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6課《我參與 我奉獻》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6課《我參與 我奉獻》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6課《我參與 我奉獻》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6課《我參與 我奉獻》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6課《我參與 我奉獻》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頁(共2頁)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6課我參與我奉獻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課題6我參與我奉獻第一課時單元第二單元學科道德與法治年級五年級學習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友善,傳遞正能量。能力目標:能夠為身邊需要關愛的人提供幫助,以恰當方式表達友善。3、知識目標:認識友善的重要性,學會友善待人,善待弱勢群體。重點認識友善的重要性,學會友善待人。難點以恰當方式表達友善。教學環節教師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講述疫情中的溫情,感受人與人之間的友善與溫暖。導入新課。講授新課小小分享會:(1)說一說,你在這次的疫情中也看到過類似的暖心之舉嗎?(2)看到這些情形,你感受到了什么?2、總結:在疫情面前,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彼此關愛,這些溫情就像是冬日的暖陽,形成一股溫暖的力量,驅散了肺炎的陰霾!3、思考:只是災難面前才會涌現出這么多的友善之舉嗎?我們平常的生活當中是否也有這樣彼此關愛、相互幫助的景象?(1)免費早餐。(2)雪夜哈爾濱市民自發給清雪工人送千杯熱奶茶4、討論:(1)餐館老板和哈爾濱市民提供的僅僅是免費早餐和一杯杯奶茶嗎?(2)在公共生活中,我們可以為身邊需要關愛的人做些什么呢?5、我想這樣做:請把你的想法記錄下來,并在生活中努力付諸行動!6、總結:人與人相處需要平等相待。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生活,需要彼此關愛,相互幫助。7、觀察與思考:某社區居委會計劃開展“愛心義務捐贈活動”,為此,居民們提出了兩種方案。請你思考以下,兩種愛心方案,你更欣賞哪個?為什么?8、總結:友善要以尊重為前提,友善待人,首先要尊重他人,采取恰當的方式釋放自己的善意才是明智之舉。9、閱讀角:請閱讀課本第35頁《張大爺的愛心卡》,思考回答以下問題:(1)張大爺的制作愛心卡的目的是什么?(2)你在生活中也感受過他人的善意,得到過他人的友善相待嗎?你是什么樣的心情?為此,你做了什么?10、故事角:從這個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11、小提示:平等友善可以傳遞正能量。在溫暖的友善傳遞中,我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們的社會將會更加美好!12、觀察與發現:(1)你發現這些法律規定有哪些共同之處?(2)看看社會中還有哪些措施體現了國家對每個社會成員的關愛。13、總結:每個社會成員都要肩負應盡的責任,多理解他人,為他人著想。同時,我們也需要國家和社會在制度、設施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保障。14、想一想,說一說: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可以怎樣關愛身邊的弱勢群體呢?感受疫情中人們的友善之舉,不同的群體之間相互幫忙,共同抗疫。懂得不是災難面前才有善意,平常生活中人們也友善相待。懂得友善要以尊重為前提,要以恰當方式表達友善。通過張大爺和朱光偉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友善、溫情、正能量的傳遞,懂得增韌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課堂小結我們身邊有一些弱勢群體,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我們應當平等地對待他們,自覺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并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總結提升板書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6課我參與我奉獻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課題6我參與我奉獻第二課時單元第二單元學科道德與法治年級五年級學習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文明意識,培養公共意識,踐行文明言行。能力目標:能夠做到語言文明、舉止文明。3、知識目標:認識不文明行為的危害,知道如何踐行文明。重點能夠做到語言文明、舉止文明。難點不要過分強調自己的利益。教學環節教師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提問:你覺得它們美嗎?你舍得踩壞它們嗎?視頻:河南網紅花海遭踐踏6個管理員從早到晚趕人導入新課。講授新課新聞:為拍照游客肆意踩踏花草,警戒繩都攔不住西湖邊大媽輪番踩踏花草,只為拍出美照搶占朋友圈小小討論會:在日常生活你見到過哪些類似的行為?你對這些行為是怎樣看待的?你最不喜歡哪種不文明行為?這種行為對他人造成怎樣的影響?想一想:從大家的分享和討論中,你有什么發現?