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文學創造的價值追求第八章文學創造的價值追求223第一節文學的真實一、文學中的求真二、藝術真實的主要特征三、真的發掘與表現3第一節文學的真實一、文學中的求真4一、文學中的求真(一)文學作為認識活動1、文學是理解、反映和闡釋對象世界的認識活動,旨在其蘊藉中創造認識與審美相統一的形象體系2、“真”是文學的審美價值追求實現的基礎,巴爾扎克論真實、別林斯基論真實4一、文學中的求真(一)文學作為認識活動5(1)巴爾扎克論真實
“獲得全世界聞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實”,不真實的作品“現在與將來都不會有任何價值”。
——巴爾扎克
HonoredeBalzac
5(1)巴爾扎克論真實“獲得全世界聞名的不朽的成功的6(2)別林斯基論真實
“真正的藝術作品永遠以真實、自然、正確和切實去感染讀者”,這樣的作品越是多讀,“你和它之間的內在情意和聯系也就越深入、實切而不可分割。”
——別林斯基6(2)別林斯基論真實“真正的藝術作品永遠以真實、7一、文學中的求真3、真實性成為衡量文學創造成就的首要標準(1)恩格斯對《城市姑娘》的具體分析:肯定其“如實地敘述”,“表現了真正的藝術家的勇氣”(2)列寧高度贊揚列夫托爾斯泰“創作了無與倫比的俄國生活的圖畫”,成為“俄國革命的鏡子”7一、文學中的求真3、真實性成為衡量文學創造成就的首要標準8一、文學中的求真4、求真的審美取向存在于文學創造的全部領域(1)蒲松齡《聊齋志異》(2)貝克特的《等待戈多》(3)抒情作品8一、文學中的求真4、求真的審美取向存在于文學創造的全部領域9二、藝術真實的主要特征(一)與生活真實不同1、內蘊的真實2、假定的真實(二)與科學真實不同1、主觀的真實2、詩藝性9二、藝術真實的主要特征(一)與生活真實不同101、內蘊的真實(1)內蘊的真實:透過生活真實的表層對社會生活的內蘊作出藝術的揭示和表現(2)社會生活內蘊的層次1)真相事理層2)歷史文化層3)哲學意味層101、內蘊的真實(1)內蘊的真實:透過生活真實的表層對社會111)文本賞析
礁石
艾青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詩人艾青111)文本賞析礁石詩人艾青122、假定的真實(1)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現社會生活的內蘊(2)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①把現實形象與幻想的非現實形象融會,如《西游記》、《變形記》②以虛擬形象世界取代現實的形象(3)現實型作品:藝術情境是虛構的、假定的,如《雷雨》(4)假定與“真”:真事理/真情感,如《牡丹亭》122、假定的真實(1)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現社會生活的內蘊13①《西游記》、《變形記》唐僧(現實形象)與孫悟空、豬八戒以及神仙、妖魔(非現實形象)的結合《變形記》主人公格里高里變成甲殼蟲(非現實形象)與周圍其他人(現實形象)的結合13①《西游記》、《變形記》唐僧(現實形象)與孫悟空、豬八14(3)《雷雨》
假定性情境:讓兩個家庭八個人物之間的矛盾糾葛發生在兩個場合(周家客廳與魯家住宅)及一晝夜之內,沖突集中而強烈。戲劇家:曹禺14(3)《雷雨》假定性情境:讓兩個家庭八個人物之間的矛15(4)《牡丹亭》
《牡丹亭》中杜麗娘“夢而死”、“死而生”式追求愛情幸福的離奇情節,由于情感真摯,人們就會從心理傾向上忽略其他而“以假為真”。15(4)《牡丹亭》《牡丹亭》中杜麗娘“夢而死”、“161、主觀的真實(1)文學創造有主體性或主觀性①文學提供的“真實”都被主觀化、心靈化②藝術創造自由地把客體世界變成主體的認識與感悟、情感與意志的對象物161、主觀的真實(1)文學創造有主體性或主觀性172、詩藝性(1)含義:詩的藝術手段和藝術技巧(2)作用①文學按照主觀化方式把握客體世界,必然要講究“詩藝”②假定性情境是在“詩藝”中生成③沒有“詩藝”運用便沒有藝術真實172、詩藝性(1)含義:詩的藝術手段和藝術技巧18文本賞析秋浦歌
