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考試《新聞采編規范》練習題標準答案_第1頁
新聞記者考試《新聞采編規范》練習題標準答案_第2頁
新聞記者考試《新聞采編規范》練習題標準答案_第3頁
新聞記者考試《新聞采編規范》練習題標準答案_第4頁
新聞記者考試《新聞采編規范》練習題標準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聞記者考試《新聞采編規范》練習題標準答案新聞記者考試《新聞采編規范》練習題標準答案新聞記者考試《新聞采編規范》練習題標準答案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新聞記者考試《新聞采編規范》練習題標準答案版本號:A修改號:1頁次:1.0審核:批準:發布日期:新聞記者考試《新聞采編規范》練習題標準答案(一)單選題1.新聞從業者在獲取新聞事實的過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線是。(D)A.不使用計謀獲取材料B.確保對當事人不造成任何傷害C.不采取隱性采訪手段D.遵守法律2.在某些報道領域,為盡量對新聞當事人做到最小傷害,新聞界普遍采納的報道原則是。(A)A.知情同意原則B.公共利益至上原則C.真實準確原則D.平衡報道原則3.關于保持中立,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B)A.不做任何有償新聞B.對事實以個人口吻加以評論C.報道中客觀呈現各方觀點D.報道中避免歧視與偏見4.以下哪個欄目是樹立報紙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A.致歉B.勘誤C.更正D.聲明5.保證新聞報道準確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A.現場采訪B.核實事實C.深入調查D.多方求證6.為什么引語的使用是記者保持客觀的重要依據(D)A.引語深化新聞主旨B.引語增加趣味性C.引語增加信息量D.引語拉開與新聞當事人的距離,涵化立場7.朱镕基總理神色凝重,嚴正地指出:“誰要是搞臺灣獨立,你就沒有好下場!”話語擲地有聲,震撼人心。此處引語的使用有何優點(

A)

