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詞類活用文言文基礎知識專題:詞類活用文言文基礎知識1
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用法是指詞類活用。詞類活用是指一部分實詞(也有個別虛詞)在一定的條件下臨時改變原來所屬那類詞的語法功能而作另一類詞用的現象。識別詞類活用主要根據上下文,從語法角度去分析。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用法是指詞類活用。詞類活用是2名詞活用形容詞活用動詞活用數詞活用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用法名形動數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用法3名詞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活用作狀語名詞活用為使動名詞活用為意動名名詞名詞4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在古代漢語中是比較普遍的現象。活用后的意義仍和這個名詞的意義密切相關,只是動作化了。
名詞處在了動詞應該處的位置上。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類型示例例: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詞用作動詞,筑舍。)2、晉軍函嶺,秦軍氾南。《燭之武退秦師》(軍:名詞作動詞,駐軍。)3、籍吏民,封府庫。《鴻門宴》(籍:名詞作動詞,登記。)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在古代漢語中是比較普遍的現象。活用后的意51、鄒忌朝服衣冠1、服:穿上戴好2、非能水也,而絕江河3、驢不勝怒,蹄之4、沛公軍霸上2、
水:游泳3、蹄:用蹄踢4、軍:駐軍2、非能水也,而絕江河3、驢不勝怒,蹄之4、沛公軍霸上2、6
現代漢語里,普通名詞是不能直接作狀語的,而古代漢語中普通名詞直接作狀語卻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動詞前面有名詞,如果此名詞不是句子的主語,一定活用作狀語。第一、表示比喻。第二、表示對待人的態度。第三、表示處所。第四、表示動作使用的工具。第五、表示動作進行的方式。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草行露宿,日與北騎相出沒于江淮間。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譯為:像……一樣。譯為:當作……一樣。譯為:在……譯為:用(乘,憑借)……翻譯要具體對待第六、表示時間。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譯為:每天[或在……,或一……(天天、月月、年年)地]名詞活用作狀語現代漢語里,普通名詞是不能直接作狀語的,而古71、下列句子中不屬于名詞作狀語的兩項是()。
A.人皆得以隸使之B.沛公欲王關中C.能面刺寡人之過者D、俊才星馳E、籍吏民,封府庫答案:1、BE(A、隸:像對待奴隸一樣,C、面:當面,D、星:像流星一樣,BE、王:稱王;籍:登記,名作動)注:名詞活用作動詞或狀語的區別:看名詞后是否+動詞,有動詞就作狀語,沒有就作動詞答案:注:名詞活用作動詞或狀語的區別:8名詞用作使動詞,是指這個名詞帶了賓語,并且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變成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名詞用作使動詞,使……滅族。)例:1、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王:名詞用作使動詞,使……稱王)名詞用作使動詞,是指這個名詞帶了賓語,并且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9下列屬于名詞使動用的一項是()A、或棹孤舟。B、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C、沛公軍霰上。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下列屬于名詞使動用的一項是()A、或棹孤舟。D10三、自覺遵守規則3、西漢發明造紙術,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2.明確自覺遵守規則的要求。3、分封制:(西周分封諸侯的制度)---漢武帝實施推恩令,分封封封再分封,消弱諸侯勢力;---西晉分封同姓諸侯王【教師提問】杭州“斑馬線禮讓”是如何煉成的?你從中獲得了什么啟示?3、在把握要點和中心的基礎上,分析判斷細節。湖州城東南二百步,抵霅溪,溪連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吳興守柳惲于此賦詩云“汀洲采白蘋”,因以為名也。前不知幾十萬年,后又數百載,有名無亭,鞠①為荒澤。至大歷十一年,顏魯公真卿為刺史,始剪榛導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屬災潦薦②至,沼堙臺圮。后又數十載,委無隙地。至開成三年,弘農楊君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樹三園,構五亭,卉木荷竹,舟橋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備焉。觀其架大漢,跨長汀者,謂之白蘋亭。介二園、閱百卉者,謂之集芳亭。面廣池、目列岫者,謂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謂之朝霞亭。狎清漣者,謂之碧波亭。五亭間開,萬象迭入,向背俯仰,勝無遁形。每至汀風春溪月秋花繁鳥啼之旦蓮開水香之タ賓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動觴詠半酣飄然恍然。游者相顧,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間也?又不知蓬瀛昆閬,復何如哉?【10題詳解】4、劉邦勝利、項羽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教師總結】我們在勸導他人遵守規則時要做到有禮、有理、有節,如果自身受到威脅,要機智地向他人求助。第一,從小官做到大官。文章開篇主要簡單介紹傳主的姓名字號、籍貫、天賦、文學素養、性情、舉薦或舉功名情況、最初任職情況、和家庭情況等。文章的中間部分寫傳主從小縣令開始做起,因其管理能力,造福百姓能力,管理農業能力,處理偏遠地區盜賊等的能力顯著而升官至地方或省會地區;又因傳主能夠審時度勢,會管國家,會處理國家邊疆事務,又升官至宮廷;受到皇帝的賞識,官職達到頂峰。文章的結尾,交代傳主官位所至、朝野名望、蓋棺論定、卒年賜謚等。10、229年,孫權在建業(南京)稱帝,吳國建立。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名詞用作意動詞,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1、吾從而師之(師:名詞用作意動詞,以……為師。)2、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名詞意動,以……為伴侶;友:名詞意動,以……為朋友。)三、自覺遵守規則名詞用作意動詞,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11下列句子不屬于名詞意動的一項是()A、稍稍賓客其父。B、糞土當年萬戶侯。C、漁人異之。D、吾從而師之。C下列句子不屬于名詞意動的一項是()A、稍稍賓客其父12數詞數詞用作動詞。六王畢,四海一。朝輝夕陰,氣象萬千。(統一)(變化萬千)
數數詞用作動詞。六王畢,四海一。朝輝夕陰,氣象萬千。(統一)13第九條本辦法由印發之日起實行。圖3-2培養服務人才的步驟10.3采購人確定成交供應商過程中,發現成交候選供應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將不予確定其為成交供應商:5、處理好大廈使用初期的誤報警問題基礎設施包括服務的硬件和軟件。做好整個基礎設施規劃的目的是讓顧客感到滿足。例如,商場應該給開車來購物的顧客設計停車位等。常見的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及方法如表3-1所示。(2)組織機構代碼證副本復印件(加蓋鮮章)。由高素質的專業人員來使用和維護設備,設備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我們將從管理處現有的骨干中抽調專業人員及公司工程部配合下組成一支精干的設備運行及維護隊伍,并邀請相關單位(如該系統的設計、安裝單位)對所有技術人員進行強化培訓,確保每一個人都能熟諳該系統并能正確使用及維護。博物館里面陳列著很多古董車,每個樓層都有一位服務人員站在一個角落等著為客人服務。如果客人存在疑問向服務人員走過去的時候,他用眼神余光看到客人過來,就會立刻把身體轉過來準備服務。第三條推薦對象5統計方法選定培訓過程中,把培訓資料整理在冊,并做好培訓紀錄,及時跟蹤檢查評標委員會通過上述評審,確定入圍投標人。只有成為入圍投標人,才能進入詢標和綜合評審。(二)、“基礎資料”菜單學習詞類活用知識,要注意掌握和積累典型的例子。對于不典型的甚至模棱兩可的可不必糾纏。此外,不能只滿足于能說出來某詞是什么活用現象,還要能夠準確地解釋和翻譯活用詞。從高考的角度說,一般不考這是什么詞活用作什么詞,考查較多的是某個詞在某個句子里面是什么意思。小結:第九條本辦法由印發之日起實行。學習詞類活用知識,要注意掌141、下列屬于名詞活用為動詞的一項是()A、王無罪歲B、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C、席卷天下,包舉宇內D、用心一也A名作動,歸罪BC、名詞作狀語D數詞作形容詞隨堂測試