李白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18文本賞析秋浦歌19三、真實的發掘與表現(藝術概括)(一)含義:作家以主體的審美價值追求能動介入方式,對富有特征的事物給予獨特藝術處理,創造具有鮮明的獨特個性,體現著一定審美價值取向的藝術形象的方法(二)作用:藝術概括是實現藝術真實的基本途徑。比如《追憶似水年華》和《人間喜劇》
19三、真實的發掘與表現(藝術概括)(一)含義:作家以主體的20三、藝術概括(三)藝術概括的規定性1、從“個別”到“一般”(1)屠格涅夫談藝術概括(2)實現“個別”與“一般”相統一是一個藝術提煉的過程
20三、藝術概括(三)藝術概括的規定性21(1)藝術概括1)多余人的形象羅亭,革命者的形象巴扎洛夫等,都不是從概念出發由一般演繹成的個別,而是通過對特殊的觀察,比較,思索而造成的個別與一般的統一,從個別達到一般2)個別因特殊而不可重復,一般因特殊而意蘊無窮21(1)藝術概括1)多余人的形象羅亭,革命者的形象巴扎洛夫222、個別與一般的統一(1)有賴于作家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經驗,對其所觀照和描述的特殊進行開掘,提煉,補充和改造。(2)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創作主體把內在的尺度即審美價值取向運用到對象上去的能動性介入和把握的過程。222、個別與一般的統一(1)有賴于作家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23老舍《駱駝祥子
》23老舍《駱駝祥子》24第二節文學的倫理與情感(情感評價)一、倫理與情感是文學的核心要素二、情感與“詩意的裁判”三、人文關懷與歷史理性24第二節文學的倫理與情感(情感評價)一、倫理與情感是文25一、倫理與情感(一)認識與情感1、認識是對事物的本質屬性的客觀反映,情感是對事物的主觀態度和評價(1)認識運用“內在的尺度”將倫理評價融入其中;(2)情感總是與作品中人物的或善或惡的行為和形象聯系在一起;(3)作家必須把對生活內蘊的認識與感悟體現在藝術形象之中。25一、倫理與情感(一)認識與情感26
(一)認識與情感2、情感評價的文學意義:因倫理評價所引發的情感表現是文學的本質屬性和文學創造的必然要求。(1)文學創造向人們展示真理,呈現意義;(2)以審美情感訴諸人們的心靈和激發人們的情緒,發揮審美意識形態作用。26
(一)認識與情感2、情感評價的文學意義:因倫理評價所引27二、情感與“詩意的裁判”(一)“詩意的裁判”:善與美的統一,對情感評價的價值品格的規定(二)情感評價作為“詩意的裁判”的內涵
1、情感評價與善的價值追求
(1)高尚的品格(2)利他的取向27二、情感與“詩意的裁判”(一)“詩意的裁判”:善與美的統28(1)高尚的品格1)所謂品格高尚,蘊涵著對美好事物,美好情操,美好生活和美好理想的守望與追求,以及對丑惡,腐朽和陰暗事物的拒斥。2)文學作品在描寫善惡的時候體現出的倫理判斷,以及激發的感情符合善良的人性。28(1)高尚的品格1)所謂品格高尚,蘊涵著對美好事物,美好29(1)高尚的品格3)反面例子----俄國作家蒲寧的《烏鴉》,“寫的很膚淺,寫成了父子間的爭風”。4)在于以什么樣的價值取向去裁判它,《紅樓夢》其情感態度具有很高的品位,看到美與丑,善與惡,是與非的強烈對比,聽到對丑惡行徑的譴責和對美好人生的呼喚29(1)高尚的品格3)反面例子----俄國作家蒲寧的《烏鴉30(1)高尚的品格5)文學創造能否以高尚的情感態度去裁判社會生活,最終取決于創造主體的人格。6)在人的種種需要中,像愛,尊重,認知,審美等高層次的需要,規定著人的本質,決定著一個人的人格。30(1)高尚的品格5)文學創造能否以高尚的情感態度去裁判社31(2)利他的取向1)歸根到底以是否有利于社會進步與整體的人生幸福為價值標準,以善為價值取向的情感評價帶有助益他人與社會的功利性。