A鮮明地表明了說話人的立場和觀點B.概括地指出了具體事實C.語言簡潔D.巧妙地過渡8.“整整5天,我一點都沒有睡覺。24小時備戰,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電話那頭,國美人士情緒有些激動,“我現在可以說的是,我們這幾天產生了巨大的銷售額,黃老板(黃光裕)會為此驕傲。”此處在使用引語時存在的問題是。(C)A.引語使用不夠簡潔B.引語無消息源C.引語的消息源不明確D.標點符號使用錯誤9.如何避免過度解讀被采訪對象的意思(A)A.保留原始材料,編輯核實B.全篇報道使用直接引語C.直接引語不做絲毫修改D.記者將自己的觀點附加在引語中10.使用間接引語的優點是什么(A)A.語言更具概括性B.更具現場感C.更有趣味性D.能體現受訪者的鮮明立場和個性11.在網絡中,記者手中一切具有時效性的、有新聞價值的消息、圖片或視頻該如何處理(A)A.首先提交給供職單位B.為了時效性可先在社交媒體上發布C.可在小范圍內進行專業討論D.先保證紙媒的獨家報道再考慮網絡報道12.哪一種內容應該使用直接引語(B)A.過渡性語句B.體現說話者個性的語句C.事實性話語D.引語中有大量語氣詞13.使用引語時,以下哪種做法是合適的(B)A.盡可能多地使用引語,少記者描述B.不要把不同人的話捆在一起C.連續引用不同人的話時,不用另起一段D.為保證真實,可將受訪者的語氣詞保留14.下列哪項引語使用不準確(D)A.“我們的出價是每股67美元”,傅成玉說,“我希望我們能在一起工作”B.“是的,你是單知道雪天野獸在深山里沒有食吃,才會到村里來的”,他們立即打斷她的話,走開去了C.宋徽宗時,福建“以小株結實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闕下,移植宣和殿”D.同學們感慨萬千:“創業不是作秀,是實實在在、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付出”15.下列哪一項不是使用消息來源的原則(D)A.“三角平衡”原則B.“多重佐證”原則C.“事實核準”原則D.人證比物證更可靠16.下列哪一項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時必需的信息(D)A.姓名B.單位C.職務D.性別17.下列哪一項對消息源表達不準確(D)A.據車禍現場的目擊者說B.某醫院的內科醫生李某某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C.據某某媒體報道D.某單位說18.下列哪一項消息源的可信度最低(C)A.政府公開文件B.某中央級知名媒體報道C.某論壇用戶的爆料D.某事故現場目擊者19.使用匿名消息源,容易帶來哪種風險(A)A.為虛假新聞亮“綠燈”B.保護了消息源C.增加了報道的獨家性D.報道更具可信度20.制作新聞標題的首要標準是什么(A)A.準確B.時效C.傳神D.吸引眼球21.可以作為消息來源直接引用的機構是(C)A.論壇B.博客C.媒體官方微博D.社交網絡22.新聞語言傳達的信息是否能被受眾所理解和接受,取決于語言運用哪方面(B)A.時效性B.規范性C.可讀性D.娛樂性23.在新聞報道中,要較多地使用什么詞(D)A.名詞B.形容詞C.副詞D.動詞24.以下哪個詞在報道中可能會成為讀者閱讀的障礙(B)A.“3G手機”B.轉氨酶達2000多C.“高開低走”D.“固體燃料”25.為方便讀者閱讀,報道中使用數字,一段內不宜連續使用多少個以上的數字(C)A.1個B.2個C.3個D.5個26.以下的新聞語言表述中,哪個選項不合適(A)A.他做這工作很稱職B.原告律師說證人撒了謊C.他墜樓身亡,驗尸官認定是自殺D.節目如下27.新聞報道語言應該盡可能使用什么樣的語言(B)A.描述式B.敘述式C.評論式D.修飾性28.以下哪一項不是直接引語的效果(D)A.保持新聞的真實感B.增加生動性C.拉開與新聞當事人的距離,涵化立場D.方便讀者閱讀理解29.關于引語的使用,以下哪一項是錯誤的(B)A.應當避免在引語中出現括號或省略號B.如有必要,記者可以對采訪對象的話語進行添加或篡改C.記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語D.報道中盡量不使用間接引語,要多使用直接引語30.在解釋新聞事實的時候,以下哪項選擇是錯誤的(A)A.文章要以事實為基礎寫作,但在制作標題時要考慮效果為先B.用事實說話,不能主觀臆斷C.內容表述直截了當,不以夸張的手法解釋新聞事實D.寫作準確具體,減少形容詞等修飾性詞語(二)多選題1.獲取事實的基本原則有哪些(AC)A.法律原則B.道德原則C.倫理原則D.正當原則2.新聞報道過程中要遵守的倫理原則有哪些(ABD)A.無害原則B.知情同意原則C.公共利益至上原則D.保守機密原則3.為盡量做到對新聞當事人最小傷害,新聞報道過程中遵循的具體細則包括。(ABCD)A.尊重采訪對象的意愿B.注意保護采訪對象的隱私C.不要對采訪對象作出道德評判D.不展示不恰當的內容4.新聞真實與準確的要求有哪些(ABCD)A.保證確有其事,不道聽途說B.對所引用的一切資料等都具備確切的來源C.核實關鍵性事實D.報道若出現失實,及時地更正5.怎樣核實關鍵性事實(BCD)A.準確記錄,避免斷章取義B.到達新聞現場,核實新聞來源C.多方求證,核實新聞核心要素D.查找權威資料,核實具體精確事實6.怎樣解釋新聞事實(ABC)A.用事實說話,不能主觀臆斷B.內容表述直截了當,慎用情感性詞語C.寫作準確具體,減少修飾性詞語D.夸張表述,吸引受眾關注7.如何確保新聞報道的公正(ABC)A.禁止對任何人的歧視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規避C.平衡呈現各方觀點,保持中立D.多采訪學術界人士和記者8.怎樣做到利益規避(ABCD)A.不接受采訪對象的好處,新聞報道不得收取任何費用B.不做有償新聞或有償不聞C.要特別注意語言方面的中立D.對新聞事件中的沖突雙方,要注意均衡報道9.直接引語的特點有哪些(AD)A.直接引述別人的原話,并放在引號內B.用自己的話轉述別人的話,被轉述的話不放在引號內C.較具概括性D.具有現場感10.使用新聞引語需遵循以下哪幾點原則(ABD)A.保持真實、準確、完整性B.盡量多用直接引語C.讀者興趣優先D.不要“異口同聲”11.引語在哪些情況下可以改動(ABC)A.原話有語病B.表達模糊C.出現方言時D.當事人未表達出記者想要的觀點12.直接引語有哪些效果(ABC)A.保持新聞真實感B.增加信息量C.增加趣味性D.更具概括性13.下列哪些引語的使用規范是正確的(ABC)A.盡量不用間接引語B.直接引語應是某人所說的原話,除對語法和句法錯誤進行必要的糾正之外,記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語,不得對采訪對象的話語進行添加或篡改C.應當避免在引語中出現括號或省略號D.記者可根據自己角度來改變消息源的觀點14.使用消息源時,以下哪幾點是錯誤的(AB)A.使用權威消息源時,可以完全信任B.完全依賴網絡作為消息源C.盡量采訪到核心消息源D.報道中需注明消息來源15.當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選擇(AB)A.選擇與本報道最相關的職務B.征詢受訪者哪個身份更合適C.全部使用D.只使用姓名不使用職務16.通常在何種情況下,需要使用匿名消息源(AB)A.消息源主動提出要匿名B.消息源本身不愿接受采訪,記者為了得到關鍵信息,進行匿名處理C.記者未采訪到消息源D.記者對消息源的身份不明確17.理論上,以下哪些是只能作為引述而不作為事實進行敘述的消息來源(ABC)A.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媒體所發布的信息B.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紀檢監察部門提供的案件記錄、情況說明等非正式材料C.權威機構內部文件D.司法機構的法律文書中確認的事實18.當對受訪者的身份、觀點不明確時,記者應該怎么辦(BCD)A.憑個人理解梳理B.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C.再次采訪受訪者D.不使用19.在匿名消息源的處理上,記者應注意哪些問題(ABD)A.保留錄音、手記等一手材料B.與編輯溝通,得到編輯的指導和同意C.盡量為匿名消息源提供幫助D.保護匿名消息源20.制作新聞標題的規范有哪些(AB)A.準確B.傳神C.時效D.追求點擊率21.下列哪些不是新聞事實的組成部分(CD)A.新聞標題B.署名C.社論D.編者按22.以下哪些內容,可以作為權威的消息來源(ABC)A.司法機構、仲裁機構、行政機關、公證機關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中確認的事實B.具有合法地位的政黨、國家機構在公文、正式出版物、藍皮書、白皮書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確認的事實,或其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記者招待會及其他正式而公開的場合,以該政黨、國家機構的名義發表的講話C.為配合待定機關履行職責的需要而發表的信息D.某單位的內部文件23.新聞語言的規范有哪些(ABCD)A.新聞語言要簡潔、清晰、準確B.要避免使用不熟悉的術語或專業詞匯C.新聞報道語言應該盡可能使用敘述性語言D.把數字轉換成普通人易于理解的語言24.下列哪些媒體是可被援引的權威媒體(ABCD)A.黨報黨刊B.行業性報刊C.國家通訊社D.電臺、電視臺25.微博對傳統新聞生產方式的影響和改變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BCD)A.發行方式B.消息來源C.生產機制D.行業互動26.記者新聞微博使用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BC)A.要廣開言路,多多關注B.發新聞要再三確認C.發表觀點要講證據D.觀點不同,要在微博上據理力爭27.采編與經營的“防火墻”原則有哪些(