總結:不文明的行為往往會給其他人造成許多不良的影響,傷害他人的利益。如果人們都這樣做事,你又有怎樣的感受?(文明)總結:我們每個人既是文明禮貌的踐行者,也是和諧美好的受益者,還是不文明行為的受害者。構建和諧的公共生活,需要我們做到文明有禮。文明小手冊: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怎樣從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踐行文明準則?文明有禮講究言行。文明有禮注意場合。課本第78頁活動園:小剛在公共場所的無禮舉動會帶來哪些影響?小小分享會:日常生活中,不乏此類事情,在行使自己權利的同時,損害了他人的利益。你還知道哪些?10、新聞:高鐵飛機的座椅,到底可以不可以放到最低?11、討論:你是怎么看待前座調座椅的行為的?12、社會面面觀:展示一些心中沒有他人的不文明行為。直觀感受生活中的不文明行為,分析這些不文明行為對他人帶來的影響,懂得不文明行為會損害我們的利益,而我們每個人也都是文明的受益者,因此,我們應該踐行文明行為。懂得如何做到文明有禮。懂得把他人放在心上,不過分強調自己的利益。課堂小結有些人缺乏公共意識,過分強調自己的利益,妨礙甚至危害他人和社會利益,不利于構建平等友善的社會。因此,我們應該多為他人考慮,在行使自己權利的同時,也不要傷害了他人的利益。總結提升板書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6課我參與我奉獻第三課時教學設計課題6我參與我奉獻第三課時單元第二單元學科道德與法治年級五年級學習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服務意識,積極建設美好社區。能力目標:能夠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區服務。3、知識目標:了解建設、服務社區是每位居民的責任,知道怎樣為社區服務。重點知道怎樣為社區服務。難點了解建設、服務社區是每位居民的責任。教學環節教師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我的社區:我是張強,我家住在市中心的一所高檔住宅小區,環境優美,但是鄰里之間互不相識,平時見面也不會打招呼。我是王明,我家住在一所舊大院兒里,鄰居們相互熟識,互幫互助,平時常常在一起聊天。導入新課。講授新課1、說說我的社區:你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社區里呢?請你帶大家去看看你的社區吧!(1)展示你的社區的照片。(2)介紹一下你所生活的社區是一個怎樣的社區。2、我眼中的最美社區:(1)在大家的分享中,你認為誰的社區是最美社區?(2)你眼里的最美社區應該是怎樣的?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3、視頻:我所理解的社區4、思考:我們都希望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社區,那么,怎樣才能擁有一個美好、和諧的社區呢?5、《鄰里公約》:(1)你對這份《鄰里公約》怎么看?(2)一位居民認為《鄰里公約》就是個“緊箍咒”,你認同他的說法嗎?說說你的理由。6、視頻:社區存在的問題7、小思考:在平常的社區生活中,你也有發現類似的影響社區美好、和諧的現象嗎?解決這類現象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8、總結:制定社區公約,讓每位居民都履行自己的義務,這樣能夠更好地保障大家的利益,讓社區更加美好!9、小調查:你的社區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呢?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怎么做?10、試一試:制定社區公約。11、總結:溫馨有活力的社區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美好社區需要我們積極承擔責任,遵守社區公約。12、閱讀角: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13、過渡語:社區的建設不僅需要我們遵守公約、承擔一定的責任,還需要我們積極奉獻、主動服務。14、觀察與發現:(1)在閱讀角中的這個社區里,人們是怎樣建設社區這個“家”的?(2)你參與過哪些社區建設活動嗎?你有什么感受?(3)我們還可以做哪些參與社區建設的事情?14、愛社區,我能行。認識、了解自己的社區。描繪心中美好的社區。辨證認識《靈力公約》,主動承擔社區建設責任。制定公約,建設和美社區。服務社區,讓社區更加美好。課堂小結社區中的每個成員既是社區建設的受益者,也是社區建設的參與者。社區成員在情感上的相互支持,生活上的互幫互助,會讓社區生活更有品質、更有溫度。總結提升板書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6課我參與我奉獻第四課時教學設計課題6我參與我奉獻第四課時單元第二單元學科道德與法治年級五年級學習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公益的力量,培養公益意識,傳遞正能量。能力目標:善于發現身邊的熱心人,能夠用“心”服務社會。3、知識目標:知道扶危濟困、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懂得如何參與公益活動,正確認識公益的力量。重點懂得如何參與公益活動。難點感受公益的力量,培養公益意識,傳遞正能量。教學環節教師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故事:扶危濟困范仲淹樂善好施李士謙小小故事會:你還知道我過古代有哪些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小故事嗎?導入語:中華民族歷來就有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導入新課。