2)能夠給人們帶來精神滿足和審美享受的作品,無不與社會人生的要求息息相關。31(2)利他的取向1)歸根到底以是否有利于社會進步與整體的32(2)利他的取向3)文學創造的功利價值只體現在其對生活的情感性裁判之中,而不是也不可能是對生活的實際干預。4)因作家評判生活的著眼點不同而存在著許多層面,諸如政治價值,人文價值,道德價值,哲理價值,宗教價值等。5)體現時代時代精神。32(2)利他的取向3)文學創造的功利價值只體現在其對生活的33二、情感與“詩意的裁判”2、情感的表現方式(1)誠摯的情態1)文學作品需真情而非假意,排斥無病呻吟2)情感的誠摯性與反映生活的真實性是聯系在一起的,真實與真誠融為一體,文學創造才能實現其審美價值追求3)真情不是由藝術技巧造就的,而是來自作家對生活的深刻體驗33二、情感與“詩意的裁判”2、情感的表現方式34二、情感與“詩意的裁判”2、情感的表現方式(2)藝術的呈現1)“善”的價值與情感的表達,是藝術方式的呈現,即把情感寄寓于具體形象的創造之中,并與理性的思索和反省相交融;2)文學作品是通過“境”的創造寄寓價值評價并表達情感;3)藝術的呈現,是文學審美價值實現的方式,是情與境的融合。34二、情感與“詩意的裁判”2、情感的表現方式35三、人文關懷與歷史理性(一)人文關懷:“善”的終極價值體現1、人文關懷是一種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嚴、價值、情感、自由的精神2、人文主義是文學的靈魂和存在的根據(二)人文與歷史:文學價值取向的交合歷史理性存在著人文的維度,人文關懷存在著歷史的維度
35三、人文關懷與歷史理性(一)人文關懷:“善”的終極價值體36(1)文學與人學1)正因為文學的價值追求是以人為中心的,高爾基曾不無道理地把文學稱之為人學。2)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對文學而言,既是主宰它的審美價值追求的靈魂又是它的存在依據,因而是與生俱來的。3)作家是人類命運的關注者和社會文明進步的促進者,無不高揚人文精神。36(1)文學與人學1)正因為文學的價值追求是以人為中心的,37(2)人文關懷1)列夫托爾斯泰,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游,辛棄疾2)關漢卿的戲劇,曹雪芹的《紅樓夢》,魯迅的《阿Q正傳》3)人文關懷從來就是也應該是文學創造的永恒主題,是其尚善的終極價值追求。37(2)人文關懷1)列夫托爾斯泰,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38(二)人文與歷史:文學價值取向的交匯1、作家是在對社會生活的規律性的認識和描述中寄寓人文關懷的,因而其對人的生命,尊嚴,價值,生存狀態及未來命運的深情關注,同歷史理性血肉般地聯系在一起。2、文學作為審美創造的自由空間,作家完全有權利而且能夠在不同的歷史理性視點上去展現人文精神。3、單一的歷史視點的強調,不僅違背藝術規律,有時還會導致對人文精神的傷害。38(二)人文與歷史:文學價值取向的交匯1、作家是在對社會生39第三節美的創造一、審美理想的燭照二、文學形式的升華三、文學形式之美39第三節美的創造一、審美理想的燭照40一、審美理想的燭照(一)審美理想的含義(二)審美理想的特征1、審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在的鑒賞的原型和最高典范2、審美理想是直觀形象與理性觀念的結合3、審美理想是個體性與群體性的統一40一、審美理想的燭照(一)審美理想的含義41(三)審美理想的功能1、在文學創作中,審美理想是作家進行審美評價的最高標準。2、文學作品所表現的一切,美或丑,崇高或卑下,悲或喜,都需要接受審美理想的觀照3、不管是否自覺,作家創作總離不開審美理想的引導和調節41(三)審美理想的功能1、在文學創作中,審美理想是作家進行42(三)審美理想的功能4、審美理想對生活的這種觀照和評價功能特別體現在作家對生活丑的藝術表現中。作家對丑的描寫是否成功,關鍵在于對丑的對象是否作出準確的審美評價。