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8遺傳的基本規律1.(2019?全國1卷.5)某種二倍體高等植物的性別決定類型為 XY型。該植物有寬葉和窄葉兩種葉形,寬葉對窄葉為顯性。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B/b)位于X染色體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窄葉性狀只能出現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現在雌株中寬葉雌株與寬葉雄株雜交,子代中可能出現窄葉雄株寬葉雌株與窄葉雄株雜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親本雜交后子代雄株均為寬葉,則親本雌株是純合子【答案】 C【解析】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中,基因型 XX代表雌性個體,基因型XY代表雄性個體,含有基因 b的花粉不育即表示雄配子Xb不育,雌配子正常。【詳解】窄葉性狀個體的基因型為 犬犬或XbY,由于父本無法提供正常的X3配子,故雌性后代中無基因型為XbXb的個體,故窄葉性狀只能出現在雄性植株中, A正確;寬葉雌株與寬葉雄株,寬葉雌株的基因型為 XBX-,寬葉雄株的基因型為XBY,雌株中可能有乂配子,所以子代中可能出現窄葉雄株, B正確;寬葉雌株與窄葉雄株,寬葉雌株的基因型為XBX",窄葉雄株的基因型為Xb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3不可育,只有丫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 C錯誤;若雜交后代中雄株均為寬葉,故其母本只提供了 XB配子,由于母本的Xb是可育的,故該母本為寬葉純合子, D正確。故選C(2019?全國 2卷.5)某種植物的羽裂葉和全緣葉是一對相對性狀。某同學用全緣葉植株(植株甲)進行了下列四個實驗。①植株甲進行自花傳粉,子代出現性狀分離②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全緣葉③用植株甲給羽裂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 1:1④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 3:1其中能夠判定植株甲為雜合子的實驗是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答案】 B【解析】由題干信息可知,羽裂葉和全緣葉是一對相對性狀,但未確定顯隱性,若要判斷全緣葉植株甲為雜合子,即要判斷全緣葉為顯性性狀,羽裂葉為隱性性狀。根據子代性狀判斷顯隱性的方法:①不同性狀的親本雜交-子代只出現一種性狀-子代所出現的性狀為顯性性狀,雙親均為純合子;②相同性狀的親本雜交-子代出現不同性狀-子代所出現的新的性狀為隱性性狀,親本為雜合子。【詳解】讓全緣葉植株甲進行自花傳粉,子代出現性狀分離,說明植株甲為雜合子,雜合子表現為顯性性狀,新出現的性狀為隱性性狀,①正確;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全緣葉,說明雙親可
能都是純合子,既可能是顯性純合子,也可能是隱性純合子,或者是雙親均表現為顯性性狀,其中之一為雜合子,另一個為顯性純合子,因此不能判斷植株甲為雜合子,②錯誤;用植株甲給羽裂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 1:1,只能說明一個親本為雜合子,另一個親本為隱性純合子,但誰是雜合子、誰是純合子無法判斷,③錯誤;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與羽裂葉的比例為 3:1,說明植株甲與另一全緣葉植株均為雜合子,④正確。綜上分析,供選答案組合, B正確,A、C、D均錯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顯隱性性狀的判斷方法,以及常見分離比的應用,測交不能用來判斷顯隱性,但能檢驗待測個體的基因組成,因此可用測交法來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2019?全國3卷.6)假設在特定環境中,某種動物基因型為 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發育成個體,基因型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現有基因型均為 Bb的該動物1000對(每又?含有1個父本和1個母本),在這種環境中,若每對親本只形成一個受精卵,則理論上該群體的子一代中 BRBb、bb個體的數目依次為A.250、500、0B.250、500、250C.500、250、0D.750、250、0【答案】A【解析】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據此答題。【詳解】雙親的基因型均為Bb,根據基因的分離定律可知:BbXBb-^1/4BB、1/2Bb、1/4bb,由于每對親本只能形成1個受精卵,1000對動物理論上產生的受精卵是1000個,且產生基因行為BRBdbb的個體的概率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即產生基因型為 BB的個體為1/4X1000=250個,產生基因型為Bb的個體為1/2X1000=500個,由于基因型為bb的受精卵全部致死,因此獲得基因型為bb的個體的基因型為0。綜上所述,BCM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2019?江蘇卷.25)下圖為某紅綠色盲家族系譜圖,相關基因用 XB、Xb表示。人的MNB型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基因型有3種:LMLM(M型)、LNLN(N型)、LMLN(MN?!)。已知I-1、I-3為M型,I-2、I-4為N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多選)□o正常男女■?□o正常男女■?患病男女TOC\o"1-5"\h\z1 2 3 4iiO(SyCZ12 3 4III O1n-3的基因型可能為LMLNXBXBn-4的血型可能為M型或MNHn-2是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的概率為 1/2m-1攜帶的Xb可能來自于I-3【答案】 AC【解析】紅綠色盲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Y染色體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男性的色盲基因來自于母親,只能遺傳給女兒,而女性的色盲基因既可以來自于母親,也可以來自于父親,既能遺傳給女兒,也能遺傳給兒子。在 MN血型系統中,M型、N型和M郵的基因型依次為LMLM、LNLN和LMLN。在此基礎上結合題意并依據圖示呈現的親子代的表現型推知相應個體的基因型,進而判斷各選項的正確與否。【詳解】僅研究紅綠色盲,依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II-1的基因型為XbY,由此推知:I-1和I-2的基因型分別是XBY和XBXb,n-2和n-3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XBXB:XBXb=1:1。僅研究MNM型,I-1和I-2的基因型分別是LMLM和LNLN,因此n-1、n-2和n-3的基因型均為lmln。綜上分析,n-3的基因型為lmlnxbxb或LMLNXBXb,n-2是紅綠色盲攜帶者的概率是1/2,A、C正確;I-3和I-4的基因型分別是LMLM和LNLN,因此n-4的基因型為LMLN,表現型為MN?,B錯誤;I-1和n-4的基因型均為XBY,因此m-1攜帶的Xb來自于n-3,n-3攜帶的Xb來自于I-2,即m-1攜帶的火可能來自于I-2,D錯誤。【點睛】遺傳系譜圖試題的解題技巧遺傳系譜圖的解題思路①尋求兩個關系:基因的顯隱性關系;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②找準兩個開始:從子代開始;從隱性個體開始。③學會雙向探究: 逆向反推 (從子代的分離比著手 );順向直推 (已知表現型為隱性性狀, 可直接寫出基因型;若表現型為顯性性狀,則先寫出基因型,再看親子關系 )。對于系譜圖中遺傳病概率的計算。若不知道遺傳方式,則首先要以系譜圖中“各家庭成員的親子代的表現型”的為切入點,判斷出該病的遺傳方式,再結合系譜圖寫出雙親的基因型,最后求出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若已知遺傳方式,則需結合系譜圖寫出雙親的基因型,最后求出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如果是兩種遺傳病相結合的類型,可采用“分解組合法”,即從每一種遺傳病入手,算出其患病和正常的概率,然后依題意進行組合,從而獲得答案。(2019?浙江卷 .17)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患半乳糖血癥的女兒和一個正常的兒子。若這個兒子與一個半乳糖血癥攜帶者的女性結婚,他們所生子女中,理論上患半乳糖血癥女兒的可能性是A.1/l2B.1/8C.1/6D.1/3A2/3*1/4*1/2=1/12(2019?浙江卷.28)[加試題]下圖為甲、乙兩種遺傳病(其中一種為伴性遺傳)的某遺傳家系圖,家系中無基因突變發生,且 l4無乙病基因。人群中這兩種病的發病率均為 1/625。