A1、下列屬于名詞活用為動詞的一項是()A名作動,歸罪隨152、選出下面加點字不是活用的一項()
A、不耕而食,不蠶而衣。
B、公子怒,欲鞭之。
C、范增數目項王
D、天之亡我,我何渡為!ABC名作動。意思分別是:A養蠶;B鞭打;C示意;D2、選出下面加點字不是活用的一項()
A16DA、C、名作動B、名做狀語D、認為……小的,意動用法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后人哀之而不鑒之”的“鑒”用法相同的一項()
A、朝歌夜弦
B、士大夫終不肯夜泊絕壁之下
C、
兒涕而去。(《促織》)
D、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DA、C、名作動B、名做狀語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后人哀17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名詞活用作動詞的一項是()A、刑人如恐不勝B、沛公欲王關中C、還軍霸上D、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D、名作狀,在夜里。D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名詞活用作動詞的一項是()D、名作185、下列選項中屬于數詞活用動詞的一項是()A、以其無禮于晉,且貳與楚也。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C、吾從而師之。D、朝歌夜弦。A5、下列選項中屬于數詞活用動詞的一項是()A、以其無禮于晉,19《文言文詞類活用》公開課課件20動詞動詞活用為名詞及物動詞活用為使動不及物動詞活用為使動動動詞21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噲。“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2、商鞅變法---(1)時間及支持者:前356年秦孝公(2)內容:承認土地私有;獎勵耕戰;設立縣制。(3)作用:使秦國國富兵強;確立封建制度,為統一中國奠定基礎。重要的戰役和戰爭2.能力目標:正確對待權益糾紛,學會依照法定程序維護自身權益,能夠尊重他人合法權利,學會自覺規范自身行為。8、官渡之戰,200年,曹操戰勝袁紹,統一黃河流域。《尚書》是我國最古的官方史書,是我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書》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來儒家補充進去的。西漢初存28篇,因用漢代通行的文字隸書抄寫,稱《今文尚書》。另有相傳在漢武帝時從孔子住宅壁中發現的《古文尚書》(現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東晉梅賾所獻的偽《古文尚書》(較《今文尚書》多16篇)。現在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和編本。【解析】9、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5、君主專制制度(中央集權制度):戰國時期韓非提出,秦朝秦始皇創立,直到清朝。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原稱《書》,到漢代改稱《尚書》,意為上代之書。《尚書》,在作為歷史典籍的同時,向來被文學史家稱為我國最早的散文總集,是和《詩經》并列的一個文體類別。3、分封制:(西周分封諸侯的制度)---漢武帝實施推恩令,分封封封再分封,消弱諸侯勢力;---西晉分封同姓諸侯王動詞活用為名詞
動詞活用為名詞,它一般處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邊有“其”或“之”。翻譯時,在動詞后面補充符合語境的名詞。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譯為:出產的東西,收入的東西。譯為:到的人。譯為:埋伏的人(伏兵)。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22詞類活用專題訓練A、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捕蛇者說》)B、懼有伏焉。(《曹劌論戰》)
A\出:出產的東西;入:收入的財物。B\伏:伏兵。動詞活用為名詞。即這個動詞在句子中,具明顯的表示人與事物的意義。它一般處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面有“其”或“之”字。如“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中的“至”,本來是動詞,這里放在“其”字之后,共同充當主語,作“來到這里的人”解。
A、項伯殺人,臣活之。 B、可燒而走也。(《赤壁之戰》)C、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季氏將伐顓頊》A\活之:使之活。B\走:使(之)逃跑。C\使……來。動詞的使動用法。表示“(主語)使(賓語)怎樣”,活用為有“使”“令”意義的動詞。動詞和它的賓語不是一般的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而是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產生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翻譯時要采用兼語式的形式。一般來說,凡是不及物動詞帶賓語的,多屬使動用法。總結:以上為動詞活用的兩種情況。詞類活用專題訓練A、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捕蛇者說》)2313、追亡逐北,流血漂櫓《過秦論》14、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過秦論》15、翩翩兩騎來是誰?《賣碳翁》
動作名,逃亡的人。動作名,收藏的珠寶動詞作名詞的規律:動詞活用為名詞,就是動詞跑到了主語和賓語的位置上。動作名:騎馬的人13、追亡逐北,流血漂櫓《過秦論》動作名,逃亡的人。動作24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活用為意動形容詞活用為使動形容詞的活用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的活用形容詞25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用作名詞,表示具有這一性質狀態的人或物,形容詞若處在主語、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面有“其”“之”等字或數詞,翻譯時一般要補出中心詞(名詞)而以形容詞作定語。將軍身披堅執銳。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君安與項伯有故?瑜等率輕銳繼其后。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譯為:堅硬的鎧甲;銳利的武器。譯為:長處;短處。譯為:舊交情。譯為:輕銳的部隊。譯為:圣人;愚人。形容詞形容詞用作名詞,表示具有這一性質狀態的人或物,形容詞若26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形容詞是不帶賓語的,如果帶了賓語(有時也不帶),而又沒有使動、意動的意味,就是活用為一般動詞。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而心目耳力俱窮,絕無蹤響。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譯為:善待。譯為:說壞話。譯為:窮盡。譯為:善于。譯為:變小變弱。形容詞是不帶賓語的,如果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27A、將軍身披堅執銳。(《陳涉世家》)B、義不殺少而殺眾。(《公輸》)C、四美具,二難并。(《滕王閣序》)D、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芙蕖》)E、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欲往投之。(《赤壁之戰》)A、堅:堅韌的盔甲;銳:銳利的武器。B、少:很少的人;眾:很多的人。C、美:美好的事物,四美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難:難得的賢主嘉賓。D、長:長處;短:短處。E、舊:舊交情。詞類活用專題訓練總結:這一講是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用作名詞的形容詞,在句中表示具有這一性質狀態的人或物,一般處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面有“其”“之”或數詞。翻譯時一般要補出中心語(名詞),而以這個形容詞作定語。