5、沈從文向往一種優美健康和自然地人性;孫犁傾心于普通人物的心靈美和人情美;果戈理的《欽差大臣》對丑的處理。42(三)審美理想的功能4、審美理想對生活的這種觀照和評價功43二、文學形式的升華(一)內容形式化1、作品:內容與形式完全融合,如黑格爾所說(1)優秀文學作品都是內容與形式的完整統一體(2)形式創造是內容形式化的過程,如別林斯基所說(3)內容的形式化以審美價值追求為催化劑,如我國作家王汶石所說43二、文學形式的升華(一)內容形式化44(1)黑格爾內容和完全適合內容的形式達到獨立完整的統一,因而形成一種自由的整體,這就是藝術的中心。
——黑格爾:《美學》
44(1)黑格爾內容和完全適合內容的形式達到獨立完整45(2)別林斯基對文學作品而言,“它的形式對它并不是外在的,而是它自己所特有的那種內容的發展。
——別林斯基45(2)別林斯基對文學作品而言,“它的形式對它并46(3)王汶石
……當我們一旦明白了它(指素材)的內在意義,獲得一個深刻而新穎的思想,找到了主題,情況立刻就不同了。思想的火光一旦燃起,所有的生活事實、細節,都被通統照亮,活動了起來,向主題思想的光點聚集,各找各的位置,各顯各的面目;一個作品的輪廓就明顯起來,形成起來。
——王汶石:《漫談藝術構思》
46(3)王汶石……當我們一旦明白了它(指素材)47二、文學形式的升華(二)形式內容化
1、形式創造具有塑造內容或者幫助其生成的作用(1)文學創造之初,形式創造已經開始。(2)形式的生成作用使內容能得到深化或升華乃至于產生審美新質47二、文學形式的升華(二)形式內容化482、形式創造的基本內涵(1)形式創造1)對藝術內容內在結構的組織和構成2)運用語言材料及藝術手段生成內容并使之呈現的外在形態的創造(2)藝術形式1)語言材料及各種藝術手段的有機組合2)藝術內容的組織、生成與呈示3)藝術文本的存在形態4)文學審美價值的實現方式482、形式創造的基本內涵(1)形式創造49(三)化丑為美與美麗地描寫悲哀1、化丑為美文學形式的升華功能可通過“化丑為美”得到最集中的發揮。如朱光潛的具體分析:49(三)化丑為美與美麗地描寫悲哀1、化丑為美50(1)朱光潛《詩論》……許多悲慘,淫穢或丑陋的材料,用散文寫,仍不失其為悲慘,淫穢或丑陋,披上詩的形式,就多少可以把它美化。比如母殺子,妻殺夫,女逐父,子娶母之類故事在實際生活中很容易引起痛恨與嫌惡,但是在希臘悲劇和莎士比亞的悲劇中,它們居然成為極莊嚴燦爛的藝術意象,就因為它們表現為詩,與日常語言隔著一層,不致使人看成現實,以實用的態度去對付它們,我們的注意力被吸收于美妙的意象與和諧的聲音方面去了。50(1)朱光潛《詩論》……許多悲慘,淫穢或丑陋的材料,用散512、美麗地描寫悲哀(1)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美麗地描繪一副面孔和描繪一副美麗的面孔,是全然不同的事。(2)美麗地描寫悲哀與客觀地展覽悲哀是全然不同的事。任何一種情緒,甚至痛苦的情緒,只要能得到藝術的表現,都能夠成為美的來源。512、美麗地描寫悲哀(1)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美麗地描繪一副522、美麗地描寫悲哀(3)南唐后主李煜----刻骨的亡國之悲和個人的身世之苦(4)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5)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522、美麗地描寫悲哀(3)南唐后主李煜----刻骨的亡國之53三、文學形式之美1、形式美是美學的一個重要范疇2、“有意味的形式”理論3、藝術形式具有相對獨立的審美價值,如中國傳統戲曲的臉譜53三、文學形式之美1、形式美是美學的一個重要范疇542、“有意味的形式”理論(1)這一理論認為藝術作品的基本性質就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2)英國批評家克萊夫·貝爾提出“有意味的形式”,指出作品的各部分、各素質之間的獨特方式的排列、組合起來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著作品,能夠喚起人們的審美情感克萊夫·貝爾CliveBell1881—196464542、“有意味的形式”理論克萊夫·貝爾CliveBel554、形式美(1)形式所以“有意味”,是因為其中蘊涵著一定的社會歷史內容和人類的審美情感。