正常叫性,女性患甲病男性、女性患乙病男性.攵性,患甲乙病史牲、女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IV2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Y推測出4發生染色體畸變的可能性大于出 5。B.若m4與m5再生1個孩子,患甲病概率是1/26,只患乙病概率是25/52C.n1與IV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與m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4/39D.若H1,與人群中某正常男性結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是1/39【答案】B【解析】題干信息明確一種病為伴性遺傳。看1和2生出4號個體,明顯的形狀分離,所以甲病為隱性遺傳病;同時4號是一位女性患者,所以甲病為伴 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下述相關基因用 A/a表示)。也能得出乙病為伴性遺傳的結論。關于乙病,系譜圖中均為男性患者,且患者的男性后代均為患者,初步判斷為伴 Y遺傳病。同時若為伴X顯性、隱性的話,與3和4生出6、8號個體沖突,故而確定乙病為伴 Y遺傳(假設致病基因為b)。A選項。2為乙病患者男性,兩條XX染色體均正常,理論上可以是正常的卵細胞與 XY的精子結合,也可以是XX卵細胞與Y的精子結合。故而父本和母本發生染色體畸變的概率都有,很難區分, A錯誤。B選項。4的基因型可以直接寫出一一 aaXYb,而5的基因型可以是AAXXtk可以是AaXX二者的比例需要用到題干“兩種病的發病率均為 1/625”。發病率為1/625,所以aa的頻率為1/625,a為1/25、A為24/25;所以正常人群中AA的概率為:(24/25)2/(1-(1/625))=12/13,Aa的概率為1/13。亦即正常人中的雜合子=Aa/(1-aa)。所以4號(XY1)aa和5號(AAXX(12/13)、AaXX(1/13))再生一個孩子的情況下:對乙病而言, xV和XX后代女性都正常、男性都患病;對甲病而言, aa和AA(12/13)、Aa(1/13)后代aa占1/13*1/2=26/1。即(2019?海南卷.18)以豌豆為材料進行雜交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豌豆是自花傳粉且閉花受粉的二倍體植物B.進行豌豆雜交時,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C.雜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時分離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均能夠自由組合DD錯。D錯。8.(2019?海南卷.19)人苯丙酮尿癥由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 m控制,在人群中的發病率極低。理論上,下列推測正確的是A.人群中M和m的基因頻率均為1/2人群中男性和女性患苯丙酮尿癥的概率相等C.苯丙酮尿癥患者母親的基因型為 MnOmm1勺概率相等D.苯丙酮尿癥患者與正常人婚配所生兒子患苯丙酮尿癥的概率為 1/2【答案】 B【解析】 人苯丙酮尿癥是由常染色體基因控制的, 其遺傳跟性別不關聯, 人群中男女患病概率相等, B正確。(2018天津卷,6)某生物基因型為A1A2,A1和A2的表達產物N1和N2可隨機組合形成二聚體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種蛋白。若該生物體內 A2基因表達產物的數量是A1的2倍,則由A1和A2表達產物形成的二聚體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為A.1/3B.1/4C.1/8D.1/9【答案】 D【解析】基因A、A2的表達產物N、N2可隨機結合,組成三種類型的二聚體蛋白 NiNi、N1N2、NaNb,若該生物體內A2基因表達產物的數量是A的2倍,則N占1/3,N2占2/3,由于N和N2可隨機組合形成二聚體蛋白,因此NiN占1/3X1/3=1/9。(2018江蘇卷,6)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會導致子二代不符合 3:1性狀分離比的情況是顯性基因相對于隱性基因為完全顯性子一代產生的雌配子中 2種類型配子數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子一代產生的雄配子中 2種類型配子活力有差異,雌配子無差異統計時子二代 3種基因型個體的存活率相等1解析】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蛉中,若顯性基因相對干隱性基因為完全顯性I則子一代為雜合子,子二代性狀分離比為止,A正確;若子一代雌雄性都產生比例相等的兩種配子,則子二代性狀分禽比為加1,B正確b若子一代產生的雄配子中2種類型配子活力有差異,琳配子無差異,則子二代性狀分離比不為3:1,C錯誤孑若統計時,子二代3種基因型個體的存活率相等,則表現型比例為3:LD正確口(2018浙江卷)5.一對A血型和B血型的夫婦,生了AB血型的孩子。AB血型的這種顯性類型屬于A.完全顯性B.不完全顯性 C.共顯性D.性狀分離【答案】C【解析】AB血型的基因型是IAI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從M1自交一代中取純合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從M1自交一代中取純合的(A高B低C低)植株,與M2基因型相同的植株雜交,理論上其雜交一代中只出現(A高B低C低)和(A低B低C高)兩種表現型,且比例一定是1:1.從M2自交一代中取純合的(A低B高C低)植株,與M3基因型相同的植株雜交,理論上其雜交一代中,純合基因型個體數:雜合基因型個體數一定是1:1C.M3在產生花粉的減數分裂過程中,某對同源染色體有一小段沒有配對,說明其中一個同源染色體上一定是由于基因敲除缺失了一個片段D.可從突變植株自交一代中取 A高植株與B高植株雜交,從后代中選取A和B兩種成分均高的植株,再與C高植株雜交,從雜交后代中能選到A、B和C三種成分均高的植株【答案】A【解析】由野生型自交沒有出現性狀分離,可以推斷其基因型是純合子,表示為 AABBCC,由野生型3種營養成分A低B低C高,可以推測可能性之一是前體物質一 A-B-C,分別是相應的基因控制相應的酶來(2018浙江卷)19.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A.體細胞中成對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體在雜交過程中保持獨立性B.受精卵中成對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體一半來自母方 ,另一半來自父方C.減數分裂時,成對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配子D.雌雄配子結合形成合子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答案】D【解析】雌雄配子結合形成合子時,是受精作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發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D錯(2018浙江卷)28.【加試題】為研究某種植物3種營養成分(A、B和C)含量的遺傳機制,先采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對野生型進行基因敲除突變實驗,經分子鑒定獲得3個突變植株(M1、M2和M3)。其自交一代結果見下表,表中高或低指營養成分含量高或低。植株(表現型)野生型(A低H眼植株(表現型)野生型(A低H眼L高)M1《八低B低CJH)M2(A低H低C翡)ISOCARBEOfA高H旺低〔.高八為匕4低H低C低1122<A隔H悵C低八91《人低8高C低J.27E(A低H低U高)39fA1ftH高['低>J79<A低8偃匚高)赭但A偃H低。低>催化合成的。營養成分不能合成或者被消耗轉化為其他營養成分,其含量低,如果營養成分合成且不被消耗,其含量高。 據此推測基因型為 A_B_C_,表現型為 A低B低C高,同理A高B低C低的基因型為 A_bbC_和A_bbcc,A低B低C低的基因型為 aa ,M1自交后代三種表現型比例為 3:9:4;M2自交后代三種表現型之比是 4: 3: 9, M3自交后代三種表現型比例為 3: 9: 4,以上比例之和都為 16,推斷 M1、M2、M3的基因型皆為雙雜合;根據子代表現型及比例,可以推斷親代 M1、M2、M3基因型分別是 AaBbCC、AABbCc、AaBBCc。每組自交子代表現及比例跟假設吻合,說明假設的基因控制性狀流程是對的。從M1自交一代中取純合的(A高B低C低)植株,與M2基因型相同的植株雜交,即為AAbbCCXAABbCcfAA(Bb:bb)C_=1(A高B低C低):1(A低B低C高),A對;從M2自交一代中取純合的( A低B高C低)植株,與 M3基因型相同的植株雜交,親本雜交組合是AABBccXAaBBCc,子代純合子為1/2X1X1/2=1/4,理論上其雜交一代中,純合基因型個體數:雜合基因型個體數是 1:3,B錯M3在產生花粉的減數分裂過程中,某對同源染色體有一小段沒有配對,可能是 XY性染色體,基因敲除是人工基因突變,不是染色體畸變, C錯因為控制三種性狀的基因有關聯,不可能出現三者都高的個體,只能其中一個高, D錯。(2017?