A、將軍身披堅執銳。(《陳涉世家》)A、堅:堅韌的盔甲;銳:28A、春風又綠江南岸。 (《泊船瓜州》)B、大王必欲急臣。 (《廉頗藺相如列傳》)C、足以榮汝身。 (《孔雀東南飛》)D、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觸龍說趙太后》)E、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諫太宗十思書》)
A、綠:使[江南岸]返綠。B、急:使臣著急。C、榮:使你榮耀。D、使……尊貴。E、使……穩固。詞類活用專題訓練總結:以上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帶上賓語以后,使得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可譯為“使……怎樣”。
A、春風又綠江南岸。 (《泊船瓜州》)A、綠:使[江南29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特殊的動賓關系使動意動為動特殊的30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使動用法意動用法能夠使賓語在客觀上產生某種行為或行動主觀認為賓語具有謂語所表示的性質與狀態例:況吾與子漁樵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侶:以……為侶,友:以……為友,意動用法“臣活之”中的主語是“臣”,而“活”這個動作的發出者卻是項伯,因而“主語不一致”,用使動用法。活:使之生存下來例(1)項伯殺人,臣活之。“使賓語怎樣”“認為賓語怎樣”或“以為賓語怎樣”翻譯為“認為……”、“以……為……”“把……看成(當作)……”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使動用法意動用法能夠使賓語在客觀上產生某31形容詞活用為使動使動用法及物動詞活用為使動不及物動詞活用為使動
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它是用動賓結構表達使令式的內容。
使動的翻譯有兩種,一種為直譯,使……;一種為意譯,用相應的及物動詞代替。名詞活用為動詞使動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32例如:例1、2019年全國卷1:【學生回答】杭州“斑馬線禮讓”是通過法規約束、宣傳引導、社會倡議、自覺行動逐漸煉成的。從中可以看出,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且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地球只有一個,人類已經意識到地球上的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雖然已經開始探索外太空(插入我們載人航天的事例和對外太空探索的簡單計劃),但畢竟這個探索的時間是相當長的。時予守宮在洛,楊君緘書赍圖,請予為記。予按圖握筆,心存目想,覙縷③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勝境,得人而后發;人有心匠,得物而后開:境心相遇,固有時耶?蓋是境也,實柳守濫觴之,顏公椎輪之,楊君繪素之:三賢始終,能事畢矣。楊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弊興利,若改茶法、變稅書之類是也。利興,故府有羨財;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濟高情,成勝概,三者旋相為用,豈偶然哉?昔謝、柳為郡,樂山水,多高情,不聞善政;龔、黃為郡,憂黎庶,有善政,不聞勝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楊君乎?君名漢公,字用乂。恐年祀久遠,來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時開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記。12、秦朝投降的對象是:劉邦。秦朝主力是被項羽消滅的。5、煙霧報警器,利用煙敏電阻來測量煙霧濃度,從而達到報警目的12、317年,司馬睿以建康(南京)為都城,建立東晉。①社會基礎:北洋軍閥政府對外出賣國家和民族的權益,對內搞獨裁、打內戰,使中國的民族矛盾和國內的階級矛盾日益加深。1、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例1、2019年全國卷1:主語謂語中心語賓語使
具備可用圖示為:
例如:主語謂語中心語賓語使具備可用圖示33名詞活用為意動
動詞的使動用法包括不及物動詞使動和及物動詞使動兩種。表示使賓語產生某種動作行為。(1)不及物動詞活用為使動。(2)及物動詞活用為使動。項伯殺人,臣活之。雖大風浪不能鳴(之)也。卒庭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吞二周而亡諸侯。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譯:使……活,或意譯為救活譯:使……鳴,或意譯為敲響譯:使……歸譯:使……亡,或意譯為滅亡譯:使……來,或意譯為招來譯:使……跟從,或意譯為帶領譯:使……承擔,或意譯為救活動詞的使動用法包括不及物動詞使動和及物動詞使動兩34
動詞的使動用法,是指表示主語使賓語產生某種動作行為,表示使動用法的動詞常是不及物動詞。
(1).子謂生死而肉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譯文:先生真是讓死人復生、叫白骨長肉的人。](2).曹軍方連船艦,可燒而走也。(《資治通鑒·赤壁之戰》)[譯文:曹操的軍隊正把戰船連接在一起,可以用火燒船來使(他)敗逃。](3)嘗人,人死;食狗,狗死。《呂氏春秋·上德》[譯文:使人嘗那食品,人便死掉;使狗吃那食品,狗便死掉。]動詞的使動用法,是指表示主語使賓語產生某種動作35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表示使賓語具有某種性質或狀態。春風又綠江南岸。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秦王恐其破璧。譯:使……綠,或譯為吹綠譯:使……尊,或譯為位居尊位譯:使……固,或譯為固定譯:使……破,或譯為撞(砸)破表示使賓語具有某種性質或狀態。春風又綠江南岸。今媼尊長安君36古漢語中,形容詞后帶賓語,并表示使賓語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狀態。
例如:(1)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老子》)
[譯文:古代善于行道的人,不是用道去使老百姓聰明,而是用道使他們愚蠢。](2)、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
[譯文:春風又使江南的大地變綠了。](3)、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蒲松齡《促織》)
[譯文:集市上游手好閑的年輕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籠子養起來,使它的價值昂貴,囤積起來當作珍貴的貨物。]古漢語中,形容詞后帶賓語,并表示使賓語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37表示使賓語成為某種人或事物。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舍相如廣成傳舍。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齊威王欲將孫臏。譯:使……復活,使……長肉譯:使……住在,或意譯為安排……住在譯:使……稱王,或意譯為稱王天下譯:使……為將,或意譯為任命……為將領名詞活用為使動表示使賓語成為某種人或事物。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舍相如38
名詞的使動用法,是指名詞活用為動詞,表示主語使賓語成為這個名詞表示的人或事物.