講授新課新聞:美贊臣發起“為愛戰‘疫’·守護新生”公益行動共擊疫情,華潤通開啟會員積分捐贈公益活動小小分享會:扶危濟困、樂善好施不僅存在于中國古代,更是延續至今。在這次疫情中,你還知道哪些公益行動呢?班級大討論:在這次疫情中,你的身邊也有人參與到相關的公益行動中去嗎?他們的行為起到了怎樣的作用?總結:參與公益事業能為身處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也能為抵御突發災害匯聚幫扶力量。閱讀:爸爸的愛心車。尋找身邊的熱心人:我們身邊總有一些無私奉獻的熱心人,他們讓我們感到生活的溫暖。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身邊的熱心人吧!三峽超熱心高帥警:想讓身邊的人都幸福一副“熱心腸”溫暖身邊人思考:有人說:“公益活動離不開熱心的志愿者。”你是如何理解的?志愿者的身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大大小小的活動中都能看到志愿者們的身影!解釋:什么是志愿者。10、小小分享會:(1)你參加過志愿活動嗎?參加志愿活動有怎樣的感受?(2)除了志愿活動以外,你還參加過哪些公益活動?11、我參加的公益活動。12、閱讀:公益的力量。13、小組合作:(1)小娟的故事帶給我們什么啟示?(2)請分組收集公益改變人、改變環境的事例,并制作例卡。14、總結:當每個人微小的公益力量積小成大時,就能有效幫助需要救助的個人和群體。讓我們堅持“日行一善”,從小事做起,發揮公益的力量。15、閱讀角:慈善要用“心”衡量。16、思考:你是如何理解田家炳爺爺所說的“有‘心’的慈善”?感受現代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精神。認識公益行動的、參與公益事業的作用。知道我們的身邊就有許許多多的熱心人、公益人。認識志愿者、了解志愿者的定義和作用。分享自己參與過的志愿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感受公益的力量,勿以善小而不為,積小成大。課堂小結“勿以善小而不為”。服務社會部分大事小事,生活中的小小善舉最終可以匯聚成社會生活中的濃濃大愛。總結提升板書6.1友善相待教學設計課題友善相待單元第二單元公共生活靠大家學科道德與法律年級五下學習目標1.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生活。2.關愛幫助弱勢群體需要各方合力。3.認識到友善之舉也需要換位思考。重點知道公共生活中人與人相處需要平等相待。難點樹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觀念。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播放歌曲《愛的奉獻》歌曲中這樣唱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詩人龔自珍的“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告訴我們對社會要有奉獻的精神。是的,社會是一個大家庭,它的建設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看視頻,思考相關問題激趣導入講授新課活動園:關愛彼此、互相幫助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過程:1.表觀點,講理由。有人說:“餐館老板提供的不僅是免費早餐,更是濃濃的愛心。”你贊同這種說法嗎?說說你的理由。2.伸出友愛之手,建設和諧社會。結合所給的兩個提示,想一想:公共生活中,我們可以為身邊需要關愛的人做些什么呢?活動園:選出你認為較好的捐贈方式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過程:1.找不同。認真閱讀方案內容,找出每種方案的特點。2.比一比,做選擇。我們可以把這兩種方案的不同之處進行比較,權衡利弊,為使這個活動“更有意義、更完美”,選出自己喜歡的方案。閱讀角: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課件出示相關資料閱讀目標:1.閱讀短文,感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局觀念。2.體會文中各地醫護工作者“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閱讀探究:1.自主閱讀短文,想一想:湖北省爆發了疫情,全國其他地區為什么要派醫療隊去支援?2.疫情嚴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做了哪些工作?活動園:讀法規,長知識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過程:1.認真閱讀“活動園”中給出的法律規定。這些法律規定分別從不同的方面介紹了國家的政策,我們要通過認真閱讀,了解其主要內容。2.比一比,找出共同之處。這些法律規定雖然是從不同角度來確立的,但仔細讀完,你會發現它們有共同之處。3.多渠道,去搜集。我們可以把自己搜集到的能夠體現國家對每個社會成員關愛的措施分享給大家。4.議一議。你知道國家為什么給予弱勢群體特別保護嗎?對教師所提問題展開回答。閱讀資料了解相關知識。溫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點解新疑。活動探索求真知,名師點撥解疑難。課堂練習幻燈呈現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6.2文明有禮教學設計課題文明有禮單元第二單元公共生活靠大家學科道德與法律年級五下學習目標1.個人是文明禮貌的踐行者與和諧生活的受益者。2.缺乏公共意識不利于構建平等友善的社會。3.有教養的人不僅要關注自己的外部形象,而且要關注自己的言談舉止等生活細節。重點明確構建和諧的公共生活需要提升文明意識。難點明確構建和諧的公共生活需要提升文明意識。