新課標出卷.6)下列有關基因型、性狀和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A.兩個個體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綠色幼苗在黑暗中變成黃色,這種變化是由環境造成的C.O型血夫婦的子代都是O型血,說明該性狀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D.高莖豌豆的子代出現高莖和矮莖,說明該相對性狀是由環境決定的【答案】 D【解析】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可能會由于營養等環境因素的差異導致身高不同,反之,基因型相不同的兩個人,也可能因為環境因素導致身高相同, A正確;在缺光的環境中,綠色幼苗由于葉綠素合成受影響而變黃,B正確;。型血夫婦的基因型均為ii,兩者均為純合子,所以后代基因型仍然為 ii,表現為O型血,這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 C正確;高莖豌豆的子代出現高莖和矮莖,是由于親代是雜合子,子代出現了性狀分離,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 D錯誤。(2017?海南卷 .20)遺傳學上的平衡種群是指在理想狀態下,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都不再改變的大種群。某哺乳動物的平衡種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體上的 1對等位基因控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多對黑色個體交配,每對的子代均為黑色,則說明黑色為顯性B.觀察該種群,若新生的栗色個體多于黑色個體,則說明栗色為顯性C.若該種群栗色與黑色個體的數目相等,則說明顯隱性基因頻率不等D.選擇1對栗色個體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現為栗色,則說明栗色為隱性【答案】 C
【解析】多對黑色個體交配,每對的子代均為黑邑,可能黑色為顯性或隱性,A錯口新生的栗色個體多于黑但個體,不能說明顯隱性,號錯。顯隱性基因頻率相等,則顯性個體數量大于原性個體數量,故若該種群栗邑與黑色個體的數目相等則說明隱性基因頻率大于顯性基因頻率,C正確口1對栗色個體交0己,若子代全都表現為栗色,栗色可能為顯性也可能為隱性,D錯,a、b、c、da、b、c、d四種遺傳病的發病情況,若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那么,根據系譜圖判斷,可排除由【答案】DX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決定的遺傳病是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那么,根據系譜圖判斷,可排除由【答案】D【解析】X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決定的遺傳病,如果女兒患病,父親一定患病,故 D可以排除。(2017?江蘇卷.6)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A.遺傳病是指基因結構改變而引發的疾病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點的疾病都是遺傳病C.雜合子篩查對預防各類遺傳病具有重要意義D.遺傳病再發風險率估算需要確定遺傳病類型【答案】D【解析】遺傳病是指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疾病,可能是基因結構改變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A錯誤,具有先天性和冢族性特點的疾病不一定都是遺傳病,可能是環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日錯誤3雜合子篩查用于檢測基因異常引起的遺傳病,而染色體遺傳病屬于染色體異常引起的遺傳病,不能用雜合子篩查法篩選jC錯誤:不同遺傳病類型的再發風險率不同,所以遺傳病再發風險率估算需要確定遺傳病類型,D正確口(2017?新課標H卷.6)若某哺乳動物毛色由3對位于常染色體上的、獨立分配的等位基因決定,其中:A基因編碼的酶可使黃色素轉化為褐色素; B基因編碼的酶可使該褐色素轉化為黑色素; D基因的表達產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達;相應的隱性等位基因 a、b、d的表達產物沒有上述功能。若用兩個純合黃色品種的動物作為親本進行雜交, Fi均為黃色,F2中毛色表現型出現了黃:褐:黑=52:3:9的數量比,則雜交親本的組合是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aaBBDDCaabbdd,或AAbbDDCaaBBDDaabbDD<aabbdd,或AAbbDDCaabb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答案】D【解析】由題可以直接看出F2中毛色表現型出現了黃:褐:黑=52:3:9的數量比,F2為52+3+9=64份,可以推出Fi產生雌雄配子各8種,即Fi的基因型為三雜AaBbDd只有D選項符合。或者由黑色個體的基因組成為A_B_dd,占9/64=3/4X3/4X1/4,可推出Fi的基因組成為AaBbDd或者由褐色個體的基因組成為A_bbdd,占3/64=3/4X1/4X1/4,也可推出 Fi基因組成為AaBbDd進而推出D選項正確。(2017?新課標I卷.6)果蠅的紅眼基因(R)對白眼基因(r)為顯性,位于X染色體上;長翅基因(B)對殘翅基因(b)為顯性,位于常染色體上。現有一只紅眼長翅果蠅與一只白眼長翅果蠅交配, Fi雄蠅中有1/8為白眼殘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親本雌蠅的基因型是BbX/Fi中出現長翅雄蠅的概率為3/16C.雌、雄親本產生含乂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殘翅雌蠅可形成基因型為 bXr的極體【答案】B【解析】長翅與長翅交配,后代出現殘翅,則長翅均為雜合子( Bb),子一代中殘翅占 1/4,而子一代雄性中出現1/8為白眼殘翅,則雄性中殘翅果蠅占 1/2,所以親本雌性為紅眼長翅的雙雜合子,親本雌蠅的基因型為BbXV,A正確;Fi中出現長翅雄果蠅的概率為 3/4X1/2=3/8,B錯誤;親本基因型為BbXXr和BbXY,則各含有一個乂基因,產生含X■配子的比例相同,C正確;白眼殘翅雌蠅的基因型為 bbXY,為純合子,配子的基因型即卵細胞和極體均為 bXT,D正確。(2019?全國1卷.10)某實驗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變型果蠅。果蠅的部分隱性突變基因及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果色件 染色除3L士色耨~”‘白眼--曲相外幌—E箱曷聯-L山華痢毛一一pr款眼一—整體(1)同學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蠅與野生型 (正常翅正常眼)純合子果蠅進行雜交, F2中翅外展正常眼個體出現的概率為。圖中所列基因中,不能與翅外展基因進行自由組合的是(2)同學乙用焦剛毛白眼雄性蠅與野生型 (直剛毛紅眼)純合子雌蠅進行雜交(正交),則子代雄蠅中焦剛毛個體出現的概率為;若進行反交,子代中白跟個體出現的概率為。(3)為了驗證遺傳規律,同學丙讓白眼黑檀體雄果蠅與野生型 (紅眼灰體)純合子雌果蠅進行雜交得到F1,Fi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實驗結果中,能夠驗證自由組合定律的 F1表現型是,F2表現型及其分離比是;驗證伴性遺傳時應分析的相對性狀是,能夠驗證伴性遺傳的F2表現型及其分離比是。【答案】 (1).3/16(2). 紫眼基因 (3).0(4).1/2(5). 紅眼灰體 (6).紅眼灰體:紅眼黑檀體:白眼灰體:白眼黑檀體 =9:3:3:1(7).紅眼/白眼(8). 紅眼雌蠅:紅眼雄蠅:白眼雄蠅=2:1:1由圖可知,白眼對應的基因和焦剛毛對應的基因均位于 X染色體上,二者不能進行自由組合;翅外展基因和紫眼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二者不能進行自由組合;粗糙眼和黑檀體對應的基因均位于 3號染色體上,二者不能進行自由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體: X染色體、2號及3號染色體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組合。【詳解】(1)翅外展粗糙眼果蠅的基因型為 dpdprara,野生型即正常翅正常眼果蠅的基因型為: DPDPRARA二者雜交的F1基因型為:DPdpRAra,F2中翅外展正常眼果蠅 dpdpRA-出現的概率為:1/4X3/4=3/16。圖中翅外展基因與紫眼基因均位于 2號染色體上,不能進行自由組合。(2)焦剛毛白眼雄果蠅的基因型為: XsnwY,野生型即直剛毛紅眼純合雌果蠅的基因型為: XSNXSNW后代的雌雄果蠅均為直剛毛紅眼: XSNXaw,XSNW,子代雄果蠅中出現焦剛毛的概率為 0。若進行反交,則親本為:焦剛毛白眼雌果蠅XSnwXsnwx直剛毛紅眼名^合雄果蠅 XSNY,后代中,雌果蠅均為直剛毛紅眼, 雄性均為焦剛毛白眼。故子代出現白眼即XSnwY的概率為1/2。