(1)、故王不如東蘇子,秦必疑齊而不信蘇子矣(《史記·蘇秦列傳》)[譯文:所以,大王不如使蘇秦往東方去,那么秦國就一定懷疑齊國并且不相信蘇秦了。](2)、膏澤斯民。(《答司馬諫議書》)[譯文:使這些百姓得到好處。]名詞的使動用法,是指名詞活用為動詞,表示主語使賓語成為這39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傳》)B、舍相如廣成傳(zhùan)舍。
名詞的使動用法表示“(主語)使(賓語)怎樣”,活用為有“使”“令”意義的動詞。其特點是必帶賓語,但這個表使動的名詞同賓語并沒有構成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而是使這個賓語產生某種動作或發生某種變化,而這種動作的對象或變化的結果,就是那個表使動的名詞。它實際上是兼語式的簡化,本來兼語式的結構是主+動+兼+動+賓(或無賓),現在則簡化為主+動+賓,從而使語言簡練。翻譯時應恢復成兼語式。例如:“先入秦破咸陽者王之”中的“王之”就是“使(他)為王”。《鴻門宴》)
詞類活用專題訓練A、生:使……生;肉:使……長肉。B、舍(讀去聲):使……住宿,安置住宿。
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傳》)40名詞活用為意動形容詞活用為意動
意動用法就是形容詞、名詞帶賓語,活用作有“認為”
“以為”意義的動詞,表示“(主語)認為(賓語)怎樣”或“(主語)把(賓語)當作什么”。意動用法的翻譯格式:(1)“認為(覺得)……怎么樣”(2)“把……當作……看待”(3)“對……感到怎么樣”意動用法意動用法就是形容詞、名詞帶賓語,活用作有“認為”“41謂語中心語主語賓語以為
例如:一人橫行天下,武王恥之。(《孟子·梁惠王下》)[譯文:紂王一個人在天下橫行霸道,武王認為這是羞恥。]意動用法的翻譯圖示謂語中心語主語賓語以為例如:一人橫行天下,武王恥之。42形容詞活用為意動表示認為賓語具有某種人性質、狀態。成以其小,劣之。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漁人甚異之。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譯:認為……小譯:對……感到奇怪譯:以……為羞,對……感到羞恥譯:認為……奇特譯:認為……奇特表示認為賓語具有某種人性質、狀態。成以其小,劣之。邑人奇之43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指主語認為賓語具有某種性質、狀態。例如:(1)然則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莊子·秋水》)
[譯文:那么,我以天地為大而以毫末為小,可以嗎?]
(2)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梁惠王上》)
[譯文:老先生不把千里路當作遙遠來到我國,大概也有使我國獲得利益的辦法吧!]
(3)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指主語認為賓語具有某種性質、狀態。例44[譯文: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地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天下小了。]
2、名詞的意動用法
名詞的意動,表示主語把賓語當作某種人或事物。
例如(1)、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譯文:漸漸地把他的父親當捉賓客對待。]
(2)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靈公》)
[譯文:有道德的人把沒有能力當作憂患,不把別人不了解自己當作憂患。]
(3)、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入中國,則中國之。(韓愈《原道》)
[譯文:孔子寫作《春秋》的時候,諸候有人用外族的禮儀,就把他當作外族;上進到用中華的禮儀,就把他當作中華人。][譯文: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地小了,登上泰山就451、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2、吾從而師之。3、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臣:使……為臣)(《韓信拜將》)(師:以……為老師)(《師說》)(賓客:以……為賓客)(《《傷仲永》)規律:不能帶賓語的名詞帶有賓語,活用為使動或意動詞。1、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臣:使……為臣)(《韓信拜將》)46為動用法
為動用法,簡言之,即主語為賓語而動。結構方式:[動+賓]=[為]+賓+動。一般譯為:“給(替、為)……怎么樣”。雖以史遷之善傳游俠。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譯:替……作傳譯:為……哭泣公子為人仁而下士。譯:為……屈尊為動為動用法,簡言之,即主語為賓語而動。結構方式47
為(wèi)動用法,是指作謂語中心語的動詞表示“主語為(替)賓語”施行某一動作行為,即“主語為(替)賓語怎麼樣”。可圖示為:主語謂語中心語賓語為(替)實施
例如:等死,死國可乎?(《史記·陳涉世家》)譯文:同樣是死,為國家而死可以嗎?為(wèi)動用法,是指作謂語中心語的動48
為動用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用法:
1、動詞的為動用法:表示主語替賓語完成某個動作行為。
例如:(1)、夫人將啟之。(《左傳·隱公元年》)[譯文:夫人準備為他打開城門。]
(2)、文贏請三帥。(《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譯文:晉文公夫人贏氏替三帥求情。]
(3)、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孟子·梁惠王下》)
[譯文:大王你施行仁政,這些老百姓就會對上級親愛,愿為長官賣命。]為動用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用法:1、動49
2、形容詞的為動用法:表示主語替賓語具有某種性質狀態。
例如:(1)非傷亡簪(zān)也。(《韓詩外傳》)
[譯文:不是為失掉簪而悲傷。]
(2)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宮賦》)
[譯文:后人為他哀痛卻不把他當作借鑒,就使得更后的人又為后人哀痛。]
3、名詞的為動用法:主語為賓語表示某種動作行為。
例如:(1)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指南錄〉后序》)
[譯文:廬陵人文天祥親自為他的詩集寫了序言。]
2、形容詞的為動用法:表示主語替賓語具有某種性質50
(3)、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史記·留侯世家》)
[譯文:老人家說:“給我穿鞋!”張良為他取來了鞋子后,便跪在地上給他穿上。]
(2)諸侯之客進兵法,公子皆名之。(《史記·魏公子列傳》)
[譯文:諸侯各國的賓客進獻兵法著作,魏公子都為他們命名。](3)、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51表示把賓語當作某種人或事物。糞土當年萬戶侯。孟嘗君客我。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譯:把……當作糞土一樣譯:把……當作客人一樣譯:以……為先,以……為后譯:把……當作客人對待譯:以……為師名詞活用為意動表示把賓語當作某種人或事物。糞土當年萬戶侯。孟嘗君客我。以52
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
——三者的區別*使動:在客觀上使賓語產生變化或造成某種結果。*為動:為賓語而行動。*意動:(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客觀上使大木變小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天下變小了”只是主觀感受]華佗脈之。[有替賓語怎樣的意味]主觀意念的感覺,只是主觀上覺得(認為)賓語怎樣了。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使動:在客觀上使賓語產生變化53練習:解釋各句中加線的活用詞語的用法和意義。
1、或異二者之為。(《岳陽樓記》)
為:動詞活用作名詞,意為“心理活動”。2、故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怪: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為“認為……很奇怪”。3、必固其跟本。(《諫太宗十思疏》)4、誰悲失路之人。(《滕王閣序》)5、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意為“使……牢固”。
悲:形容詞的為動用法,意為“為……悲傷”。
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為“認為……美”。例子:沛公軍霸上。軍:名詞作動詞,意為“駐軍、駐
(《史記·鴻門宴》)扎”。練習:解釋各句中加線的活用詞語的用法和意義。1、或異54
6、以其無禮于晉,且貳與楚也。(《燭之武退秦師》)
7、夜縋而出,見秦伯。(同上)
8、若亡鄭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同上)
9、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同上)
10、然后卑事夫差……(《勾踐滅吳》)
11、吊有憂,賀有喜。(同上)
12、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觸龍說趙太后》)
貳:數詞活用作動詞,意為“有二心”。
夜:名詞活用作狀語,意為“在夜晚”。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意為“使……滅亡”。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意為“把……當作邊界”。
卑:形容詞用作動詞,意為“降低身份作奴仆”。
優、喜: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意為“憂愁的事、高興的事”.