(2)人們在不斷地認識它們的過程中把它們主觀化,情感化和心靈化,成為人類情感與思想的較為固定的表現。(3)當它們從現實的具體事物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穩定的審美對象時,由于能與人們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審美經驗和審美心理結構相對應,依然能給人們以“有意味”的審美感覺。554、形式美(1)形式所以“有意味”,是因為其中蘊涵著一定56(3)中國傳統戲曲的臉譜1)曹操的白臉臉譜是奸詐的象征2)關云長的紅臉臉譜是忠義的象征56(3)中國傳統戲曲的臉譜1)曹操的白臉臉譜是奸詐的象征演講完畢,謝謝觀看!演講完畢,謝謝觀看!第八章文學創造的價值追求第八章文學創造的價值追求59260第一節文學的真實一、文學中的求真二、藝術真實的主要特征三、真的發掘與表現3第一節文學的真實一、文學中的求真61一、文學中的求真(一)文學作為認識活動1、文學是理解、反映和闡釋對象世界的認識活動,旨在其蘊藉中創造認識與審美相統一的形象體系2、“真”是文學的審美價值追求實現的基礎,巴爾扎克論真實、別林斯基論真實4一、文學中的求真(一)文學作為認識活動62(1)巴爾扎克論真實
“獲得全世界聞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實”,不真實的作品“現在與將來都不會有任何價值”。
——巴爾扎克
HonoredeBalzac
5(1)巴爾扎克論真實“獲得全世界聞名的不朽的成功的63(2)別林斯基論真實
“真正的藝術作品永遠以真實、自然、正確和切實去感染讀者”,這樣的作品越是多讀,“你和它之間的內在情意和聯系也就越深入、實切而不可分割。”
——別林斯基6(2)別林斯基論真實“真正的藝術作品永遠以真實、64一、文學中的求真3、真實性成為衡量文學創造成就的首要標準(1)恩格斯對《城市姑娘》的具體分析:肯定其“如實地敘述”,“表現了真正的藝術家的勇氣”(2)列寧高度贊揚列夫托爾斯泰“創作了無與倫比的俄國生活的圖畫”,成為“俄國革命的鏡子”7一、文學中的求真3、真實性成為衡量文學創造成就的首要標準65一、文學中的求真4、求真的審美取向存在于文學創造的全部領域(1)蒲松齡《聊齋志異》(2)貝克特的《等待戈多》(3)抒情作品8一、文學中的求真4、求真的審美取向存在于文學創造的全部領域66二、藝術真實的主要特征(一)與生活真實不同1、內蘊的真實2、假定的真實(二)與科學真實不同1、主觀的真實2、詩藝性9二、藝術真實的主要特征(一)與生活真實不同671、內蘊的真實(1)內蘊的真實:透過生活真實的表層對社會生活的內蘊作出藝術的揭示和表現(2)社會生活內蘊的層次1)真相事理層2)歷史文化層3)哲學意味層101、內蘊的真實(1)內蘊的真實:透過生活真實的表層對社會681)文本賞析
礁石
艾青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詩人艾青111)文本賞析礁石詩人艾青692、假定的真實(1)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現社會生活的內蘊(2)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①把現實形象與幻想的非現實形象融會,如《西游記》、《變形記》②以虛擬形象世界取代現實的形象(3)現實型作品:藝術情境是虛構的、假定的,如《雷雨》(4)假定與“真”:真事理/真情感,如《牡丹亭》122、假定的真實(1)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現社會生活的內蘊70①《西游記》、《變形記》唐僧(現實形象)與孫悟空、豬八戒以及神仙、妖魔(非現實形象)的結合《變形記》主人公格里高里變成甲殼蟲(非現實形象)與周圍其他人(現實形象)的結合13①《西游記》、《變形記》唐僧(現實形象)與孫悟空、豬八71(3)《雷雨》