(3)控制紅眼、白眼的基因位于 X染色體上,控制灰體、黑檀體的基因位于 3號染色體上,兩對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白眼黑檀體雄果蠅的基因型為: eeXwY,野生型即紅眼灰體純合雌果蠅的基因型為:EEXXW,F1中雌雄果蠅均為紅眼灰體 EeXXw,EeXWY。故能夠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 E中雌雄果蠅均表現為紅眼灰體,F2中紅眼灰體E-Xw:紅眼黑檀體eeXW-:白眼灰體E-XwY:白眼黑檀體eeXwY=9:3:3:1。因為控制紅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故驗證伴性遺傳時應該選擇紅眼和白眼這對相對性狀, F1中雌雄均表現為紅眼,基因型為: XWXw,XWY,F2中雌性全部是紅眼,雄性中紅眼:白眼=1:1。9:3:3:1或其變式,說明兩【點睛】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需要獲得雙雜合的個體,若其自交后代為9:3:3:1或其變式,說明兩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否則不符合。也可以通過測交驗證。21.(2019?全國 2卷.10)某種甘藍的葉色有綠色和紫色。已知葉色受制,只含隱性基因的個體表現隱性性狀,其他基因型的個體均表現顯性性狀。某小組用綠葉甘藍和紫葉甘藍進行了一系列實驗。2對獨立遺傳的基因 A/a和B/b控某小組用綠葉甘藍和紫葉甘實驗①:讓綠葉甘藍(甲)的植株進行自交,子代都是綠葉實驗②:讓甲植株與紫葉甘藍(乙)植株進行雜交,子代個體中綠葉:紫葉=1:3回答下列問題。1)甘藍葉色中隱性性狀是 _(2)實驗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為,實驗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為種基因型。可能的基因型是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否則不符合。也可以通過測交驗證。21.(2019?全國 2卷.10)某種甘藍的葉色有綠色和紫色。已知葉色受制,只含隱性基因的個體表現隱性性狀,其他基因型的個體均表現顯性性狀。某小組用綠葉甘藍和紫葉甘藍進行了一系列實驗。2對獨立遺傳的基因 A/a和B/b控某小組用綠葉甘藍和紫葉甘實驗①:讓綠葉甘藍(甲)的植株進行自交,子代都是綠葉實驗②:讓甲植株與紫葉甘藍(乙)植株進行雜交,子代個體中綠葉:紫葉=1:3回答下列問題。1)甘藍葉色中隱性性狀是 _(2)實驗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為,實驗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為種基因型。可能的基因型是紫葉,且讓該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葉與綠葉的分離比為3)用另一紫葉甘藍(丙)植株與甲植株雜交,若雜交子代中紫葉和綠葉;若雜交子代均為紫葉,則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分離比為1:1,則丙植株所有 ;若雜交子代均為15:1,則丙植株的基因型為(1).綠色(2).aabb(3).AaBb(4). 4(5).Aabb、aaBb(6). AABB、AAbb、aaBB、AaBB、AABb(7).AABB【解析】依題意:只含隱性基因的個體表現為隱性性狀,說明隱性性狀的基因型為AaBb、AaaaBb、AAABB、A儲自由組合定aabbo實驗①的子代者說明甲植株為純合子。實驗②白^子代發生了綠葉:紫葉= 1:3性狀分離,說明乙植株產生四種上配子,并結合實驗①的結果可推知:綠葉為隱性性狀,其基因型為 aabb,紫葉為A_【詳解】(1)依題意可知:只含隱性基因的個體表現為隱性性狀。實驗①中,綠葉甘藍甲植卞都是綠葉, 說明綠葉甘藍甲植株為純合子; 實驗②中, 綠葉甘藍甲植株與紫葉甘藍乙植株雜交,紫葉=1:3,說明紫葉甘藍乙植株為雙雜合子, 進而推知綠葉為隱性性狀, 實驗①中甲卞(2)結合對(1)的分析可推知:實驗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為 AaBb,子代中有四種基因型,aaBb和aabb。(3)另一紫葉甘藍丙植株與甲植株雜交,子代紫葉:綠葉= 1:1,說明紫葉甘藍丙植株的一對為隱性純合、另一對為等位基因,進而推知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為紫葉,則丙植株的基因組成中至少有一對顯性純合的基因,因此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R若雜交子代均為紫葉, 且讓該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葉:綠葉=1的變式,說明該雜交子代的基因型均為 AaBb,進而推知丙植株的基因型為 AABB【點睛】由題意“受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和B/b控制”可知:某種甘藍的葉色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等的子代綠杠成中,有律。據此,以題意呈現的“只含隱性基因的個體表現為隱性性狀”和“實驗①與②的親子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切入點,準確定位隱性性狀為綠葉、只要含有顯性基因就表現為紫葉,進而對各問題情境進行分析解答。22.(2019?全國 3卷.10)玉米是一種二倍體異花傳粉作物,可作為研究遺傳規律的實驗材料。玉米子粒的飽滿與凹陷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問題。(1)在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中,雜合子通常表現的性狀是 。(2)現有在自然條件下獲得的一些飽滿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這兩種玉米子粒為材料
驗證分離定律。寫出兩種驗證思路及預期結果【答案】 (1).顯性性狀 (2).思路及預期結果①兩種玉米分別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現 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②兩種玉米分別自交,在子代中選擇兩種純合子進行雜交, 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③讓子粒飽滿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雜交,如果 F1都表現一種性狀,則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④讓子粒飽滿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雜交,如果 F1表現兩種性狀,且表現為 1: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基因分離定律 相關知識。驗證分離定律有兩種方法:自交法(雜合子自交后代性狀表現為3:1)和測交法(后代性狀表現為 1:1)【詳解】 (1)在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中,雜合子中存在控制該性狀的一對等位基因,其通常表現的性狀是顯性性狀。(2)玉米是異花傳粉作物,莖頂開雄花,葉腋開雌花,因自然條件下,可能自交,也可能雜交,故飽滿的和凹陷玉米子粒中可能有雜合的,也可能是純合的,用這兩種玉米子粒為材料驗證分離定律,首先要確定飽滿和凹陷的顯隱性關系,再采用自交法和測交法驗證。思路及預期結果:①兩種玉米分別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現②兩種玉米分別自交,在子代中選擇兩種純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③讓子粒飽滿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雜交,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④讓子粒飽滿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雜交,證分離定律。23.(2019?北京卷.7)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培育高產優質新品種意義重大。油菜的雜種一代會出現雜種優勢(產量等性狀優于雙親)
籽的產量。(1)油菜具有兩性花,去雄是雜交的關鍵步驟,但人工去雄耗時費力,在生產上不具備可操作性。我國學者發現了油菜雄性不育突變株(雄蕊異常,肉眼可辨)及預期結果:3:1交,果F1都表現一種性狀,則用M狀,果F1表現兩種性狀,且表現為可辨)則可驗證分離定律。到F(2)玉米是異花傳粉作物,莖頂開雄花,葉腋開雌花,因自然條件下,可能自交,也可能雜交,故飽滿的和凹陷玉米子粒中可能有雜合的,也可能是純合的,用這兩種玉米子粒為材料驗證分離定律,首先要確定飽滿和凹陷的顯隱性關系,再采用自交法和測交法驗證。思路及預期結果:①兩種玉米分別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現②兩種玉米分別自交,在子代中選擇兩種純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③讓子粒飽滿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雜交,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④讓子粒飽滿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雜交,證分離定律。23.(2019?北京卷.7)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培育高產優質新品種意義重大。油菜的雜種一代會出現雜種優勢(產量等性狀優于雙親)