尊: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意為“使……尊貴”.6、以其無禮于晉,且貳與楚也。55
13、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14、浴乎沂,風乎舞雩(同上)
15、七十者衣帛食肉(《寡人之于國也》)
16、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同上)
17、其曲中規(《勸學》)
18、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秋水》)
小、大: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意為“小事、小相”;“大事,指治國為政”.。
風: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吹風”。
衣: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穿”。
生、死:動詞活用作名詞,意為“活著的人、死去的人”。
曲: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意為“彎曲的弧度”。
少、輕: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為“認為……少,小看;認為……輕,輕視。”13、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子路、曾56專題:詞類活用文言文基礎知識專題:詞類活用文言文基礎知識57
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用法是指詞類活用。詞類活用是指一部分實詞(也有個別虛詞)在一定的條件下臨時改變原來所屬那類詞的語法功能而作另一類詞用的現象。識別詞類活用主要根據上下文,從語法角度去分析。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用法是指詞類活用。詞類活用是58名詞活用形容詞活用動詞活用數詞活用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用法名形動數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用法59名詞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活用作狀語名詞活用為使動名詞活用為意動名名詞名詞60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在古代漢語中是比較普遍的現象。活用后的意義仍和這個名詞的意義密切相關,只是動作化了。
名詞處在了動詞應該處的位置上。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類型示例例: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詞用作動詞,筑舍。)2、晉軍函嶺,秦軍氾南。《燭之武退秦師》(軍:名詞作動詞,駐軍。)3、籍吏民,封府庫。《鴻門宴》(籍:名詞作動詞,登記。)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在古代漢語中是比較普遍的現象。活用后的意611、鄒忌朝服衣冠1、服:穿上戴好2、非能水也,而絕江河3、驢不勝怒,蹄之4、沛公軍霸上2、
水:游泳3、蹄:用蹄踢4、軍:駐軍2、非能水也,而絕江河3、驢不勝怒,蹄之4、沛公軍霸上2、62
現代漢語里,普通名詞是不能直接作狀語的,而古代漢語中普通名詞直接作狀語卻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動詞前面有名詞,如果此名詞不是句子的主語,一定活用作狀語。第一、表示比喻。第二、表示對待人的態度。第三、表示處所。第四、表示動作使用的工具。第五、表示動作進行的方式。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草行露宿,日與北騎相出沒于江淮間。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譯為:像……一樣。譯為:當作……一樣。譯為:在……譯為:用(乘,憑借)……翻譯要具體對待第六、表示時間。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譯為:每天[或在……,或一……(天天、月月、年年)地]名詞活用作狀語現代漢語里,普通名詞是不能直接作狀語的,而古631、下列句子中不屬于名詞作狀語的兩項是()。
A.人皆得以隸使之B.沛公欲王關中C.能面刺寡人之過者D、俊才星馳E、籍吏民,封府庫答案:1、BE(A、隸:像對待奴隸一樣,C、面:當面,D、星:像流星一樣,BE、王:稱王;籍:登記,名作動)注:名詞活用作動詞或狀語的區別:看名詞后是否+動詞,有動詞就作狀語,沒有就作動詞答案:注:名詞活用作動詞或狀語的區別:64名詞用作使動詞,是指這個名詞帶了賓語,并且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變成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名詞用作使動詞,使……滅族。)例:1、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王:名詞用作使動詞,使……稱王)名詞用作使動詞,是指這個名詞帶了賓語,并且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65下列屬于名詞使動用的一項是()A、或棹孤舟。B、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C、沛公軍霰上。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下列屬于名詞使動用的一項是()A、或棹孤舟。D66三、自覺遵守規則3、西漢發明造紙術,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2.明確自覺遵守規則的要求。3、分封制:(西周分封諸侯的制度)---漢武帝實施推恩令,分封封封再分封,消弱諸侯勢力;---西晉分封同姓諸侯王【教師提問】杭州“斑馬線禮讓”是如何煉成的?你從中獲得了什么啟示?3、在把握要點和中心的基礎上,分析判斷細節。湖州城東南二百步,抵霅溪,溪連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吳興守柳惲于此賦詩云“汀洲采白蘋”,因以為名也。前不知幾十萬年,后又數百載,有名無亭,鞠①為荒澤。至大歷十一年,顏魯公真卿為刺史,始剪榛導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屬災潦薦②至,沼堙臺圮。后又數十載,委無隙地。至開成三年,弘農楊君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樹三園,構五亭,卉木荷竹,舟橋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備焉。觀其架大漢,跨長汀者,謂之白蘋亭。介二園、閱百卉者,謂之集芳亭。面廣池、目列岫者,謂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謂之朝霞亭。狎清漣者,謂之碧波亭。五亭間開,萬象迭入,向背俯仰,勝無遁形。每至汀風春溪月秋花繁鳥啼之旦蓮開水香之タ賓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動觴詠半酣飄然恍然。游者相顧,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間也?又不知蓬瀛昆閬,復何如哉?【10題詳解】4、劉邦勝利、項羽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教師總結】我們在勸導他人遵守規則時要做到有禮、有理、有節,如果自身受到威脅,要機智地向他人求助。第一,從小官做到大官。文章開篇主要簡單介紹傳主的姓名字號、籍貫、天賦、文學素養、性情、舉薦或舉功名情況、最初任職情況、和家庭情況等。文章的中間部分寫傳主從小縣令開始做起,因其管理能力,造福百姓能力,管理農業能力,處理偏遠地區盜賊等的能力顯著而升官至地方或省會地區;又因傳主能夠審時度勢,會管國家,會處理國家邊疆事務,又升官至宮廷;受到皇帝的賞識,官職達到頂峰。文章的結尾,交代傳主官位所至、朝野名望、蓋棺論定、卒年賜謚等。10、229年,孫權在建業(南京)稱帝,吳國建立。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名詞用作意動詞,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1、吾從而師之(師:名詞用作意動詞,以……為師。)2、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名詞意動,以……為伴侶;友:名詞意動,以……為朋友。)三、自覺遵守規則名詞用作意動詞,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67下列句子不屬于名詞意動的一項是()A、稍稍賓客其父。B、糞土當年萬戶侯。C、漁人異之。D、吾從而師之。C下列句子不屬于名詞意動的一項是()A、稍稍賓客其父68數詞數詞用作動詞。六王畢,四海一。朝輝夕陰,氣象萬千。(統一)(變化萬千)
