向偏轉呢?進而引導學生觀察實驗。2.實驗演示教師實驗前進行提問:你看到的磁場方向向哪?電子的偏轉方向向哪?教師用蹄形磁鐵在電子束的路徑上加上磁場,學生進行觀察。學生通過觀察回答:當電子束從右向左運動,磁場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電子束向上偏轉做圓周運動。[設計意圖]在實驗前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能夠更好地讓學生進行觀察,進而會對接下來的分析做好鋪墊,讓學生輕松把握本節課的知識點。教師追問:那么我現在將電子束的運動方向調轉或是將磁場的方向進行調換,那么又會出現什么樣的現象呢?教師多次演示,學生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總結:調換電子束發射方向或是調換磁場方向的其中一個,電子束的方向會發生不同方向偏轉,那么既然我們知道能夠通過電流和磁場的方向判斷安培力的方向,并且,電流也是定向移動的電子形成的,能否通過左手定則來判斷電子束的偏轉方向,也就是電子在磁場中的判斷方向呢?3.交流與分析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進而在班級內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