假定性情境:讓兩個家庭八個人物之間的矛盾糾葛發生在兩個場合(周家客廳與魯家住宅)及一晝夜之內,沖突集中而強烈。戲劇家:曹禺14(3)《雷雨》假定性情境:讓兩個家庭八個人物之間的矛72(4)《牡丹亭》
《牡丹亭》中杜麗娘“夢而死”、“死而生”式追求愛情幸福的離奇情節,由于情感真摯,人們就會從心理傾向上忽略其他而“以假為真”。15(4)《牡丹亭》《牡丹亭》中杜麗娘“夢而死”、“731、主觀的真實(1)文學創造有主體性或主觀性①文學提供的“真實”都被主觀化、心靈化②藝術創造自由地把客體世界變成主體的認識與感悟、情感與意志的對象物161、主觀的真實(1)文學創造有主體性或主觀性742、詩藝性(1)含義:詩的藝術手段和藝術技巧(2)作用①文學按照主觀化方式把握客體世界,必然要講究“詩藝”②假定性情境是在“詩藝”中生成③沒有“詩藝”運用便沒有藝術真實172、詩藝性(1)含義:詩的藝術手段和藝術技巧75文本賞析秋浦歌
李白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18文本賞析秋浦歌76三、真實的發掘與表現(藝術概括)(一)含義:作家以主體的審美價值追求能動介入方式,對富有特征的事物給予獨特藝術處理,創造具有鮮明的獨特個性,體現著一定審美價值取向的藝術形象的方法(二)作用:藝術概括是實現藝術真實的基本途徑。比如《追憶似水年華》和《人間喜劇》
19三、真實的發掘與表現(藝術概括)(一)含義:作家以主體的77三、藝術概括(三)藝術概括的規定性1、從“個別”到“一般”(1)屠格涅夫談藝術概括(2)實現“個別”與“一般”相統一是一個藝術提煉的過程
20三、藝術概括(三)藝術概括的規定性78(1)藝術概括1)多余人的形象羅亭,革命者的形象巴扎洛夫等,都不是從概念出發由一般演繹成的個別,而是通過對特殊的觀察,比較,思索而造成的個別與一般的統一,從個別達到一般2)個別因特殊而不可重復,一般因特殊而意蘊無窮21(1)藝術概括1)多余人的形象羅亭,革命者的形象巴扎洛夫792、個別與一般的統一(1)有賴于作家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經驗,對其所觀照和描述的特殊進行開掘,提煉,補充和改造。(2)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創作主體把內在的尺度即審美價值取向運用到對象上去的能動性介入和把握的過程。222、個別與一般的統一(1)有賴于作家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80老舍《駱駝祥子
》23老舍《駱駝祥子》81第二節文學的倫理與情感(情感評價)一、倫理與情感是文學的核心要素二、情感與“詩意的裁判”三、人文關懷與歷史理性24第二節文學的倫理與情感(情感評價)一、倫理與情感是文82一、倫理與情感(一)認識與情感1、認識是對事物的本質屬性的客觀反映,情感是對事物的主觀態度和評價(1)認識運用“內在的尺度”將倫理評價融入其中;(2)情感總是與作品中人物的或善或惡的行為和形象聯系在一起;(3)作家必須把對生活內蘊的認識與感悟體現在藝術形象之中。25一、倫理與情感(一)認識與情感83
(一)認識與情感2、情感評價的文學意義:因倫理評價所引發的情感表現是文學的本質屬性和文學創造的必然要求。(1)文學創造向人們展示真理,呈現意義;(2)以審美情感訴諸人們的心靈和激發人們的情緒,發揮審美意識形態作用。26
(一)認識與情感2、情感評價的文學意義:因倫理評價所引84二、情感與“詩意的裁判”(一)“詩意的裁判”:善與美的統一,對情感評價的價值品格的規定(二)情感評價作為“詩意的裁判”的內涵
1、情感評價與善的價值追求