數數詞用作動詞。六王畢,四海一。朝輝夕陰,氣象萬千。(統一)69第九條本辦法由印發之日起實行。圖3-2培養服務人才的步驟10.3采購人確定成交供應商過程中,發現成交候選供應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將不予確定其為成交供應商:5、處理好大廈使用初期的誤報警問題基礎設施包括服務的硬件和軟件。做好整個基礎設施規劃的目的是讓顧客感到滿足。例如,商場應該給開車來購物的顧客設計停車位等。常見的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及方法如表3-1所示。(2)組織機構代碼證副本復印件(加蓋鮮章)。由高素質的專業人員來使用和維護設備,設備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我們將從管理處現有的骨干中抽調專業人員及公司工程部配合下組成一支精干的設備運行及維護隊伍,并邀請相關單位(如該系統的設計、安裝單位)對所有技術人員進行強化培訓,確保每一個人都能熟諳該系統并能正確使用及維護。博物館里面陳列著很多古董車,每個樓層都有一位服務人員站在一個角落等著為客人服務。如果客人存在疑問向服務人員走過去的時候,他用眼神余光看到客人過來,就會立刻把身體轉過來準備服務。第三條推薦對象5統計方法選定培訓過程中,把培訓資料整理在冊,并做好培訓紀錄,及時跟蹤檢查評標委員會通過上述評審,確定入圍投標人。只有成為入圍投標人,才能進入詢標和綜合評審。(二)、“基礎資料”菜單學習詞類活用知識,要注意掌握和積累典型的例子。對于不典型的甚至模棱兩可的可不必糾纏。此外,不能只滿足于能說出來某詞是什么活用現象,還要能夠準確地解釋和翻譯活用詞。從高考的角度說,一般不考這是什么詞活用作什么詞,考查較多的是某個詞在某個句子里面是什么意思。小結:第九條本辦法由印發之日起實行。學習詞類活用知識,要注意掌701、下列屬于名詞活用為動詞的一項是()A、王無罪歲B、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C、席卷天下,包舉宇內D、用心一也A名作動,歸罪BC、名詞作狀語D數詞作形容詞隨堂測試
A1、下列屬于名詞活用為動詞的一項是()A名作動,歸罪隨712、選出下面加點字不是活用的一項()
A、不耕而食,不蠶而衣。
B、公子怒,欲鞭之。
C、范增數目項王
D、天之亡我,我何渡為!ABC名作動。意思分別是:A養蠶;B鞭打;C示意;D2、選出下面加點字不是活用的一項()
A72DA、C、名作動B、名做狀語D、認為……小的,意動用法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后人哀之而不鑒之”的“鑒”用法相同的一項()
A、朝歌夜弦
B、士大夫終不肯夜泊絕壁之下
C、
兒涕而去。(《促織》)
D、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DA、C、名作動B、名做狀語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后人哀73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名詞活用作動詞的一項是()A、刑人如恐不勝B、沛公欲王關中C、還軍霸上D、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D、名作狀,在夜里。D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名詞活用作動詞的一項是()D、名作745、下列選項中屬于數詞活用動詞的一項是()A、以其無禮于晉,且貳與楚也。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C、吾從而師之。D、朝歌夜弦。A5、下列選項中屬于數詞活用動詞的一項是()A、以其無禮于晉,75《文言文詞類活用》公開課課件76動詞動詞活用為名詞及物動詞活用為使動不及物動詞活用為使動動動詞77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噲。“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2、商鞅變法---(1)時間及支持者:前356年秦孝公(2)內容:承認土地私有;獎勵耕戰;設立縣制。(3)作用:使秦國國富兵強;確立封建制度,為統一中國奠定基礎。重要的戰役和戰爭2.能力目標:正確對待權益糾紛,學會依照法定程序維護自身權益,能夠尊重他人合法權利,學會自覺規范自身行為。8、官渡之戰,200年,曹操戰勝袁紹,統一黃河流域。《尚書》是我國最古的官方史書,是我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書》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來儒家補充進去的。西漢初存28篇,因用漢代通行的文字隸書抄寫,稱《今文尚書》。另有相傳在漢武帝時從孔子住宅壁中發現的《古文尚書》(現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東晉梅賾所獻的偽《古文尚書》(較《今文尚書》多16篇)。現在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和編本。【解析】9、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5、君主專制制度(中央集權制度):戰國時期韓非提出,秦朝秦始皇創立,直到清朝。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原稱《書》,到漢代改稱《尚書》,意為上代之書。《尚書》,在作為歷史典籍的同時,向來被文學史家稱為我國最早的散文總集,是和《詩經》并列的一個文體類別。3、分封制:(西周分封諸侯的制度)---漢武帝實施推恩令,分封封封再分封,消弱諸侯勢力;---西晉分封同姓諸侯王動詞活用為名詞
動詞活用為名詞,它一般處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邊有“其”或“之”。翻譯時,在動詞后面補充符合語境的名詞。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譯為:出產的東西,收入的東西。譯為:到的人。譯為:埋伏的人(伏兵)。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78詞類活用專題訓練A、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捕蛇者說》)B、懼有伏焉。(《曹劌論戰》)
A\出:出產的東西;入:收入的財物。B\伏:伏兵。動詞活用為名詞。即這個動詞在句子中,具明顯的表示人與事物的意義。它一般處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面有“其”或“之”字。如“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中的“至”,本來是動詞,這里放在“其”字之后,共同充當主語,作“來到這里的人”解。
A、項伯殺人,臣活之。 B、可燒而走也。(《赤壁之戰》)C、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季氏將伐顓頊》A\活之:使之活。B\走:使(之)逃跑。C\使……來。動詞的使動用法。表示“(主語)使(賓語)怎樣”,活用為有“使”“令”意義的動詞。動詞和它的賓語不是一般的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而是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產生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翻譯時要采用兼語式的形式。一般來說,凡是不及物動詞帶賓語的,多屬使動用法。總結:以上為動詞活用的兩種情況。詞類活用專題訓練A、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捕蛇者說》)7913、追亡逐北,流血漂櫓《過秦論》14、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過秦論》15、翩翩兩騎來是誰?《賣碳翁》