籽的產量。(1)油菜具有兩性花,去雄是雜交的關鍵步驟,但人工去雄耗時費力,在生產上不具備可操作性。我國學者發現了油菜雄性不育突變株(雄蕊異常,肉眼可辨)及預期結果:3:1交,果F1都表現一種性狀,則用M狀,果F1表現兩種性狀,且表現為可辨)則可驗證分離定律。到F2,若F2中出現F1自交,得到,則用卜生狀分離比,則可驗1:1尤質新品種意義重大。油菜F2,若F2號鼠現3:1的性狀分離的性狀分離F1自交,料作物,培育得中優勢無法在自,但人工去雄民種一代會出代中保持,雜種優勢的利T顯著提高油菜性。我國學下:家力,在生產上不具備可書,利用該突變株進行的茅雜交一P雄性不育株X雜交一P雄性不育株X品系1IFl 育性正常03育性正常:1雄性不盲雜交二P雄性不育株X品系3Fi均為雄性不肓乂品系31育性正常雄性不盲 :1JX品系3 :i,(連續多次):r 1,:1肓性正常:1雄性不育■①由雜交一結果推測,育性正常與雄性不育性狀受對等位基因控制。在雜交二中,雄性不育為 性性狀。②雜交一與雜交二的Fi表現型不同的原因是育性性狀由位于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的 3個基因(A、A2、A3)決定。品系1、雄性不育株、品系3的基因型分別為AAi、AAA3A30根據雜交一、二的結果,判斷Ai、A、A3之間的顯隱性關系是。(2)利用上述基因間的關系,可大量制備兼具品系1、3優良性狀的油菜雜交種子 (YFi),供農業生產使用,主要過程如下:性狀整合在同一植株上,該植株所結種①經過圖中虛線框內的雜交后,可將品系 3的優良性狀與性狀整合在同一植株上,該植株所結種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為②將上述種子種成母本行,將基因型為的品系種成父本行,用于制備YFio②將上述種子種成母本行,將基因型為的品系種成父本行,用于制備YFio③為制備YFi,③為制備YFi,油菜剛開花時應拔除母本行中具有某一育性性狀植株。否則,得到的種子給農戶種植后,會導致油菜籽減產,其原因是(3)上述辨別并拔除特定植株的操作只能在油菜剛開花時(散粉前)完成,供操作的時間短,還有因辨別失誤而漏拔的可能。有人設想:“利用某一直觀的相對性狀在油菜開花前推斷植株的育性”,請用控制該性狀的等位基因(E、e)及其與A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展示這一設想【答案】 (1).(2).顯(3).A>A2>A3 (4). 雄性不育 (3)上述辨別并拔除特定植株的操作只能在油菜剛開花時(散粉前)完成,供操作的時間短,還有因辨別失誤而漏拔的可能。有人設想:“利用某一直觀的相對性狀在油菜開花前推斷植株的育性”,請用控制該性狀的等位基因(E、e)及其與A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展示這一設想【答案】 (1).(2).顯(3).A>A2>A3 (4). 雄性不育 (5).A1A1⑺. A1A2自交會出現1/4A2A2雄性不育,而導致減產 (8).將E基因移使其緊密連鎖,則表現 E基因性狀個體為不育,未表現 E基因性狀個體為可育【解析】【分析】雜交一F2育性正常和雄性不育出現性狀分離比為3:1,說明控制雄性不育和對等位基因控制,育性正常為顯性,雄性不育為隱性。雜交二,親本雄性不育與品性不育,說明雄性不育為顯性,品系3的性狀為隱性。F1雄性不育與品系育比例為1:1,屬于測交實驗。【詳解】(1)①通過分析可知,育性正常與雄性不育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I性狀。②品系1、雄性不育株、品系3的基因型分別為A1A1、A2A2、A3A3,通過分析為隱性,雜交二A為顯性,A3為隱性,由此推斷A、為、A3之間的顯隱性關O3IAi>A2A2A3:AA3=1:1 (6).因所在的染色4常對相日雜交一狀,顯性顯性基因,A2(2)①通過雜交二,可將品系3A3A3的優良性狀與雄性不育株AA2雜交,得到AA,再與人小雜交,得到A2A3:A3A3=1:1。②將AA3種植成母本行,將基因型為AA的品系1種成父本行,制備YF1即A1A3。③由于A2A3XA1A雜交后代有AA和A1A2兩種基因型的可育油菜種子, AA自交后代皆可育,但是A1A2自交會出現1/4A2A2雄性不育,而導致減產。(3)將E基因移入A2基因所在的染色體,使其緊密連鎖,則表現 E基因性狀個體為不育,未表現E基因性狀個體為可育,這樣成功去除 AA2,只留下A1A30【點睛】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24.(2019?天津卷.10)作物M的F1基因雜合,具有優良性狀。 F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過程見途徑 1(以兩對同源染色體為例)。改造F1相關基因,獲得具有與F1優良性狀一致的N植株,該植株在形成配子時,有絲分裂替代減數分裂,其卵細胞不能受精,直接發育成克隆胚,過程見途徑 2。據圖回答:口爻狂 克備狂途徑I 途徑工(1)與途徑1相比,途徑2中N植株形成配子時由于有絲分裂替代減數分裂,不會發生由和導致的基因重組,也不會發生染色體數目。(2)基因雜合是保持F1優良性狀的必要條件。以n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為例,理論上,自交胚與 F1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克隆胚與N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通過途徑獲得的后代可保持F1的優良性狀。【答案】 (1). 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 (2). 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3).減半(4).1/2n(5).100%(6).2【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可遺傳變異和育種的相關知識。由題意可知,可以通過兩條途徑獲得 Fi的優良性狀,途徑1為正常情況下Fi自交獲得具有優良性狀的子代,途徑2中先對M植株進行基因改造,再誘導其進行有絲分裂而非減數分裂產生卵細胞,導致其卵細胞含有與 N植株體細胞一樣的遺傳信息,再使得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成克隆胚,該個體與N植株的遺傳信息一致。【詳解】(1)途徑1是通過減數分裂形成配子,而途徑2中通過有絲分裂產生配子,有絲分裂過程中不發生基因重組,且子細胞中染色體數不減半,故與途徑 1相比,途徑2中N植株形成配子時不會發生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也不會發生染色體數目減半。(2)由題意可知,要保持F1優良性狀需要基因雜合,一對雜合基因的個體自交獲得雜合子的概率是 1/2,若該植株有n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根據自由組合定律,雜合子自交子代中每對基因均雜合的概率為 1/2n,故自交胚與F1基因型(基因雜合)一致的概率為1/2n。而克隆胚的形成相當于無性繁殖過程,子代和N植株遺傳信息一致,故克隆胚與 N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100%(3)途彳51產生自交胚的過程存在基因重組, F1產生的配子具有多樣性,經受精作用后的子代具有多樣性,不可彳^持F1的優良性狀;而途徑2產生克隆胚的過程不存在基因重組,子代和親本的遺傳信息一致,可以保持F1的優良性狀。【點睛】結合題意和圖示分析獲得具有優良性狀的個體的兩條途徑是解題關鍵,途徑 1獲得子代的本質為有性生殖,途徑2獲得子代的本質為無性生殖。25.(2019?江蘇卷.32)杜洛克豬毛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紅毛、棕毛和白毛三種,對應的基因組成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毛色紅毛棕毛白毛基因組成A_B_A_bb、aaB_aabb(1)棕毛豬的基因型有種。(2)已知兩頭純合的棕毛豬雜交得到的 F1均表現為紅毛,F1雌雄交配產生F20①該雜交實驗的親本基因型為。②F1測交,后代表現型及對應比例為。③F2中純合個體相互交配,能產生棕毛子代的基因型組合有種(不考慮正反交)。④F2的棕毛個體中純合體的比例為。F2中棕毛個體相互交配,子代白毛個體的比例為(3)若另一對染色體上有一對基因 I、i,1基因對A和B基因的表達都有抑制作用,i基因不抑制,如I_A_B_表現為白毛。基因型為IiAaBb的個體雌雄交配,子代中紅毛個體的比例為,白毛個體的比例為。【答案】 (1).4(2).Aabb 和aaBB(3).紅毛:棕毛:白毛=1:2:1(4).4(5).1/3(6).1/9(7).9/64(8).49/64【解析】由題意:豬毛色受獨立遺傳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可知豬毛色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AaBb個體相互交配,后代A_B_:A_bb:aaB_:aabb=9:3:3:1,本題主要考查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以及9:3:3:1變型的應用。