(1)高尚的品格(2)利他的取向27二、情感與“詩意的裁判”(一)“詩意的裁判”:善與美的統85(1)高尚的品格1)所謂品格高尚,蘊涵著對美好事物,美好情操,美好生活和美好理想的守望與追求,以及對丑惡,腐朽和陰暗事物的拒斥。2)文學作品在描寫善惡的時候體現出的倫理判斷,以及激發的感情符合善良的人性。28(1)高尚的品格1)所謂品格高尚,蘊涵著對美好事物,美好86(1)高尚的品格3)反面例子----俄國作家蒲寧的《烏鴉》,“寫的很膚淺,寫成了父子間的爭風”。4)在于以什么樣的價值取向去裁判它,《紅樓夢》其情感態度具有很高的品位,看到美與丑,善與惡,是與非的強烈對比,聽到對丑惡行徑的譴責和對美好人生的呼喚29(1)高尚的品格3)反面例子----俄國作家蒲寧的《烏鴉87(1)高尚的品格5)文學創造能否以高尚的情感態度去裁判社會生活,最終取決于創造主體的人格。6)在人的種種需要中,像愛,尊重,認知,審美等高層次的需要,規定著人的本質,決定著一個人的人格。30(1)高尚的品格5)文學創造能否以高尚的情感態度去裁判社88(2)利他的取向1)歸根到底以是否有利于社會進步與整體的人生幸福為價值標準,以善為價值取向的情感評價帶有助益他人與社會的功利性。2)能夠給人們帶來精神滿足和審美享受的作品,無不與社會人生的要求息息相關。31(2)利他的取向1)歸根到底以是否有利于社會進步與整體的89(2)利他的取向3)文學創造的功利價值只體現在其對生活的情感性裁判之中,而不是也不可能是對生活的實際干預。4)因作家評判生活的著眼點不同而存在著許多層面,諸如政治價值,人文價值,道德價值,哲理價值,宗教價值等。5)體現時代時代精神。32(2)利他的取向3)文學創造的功利價值只體現在其對生活的90二、情感與“詩意的裁判”2、情感的表現方式(1)誠摯的情態1)文學作品需真情而非假意,排斥無病呻吟2)情感的誠摯性與反映生活的真實性是聯系在一起的,真實與真誠融為一體,文學創造才能實現其審美價值追求3)真情不是由藝術技巧造就的,而是來自作家對生活的深刻體驗33二、情感與“詩意的裁判”2、情感的表現方式91二、情感與“詩意的裁判”2、情感的表現方式(2)藝術的呈現1)“善”的價值與情感的表達,是藝術方式的呈現,即把情感寄寓于具體形象的創造之中,并與理性的思索和反省相交融;2)文學作品是通過“境”的創造寄寓價值評價并表達情感;3)藝術的呈現,是文學審美價值實現的方式,是情與境的融合。34二、情感與“詩意的裁判”2、情感的表現方式92三、人文關懷與歷史理性(一)人文關懷:“善”的終極價值體現1、人文關懷是一種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嚴、價值、情感、自由的精神2、人文主義是文學的靈魂和存在的根據(二)人文與歷史:文學價值取向的交合歷史理性存在著人文的維度,人文關懷存在著歷史的維度
35三、人文關懷與歷史理性(一)人文關懷:“善”的終極價值體93(1)文學與人學1)正因為文學的價值追求是以人為中心的,高爾基曾不無道理地把文學稱之為人學。2)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對文學而言,既是主宰它的審美價值追求的靈魂又是它的存在依據,因而是與生俱來的。3)作家是人類命運的關注者和社會文明進步的促進者,無不高揚人文精神。36(1)文學與人學1)正因為文學的價值追求是以人為中心的,94(2)人文關懷1)列夫托爾斯泰,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游,辛棄疾2)關漢卿的戲劇,曹雪芹的《紅樓夢》,魯迅的《阿Q正傳》3)人文關懷從來就是也應該是文學創造的永恒主題,是其尚善的終極價值追求。37(2)人文關懷1)列夫托爾斯泰,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95(二)人文與歷史:文學價值取向的交匯1、作家是在對社會生活的規律性的認識和描述中寄寓人文關懷的,因而其對人的生命,尊嚴,價值,生存狀態及未來命運的深情關注,同歷史理性血肉般地聯系在一起。2、文學作為審美創造的自由空間,作家完全有權利而且能夠在不同的歷史理性視點上去展現人文精神。