動作名,逃亡的人。動作名,收藏的珠寶動詞作名詞的規律:動詞活用為名詞,就是動詞跑到了主語和賓語的位置上。動作名:騎馬的人13、追亡逐北,流血漂櫓《過秦論》動作名,逃亡的人。動作80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活用為意動形容詞活用為使動形容詞的活用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的活用形容詞81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用作名詞,表示具有這一性質狀態的人或物,形容詞若處在主語、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面有“其”“之”等字或數詞,翻譯時一般要補出中心詞(名詞)而以形容詞作定語。將軍身披堅執銳。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君安與項伯有故?瑜等率輕銳繼其后。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譯為:堅硬的鎧甲;銳利的武器。譯為:長處;短處。譯為:舊交情。譯為:輕銳的部隊。譯為:圣人;愚人。形容詞形容詞用作名詞,表示具有這一性質狀態的人或物,形容詞若8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形容詞是不帶賓語的,如果帶了賓語(有時也不帶),而又沒有使動、意動的意味,就是活用為一般動詞。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而心目耳力俱窮,絕無蹤響。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譯為:善待。譯為:說壞話。譯為:窮盡。譯為:善于。譯為:變小變弱。形容詞是不帶賓語的,如果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83A、將軍身披堅執銳。(《陳涉世家》)B、義不殺少而殺眾。(《公輸》)C、四美具,二難并。(《滕王閣序》)D、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芙蕖》)E、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欲往投之。(《赤壁之戰》)A、堅:堅韌的盔甲;銳:銳利的武器。B、少:很少的人;眾:很多的人。C、美:美好的事物,四美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難:難得的賢主嘉賓。D、長:長處;短:短處。E、舊:舊交情。詞類活用專題訓練總結:這一講是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用作名詞的形容詞,在句中表示具有這一性質狀態的人或物,一般處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面有“其”“之”或數詞。翻譯時一般要補出中心語(名詞),而以這個形容詞作定語。
A、將軍身披堅執銳。(《陳涉世家》)A、堅:堅韌的盔甲;銳:84A、春風又綠江南岸。 (《泊船瓜州》)B、大王必欲急臣。 (《廉頗藺相如列傳》)C、足以榮汝身。 (《孔雀東南飛》)D、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觸龍說趙太后》)E、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諫太宗十思書》)
A、綠:使[江南岸]返綠。B、急:使臣著急。C、榮:使你榮耀。D、使……尊貴。E、使……穩固。詞類活用專題訓練總結:以上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帶上賓語以后,使得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可譯為“使……怎樣”。
A、春風又綠江南岸。 (《泊船瓜州》)A、綠:使[江南85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特殊的動賓關系使動意動為動特殊的86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使動用法意動用法能夠使賓語在客觀上產生某種行為或行動主觀認為賓語具有謂語所表示的性質與狀態例:況吾與子漁樵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侶:以……為侶,友:以……為友,意動用法“臣活之”中的主語是“臣”,而“活”這個動作的發出者卻是項伯,因而“主語不一致”,用使動用法。活:使之生存下來例(1)項伯殺人,臣活之。“使賓語怎樣”“認為賓語怎樣”或“以為賓語怎樣”翻譯為“認為……”、“以……為……”“把……看成(當作)……”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使動用法意動用法能夠使賓語在客觀上產生某87形容詞活用為使動使動用法及物動詞活用為使動不及物動詞活用為使動
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它是用動賓結構表達使令式的內容。
使動的翻譯有兩種,一種為直譯,使……;一種為意譯,用相應的及物動詞代替。名詞活用為動詞使動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88例如:例1、2019年全國卷1:【學生回答】杭州“斑馬線禮讓”是通過法規約束、宣傳引導、社會倡議、自覺行動逐漸煉成的。從中可以看出,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且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地球只有一個,人類已經意識到地球上的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雖然已經開始探索外太空(插入我們載人航天的事例和對外太空探索的簡單計劃),但畢竟這個探索的時間是相當長的。時予守宮在洛,楊君緘書赍圖,請予為記。予按圖握筆,心存目想,覙縷③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勝境,得人而后發;人有心匠,得物而后開:境心相遇,固有時耶?蓋是境也,實柳守濫觴之,顏公椎輪之,楊君繪素之:三賢始終,能事畢矣。楊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弊興利,若改茶法、變稅書之類是也。利興,故府有羨財;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濟高情,成勝概,三者旋相為用,豈偶然哉?昔謝、柳為郡,樂山水,多高情,不聞善政;龔、黃為郡,憂黎庶,有善政,不聞勝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楊君乎?君名漢公,字用乂。恐年祀久遠,來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時開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記。12、秦朝投降的對象是:劉邦。秦朝主力是被項羽消滅的。5、煙霧報警器,利用煙敏電阻來測量煙霧濃度,從而達到報警目的12、317年,司馬睿以建康(南京)為都城,建立東晉。①社會基礎:北洋軍閥政府對外出賣國家和民族的權益,對內搞獨裁、打內戰,使中國的民族矛盾和國內的階級矛盾日益加深。1、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例1、2019年全國卷1:主語謂語中心語賓語使
具備可用圖示為:
例如:主語謂語中心語賓語使具備可用圖示89名詞活用為意動
動詞的使動用法包括不及物動詞使動和及物動詞使動兩種。表示使賓語產生某種動作行為。(1)不及物動詞活用為使動。(2)及物動詞活用為使動。項伯殺人,臣活之。雖大風浪不能鳴(之)也。卒庭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吞二周而亡諸侯。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譯:使……活,或意譯為救活譯:使……鳴,或意譯為敲響譯:使……歸譯:使……亡,或意譯為滅亡譯:使……來,或意譯為招來譯:使……跟從,或意譯為帶領譯:使……承擔,或意譯為救活動詞的使動用法包括不及物動詞使動和及物動詞使動兩90
動詞的使動用法,是指表示主語使賓語產生某種動作行為,表示使動用法的動詞常是不及物動詞。