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播放視頻《小學生文明禮儀》簡介:什么是禮儀板書課題看視頻,了解文明禮儀激趣導入講授新課活動園:我做小法官,我來斷是非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過程:1.分組討論。你認為哪些人的行為是不對的?把理由說清楚。你認為哪些人的行為是對的?也把理由說清楚。2.你知道我們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禮嗎?3.看圖片,找問題。找一找:下面的圖片中有哪些不文明的行為?4.談體會,說感受。活動園:如何平衡個人利益和他人與社會利益的關系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過程:1.說一說“活動園”中人物的不當行為。2.我做小法官。閱讀角:容止格言課件出示相關資料閱讀探究:“容止格言”包括哪些內容?讀完“容止格言”,你有哪些感受?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對教師所提問題展開回答。閱讀資料了解相關知識。溫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點解新疑。活動探索求真知,名師點撥解疑難。探究分析課件出示討論交流相互交流共分享,集體討論達共識。課堂練習幻燈呈現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6.3服務社區教學設計課題服務社區單元第二單元公共生活靠大家學科道德與法律年級五下學習目標1.構建美好社區需要社區成員主動承擔社區事務。2.社區成員需要相互幫助、互相支持。3.為社區建設貢獻自己力所能能及的力量。重點了解社區成員的角色與責任。難點樹立服務公共生活的意識。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播放視頻《社區要搞好》講解:社區是若干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聚集在某一個領域里所形成的一個生活上相互關聯的大集體,是社會有機體最基本的內容,是宏觀社會的縮影。社會學家給社區下出的定義有140多種。社區是具有某種互動關系的和共同文化維系力的,在一定領域內相互關聯的人群形成的共同體及其活動區域。盡管社會學家對社區下的定義各不相同,在構成社區的基本要素上認識還是基本一致的,普遍認為一個社區應該包括一定數量的人口、一定范圍的地域、一定規模的設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類型的組織。社區就是這樣一個“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板書課題看視頻,思考相關問題。激趣導入講授新課溫馨有活力的社區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建設美好社區需要我們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主動承擔社區事務。活動園:建設美好社區需要大家共同參與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過程:1.熟悉《鄰里公約》。認真閱讀資料,了解《鄰里公約》的具體內容,分析這個《鄰里公約》對小區居民的意義。2.我來答問題。主持人說有位居民認為《鄰里公約》是個“緊箍咒”,你怎么看?相關鏈接:農村社區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過程:3.讀鏈接,長知識。過渡:社區中的每個成員既是社區建設的受益者,也是社區建設的參與者。社區成員在情感上的相互支持,生活上的相互幫助,會讓社區生活更有品質、更有溫度。活動園:我為社區添光彩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過程:展示成果,分享快樂。你在參與社區建設活動的時候,留下了哪些照片?分享給大家,在照片的下面如果能配上文字,會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你當時的心情。閱讀角: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課件出示相關資料閱讀提示:1.社區的老人為什么要主動打掃衛生?2.社區的孩子作出了哪些貢獻?拓展活動:小演講。說說自己參加社區活動的感受吧,看誰說得流利又生動。對教師所提問題展開回答。閱讀資料了解相關知識。溫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點解新疑。活動探索求真知,名師點撥解疑難。探究分析課件出示討論交流相互交流共分享,集體討論達共識。課堂練習幻燈呈現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6.4參與公益教學設計課題參與公益單元第二單元公共生活靠大家學科道德與法律年級五下學習目標1.公益事業是凝聚人心、增強正能量的事業。2.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可使小善匯聚成大愛。3.慈善要用“心”衡量。重點明確參與公益活動的意義。難點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活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播放視頻:《公益活動》講解: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在眾多取得豐裕經濟收益的成功企業家中,逐漸涌現出一批富有社會責任感和公益道德心的人。他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重新定義企業使命。他們以企業家的才能去做慈善家,以公民的責任去做公益活動家,由此參與社會的自我治理,從而復興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