3、單一的歷史視點的強調,不僅違背藝術規律,有時還會導致對人文精神的傷害。38(二)人文與歷史:文學價值取向的交匯1、作家是在對社會生96第三節美的創造一、審美理想的燭照二、文學形式的升華三、文學形式之美39第三節美的創造一、審美理想的燭照97一、審美理想的燭照(一)審美理想的含義(二)審美理想的特征1、審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在的鑒賞的原型和最高典范2、審美理想是直觀形象與理性觀念的結合3、審美理想是個體性與群體性的統一40一、審美理想的燭照(一)審美理想的含義98(三)審美理想的功能1、在文學創作中,審美理想是作家進行審美評價的最高標準。2、文學作品所表現的一切,美或丑,崇高或卑下,悲或喜,都需要接受審美理想的觀照3、不管是否自覺,作家創作總離不開審美理想的引導和調節41(三)審美理想的功能1、在文學創作中,審美理想是作家進行99(三)審美理想的功能4、審美理想對生活的這種觀照和評價功能特別體現在作家對生活丑的藝術表現中。作家對丑的描寫是否成功,關鍵在于對丑的對象是否作出準確的審美評價。5、沈從文向往一種優美健康和自然地人性;孫犁傾心于普通人物的心靈美和人情美;果戈理的《欽差大臣》對丑的處理。42(三)審美理想的功能4、審美理想對生活的這種觀照和評價功100二、文學形式的升華(一)內容形式化1、作品:內容與形式完全融合,如黑格爾所說(1)優秀文學作品都是內容與形式的完整統一體(2)形式創造是內容形式化的過程,如別林斯基所說(3)內容的形式化以審美價值追求為催化劑,如我國作家王汶石所說43二、文學形式的升華(一)內容形式化101(1)黑格爾內容和完全適合內容的形式達到獨立完整的統一,因而形成一種自由的整體,這就是藝術的中心。
——黑格爾:《美學》
44(1)黑格爾內容和完全適合內容的形式達到獨立完整102(2)別林斯基對文學作品而言,“它的形式對它并不是外在的,而是它自己所特有的那種內容的發展。
——別林斯基45(2)別林斯基對文學作品而言,“它的形式對它并103(3)王汶石
……當我們一旦明白了它(指素材)的內在意義,獲得一個深刻而新穎的思想,找到了主題,情況立刻就不同了。思想的火光一旦燃起,所有的生活事實、細節,都被通統照亮,活動了起來,向主題思想的光點聚集,各找各的位置,各顯各的面目;一個作品的輪廓就明顯起來,形成起來。
——王汶石:《漫談藝術構思》
46(3)王汶石……當我們一旦明白了它(指素材)104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洋氣候對海岸侵蝕影響考核試卷
- 自行車騎行健康風險評估考核試卷
- 稻谷加工技術創新與產業競爭力提升考核試卷
- 氣凝膠保溫管道施工與建筑節能效果評價及認證合同
- 綠色環保冷鏈物流智能監控租賃服務協議
- 無人機農業植保服務補充協議
- 工業機器人應用場景研發與系統集成合作協議
- 裝配式鋼結構住宅項目施工總承包與裝配式建筑產業鏈合作協議
- 成人學歷提升保錄班協議(藝術設計)
- 加拿大留學項目個人陳述撰寫合同
- (市質檢)莆田市2025屆高中畢業班第四次教學質量檢測試卷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
- 瓷磚空鼓裝修合同協議
- 中職生職業生涯課件
- 煙臺2025年煙臺市蓬萊區“蓬選”考選9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所屬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備考題庫
- 入團考試測試題及答案
- 【語文試卷+答案 】上海市崇明區2025屆高三第二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崇明二模)
- 化妝品公司生產部獎懲管理制度
- 勞務公司與公司合作協議書
- “問題解決型”課題QC活動程序及案例分析-課件
- 食堂燃氣安全使用檢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