(1).子謂生死而肉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譯文:先生真是讓死人復生、叫白骨長肉的人。](2).曹軍方連船艦,可燒而走也。(《資治通鑒·赤壁之戰》)[譯文:曹操的軍隊正把戰船連接在一起,可以用火燒船來使(他)敗逃。](3)嘗人,人死;食狗,狗死。《呂氏春秋·上德》[譯文:使人嘗那食品,人便死掉;使狗吃那食品,狗便死掉。]動詞的使動用法,是指表示主語使賓語產生某種動作91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表示使賓語具有某種性質或狀態。春風又綠江南岸。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秦王恐其破璧。譯:使……綠,或譯為吹綠譯:使……尊,或譯為位居尊位譯:使……固,或譯為固定譯:使……破,或譯為撞(砸)破表示使賓語具有某種性質或狀態。春風又綠江南岸。今媼尊長安君92古漢語中,形容詞后帶賓語,并表示使賓語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狀態。
例如:(1)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老子》)
[譯文:古代善于行道的人,不是用道去使老百姓聰明,而是用道使他們愚蠢。](2)、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
[譯文:春風又使江南的大地變綠了。](3)、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蒲松齡《促織》)
[譯文:集市上游手好閑的年輕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籠子養起來,使它的價值昂貴,囤積起來當作珍貴的貨物。]古漢語中,形容詞后帶賓語,并表示使賓語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93表示使賓語成為某種人或事物。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舍相如廣成傳舍。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齊威王欲將孫臏。譯:使……復活,使……長肉譯:使……住在,或意譯為安排……住在譯:使……稱王,或意譯為稱王天下譯:使……為將,或意譯為任命……為將領名詞活用為使動表示使賓語成為某種人或事物。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舍相如94
名詞的使動用法,是指名詞活用為動詞,表示主語使賓語成為這個名詞表示的人或事物.
(1)、故王不如東蘇子,秦必疑齊而不信蘇子矣(《史記·蘇秦列傳》)[譯文:所以,大王不如使蘇秦往東方去,那么秦國就一定懷疑齊國并且不相信蘇秦了。](2)、膏澤斯民。(《答司馬諫議書》)[譯文:使這些百姓得到好處。]名詞的使動用法,是指名詞活用為動詞,表示主語使賓語成為這95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傳》)B、舍相如廣成傳(zhùan)舍。
名詞的使動用法表示“(主語)使(賓語)怎樣”,活用為有“使”“令”意義的動詞。其特點是必帶賓語,但這個表使動的名詞同賓語并沒有構成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而是使這個賓語產生某種動作或發生某種變化,而這種動作的對象或變化的結果,就是那個表使動的名詞。它實際上是兼語式的簡化,本來兼語式的結構是主+動+兼+動+賓(或無賓),現在則簡化為主+動+賓,從而使語言簡練。翻譯時應恢復成兼語式。例如:“先入秦破咸陽者王之”中的“王之”就是“使(他)為王”。《鴻門宴》)
詞類活用專題訓練A、生:使……生;肉:使……長肉。B、舍(讀去聲):使……住宿,安置住宿。
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傳》)96名詞活用為意動形容詞活用為意動
意動用法就是形容詞、名詞帶賓語,活用作有“認為”
“以為”意義的動詞,表示“(主語)認為(賓語)怎樣”或“(主語)把(賓語)當作什么”。意動用法的翻譯格式:(1)“認為(覺得)……怎么樣”(2)“把……當作……看待”(3)“對……感到怎么樣”意動用法意動用法就是形容詞、名詞帶賓語,活用作有“認為”“97謂語中心語主語賓語以為
例如:一人橫行天下,武王恥之。(《孟子·梁惠王下》)[譯文:紂王一個人在天下橫行霸道,武王認為這是羞恥。]意動用法的翻譯圖示謂語中心語主語賓語以為例如:一人橫行天下,武王恥之。98形容詞活用為意動表示認為賓語具有某種人性質、狀態。成以其小,劣之。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漁人甚異之。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譯:認為……小譯:對……感到奇怪譯:以……為羞,對……感到羞恥譯:認為……奇特譯:認為……奇特表示認為賓語具有某種人性質、狀態。成以其小,劣之。邑人奇之99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指主語認為賓語具有某種性質、狀態。例如:(1)然則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莊子·秋水》)
[譯文:那么,我以天地為大而以毫末為小,可以嗎?]
(2)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梁惠王上》)
[譯文:老先生不把千里路當作遙遠來到我國,大概也有使我國獲得利益的辦法吧!]
(3)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指主語認為賓語具有某種性質、狀態。例100[譯文: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地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天下小了。]
2、名詞的意動用法
名詞的意動,表示主語把賓語當作某種人或事物。
例如(1)、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譯文:漸漸地把他的父親當捉賓客對待。]
(2)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靈公》)
[譯文:有道德的人把沒有能力當作憂患,不把別人不了解自己當作憂患。]
(3)、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入中國,則中國之。(韓愈《原道》)
[譯文:孔子寫作《春秋》的時候,諸候有人用外族的禮儀,就把他當作外族;上進到用中華的禮儀,就把他當作中華人。][譯文: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地小了,登上泰山就1011、項王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11月教學工作總結(5篇)
- 技校自我鑒定300字(8篇)
- 感恩教育演講稿范文(17篇)
- 沈陽旅游考察心得體會(8篇)
-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末家長會發言稿(5篇)
- 2025年電話銷售工作總結范文(16篇)
- 小學數學五 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及反思
- 七年級學生代表發言稿范文(4篇)
- 2025年倉庫個人年終總結報告(4篇)
- 2025小學教師個人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16篇)
- 2025年有關“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日活動工作方案
- 2025中國新型儲能行業發展白皮書
- 海南省天一大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學業水平診斷(四)語文試題及答案
- 旅游合同簽署委托協議
- 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2030中國非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臺球理論測試題及答案
- 家庭車輛掛別人名下協議書范文
- 新教科版小學1-6年級科學需做實驗目錄
- 伍桂清 基于單片機的光電計數器的設計.doc
- 浦東新區建設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實施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