【詳解】(1)由表格知:棕毛豬的基因組成為A_b仄aaB_,因此棕毛豬的基因型有: AAbhAab仄aaBBaaBb4種。(2)①由兩頭純合棕毛豬雜交, F1均為紅毛豬,紅毛豬的基因組成為 A_B_,可推知兩頭純合棕毛豬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F1紅毛豬的基因型為AaBh②Fi測交,即AaBb與aabb雜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 AaBb:Aabb:aaBb:aabb=1:1:1:1,根據表格可知后代表現型及對應比例為:紅毛:棕毛:白毛= 1:2:1③F1紅毛豬的基因型為AaBb,F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產生F2,F2的基因型有:A_B_、A_b仄aaB_aabb,其中純合子有:AABBAAbbaaBBaabb,能產生棕色豬(A_b仄aaB_)的基因型組合有:AAbbxAAbbaaBBXaaBBAAbbxaabb、aaBBXaabb共4種。④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_B_:A_bb:aaB_:aabb=9:3:3:1,棕毛豬A_bb:aaBj/f占比例為6/16,其中純合子為AAbhaaBB,所占比例為2/16,故F2的棕毛個體中純合體所占的比例為2/6,即1/3。F2的棕毛個體中各基因型及比例為1/6AAbb、2/6Aabb、1/6aaBB、2/6aaBb。棕毛個體相互交配, 能產生白毛個體(aabb)的雜交組合及概率為:2/6Aabbx2/6Aabb+2/6aaBbx2/6aaBb+2/6AabbX2/6aaBbX2=1/3x1/3x1/4+1/3x1/3x1/4+1/3x1/3x1/2x1/2X2= 1/9。(3)若另一對染色體上的I基因對A和B基因的表達有抑制作用,只要有I基因,不管有沒有A或B基因都表現為白色,基因型為IiAaBb個體雌雄交配,后代中紅毛個體即基因型為 iiA_B_的個體。把Ii和AaBb分開來做,Iixii后代有3/4I—和1/4ii,AaBbxAaBb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_B_:A_bb:aaB_:aabb=9:3:3:1。故子代中紅毛個體(iiA_B_)的比例為1/4X9/16=9/64,棕毛個體(iiA_bb、iiaaB_)所占比例為1/4X6/16=6/64,白毛個體所占比例為: 1—9/64—6/64=49/64。【點睛】1、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其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2、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雙雜合子自交,其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符合 9:3:3:1,測交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符合1:1:1:1。(2019?浙江卷.31)(7分)某種昆蟲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紅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別由等位基因 A、a和B、b控制,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為研究其遺傳機制,進行了雜交實驗,結果見下表:雜交組合PR1單位:只)早d早小甲野生型野生型402(野生型)198(野生型)201(朱紅眼)乙野生型朱紅眼302C野生型)99(株眼)300(野生型)(株眼)丙野生型野生型2的(野生型)101(棕眼)150(野生型)149(朱紅眼)50〔捺眼) 493眼)回答下列問題:(1)野生型和朱紅眼的遺傳方式為,判斷的依據是(2)雜交組合丙中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和,F1中出現白眼雄性個體的原因是一(3)以雜交組合丙F1中的白眼雄性個體與雜交組合乙中的雌性親本進行雜交,用遺傳圖解表示該過程【答案】(1)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雜交組合甲的親本均為野生型, F1中雌性個體均為野生型,而雄性個體中出現了朱紅眼(2)BbXXaBbXAY兩對等位基因均為隱性時表現為白色配子Fi基因型野生型雌性個體配子Fi基因型野生型雌性個體白眼雄性個體表現型 野生型雌性個體棕眼雌性個體野生型雄性個體標眼雄性個體比例 1【解析】原理上講題目考查的是遺傳學中常見的基因互作現象。筆者很認同這類題目,因為教材處理對學生產生的印象就是基因與性狀的一一對應,其實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如此,或者根本沒有這么簡單的例子。性狀是一系列相關基因有序表達的產物。在此基礎上我們來看題目“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紅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別由等位基因A、a和Rb控制,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甲組雜交試驗的結果很直觀能夠得出結論,符合:后代中雌性均表現同種性狀,而雄性后代兩種類型的比例(接近)為1:1。可以直接得出結論:雌性表現的為顯性性狀(野生型) 、另一種(朱紅眼)為隱性,且相關基因位于X染色體的特有區段。同時據題目表述也能得出控制棕色眼的基因位于某對常染色體上。.結上述結論看乙組雜交結果:非棕色眼親本雜交,后代非棕色眼與棕色眼的比例(接近)為 3:1,且雌雄兩性中情況完全相同,可以確認第一步的結論“控制棕色眼的基因位于某對常染色體上” ,并進一步得出棕色也是隱性性狀的結論。.丙組雜交實驗相對最復雜。但是復雜之中我們也可以通過單一變量原則來逐一突破:子代雌性個體野生眼與棕色眼的比例(接近)為3::1,故而雙親均為Bb類型個體,并推出子代雄性后代野生與棕眼也應 (接近)為3:1;但是子代雄性野生與棕眼雖然(接近)為3:1,卻又有朱紅眼和白眼的類型也是(接近) 3:1(2019?海南卷.28)(11分)某自花傳粉植物的矮莖/高莖、腋花/頂花這兩對相對性狀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這兩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現有該種植物的甲、乙兩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為矮莖,但有腋花和頂花性狀分離;乙自交后,子代均為頂花,但有高莖和矮莖性狀分離。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所學的遺傳學知識,可推斷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僅通過對甲、乙自交實驗結果的分析進行推斷的思路是。(2)經分析,確定高莖和腋花為顯性性狀,若用 A/a表示控制莖高度的基因、 B/b表示控制花位置的基因,則甲的表現型和基因型分別是,乙的表現型和基因型分別是;若甲和乙雜交,子代的表現型及其分離比為。(3)若要驗證甲和乙的基因型,可用測交的方法,即用另一植株丙分別與甲、乙進行雜交,丙的基因型為,甲、乙測交子代發生分離的性狀不同, 但其分離比均為,乙測交的正反交結果(填“相同”或“不同”)。【答案】(1)甲自交,若子代腋花和頂花性狀分離比為 3:1,則腋花為顯性,反之則頂花為顯性;乙自交后,若高莖和矮莖性狀分離為3:1,則高莖為顯性,反之則矮莖為顯性。(2)矮莖腋花、aaBb高莖頂花、Aabb高莖腋花:矮莖腋花:高莖頂花,矮莖頂花 =1:1:1:1aabb1:1相同【解析】(1)甲自交,若子代腋花和頂花性狀分離比為 3:1,則腋花為顯性,反之則頂花為顯性;乙自交后,若高莖和矮莖性狀分離為3:1,則高莖為顯性,反之則矮莖為顯性。(2)甲的表現型和基因型分別是矮莖腋花、 aaBb;乙的表現型和基因型分別是高莖頂花、 Aabb;若甲和乙雜交,由親代基因型aaBbxAabb得到子代的表現型及其分離比為高莖腋花:矮莖腋花:高莖頂花,矮莖頂花=1:1:1:1(3)測交就是與隱性純合子交配,丙的基因型aabb,;甲、乙測交子代發生分離的性狀不同,但其分離比均為1:1;乙測交的正反交結果相同,因為是常染色體遺傳,正反交結果一樣。(2018新課標全國n卷,31)某小組利用某二倍體自花傳粉植物進行兩組雜交實驗,雜交涉及的四對相對性狀分別是:紅果(紅)與黃果(黃) ,子房二室(二)與多室(多),圓形果(圓)與長形果(長),單花序(單)與復狀花序(復)。實驗數據如下表:組別雜交組合F1表現型F2表現型及個體數甲紅二X黃多紅二450紅二、160紅多、150黃二、50黃多紅多X黃二紅二460紅二、150紅多、160黃二、50黃多乙圓單X長復圓單660圓單、90圓復、90長單、160長復圓復X長單圓單510圓單、240圓復、240長單、10長復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表中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控制甲組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上,依據是;控制乙組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填“一對”或“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依據是。