ABCD)

A.采編與經營嚴格分開B.嚴禁“有償新聞”C.規范專業性記者的個人投資行為D.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在外單位兼職取酬28.西方發達國家媒體主要采取哪些“編營分離”的措施(

BC)

A.報業上市B.發行人制度C.激勵—約束機制D.宣揚新聞專業主義的核心價值觀29.廣播電視新聞的引子與報紙新聞標題有什么不同(ABCD)A.引子應該是完整的句子B.引子應該自成一體C.引子與其他新聞或廣告內容分離D.制作人在引子里提出有待回答的問題30.在批評報道中,如何注意平衡(ABCD)A.記者經過努力仍沒有采訪到某一方,應在稿件中加以說明B.對報道中受到批評的當事人,給予答辯的機會C.報道語言平實,避免主觀D.標題更要緊貼事實,切忌主觀色彩(三)判斷題1.為了公共利益,記者可以適當使用不正當的手段制造新聞事實。(×)2.記者不能為個人或親屬的利益利用其職業關系獲取任何機密信息。(√)3.媒體應以一種平等、尊重的心態來對待弱者。(√)4.為證明事實鐵證如山,記者可以在手法上加大事件的沖突要素。(×)5.慎用判斷性的、情感性詞語,避免出現傾向性的錯誤。可以適當以文學化的手法渲染事實發展的情節。(×)6.減少副詞、修飾性詞語的使用,多使用動詞。除非可以出示確鑿證據,不得使用“最大”、“最好”、“最壞”、“最多”等最高級形容詞。(√)7.當采訪對象的狀況并不適宜接受采訪時,記者應該揪住對方拼命發問,不達目的不罷休。(×)8.編輯若發現新聞報道求證過程有問題、證據不足,為了時效性先發稿,日后再更正。(×)9.通稿式新聞稿件必須注明消息來源,不能署名為本報記者。(√)10.為更好地烘托新聞事實,可對新聞圖片進行合成和拼接。(×)11.必須準確記錄與匿名消息來源和受訪者的談話,只要可能,錄音更好。(√)12.記者如果要在微博中發布新聞,必須保證該新聞是在所在新聞媒體已經播發過的。(√)13.記者微博上轉發其他媒體發布的新聞不受約束。(√)14.盡可能采訪到被批評對象,尊重其辯護、辯解的權利。若經過努力仍沒有采訪到某一方,應在稿件中加以說明。(√)15.夾敘夾議的報道手法,可以使報道更客觀、準確地記錄新聞事件的過程。(×)16.對于論壇、社區、博客、微博等來自互聯網上的內容,可以作為消息來源直接引用。(×)17.新聞報道與評論不分,會增加報道不實產生的對新聞當事人的誹謗等侵犯他人權益的幾率。(√)18.記者可以就爭議性的新聞或與公共政策節目有關的報道發表個人觀點。(×)19.在新聞報道中,觀點可以被描述成事實呈現給受眾。(×)20.平衡呈現事件所涉及各方的事實和觀點,不使用片面的消息來源。(√)21.記者使用微博面對不真實甚至是惡意的指責時,要據理力爭維護自己的觀點。(×)22.為了方便讀者理解,在沒有改變意思或基本沒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