(2)某同學若用“長復”分別與乙組的兩個 F1進行雜交,結合表中數據分析,其子代的統計結果不符合的的比例。【答案】(1)非同源染色體F2中兩對相對性狀表現型的分離比符合9:3:3:1一對F2中每對相對性狀表現型的分離比都符合3:1,而兩對相對性狀表現型的分離比不符合9:3:3:1 (2)1:1:1:1【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應用的相關知識。本題涉及四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律的分析,可以根據表中F1及F2的表現型及數量,推出控制四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所在染色體的位置。 (1)因題干說明是二倍體自花傳粉植物,故雜交的品種均為純合子,根據表中甲的數據,可知F:的紅果,二室均為顯性性狀,甲的兩組氏的表現型之比均接近g:3二3:,,所以控制甲組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乙組的K的圖果、單一花序均為顯性性狀,F:中第一組:圓:長二(比。均0):(90+160)=3:,單:復二(880均0):(90+1SO)=3:15第二組:圓二長二(51CH-240):(240+10)二3:1*單:復=(510+240):(240+10)=3;1$但兩組的四種表現型之比均不是火3:3:1,說明控制每一對性狀的基因均遵循分離定律,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因此這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2)根據表中乙組的雜交實驗得到的 Fi均為雙顯性雜合子,F2的性狀分離比不符合9:3:3:1,說明Fi產生的四種配子不是1:1:1:1,所以用兩個Fi分別與“長復”雙隱性個體測交,就不會出現 1:1:1:1的比例。(2018新課標全國I卷,32)果蠅體細胞有4對染色體,其中2、3、4號為常染色體,^^制控制長翅/殘翅性狀的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控制灰體/黑檀體性狀的基因位于 3號染色體上,某小組用一只無眼灰體長翅雌果蠅與一只有眼灰體長翅雄果蠅雜交,雜交子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如下:眼性別灰體長翅,灰體殘翅:黑檀體長理士黑檀體殘翅1/2有眼1/2Hi9:3:3:11/2489:3:3:11/2無眼訂2雌9:3:3:11/2雄9:3:3:1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雜交結果,(填“能”或“不能”)判斷控制果蠅有眼/無眼性狀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常染色體上。若控制有眼 /無眼性狀位于X染色體上。根據上述親本雜交組合和雜交結果判斷,顯性性狀是,判斷依據是。(2)若控制有眼/無眼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請用上表中雜交子代果蠅為材料,設計一個雜交實驗來確定無眼性狀的顯隱性(要求:寫出雜交組合和預期結果) 。(3)若控制有眼/無眼性狀的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上,用灰體長翅有眼純合體和黑檀體殘翅無眼純合體果蠅雜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種表現型,其中黑檀體長翅無眼所占比例為 3/64時,則說明無眼性狀為(填“顯性”或“隱性”)。【答案】(1)不能無眼只有當無眼為顯性時,子代雌雄個體才都會出現有眼和無眼性狀分離 (2)無眼與有眼雜交若子代中無眼:有眼=3:1,則無眼為顯性性狀;若子代全部為無眼,則無眼為隱性性狀(3)8隱性【解析】本題以果蠅為實驗材料考查了自由組合定律以及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關鍵掌握判斷顯隱性的方法,能準確掌握根據子代特殊比例來判斷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性染色體的方法。 (1)分析題干可知,兩親本分別為無眼和有眼,且子代中有眼:無眼=1:1,且與性別無關聯,所以不能判斷控制有眼和無眼性狀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體還是常染色體上。若控制有眼/無眼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有眼為顯性(用基因E表示),則親本基因型分別為XX和XEY,子代的基因型為甘乂和XeY,表現為有眼為雌性,無眼為雄性,子代雌雄個體中沒有同時出現有眼與無眼的性狀,不符合題意,因此顯性性狀是無眼。(2)要通過一個雜交實驗來確定無眼性狀在常染色體上的顯隱性,最簡單的方法是可以選擇表中雜交子代中雌雄果蠅均為無眼的性狀進行雜交實驗,若無眼為顯性性狀,則表中雜交子代中無眼雌雄果蠅均為雜合子,則該雜交子代中無眼:有眼=3:1;若無眼為隱性性狀,則表中雜交子代中無眼雌雄果蠅均為隱性純合子,則該雜交子代全部為無眼。(3)表格中灰體長翅:灰體殘翅:黑檀體長翅:黑檀體殘翅 =9:3:3:1,可分析出顯性性狀為灰體(用基因A表示)和長翅(用基因B表示),有眼和無眼不能確定顯隱性關系(用基因C或c表示),灰體長翅有眼純合體和黑檀體殘翅無眼純合體的基因型可寫為 AABB—和aabb_可推出F1的基因型為AaBbCcF個體間相互交配,F2的表現型為2X2X2=8種。F2中黑檀體(AaXAa=1/4)長翅(BbXBb=3/4)無眼所占比例為3/64時,可知無眼所占比例為1/4,則無眼為隱性性狀。(2018新課標全國出卷,32)某種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對相對性狀,豁眼雌禽產蛋能力強。已知這種家禽的性別決定方式與雞相同,豁眼性狀由 Z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體上沒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問題:(1)用純合體正常眼雄禽與豁眼雌禽雜交,雜交親本的基因型為;理論上F1個體的基因型和表現型為,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為。(2)為了給飼養場提供產蛋能力強的該種家禽,請確定一個合適的雜交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為豁眼,雄禽均為正常眼,寫出雜交組合和預期結果,要求標明親本和子代的表現型、基因型:(3)假設M/m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m基因純合時可使部分應表現為豁眼的個體表現為正常眼,而 MMF口Mm對個體眼的表現型無影響。以此推測,在考慮 M/m基因的情況下,若兩只表現型均為正常眼的親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現豁眼雄禽,則親本雌禽的基因型為,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答案】(1) ZAZA, ZaW ZAW ZAZa,雌雄均為正常眼 1/2 (2)雜交組合:豁眼雄禽(ZaZa) X正常眼雌禽(ZAW/預期結果:子代雌禽為豁眼(ZaWI,雄禽為正常眼(ZAZa) (3)ZaWmmZZaMmZaZamm【解析】理清“基因的分離定律、伴性遺傳、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等相關知識,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在此基礎上,依據上述相關知識并圍繞題意,準確定位親本的基因型,推知子代( Fi或F2)的基因型、表現型及其相應的性狀分離比,進而對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1)依題意可知,在家禽中,雄性的性染色體組成為ZZ,雌性的性染色體組成為ZVV豁眼T^犬由Z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體上沒有其等位基因。由此推知,親本純合體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為 ZAZA,親本豁眼雌禽的基因型為ZW二者雜交所得Fi的基因型為ZAZ'ZAWFi的雌雄個體均為正常眼。Fi的雌雄個體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ZAZA:ZAZa:ZAW:ZaW=1:1:1:1,可見,F2雌禽中豁眼禽(Zaw所占的比例為1/2。<2)雌性親本將E染色體遺傳給子代的雄性,將W染色體遺傳給子代的雌性,而子代的雌性的工染色體則來自雄性親本口可見,若使子代中的雌離均為豁眼5)、雄離均為正常眼(①八,則親本的雜交組合為:豁眼雄禽(rz4)x正常眼雌禽Skh該雜交組合產生的子代的基因型為工七、工筆表現型為:子代雌禽均為豁眼(Z-W),雄籬均為正常眼(注,)◎(3)依題意可知:m基因純合時可使部分應表現為豁眼的個體表現為正常眼,而 MM^Mm寸個體眼的表現型無影響。兩只表現型均為正常眼的親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現豁眼雄禽,這說明子代中還存在正常眼雄禽(ZAZ_);因子代出現的豁眼雄禽的基因型為 ZaZa,所以親本雌禽必然含有Za,進而推知該親本雌禽的基因型為ZaWmm親本雄禽的基因型為ZAZaMlMZAZaMm或ZAZamm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 ZaZaMmZaZamm(2018江蘇卷)33.(8分)以下兩對基因與雞羽毛的顏色有關:蘆花羽基因 B對全色羽基因b為顯性,位于Z染色體上,而W染色體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 常染色體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現的前提,tt時為白色羽。各種羽色表型見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蘆花羽 金色羽 白色羽(1)雞的性別決定方式是型。(2)雜交組合TtZbZbXttZBW子代中蘆花羽雄雞所占比例為,用該蘆花羽雄雞與ttZBW雜交,預期子代中蘆花羽雌雞所占比例為。一只蘆花羽雄雞與ttZbW雜交,子代表現型及其比例為蘆花羽:全色羽=1:1,則該雄雞基因型為。一只蘆花羽雄雞與一只全色羽雌雞交配,子代中出現了2只蘆花羽、3只全色羽和3只白色羽雞,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為,其子代中蘆花羽雌雞所占比例理論上為。(5)雛雞通常難以直接區分雌雄,蘆花羽雞的雛雞具有明顯的羽色特征(絨羽上有黃色頭斑)。如采用純種親本雜交,以期通過絨羽來區分雛雞的雌雄,則親本雜交組合有(寫出基因型) 。【答案】(8分)ZW1/4 1/8TTZBZbTtZBZb<tZbW3/16TTZbZbMTZBW;TTZbZbXttZBW;ttZbZbXTTZBW【解析】【分析】根據提干信息分析,蘆花羽基因 B對全色羽基因b為顯性,位于Z染色體上,而W染色體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常染色體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現的前提,tt時為白色羽,則蘆花羽雞的基因型為T_ZBZ_、T_ZBW,全色羽雞基因型為TZbZb、T_ZbW,白色羽雞的基因型為tt。【詳解】(1)雞的性別決定方式是ZW型,雌雞的性染色體組成為 ZW,雄雞的性染色體組成為 ZZ(2)根據題意分析,TtZbZb與ttZBW雜交,后代蘆花羽雄雞(TtZBZb)所占比例為1/2M/2=1/4;用該蘆花羽雄雞(TtZBZb)與ttZBW雜交,子代中蘆花羽雌雞(TtZBW)所占比例為1/21/4=1/8。(3)蘆花羽雄雞的基因型為T_ZBZ_,與ttZbW雜交,子代中蘆花羽(T_ZB_):全色羽(T_Zb_)=1:1,說明該雄雞基因型為TTZBZbo(4)一只蘆花羽雄雞(T_ZBZ_)與一只全色羽雌雞(T_ZbW)交配,子代中出現了白色羽雞,說明兩個親本都含有t,后代出現了3只全色羽,說明父本含有 b基因,因此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為 TtZBZb、TtZbw,則子代中蘆花羽雌雞(T_ZbW)所占比例為3/41/4=3/16。(5)利用純合親本雜交, TTZbZbXTTZBW,后代雌雞全部是全色羽,雄雞全部是蘆花羽; TTZbZbXttZBW,后代雌雞全部是全色羽,雄雞全部是蘆花羽; ttZbZbXTTZBW,后代雌雞全部是全色羽,雄雞全部是蘆花羽。【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題干信息判斷雞的三種羽色對應的可能的基因型,并利用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分析和進行概率計算。(2018浙江卷)31.(7分)某昆蟲的紅眼與朱紅眼、有眼與無眼分別由基因 A(a)、B(b)控制,其中有一對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且存在兩對隱性基因純合致死現象。一只紅眼雌性個體與一只朱紅眼雄性個體交配 ,F1雌性個體中有紅眼和無眼,雄性個體全為紅眼。讓F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得 F2,F2的表現型及比例如下表。紅眼朱紅眼無服雄性個體15/615再]9/61雉性個悻24/610回答下列問題:⑴有眼對無眼為性,控制有眼與無眼的B(b)基因位于染色體上。(2)若要驗證F1紅眼雄性個體的基因型,能否用測交方法?,其原因是 (3)F2紅眼雄性個體有種基因型,讓其與F2紅眼雌性個體隨機交配,產生的F3有種表現型,F3中無眼雌性個體所占的比例為。【答案】(1)顯X和Y(2)不能aaXbxb個體致死(3)458/59【解析】有眼親代交配產生無眼后代,無中生有為隱性,說明無眼為隱性,有眼為顯性;無眼和有眼跟性別相關聯,說明是伴性遺傳,且根據 Fi雌性個體中有無眼(XbYb),親代雄性為有眼,說明是在XY同源區段由于F1的雌性中出現了無眼,相關基因很有可能位于XY的同源區段,因此F2中紅眼雄性的基因型為:AAXBYB、2AaXBYB、AAXbYB>2AaXbYB,(兩對基因分開考慮: AA:Aa=1:2;XBYB:XbYB=i:3紅眼雌性的基因型為:AAX BXB、AAX BXb、AaXBXB、AaXBXb,(兩對基因分開考慮:AA:Aa=1:2; XBXB: XBXb=1:4),所以F3中的致死個體數:1/3M/3>3/4M/5M/4=1/60;存活個體數:1—1/60=59/60;無眼雌性為:3/44/5M/48/9=2/15;所以F3中無眼雌性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2/15除以59/60=8/59(2017?海南卷.29)(10分)果蠅有4對染色體(I~IV號,其中I號為性染色體)。純合體野生型果蠅表現為灰體、長翅、直剛毛,從該野生型群體中分別得到了甲、乙、丙三種單基因隱性突變的純合體果蠅,其特點如表所示。表現型表現型特征基因型基因所在染色體甲黑檀體體呈烏木色、黑亮eeIII乙黑體體呈深黑色bbII丙殘翅翅退化,部分殘留vgvgII某小組用果蠅進行雜交實驗,探究性狀的遺傳規律。回答下列問題:(1)用乙果蠅與丙果蠅雜交, F1的表現型是;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不符合9:3:3:1的表現型分離比,其原因是。(2)用甲果蠅與乙果蠅雜交, Fi的基因型為、表現型為,Fi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蠅體色f狀(填"會”或“不會”)發生分離。(3)該小組又從乙果蠅種群中得到一只表現型為焦剛毛、黑體的雄蠅,與一只直剛毛灰體雌蠅雜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直剛毛灰體?:直剛毛黑體?:直剛毛灰體3:直剛毛黑體3:焦剛毛灰體$:焦剛毛黑體$=6:2:3:1:3:1,則雌雄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控制剛毛性狀的基因用A/a表不)。【答案】(1)灰體長翅膀 兩對等位基因均位于II號染色體上,不能進行自由組合EeBb 灰體會 (3)XXABBXaYbb【解析】(1)根據表格分析,甲為eeBBVgVg乙為EEbbVgVg,丙為EEBBvgvg乙果蠅與丙果蠅雜交,子代為EEBbVgvg,即灰體長翅。F1雌雄交配,由于BbVgvg均位于II染色體,不能自由組合,故得到的F2不符合9:3:3:1的表現型分離比。(2)甲果蠅與乙果蠅雜交?即F】的基因型為EeBbVgVa,表現型為灰體"F】雌雄交配,只看EeBb這兩對等位基因,即EeBb看EeBb,Fi^J9E_B_(灰體):3E_bb(黑體):上吐_(黑檀體):leebb,發生性狀分禽。(3)子二代雄蠅:直剛毛:焦剛毛=(3+1):(3+1)=1:1,雌蠅:直剛毛:焦剛毛=8:0=1:0,表明A和a基因位于X染色體。子二代雌蠅都是直剛毛,表明直剛毛是顯性性狀,子一代雄蠅為 XAY,雌蠅為XXa,親本為XXAxXaY。關于灰身和黑身,子二彳t雄蠅:灰身:黑身=(3+3):(1+1)=3:1,雌蠅:灰身:黑身=6:2=3:1,故B和b位于常染色體,子一代為BbXBb。綜上所述,親本為XAXABBXaYbb。(2017?新課標I卷.32)(12分)某種羊的性別決定為XY型。已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房屋租賃合同3
- 《難治性腎衰竭》課件
- 2025年裝修新房前簽訂合同的重點注意事項
- 2025世紀廣場大酒店不銹鋼大門及護欄生產與安裝合同
- 《典型的微生物》課件
- 《愛耳日宣傳》課件
- 《人口與資源關系》課件
- 《專注匠心永恒》課件
-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中考語文試題命題比賽模擬試卷(25)含解析
- 石家莊鐵道大學《外貿英語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鋼結構門式剛架廠房設計土木工程畢業設計
- 橙色黑板風小學生知識產權科普PPT模板
- 中國供銷合作社標識使用手冊課件
- 幼兒園兒歌100首
- Q∕CR 9218-2015 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
- 甲狀腺解剖及正常超聲切面ppt課件
- 易學書籍大全291本
-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間建設用地審批及房地產登記試行規定
- 蠕墨鑄鐵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范文
- ISP98《備用信用證慣例》中英文
- “V”法鑄造工藝及應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